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盤扎線
❶ 刺綉的25種針法圖解
刺綉的25種針法分別為:平綉,墊綉,扎針,戧針,擻和針,蹙金,盤金,平金,施針,鋪針,套針,撒針,旋針,滾針,緝針,標針,絎針,鎖綉,鎖邊綉,打子,蕾花、挑花,補花,雕綉,抽絲。
1、平綉:綉線從花紋輪廓一邊起針,直拉到輪廓的另一邊落針,設單數起針、雙數落針。
平綉可分為:豎平、橫平、斜平,都要求達到平、齊、習、順。平即綉面要平,不宜凹凸不平;齊是指落針點與輪廓齊,也就是針腳要齊;勻是指綉線疏密均勻,不重疊、不交叉、不露底布;順是指針向順形就勢。
2、墊綉:在綉橫平綉前,先用豎針墊綉幾針,再加橫平針綉制,將已綉的豎墊針壓在平綉之下,這樣形成凸起的效果。豎直數量可根據起凸需要而定。也可用棉絲、泡沫海棉墊於其中。
3、扎針:又稱勒針,先用直針綉,再用橫針加在直針上綉,專用於綉鳥足爪。
4、戧針:用短直針順紋樣形體一批批由外向內排綉,並可每批按圖案的需要換色,可深淺暈色。
5、擻和針:又叫參針,即長短針,可參差錯落,後針在前針中間綉出,由里向外放射排綉,綉至邊緣收齊,可利用長短針換線暈色。
6、蹙金:先用金線平鋪在墊有絲棉的紋樣上,再用綉線釘扎分出界線,多用於綉鱗片、羽毛等。
7、盤金:用金線在紋樣的輪廓盤綉金線,用短針釘扎固定,釘針針距均勻。也可用粗線釘綉線,也有盤帶釘帶,均屬同類針法。
8、平金:用金線按紋樣盤旋平鋪,並用短針釘扎固定,針距要勻,前後排扎位錯開,形成裝飾效果。釘扎用線,一般用不顯露的同類色細線,也可用強烈對比色綉線。
9、施針:即施毛針,綉鳥毛時在鋪綉的底子上,加綉羽毛針路,層層施綉,以表現羽毛的質感。
10、鋪針:先用直針按紋樣平鋪綉滿,作為襯底,再用施針加綉形象,如加綉葉形、花形、幾何形等。
11、套針:是平針綉法,可作鑲色、接色,特點是針腳皆鑲嵌,並分單套、雙套、集套。
12、撒針:針腳分布用放射狀,有如一把撒出。
13、旋針:順線按絲紋旋擰方向放射排列。
14、滾針:即曲針、棍針、扣針、咬針、牽針、柳針,是表現線的針法,不露針眼,針針相扣,後針起針約於前針1/3處,針眼藏於線下成擰麻花狀。
15、緝針:即切針,又叫回針、刺針。用後一針落在前一針的起針點內。
16、標針:又稱標梗。先用緝針作綉,再在每針緝針上順時針穿線拉緊,效果象滾針。
17、絎針:又稱拱針。向前挑起落作綉,綉面露針腳,針距均勻。中夾晴綸棉,絎針略拉緊,有凹凸效果。
18、鎖綉:又叫穿花、套花、鎖花、絡花、扣花、拉花、套針、連環針,是最古老的針法。分開口式鎖綉、閉口式鎖綉、雙套鎖綉、辮綉等。
19、鎖邊綉:又稱鎖針、鎖口、扣鎖,是常用的鎖扣眼針法,這種針法是雕綉的主要針法之一,用途很廣。
20、打子:又叫打子、打疙瘩。在綉地上饒一圈於圈心落針,也可饒針三圈,與原起針處旁邊落針,形成環形疙瘩,此針法可用於花蕊,也可獨立用於花卉等圖案。
21、蕾花:與打子針法類似,在針上多饒幾圈,與原起針處隔一定距離處落針,形成饒條,用三五饒條可組成蕾花。
22、挑花:又叫十字綉、架花、挑羅、十字股、拉棱。按橫豎布絲作十字挑。挑花用底布應選用平紋組織、經緯清晰、可數布絲作挑,也可印點定位挑花。
23、補花:又叫貼布綉、貼綾,補花前身稱堆綾。
按花形剪成花片(注意比花形多留反撥0.5厘米),撥花反貼,使貼布邊緣平齊,沒有毛邊。再按花形貼於布底上(一般貼一兩層,最多三層,堆貼不宜太厚),並可針補。
用纖針稱纖補、用鎖針稱鎖補、用勒針稱勒補。鎖補效果較好,勒補檔次高,鎖針要求針距、針長要一致(一般每厘米鎖5~8針)。補花還分有平補、墊補和雕補,雕補有通透效果,又可用於邊緣,成為雕邊。
24、雕綉:又叫鎖邊雕空,具有通透效果。分陰雕和陽雕:雕空成花為陰雕,雕底留花為陽雕。先沿紋樣邊緣絎縫一粗線,並象鎖扣眼那樣扣鎖紋樣。雕空大的可加連線(旁補,即浮於布底反復三線,並將三線扣鎖在一起),使雕空處能聯形定形,雕布時不要剪斷聯線。雕綉要注意雕空要勻,花形要通透清晰。
25、抽絲:是指經線或緯線被抽去一定的數量,再用針綉編結的綉種。抽去經線(或緯線)的直線,再做扣鎖等針法,稱棍絲,或稱梯只。
抽一定數的經線和一定數的緯線再做針工,它隨針法不同而有不同的命名,如扎目(扣眼)、挽窗、帆目、方菊絲、桂花絲、碗絲,這類抽絲,凡斷頭處必須用針工鎖定,以防脫線。
(1)花卉盤扎線擴展閱讀:
刺綉的其他針法:
1、平針綉:平針綉,,一上一下(一出一入)的連續針法,一次縫2~3針,線條會較順暢,可避免新手常見針目不均或是拉太緊的情況。
2、回針綉:由右向左邊前進,可用在線條、輪廓及填補面積上。當正面回針綉時,背面圖案會成為輪廓綉,這就是針法的趣味之處。
3、輪廓綉:由左向右前進,可用在線條、輪廓及填補面積上。針跡會重疊,所以用2股線綉會形成4股線的效果。
4、直線綉:直線是最基本的綉法,改變針目的方向和長度,就可排列出各種模樣。
5、千鳥綉:又稱人字綉,常用於裙擺或褲管的縫份固定。可用於條狀裝飾及填補面積。
6、緞面綉:將直線整齊地並排,把面積填滿,是超簡單的綉法,不過要細心才能綉出完美的輪廓。
7、羊齒綉:由三條直線排列而成,可用於葉子形狀或條狀裝飾。
8、釘線綉:用在線條、文字或填補面積上,是台灣傳統刺綉八仙彩的基本針法。
9、十字綉:由兩條直線交叉而成,是全世界流行最廣的綉法。要注意兩條直線的上下關系,全圖方向需要統一。
10、山形綉:用在條狀裝飾或填補面積上,綉成網狀相當好看,用在格子布上更是迷人。
11、雛菊綉:應用在花瓣與葉子圖形上。
12、鎖鏈綉:雛菊綉的連續綉法,可綉較粗的線條、文字、花朵及填補面積。
13、飛鳥綉:綉成Y或V字形,綉小花或填補面積時使用。
14、扣眼綉:又稱毛邊綉,是應用很廣泛的針法,常用在貼布綉及不織布的組合上。
15、羽毛綉:飛鳥綉一左一右的連續縫法,可綉葉子及條狀裝飾。
16、法國結粒綉:最常被人誤解的一個針法,很多人都以為結粒綉就是打結做成的顆粒,其實不是,大家要仔細學習手勢哦!應用於點和花心的裝飾或是填補面積。
17、長尾結粒綉:又稱義大利結粒綉,應用於花蕊或小草。
18、卷線綉:順時卷繞、逆時卷繞都可以,應用於花朵,很有立體感。
19、蛛網玫瑰綉:大多綉在奇數骨架上,順時或逆時穿繞綉線都可以,應用於花朵。
20、肋骨蛛網綉:又稱車輪綉,是很結實、很立體的綉法,耐搓耐洗,奇數或偶數骨架都可以綉。應用於花朵、車輪或蜘蛛網。
❷ 什麼是PVC扎線
PVC是聚氯乙烯,最常用,便宜。
PVC樹脂塑料製品突出優點是難燃性、耐磨性、抗化學腐蝕性、氣體水汽低滲漏性好。此外綜合機械性能、製品透明性、電絕緣性、隔熱、消聲、消震性也好,是性能價格比最為優越的通用型材料。缺陷是熱穩定性和抗沖擊性較差,無論是硬性還是軟質PVC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脆性。
❸ 花卉繁殖方法的實驗
花卉繁殖方法詳解
花卉繁殖,可分有性繁殖(種子繁殖)和無性繁殖(營養器官繁殖),而近來有不少種花卉已採用組織培養手段,這是一種新的常規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過有性過程得到種子,用種子繁殖新個體,這種新個體兼有父母本的性狀。一部分異花授粉的花卉常常得到一些天然雜交種,從中可以選出一些新種,用種子繁殖,繁殖量大,方法簡便,所得苗株根系完整,生長健壯,壽命長。種子易於攜帶、流通、保存和交換。這些都是種子繁殖的優點。但種子繁殖由於變異性大,往往不能保存其原有的優良性狀,所以需要採用一些保持純系的方法,主要是隔離栽培,每個變種的隔離至少遠距2公里。近年來國際上對F1雜交第一代的花卉種子需求量很大,重要優質花壇花卉,基本上都出這種種子出售。
1、種子的採收、貯藏和處理
(1)留種母株選擇
留種母株必須選擇特別健壯、能體現品種特性而無病蟲害的植株,為避免品種間機械的或生物的混雜,種植時在不同變種的植物之間要作必要的隔離,並經常進行嚴格的檢查、鑒定,淘汰劣變植株。
(2 )種子採收
花卉種子的來收,要根據果實的開裂方式、種子的著生部位以及種子的成熟度等進行,如:某些種子應在充分成熟後來收;對於莢果、角果等易於開裂的花卉種類,宜在開裂前於清晨空氣濕度較大時採收!對種子陸續成熟的花卉種類,宜分批採收;對種子不易散落的花卉種類,可以在整個植株全部成熟後,全株拔起晾乾脫粒,脫粒後經乾燥處理,使其含水量下降到一定標准後貯藏。
(3)種子貯藏
種子採收後,連株或連殼曝曬,或上面加以覆蓋後曝曬,或在通風處陰干(不要直接曝曬種子),再去雜、去殼,清除各種附著物,然後妥善貯藏於密閉的容器中並存放在低溫條件下,這樣可以拘制其呼吸作用,降低能量消耗,保持活力。
(4 )播種前的種子處理
①選種:在播種前首先要檢查種子是否屬所需要繁殖的植物,名稱與實物是否一致,然後要選用粒大飽滿而具有該種花卉種子應有的色澤和光澤的當年採摘者,隔年的陳種子如儲藏不好,容易降低發芽率。
②種子處理:對硬粒種子或發芽緩慢的種子進行處埋,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a·浸種:播種前浸種有利於催芽,可在播種前用沖水或溫水浸種,一般浸2~24小時,浸種時間與水溫成反比,如兔子花、美人蕉都須進行浸種。
b·剝殼:在果殼堅硬成於枯的情況下, 必須將其剝脫後再播種,如黃花夾竹桃等。
c·挫傷:對種皮堅硬,透水性及透氣性都較差,幼胚很難沖破種皮而發芽的種子,可在近種臍處將種皮略加挫傷,以利發芽,如紫藤、鳳凰木等。
d·酸、鹼處理:用強酸強鹼如濃硫酸或苛性鈉處理種子,可使堅硬種皮變軟,處理時間從幾分鍾到幾小時不等,視種皮的堅硬程度及透性強弱而異,浸種後必須角清水將種子洗凈,方可播種。
e·冷藏或低溫層積處理:常為打破種子休眠的一種辦法。將種於在2~5℃的溫度下處理2一3周,或在秋季用濕沙層積法處理種子,越過冬季後播種,可以打碗休眠,促進發芽。
f·拌種:主要用於一些細小的花卉種子。
2、播種時間
大致分為春播及秋播。木本及宿根花卉都在春季斷霜後播種,也可提前在溫室播種。一、二年生草花,北方都於早春(2~3月)在溫室播種,中部地區對一年生草花春播,二年生者秋播;南方則對兩者都以秋冬播為主,一年生者亦用春播。溫室草花,根據需要開花期的前後而提早或延遲播種。
3.播種方法
(1)床播
①苗床:露地播種前,先選擇地勢高燥、平坦、背風、向陽的地方設置苗床,土壤要疏鬆肥沃,既利於排水,又有一定的蓄水能力。經翻整後耙細、去除雜物,然後再整地築畦,床寬一般為1.2米左右,床面必須整平。
②播種:根據種類及種子大小,可採取點播、條播或撒播。點播也稱穴播,用於大粒種子,以一定株行距開穴將種子播下,每穴2~4粒。條播用於一般的種類,在苗床上進行橫條括。撒播則用於大量而較粗放的種類,將種子均勻地撒於床面。條播管理方便,通風透光好,有利生長;撤播出苗量大,占面積小 ,但在除草時費勞力較多。播種量依種子的發芽率、氣候、上質及幼苗的生長速度而定。如溫暖、土質肥沃、種子發芽率高、幼苗生長快,播種宜稀。播種深度,為種子直徑的2~3倍。十分細小的種子,不必覆蓋細上,只需覆草保濕。
③鎮壓和覆蓋:播種後將床面壓實,使種子與土壤密切結合,便於種子從土壤中吸收水分而發芽。一般多用平板壓緊,也有用木製滾筒滾壓。苗床鎮壓後可覆草,以保持土壤水分,利於發芽,防止雨水沖刷,或澆灌時沖開覆盞細上,致使種子暴露而影響發芽,同時也可減少雜草生長。
④澆水:鎮壓覆蓋後,需立即澆水,特別是浸水處理過的種子,必須立即澆水,一般函地苗床細噴壺噴水,或自動噴霧機噴霧,使整個苗床吸透水。
(2)盆播
一般溫室花卉種子、細小種子和珍貴種子,都用淺盆播種。通常用直徑30厘米,深度為5厘米的播種盆或木箱,裝好播種用培養土,將盆土壓實,刮平上面。再將種子袋口張開,使種子徐徐均勻拉下,插好後視種子大刁、而覆一層薄薄的細上,用鎮壓板鎮土,並用細眼噴壺噴水,或用浸水法將播種盆置於水槽中,下面墊一倒置空盆,水分由底部向上滲透,直浸至整個上面濕潤為止。然後將盆面蓋以玻璃,以減少水分蒸發,將盆置於陰處或於玻璃上蓋報紙,待種子萌發。
(3)培養皿播種
花卉種於很多細小如粉未,在一般土壤中不易出苗,可用培養皿裝細粒蛙石或珍珠岩加水濕潤後播種,出苗較整齊。
4.播種後的管理
播種以後到出苗前後,土壤要保持濕潤,給水要均勻,不可使苗床忽干忽濕,或過千過濕。要經常檢查覆蓋物是否完好,以防雨水沖刷床面。室內盆播加蓋玻璃後,早晚宜將玻璃掀開數分鍾,之通風透氣,白天再蓋好,防止蒸發。早春或冬季播種的,要給予底溫。
種子發芽出上後,需立即除去覆蓋物,務使其逐步見光,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後,才能完全暴露在陽光下。待真葉出現後,宜施淡肥一次。露地苗床幼苗過密,需即行間拔,將過密的、生長纖弱的拔去,使留下的苗能得到充足的陽光和養料。間拔後需立即澆水,使留下的幼苗根部不致因松動而死亡。詩幼苗長出4~5片真時時,進行移植,放大株行距。盆播幼苗出土後,需立即掀去玻璃,逐步見陽光。當長出1~2片真時時,即行移植,仍移植於淺播種盆內。
無性繁殖(營養器官繁殖)
利用植物的營養器官,通過扦插、分根、壓條、嫁接等方法,使其成為一個新植株,稱為無性繁殖。這種繁殖方法多用於雌雄蕊退化或固染色體倍數間題而不能結實的花卉種類,以及繁殖優良的園藝變種(不因有性繁殖而退化),還用於種子繁殖生長緩慢或到開花期時間太長的花卉種類。
1.桿插繁殖
扦插繁殖是花卉栽培中最常用的一種無性繁殖方法,有枝插(莖插)、葉插、根插等。扦插成活的原理是由於植物體的一部有再生作用,如枝條剪下插入士中,在其未端能生根,上部能發出新芽,再生成完整的植株。支配植物再生作用的物質,主要有兩種:
一為創傷激素,植物營養器官被切傷部分的死細胞和傷細胞的原生質,行分解作用而產生創傷激素,可促使這一部分的細胞分裂而發生新組織;二為植物體內芽及時柄等處產生的激素,這種內源激素也能促進植物的再生力。當插條切口受到上述兩種激素的刺激後,在適宜的環境中,經過一定的時間,就會發生愈傷組織,其上又能發生新根。愈傷組織主要由切口形成層部分產生。也有的植物不發生愈傷組織而直接生根。故愈傷組織之多少,與生根並沒有大多的直接關系。 (1)桿插季節
扦插的季節,依花卉種類、品種、氣候及管理方法的不同可分為:
①休眠期扦插:即一些落葉花木的硬枝扦插。在秋冬季進入休眠以後,春發之前的11月或2、3月份均可進行。如月季、海仙花等。
②生長期扦插:即一些木本花卉、溫室花卉或草本花卉的嫩枝扦插,也稱軟枝扦插。全年均可扦插,長江流域在6月份以後採用成熟新枝(半硬枝)扦插,也屬此類。扦插可在蔽蔭情況下進行,或在全光照,不間歇或間歇噴霧下進行。如菊花、四季海棠等。
(2)桿插用的介質
①園土:即普通的田間壤上,經過曝曬、敲松、耙細後即可待用,如一般地菊扦插的露地插床,多用這種園上。
②扦插培養上:在園土內混以黃砂、泥炭、草木灰等,使之疏鬆,有利排水和插穗 的插入,如香石竹、象牙紅的抒插多用這種混合土。
③黃砂:即普通的河砂,中等粗細,這是一種優良的扦插介質,它排水良好、透氣性好,如供水均勻,則易於生根。由於砂內無營養物質,生根後應立即移植。一般溫室都備有沙床,可供一般溫室植物隨時扦插用。
④腐殖質土:一般腐殖質土都為微酸性,通常用山泥做成插床,扦插喜酸植物,如山茶、杜鵑等。
⑤蛭石:或珍珠岩,常和泥炭混和作抒插介質,效果良好。
(3)扦插方法
①枝插
a.硬枝扦插
在落時後,選取成熟、節間短而粗壯,並且無病蟲害的1~2年生枝條中部,剪成長度在10厘米左右,約3~4節的插穗,剪口要臨節,下端平截,上端剪成40~50·斜面,以便排水水。插穗可埋藏於露地土中,干早春按一定株行距將插穗的2侶插入繁殖床,然後澆水。
b·半硬枝扦插:主要是常綠本本花卉的生長期扦插。取當年生的半成熟頂梢,長短為8厘米左右,剪下後將插穗下部的葉片摘去,僅留頂端2張葉片即可。插穗插入土中1/2至2/3,也可用短枝扦插。插穗未插前要放在陰處,用濕布覆蓋或包好,以免水分蒸發而影響成活。
c·軟枝扦插:即當年生嫩枝扦插,用於草本花卉或溫室花卉。剪取枝條頂梢長約7~8厘米,只留先端2葉,作插穗,插入深約:1/3至1/2。如菊花、香石竹、瓜子海棠等。
②芽插
不論半硬枝扦插或軟枝扦插,如材料不夠,可以取枝條上較成熟部分的芽,帶葉片,帶一段長約2厘米的枝條,作插穗,芽的對面略削去皮層,將插穗的枝條平插入土中,芽梢隱沒於土中,葉片露出土面。
③葉插
草本花卉可用葉插的種類較多,如蝦蟆海棠、大岩桐、非洲紫羅蘭等,它們多具有肥厚的葉片和葉柄。葉插發根的部位有時脈、葉緣及時柄之別。如蝦姨海棠葉片插,將葉片上的支脈於近主脈處切斷數處,平卧在插床面上,使時片和介質密切接觸,並用何枝或銅紅固定,就能在支脈切斷處生根長芽。非洲紫羅蘭葉插,能幹葉柄切口處生根長芽。
④根插
即用根作為插穗,適用范圍,僅限於易從根部發生新梢的種類,如芍葯、紫苑、凌霄、垂盆草等。芍葯、凌霄等有粗大的根,可選其粗壯的,剪成5~10厘米左右一段作為插穗,全部埋人床內,或頂梢露出土面即可,垂盆草等細小的肉質草本植物之根,可以切成2厘米左右的小段,用撒播的方法撒於床面後覆土。
(4)桿插後的管理
扦插後的管理主要為澆水、遮蔭。硬枝插及根插管理較為簡單,北方要保護,預防受春寒之害。半硬枝及軟枝插宜精細管理,保持床土濕潤,以防止蒸發失水影響成活。扦插初期要注意蔽蔭,發根時晨夕可逐漸通風透光,逐步減少灌水,增多日照。並要注吞拔草、除蟲防病等工作,新芽長出後施淡肥一次。待植株壯實後方可移植。芽插、葉插多在溫室內進行,也要精細管理,進行遮蔭,以防止失水。
2、壓條繁殖
是一種枝條不切離母體的抒插法,多用於扦插難以生根的花卉,或一些根孽叢主的灌木,如桂花、蠟梅、白蘭花、結香、迎春、米蘭等,在生長期進行壓條。取條要根據壓條方法而決定,如在植株基部堆土壓條,大小部可用,就不必選條。一般要選用成熟而健壯的1~2年生枝條。曲枝壓條要選擇能彎曲、近地面的枝條。高空壓條要選壯實的枝條,高低適當的部位。取條的數量,一般不超過母株枝條的1/2。
(1)壓條方法
壓條方法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單枝壓條:取接近地面的枝條,作為壓條材料,在壓條部位的節下予以刻傷,或作環狀剝皮,然後曲枝壓入土中,枝條頂端露出地面,以竹鉤固定,覆土10~20厘米並壓緊。
②堆土壓條:堆土壓條多用於根萊多的直立性的花灌木類,在叢生枝條的基部予以刻傷後堆土。生根後,分別移栽。
③波狀壓條:用於枝條長而易彎曲的種類,將植株枝條彎曲牽引到地面,在枝條上切傷數處,每處都彎曲後埋入士中。生根後,分別切開移植即成為數個獨立的新個體。
④高空壓條:高空壓條多用於植株較直立,枝條較硬而不易彎曲,又不易發生根孽的種類。在其當年生的枝條中,選取成熟健壯、芽飽滿的枝條進行環狀剝皮,再用塑料薄膜包住環剝處,環剝的下部用繩扎緊,內填以水濕適度的苔薛拌土,然後將上口也扎緊。一個月左右生新根後剪下,將塑料薄膜解除,栽植後就成為一個獨立的植株。
(2)壓條後的管理
由於壓條不脫離母體,在生根過程中的水分及養料均由母體供給,所以管理容易,但要注意是否壓緊。切離母體的時間依其生根快慢而定。有些種類如蠟梅、桂花等需翌年切離;有些種類如月季等需當年切離。切離之後即可分株栽植,栽植時要盡量帶土,以保護新根。
3.分株繁殖
分株繁殖多用於叢生型或容易萌發根萊的灌木或宿根類花卉。
(1)叢主型及萌渠類灌木的分株繁殖
一些叢生型的灌木花卉,在秋季或早春掘起株叢,一般可分2~3株種植,如蠟梅等。另一類是易於產生根孽的花卉,可將母株旁抽生的根孽(也稱吸芽或吸枝等),帶根割下來,另行種植,成為一個新植株,如木筆等。
(2)宿根類的分株繁殖
宿根植物地栽三、四年或盆栽二、三年後,叢株過大,需要重新種植或翻盆,都可以在春、秋兩季結合分株進行。挖取或倒盆後,在根系自然分節處劈開,一般分成2~3叢,再單獨種植或上盆,如鳶尾、春蘭等。
(3)塊根類的分株繁殖
花卉在根頸上萌發多個新芽,可將塊根帶芽分開另植,如大麗花等。
(4)根莖類的分株繁殖
用刀將根莖帶芽(3~4芽)分割另植。
(5)分球繁遁
將球莖、鱗莖類花卉上的自然分生的小球進行分栽。分球繁殖的季節,根據挖球及種植的時間而定。在球根掘取後將大小球分開,置於通風處,使其經過休眠後再種植。
4、嫁接繁殖
嫁接是用植物營養器官的一部分,移接於其他植物體上。用於嫁接的枝條稱接穗,所用的芽稱接芽,被嫁接的植株稱砧木,接活後的苗稱為嫁按苗。嫁接繁殖是繁殖無性系優良品種的方法,常用於梅花、月季等。嫁接成活的原理,是具有親和力的兩株植物間在結合處的形成層,產生癒合現象,使導管、篩管互通,以形成一個新個體。
(1 )嫁接時間
①休眠期嫁接:一般在春季萌動前2~3星期,3月上、中旬,而有些萌動較早的種類在2月中、下旬。因此時砧木的根部及形成層已開始活動,而接穗的芽即將開始活動,嫁接成活率最高。秋季嫁接約在10月上旬至12月初,嫁接後使其先癒合,明春接穗再抽枝,故休眠期嫁接亦可分為春接和秋接。
②生長期嫁接:在生長期進行的主要為芽接。多在樹液流動旺盛之夏季進行,因此時枝條腋芽發育充實而飽滿,而砧木樹皮容易剝離。故7~8月是芽接最適期。因夏秋之際均可進行,亦稱夏接。桃花、月季等多用芽接法。另外靠接因不切離母體,故也在生長期進行。
(2)砧木和接穗的選擇
砧木要選擇與接穗親緣近、抗性強、生長壯健、適應本地環境的種類。接穗應選壯年的健康植株上的充實而飽滿的枝條,取枝條的中部作為接穗。
(3)嫁接方法
嫁接的主要原則為切口必須平直光滑,如校條較硬,手持不穩,可用一塊皮或厚帆布放在膝上,將待削的接穗平放,用快刀穩削,則削麵平直,不致形成內凹。綁扎嫁接部分的材料,現在多用塑料薄膜剪成長條,既有彈性,又可防水。嫁接的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切接:選定砧木,平截去上部,在其一側縱向切下約2厘米左右,稍帶木質部,露出形成層;接穗枝條的一端削成長2厘米左右的斜形,在其背側未端斜削一切,插入砧木,對准形成層(對線),然後扎縛即可。
②劈接:也稱割接,開花喬木的嫁接用此法較多。先在砧木離地10~12厘米左右處,截去上部,然後在砧木橫切面*****,用嫁接刀垂直切下3厘米左右,然後剪取接穗,選取充實枝條,留2~3芽為一穗,將接穗的一端肖。成楔形,插入切好的砧木內,扎緊即可。
③靠接:將要選作接穗與砧木的兩枝植株,置於一處,選取可以靠近的兩根粗細相當的枝條,在能靠攏的部位,接穗與砧木都削去長約3~5厘米的一片,然後柏靠,對准形成層,使其削麵密切結合並扎縛緊密。
④芽接:多用T字形芽接,即將枝條中部各飽滿的側芽,剪去葉片,保存葉柄,連同枝條的皮層削成芽片,長約2厘米,並稍帶本質部(某些植物不帶木質部,如月季)。群後將砧木的皮切一T字形,並用芽接刀將另一端薄片的皮層桃開,將芽片插入,用塑料簿膜帶扎緊,將芽及葉柄露出。
組織培養
用組織培養的方法進行繁殖是一項先進技術,可用極少量的繁殖材料,繁殖大量的植株,並可得到去病毒的壯苗,這在某些花卉的商品生產中已成為極有效的繁殖手段。
組織培養早在20世紀初即已開始,已有80多年的歷史。近年發展很快,並廣泛用於花卉登殖,現在由瓊脂培養轉向液體培養,即用發酵罐深層培養,形成微繁殖工業。目前又在研究人造種子,把用微繁殖技術形成的不定胚和芽條用球形膠囊包裹起來,形成人造種子。這種人造種子能在適宜條件下,生長發育成植物體。但這項技術還有很多問題需要進行研究。
1.培養基和培養條件
(1)培養基成分
培養基的成分主要包括無機鹽類(分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機物質(即維生素等)、車長調節物質以及碳源等四大類:
①無機鹽類:植物所需的十大元素,除碳、氫、氧由水和空氣中供給外,其他氮、磷、焊、硫、鈣、鎂、鐵等七種均需加到培養基中;微量元素有硼、錳、鋅、鑰、鑽、碘、銅等。
②有機物質:主要是維生素和氨基酸,如民和民以及煙酸等。
③生長調節質:主要有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兩類。目前用得較多的細胞分裂素有:激動素、玉米素乃及異戊烯基腺嘌吟等,能促進芽的分化;生長素有吲跺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能促進生長。
④碳源:因組織培養時植物體處於他養情況下,故必須有能源供給,主要是蔗糖。
(2)培養基的種類
培養基的種類很多,採用哪一種培養基,對於培養是否成功有很大的關系,在1950~19艦年初常採用White培養基,但後來有很多新的培養基,其中Ms是Murashige和skoog1962; ER是Erikssonl965; B5是Gambor等1968; SH是shenk和Hildebrandt l972; HE是Heller1953提出來的。
這些培養基中MS培養基應用最廣泛。ER培養基與MS培養基相似。B5培養基在愈傷組織和懸浮培養方面做了不少試驗,對有些植物很適合,SH培養基與B5相似。HE培養基為歐洲許多實驗室所用,但礦物鹽濃度稍低,應用范圍不太廣。在花卉組織培養中用MS培養基最多。
(3)引培養條件
培養條件,按培養對象的種類不同而有所不同,溫度條件一般在23~26℃左右的恆溫條件下。光照條件對器官形成有作用,一般范圍是1000~3000勒克司,每日12~16小時,高於3000勒克司有強烈抑製作用。培養室要求清潔衛生,減少污染。
2.花卉組織培養的途徑
在花卉組織培養實踐中,用植物的組織或細胞培養成植株,也就是試管培養,可以通過三條途徑。
(1)通過器官發生
通過由培養的組織,產生芽及根,器官發生由於培養材料的不同又可分為兩方面:一是培養花卉植物的莖尖產生大量芽,再將芽分離轉移培養成植株;二是培養花卉植物器官外植體產生不定芽,發育成植株。
(2)通過煎傷組織分化成株
將花卉植物體的一小片組織培養成愈傷組織,再誘導分化成芽和根,成為完整植株。
(3)通過胚狀體發主
由培養的植株產生愈傷組織,再通過懸浮培養,或直接產生大量的胚狀體,再發育成完整植株。
3.花卉組織牆養的操作方法
花卉組織培養的操作可分為培養基配製、消毒滅菌、接種、培養等幾方面。
(1)培養墓配製
選定培養基以後,需把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機物都配成母液,擴大倍數為稀釋液,貯存備用。使用時,根據所需配製的量,在稀釋液中加一些肌醇、水解酪蛋白、蔗糖等,再加鐵鹽(需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Na2一EDTA)加硫酸亞鐵配製成螫合鐵)成營養液,然後吸取需用量,加入培養基中,再測其酸鹼度(一般pH值在5.5~6.5之間即可),最後加瓊脂煮沸後分裝入三角瓶或試管中,封口待用。
(2)消毒滅菌 .
消毒滅菌非常重要,關繫到組織培養的成敗。污染的途徑是器皿、用具、材料的帶菌,以及接種室的空氣、牆壁、地板等的不清潔,故必須針對所提及的幾方面,進行嚴密的消毒滅菌。
①培養基消毒:將配製分裝好培養基的三角瓶或其他容器放入高壓滅菌鍋中,在15磅/英寸2的壓力下,經20分鍾高壓滅菌即可。
②器皿與用具的消毒:接種用具及玻璃器皿、洗滌材料用的無菌水,用牛皮紙包好後和培養基一起放在高壓滅菌鍋中消毒滅菌。
③接種室消毒:接種室的地面及牆壁,在接種前後均要用1 :50的新潔爾敏濕性消毒,每次接種前還要用紫外線燈照射消毒30~60分鍾,並用70%的酒精,在室內噴霧,以凈化空氣,最後是超凈台檯面消毒,可用新潔爾敏擦襪及70%酒精消毒。
④材料處理及消毒:花卉組織培養取嫩莖、花托、葉柄、葉片均可,取得材料後,需先清理,去掉多餘部分,然後沖洗、洗滌劑洗滌、漂清後放入接種室或超凈台上,用70%的酒精浸泡半分鍾,進行表面消毒,再在10%的漂粉溶液中消毒10分鍾左右,取出後用無菌水沖洗4~5次,即可接種。一般材料的選擇以幼嫩部分為好。草花用嫩莖、花托為好;球根花卉用莖頂、鱗莖盤、鱗葉等為好。
(3)接種
接種用的鉗子、解剖刀、接種針等均需在火焰上消毒後用,用後再消毒。將消毒好的材料置於培養皿中,用解剖刀切去其邊緣,再切成小塊接種在培養基上,使組織塊與培養基密合,不得將材料陷於培養基中,接好後隨即將瓶口封好待培養。
(4)培養
接種完畢後即可置於培養室,在恆溫、加光條件下進行培養,培養一段時間後,根據情況將材料從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基轉到分化培養基(也有隻用一種培養基就可直接誘導分化成綠苗的),最後轉移到生根培養基上。
(5)試管苗移栽
試管苗發根後,必須隨即轉移到栽培基質中去,這種基質可以用培養土、蛭石、珍珠岩等配成。將試管苗從瓶中耿出,洗去殘存的培養基,移植到准備好的基質中去,隨即用細噴壺噴水後加玻璃或塑料罩,3~4日內不必澆水,以後澆些清水,1周後見苗已挺直,可去罩澆培養液(過去所用培養基的大量及微量元素減半配成),以利生長,2~4周後可進行常規栽培。
❹ 怎樣進行花木的壓條繁殖
對於大多數花木來說,在大量育苗時只有無法用播種、分株、扦插的前提下才用壓條繁殖,這是因為它繁殖量較少,操作較麻煩,繁殖所用時間較長。但它可從母株上分出較大的新株,非常適宜在家庭養花時採用,將空中枝條給予生根條件也是一種樂趣。在生根過程中由於得到了母株的營養,所以成活率高。對於藤本花卉來說,將側枝埋入土中又是容易做到的。
(1)壓條時間。一般在早春萌芽前或晚秋進行壓條,春季壓條秋季切離,秋季壓條第2年春季切離,露地栽培的常綠樹在雨季進行壓條。
(2)壓條部位的處理。由於受傷部位容易積累上部合成的營養物質和產生激素,因而用刻傷、環剝等措施處理壓條部位,以促進生根。在被壓土的部位縱向刻出幾道傷痕,或橫向刻傷1~2圈,深達木質部,此法多用於容易發根的花卉。或刻去1~2塊舌狀的皮層,同時帶少量木質部。有些則需剝掉一圈較寬的韌皮部,並將形成層刮干凈,以防它們產生愈傷組織把割斷的韌皮部接通。必要時將傷口處的木質部晾乾後再包泥土,這樣才能促使環剝上方的形成層發生新根,這種方法多用於發根困難的花卉。一些比較柔軟和容易離皮的花卉,為提高工作效率,常用雙手將被壓土的部分扭曲,使韌皮部和木質部分離。
(3)空中壓條。也叫高壓法、中國壓條法、高空壓條法等。用於花卉基部不生櫱芽的較高大植株、或枝條不容易彎曲、或用其他方法不能繁殖的種類,如月季、杜鵑花、桂花、山茶花、米蘭、白蘭、玉蘭、廣玉蘭、橡皮樹、檸檬、金橘、佛手、八角金盤、朱蕉、紫藤等都可用此法繁殖。在春末夏初進行。一般選2年生的健壯枝條,在節下進行環狀剝皮,或剝去一半,或刻傷深達皮層。有條件的用生根激素處理後,在切口下端2~5厘米處,綁好塑料薄膜,再反卷上去,在塑料薄膜里填苔蘚或泥土,紮好上口,稍留縫隙澆水,如果在室外的還能承接雨水。還可用竹筒或小塑料瓶剪開套在切口處,在裡面填苔蘚或泥土。以後經常保持苔蘚或泥土濕潤。當生出較多根系後,再切離母株栽培,尤其較大的枝條。
(4)堆土壓條。也叫壅土壓條。適用於多櫱芽或枝條不容易彎曲的花木。如牡丹、杜鵑花、海桐、八仙花、六月雪、黃金雀、貼梗海棠、月桂、瑞香、玉蘭、連翹、紫荊等都可用堆土壓條繁殖。在休眠期將母株近地面10~20厘米處重剪,促使發生大量新枝,當新枝長到20厘米後進行刻傷。再向上培土20~30厘米,經常保持培土濕潤。當生根後刨開堆土,與母株切離。
(5)平卧壓條。適用於枝條長或蔓性的植物種類,如迎春、葉子花、茉莉、藤本月季、常春藤、凌霄等。將枝條彎曲引到地面,使其平卧土面或引到淺溝中。然後蓋土15厘米左右,埋入土中部分要固定住,以防澆水後枝條彈出土面,大的枝條要用鋼筋製成U形鉤,插在地里將枝條卡住,或釘木樁固定。枝條頂端要露出土面。如果在每個節下都用刀刻傷,一次可以獲得多數幼株。藤本花木可以將枝條逐節呈波浪狀埋入土中。
❺ 這種花的名字叫什麼
波斯菊
波斯菊[1] 又名秋英、格桑花、張大人花。秋英屬,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30~120cm,細莖直立,分枝較多,光滑莖或具微毛。單葉對生,長約10cm,二回羽狀全裂,裂片狹線形,全緣無齒。細莖直立,單葉對生,頭狀花序著生在細長的花梗上,頂生或腋生。花徑5~8cm。總苞兩輪,內層邊緣膜質,外層革質。舌狀花l輪,花瓣尖端呈齒狀,花瓣8枚,有白、粉、深紅色。筒狀花占據花盤申央部分均為黃色。瘦果有椽,種子壽命3~4年,千粒重約6克。花期夏、秋季。波斯菊株形高大, 葉形雅緻, 花色豐富, 有紅、白、粉、紫等色,適於布置花鏡,在草地邊緣,樹叢周圍及路旁成片栽植作背景材料。其用做草皮效果更好,具有觀賞價值的同時也具有葯用價值。[2]
基本信息編輯
波斯菊種名:波斯菊
相關圖片(6張)
別名: 秋英、秋櫻、掃帚梅
拉丁名: Cosmos bipinnatus
科名:菊科
屬名: 秋英屬
適宜地區:華東地區
產地分布:原產墨西哥及南美其他地區。在中國各地廣泛栽培。
生長習性:喜光植物,喜光,耐貧瘠土壤,忌肥,土壤過分肥沃,忌炎熱,忌積水,對夏季高溫不適應,不耐寒。需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
生長類型:草本類(一、二年生花卉)
形態特徵: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20至150cm。莖纖細而直立,株形灑脫。葉對生,呈二回羽狀全裂,裂片稀疏,線形,全緣。頭狀花單輪,先端截形或有小缺刻。花色從白、粉紅至紫紅。盤心管狀花黃色。花期9月至霜降。
觀賞特性: 觀花
園林用途:花境花卉
波斯菊株形高大, 葉形雅緻, 花色豐富, 有紅、白、粉、紫等色,適於布置花鏡,在草地邊緣,樹叢周圍及路旁成片栽植作背景材料。
繁殖培育: 播種、扦插法繁殖。播種可於早春在露地直播。應注意及時間苗。幼苗4片真葉後就可進行摘心,移植。6月初定植,株距50cm左右。春播者至秋天方能開花。也可於初夏用嫩枝扦插。
2形態特徵編輯
波斯菊(圖2)(3張)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紡錘狀,多須根,或近莖基部有不定根。莖無毛或稍被柔毛。葉二次羽狀深裂,裂片
線形或絲狀線形。頭狀花序單生,徑3-6厘米;花序梗長6-18厘米。總苞片外層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近革質,淡綠色,具深紫色條紋,上端長狹尖,較內層
與內層等長,長10-15毫米,內層橢圓狀卵形,膜質。托片平展,上端成絲狀,與瘦果近等長。舌狀花紫紅色,粉紅色或白色;舌片橢圓狀倒卵形,長2-3厘
米,寬1.2-1.8厘米,有3-5鈍齒;管狀花黃色,長6-8毫米,管部短,上部圓柱形,有披針狀裂片;花柱具短突尖的附器。瘦果黑紫色,長8-12毫
米,無毛,上端具長喙,有2-3尖刺。花期6-8月,果期9-10月。[2]
3生長習性編輯
喜溫暖,不耐寒,忌酷熱。喜光,耐乾旱瘠薄,喜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忌大風,宜種背風處。可大量自播繁衍。
4地理分布編輯
波斯菊(圖3)(2張)
此
著名的觀賞植物原產美洲墨西哥,在我國栽培甚廣,在路旁、田埂、溪岸也常自生。雲南、四川西部有大面積歸化,海拔可達2700米。此外,在我國栽培的還有
黃秋英 C. sulphureus Cav.,
亦稱硫磺菊(廣州常見經濟植物),它的特點是:舌狀花金黃色或橘黃色;葉2-3次羽狀深裂,裂片較寬,披針形至橢圓形;瘦果有粗毛,連同喙長達18-25
毫米,喙纖弱,花期7-8月。原產墨西哥至巴西。在雲南西南、南部常見歸化,海拔500-1500米。[2]
原產地墨西哥,種植成活率高,容易成活,花期比較長,現全國各地均有種植,以庭院、道路綠化美化為最佳首選花卉品種。
5品種分類編輯
園藝變種有白花波斯菊、大花波斯菊、紫紅花波斯菊,園藝品種分早花型和晚花型兩大系統,還有單、重瓣之分。
6主要價值編輯
園藝價值
波斯菊株形高大,葉形雅緻,花色豐富,有粉、白、深紅等色,適於布置花鏡,在草地邊緣,樹叢周圍及路旁成片栽植美化綠化,頗有野趣。重瓣品種可作切花材料。適合作花境背景材料,也可植於籬邊、山石、崖坡、樹壇或宅旁。
葯用價值
波斯菊別名:痢疾草
來源:菊科波斯菊Coreopsis tinctoria Nutt.,以全草入葯。
生境分布:各地引種栽培。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化濕。主治急、慢性痢疾,目赤腫痛;外用治癰瘡腫毒。
用法用量:全草1~2兩,水煎服;外用鮮全草加紅糖適量,搗爛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葯匯編》波斯菊與格桑花
7栽培技術編輯
波斯菊(圖8)[3]
播種或扦插繁殖。
波斯菊用種子繁殖。我國北方一般4~6月播種,6~8月陸續開花,8~9月氣候炎熱,多陰雨,開花較少。秋涼後又繼續開花直到霜降。如在7~8月播種,則10月份就能開花,且株矮而整齊。波斯菊的種子有自播能力,一經栽種,以後就會生出大量自播苗;若稍加保護,便可照常開花。可於4月中旬露地床播,如溫度適宜約6~7天小苗即可出土。在生長期間可行扦插繁殖,於節下剪取15cm左右的健壯枝梢,插於砂壤土內,適當遮蔭及保持濕度,6~7天即可生根。
中南部地區4月春播,發芽迅速,播後7~10天發芽。也可用嫩枝扦插繁殖,插後15~18天生根。
幼苗具4~5片真葉時移植,並摘心,也可直播後間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則生長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過肥,枝葉易徒長,開花減少。7~8月高溫期間開花者不易結子。波斯菊為短日照植物,春播苗往往枝葉茂盛開花較少,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齊、開花不斷。
種植方法
(1)繁殖:
常以播種繁殖。4月春播, 發芽迅速, 播後7-10天發芽。也可用嫩枝扦插繁殖, 插後15-18天生根。
(2)栽培:
幼苗具4-5片真葉時移植,並摘心, 也可直播後間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
則生長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過肥,枝葉易徒長,開花減少, 7-8月高溫期間開花者不易結子;種子成熟後易脫落, 應於清晨采種。波斯菊為短曰照植物,
春播苗往往葉茂花少, 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齊、開花不斷。
波斯菊性強健,喜陽光,耐乾旱,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不能積水。若將其栽植在肥沃的土壤中,易引起枝葉徒長,影響開花質量。
苗高5厘米即行移植,葉7~8枚時定植,也可直播後間苗。如栽植地施以基肥,則生長期不需再施肥,土壤若過肥,枝葉
易徒長,開花減少。或者在生長期間每隔10天施5倍水的腐熟尿液一次;天旱時澆2~3次水,即能生長、開花良好。7~8月高溫期間開花者不易結子。種子成
熟後易脫落,應於清晨采種。波斯菊為短日照植物,春播苗往往葉茂花少,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齊、開花不斷。其生長迅速,可以多次摘心,以增加分枝。
波斯菊植株高大,在迎風處栽植應設置支柱以防倒伏及折損。一般多育成矮棵植株,即在小苗高20~30cm時去頂,以後對新生頂芽再連續數次摘除,植株即可矮化;同時也增多了花數。栽植圃地宜稍施基肥。采種宜於瘦果稍變黑色時摘采,以免成熟後散落。
本種幼苗期需經短日照處理才能正常開花,應掌握適宜的播種時間;宜露地直播,亦可育苗;播種覆土約1cm,約
5~10天出苗;幼苗具4-5片真葉時移植。
7-8月高溫期間開花者不易結子;種子成熟後易脫落,應於清晨采種。波斯菊為短曰照植物,春播苗往往葉茂花少,夏播苗植株矮小、整齊、開花不斷;花謝果熟
後,波斯菊植株即死亡,種子也自動播下,延續生命。也可在果熟時采種,在翌年3月下旬進行播種育苗,2個月後即可開花。還可選用扦插繁殖,在5月進行,可
選取粗壯的頂枝,剪取8厘米至10
厘米長的一段作插條,以3株至5株為一叢插於花盆內,盆宜埋在土中,露出地面4厘米至5厘米,進行澆水遮陰,半個月後即生根。生根後每
15天施薄肥液1次,長到15厘米時再摘去頂芽,促使多分枝。若肥水控製得當,45天左右便可見花。[4]
養護要點
播種
3月下旬4月上旬,將種子播於露地苗床。地溫在較低的15℃時也可發芽,但是如果很早就播種的話,就會長成高度2m的巨株,會因台風或植物的重量而容易倒伏。也有播種之後過50~70天就開花的早開品種,所以要分早開和秋開來播種。
管理
喜溫濕向陽,略耐早霜,對土壤要求不嚴。苗高5厘米即行移植,葉7~8枚時定植。對肥水要求不嚴,在生長期間每隔10天施5倍水的腐熟尿液一次。高中型品種花前需設支柱,以防風災倒伏;其生長迅速,可以多次摘心,以增加分枝。炎熱時易發生紅蜘蛛危害,宜及早防治。如7月下旬至8月上旬播種,經50~60天即可開花,植株矮小而整齊,作國慶節使用。想培育成株矮、不會倒伏的大波斯菊,應採取以下對策:
1
在較遲的7月播種。
2
春播後長到40~50cm時摘心,讓腋芽開花。
3
盡早立起矮竹等支柱。
病與害:一定要採取對付霉病、蚜蟲、葉蟎的對策。對霉病灑苯菌靈,對害蟲灑奧爾托蘭粒劑。
防止倒伏
波斯菊株
形相對較高而稀疏瀟灑、花大而美麗,然而往往因此而出現倒伏,大剎風景。對波斯菊的倒伏,可採取以下措施來防止:7~8月份進行播種。在此期間播種的波斯
菊10月份就能開花,並且植株矮而整齊。摘心。在波斯菊的生長期需進行多次摘心,一方面可以使整個植株矮化,另一方面還可以促使萌發分枝增加花朵數。少施
肥澆水。過多的肥水容易引起植株的徒長而產生倒伏,並且開花稀少。
病害防治
其主要的病蟲害常有葉斑病、白粉病危害。炎熱時易發生紅蜘蛛危害,宜及早防治。
白粉病:症狀發病部位為葉片、嫩莖、花芽及花蕾等,明顯特徵是在病部長有灰白色粉狀霉層(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菌絲體)。被害植株生長發育受阻,葉片扭曲,不能開花或花變畸形。病害嚴重時,葉片乾枯,植株死亡。
病原蓼白粉菌[ErysiphepolygoniDC.],屬子囊菌亞門。菌絲體生於葉的兩面,分生孢子柱形,子囊果聚生至近聚生,暗褐色,扁球形,附屬絲不分枝或不規則分枝,彎曲,子囊長或短卵形,子囊孢子卵圓形或橢圓形。
病菌的無性階段為白粉孢(OidiumerysiphoidesFr.)。
病菌以菌絲體在寄主的病芽、病枝上越冬,次年產生大量分生孢子,萌發後侵入寄主吸收營養。
防治方法適當增施磷肥和鉀肥,注意通風、透光;將重病株或重病部位及時剪除,深埋或燒毀,以杜絕菌源;必要時,在發病初期噴灑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採收保鮮
【切花採收】收獲部位為波斯菊的帶梗花序。當花蕾半開至盛開時即可採收,操作最好在清晨氣溫較低時進行。產品應立刻插放在水桶中,盡快預冷處理。
【分級】所採收的花材應該在具品種典型特徵、無破損污染、視覺效果良好之前提下進行分級:一級切花的長度為60cm左右;二級切花的長度為50cm左右;三級切花的長度為40cm左右。相同等級的切花長度之差,不宜超過標準的±2cm。
【包裝】將相同等級、品種的波斯菊帶梗花序10支一束捆綁固定,分別碼入標有品名、具透氣孔的襯膜瓦棱紙箱中。
【保鮮管理】波斯菊的切花不耐儲運,為臨時性切花。通常現采現用,不做長期貯藏,在採收後應該盡快使用。
【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處理,波斯菊的帶梗花序通常能夠存放1~2天而不致影響裝飾效果。
8植物文化編輯
花言花語
花語:憐取眼前人[5]
大波斯菊的花語是少女的真心、少女的純情、清凈、高潔、自由、爽朗、永遠快樂。
波斯菊(白):純潔。
大波斯菊(紅):多情。
大波斯菊(黑):沒有人可以像我這樣愛你(No One Can Love You Like I Can)、一段浪漫愛情的終結(the end of a romantic love)
贈花禮儀
在玻璃製作的色拉盤中放入各色的波斯菊,擺上幾種葡萄。盤上系扎白色和粉紅色緞帶。 波斯菊的學名有美好、和諧之意。原為秋花的短日照植物,但也有了許多早花品種,花色也有紅、黃、粉、白和復色,多姿多彩。[5]
相關傳說
大波斯菊公主,波斯菊國王的小女兒,巫婆算命說,她是個永遠的孤獨者。這是波斯菊王國里最強的詛咒,沒有任何人能夠破解這個詛咒。所以,波斯菊公主一個人住在公主城堡裡面。
大波斯菊公主一個人在城堡里度過了很久很久,每天日升月落,總是她一個人,寂寞總在無時無刻地侵蝕著她的心。特別是黑夜,因為黑夜總是很長很難熬過去.她常常在夜裡坐在花園里的鞦韆上獨自哭泣。
最後的最後,過了好久好久,一個來自遠方的騎士路過公主的城堡,看到大波斯菊公主一個人,這是一場華麗遇見。騎士和波斯菊公主一見鍾情,兩個人相愛了。幸福的摩天輪降臨,大波斯菊公主的詛咒被解開了。
這個故事裡沒有王子,因為只有勇敢的騎士才可以帶給她幸福。[6]
藏族有個傳說:不管是誰,只要找到八瓣格桑花,就找到了幸福。
張大人花
1906年,清朝宣統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其實就是慈禧太後)任命張蔭棠為副都統,以駐藏幫辦大臣的身份到西藏辦藏事,藉以挽回政令不通的危局。
1906年11月張蔭棠進入西藏後,嚴厲查辦腐敗的吏治兵制,極力進行整頓,並親自起草上奏了「治藏十九條」致電清廷,張蔭棠的思想和做法得到了朝廷和西藏地方政府以及僧俗民眾的贊賞,人們親切地稱他為「張大人」。
張蔭棠珍視民族團結,更愛花成癖,進藏時,帶來了一包「波斯菊」種子,分別贈送給了當時的權貴和僧人,撒播在寺院和僧俗官員的庭院中。這種花生命力極
強,自踏上這片高天闊土,就迅速傳遍到西藏各地。淳樸的藏族人不知這花的原名,只知是張大人贈給的,故一律稱他帶來的這花為「張大人」
大波斯菊原產於墨西哥,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歐洲的伸士淑女們,才有緣見這種楚楚動人的花。船員們採下種子,將它帶回歐洲栽種,由於它的長相討人喜愛,又容易栽培,很快的從花園伸向郊野、山林,在歐洲大陸落地生根。此外,大波斯菊也征服了植物學者的心。它的學名Cosmos,希臘文原意有宇宙、和諧、秩序、名譽、善行等正面意義,可見命名者對它實在是厚愛有加。
據說,歐洲的少女們,常常在情書中附上一朵大波斯菊。一朵花,負載了多少情竇初開的少女心思,羞澀中帶著期望,喜悅中藏著不安,以及數不盡「他愛不愛我」的問號。因此大波斯菊的花語是:少女的純情。 自古以來,基督教里
就有將聖人與特定花朵連結在一起的習慣,這因循於教會在紀念聖人時,常以盛開的花朵點綴祭壇所致!而在中世紀的天主教修道院內,更是有如園藝中心般的種植
著各式各樣的花朵,久而久之,教會便將366天的聖人分別和不同的花朵和在一起,形成所謂的花歷。當時大部分的修道院都位在南歐地區,而南歐屬地中海型氣
候,極適合栽種花草。屬菊科的大波斯菊,就是被選來獻給8世紀時牛津的尼僧院院長---聖菲利迪斯衛德。他因為對牛津城及牛津大學有相當貢獻而廣為人知。
他對牛津這個地區及牛津大學的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可以說是學問的守護神。因此,它的花語是——學術,或者是——永遠快樂,讓有它的人永遠快樂。
❻ 這是什麼花啊
波斯菊
中文名】波斯菊
【拉丁名】 Cosmos bipinnatus Cav.
【英文名】 Garden cosmos
【別名】秋英,大波斯菊,秋櫻,格桑花,八瓣梅,掃帚梅
【科屬】菊科,秋英屬
【原產地】墨西哥
花語:永遠快樂
贈花禮儀:在玻璃制的色拉盤中放入各色的波斯菊,擺上幾種葡萄。盤上系扎白色和粉紅色緞帶。
波斯菊的學名有美好、和諧之意。原為秋花的短日照植物,但現在也有了許多早花品種,花色也有紅、黃、粉、白和復色,多姿多采。
[編輯本段]【形態特徵】
為一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30~120cm,細莖直立,分枝較多,光滑莖或具微毛。單葉對生,長 約lOcm,二回羽狀全裂,裂片狹線形,全緣無齒。頭狀花序著生在細長的花梗上,頂生或腋生,花莖5一8cm。總包片2層,內層邊緣膜質。舌狀花l輪,花瓣尖端呈齒狀,花瓣8枚,有白、粉、深紅色。筒狀花占據花盤申央部分均為黃色。瘦果有椽,種子壽命3~4年,干粒重69。花期夏、秋季。
園藝變種有白花波斯菊、大花波斯菊、紫紅花波斯菊,園藝品種分早花型和晚花型兩大系統,還有單、重瓣之分。
[編輯本段]【生長習性】
喜光,耐貧瘠土壤,忌肥,土壤過分肥沃,忌炎熱,忌積水,對夏季高溫不適應,不耐寒。需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壤土。
❼ 花店需要哪些設備
好的花店應該准備這些設備、工具和材料:
花店必備電腦:接收定單,管理店內日常工作。
鮮花打刺機:一家高檔,專業的花店,使用現代化的工作機器,可以修除玫瑰刺和其他花材的葉片。
花店裡的保鮮櫃:一是可以做鮮花的儲藏庫,或是對花店內的鮮花商品做陳列和保鮮用途,給花店顧客的感覺是全方位的服務。
寵物鎖一定要有:花店一般是嚴禁寵物入內,為了方便帶寵物出來購物的顧客,我們可在門口設計一大排門環,在門環上可以設計一種方便鎖,可將小動物鎖在花店門外,進門要放心購物。
花店的海報牌:在特殊日子裡可用來製作POP的廣告宣傳板,同時在婚禮上可以充當提示牌。
花店要准備書架:當顧客在等待花店員工製作鮮花的時候,可用來瀏覽休閑書刊用途
花店要有列印機:對公司傳來的訂單或特殊急用文件列印
傳真機:將每天日常的采購單傳回公司,和收發訂單用
花店的花架(花的櫃台):用於陳列鮮花
婚禮燭台、花徑架、花門:店內布置,婚禮用途
液體煙花、泡泡機,煙霧器,氣球機:婚禮用途,宴會用途
使用水盤、劍山:店內布置,和鮮花出租
花筒:用於花店內成放鮮花的容器
本文來自中青創業網
花瓶:花店內的鮮花用途商品
花籃、花泥:鮮花工作時的必需品
賀卡:定花時的饋贈禮品
店卡:留給顧客的花店聯系方式
裝飾品:花店的內的點綴商品
修飾品:花店內的修飾商品
照片本:花店顧客的選擇資料
小禮品:附加的小商品
陪送單:送貨的憑證
銷售小票:購物後的花店顧客憑證和帳目管理的數據單
POS機:方便花店顧客消費的機器
收款機:花店財務管理的機器
自行車:北京市鮮花陪送的最底標准
綠膠帶、鐵絲:在插花時的必需品
別針、珠針:胸花製作的必需品
打卡機:檢查員工考勤的必備儀器
膠帶:工作時的工具
毛筆:開業條幅的書寫
條幅:開業花籃的用品
噴壺:鮮花工作的必須品
花泥刀、剪刀:插花工具
繩子:在工作時候的必須用品
綵帶:花束製作時候的必須品
包裝紙:禮品包裝和花束製作的必須品
標簽:VI設計宣傳品
話筒架:用來製作婚禮手花的架子
袋子:成放花店顧客購物的商品,同時可充當廣告的傳單
數碼相機:每天將鮮花的製作和模擬花的製作作品拍攝下來,同時在做異地陪送的同時可讓遠在外地的客人馬上收到製作的狀況
待客桌、飲水機:接待花店顧客用途
打釘槍:宴會會場的製作
保鮮劑:花店顧客購買的商品或鮮花陪送的贈品
卷邊紙
瓦楞紙
手柔紙
英文報
棉紙
玻璃紙
網點紙
雪點紗,玻璃紗,金銀平板紗
網紗15公分干紗
4公分金絲網帶
麻絲卷
羽毛
心盤
胸花卡
吸盤(三公分或者四公分)
心盒
串珠
珍珠(大、中、小)
珠針
亞克力飾品
打刺鉗
訂書機
別針
膠帶(綠膠帶、透明大小膠帶、膠帶座、金筆)、條幅帶
金卷絲,彩絲,金絲,銀絲
金粉、銀粉
花托
短花插
金線、銀線(魔帶)
包裝帶(五紡帶(印花無紡帶、單色無紡帶、棉帶無紡帶)
花邊綢帶
軟管帶
綠鐵絲(18號-32號)號數越大越細,號小粗
扎絲(白色的)建築工地用的
松緊扎帶
金蔥帶(金帶、銀帶)
緞帶
塑料綵帶
喜字、吊卡、車牌遮牌
劍山(用於東方插花)
花籃(大、小)
花泥
可利鮮
拉花
大小雙面膠
路引,廣門
各種花器,器皿
插花剪
❽ 如何拉綠植
1、選擇植物
選擇健康,積極生長的植物,沒有疾病或痛苦的跡象。從寬容的植物開始,而不是有特殊需要的植物。一些容易種植室內植物的建議是:龍血樹蜘蛛植物、蛇植物、橡膠植物、豆瓣綠草、和平百合。
2、光和位置
一般來說,植物的最佳位置是一個明亮的窗戶,只有一天的部分時間才能直接曬太陽。植物喜歡光,但大多數不一定喜歡在陽光下烤。檢查植物的標簽,並按照有關燈光要求的說明進行操作。
3、溫度
室內植物通常是熱帶植物,因此室內環境盡可能模仿這些條件非常重要。一般來說,白天氣溫在20度到24度之間。夜間溫度不超過10度。
4、盆和土壤
植物需要合適大小的容器。太大了,潮濕的土壤可以腐爛根部。太小了,擁擠的根將會餓死。大多數情況下,您購買的室內植物在現有的容器中可以使用一年左右。許多室內植物每隔幾年就會受益。每次您報告時,只需要一個容器大小(1厘米左右)。
室內植物需要排水良好,營養豐富的土壤。使用包裝的室內植物盆栽混合物-花園土壤對於大多數植物來說太重了。專用土壤可用於特定植物(如仙人掌,蘭花和非洲紫羅蘭),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一般室內盆栽混合物都可以。
5、澆水
每周一次澆水,用噴壺噴灑植物。
6、肥料
在生長季節(春季到初秋,大多數植物)都需要施肥,每隔幾個月施用一次緩釋彈丸或尖刺即可。
❾ 盤扎盆景造型的扎絲哪裡有買的
配合斷絲鉗,輕易切斷緊貼樹皮的鋁線。修枝還要用斜口鉗,也非常好用,價格較貴,我買的幾十塊的,斜口剪刃口有點變形48元,38元斷絲鉗剪了幾次鐵絲刃口也發現有點咬痕,心疼,確實好用,但感覺性價比太低了,貴的上百,幾百,不捨得。想買個好的
❿ 花卉扦插
扦插繁殖就是運用植物根、莖、葉、芽的再生能力,使它在適當的條件下,生根、發芽形成新的植株。主要有莖插、葉插、葉芽插、根插。莖插包括硬枝扦插和軟枝扦插。
硬枝扦插:石榴、木槿、芙蓉等落葉花木多用此法。在早春樹液流動前進行。選1~2年生健壯充實枝條,選取中段,剪成10~15厘米長的枝條為插穗,需帶2~3芽,插穗頂芽要飽滿完好。上端在芽上0.5~1厘米處,剪成平口,下端扦插基質中,深度為插穗的2/5~1/2。
軟枝扦插:如倒掛金鍾、一串紅、茉莉、杜鵑、桂花等多用此法。在5月下旬至9月進行。選取當年生半木質化帶葉的枝條為插穗。插穗長約6~10厘米,留2~3芽,剪法如同硬枝插,並剪去上下部適量葉片,以減少蒸發,做到隨剪隨插。在剪取時,切口液汁大量流出的插穗,一定要待切口乾燥後才插,否則插後切口易腐爛難成活。
葉插:四季秋海棠、菊花、石蓮花、虎尾蘭等可用葉插繁殖生長成新植株。剪取葉片時,有葉柄的,保留葉柄3厘米左右,並剪去部分薄嫩葉緣,將葉柄插入基質中;沒有葉柄的,可在葉脈交叉處用刀切割,將葉片平鋪在基質上,使與基質緊密接觸,或用竹簽將葉脈固定在基質中,可在葉脈處發根,生長成新植株。虎尾蘭為肉質劍形葉,可橫切成5厘米左右的葉段為插穗,直插於沙中,插時上下不要顛倒,可在基部發生新根,形成新植株。
葉芽插:橡皮樹、八仙花、茉莉花、扶桑等在葉插時,其葉柄和葉腋雖能生根,但不能發芽,所以,不能生長成新植株。因此,要選用基部帶有一個腋芽的葉片扦插,才能發育成新植株。
根插:貼梗海棠、芍葯、凌霄、獼猴桃、金絲桃、臘梅、宿根福祿考、荷苞牡丹等,根上能生長不定芽的花卉,可用根當插穗進行繁殖。在花木換盆時,剪取5~10厘米的根段,直插或斜插於土中,上下不可顛倒,上端與土面平,待長出新芽後,再適當培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