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魂教學視頻
『壹』 梅花魂教學反思
《梅花魂》教學反思:
課題揭示與中心把握:
- 成功之處:通過解剖課題,直接導入課文中心,使學生能夠快速抓住文章主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學生明確了「魂」即是「精神」,並找出了代表梅花精神的中心句,即「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這正是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
- 創新方法:通過換課題的方式,如換成「民族魂」、「松樹魂」,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外祖父心目中梅花與祖國的緊密聯系,以及愛梅花即愛祖國的深厚情感。
拓展閱讀與情感領悟:
- 有效拓展:在學完課文後,聯系王安石的《梅花》,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梅花傲雪的精神,並引導學生思考具有梅花高潔氣節的人物,激發學生的贊揚和學習動機。
- 情感對比:通過欣賞餘光中的《鄉愁》、李白的《靜夜思》、張繼的《楓橋夜泊》,讓學生了解不同作者的「思鄉」情感,與文中外祖父的「思鄉」進行對比,使學生對這種情感有更全面的了解。
寫法學習與學以致用:
- 中心突出:本文中心明確,借物抒情,通過外祖父和梅花之間的幾件事來表現主題。學生讀文後能夠發現作者借梅花表現外祖父對祖國的懷念之情。
- 寫法借鑒:通過學習本文的寫法,學生能夠理解並借鑒借物抒情的手法,將所學應用於自己的寫作中,提高寫作能力。
不足之處與改進措施:
-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知識點抓得不準,導致部分教學任務沒有完成,需要額外時間進行補充。
- 改進措施:精心製作課件,利用多幅梅花圖片配以古色古香的民樂,使學生在欣賞梅花美麗的同時,對梅花開放時的環境有清晰印象。同時,再次展示課文中心句,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使學生對「梅花魂」有更深刻的感情升華,更好地理解外祖父對梅花念念不忘的原因。
『貳』 六年級語文上《梅花魂》教學教案
《梅花魂》作者以梅花為線索,通過回憶自己和外祖父在國外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一段經歷,表達了對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懷念熱情歌頌了老一代華僑眷戀祖國、熱愛祖國的深厚感情。以下是為大家分享的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梅花魂》教學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歡迎瀏覽!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需「充足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和進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法」。因而,這節課上,我將積極創設自主學習的課堂空間,帶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緊扣一個「魂」字,按「質疑---釋疑---升華」這樣的主線展開學習,感悟至真至純的愛國深情。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義。
2、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讀懂課文,理解梅花的高潔品格,理解「魂」的含義。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結合重點詞句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深深眷戀之情。
教學准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引題質疑
1、揭題,讀題。引導學生緊扣課題中的「魂」質疑。
2、復習課文圍繞外祖父寫的五件事情。
3、圍繞這五件事件,你能提出哪些不懂的問題呢?
(設計意圖:俗話說,興致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里的質疑為學生創設了自主學習的.課堂空間,為完成結合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思維感情,並琢磨這種感情是怎樣抒發出來的教學目的打下基礎。)
二、逐漸釋疑
(一)解讀「梅花魂」。
讀讀課文,找到課文中能說明梅花魂的話。
反饋,出示句子。
「是啊,鶯兒,……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層次一:梅花魂是指梅花的精神 。
1、簡略地說,梅花魂就是梅花的――精神
2、這段話中哪幾句是介紹的梅花的精神?(出示句子)
3、那該怎麼讀出梅花的精神呢?
指名讀――齊讀。
原來外公愛好梅花,就是喜歡――(梅花的精神)
層次二:梅花魂是指中華民族的精神。
1、梅花魂僅僅指的是梅花的精神嗎?再找句子讀。 (出示句子)
2、播放課件:歌曲《紅梅贊》
告知學備好生:這首歌是影片《江姐》的主題曲,歌曲唱的是梅花,歌頌的卻是江姐。那麼在你的記憶中像江姐那樣有中華民族氣節的人還有嗎?
3、是啊,他們就像這昂首盛開的梅花一樣,千里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帶著這種感情,自己再好好讀讀。
4、外公贊揚梅花,就是贊頌――具有梅花精神的中國人!而他們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
層次三,做擁有梅花精神的人。
引讀――「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老師小結:其實,這段話不僅僅是外公對鶯兒說的,這更是他老人家自己心靈的獨白。他漂泊海外,中國人的氣節沒有變,對祖國的愛不變,就像他深愛的梅花一樣,有品德,有靈魂,有骨氣。
(設計意圖:繞開旁枝,直奔重點段落,對外公的話開展研讀,這樣使整節課的教學主次明顯,重點凸起。)
(二)分析「愛國心」。
此時,我們心中的疑問能解決了吧!
(A)正是這眷戀祖國的心才使外祖父在吟詩誦詞的時候悄然淚下。
我們來消悔看看,外祖父吟誦的都是一些什麼詩啊? 出示重點句,邊讀邊悟情。
(B)由此,我們也不難解釋,在我弄臟梅花圖時,外公為什麼會拉下臉來,訓斥我媽。(出示句子)
問:外公說的玷污,玷污的僅僅是梅花圖嗎?
(在外祖父的心目中,梅花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象徵,這梅花代表的就是祖國。外公不容許中拿滾正華民族的氣節受到一絲一毫的玷污!)
引讀:所以他拉下臉,有生以來第一次申斥我媽――訓罷,便用……
外公愛護的是――自己深深眷戀祖國的心
老師小結。
(C)外公因自己不能回國而失聲痛哭的原因。
(D)外公之所以臨別前要將他最珍視的墨梅圖和綉著梅花的手絹送給我是由於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已不僅僅是梅花,它更是祖國的化身,正如作者寫道(出示句子)(齊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個性化閱讀的基礎上,領會人物的情感,從而沖破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三、升華主題
設想寫話,延長「愛國心」 。
當我們回國的大客輪越行越遠,淚眼朦朧滿頭銀發的外公望著遠去的船兒,感嘆萬千:______。
他在想些什麼,心裡默默念叨著什麼呢?拿出筆,寫下這位愛國老華僑的心聲。
(設計意圖:意在激發學生共識,讓學生在更加深刻了解了人物內心的基礎上,產生自己的那份愛國心,民族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