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國外花卉公司

國外花卉公司

發布時間: 2022-05-14 04:45:30

❶ 世界前十花卉企業是

世界十大花卉企業現在應該還是沒有出現在排行榜中。
樓主以後知道了也請告訴我一下。

世界花卉十大知名品種

1、大王花

http阿諾爾特大花(Rafflesia arnoldii),又名大王花,是世界上最大的花,也是最臭的花。不過,這倒是它吸引蒼蠅等昆蟲來傳播花粉的好辦法。目前這種花只生活在印尼蘇門答臘島和婆羅洲上那些像葡萄藤一樣的熱帶藤類植物中,而且只能看到它的花。這種花沒有葉、桿和根,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是一種寄生生物。

2、巨型海芋

2006年8月11日,在美國紐約布魯克林植物園,一位觀眾給首次盛開的珍稀和瀕危的巨型海芋(Amorphophallus titanum)拍照。由於它開放時會散發一股類似腐屍並混合著糞便的味道,奇臭無比,因此被稱為「屍花」。據了解,人類1878年在印尼的蘇門答臘島上首次發現了巨型海芋。它一天可以長1.8-2.1米,簡直難以置信。

3、白鷺花

白鷺是一種長得像鸛似的鳥,在南歐和亞洲發現有。這種花也有同樣的名字,因為它酷似飛行的白鷺。

4、忘憂草

忘憂草也叫熱帶豬籠草或捕蟲草,是遍布亞洲的一種食肉植物。動物一旦爬進其植物中,就會落入水淋淋的陷阱里而被淹死。據悉,在印度有一種名為「Nepenthes Tanax」忘憂草甚至還吃老鼠呢。

5、蝙蝠花

老虎須(Tacca chantrieri)通常又叫蝙蝠花,在溫暖氣候下生長茂盛。此幽靈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南亞。

6、好望角茅膏菜

開普茅膏菜俗稱好望角茅膏菜,是生長在南非的食肉植物。它的莖通常會長到幾厘米高,上面長著細長的葉子。這種植物上會漸漸開出許多誘人的花朵和粘性觸須,堅定不移地等候獵物的到來。此特別植物原產於南非的好望角省。

7、樹木扼殺者

真是名副其實,這種扼殺樹木的無花果植物將自己纏繞在樹木上,直達樹冠,以此來獲取陽光。其根還會擠壓樹干,切斷樹木營養物質的流動。

8、維納斯捕蠅草

維納斯捕蠅草是幾種能快速運動的植物之一。此植物等待其美味的到來,一旦昆蟲進入其陷阱之後,它就會猛然地閉合。

9、銀扇草

銀扇草因其果莢形狀酷似錢幣,故有金錢花、大金幣草之稱,在歐洲到處都有。它因其透明的種子夾又被稱作「年度忠實」。

10、龍海芋

龍海芋(學名Dracuunculus vulgaris),其中心主莖上長有深紫色花,直立的花莖周圍長有較大的綠葉子,葉子上有白色葉脈。

❷ 世界花卉排名

世界花卉業格局在變化

目前歐洲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場,佔世界花卉市場的45%;美國和日本佔25%。由於現在全球都出現了經濟衰退,西歐、美國和日本的盆栽植物及花卉消費都面臨著巨大的銷售壓力。另外,雖然過去幾年這些市場的花卉業發展速度很快,但預計將來的增長速度只在2%~4% 的水平。而在東歐、中國、印度等一些新興的花卉市場,預計每年會有5%~10% 的增長速度。

目前世界花卉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銷售渠道越來越寬,各渠道的銷售比例也在發生變化。首先,花卉生產公司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第二,大規模的生產企業數量不斷增加,這給小型企業帶來了巨大的生存壓力;第三,一些大型的連鎖零售商對花卉消費的影響越來越大,同時他們對花卉銷售價格的影響也非常大;另外國際化趨勢越來越強,來自世界各地的花卉企業都要在國際市場范圍內競爭,而激烈的競爭也促使市場組成部分發生了改變。過去花卉都是在家庭百貨店或花店等地方銷售,現在一些新的元素也加入進來,比如一些公司會專門提供高技術含量的服務。從一些統計數據看,通過花店銷售的花卉量在不斷減少,從過去占花卉銷售總量的50%減少到現在的47%,而在超市銷售的花卉所佔比例在增加,從2006 年的26% 增加到現在的29%。

世界花卉市場的發展變化還體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由於全球經濟一體化影響,世界各國的生產商不得不注意到匯率對行業的影響;二是由於超市在銷售方面的重要作用,有些生產企業在產業鏈上更加註重物流、信息通訊技術、產品包裝等環節,遠距離運輸也讓花卉運輸特別是海運的儲藏技術顯得越來越重要;另外包括網上銷售在內的直銷份額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

中國花卉業水平高速提升

總體來看,中國的花卉生產正在以每年20% 的速度增長。根據最近的統計數據,中國花卉的產值和銷售額已達到7.3 億歐元左右,中國花卉的發展速度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都無法比擬的。我們也發現在目前中國花卉企業的組成中,一些小規模的企業比較多,而擁有先進的高水平技術、能夠生產高品質產品的企業數量比較少。

在過去幾年內,為了提高技術水平,中國不斷與國外一些公司成立合資公司,很多生產企業也致力於提升生產技術和方法,同時大規模生產企業的數量不斷增加,中國市場出現了很多高品質花卉,而且品種也越來越豐富。另外,過去我們通常認為中國的花卉消費主體是政府部門,但是我們發現在醫院等不同場合以及節日期間對花卉的消費也越來越多。

物流和超市營銷應引起重視

雖然中國花卉業正朝著非常良好的方向發展,但是在物流和包裝環節以及營銷渠道上仍需大幅度加強。

物流和包裝亟待改進 中國市場的物流和包裝環節仍然屬於勞動密集型的運作方式,增加了花卉產品從生產者到終端消費者手裡的時間。此外,目前中國對於運輸過程中溫度調控的措施和能力還非常有限,這也影響了產品質量。目前中國還沒有出現高效專業的花卉物流體系,因此物流公司在中國花卉領域有很大發展機遇。

開拓新的花卉營銷渠道 中國花卉的傳統消費主體是政府消費,零售市場是在過去5~10 年間慢慢發展起來的,大規模的零售花卉市場數量仍然很少。我認為超市是一個很好的銷售渠道,此外,加油站、醫院、火車站等場所也應充分利用。目前中國高品質的連鎖零售商數量越來越多,比如家樂福,超市的人流量非常大。目前超市除經營水果、食品等產品外,一些非食品類產品也在不斷出現,所以在超市銷售花卉是十分可行的。在開拓超市市場之前,還要考慮好三個問題:首先必須要有很好的性價比,其次要有非常高效的供應鏈,第三要有很好的營銷手段,要向消費者成功地展示自己的產品。

另外在中國以及亞洲,西方的節日越來越受到重視,花卉市場也會受此影響,如情人節、母親節花卉的消費量會有很大的提升。如果推出一個類似於把所有用花的節假日製成的日歷,並把這些節假日與建議送花的相關網站鏈接在一起進行促銷,效果就會比較好,這也包括中國自己的很多傳統節日,如春節、清明節、七夕等。

❸ 為什麼說荷蘭是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市場

鮮花除在本國銷售外,絕大部分銷往國外。全國共有11億平方米的溫室用於種植回鮮花和蔬答菜,花卉出口占國際花卉市場的40%-50%。在鮮花旺季,每天都有飛機將鮮花送往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國約有500家專門經營鮮花的出口商。荷蘭的花市很多,比比皆是,較大的有13個,阿姆斯特丹附近的阿斯梅爾花市是世界最大的花卉市場。該花市平均每天賣出600多萬份剪花和盆花,其中80%銷往國外。每年4-6月份,天天都有裝載鬱金香等鮮花的冷藏車和飛機,直抵紐約、巴黎、倫敦等大城市。花給荷蘭帶來的經濟效益,還表現在鮮花吸引了眾多的遊客,如世界最著名的鬱金香展覽園地「哥根浩夫」公園,每年4-5月份,吸引了歐洲各國前來賞花的遊客達80萬。

❹ 國外鮮切花生產現狀是怎樣的

鮮切花的生產和貿易是適應現代經濟和社會文明而逐漸發展起來的,世界各國花卉商品化生產的歷史並不長,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花卉業高速發展起來,經濟發展越快,人們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越高,花卉產業也就發展得越快,現在花卉產業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在當今世界的農副產品交易中,花卉業是惟一不受配額限制的產業,發展快、潛力大。20世紀50年代初,全世界的花卉貿易總額不足30億美元,到1995年達到了680億美元,其中鮮切花為370億美元。1991年,世界花卉消費額為1000億美元左右,1999年達到了2000億美元,預計在21世紀將有更大的增長,年增長率估計在10%以上。

花卉產量和產值最大的是:美國、日本、德國、法國和韓國。荷蘭是世界上第一大鮮切花生產國和輸出國,主要生產的鮮切花有:鬱金香、月季、香石竹、非洲菊、小蒼蘭、荷蘭鳶尾、百合、六齣花等。從荷蘭拍賣市場出口的切花,佔世界出口量的70%,其市場佔有率為全世界的63%,是世界花卉貿易的中心。哥倫比亞是第二大鮮切花出口國,主要生產月季、香石竹、菊花等。1995年,哥倫比亞的鮮切花出口佔世界鮮切花貿易額的14%。第三大鮮切花出口國是以色列,以生產月季和香石竹為主,1995年,以色列的鮮切花出口佔世界鮮切花貿易額的4%。德國占鮮切花進口量世界第一名,每年進口花卉達8億美元。其次是美國,每年進口花卉約6億美元。人均年消費前三名是:挪威(155.5美元)、瑞士(142美元)和日本(133美元)。

菊花源於我國,但是因為消費觀念不同,我國人民喜歡盆栽藝菊,在盆栽藝菊的技術以及品種培育方面技高一籌,而歐美人更喜歡鮮切花,菊花的切花生產在歐美國家得到了普及和發展。在現代花卉的結構中,鮮切花生產佔領了主導地位,占總量的60%,小盆花佔30%,觀賞植物佔10%。現在,菊花的商業品種達到了3000個,已經成為世界上四大切花之一。其栽培面積在主要花卉生產國荷蘭有782公頃(1993年),義大利1127公頃(1990年),德國730公頃(1990年),日本人偏愛菊花,1994年菊花鮮切花的種植面積已經接近6000公頃,切花菊產量接近20億枝。

雖然花卉業發展時間比較短,但是已經具備了現代商品化生產的基本要素:

1.花卉生產的高度專業化、自動化和社會化

花卉品種成千上萬,真正形成規模化生產並大量投放市場的品種並不多。在常見的品種當中,各個生產國家和地區根據自身的優勢,其重點也各不相同。即使在同一國家或地區,在鮮切花生產的各個環節上分工也越來越細,每一個環節都有專業公司負責,出現了種苗(球)公司、基質公司、肥料公司、農葯公司、設備公司、機具公司、包裝材料公司等。每個專業公司只負責生產的一個環節,各公司之間相互銜接、密切配合,共同完成整個生產過程。在很多先進的花卉生產國家,都擁有大面積的生產溫室。由於溫室結構標准、設備先進、降低了花卉生產對自然條件的依賴性,大大促進了栽培的科學化水平,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質量和產量。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對於花卉生長的各個環節已經掌握了量化指標。先進的自動化溫室可以根據不同的花卉種類,不同的生長階段,通過計算機控制,對其所需要的營養元素種類、濃度、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基質的pH等進行自動調節。20世紀90年代以後,在重視花卉品質的同時,越來越重視服務。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出現了許多中介機構,許多國家和地區成立了花卉協會,作為政府、生產企業和消費者之間的橋梁,進行宏觀指導、開展信息交流和技術推廣,促進了產業的發展。

2.產品標准化、市場規范化和貿易的國際化

由於民族習慣的不同,各個國家或地區欣賞花卉的標准也不相同,所以,在花卉生產過程中,世界各國的分級標准不盡相同。但是隨著花卉業的快速發展,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標准愈來愈嚴格,要求愈來愈高,不但對花卉自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且對整個生產流程(包括包裝、運輸、檢疫等)提出了系統的要求。同時隨著貿易的發展,各個國家或地區的產業標准逐步同化,向著一個共同的標准發展。鮮切花的交易逐步從傳統的直銷方式過渡到了商業化運作程序中,出現了專業的中間商和貿易中心。目前荷蘭的阿斯梅爾、美國的邁阿密、哥倫比亞的波哥大和以色列的特拉維夫是國際上的四大鮮切花集散地。

3.科研與生產相結合,新品種不斷涌現

產業的快速發展,必然要求技術的巨大進步。為了解決生產中的問題,科研與生產日益緊密的結合起來。許多從事花卉業的大學、科研機構承擔了基礎和大型項目的研究,較大型的花卉公司則成立了自己的研究所或研究室。在哥倫比亞,每個花場都有一個研究室。科研的目的主要集中在品種改良、花卉保鮮、生物工程等方面。隨著科研的發展,不斷開發出新的花卉品種,美國DNAP公司已經研究培育出了藍色玫瑰,荷蘭創造了「白色矮牽牛」,1986年,荷蘭培育出了世界上首株黑色鬱金香。

❺ 花卉企業發展的演講稿

花卉企業成長歷程
中國花卉栽培歷史悠久,擁有一大批傳統名花,形成了不少集中產地,發展出了豐富的花文化,例如洛陽、菏澤的牡丹,長江流域的梅花,江浙的山茶,等等。明清時代北京花鄉逐漸成為專門為宮廷服務的花卉生產基地,廣東等地的農戶也在那個時期開始生產「年花」,挑著擔子走街串巷銷售,是我國本土花卉商品化的發源。清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中國飽受戰亂之苦,民生凋敝,園林殘破,花卉栽培受到很大影響。建國後,花卉生產逐漸得以恢復,國家也建立了不少國有苗圃為城市建設提供花卉、苗木。文革期間,花卉被視為「封資修」、「資本主義尾巴」,花卉栽培遭受空前重創。改革開放以後,百業興旺,傳統花卉栽培全面恢復,與此同時國外花卉也開始進入中國,帶來了現代的栽培模式、經營理念,真正意義上的花卉產業開始形成。花卉企業群體的形成也始於該階段,傳統花卉產區的一批有經營頭腦的花卉愛好者和農戶開始建立苗圃,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企業。緊接著又有大量外資、港台商人陸續進入大陸,政府也越來越重視扶持花卉業的發展,許多其它行業的投資者紛紛湧入,花卉業蓬勃發展,形成了「萬馬奔騰」的局面。

❻ 目前世界花卉業的發展趨勢和特點是什麼

一、國外花卉及綠化園藝產業科技發展概況及趨勢 1、世界花卉產業的市場格局及發展趨勢20世紀50年代初,世界花卉的貿易額不足30億美元,1985年發展為150億美元,1990年為305億美元,1992年上升到1000億美元,此後,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到20世紀末,世界花卉消費總額已近2000億美元。目前國際花卉業的現狀可以概括為:各國花卉生產有起有落,生產格局出現新的調整。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積已達22.3萬公頃。其中亞太地區花卉栽培面積最大,達13.4萬公頃;其次是歐洲,栽培面積達4.5萬公頃;美洲地區的栽培有4萬公頃。花卉栽培面積比較大的10個國家依次是:中國、印度、日本、美國、荷蘭、義大利、泰國、英國、德國和墨西哥。由於各地區花卉科研、生產、流通和消費水平不同,花卉業發展水平差別很大,發達國家仍佔有絕對優勢地位。據不完全統計,1994年的鮮切花、切葉及盆花的世界貿易總額達42.3億美元。其中歐洲地區出口量最大,佔世界貿易總量的67%,美洲地區佔19%,亞太地區佔5%。花卉出口創匯額比較高的十個國家依次是:荷蘭、哥倫比亞、丹麥、以色列、義大利、哥斯大黎加、比利時、美國、泰國和肯亞。花卉的消費與經濟發展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在經濟比較發達的三個地區:歐共體、美國、日本形成了三個花卉消費中心。這三個花卉消費中心進口的花卉佔世界花卉貿易的99%,其中歐共體佔主導地位,達80%,美國佔13%,日本佔6%。世界的花卉生產和花卉消費已形成區域化布局。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便宜、交通運輸方便的國家和地區逐漸成為生產區域。經濟發達、有著良好花卉消費習慣的國家和地區逐漸成為消費區域。目前,荷蘭的花卉93%出口到歐共體國家,哥倫比亞的花卉75%出口到美國,泰國生產的盆栽熱帶蘭花則有78%銷往日本。近年來伴隨著世界花卉自由貿易的發展,世界花卉業的發展又有了明顯的變化。其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花卉生產由高成本的發達國家向低成本的不發達國家轉移;第二,隨著國際貿易日趨自由化,花卉貿易將真正實現國際化、自由化;第三,世界花卉生產和經營企業由獨立經營向合作經營發展;第四,國際花卉生產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國紛紛走上特色道路,力爭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第五,亞洲市場潛力巨大,中國花卉消費市場成為商家必爭之地。 2、國外花卉科研進展概況——育種成果顯著,品種不斷更新隨著現代花卉及園藝科技的發展,世界每年推出數以千計的花卉優良品種,種類繁多,花色豐富,花形美觀,抗逆性強,使世界花卉五彩繽紛、生機勃勃。如荷蘭每年培育出數百個室內觀葉植物和球根花卉新品種。法國的梅昂月季中心,每年人工授粉10萬朵花,培育出的月季新品種幾乎佔世界的1/3。——花卉基因工程發展較快,生物技術應用廣泛在抗病毒植物基因工程方面,特別是對無性繁殖的花卉仙客來、康乃馨、鬱金香、百合等研究明確了病毒的種類、症狀,病毒的分離、檢測等手段完備,配套脫毒技術先進;在花色育種方面,美國科學家將從矮牽牛中分離獲得的藍色基因導入玫瑰,獲得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藍玫瑰」;日本通過基因工程培育出一種微型的土耳其風鈴草,流行於花卉市場。他們還利用生物技術大量繁殖蝴蝶蘭,用一節帶花芽的莖培育出2—3萬株蘭花苗,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3、栽培設施技術先進,花卉產量高質量優花卉生產強國荷蘭是世界上擁有現代化溫室最多的國家,溫室都根據各種花卉所需溫、光、水、氣、肥等要素裝置設施,由電腦操作管理,達到了管理的高度自動化和現代化,植株生長一致、健壯,產量高質量好,極大地提高了花卉商品競爭力。二、國內花卉及綠化園藝產業科技發展現狀及趨勢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中國的花卉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栽培面積穩步增長。1992年全國花卉總產值為12億元,1994翻了一番,達到38億人民幣,花卉的出口創匯為2000萬美元;1996年達到48億人民幣,創匯1.3億美元;1999年面積達9.1萬公頃,產值115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1億美元。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鮮切花消費和生產形成三大消費區和三大生產區。鮮切花三大消費區是以北京為主的華北地區、以上海為主的華東地區和以廣州為主的華南地區,約佔全國的80%。鮮切花三大生產區是雲南、廣東和上海,約佔全國的80%。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於花卉產銷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和季節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國花卉業的發展逐步進入到一個穩步調整階段,其特徵是行業發展逐步實現了以下轉變:第一,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轉變。我國花卉業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花卉市場從「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賣方市場」到花卉企業到處尋找買主推銷產品的「買方市場」以後,目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產品質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第二,由「小而全」的生產方式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轉變。隨著花卉業的不斷發展,花卉生產方式由過去的「小而全」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第三,由傳統落後的經營方式逐步向現代化的流通方式轉變。最近幾年,網上交易、拍賣、鮮花速遞等現代化的花卉交易方式已經開始逐步進入花卉流通領域。

❼ 與荷蘭花卉生產強國相比,國內花卉發展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進

國內的不足:(1)生產發展盲目,布局和品種不合理。由於缺乏對花卉產業特性的深刻認識,在「花卉是高效產業」思想的影響下,導致了生產盲目發展,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造成布局不合理,鮮切花和低檔盆花多,中高檔盆花少,大宗產品多,特色名牌少。
(2)生產規模小,成本高,專業化程度低,經營分散。我國花卉產業整體生產水平低,生產方式比較落後,許多花卉企業還是「家庭作坊式」生產,產品質量差,經濟效益低,尚未形成產業化發展的基本格局。
(3)生產與科研脫節。
(4)花卉種苗大量依賴進口,缺乏自有知識產權的新品種。我國花卉工作起步晚,育種工作滯後,科研單位沒有充分利用現有的花卉資源,使得國內現有花卉品種老化,缺乏市場競爭力。近年來國有大型花卉企業紛紛引進國外新品種,以求獲得高效益。雖然新品種引進推動了我國花卉業的發展,促進了一些花卉龍頭企業的興起,但是種苗成本高,阻礙了生產效益的提高。同時由於我國科研與生產脫節,科研單位沒有充分利用引進的花卉資源加以品種改造,造成了資源的浪費,企業的生產可持續性後勁不足。
#對我國花卉業發展的思考與建議針對國內外花卉業發展現狀、科研情況及我國花卉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以下建議:(1)加快培育優新品種,創立花卉品種品牌。品種選育工作是花卉產業發展的核心,也是國際市場競爭的關鍵。誰擁有新品種,誰就能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我國花卉資源極為豐富,遺傳多樣性突出,許多名花如牡丹、梅花、月季、茶花等起源於我國,花卉科技工作者應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種質資源,通過傳統的育種方法與生物育種方法相結合培育新品種。
(2)推廣先進技術。我國花卉科研工作已取得了多項成果,現階段應通過各種推廣體系,加速育苗、引種、栽培、產後處理、病蟲害防治等科技成果的推廣,提高生產者和管理者的技術水平,提升產品質量。
(3)建立「生產"科研」一體化模式。國外農業企業均下設科技部門,企業將一部分資金作為科研經費,形成了「企業養科研,科研促企業」的良性循環局面。實踐也證明這種模式有利於企業的發展和科技創新。我國花卉生產與科研脫節,科技成果推廣不暢,生產中科技含量相對較低。「生產"科研」一體化模式的建立既能緩解科研單位經費不足、立項不準、有了成果推廣不出去的問題,又解決生產單位有難題而求助無門的問題。

❽ 世界花卉業迅速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一、國外花卉及綠化園藝產業科技發展概況及趨勢 1、世界花卉產業的市場格局及發展趨勢20世紀50年代初,世界花卉的貿易額不足30億美元,1985年發展為150億美元,1990年為305億美元,1992年上升到1000億美元,此後,以每年10%的速度遞增,到20世紀末,世界花卉消費總額已近2000億美元。目前國際花卉業的現狀可以概括為:各國花卉生產有起有落,生產格局出現新的調整。據不完全統計,全世界花卉栽培面積已達22.3萬公頃。其中亞太地區花卉栽培面積最大,達13.4萬公頃;其次是歐洲,栽培面積達4.5萬公頃;美洲地區的栽培有4萬公頃。花卉栽培面積比較大的10個國家依次是:中國、印度、日本、美國、荷蘭、義大利、泰國、英國、德國和墨西哥。由於各地區花卉科研、生產、流通和消費水平不同,花卉業發展水平差別很大,發達國家仍佔有絕對優勢地位。據不完全統計,1994年的鮮切花、切葉及盆花的世界貿易總額達42.3億美元。其中歐洲地區出口量最大,佔世界貿易總量的67%,美洲地區佔19%,亞太地區佔5%。花卉出口創匯額比較高的十個國家依次是:荷蘭、哥倫比亞、丹麥、以色列、義大利、哥斯大黎加、比利時、美國、泰國和肯亞。花卉的消費與經濟發展程度有著直接的關系,在經濟比較發達的三個地區:歐共體、美國、日本形成了三個花卉消費中心。這三個花卉消費中心進口的花卉佔世界花卉貿易的99%,其中歐共體佔主導地位,達80%,美國佔13%,日本佔6%。世界的花卉生產和花卉消費已形成區域化布局。自然資源豐富、勞動力便宜、交通運輸方便的國家和地區逐漸成為生產區域。經濟發達、有著良好花卉消費習慣的國家和地區逐漸成為消費區域。目前,荷蘭的花卉93%出口到歐共體國家,哥倫比亞的花卉75%出口到美國,泰國生產的盆栽熱帶蘭花則有78%銷往日本。近年來伴隨著世界花卉自由貿易的發展,世界花卉業的發展又有了明顯的變化。其發展趨勢主要有以下五個方面:第一,花卉生產由高成本的發達國家向低成本的不發達國家轉移第二,隨著國際貿易日趨自由化,花卉貿易將真正實現國際化、自由化;第三,世界花卉生產和經營企業由獨立經營向合作經營發展;第四,國際花卉生產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國紛紛走上特色道路,力爭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第五,亞洲市場潛力巨大,中國花卉消費市場成為商家必爭之地。
二、國內花卉及綠化園藝產業科技發展現狀及趨勢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中國的花卉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栽培面積穩步增長。1992年全國花卉總產值為12億元,1994翻了一番,達到38億人民幣,花卉的出口創匯為2000萬美元;1996年達到48億人民幣,創匯1.3億美元;1999年面積達9.1萬公頃,產值115億元人民幣,出口創匯1億美元。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我國鮮切花消費和生產形成三大消費區和三大生產區。鮮切花三大消費區是以北京為主的華北地區、以上海為主的華東地區和以廣州為主的華南地區,約佔全國的80%。鮮切花三大生產區是雲南、廣東和上海,約佔全國的80%。到20世紀90年代末期,由於花卉產銷之間的結構性矛盾和季節性矛盾日益突出,我國花卉業的發展逐步進入到一個穩步調整階段,其特徵是行業發展逐步實現了以下轉變:第一,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方向轉變。我國花卉業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少到多,花卉市場從「皇帝女兒不愁嫁」的「賣方市場」到花卉企業到處尋找買主推銷產品的「買方市場」以後,目前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產品質量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第二,由「小而全」的生產方式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轉變。隨著花卉業的不斷發展,花卉生產方式由過去的「小而全」逐步向規模化、專業化方向發展。第三,由傳統落後的經營方式逐步向現代化的流通方式轉變。最近幾年,網上交易、拍賣、鮮花速遞等現代化的花卉交易方式已經開始逐步進入花卉流通領域。

❾ 國內外有哪些著名的需要風景畫和花卉畫的廠家和公司

這個不清楚 感覺國內這類的需求量 應該不是很大的吧

❿ 我剛開了個花店,想問下哪兒有國外的進口花卉。

花卉圖片及名稱大全,花卉,花卉養殖方法,花卉市場,花卉圖片大全專,花卉網屬,花卉盆景http://www.huahuiba.com

熱點內容
蘭花窖綠茶 發布:2025-10-05 16:25:50 瀏覽:724
梅花魂教學視頻 發布:2025-10-05 16:12:18 瀏覽:282
按照觀賞荷花 發布:2025-10-05 15:57:48 瀏覽:244
腿部玫瑰糠疹 發布:2025-10-05 15:51:55 瀏覽:884
紅月蘭花介紹 發布:2025-10-05 15:51:55 瀏覽:162
傳統正味蘭花 發布:2025-10-05 15:50:20 瀏覽:136
梅花鎮政府 發布:2025-10-05 15:42:30 瀏覽:10
西蘭花的姐妹 發布:2025-10-05 15:37:24 瀏覽:544
賽外櫻花 發布:2025-10-05 15:22:49 瀏覽:303
女尊之異世百合txt 發布:2025-10-05 15:16:11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