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重山的花語
『壹』 關於描寫"萬重山"仙人柱植物的好句
青州一個萬重山 應為 輕舟已過萬重山
一、出自《早發白帝城》。
二、擴展知識:
1、原詞欣賞: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2、作品簡介:《早發白帝城》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唐肅宗乾元二年(759),詩人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乘舟東還江陵時而作此詩。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詩人是把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來表達的。全詩無不誇張和奇想,寫得流麗飄逸,驚世駭俗,但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3、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貳』 萬重山的意思
層層疊疊的山,形容有許多。
出處:《早發白帝城》
【作者】李白【朝代】唐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白話釋義: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雲繚繞,如在雲間,景色絢麗!千里之遙的江陵,一天之間就已經到達。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盪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盪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2)萬重山的花語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唐代偉大詩人李白在乾元二年(759年)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時所創作的一首七絕,是李白詩作中流傳最廣的名篇之一。此詩意在描摹自白帝至江陵一段長江,水急流速,舟行若飛的情況。
首句寫白帝城之高;二句寫江陵路遙,舟行迅速;三句以山影猿聲烘托行舟飛進;四句寫行舟輕如無物,點明水勢如瀉。
全詩把詩人遇赦後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壯麗多姿、順水行舟的流暢輕快融為一體,運用誇張和奇想,寫的流麗飄逸,驚世駭俗,又不假雕琢,隨心所欲,自然天成。明人楊慎贊曰:「驚風雨而泣鬼神矣!」
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當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趕赴被貶謫的地方。
行至白帝城的時候,忽然收到赦免的消息,驚喜交加,隨即乘舟東下江陵。此詩即回舟抵江陵時所作,所以詩題一作「白帝下江陵」。
前人曾認為這首詩是李白青年時期出蜀時所作。然而根據「千里江陵一日還」的詩意,以及李白曾從江陵上三峽,因此,這首詩應當是他返還時所作。
『叄』 急求數字開頭的花語或帶花木的詩句
卓文君復司馬相如詩:(從一到萬,再從萬到一)
一別之後,二地相思,只說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不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語千言說不完,百般無聊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焚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曰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
霜葉紅於二月花 一片冰心在玉壺
八萬里河東入海,五千仞月上摩天。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
陸游〈夏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鍾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四顧山光接水光 ,憑欄十里芰荷香
三月殘花落更開,小檐日日燕飛來
豆蔻梢頭二月初
一劍霜寒十四州。貫休
二水中分白鷺洲。李白《登金陵鳳凰台》
三顧頻繁天下計。杜甫《蜀相》
四弦一聲如裂帛。白居易《琵琶行》
五嶺逶迤騰細浪。毛澤東《七律.長征》
六軍不發無奈何。白居易《長恨歌》
七月七日長生殿。白居易《長恨歌》
八駿日行三萬里。李商隱《瑤池》
九華帳里夢魂驚。白居易《長恨歌》
十年生死兩茫茫。蘇軾《江城子》
長笛一聲人倚樓。趙嘏
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
白發三千丈。李白《秋浦歌》
人間四月芳菲盡。白居易《游廬山大林寺》
勢拔五嶽掩赤城。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痛哭六軍俱縞素。吳偉業《圓圓曲》
泠泠七弦上。劉長卿《彈琴》
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輪台九月風夜吼。岑參《走馬川I行奉送出師西征》
少年十五二十時。王維《老將行》
樓主。夠了沒。。。。。。
『肆』 輕舟已過萬重山的萬重山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是表達詩人輕快的心境。
其他的意思都是從字面引申的,但不是本意。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輕舟已過萬重山,從江流迅疾的速度著手,抒發了輕快活脫的心情。李白把漢魏以來詩歌中的典型意象和生活實感結合起來,嫻熟地掌握了傳統文化積淀的意蘊,在妙手偶得之間留下了令人咀嚼的雋永韻味。
『伍』 古詩裡面的「萬重山」是什麼意思
古詩裡面的「萬重山」表示很多座山。「萬」指代「山」
含「萬重山」的古詩如下:
1、《早發白帝城》
年代:唐作者: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2、《頌古九十八首》
年代:宋作者:釋印肅
初心入處不為難,迷源逐境萬重山。
觀音妙智慈悲力,連擊三聲體自閑。
□去今何處去,悠悠空鎖白雲關。
『陸』 有植物叫「萬重山」的嗎有的話麻煩附加圖片!
是的有種仙人科的植物叫萬重山,很少開花,水不要澆太多就可以了,最好能在盆土裡加入骨粉,是仙人科植物可不是仙人球的一種.植物圖片: http://t11..com/it/u=2264674788,4046359556&fm=3&gp=1.jpg http://t10..com/it/u=51318968,3325036687&fm=3&gp=31.jpg http://t11..com/it/u=742521703,4127120260&fm=0&gp=20.jpg http://t10..com/it/u=2243148646,954802235&fm=2&gp=45.jpg
『柒』 女孩送男孩萬重山什麼意思
仙人掌的花語是堅強,忍耐,寂寞,等待
它也代表:藏在心底的愛
仙人掌,外剛內柔之心。
在造物之初,仙人掌是世界上最柔弱的東西,她嬌嫩如水,稍一觸碰便失去了生命。上帝不忍,在她的心上加上了一套盔甲,堅硬如鐵,上面還帶有傷人的鋼刺。從此,再也沒有人能看到仙人掌之心了,凡是接近她的生物都會鮮血淋漓。很久之後,有一位勇者要鏟除這惡物,劍出刀落,仙人掌變成了兩半,從中卻是綠色的液體。原來,那是被封存的仙人掌之心,由於無人了解其中的寂寞,化成了滴滴淚珠。
所以仙人掌的花語是——堅硬。
女孩送男孩仙人掌是拒絕的意思
『捌』 已婚女同事送老公多肉萬重山指的是兩人要在一起困難重重嗎
已婚女同事送老公多肉萬重山指的是兩人要在一起困難重重,確實是這樣的,就是說已婚女人和她的老公在一起的話,就是要好好的維持感情,經常溝通,能夠好好的相處男女之間的交往要適度。在交往中應遵循常規原則,即交往雙方的距離、姿態、表情要自然,符合常規,不要矯揉造作和忸怩作態,一言一行要注意分寸,不說使別人產生誤解的話。男女之間交往堅持高尚的道德情操。要胸懷坦盪,光明正大,切不可因感情沖動而不顧男女有別,言談舉止要做到文雅莊重,避免臟話、粗話,不捕風捉影,不製造流言。男女之間交往要相互尊重體諒。不要妄自尊大,盛氣凌人,也不要虛情假意,恭維奉承,要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男女之間交往要真誠。誠實守信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道德標准,不論與什麼人交往,這是首要條件。男女之間交往要禮貌。畢竟男女生在生理上有很大的差別,因此在交往中應該有特殊的要求和規范。男女之間交往要理智。青春期的男女本來就充滿了激情,情緒也具有不穩定性,可能會造成不理智的情況的發生。男女相處,彼此都能夠感覺到放鬆和舒適才是最好的境界。
『玖』 李白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中的「萬重山」是哪座山
當時李白從今重慶奉節的白帝城順流直下,直至南京,中間歷重慶、湖北、江西、江蘇四省市,中間有山的地方有三峽、廬山,但連綿幾百里成氣勢的山主要是指三峽,萬重山是泛指三峽一帶的重山峻嶺,這里懸崖勒峭壁,直面長江,常有猿猴出沒。
『拾』 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全詩及寓意
早發白帝城
李白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
詩的第一、二句「朝辭白帝彩雲間,前里江陵一日還」,意思說早晨才辭別了五彩雲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時間就回到了千里之遙的江陵,白帝城在山上,地勢高峻,從江上回望白帝城,猶如在彩雲之間千里是舉整數而言。據《水經注》下載自白帝城到達江陵,期間」千二百里「形容這段路程的下水船速度之快,所以能「朝發白帝,暮到江陵」李白詩中也是採用了這意思來竭力描寫船行快速的情況。
第三、四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意思是說只聽的兩岸山間猿啼的聲音連續不停,就在這啼過不停的猿聲中,輕快的船已經從重重疊疊的高山峻嶺中的江面駛過了。猿聲,指山峽猿啼的聲音,古人說這種聲音很「凄異」,大概也就是很特殊很感人的意思吧。李白的船行經三峽一帶,因為太快了,他幾乎沒有來得及領略這一帶的景色。,從他的心情來說,他急於返回江陵和家人團聚,因而也無心欣賞風景,耳邊只聽得一聲聲猿啼,船就順流而下,到達江陵了。
這首詩寫的是從白帝城到江陵一天之內的行程情況,主要突出輕快,這也反映了李白心情的輕快。李白以58歲的年齡,被流放夜郎,拋妻別子,走向長途,忽然遇赦,得以回家,心裡自然十分高興。在詩中李白沒有直接抒情,但是讀了他對行程的描寫,自然感受到他的心情和興奮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