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醫學整形
㈠ 花卉的整形有哪幾種形式
花卉整形的形式多種多樣,一般有單乾式、多乾式、叢生式、垂枝式等,在整形時應根據需要和愛好通過藝術加工處理,細心琢磨,精心養護,以達到預想的目的。
(1)單乾式:只留主幹,不留側枝,使頂端開花1朵。這種整枝方法為充分表現品種特性,將所有側蕾全部摘除,使養分集中供給頂蕾。此種形式僅用於菊花和大麗花標本栽培。
(2)多乾式:留主枝數個,每枝頂端開1朵花。如大麗花留2~4個主枝,菊花留3、5、7、9枝,其餘的側枝全部除去。
(3)叢生式:生長期間進行多次摘心,促使發生多數枝條,全株呈低矮叢生狀,開出多數花朵。適於此種整形的花卉較多,如矮牽牛、一串紅、金魚草、美女櫻、百日草、霍香薊等。菊花中的大麗菊,亦為此種形式。
(4)懸崖式:全株枝條向一個方向伸展下垂,多用於小菊類品種的整形,如懸崖菊整形。
(5)攀緣式:多用於蔓性花卉,如牽牛、蔦蘿、紅花菜豆、旱金蓮、觀賞葫蘆等,使枝條蔓在一定形式的支架上,如圓柱形、棚架及籬垣等形式。
(6)匍匐式:利用枝條自然匍匐地面的特性,使其覆蓋在地面。如美女櫻、旋花及多種地被植物。
㈡ 花卉的整形方式有哪些
花卉整形的形式多種多樣,一般有單乾式(如獨本菊、單干大麗花等),多乾式(如海棠、石榴、花桃、梅花等),叢生式(如棕竹、南天竹、鳳尾竹等),垂枝式(如懸崖菊、長春藤等),總之,根據需要和愛好通過藝術加工處理,細心琢磨,精心養護,以達到預想的目的。常見的整形方法有以下幾種:1.觀葉花卉T形修剪所謂T式株型,是木本觀葉花卉的標准株形,是指讓葉子只生長在主幹頂部,而主幹其他部位(頂部以下)不留樹葉,植株形成一種傘狀的生長勢,好似英文字母T的形狀。對於某些高大的木本類觀葉花卉,修剪成T式株形的裝飾效果極好,植株會顯得格外挺拔而瀟灑,比如巴西木。
為使植株的主幹筆直伸展,待植株長到合適的高度時,就要把主幹下部不必要的側枝和葉子剪去,留下頂部枝葉,然後把頂部生長過高、雜亂不齊的枝葉剪掉,最後根據確定下來的高度,邊生長邊修剪。這樣植株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以後,頂部的枝葉就會越來越繁茂,T式標准株形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
2.鐵絲牽引整姿法對於帶匍匐蔓的花卉可用鐵絲或繩索等牽引,使之長成形如心形、圓形、角錐形、花籃形以及動物形。其中蔓莖粗細不同的花卉適於造型整姿的形狀不同,如比較粗壯的匍匐蔓可整形為塔形或角錐形較為適宜,這樣顯得壯觀;比較細密的則適於造型整姿為心形或花籃形。
3.編絞主幹整姿法這是一種發揮花卉莖干美的造型技巧,並綜合運用單干樹形整姿技巧,將主幹編絞成螺旋干狀造型,常用於垂榕、馬拉巴栗(發財樹)等花卉上,可使這些盆栽、高大花木增添新的情趣。
4.立支架俗稱「綁拍子」(支架俗稱「拍子」),栽培爬蔓的盆栽花卉如蔓生洋綉球、凌宵、紫藤等,應用細竹竿、蘆葦稈或粗鉛絲綁扎支架,用繩綁縛枝蔓,使其攀緣生長,增加觀賞效果。
㈢ 如何進行花木的修剪與整形
修剪是種花的一項重要技術,其目的在於控制植株生長,節省養分,使枝條均勻分布,姿態優美,同時促進開花、結果質量。休眠期修剪主要進行短截和疏枝,通常是針對落葉花木,在早春樹葉開始萌動時進行。修剪過早傷口不易癒合且芽易受凍害,修剪過晚新梢萌發會消耗養分。短截疏枝是剪去病枝、枯枝、徒長及重疊枝,剪時要使切口與枝條分枝基部相平,切口要平滑。生長期修剪主要是為了調節營養生長,其中包括摘心、抹芽、摘葉、疏花、疏果、剪根等技術。
2、生長期的修剪。多在花木生長季節或開花之後進行以剪梢、摘心、摘葉及剪除枯枝、病枝、徒長枝等為主,具體應根據花木長勢和栽培要求適時進行。有的花木本般不需要經常修剪,如杜鵑花、茶花等為了保持樹形勻稱美觀,應酌量剪除一部分枝條頂端,而不能強修剪。藤本花卉只要把病蟲枝、密生枝、過老枝等剪除,保持通風透光即可。
㈣ 花卉為什麼要整形
修剪與整形是花卉栽培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修是指修整樹姿,剪是指剪截枝條。修剪就是整形和剪枝。通過修剪整形,不僅可以使株形整齊,層次分明,錯落有致,高低適中,形態優美,提高觀賞價值,而且及時剪掉不必要的枝條,可以節省養分,調整樹勢,改善透光條件,藉以調劑與控制花木生長發育,促使生長健壯,花多果碩。
觀葉植物經修剪後,有利萌發新枝,多生新葉,增強觀賞效果。包括修枝、摘心、摘葉、剝蕾、疏果、抹芽、剪梢、剪根等。如果年久不進行修剪整形,一是花木基部萌生枝條成叢生長,營養分散,枝幹比例失調,並常易出現頂端枝葉茂盛,下部「光腿」現象,十分難看;二是放任其自然生長,不但枝條長得雜亂無章,而且越長越高,一些室內蒔養的花木,就會出現開花部位上移,花量大減的現象,從而降低觀賞效果。
更多關於花卉為什麼要整形,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7ce5811615836043.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㈤ 花卉整形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植株整來形可創造和維持良自好的株形,利於通風透光,具體方法有以下三種。
(1)支架誘形。
對攀援性強或枝條、主幹柔軟的花卉或花朵大的多年生草本花卉,應設支架綁扎整形,使枝葉分布均勻,做支架的材料有鉛絲、細毛竹、捆綁線等。常用支架形式有:單柱式,多用於多年生草花,如大麗花、獨本菊;幾何圖形式,多用於枝條柔軟的花卉,如文竹、迎春、仙人指、蟹爪蘭等(見下圖)。
彩圖68
㈥ 為什麼要對花卉進行整形修剪
(1)調控花卉的生長高度和冠幅。
(2)促進植物盡早進入開花結果期,控制花期、調節結果量。
(3)誘使衰老植株更新復壯。植株衰老後,外圍枝條大量枯死,骨幹枝殘缺,樹冠不整齊,花果量減少,觀賞效果下降或消失。
(4)改善透光條件,提高植株抗病蟲害能力和抗倒伏能力。
(5)通過整形控制枝條生長方向,滿足人們美化造型的設計構思。
修剪的基本技術有疏剪、短截、摘心、抹葉、剝蕾、剝皮、捆紮等。其中疏剪、短截、摘心是最常用的方法。
㈦ 名詞解釋 花卉整形
觀賞花木整形修剪基本原理
整形修剪是指修整觀賞花木的整體外表,剪去不必要的雜技、病蟲枝或為新芽的萌發而適當處理枝條。通過整形修剪可以調整花木的長勢,防止徒長,使營養集中供應所需的枝葉或促進開花,使葉、花、果所組成的樹冠相映成趣,創造協調美觀的景緻。整形修剪還可以提高花木移栽成活率,使其達到理想的高度和粗度,促進花木健康生長,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觀賞花木整形修剪應遵循的基本原理大致有以下幾方面:
一、整形修剪要與生態環境條件相統一。調整植物各器官之間的比例關系,使之趨於平衡。調整葉片養分的關系,使增高生長與增粗生長保持一定比例。
二、整形修剪要和觀賞花木的分枝規律相統一。
1.主軸分枝的花木應抑強扶弱,以形成高大通直的樹冠。
2.合軸分枝式如櫻花、紫薇等應採用「摘除頂端優勢」的方法,把一年生頂枝短截。剪口下要留壯芽,去掉3至4個側芽,保證壯芽生長良好。這種修剪方法要以擴大樹冠為主,增加花枝數量,促進植株內外開花。但幼樹期應以培養中心枝為主,合理選擇和安排側枝,達到骨幹枝明顯。
3.假二叉分枝式的花木,頂端生長末期不能形成頂芽,側芽對生。應除去一個,保留壯芽,以培養高的樹干。
4.多歧分枝式如夾竹桃、瑞香等花木,由於頂芽生長不充實,整形修剪應採用「扶芽法」,重新培養中心主枝。此類花木的花芽數量與其著生角度有關,角度適中時,開花多,結果多。
三、遵循頂端優勢的原則,控制樹形,以促進開花。樹種不同頂端優勢的強弱不同,主要表現為:
1.針葉樹:頂端優勢強,可對主枝附近的競爭枝進行短截,控制其生長,保證中心枝的頂端優勢。
2.闊葉樹:頂端優勢弱,樹冠圓球狀,一般通過短截、回縮和束枝來調整主側枝的關系,促進花木生長,使整體樹形良好。此類花木的幼樹頂端優勢強於老樹,所以幼樹應輕剪,使之快速成形;老樹應重剪,使其萌發新枝,增強樹勢。
四、整形修剪應考慮光能的利用。剪去枝條頂端,使側芽萌發,多形成中、短枝,增加葉面積,以提高光能利用率。
五、整形修剪要符合樹體內營養分配與積累的規律。例如花卉一般在7至8月份進行花芽分化,這時營養中心會轉移到中短枝上,以保證開花結果的數量,應對旺枝進行短截、摘心,促進養分集中到中短枝上。另外,應重點剪去重疊枝、交錯枝和過密枝,使樹冠內外葉片都能見光,增加光合產物。
六、必須遵循樹木的生長發育規律。通過整形修剪,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關系,使養分供應到所需的部位。由於花木的用途不同,其整形修剪的目的和方式也不同。
1.行道樹類:幼年期以快生長、高樹干,促進旺長為目的。成形後保證骨幹枝的增高生長,重剪可促進生長。
2.花果樹類:幼樹時防早衰,重視夏季修剪,以輕剪為主。成形後,擴大樹冠的同時又要保證開花,還要培育各級骨幹枝,維持樹體平衡。應嚴格控制徒長枝、競爭枝和擾亂枝。成年後,應培養永久性枝組,並留足預備枝,使成年枝和預備枝交替開花,增加觀賞價值。對於老衰樹,應在促進根系生長的基礎上剪干更新。剪梢、摘心可使枝條的伸長得到抑制,促使營養向中、短枝運輸,達到開花多的目的。
3.屋頂花園和盆栽用樹:為達到美觀的效果,要控制生長、促進矮化。修剪前期,以促進成形為主。後期要抑制生長,通過重剪使樹干產生大傷口,起蒼老的作用。主、側枝的延長枝是形成樹體的骨幹,樹體形成後則要控制其生長。
4.常綠樹類:各個季節的修剪應遵循一定的規律,修剪的強度也應有所不同。一般原則是:輕剪剪去枝條的1/4,中剪剪去枝條的1/2,重剪剪去枝條的3/4。在旺盛生長以前要重剪,進入旺盛生長期後依據樹形需要適當修剪。
七、為使觀賞花木達到理想的要求,在整形修剪過程中,還應遵循美學原理,其中比例與尺度原理較為重要。觀賞花木的冠寬與樹體高的比例不同,產生的美觀效果相差很大,當寬:高=1:1時,給人以端正的感覺;當寬:高=1:1.414時,給人一種豪華感;當二者之比為1:1.732時,給人一種輕快感;當為1:2時,有種俊俏感;二者之比為1:2.36時,給人以向上感。均衡與穩定也是美學原理中較為重要的部分,它分為對稱式均衡和非對稱式均衡兩種。在體量上,如果上大下小,則有種不穩重的感覺。從質感上,上方細致,下方粗獷式的修剪,給人以穩定的感覺。
㈧ 一、二年生花卉整形的目的是什麼
一、二年生抄花卉的襲整形主要是摘葉、除蕾等,在生長過程中,葉片過密不利通風,或出現病葉枯葉,要及時摘除。為了保證主蕾的開花質量,可剔除過多的側蕾,或保留大小相似的花蕾調整開花速度,使全株整齊開放。一些藤本類花卉需要支架和綁扎等,對於用於切花的一、二年生花卉防止倒伏,需支架或拉網等。
摘心即摘除頂芽或枝梢,摘心有三方面的作用,一可以使植株展現叢生狀,株叢飽滿圓潤,開花繁多;二可以促進植株矮化;三可以延長花期。一般可以摘心1~3次。例如百日草、矮牽牛、萬壽菊等,但如果是主莖上著花朵且大的種類不宜摘心,如雞冠花。
㈨ 花卉為什麼要修剪整形 花卉修剪整形的目的
1、整形修剪首先可以控制花卉的形體。也就是說,我們想讓它長成什麼造型的,就把不需要的部位修剪掉,就像街上的綠籬的修剪。
2、其次是通過疏掉過密的枝條或病枝,使植株的透光、通風條件得到改善,從而改善植株的健康狀況,提高它們的抗病蟲能力和抗倒伏能力。
3、也是最主要的,那就是整形修剪能促使花卉花開得更好,果實結得更多。當然了,這種修剪技術難度最高,需要根據不同的花木,採取不同的方法。要認真學習才能逐一掌握。
4、對某些樹種的衰老植株,可以用整形修剪的方法使它再度煥發出青春,重新進入旺盛生長期。
5、總之,整形修剪能使觀賞花木的觀賞價值大大提高。如果不僅僅滿足於養活,而且還想提高自己花木品位的愛好者,就需要在這方面認真地下一點功夫來學習、鑽研了。
㈩ 花卉常見的整形方式有哪些
1、單乾式:整株花卉只留一主桿,以後只在頂端開一朵大花。為達到此目的,就要從幼苗開始將所有側蕾和側枝全部摘掉,使養分集中。也可以一個主桿頂端稍稍分出若干側枝,形成傘狀,這也要從小除側枝,只最後才留部分頂端的側枝。大麗花就可以採用單乾式整形。 2、多乾式;在苗期摘心,使基部形成數條主枝。根據所想留主枝的數目,再摘除不要的側枝。一般主枝只留3-7條。如菊花。 3、叢生式:灌木類或竹類,以叢生式定型,要疏密相稱、高低相宜,使之更富詩情畫意,如南天竹、美人蕉、佛肚等。 4、垂枝式或攀援式:多用於蔓生或藤本花卉,需要搭架使之下垂或攀升,同時也要適當整枝,方法同上。如懸崖菊、牽牛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