水彩花卉作品
1. 畫畫分別有幾種類型
繪畫的種類有很多,下面具體講講:
這邊也給大家推薦下「輕微課」,這個網站上非常多的繪畫教程、繪畫素材,也有專業的繪畫課程,學繪畫的小夥伴可以去上面找到很多有用的繪畫學習資源哦!
一、水墨畫
1.水墨畫中又包含彩墨畫。水墨畫一般僅用水與墨即黑白兩色來創作,彩墨畫則屬於進階的水墨畫。
2.水墨人物。水墨人物與寫意人物類似,但筆法上有較為明顯的不同,水墨人物更多的用大手筆。
3.水墨山水。水墨山水與寫意山水相比,筆法上更加細膩,當然,顏色是最重要的區別之一。
4.彩墨花鳥。彩墨畫與西式水彩畫有點類似,顏料是他們的最大不同,但退暈漸變的手法是比較類似的。
二十二、彩鉛畫
是一種介於素描和色彩之間的繪畫形式。它的獨特性在於色彩豐富且細膩,可以表現出較為輕盈、通透的質感。
2. 如何自學畫好水彩畫
自學畫好水彩畫,簡單來說就是:
• 多看,看畫畫書,看畫家怎麼畫,看不同的畫,看的越多越好。豆瓣、視頻網站都有很多大神可以學習。
• 多試,試不同的紙、筆、顏料,試不同的畫法。
• 多畫,練習會提高技巧,這個不用特意說了。
水彩畫概述:水彩畫是用水調和透明顏料作畫的一種繪畫方法,簡稱水彩,由於色彩透明,一層顏色覆蓋另一層可以產生特殊的效果,但調和顏色過多或覆蓋過多會使色彩骯臟,水乾燥的快,所以水彩畫不適宜製作大幅作品,適合製作風景等清新明快的小幅畫作。
水彩畫的特點:水彩畫,是指以水作為媒介調和膠質顏料來完成的繪畫。18、19世紀的英國水彩畫,給水彩畫的表現力和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使之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由於水彩畫的材料特性,使它具有鮮明的特點。
水彩畫的起源與發展:水彩畫是一個既古老而又充滿了活力的畫種。如果把用水作為調和顏料媒介的繪畫都視為水彩畫,那麼它的歷史可上溯至人類的舊石器時代。
水彩畫在繪畫訓練中的作用與地位:水彩畫作為獨立畫種,自19世紀傳入中國,很快就被中國民眾接受,並在中小學里普及開來。現在,不僅美術院校開設水彩畫教學課程,而且在其他高校, 還有中小學美術及色彩基礎教學中,均採用水彩和水粉來組織教學,培養學生的色彩表現能力,使學生掌握色彩的基本規律和知識。
水彩畫的工具:對水彩畫來說選擇適用的畫筆是很重要的,專用的水彩畫筆大致有平頭和圓頭兩類。大部分水彩畫筆是用天然與合成材料做筆毛,也有價格昂貴的貂毛畫筆。
色彩原理:色彩是水彩畫的重要表現手段和語言,學好水彩畫首先要了解色彩的基本 原理、基本知識,了解自然界色彩的變化規律以及色彩如何在水彩畫中進行運用。
色彩常識:
一、色彩的混合與變化,
二、色彩的三要素,
三、色彩感覺的心理因素
四、色彩的生理反應 ( 色彩感覺的生理因素 )
色彩在繪畫中的應用:色彩應用於繪畫 , 首先必須了解描繪物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變化。
色彩寫生的基本方法:色彩寫生是訓練和提高色彩觀察力和表現力的有效途徑。要使自己激動畫出的畫才能動人。畢加索有句名言:「要使被描繪的普通的罐子都會感受到在吶喊。」
水彩畫特有的表現方法:水彩畫側重於光色的觀察,可以說光是水彩畫的生命,水彩畫是以表現物象的光色變化為其主要造型於段。
干畫法:干畫法是指前一遍色彩干透後,再進行多次重疊與覆蓋的作畫方法。干畫法在行筆運色過程中筆觸與水跡明顯,不需要水色衍接,運用色塊和色塊之間的銜接塑造形象。
濕畫法:濕畫法是在濕潤的紙上或尚未乾透的色層上再上一遍色彩的作畫方法。畫面的色彩在未乾時相互流動,形成水色交融、濕潤柔和的效果。
水彩畫的肌理運用:表現不同物體質感的肌理效果,是水彩畫的特殊技法之一,其目的是提高水彩畫的表現力,肌理是由顏料或各種相關工具材料通過各種不同的手段而形成的各種不同的畫面效果,這種製作方法通常指用筆以外的工具幫助完成的特殊手段。
水彩畫的特殊技法:水彩畫的技法是多種多樣的,畫者可根據不同對象的需要,採用適當的技法來表現。水彩畫的特殊技法即是用特殊的工具材料和手段,造成特殊的效果。
水分的掌握:水分的運用和掌握是水彩技法的要點之一。水分在畫面上有滲化、流動、蒸發的特性,畫水彩要熟悉「水性」。
「留空」的方法:與油畫、水粉畫的技法相比,水彩技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留空」的方法。一些淺亮色、白色部分,需在畫深一些的色彩時「留空」出來。
水彩畫的調色與運筆技巧:水彩畫顏色的調配,可以採取以下幾種方法:即混合法、溶合法、重置法以及並置法。應注意的是作畫過程中,根據畫面需要靈活運用。
水彩畫的作畫方法步驟:水彩畫寫生的全過程可分為:准備、構圖、著色、調整充實等四個階段。這四個階段又是連續地一氣呵成的,不能機械地分開,每個階段均有明確而具體的要求。
靜物畫概述:靜物畫是繪畫的體裁內容之一。如水果、蔬菜、生活用具、學慣用具、體育器械、樂器、花卉等等,內容非常廣泛。
靜物的選擇、配置:水彩靜物寫生一般都在室內進行。室內光線穩定,描繪的對象靜止不動,可以自由選擇、組合和搭配。
室內色光的變化規律:室靜物的採光,一般分頂光、側光、逆光和平光四種。室內靜物一般是間接受光,光線穩定且弱。間接受光主要是受天光的影響,所以光源色偏冷,物體的受光部也都偏冷,而暗部則都偏暖。
3. 推薦幾位擅長畫花/靜物的油畫家把!謝謝
較早來到紐西蘭的畫家中,最有才能的是W.霍奇斯。
A.厄爾也是較早遍游紐西蘭的藝術家。他曾在新南威爾
士定居了一段時間,1827~1828年又來到了紐西蘭的北
部。他的風景畫和以毛利人為模特兒所作的習作,技巧
平乏,但十分合乎習俗,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19世紀
的英國移民們帶來了英國美術的光輝。移民中有許多有
才能的業余畫家,他們多用水彩作畫,旨趣十分古樸。在
風景畫中,一些關於毛利人生活的作品,可以傳達出真
實的情感,淡淡的鄉愁和對新土地的敬畏感。W.福克斯
既是一位政治家和殖民地的總督,也是一個紳士風度的
業余畫家,畫有大量有關他生活的素描和一些精美的水
彩畫。W.斯溫森畫了一系列感受性強的風景和叢林習作,
經常強調人在大自然之前顯得卑微的寓意。J.金德的水
彩畫,把腦海中所影印的平淡、井然有序的英國風景移
植到殖民地的風景之中。值得注意的是開始接受本土藝
術傳統的畫家J.A.吉爾菲蘭和C.希菲。吉爾菲蘭的素描
冊(現藏達尼丁的霍肯圖書館)十分出色,其中插圖異常
生動。他們對毛利人美術傳統的發現,拓寬了作品的領
域,為自己藝術灌注了新的生命力。吉爾菲蘭以毛利人
為模特兒連續畫了各種不同姿態的素描,精心之作《一
個土人村莊的內景》反映了封閉、群居,但充滿活力的
毛利人社會。希菲也畫毛利人,他是紐西蘭風景優秀的
闡釋者,最有觀察力的人之一。他畫紐西蘭,不只把它
視為一個廣闊和空曠的國土,而是力圖描繪出它的獨特
性。可惜吉爾菲蘭和希菲沒有發展傳統,也沒有留下追
隨者。19世紀後期的一些業余畫家,用英國浪漫主義風
格來表現紐西蘭,出色地解決了前人在風景畫中沒有解
決的技巧問題。他們利用閑暇時間作旅行寫生,不知疲
倦地尋找風景區和大自然雄偉的奇觀。由於他們洞察了
紐西蘭風景的內在構造,他們的風景畫,色彩柔和諧美、
生動自然,給人深刻的印象。
19世紀後半葉,美術機構和美術學院的建立,定期
舉辦美術展覽會,藝術家地位的提高,使得職業畫家的
生存成為可能。職業畫家最早並非出生於紐西蘭。19世
紀90年代前期,3名歐洲有經驗的畫家來到了紐西蘭,P.
van der韋爾登定居在克賴斯特徹奇,J.奈恩定居在惠靈
頓,G.P.納利在達尼丁教了一陣書後,移往奧克蘭。他
們全是職業畫家,並且多才多藝。他們帶給紐西蘭令人
興奮的新穎風格,紐西蘭也帶給他們異域的美,從而形
成了新的傳統。納利以肖像畫著名,韋爾登擅長荷蘭風
格的風俗畫和風景畫,奈恩則表現出類似於印象主義早
期風格的田園景緻和肖像畫。他們的作品十分逼真,對
紐西蘭美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促進了紐西蘭19世紀末
美術的發展。
20世紀初紐西蘭的美術變得更加豐富和多樣化。新
西蘭的畫家逐漸走向成熟,其中,A.W.沃爾森繼續用水
彩製作傳統的風景畫、海景和當地的灌木叢。M.O.斯托
達特作為一名風景畫家和靜物畫家在基督堂市享有崇高
的聲譽。R.麥克爾泰爾和O.莫頓的藝術對大都市產生過
震動。一位名叫F.霍金斯的女畫家,精通各門畫種,多
才多藝,被譽為「傳統主義者、現代主義者、紐西蘭民
族主義者」,是紐西蘭殖民地時期繪畫中最傑出的代表。
1952年,紐西蘭政府任命一名專職教授,管理奧克
蘭美術館,並採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政策推動美術事業。
1963年以英國為模式建立了伊麗莎白二世藝術委員會,
編纂了政府對視覺美術和有關活動的綱領性文獻,還規
定了國家資助藝術事業的標准。一批有成就的畫家開始
涌現出來。T.A.麥科馬克雖沒出水彩畫的范圍,但他的
風景畫和花卉畫卻受到人們的稱贊。J.威克斯是一位粗
獷、喜愛冒險的藝術家,他旅歐歸來,廣泛地與藝術鑒
賞界為伍,在最令人喜歡的靜物畫和風景畫中作出了突
出的貢獻。油畫家M.T.伍拉斯頓和C.麥卡恩毅然地打破
風景畫和人物畫中一般的陳規,經常在寬大的尺幅上作
畫,追求獨立的線條。因為上述 4人幾乎在紐西蘭渡過
了一生,作為酬謝他們藝術的成就,政府曾為他們舉辦
藝術回顧展。在更年輕的一代人中,值得提及的是成長
中、相當數量的毛利人畫家,他們的藝術也應歸於本土
藝術的發展。
4. 水彩花卉作品的定義
水彩花卉作品,從字義上看,就是用被水稀釋的顏料進行花卉的繪畫。從特點上看,內水彩花容卉畫有著它自己的一套與其他畫種截然不同的技法,水分的控制是水彩花卉畫的靈魂,它支配著畫面的效果。水彩花卉畫的畫法通常分干畫法和濕畫法兩種,有透明水彩和不透明水彩兩種領域。透明水彩畫法就是用水調和顏料,薄薄地塗畫,畫面清晰明快,有透明感;不透明畫法除了可以用水調和顏料,厚厚地塗,還可以用樹膠,畫面會更加微妙。
我們現在市面上常見的水彩顏料有干塊狀和濕膠狀。干塊狀需要用水蘸濕來作畫,濕膠狀顏料是裝在錫管里的,用多少擠出多少。常見的水彩顏料有:水粉、丙烯、透明水彩液、水彩鉛筆等等。
5. 水粉風景畫誰的作品最好
張洪彬畫的就不錯!!副教授,男,曾用名張紅斌,1956年出生於重慶合川,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後到西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學習美術教育,02年到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作水彩畫訪問學者一年,現為重慶市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水彩畫研究會會員,任教於重慶文理學院陳子庄美術學院。擅長水彩、水粉畫,兼攻素描、藝術設計和中國畫。美術作品在中國藝術類核心期刊《裝飾》、《美術觀察》;《美術大觀》、《中國藝術家》、《中國教工》、《西南師范大學學報》、《紅岩》、《中國教育報》、《教師報》、《美術報》、《四川美術學院》、《團結報》、《渝西學院學報》、《重慶日報》等期刊發表介紹數十次;數篇論文在《重慶大學學報》、《西南師范大學學報》、《中國美術論文集》、《中國教育發展論壇》、《渝西學院學報》等學術刊物上發表;水粉畫《風景》入選97『紅燭頌』全國書畫作品大展賽獲「銅獎」;水粉畫《花卉》入選中國新世紀藝術大展獲「三等獎」;水粉風景《山區的陽光》入選重慶市第二屆水彩、粉畫展覽;水彩畫《更喜岷山千里雪》、水粉畫《古長城》兩幅畫入選重慶市第三屆水彩、粉畫展覽;水彩畫《石坡》入選全國十屆美展重慶展。04、05年任重慶市大專院校美術高考評卷教師;美術作品被藝術館院等單位及外賓收藏;作品多次參加各地大型藝術品拍賣會;並多次編入《當代繪畫藝術》、《當代水彩、水粉畫藝術》、《當代藝術全集
6. 在下想知道有一位只畫花的中國中年女性水彩畫家,她叫什麼她的畫作和資料,越詳細越多越好
王玲 女 1953年生於江蘇揚州。自幼酷愛丹青,先後師從上海畫派傳人王亮先生、揚州著名書畫家李聖和先生,以及蘇州著名花鳥畫家張繼鑫先生。擅長工筆和小寫意花鳥畫,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有機注入現代觀念,逐步形成自己的清新雋逸、恬靜深遠的藝術風格,作品曾多參加國內外展覽並有獲獎。現為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作品展覽:1988—2002年多次入送國內大型展覽。
出版:《江蘇畫刊》瓊花孔雀(工筆)1989第三期。
《江蘇省花鳥畫集》:落葉蕭蕭(工筆)1994年。
收藏:江蘇省美術館1996年9月收藏工筆畫《曉霧》。
揚州市檔案館收藏《水鄉暮色》1990。
2002.9月,5幅作品入選《當代中國藝術光碟著作》。
代表作品:《夕暉》1990年獲揚州市青年中國畫比賽一等獎,
《翔》1991年7月獲江蘇省建黨七十周年花鳥畫展優秀獎,
《秋韻》1995年9月獲江蘇省女畫家作品展,
《瓊花孔雀》入送省花鳥畫展(江蘇畫展89.3期),
《瓊花小鳥》入送中國城市市花藝術大展(2002.9)
《 葯古陶》入送新世紀江蘇花鳥畫展,
《初醒》入送江蘇省首屆工筆花鳥畫展,
《富貴長青》(小寫意牡丹 ),《根的斷想》工筆畫。
7. 我是個禽鳥摹繪愛好者,有同一愛畫花鳥的朋友可與我共同交流欣賞分享藝術生活樂曲!
美術大致分為: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壁畫,藝術設計。
國畫分為:寫意山水,寫意花鳥,寫意人物,工筆花鳥,工筆人物。
油畫分為:傳統油畫或古典油畫,現代油畫。
版畫分為:木版畫,銅版畫,攝影,絲網印刷。
雕塑分為:寫實雕塑,抽象雕塑。
壁畫分為:工藝壁畫,傳統壁畫。
藝術設計分為:環境藝術設計,平面藝術設計,展示藝術設計,裝潢藝術設計等
美術,「美術」這個專門名詞,在中國的「五·四」新文化運動中開始被文藝家和教育家普遍運用。它源於古羅馬的拉丁文「art」,原義是指相對於「自然造化」的「人工技藝」,泛指各種用手工製作的藝術品以及文學、戲劇、音樂等,廣義的還包括拳術、魔術、醫學等。中國古代所謂「百工技藝」,也是包括同樣廣泛的范圍。在古代,無論東方或西方,都只有「工藝」、「手藝」這樣的概念。在中國古籍中只有「繪繢之事」、「刻削之道」、「刻鏤之術」、「錦綉文采」等工藝術語的運用,卻未見類似「美術」這樣的專門名詞,這是因為人類的美感意識,是首先從滿足生存需求的工藝品萌生的。
在歐洲,「藝術」和「美術」這兩個概念,直到文藝復興之際才確立並被公認。那時人們開始意識到創造純粹精神領域的產物,更足以使人激昂精神、開闊胸懷,達到互相同情、增強意志、建立信念的目的。這類思想意識的活動,是人文主義發展的一種重要表現,是人的主體意識的發揚,它涉及到藝術的不同領域和形態,這就是我們現在已經大規模擴展開來的文學、藝術各門類,其中包括美術。這種精神產品,從物質中提升,和物質相輔而行,成為全面滋養人們心靈所不可缺少的營養。人類依靠它陶冶情懷,並協同各門類的科學認識世界,普及教育,開拓文明。它起著組織和協調社會成員的意志和行為的作用。文明的發展是和藝術創造分不開的,藝術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而鮮明的標志之一。
在歐美拉丁語系國家,「art」既作「藝術」解,又作「美術」解。蔡元培早期運用「美術」這個術語時,也包括詩歌和音樂。其後,中國的文藝界、教育界把「美術」和「藝術」的概念逐漸區分開來。「藝術」是一切藝術門類的總稱,它是用不同的形象化手段來反映自然和表達社會意識的一門大學科,廣義上包羅文學、音樂等,也包括建築和園林等。綜合性藝術有戲劇、電影、曲藝、雜技等,它們不同程度地利用美術,有的和美術密切結合。「美術」作為「藝術」的一個門類,必然與姊妹藝術有共性,但它的藝術形態具有鮮明的特徵。它和姊妹藝術結合時,極大地豐富了藝術表現力,在一定的社會發展條件下,美術甚至可以和科技相結合,派生出藝術新品種。
人類在創造精神產品時,自然地分門別類,建立起文學藝術的各個分支,使之朝著專門化的方向前進,形成了各種藝術門類的獨特性能。它們在許多場合雖分猶連,有時則分而復合。每一次的結合和交融(如動畫電影、音樂噴泉),便產生藝術的新意向、新品種和相應的藝術感染力。藝術的分化和復合都是一種發展,在發展中開拓了對藝術的認識,更新了藝術的觀念。其所以有分有合,分而不悖,合而能容,是因為各種藝術品類都受共同的美學原則的支配,有共通的規律可循。
此外,如果從審美和美育的角度談「美」的問題,「美」這個字眼在漢語中的含義非常廣泛,不但概括著整個文藝范疇,而且還介入倫理、哲學等領域。
美術的形態和特性
古今中外的美術品類豐富多彩,形態各異,千變萬化。現代美術因受科技和工業生產的影響,新思潮不斷涌現,前所未見的新樣式、新品種層出不窮。美術要求發展個性,發展的總趨勢是走向多元化,所以對它的共同特徵難於作條理明晰的概述。
世界上的美術品類,按物質材料和製作方法來區分,大體上可分為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築藝術等幾個大門類。繪畫的品種又可分為中國畫、油畫、版畫、水彩畫、 水粉畫、粉筆畫、 丙烯畫以及多種塑料和化學顏料的畫種。版畫品種又可分為木版、麻膠版、金屬版(銅或鉛)、石版、網版等。木刻的印刷材料有油墨、油畫顏料套色和水色套印之分。金屬版有腐蝕、干刻之分。油畫有有光術、無光術之分。歐洲最古老的蛋彩畫和中國古老的礦物質顏料,至今保持著色澤歷久不變和技法運用上得心應手的優點。油畫和版畫在20世紀已成為世界性畫種,從表現形態來看,在許多文明國家中,版畫已顯現出民族和地區的特點。現代油畫和雕塑的開拓創新,步子最快,形態變化最大。
繪畫按樣式可分為壁畫(按物質材料又可分為濕壁畫、描金瀝粉、磨石嵌、有色水泥及木材、玻璃、金屬板的拼鑲等。無光油畫、丙烯以及其他塑料顏料也被普遍運用)、細密畫、磨漆畫、漆畫、年畫(運用木刻水印、水粉、水彩等方法)、連環畫、 宣傳畫、漫畫(卡通)、插圖等。
中國畫又可按藝術技巧分為工筆重彩和水墨寫意兩大系統;按題材樣式又可分為人物畫、 山水畫、 花卉、草蟲、翎毛(禽鳥走獸)、鱗介(魚貝類)等畫科。日本的繪畫受其影響很深。書法和篆刻一向是中國畫的姊妹藝術而自成系統,也在日本廣為流傳。書法藝術在當代被認為是一種抽象藝術。
雕塑的品種可分為石材雕塑(大理石、花崗石等),金屬雕塑(包括鑄銅、不銹鋼、鉛、鎳、鋁等),玻璃鋼及塑料、白水泥等雕塑。按體裁、形制又可分為圓雕、浮雕(有高、低之分)、紀念碑雕塑、人物雕塑、動物雕塑、裝飾雕塑、民間彩塑等。現在有直接從人體翻制後再作加工的等身大的彩塑,有利用電和光效應原理產生顫動美感的「效應雕塑」,這兩種雕塑可說是寫實形態和抽象形態的兩個極端。
工藝美術(又稱實用美術)的品種最為豐富多彩,大的分類有金工、木工、漆工、陶瓷、彩塑、玉雕、牙雕、景泰藍、琺琅、料器、染織、刺綉、編織等。各國各地區的特種工藝,大多數源於民間手工藝,它有雅俗共賞的特點,與人民群眾有密切聯系。
設計的門類有書籍裝幀、廣告、 商品包裝、服裝、傢具、工業產品設計、室內裝璜、環境美術(庭院、園林及建築群體美術)等。設計也包括圖案、字體及利用攝影與電子計算機進行設計的科技性美術。
就美術創造的形象化手段來說,造型性是重要的形態特徵之一。所以又稱為造型藝術。如繪畫通過描畫彩繪的手段,雕塑通過塑造、刻鏤的手段,建築藝術通過間架營造的手段,工藝美術通過鏤、蝕、切、削的手段等。造型的含義很廣,有立體造型,也有平面造型;有色彩造型,也有黑白造型。造型這個概念是不斷變化、發展的,在現代觀念中,既有具象形式的造型美,也有抽象形式的造型美。大體上,西方的美術,其發展的軌跡以形體塊面的造型為主,線的運用是附屬於形體塊面的;而中國的美術,線描造型卻占著重要的地位,形體是通過線描來體現的。所以西方常用「塑造」這個術語來描述繪畫性造型,而且推崇在繪畫中體現雕塑性。中國的美術正相反,線的描繪統率著造型,即使在雕塑藝術中,線的作用也佔主導的地位;形體塊面在中國雕塑上表現得概括渾成,它通過線條的刻畫而完成造型的任務。
美術又稱空間藝術。西方的美術傳統,基本上按物理學的觀念,把長度、高度和深度稱作「三維空間」。存在於現實空間的有縱深感的三維美,是雕塑和建築之類立體造型形象產生生命和力度感的重要依據。在平面上表現三維美,是再現性具象繪畫的真實感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據之一。空間藝術,通常被認為是一種不可能或不長於表現時間性的、憑借視覺來創作和感受的藝術。它的特點是長於具體描繪,塑造和刻畫生活中或想像中的事物或情景,有明顯的再現性和描摹性,它不隨時光的流逝而消失,除非受到外力的破壞和本身的朽蝕,可長期存在於世上。空間藝術在創作上也有弱點,特別對情節性繪畫和雕塑造成了局限,例如獨幅畫只能表現一個瞬間的形象,這就難於從縱向展開事物和情節的發展。然而,正因有此局限,繪畫創作便朝著形象的深層開掘,追求造型的凝練和運動感的凝聚,從而形成了繪畫所獨具的魅力。繪畫和雕塑的構圖,常選擇人物動作過程中某一生發性的瞬間,以加強力度感,並在欣賞心理上,造成動作起迄的越進效應,如畫射箭引而不發,使空間藝術產生時間感覺,中西繪畫和雕塑中都有這樣的例子。凝練的人物形象之醇厚和深刻,決不是瞬間印象所能攝取的;空間藝術形象的凝練和凝聚也意味著時間的濃縮。
在中國的傳統美術理論中,對空間觀念有不同的闡說,宋代郭熙所說的「山有三遠: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後,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這不單是單純的物理空間觀,而是置身天地間的詩意般的空間概念,也就是有迴旋餘地的「神遊」意境。中國畫論倡導時空的統一觀,它以有限的畫面,表達無限的空間意象;相應地又以散點透視法代替焦點透視法(雖然南朝宋人宗炳早在公元 5世紀已經發現了物理透視原理),這是在中國文化背景中形成的視覺心理空間,即所謂「心視」。這種審美觀在19世紀末受到西方的重視,提出在美術上打破時空界限,以拓展表現功能。
美術又稱為視覺藝術,這是從審美主體與對象之間的感知媒介主要是視覺來說的。造型藝術被人們感知的時候,一般通過視覺渠道(除了一些工藝品可通過手的摩挲,用觸覺加強審美體驗外)。視覺藝術這個界定,涵蓋面很廣,凡是主要通過視覺媒介完成欣賞的一切可視的藝術門類、樣式、形式或符號,都可包涵在內。至於可視的綜合性藝術如戲劇、舞蹈和通過視覺閱讀的文學作品等,自然不在此列,因為它們的被感知,還要而且主要是通過行為和動作(表演)、語言和文字以及其他各種感覺渠道。
美術還被區分為純美術和工藝美術兩大系統。所謂純美術(fine art),是指純粹精神性、欣賞性的繪畫、雕刻、音樂等,有時也包括詩歌。蔡元培曾把它稱為文藝美術,指明其中凝結著社會文化意識和審美意識,以區別於實用功能與審美意識相結合的工藝美術。文藝美術的提法比純美術妥貼,因為「純」的意義不太明白,如果是指純屬欣賞性的美術,那麼工藝美術中也是有的,而所謂「純美術」中,也並不都是純屬欣賞性的。然而,純美術這個詞彙已經用慣,雖然它和外文的原意並不符合。
設計(design)是20世紀中葉興起的一門美術學科,雖然它並不是新名詞,而且早已被運用在建築藝術和工藝美術上。在建築和工業設計中,決定大局的是形體塊面的空間設計,其次是局部性的門窗、牆面、各項部件的裝璜等設計。在工藝美術中,有形體、紋樣等設計。繪畫作品的構圖,實際上是整體結構設計;在一定形式的圖像中,都有線、形、色、塊等平面設計;在雕塑中,最重要的是形的空間設計。現代的設計,首先在商品包裝、傢具、室內裝璜等方面發展起來,然後從輕工業產品擴展到重工業產品,如汽車、輪船和飛機等造型設計。許多工業產品的設計是和科學技術密切結合在一起的。設計現已滲入到整個美術領域,成為一項重要的造型學科,設計思想和設計技術極大地影響著美術品的藝術魅力。
設計是一種研究用點、線、面、體、光、 色、 質、材及一切造型因素構成種種美好形象和感覺,並把它運用到各種美術創作上去的學科。簡言之,設計是研究造型構成的學問,其中主要的對象是研究視覺空間,通過空間設計,傳達視覺藝術的效應。平面構成、立體構成、室內空間構成、環境空間構成等專業,都是從空間設計的角度來探索美術造型問題的。設計的發展,已經介入純藝術領域,在近現代的繪畫和雕塑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廣義地說,中國畫的筆墨、油畫的質感和肌理、雕塑和工藝的材料美,都屬設計(抽象造型形式)范疇。在有些科技先進國家,已把美術學院改稱「美術設計學院」。
「具象美術」和「抽象美術」是20世紀初形成的新名詞,雖然這兩種形態的美術,自古以來一直存在著,但是只是在現代,抽象美術才得到了大發展。具象泛指表現具體的物象。古今中外的寫實主義的美術,都依靠具體可視的形態,通過事物的現象和外部形式,反映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系。它基於具象觀念,主要運用形象思維的方法,通過對生活中的創作素材進行提煉、概括、集中、誇張等手段,達到典型化審美目的。「抽象」這個詞,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其一,藝術家運用提煉、概括等手段,把生活中的形象進行藝術加工,從而創造藝術形象。這個過程稱為藝術抽象,表達著藝術家對客觀事物本質的感受。從生活形態到美術形態,無不需要始終貫串這種抽象的形象思維活動。在這里,抽象是「藝術的抽象」。具象和抽象並不相互矛盾,而是統一在藝術形象中的。P.畢加索對「牛」的一系列形象探索,展示了藝術抽象(從具象、半抽象到抽象)的多種變體,從這里又可以看到從「藝術的抽象」走向「抽象的藝術」的某種軌跡。中國現代雕塑家楊冬白創作的《飲水的熊》就是一件較好地寓具象於抽象的作品。這是一種半抽象的美術,作者巧妙地運用了「藝術的抽象」手段,同時又很好地表達了「抽象藝術」的意向。其二,認為抽象和具象是兩個相反的意象,抽象是純意識、純形式的東西,但是也不絕對排斥與具象相融合,形成形式誇張的、在抽象中隱現出具象性的或者半抽象的美術。
世界上各種派別的抽象主義美術家,對「抽象」的含義抱有各自不同的觀念。大體
8. 推薦一下比較出名的水彩畫大師,或者比較著名的水彩畫作品,
中國:石增琇、陶世虎、王雙成
外國:查爾斯·雷德(美)、懷斯(美)、薩金特(美)、富蘭克(愛爾蘭)
請問您需要什麼詳細簡介呢?
大師?
石增琇:
石增琇
男
祖籍河北省肅寧
1949年生於天津
畢業於天津工藝美術學校、天津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家協會水彩藝術委員會委員
天津美術家協會水彩藝術委員會主任
天津美術家協會水彩專業委員會會長
天津師范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
曾於法國巴黎美術學院阿伯拉罕.賓卡斯教授《繪畫材料技法培訓班》學習結業。
水彩畫入選《中國首屆水彩人物畫展》、《全國第六、七、八屆水彩畫、粉畫展》、《全國首屆小幅水彩畫》、《中國百年水彩展》、《在風景中行走——當代水彩畫名家婺源寫生作品展》、《百年華彩樂章——第二屆中國當代優秀水彩畫家提名展》、《中國著名水彩畫家畫曲靖暨水彩畫邀請展》、《上善若水-2010中國當代水彩名家邀請展》和《首屆上海朱家角國際水彩畫雙年展》。
水彩畫獲《紀念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優秀獎、天津展區銀獎;《中國水彩畫寫生精品大展》銅獎;《第二屆 「李劍晨獎」水彩雙年展》銅獎;《第十三、十四、十五屆全國群星獎美術攝影展》天津市優秀獎、銅獎、銀獎各一次。
出版《中學美術教師人物素質培養》等合著4部,《石增琇水彩畫集》、《石增琇水彩畫風景寫生集》等專著3部,其中《水彩人物畫》列入高等院校「十一五」精品規劃教材,編著《天津水彩60年》大型畫冊。
他的水彩畫曾分別入選第13、14、15、16屆《亞細亞國際水彩畫展覽》和2002、2003、2004年《亞細亞美術招待展》,水彩畫《女人體2號》入選《中國首屆水彩人物畫展》,水彩畫《日出江岸》入選《全國第六屆水彩畫、粉畫展》,水彩畫《天下之憂》獲《紀念<講話>發表60周年全國美展》優秀獎,水彩畫《女人體-4號》獲《中國水彩畫寫生精品大展》銅獎,水彩畫《陶罐》入選《全國首屆小幅水彩畫展》。
先後參加編著《中學美術教師人文素質培養》、《輔導教材-外國美術史》、《石膏像素描》、《水粉靜物寫生》、《色彩》等,出版《石增琇水彩畫集》,發表《水彩人體寫生課教學難點的解析與突破》、《新世紀亞太地區美術教育的新理念》等論文。
2003年由天津美術家協會、天津師范大學藝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主辦《石增琇水彩畫展》。
9. 各種花卉,,花朵的色彩,水粉畫法
畫出優秀的水粉畫及花卉要注意一下幾點:
1-調色
寫生時調配色彩,是建立在正確觀察和理解對象的色彩關系的基礎上。調配顏色不能孤立的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而要考慮整個的色調和色彩關系,從整體中去決定每一塊顏色。水粉畫寫生色彩不易銜接,也應該在明確色彩的大關系的基礎上,把幾個大色塊的顏色加以試調,准備好再往上畫。切忌脫離整體,看一塊,調一塊,畫一塊,接著又調一塊改一塊。水粉畫顏色濕時深,干後淺,干濕變化明顯。水粉畫經典《天河白馬》如果調色時使用粉(白色)多,或已經畫了較厚的色層,再著色作畫,又使用的是吸水性強的紙,顏料的干濕變化就更顯著。這使水粉畫調色不容易做出正確的估計。造成色彩銜接、覆蓋和修改上的困難。這是水粉畫的一個明顯特色和難點。初學時要特別注意這個問題。所以入手時要先畫重顏色。一般來說,趁畫面濕時,顏色濕與濕比,一口氣畫完,色彩關系易於掌握。如果在一色已乾的情況下再銜接、覆蓋顏色,就要注意顏色的干濕變化。
2-水的使用
水的使用在水粉畫中雖然不及水彩畫中那樣重要,但也是不可忽視的。水主要是起稀釋、媒介的作用。調水粉畫作品欣賞色、用筆和色層薄變化,都與水的使用,有密切關系。《水粉畫》(高等教育出版社)一般來說,適當地用水可以使畫面有流暢、滋潤、渾厚的效果。過多的用水則會減少色度,引起水漬、污點和水色淤積。而用水不足又會使顏色乾枯、粘厚,難於用筆。通常用水以能流暢地用筆、蓋住底色,為宜。在畫暗處、虛處和遠處,一般可適當地多用水,以增強其虛遠和透明感。從作畫步驟來說。在鋪大調子時水要用的多些,使色層較薄,便於再往上著色。在作畫過程中,水太臟了要及時換。尤其是畫色彩鮮明的部位,調色用水要潔凈。
3-用筆
由於各種類型的筆都可以用來作水粉畫,因此水粉畫的用筆技巧是異常豐富的。並且是在借鑒油畫。國畫和水彩畫筆法的過程中,不斷加以發展的。水粉畫中常見的筆法。
「平筆法」——筆跡隱蔽。畫面色層平整;
「散除法」——筆跡顯露,但色層厚薄變化不顯著;
「厚除法」——色層錯綜重疊,用色較厚、厚薄相間;
「點彩法」——利用光色的空間、初覺混合原理,用密集的小筆觸(色點)塑造形象。(這種筆法用得較少,較難掌握,初學時不宜過早效仿)
4-銜接
水粉畫由於顏色幹得較快、干濕變化顯著,又加之用水,顏色會在畫面上流動,滲化和容易產生水漬,因此熟練地掌握好銜接技巧,對於畫好水粉畫關系很大。水粉畫的銜接主要可以分為濕接、干接和壓接這三種方法。
所謂濕接,是鄰接的色塊趁前一塊色尚未乾時接上第二、三塊顏色。或是兩塊相鄰的顏色碰接上。或是一塊顏色中趁濕點入其它顏色,讓其滲化。再或在筆頭的不同部位分別蘸上幾種不同的顏色,畫到紙上時利用筆肚的水分,讓其自然化接。
所謂干接,就是鄰接的色塊在前一塊顏色已經幹了的時候,再接上第二、三塊顏色。
所謂壓接,就是相鄰的色塊(形體的轉折或不同的物物體),前一塊色畫得稍大於應有的形,第二、三個色塊成一種節奏感。要防止缺乏整體處理意圖的凌亂用筆。接上去時,是壓放在前一塊色上,壓出前一塊色應有的形。進行壓接時,要注意顏色(壓接上去的顏色)的蓋色力和粘著性,一般來說壓上去的這塊色要比已畫的色塊稍厚一些。
5-覆蓋
所謂覆蓋,就是在已畫的色層上再畫上一層或數層顏色。覆蓋的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兩點:一是使畫面色層水粉畫作品欣賞重疊,厚薄有變化,是塑造形象的一種技法;二是一種修改方法。水粉畫顏色的蓋色力是比較強的,但又各有差異,加上作畫時調用清水,覆蓋時掌握不好就容易使底色(被覆蓋的色層)泛起,產生水漬,造成色彩污濁。有時又故意用很薄的顏色覆蓋,讓底層色透露出來。這些具體效果都不容易估計,所以要掌握好覆蓋技巧也並非易事,得慢慢捉摸。
著色
6-固有色
固有色,就是物體本身所呈現的固有的色彩。對固有色的把握,主要是准確的把握物體的色相。
水粉畫由於固有色在一個物體中佔有的面積最大,所以,對它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一般來講,物體呈現固有色最明顯的地方是受光面與背光面之間的中間部分,也就是素描調子中的灰部,我們稱之為半調子或中間色彩。因為在這個范圍內,物體受外部條件色彩的影響較少,它的變化主要是明度變化和色相本身的變化,它的飽和度,也往往最高。
(1 )起稿開始象畫素描一樣,先用鉛筆定位置和比例,不必用橡皮,以免損壞紙面,影響著色效果。接著用顏色定稿,根據靜物的色調,用赭褐或群青色定稿皆可。色線可略重一點,並可用定稿
之色薄薄地略示明暗,為下一步的著色作鋪墊。造型能力強一些的,也可直接用色線起稿,不示明暗,直接著色。
(2 )鋪大色調定稿之後,迅速地觀察一下整體色調和大色塊關系,做到胸有成竹,盡快地薄塗。此刻不要考慮形體與筆觸,根據新鮮的色彩印象大膽揮灑,造成畫面的色彩環境。有的人在完成上一遍色後,就急於具體刻劃。應進一步調整大色塊的關系,使色彩之間的關系和總的色調,與實際感覺相吻合。
(3 )具體塑造在大關系比較正確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具體塑造,從畫面主體物著手,逐個完成。集中畫一件物體干濕變化易於掌握,也易於塑造其受光與背光不同面的色彩變化。此時眼睛要隨時環掃周圍,從局部入手但不能陷入局部,顧此失彼。要看該物體與背景和春他物體的關系,掌握分寸,細節可留下一步刻劃。這一遍色用色要適當加厚,底色的正確部分可以保留,增加畫面的色彩層次。
(4 )細節刻劃對瑣碎多餘的細節固然可省略,但對表現物象特徵與質感的重要細節應加強刻劃,畫龍點睛。細節要綜合到整體之中。最後的筆觸最為重要,它將不被覆蓋而顯露給欣賞者。
(5 )調整、完成畫室外一幅靜物寫生,作為基本練習一般以八小時為宜,力求深刻准確。熟練之後三、四個小時也可以表現得比較充分。作畫時間較長,眼睛容易疲勞,色感容易減弱,具體刻劃又容易忘記整體。在寫生接近完成的時候,恢復一下第一印象,檢查一下畫面:在深入刻劃時是否有些地方破壞了整體,局部和細節的色彩有沒有「跳出」畫面,還有沒有其他毛病。檢查後,調整、修改、加工。錯誤之處,如畫得太厚,要洗掉再畫,直至完成。水粉畫中乾和濕的技法應控制到什麼程度?有哪些應用范圍?水粉畫運用的干濕技法,主要指調色時含水和白粉量的多少。
7-著色方法
水粉畫顏色有較強覆蓋能力,但也不能毫無顧及地隨便亂塗,它有自己一定的著色方法和步驟。
8-干濕技法
干畫法
干畫法:就是說水少粉多的意思,這種畫法多採用擠干筆頭所含水分,調色時不加水或少加水,使顏料成一種膏糊狀,先深後淺,從大面到細部,一遍遍地覆蓋和深入,越畫越充分,並隨著由深到淺的進展,不斷調入更多的白粉來提亮畫面。干畫法運筆比較澀滯,而且呈枯乾狀,但比較具體和結實,便於表現肯定而明確的形體與色彩,如物體凹凸分明處,畫中主體物的亮部及精彩的細節刻畫。這種畫法非常注重落筆,力求觀察准確,下筆肯定,每一筆下去都代表一定的形體與色彩關系。干畫法也有它的缺點,畫面過多的採用此法,加上運用技巧不當,會造成畫面乾枯和呆板。但干畫法的色彩干後變化小,對於練習色彩收效較大,也容易掌握。
濕畫法
水粉畫作品欣賞濕畫法:此法與干畫法相反,用水多,用粉少。它吸收了水彩畫及國畫潑墨的技法,也最能發揮水粉畫運用「水」的好處,用水分稀釋顏料渲染而成。濕畫法也可以利用紙和顏色的透明來求得像水彩那樣的明快與清爽。但它所採用的濕技法比畫水彩要求更高,由於水粉顏料顆粒粗,就要求濕畫時必須看準畫面,濕畫部位一次渲染成功,過多的塗抹或多遍塗抹必然造成畫麵灰而膩。但這種畫法運筆流暢自如,效果滋潤柔和,特別適於畫結構鬆散的物體和虛淡的背景以及物體含糊不清的暗面。如發揮得當,它能表現出一種渾然一體和痛快淋漓的生動韻味。它的色彩藉助水的流動與相互滲透,有時會出現意想不到的效果。為製造這種濕效果,不但顏料要加水稀釋,畫紙也要根據局部和整體的需要用水打濕,以此保證濕的時間和色彩銜接自然。有關濕畫法的控制及實際操作運用,上述畫法步驟中已講得很多,不再一一細述。
10. 怎樣畫水彩畫-(8)靜物-水彩花卉的畫法
靜物畫,是指以表現現實生活中靜止物象為內容的繪畫。凡具有審美價值的、靜止的物象都可以作為靜物畫的描繪對象。對靜物的描繪可作為獨立的畫科進行教學和創作,也可以成為繪畫作品的有機組成部分,還可以作為造型基礎訓練的重要手段。由於靜物的造型往往比較單純,靜止不動,置於室內,受光狀況常較穩定,可根據畫者的需要和能力組合描繪,對培養觀察、分析對象的能力和提高繪畫技能是條有效途徑。因此,中外均採取靜物寫生形式進行繪畫基本功訓練。對於初學者,這種形式尤為適宜。 水彩花卉的畫法 花,色彩艷麗,形態多姿,為人們所喜愛,為畫家所描繪。畫家描繪花的美姿,不但可以美化生活,振奮精神,而且可以借花的美質表現一種精神和品格,給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然而,由於花的種類繁多,形狀、色彩、姿態各異,加之其質地柔軟、透明、鮮嫩,更增加了表現的難度。畫花卉是繪畫基礎訓練中較難的課題。 花有數千種,各有特色,不能一一談及。但從其外形分析,不外乎有大花和小花、單瓣和復瓣的差異。結合《丁香和波斯菊》一畫談花的畫法,就可側重介紹中小型花和單瓣花的畫法,並推及大花和復瓣花頭的畫法,有舉一反三之助。下面具體談談《丁香和波斯菊》一畫的繪制過程。 設置:丁香花小而碎,多個花頭長在一起,近似串串葡萄,姿態多樣,色彩優美,為了豐富畫面,則又尋來幾枝波斯菊,插入玻璃瓶置於丁香花的偏後部位,桌面仍感空虛,便隨意撒放了幾個花瓣。兩瓶花安放好後,作者對花的主次、疏密和不同朝向進行了調整,形成了淺灰色背景托深色花,深色花襯淺色花的狀況。這樣,一個主次分明、層次清楚、疏密適當、統一而有變化的靜物設置就顯現出來了。 構圖:根據整個靜物的組合狀況,採用了橫幅構圖。勾畫輪廓時研究了整個靜物的外形變化和留空狀況,使其既不擁擠又不空虛,外形具有節奏變化。為了表現花和葉的生動姿態和組合狀況,對花和葉的大小、疏密、前後、隱顯以及俯、仰、向、背進行了認真觀察和勾畫,主要花勾畫細致,輔助的花和葉僅勾畫其外形。這樣在勾稿時就分清了主次,給著色用筆留下了創造的餘地。 著色:著色前對整個靜物的色彩組合狀況進行了觀察,對著色方法和程序亦作了分析和安排。這組靜物比較明亮,黃灰色環境包圍著紫色和紅色兩組花束,紫、紅兩色花束又襯托著明亮的淺色花頭,色彩艷麗、層次分明、主題十分突出。著色以干濕畫法相結合,從淺到深較為適宜。根據這種分析,塗繪大調子時,從淺色花頭和水罐畫起,僅畫出淺淡的基色;然後將紙染濕,用大筆接畫背景並力求一次畫准;在背景未乾時就重疊模糊而虛遠的花和葉,井逐步畫向較清晰的及至玻璃瓶和桌子。主要花頭和前突的部分物象,等大體色干後用干後重疊法再進行加工。這幅畫朝前的淺色花頭是重點描繪對象,丁香花小而碎,加工時未一一刻畫,主要是畫出花頭組合的大的形體、色彩、明暗和層次,在其基礎上僅對個別突出花頭進行加工;波斯菊是單瓣花頭,視其單薄但有體積,描繪時我抓住它俯、仰、向、背的不同朝向,花瓣起伏及其轉折的表現,其體積狀況就顯現出來。 花難畫主要有兩方面難題:一方面是因為花的種類繁多,形色多樣,俯、仰、向、背更是變化復雜;另一方面是花束組合,外形起伏多變,花葉四散難以表現。描繪花主要在於先畫好花頭的形體起伏和明暗色彩變化,以體現其基本形體特徵和色彩,在此基礎上再抓住個別突出花瓣深入描繪,以表現其個別特徵和生動姿態;表現花的組合,首先要把握花束組合大的外形變化,然後再分組描繪其內部起伏,並靠虛實和不同朝向體現其花葉四散的整體形態,這是畫花的基本方法。總之,畫花要研究其自然生長規律,並遵照藝術規律去概括處理,任何復雜的花束都能真實、生動和藝術地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