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花卉花語 » 花藝獲獎作品

花藝獲獎作品

發布時間: 2022-04-21 06:56:44

① 中國有哪些插花花藝大師

你網路一下,中國杯插花大賽,裡面有好多大師

② 怎麼讓自己的花藝水平提高

怎麼讓自己的花藝水平提高,通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夠不斷的提高人,只有在不斷的練習中才能夠讓自己的技術水平不斷的提高,所以你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提高自己的花藝水平

③ 客房插花圖片

這里有酒店客房插花的參賽及獲獎作品: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hl=zh-CN&newwindow=1&q=%E9%85%92%E5%BA%97%E5%AE%A2%E6%88%BF%E7%9A%84%E6%8F%92%E8%8A%B1&um=1&ie=UTF-8&sa=N&tab=wi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q=%E9%85%92%E5%BA%97%E6%8F%92%E8%8A%B1&hl=zh-CN&um=1&newwindow=1&revid=417585436&ei=7LoNSv7NKtWZkQWludSfBA&sa=X&oi=revisions_inline&resnum=0&ct=broad-revision&cd=1

④ 世界上比較著名的園藝博覽會有哪些

世界十大園藝博覽會:

切爾西花展

切爾西花展是英國的傳統花卉園藝展會,也是全世界最著名、最盛大的園藝展覽會之一。由英國皇家園藝協會主辦,創辦於1862年,原在肯星頓舉行,後移至倫敦。切爾西花展規模宏大、五彩斑斕,還有一些獨到、新穎、令人嘖嘖驚嘆的園藝作品,得人以無限美的感受。

英國RHS漢普頓宮花展

2017年舉辦於英國漢普頓宮,廚房花園的現場料理轉播;大型蝴蝶穹頂熱帶溫室;花園玫瑰的盛宴;花卉品種的大棚展示;各種園藝用品的市集;各類講座。

庫肯霍夫鬱金香

2019年舉辦於庫肯霍夫花園,主要有船游庫肯霍夫花園、租自行車暢游園區及周邊、瀏覽鬱金香博物館等。

德國埃森國家植物展

2018年舉辦於德國埃森,佔地面積11萬平方米,專業觀眾5.4萬人,吸引了來自50個國家的1564家參展商在展會上展示最新的植物、設備和時尚花卉等。

義大利熱那亞歐洲植物展

2011年舉辦於義大利熱那亞展覽中心,展品水平上檔次、組織者創意新穎和花展的國際性。展示理念是:多樣性、環保生態、居家式的庭院植物和蔬菜。

加拿大多倫多花展

2017年舉辦於加拿大多倫多,推出了種類多樣的園藝作品、盆景、插花以及庭院設計等產品。

美國費城花展

2008年舉辦於美國費城,理念:用園藝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營造社區意識。

澳大利亞墨爾本國際園藝花卉展覽會

2019年舉辦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分為室內、室外兩個展區,共有超過500家展商參展。

⑤ 從各個方面詳細闡述東方傳統插花藝術與西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區別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風格特點
一、自然之「真」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為最佳的藝術追求和表現。
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袁宏道:使觀者疑花叢生於碗底方妙
二、人文之「善」
受儒家以「善」為宗旨的美學思想的影響,對花卉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含義,講求材必有意,意必吉祥 用象徵、寓意、諧音的技巧,以借花明志、對花舒懷,並給作品賦以某種命題,使作品展現一種特定的意境,這是傳統東方插花所特有的風格。 。
三、藝術之「美」
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構思美和整體藝術美
素材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線條造型。
布局講求畫理書法,如「畫苑布置為妙」 。
色彩創意追求統一和諧,艷而不俗、雅而不淡
造型上不求規則化,任由發揮,以達明示主題為度
追求整體藝術美四、「聖」潔之尊
東方人認為花卉是神聖的,以一種崇敬的心惰去對待她,以花悟道、修身養性,使插花也有一種神聖感 。 講求「心正花正」,進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來正人之心態,來怡情娛趣,這是真正的藝術境界。
二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法則
一、符合植物自然生長規律
1.起把緊:插花時,各枝條的基部插口應集中靠攏,如一株生長著的植物,以顯示其自然生機。
2.表現花材自然美:如竹子的美在於其挺拔剛勁的氣勢,若創作中傾斜使用,就喪失了她的內涵美。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態。
二、借鑒同類藝術創作的藝術手法
1:重視線條的應用
常用木本枝條作為主要花材,運用枝條的不同線條形態表現不同的外延美與內涵美,使作品更加生動活潑,更富於藝術表現力。
2:高低錯落,參差有致
插花的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勻對稱、平齊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後伸展,有所變化 。
3:虛實結合,剛柔相濟
A.疏密有致
插花材料之間不可密不透風,也不要平均間隔.要上疏下密、上散下聚。
B.濃淡適宜
花色太濃時宜用淺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質太硬太重時,則宜加些輕柔的枝葉使之柔和。
C.留空白
如盆景式插花,一側布置插花,另一側大片留下空白,使人有觀賞和想像的餘地 。空白出余韻 。
4:呼應關系
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在俯仰之間、顧盼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渾然融為一體,從而生機勃勃,開合自如。
5:對比關系
通過對比,可以使素材之間互相比較,各自突出,或使作品的精華部分得以強調。有對比才能使構圖顯得生動活潑,不致平鋪直敘。對比有高低、疏密、大小、虛實、色彩的對比等等。
6賓主關系
插花時要確立賓主關系,可使主題更為集中,避免因主次不明而造成散漫。
主,是作品的中心內容。而賓則處於襯托的地位,無論從色彩、趨向,都是把主擺在顯要的地位為目的。
三、講求意境,寓意於花,更賦命題
1:意境
注重花材所表達的內容美,即意境美。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內涵豐富多彩,意境含蓄深遠,耐人尋味和遐思,表現詩情畫意,以秀麗多姿、清雅絕俗見長,這是西方插花乃至於其他插花中所沒有的。
2:寓意於花
人們賦予花木象徵的含義,以借花言志或抒發情懷,寓教於花。故有所謂花意與花語。花木象徵含義的由來有 :
1.以花名的諧音定意
2.以花木的形象定意
3.以花木的生長習性定意
4.按傳說、時令定意
3:作品的命名與意境的表達
命名對插花作品的意境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可引導欣賞者對作品的聯想,與作者在情感上取得共鳴。
命名方式有兩種:
1.規定命題命名
先命名,然後再根據命名進行創作
2.自由命題命名
創作完成之後,根據其表現的題材、主題及意境等內容再命名
以花材的象徵含義和特性來取名
如以竹、松、蘭、菊、桂花等花材創作的「君子之尊」
羅寧作
引自賴爾聰主編《昆明世博會插花大賽獲獎作品集2》
藉助植物的季相景觀變化來命名
如作品「秋色正酣」
薛立新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以插花作品的造型命名
如作品「騰飛」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以自然界山水風光來命名
如「灕江春色」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作品以一種情愫和情感來命名
如「水結同心」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以抽象的手法來表現,命名的自由度更大
如右圖,有如蜻蜓點水,讓人聯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境。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三節寫景式插花的表現技法
1、布局的要求
寫景式插花講求遠景、中景、近景的安排。運用透視的角度用「遠近法」來布置景物。多株布景時要分組處理,四株要三株密集,一株分開,五株時按三株二株分組,三株也按二株一株分開。高矮各異,不可平齊,也不排列於同一直線上,且姿態變化,相互呼應,生動有趣。
2、花材的選配
寫實景基本忠實於自然景象,用景中之花材;寫意景則用高度概括的手法來表現湖光山色、雪雨風霜等自然景象。
選材廣泛,可用山花野草配以清奇枝杈,或選用有代表性的植物來表現大自然的無窮變化。
3、容器和配件的陪襯
寫景式插花使用的容器多是深度較淺而寬大的廣口淺盆。寫景時往往選用一些恰當的配件來烘托氣氛、渲染景觀
4、寫意寫景的表現技法
除了寫實寫景之外,還可以用概括的、抽象的藝術手法來表現自然,如用粗放的線條模糊地勾勒出景觀的大致輪廓,似像非像,以引起人們的聯想,這種寫意的手法往往比實際景觀更加感人
四 東方傳統插花基本花型
1、基本花型的結構
東方式基本花型一般都由三個主枝構成骨架,然後再在各主枝的周圍,插些長度不同的輔助枝條以填補空間,使花型豐滿並有層次感第一主枝決定花型的基本形態,如直立、傾斜或下垂,其長度取花器高度與直徑之和的1.5-2倍。
第二主枝一般與第一主枝使用同一種花材,以彌補第一主枝之不足,向前傾斜的空間伸展,使花型具有一定的寬度和深度,呈現立體感。其長度應為第一主枝的1/2或3/4。
第三主枝作用是使花型得以均衡。可與第一、第二主枝取同一花材,也可另取其他花材,若第一、第二主枝用了木本花材時,則第三主枝可選草本花材,以求形體和色彩有所變化,它的長度應是第二主枝的1/2或3/4。

從枝是陪襯和烘托各主枝的枝條,其長度應比它所陪襯的枝條短,輔助於各個主枝的周圍,數量根據需要而定,能達效果即可。一般選用與主枝相同的花材,若三主枝都選擇了木本的花材,則輔助枝應選草本花材。
各枝條的相互位置和插枝角度不同,則花型就有所不同,可以變換出許多花型,增加作品的變化性。
2、東方式常見基本花型
A.直立型
第一主枝直立向上插入容器中,表現剛勁挺拔或亭亭玉立的姿態,給人以端莊穩重的藝術美。宜平視觀賞。
「和順團圓」 王蓮英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賞析》
B.傾斜型
將主要花枝向外傾斜插入容器中,利用一些自然彎曲或傾斜生長的枝條,表現其生動活潑、富有動態的美感。宜平視觀賞。總體輪廓應呈傾斜的長方形,即橫向尺寸大於高度,才能顯示出傾斜之美。
右圖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C.平展型
平展型是將主要花枝橫向斜伸或平伸於容器中,著重表現其橫斜的線條美或橫向展開的色帶美,第一主枝下斜成80o-90o左右,基本上與花器成水平狀造型。
「醉世第一嬌」 王蓮英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D:下垂型
將主要花枝向下懸垂插入容器中,多利用蔓性、半蔓性以及花枝柔韌易彎曲的植物,表現其修長飄逸、彎曲流暢的線條美,畫面生動而富裝飾性。 右圖引自黎佩霞著《實用插花要領與實例》
E.合並花型(組景式插花)
合並花型是將兩種相同或不同的花型組合為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的造型作品 。
「春」 謝曉榮作
引自賴爾聰主編《昆明世博會插花大賽獲獎作品集1》
F.寫景式插花
寫景式插花是在盆內的方寸之間表現自然景色的一種插花形式
「幽靜」 王路昌作 西方式插花具有西方藝術的特色。它的造型較整齊,多以幾何圖形構圖,講究對稱與平衡,色彩濃烈,用材較多,插作繁密。所選花材有一定禮儀含義.西洋式插花的花色通常艷麗明快,花型規整。西式插花的特點之一是用花量大,色彩豐富。西方插花的原則和藝術特點西方插花講究幾何造型,下面就均衡、調和、韻律和意境四個方面探討它的原則和藝術特點: (一)均衡均衡即作品的穩定感,有對稱均衡和不對稱均衡之分。因為西方插花是規則的幾何構圖,所以均衡問題很容易解決。為達到均衡常用方法有:1、將主調花材對稱均勻地分布在整個構圖上,達到均衡的效果;2、構圖中心部分花材採用花大、色深、排列密、質地厚的花朵,邊緣用花材與中心部分相反,這樣便突出了主題及重心,達到構圖的均衡。由於西方插花花材用量多,易形成頭重腳輕而失去均衡感。故常使用體積較大,質地厚重的廣口容器,如陶瓷、金屬材料等。大堆頭插花和餐桌插花常常利用在中、下部插幾朵大花或在基部插一些絲狀,穗狀葉片等附屬物(如松柏類)。利用附屬物的自然、飄逸來突出重點,達到均衡、穩定的效果。 (二)調和調和既有對比又有變化,給人以和諧統一感。插花的調和包括花材之間,花材與花器之間,作品與環境之間等等,這里主要探討花材之間的調和問題,影響花材調和的主要因素是形和色,其中以色為主,主要有以下四種手法:1、用同色的同一種花材,色彩上變化不大,僅形狀和大小有變化,無對比可言,自然就達到了調和。2、花材用色調和色相相近的材料,形狀上有一定的變化或相近,如紅色和粉色,在色彩上自然是調和的。常採用同一種花相對集中和逐漸過渡來解決。3、形狀相同、顏色上使用對比色、如紅與白、綠與紅、黃與紫等。如構圖中兩種顏色花材相對均勻布置,或一種顏色相對集中,如亮黃色集中到中部,向外逐漸過渡為紫色,使兩種顏色在對比中達到調和。4、花材無論顏色還是形狀都有較大變化,這種情況往往出現在大堆頭式插花中。此類作品採取調和的方法是:首先以形和色相協調的較大型花材為主體,數量上占優勢。插制時又使其占據主要位置,並分布於構圖的各部分,再用白色加以調和。借用絲帶,金、銀色容器等也有助於調和。 (三)韻律韻律即有組織有節奏的變化,主要是形和色的變化。西方插花(尤其是大堆頭式插花)作品無論在形狀和色彩上都要有一批主花(焦點花),然後再配2、3級花(線條花)及配料(補花)。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逐一插制,體現出靜中有動、主次分明的韻律。 (四)意境西方插花直接熱烈地表達人們的感情世界。如母親節用香石竹,復活節用百合花,表達愛情用紅玫瑰,月桂枝代表勝利,橄欖枝代表和平等。聖誕節人們都喜歡用一品紅為主花、配以綠色的松枝、冬青葉,白色的香石竹和紅色的果實,體現出聖誕節火熱歡快氣氛。

引自蔡仲娟主編《中外現代花藝——花之韻作品精選》

⑥ 插花花藝作品《怒放的生命》有哪些花材

曼陀羅花又名醉心花、狗核桃、醉仙桃、瘋茄兒、南洋金花、山茄子、鳳茄花。英文名,拉丁文學名Daturastramonium。源產於印度。曼陀羅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在低緯度地區可長成亞灌木,生於荒地、旱地、宅旁、向陽山坡、林緣、草地。株高一般都在50厘米到200厘米之間,根部已經木質化。曼陀羅花單葉互生,上部呈對生狀,葉片卵形或寬卵形,先端尖,基部兩側不對稱,全緣或者破轉,波狀鋸齒。曼陀羅花的花蕾蔭發於葉叉間,花呈喇叭型,大多數花色為白色,長度約在4厘米到10厘米之間。曼陀羅花的果實呈球形,外殼表面有棘刺,果實成熟時裂成4瓣,種子為寬三角形,扁平,淡褐色。曼陀羅花靠種子繁殖。曼珠沙華,開在黃泉路上的烈閻之花。又名,彼岸花。外文名稱:manjusaka別稱:redspiderlily拉丁文學名:Lycorisradiata(L'Her.)Herb.(紅花石蒜白花石蒜)Lycoris一詞是來自與希臘神話中海之女神的名字,而radita則表示輻射狀的意思,用來形容花的外型。英名:Stonegarlic別名:彼岸花、無義草、龍爪花、蟑螂花、老鴉蒜、鬼老蒜、蒜頭草、鬼擎火、幽靈花、地獄花、舍子花、山烏毒、生死之花、平地一聲雷、老死不相往來、狼花、頭痛花螃蟹花、花不見葉、鬼撐傘、引魂之花.、忘川花、石蒜、龍爪花、紅花石蒜、山烏毒、曼珠沙華(manjusaka)——紅色彼岸花,曼陀羅華(mandarava)——白色彼岸花俗稱:蟑螂花、老鴉蒜、打碗花雅名:曼珠沙華(源於梵語Mañjusaka)、彼岸花、莉可莉絲等;屬名:是希臘神話中女海神的名字。科屬:石蒜科Amaryllidaceae石蒜屬石蒜類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總梗)開花,花末期或花謝後出葉;還有另一些種類是先抽葉,在葉枯以後抽葶開花,所以石蒜類花開時看不到葉子。開花時間: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陀羅花花期很長,只要溫度合適一年四季都可開花,野外生長的曼陀羅花花期在5月到9月之間,果期成熟其6月到10月之間。曼陀羅華(mandarage)是梵語的(māndārava)。摩訶曼陀羅華:原意為天上之花,大白蓮花,天降吉兆四華之一。指佛現時天上降下色澤及香氣美好的花,見者心樂。日文:朝鮮朝顏(chousenasagao)的別名就是曼陀羅花學名:Daturametel英文:Hindatura曼陀羅花,茄科野生直立木質草本植物釋名風匣兒、山茄子。原產印度,花名系梵語音譯。曼陀羅又名楓茄花、狗核桃、萬桃花、洋金花、野麻子、醉心花、鬧羊花等,為茄科野生直立木質草本植物。它還分為大花(白花)曼陀羅、紅花曼陀羅、紫花曼陀羅等種類。曼陀羅花主要成份為莨菪鹼、東莨菪鹼及少量阿托品,而起麻醉作用的主要成份是東莨菪鹼。由於它的主要作用是可使肌肉鬆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毒性則比曼珠沙華強,在古代有多次用作麻醉葯的記載。曼陀羅葉也對之前版上關心的哮喘(喘息zensoku)有療效。白色曼陀羅花,情花,如用酒吞服,會使人發笑,有麻醉作用。是天上開的花,白色而柔軟,見此花者,惡自去除。綠色曼陀羅花花語:生生不息的希望關於曼陀羅花的宗教釋義及傳說「曼佗羅」是梵語音譯,藏語稱「吉廓」,即壇城。曼佗羅有多層含義,它作為象徵宇宙世界結構的本源,是應用很廣泛的供品之一,也是變化多樣的本尊神及眾神聚集居處模型縮影。供奉曼陀羅的意義是用世間最珍貴的寶物盛滿三千世界奉獻給佛、法、僧三寶。佛經雲,釋迦牟尼成佛之時,大地震動,諸天神齊贊,地獄餓鬼畜生三道的許多苦厄,一時體息,天鼓齊鳴,發出妙音,天雨曼陀羅花,曼殊沙花,金花、銀花、琉璃花、寶花、七寶蓮花等。至此,釋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開始教收徒,傳授他所證悟的宇宙真諦。傳說,在西方極樂世界的佛國,空中時常發出天樂,地上都是黃金裝飾的。有一種極芬芳美麗的花稱為曼陀羅花,不論晝夜沒有間斷地從天上落下,滿地繽紛。《廣群芳譜》引《法華經》曰:佛說法時,天雨曼陀羅花。看來,此花與佛門有緣。曼陀羅像宮廷里那些摘官嬪風影事一樣撲朔迷離。八月開花,九月采實。品花家稱它為惡客,大概是因為游移不定的曼陀羅可以突然生長在別處的緣故。《本草綱目》詳細記述了曼陀羅的來歷:當佛說法時,從天空降下曼陀羅花雨;而道家的秘籍卻記載,北斗星有叫曼陀羅使者的,手執此花。曼陀羅花的梵語是Mandarava,關於它的顏色,說法十分不一。在佛經中,曼陀羅花是適意的意思,就是說,見到它的人都會感到愉悅。它包含著洞察幽明,超然覺悟,幻化無窮的精神。具有這種精神的人,就可以成為曼陀羅仙。作為密宗的神秘圖案,曼陀羅顯示出了它的復雜性。心理學家榮格看出其中的奧妙,說它像數學公式符號似的,代表著一種精神秩序。曼珠沙華梵語的(manjusaka)又稱彼岸花。一般認為是生長在三途河邊的接引之花。花香傳說有魔力,能喚起死者生前的記憶。曼珠沙華有兩種顏色:紅色和白色,中文名分別叫紅花石蒜和白花石蒜。一般來講,只有血液的紅色才襯得起曼珠沙華,因此,我們一般所說的曼珠沙華指的是紅花石蒜。拉丁文學名:Lycorisradiata(L'Her.)Herb.英名:Stonegarlic別名:龍爪花、老鴉蒜、石蒜、曼珠沙華、蟑螂花、彼岸花、平地一聲雷、老死不相往來、灶雞花等十多個別名;屬名是希臘神話中女海神的名字。曼珠沙華,石蒜科石蒜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近球形,外有紫褐色薄膜;葉基生,狹條形,深綠色,背部有粉綠色帶。夏秋之交,花莖破土而出,傘形花序頂生,有花5至7朵,紅艷奇特,(也有白色)花瓣卷如龍爪。由於曼珠沙華的花期在八月底,花開的時候葉子早已禿謝,這種花和葉子不能見面的特性,又被稱為「無情無義」的花。野生品種生長於陰森潮濕地,耐寒,性喜陰,喜濕潤,也耐乾旱,有夏季休眠習性。球根含有生物鹼利克林毒,可引致嘔吐、痙攣等症狀,對中樞神經系統有明顯影響,可用於鎮靜、抑制葯物代謝及抗癌作用。曼珠沙華的傳奇身世在民間把春分前後三天叫春彼岸,秋分前後三天叫秋彼岸。是上墳的日子。彼岸花開在秋彼岸期間,非常准時,所以才叫彼岸花。彼岸花屬於石蒜科(LycorisHerb),屬名是希臘神話中女海神的名字。因為石蒜類的特性是先抽出花葶(總梗)開花,花末期或花謝後出葉;還有另一些種類是先抽葉,在葉枯以後抽葶開花,,所以彼岸花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因此才有「彼岸花,開彼岸,只見花,不見葉」的說法。春天是球根,夏天生長葉子,秋天立起開花,冬天葉子又慢慢退去,花開時看不到葉子,有葉子時看不到花,花葉兩不相見,生生相錯。相念相惜永相失。如此輪回而花葉永不相見,也有著永遠無法相會的悲戀之意。《法華經》有載:佛說此經已,結跏趺坐,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亂墜天花,有四花,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而散佛上及諸大眾。曼珠沙華、曼陀羅華,是佛經中描繪的天界之花。由於在彼岸花的傳說中融入了佛經的元素,所以將彼岸花稱之為曼珠沙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芬陀利華、摩訶芬陀利華等等這些稱謂源於梵語佛經,曾於《大乘妙法蓮華經》中記載過。「摩訶」的意思是大,大乘梵語發音即為「摩訶衍那」,至於「衍那」就是乘載的意思,「華」在古漢語中即是「花」之意。這些詞語出現在古梵文佛經中,意指天上之花。佛家語,荼蘼是花季最後盛開的花,開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開在遺忘前生的彼岸的花。「彼岸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情不為因果,緣註定生死。」

⑦ 一件優秀的插花作品最關鍵的是什麼

一個花藝作品的完美體現,是色彩,環境,質感,自然結合的美,花藝是植物的造型藝術,體現的美是結合的色彩的元素,線條,空間,透視的完美結合,給你推薦一個布爾瑪的花藝作品

⑧ 插花藝術 課件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風格特點 ㈠、自然之「真」 東方式插花崇尚自然,以自然美為最佳的藝術追求和表現。 講求「物隨原境」,「形肖自然」,「雖由人作,宛自天開「 袁宏道:使觀者疑花叢生於碗底方妙 ㈡、人文之「善」 受儒家以「善」為宗旨的美學思想的影響,對花卉賦予了美好的象徵含義,講求材必有意,意必吉祥 用象徵、寓意、諧音的技巧,以借花明志、對花舒懷,並給作品賦以某種命題,使作品展現一種特定的意境,這是傳統東方插花所特有的風格。 。 ㈢、藝術之「美」 包括素材美、布局美、色彩美、造型美、構思美和整體藝術美 素材美:善用木本花材,突出線條造型。 布局講求畫理書法,如「畫苑布置為妙」 。 色彩創意追求統一和諧,艷而不俗、雅而不淡 造型上不求規則化,任由發揮,以達明示主題為度 追求整體藝術美四、「聖」潔之尊 東方人認為花卉是神聖的,以一種崇敬的心惰去對待她,以花悟道、修身養性,使插花也有一種神聖感 。 講求「心正花正」,進而「花正心正」。以自然之美來正人之心態,來怡情娛趣,這是真正的藝術境界。 二 東方傳統插花藝術的創作理念與法則 ㈠、符合植物自然生長規律 1.起把緊:插花時,各枝條的基部插口應集中靠攏,如一株生長著的植物,以顯示其自然生機。 2.表現花材自然美:如竹子的美在於其挺拔剛勁的氣勢,若創作中傾斜使用,就喪失了她的內涵美。 3.花型也符合植物自然形態。 ㈡、借鑒同類藝術創作的藝術手法 1:重視線條的應用 常用木本枝條作為主要花材,運用枝條的不同線條形態表現不同的外延美與內涵美,使作品更加生動活潑,更富於藝術表現力。 2:高低錯落,參差有致 插花的位置安排不可太均勻對稱、平齊成列,要高低俯仰,前後伸展,有所變化 。 3:虛實結合,剛柔相濟 A.疏密有致 插花材料之間不可密不透風,也不要平均間隔.要上疏下密、上散下聚。 B.濃淡適宜 花色太濃時宜用淺色小花使之淡化,材質太硬太重時,則宜加些輕柔的枝葉使之柔和。 C.留空白 如盆景式插花,一側布置插花,另一側大片留下空白,使人有觀賞和想像的餘地 。空白出余韻 。 4:呼應關系 注意花材的方向性,使材料在俯仰之間、顧盼之間互相聯系,互相滲透,渾然融為一體,從而生機勃勃,開合自如。 5:對比關系 通過對比,可以使素材之間互相比較,各自突出,或使作品的精華部分得以強調。有對比才能使構圖顯得生動活潑,不致平鋪直敘。對比有高低、疏密、大小、虛實、色彩的對比等等。 6賓主關系 插花時要確立賓主關系,可使主題更為集中,避免因主次不明而造成散漫。 主,是作品的中心內容。而賓則處於襯托的地位,無論從色彩、趨向,都是把主擺在顯要的地位為目的。 ㈢、講求意境,寓意於花,更賦命題 1:意境 注重花材所表達的內容美,即意境美。講究借物寓意,以形傳神,內涵豐富多彩,意境含蓄深遠,耐人尋味和遐思,表現詩情畫意,以秀麗多姿、清雅絕俗見長,這是西方插花乃至於其他插花中所沒有的。 2:寓意於花 人們賦予花木象徵的含義,以借花言志或抒發情懷,寓教於花。故有所謂花意與花語。花木象徵含義的由來有 : 1.以花名的諧音定意 2.以花木的形象定意 3.以花木的生長習性定意 4.按傳說、時令定意 3:作品的命名與意境的表達 命名對插花作品的意境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可引導欣賞者對作品的聯想,與作者在情感上取得共鳴。 命名方式有兩種: 1.規定命題命名 先命名,然後再根據命名進行創作 2.自由命題命名 創作完成之後,根據其表現的題材、主題及意境等內容再命名 以花材的象徵含義和特性來取名 如以竹、松、蘭、菊、桂花等花材創作的「君子之尊」 羅寧作 引自賴爾聰主編《昆明世博會插花大賽獲獎作品集2》 藉助植物的季相景觀變化來命名 如作品「秋色正酣」 薛立新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以插花作品的造型命名 如作品「騰飛」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以自然界山水風光來命名 如「灕江春色」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作品以一種情愫和情感來命名 如「水結同心」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以抽象的手法來表現,命名的自由度更大 如右圖,有如蜻蜓點水,讓人聯想「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意境。 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三節寫景式插花的表現技法 1、布局的要求 寫景式插花講求遠景、中景、近景的安排。運用透視的角度用「遠近法」來布置景物。多株布景時要分組處理,四株要三株密集,一株分開,五株時按三株二株分組,三株也按二株一株分開。高矮各異,不可平齊,也不排列於同一直線上,且姿態變化,相互呼應,生動有趣。 2、花材的選配 寫實景基本忠實於自然景象,用景中之花材;寫意景則用高度概括的手法來表現湖光山色、雪雨風霜等自然景象。 選材廣泛,可用山花野草配以清奇枝杈,或選用有代表性的植物來表現大自然的無窮變化。 3、容器和配件的陪襯 寫景式插花使用的容器多是深度較淺而寬大的廣口淺盆。寫景時往往選用一些恰當的配件來烘托氣氛、渲染景觀 4、寫意寫景的表現技法 除了寫實寫景之外,還可以用概括的、抽象的藝術手法來表現自然,如用粗放的線條模糊地勾勒出景觀的大致輪廓,似像非像,以引起人們的聯想,這種寫意的手法往往比實際景觀更加感人 四 東方傳統插花基本花型 1、基本花型的結構 東方式基本花型一般都由三個主枝構成骨架,然後再在各主枝的周圍,插些長度不同的輔助枝條以填補空間,使花型豐滿並有層次感第一主枝決定花型的基本形態,如直立、傾斜或下垂,其長度取花器高度與直徑之和的1.5-2倍。 第二主枝一般與第一主枝使用同一種花材,以彌補第一主枝之不足,向前傾斜的空間伸展,使花型具有一定的寬度和深度,呈現立體感。其長度應為第一主枝的1/2或3/4。 第三主枝作用是使花型得以均衡。可與第一、第二主枝取同一花材,也可另取其他花材,若第一、第二主枝用了木本花材時,則第三主枝可選草本花材,以求形體和色彩有所變化,它的長度應是第二主枝的1/2或3/4。 從枝是陪襯和烘托各主枝的枝條,其長度應比它所陪襯的枝條短,輔助於各個主枝的周圍,數量根據需要而定,能達效果即可。一般選用與主枝相同的花材,若三主枝都選擇了木本的花材,則輔助枝應選草本花材。 各枝條的相互位置和插枝角度不同,則花型就有所不同,可以變換出許多花型,增加作品的變化性。 2、東方式常見基本花型 A.直立型 第一主枝直立向上插入容器中,表現剛勁挺拔或亭亭玉立的姿態,給人以端莊穩重的藝術美。宜平視觀賞。 「和順團圓」 王蓮英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古典插花名著名品賞析》 B.傾斜型 將主要花枝向外傾斜插入容器中,利用一些自然彎曲或傾斜生長的枝條,表現其生動活潑、富有動態的美感。宜平視觀賞。總體輪廓應呈傾斜的長方形,即橫向尺寸大於高度,才能顯示出傾斜之美。 右圖引自黎佩霞、范燕萍主編《插花藝術基礎》 C.平展型 平展型是將主要花枝橫向斜伸或平伸於容器中,著重表現其橫斜的線條美或橫向展開的色帶美,第一主枝下斜成80o-90o左右,基本上與花器成水平狀造型。 「醉世第一嬌」 王蓮英作 引自王蓮英、秦魁傑主編《中國傳統插花藝術》 D:下垂型 將主要花枝向下懸垂插入容器中,多利用蔓性、半蔓性以及花枝柔韌易彎曲的植物,表現其修長飄逸、彎曲流暢的線條美,畫面生動而富裝飾性。 右圖引自黎佩霞著《實用插花要領與實例》 E.合並花型(組景式插花) 合並花型是將兩種相同或不同的花型組合為一體,形成一個整體的造型作品 。 「春」 謝曉榮作 引自賴爾聰主編《昆明世博會插花大賽獲獎作品集1》 F.寫景式插花 寫景式插花是在盆內的方寸之間表現自然景色的一種插花形式 「幽靜」 王路昌作 引自蔡仲娟主編《中外現代花藝——花之韻作品精選》 以上是文字介紹,如要下載,您可到以下網址: http://www.gz2168.cn/Courseware/qita/down5335.html http://www.0668e.com/soft/7/48/2008/2008090854940.htm http://www.rgzj.com/jxzy/Soft/ShowSoft.asp?SoftID=268 http://manage.800e.net/down_view_50367.html http://www.k167.com/data/1164672/ http://www.jgxfw.com/kj/xxkj/sort0220/kjdown-19133.html

⑨ 大學插花藝術都學什麼

《插花藝術》課程為創新創業類課程。

(一)培養目標
課程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適應新時代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和較強實踐能力,能夠從事插花設計、插花製作、花店經營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二)課程結構
課程採用項目任務教學模式設計課程結構,以國際、國內花店業典型工作項目構建課程內容,圍繞商業插花、東方插花、現代花藝的作品創作核心模塊進行課程規劃,以插花基礎和花店經營模塊為輔助,突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的教學宗旨。
(三) 課程特色
1. 適應技術進步與時代變化
課程對接世界技能大賽花藝項目技術標准提升課程水準,充分融入新知識、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適應時代進步與花店業市場變化。
2. 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模式
課程教學突出以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學模式,通過完成插花作品創作培養學生實踐技能;理論知識的教學以必須夠用尺度,兼顧創新能力的培養和職業生涯塑造,突出實用性和創造性。
3. 優質可視化實操教學資源
A. 技法與實操演示視頻:插花作品創作視頻35個,技法實操視頻22個;
B. 插花作品案例集:插花作品案例集共分7類,43套,674件經典插花作品。
C. 專業賽事提供專業視角:討論區每周發布最新插花專業賽事專欄,介紹包括第五屆中國杯花藝大賽、2019世界盃花藝大賽賽事與獲獎作品,以專業視角開拓眼界。

⑩ 中國傳統插花作品

中國插花(chinesefloarr)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文化現象,大多為滿足主觀與情感的需求,亦是日常生活進行娛樂的特殊方式。插花(ikebana)源於古代民間的愛花、種花、賞花、摘花、贈花、佩花、簪花。其根本在於不斷創造新興之美,藉此宣洩內心的慾望與情緒,屬濃縮化和誇張化的生活。文字、繪畫、雕塑、建築、音樂、舞蹈、戲劇、電影等任何可以表達美的行為或事物,皆屬藝術。

象徵意義

中國插花深受儒家、道教、佛教思想及封建倫理道德的影響,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宇宙觀和審美情趣,認為萬物有靈性,主張「天人合一」,視自然界的花草樹木更是有靈性、有情感之物,所以中國人歷代都有寄情花木之風,賦予各種花木許多象徵性和寓意,被人格化和神化,藉以明志,寄託情思,舒展情趣。在插花中也自然視各種花材不單純是造型的素材與表現形式美的主要物質基礎,而是構思傳情的語言和工具,是創造和表現意境美的重要要素。因此自古以來,插花以凡材必有意,意必吉祥為創作的中心與主題,以追求枝情花韻之美,突出花品花格的表現為最高藝術境界。

此作品為傳統插花傾斜式花瓶插花,傳統插花花藝有六大容器分別為:瓶、盤、缸、碗(缽)、籃、筒。

熱點內容
小橙花藝 發布:2025-09-29 03:20:52 瀏覽:40
台灣公益插花課 發布:2025-09-29 03:05:27 瀏覽:33
粉黛天使玫瑰 發布:2025-09-29 03:01:07 瀏覽:702
平安段海棠 發布:2025-09-29 02:56:34 瀏覽:835
花卉與花期 發布:2025-09-29 02:40:55 瀏覽:401
梅花的詩句王安石拼音 發布:2025-09-29 02:40:13 瀏覽:815
百合花油4升 發布:2025-09-29 02:38:50 瀏覽:506
白梅花多錢 發布:2025-09-29 02:34:31 瀏覽:241
盆栽桂花整形 發布:2025-09-29 02:27:49 瀏覽:252
閩南的蘭花 發布:2025-09-29 02:26:32 瀏覽: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