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上梅花冰片
Ⅰ 冰片有何益处经常服用含有冰片的药物对身体有何影响
冰片
【介绍】
----------------------------
龙脑冰片 为半透明似梅花瓣块状、片状的结晶体,故称“梅片”;直径0.1-0.7cm,厚约0.1cm;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味清凉,嚼之慢慢溶化。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
机制冰片 为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O.2—1.5cm。厚约0.2 —0.3cm;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 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
艾片 为半透明的结晶,直径0.5—1.5cm,厚约0.2-O.3cm;青白色;质稍硬,手捏不易碎;气清香,辛凉味浓烈。燃烧时有浓黑烟无残迹遗留。
以上均以片大、质薄、洁白、松脆、清香气浓者为佳。
----------------------------
【拼音名】
----------------------------
Bing pian
----------------------------
【别名】
----------------------------
原植物龙脑香(《唐本草》)又名:固不婆律(《酉阳杂俎》)、羯布罗香(《本草衍义》)。药材龙脑冰片又名:龙脑(《别录》)、脑子(《海上方》)、瑞龙脑(《本草图经》)、梅花脑子(《小儿药证直诀》)、梅花片脑(《夷坚志》)、片脑(《寿域神方》)、梅花脑、冰片脑(《纲目》)、梅片、梅冰
----------------------------
【英文名】
----------------------------
Borneol
----------------------------
【拉丁名】
----------------------------
药材Borneolum 原植物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
----------------------------
【处方名】
----------------------------
冰片、梅片、梅冰、龙脑、龙脑香、龙脑冰等。
----------------------------
【商品名】
----------------------------
龙脑冰片:又名龙脑、龙脑香、龙脑香冰片、龙脑冰、瑞龙脑、脑子、梅花冰片、梅花脑、梅花片脑、冰片脑、片脑、梅片、梅冰、老式冰片,老梅片、天然冰片等名称,为植物龙脑香树的树脂加工提炼而成的结晶体,为冰片正品,品质优良。主产于印度尼西亚。我国台湾、海南等地也有出产。以片大整齐、香气浓烈、无杂质者为佳。机制冰片:又名机梅片、机片、洗片等名称。为用松节油、樟脑等原料,经化学方法人工合成的结晶体。为冰片副品。品质较差。主产于上海、南京、广州、天津等地。以片大质薄、色洁白、质松脆、清香纯正者为佳。艾片:又名艾粉、结片、贵州梅片。为从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中提取升华加工而成的结晶体。主产于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为冰片副品。品质稍逊于脑龙冰片,可作为龙脑冰片的替代品。以片大、洁白、质松脆、清香浓烈者为佳。
----------------------------
【中药配伍】
----------------------------
1、配麝香,增强通窍醒神,消肿止痛之功,常相须为用,内服治疗中风痰厥,高热神昏等症。外用治疗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2、配硼砂,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用于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痰火久嗽,声嘶喉痛等症。
----------------------------
【药性说明】
----------------------------
本品辛香走窜,性凉清热,其开窍醒神之力较弱,而以清热止痛见长,故为五官外科常用之品。
----------------------------
【功效】
----------------------------
1.芳香宣窍 可治疗神昏痉厥诸证。宣窍醒脑作用与麝香相似。 2.清热止痛 外用可治疗咽喉肿痛、目赤肿痛、外用适量。
----------------------------
【用途】
----------------------------
1,开窍醒神:用于中风,痰热,神昏窍闭,多作辅药。 2,清热止痛:善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热毒疮疡及疮溃不敛,久不收口。
----------------------------
【主治】
----------------------------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癎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
----------------------------
【用法用量】
----------------------------
内服:入丸、散,0.5~1分。外用:研末撒或调敷。宜入丸散,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
【临床应用】
----------------------------
1.治疗口腔溃疡(急性与复发性):煅人中白(煅透、勾焦),白芷各100g,冰片15g,共研细末涂溃疡面,日2~3次。(《广西中医药》,1980;(4):45)。 2.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冰片1g,黄连10g,青黛5g,共研吹耳。(《中医杂志》,1983;(10):79)。 3.治疗霉菌性阴道炎:蛤粉20g,冰片、雄黄各5g,研细末,用菜油调匀涂阴道壁,日1次。(《湖北中医杂志》,1985;(2):9)。 4.治疗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冰片0.5g,麝香0.5g,樟丹10g,龙骨15g,黄连10g,牡蛎10g,共研极细末,每取少许吹于耳道患处。(《中医药学报》1986;(1):31)。 5.治疗外科感染:对于一般外科感染未形成脓肿或者表皮未溃破者,取冰片、芒硝按1:10的比例混匀研末,每用适量,均匀撒在所布中央,约0.5cm厚,贴敷患处,每2~3天更换一次。(《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5):272)。中风、惊厥、喉痹齿痛、口舌溃烂、疥癣疮痒、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等。
----------------------------
【注意事项】
----------------------------
气血虚者忌服,孕妇慎服。《本草经疏》:“凡中风非外来之风邪,乃因气血虚而病者忌之;小儿吐泻后成惊者为慢脾风,切不可服、急惊属实热可用,慢惊属虚寒不可用;眼目昏暗属肝肾虚者不宜入点药。” 1.用量过大 过量使用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并可见肝脾肿大;可使中枢神经兴奋,引起惊厥、意识丧失、痉挛,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 2.过敏反应 外用或内服会使个别人出现皮疹、心慌、胸闷、喉头水肿、呼吸急促。 3.用药不当 孕妇慎用本品,小儿脾胃虚弱,肾阳虚损的慢脾风、素体气血虚弱者不宜服用。
----------------------------
【来源】
----------------------------
为龙脑香料常绿乔木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 aromati-ca Gaertn.f. 的树脂加工品,称“龙脑冰片”;用樟脑、松节油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的制品,称“机制冰片”;或由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艾纳香(大风艾)Blumea balsam-ifere DC.的叶提取的结晶,称“艾片”。
----------------------------
【产地分布】
----------------------------
分布南洋群岛一带。药材①龙脑冰片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等地。②机制冰片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
----------------------------
【化学成分】
----------------------------
本品为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d-Borneol)。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Humulene)β-榄香烯(β-Elem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Asiatic acid)、龙脑香醇酮(Dipterocarpol,Hydroxy-dammarenone Ⅱ)、龙脑香二醇酮(Dryobalanone)、古柯二醇(Erythrodiol)等三萜化合物。这些成分,多少常混入市品冰片中。 为d-龙脑(d-borneol)。
----------------------------
【制剂】
----------------------------
1.有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的作用。能延长小白鼠耐缺氧的存活时间。 2.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猪霍乱弧菌、红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局部应用时对感觉神经刺激很轻,而有某些止痛及温和的防腐作用。
----------------------------
【药理知识】
----------------------------
冰片、梅片、梅冰、龙脑、龙脑香、龙脑冰等。
----------------------------
【采收】
----------------------------
龙脑冰片: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
【加工炮制】
----------------------------
取树枝碎片,用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而得。或取干燥树脂。亦可用化学方法合成。
----------------------------
【储藏】
----------------------------
瓶装密封,以防香气走散,宜于30℃以下阴凉处保存。
----------------------------
【来源考证】
----------------------------
出自《本草纲目》①《唐本草》:“龙脑香及膏香,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合粳米、相思子贮之则不耗。”“树似杉,言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树根中干脂。”②《酉阳杂俎》:“龙脑香树,有肥有瘦,瘦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也。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砍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别有法。”③ 《出自《海药本草》》:“苍龙脑主风疮GANZENG,入膏煎良,用点眼则有伤。”④《纲目》:“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番中又有米脑、速脑、金脚脑、苍龙脑等称,皆因形色命名,不及冰片梅花者也。清者名脑油,《金光明经》谓之羯婆罗香。”
----------------------------
Ⅱ 顶上牙色梅花冰片为何物急需求解!!!!
顶上牙色梅花冰片指的就是冰片 。
冰片,又名片脑、桔片、龙脑香、梅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是近乎于纯粹的右旋龙脑。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除龙脑外尚含律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Ⅲ 翼状胬肉怎么治疗
1.用抗生素眼药水以控制结膜炎症减轻充血。在充血较重时可加用皮质类固醇眼药水。为减少外界剌激可戴适当的变色镜。
2.
小而静止的翼状胬肉无需治疗。如胬肉为进行性或已接近瞳孔区影响视力或眼球转动受限时则可行于术切除。对不愿意接受手术的病人,可用2000~3000U/ml
的争光霉素液0.3ml 在表面麻醉下注射于翼状胬肉的颈部及体部,每周1 次, 3~6 次为1
疗程。为减轻局部反应,可在对侧球结膜下注射0.3ml强的松龙、四环素耐缓可的松眼膏包扎。
3. 冷冻治疗用40.C 的冷冻头接触胬肉头部及颈部,破坏其新生血管并使之萎缩。用于较小和较薄的翼状胬肉。
4. 手术治疗
(1)适应证:①翼状胬肉为进行性、肥厚且充血;②胬肉已侵人近瞳孔区影响视力。
翼状胬肉的于术治疗要求应该达到3 个主要目的:①应安全地将胬肉切除干净;②达到良好的光学效果;③避免复发。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时要特别慎重。
(2) 手术方法:
翼状胬肉单纯切除术
适应于翼状胬肉侵入角膜较多,且为进行性胬肉或接近瞳孔缘威胁患眼视功能者,或对白内障、角膜移植术切口有影响或手术后会刺激翼状胬肉发展者,或胬肉有碍患者美观者。此种手术方法操作亦较简单,手术时间相对较短,但术后易复发。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
适应于翼状胬肉较大且较充血肥厚、生长较快者,或翼搏御状昌银模胬肉切除术中结膜缺失较多者。此手术方法操作相对较复杂,并有一定难度,且用于移植的结膜瓣特别要预防正反面颠倒,但手术效果较好,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
翼状胬肉切除及带蒂结膜瓣移植术
此种手术方法亦适用于胬肉较肥厚充血、长较快者。由于结膜富有弹性和很好的依从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将邻接翼状胬肉切除区的球结膜分离,作适当的松解剪开后进行移位移植,以修复暴露的巩膜区。此法不会出现结膜瓣被反转,且血液供应好,被移植的结膜生长愈合较快。缺点是结膜被牵拉移位时可能有一定张力,故缝合伤口时应良好对位以免结膜伤口裂开。
Ⅳ 梅花参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出处
- 3 拼音名
- 4 英文名
- 5 梅花参的别友哗返名
- 6 来源
- 7 原形态
- 8 生境分布
- 9 化学成份
- 10 梅花参的药理作用
- 11 性味
- 12 归经
- 13 功能主治
- 14 梅花参的用法用量
- 15 各家论述
- 16 摘录
- 附:
- 1 用到中药梅花参的方剂
- 2 用到中药梅花参的中成药
- 3 古籍中的梅花参
1 拼音
méi huā shēn
2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3 拼音名
Méi Huā Shēn
4 英文名
sea cucumber
5 梅花参的别名
凤梨参
6 来源
药材基源:为刺参科动物梅花参的全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lenota ananas (Jaeger).
采收和储藏:春、秋两季捕获,洗净腔内泥沙,入适当的盐水中煮12h捞起冷去后曝干或烘至快干时,再入蓬叶液中略煮,至色黑时,取出晒干。
7 原形态
梅花参,体长圆筒状,一般长6075cm,最大都长达1m,宽约11.5cm,宽9.2cm左右。背面肉刺很大,每311个肉刺基部相连,有似梅化瓣状,在瓣状肉刺中还生有小而单一的肉刺。腹面平坦,遍布小而密的管足。口稍偏于腹面,具20个触手。皮骨骨片简单,一种是微小密集的颗粒体,另一种是纤细和分枝23次的不规则X形体。
8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活时体色鲜艳,背面为橙黄色可橙红色,并散布黄色和褐色斑点,触手为黄色,腹面带红色。常栖息于水深310m有海草的珊瑚沙底。泄殖腔内常有隐鱼共栖。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海南及西沙、中沙、东沙、南沙群岛。本种个体大,品质佳,是南海所产最好的海参。
9 化学成份
含梅花参皂甙 A(thelothurinA)、梅花参皂甙 B(thelothurin B),经醋酸水解得梅花参皂甙元为23ξacetoxyΔ8holostene3B01,梅花参皂甙元B为23ξacetoxyΔ8, 25holostadiene3B01,两者具有相同的糖组成,但与3甲基葡萄糖所结合物尚未完成清楚。尚含羊毛甾烷型(lanostane)皂甙, thelenostatinl,针晶,m.p. 213217℃(氯仿甲醇水)。
10 药理作用
从梅花参提取的thelenostatin l,具强的细胞毒性,是强的鱼毒。抑制P388癌细胞, 半数有效量1.5,亦抑制KB细胞,抑制蛋白质、核糖核酸合成(骨髓组织培养)。
11 性味
味咸;性温
12 归经
肾;肺经
13 功能主治
补肾;益精;养血。主身体虚弱,肺结核;神经衰弱;阳痿;水肿
14 梅花参的用法用量
内服:煮食,适量;研末,每次510g。
15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应用同绿刺参。
16 摘录
《中华本草》
用到中药梅花参的方剂
- 参硫散
nliúsǎn处方:苦参1钱,西硫黄2分。功能主治:梅花风。用法用量:猪胆汁调搽。摘录:好饥《青囊秘传》...
- 秘传八味二花散
科》卷四:方名:秘传八味二花散组成:桃花蕊5钱,梅花蕊(2味不拘多少,阴干)共1两6钱2分,穿山甲(...
- 梅花蛋
拼音:méihuādàn《仙拈集》卷四:方名:梅花蛋组成:鸡蛋1个。主治:瘰疬。用法用量:头开1小孔...
- 梅粥
同上白米煮粥,候熟入英同煮。附注:《药粥疗法》:梅花粥应以35天为一疗程,每天分二次空腹温热食用。...
- 梅花豆
éihuādòu《仙拈集》卷三引朱禹功方:方名:梅花豆组成:赤豆1两,黑豆1两,绿豆1两。功效:稀痘...
- 更多用到中药梅花参的方剂
用芦腊到中药梅花参的中成药
- 暗香汤
拼音:ànxiāngtāng《医统》卷九十八处方梅花。制法梅花将开时,清旦摘取半开花蕊连蒂置瓶内,每...
- 制金柑丸
88g豆蔻288g木香360g延胡索(制)90g梅花150g郁金90g香附(制)30g青皮90g桔络...
- 华佗膏
处。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注蜡梅油制法取鲜蜡梅花100g(或干蜡梅花25g),加麻油600g浸渍...
- 复方制金柑冲剂
蔻110g木香3g沉香42g玫瑰花3g延胡索6g梅花3g香附(制)6g香橼9g丹参6g桔梗6g厚朴(...
- 点舌丸
diǎnshéwán中药部颁标准:别名/通用名:梅花点舌丹拼音名:DiansheWan处方:西红花红...
- 更多用到中药梅花参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梅花参
- 《奇效良方》:[卷之六十二牙齿门(附论)]牙齿通治方
平胃散(少许)梅花片脑(少许)上研匀擦牙疼处,立止。《奇效良方》明·成化六年董宿公元1470年...
- 《奇方类编》:[奇疾方]伤寒舌出
过寸者,梅花片脑半分为末,掺之,随手即愈。《奇方类编》清吴世昌公元1644年—1911年...
- 《验方新编》:[卷一舌部]伤寒热病后舌出寸余不收
顶上梅花冰片,研细,掺舌上,应手而缩,须用五钱方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年...
- 《验方新编》:[卷一耳部]耳内生粒如棉花子大极痛名耳定
人指甲,瓦上焙枯存性,研末,加牙色梅花冰片少许,吹入极效。《验方新编》清鲍相璈公元16441911...
- 《验方新编》:[卷二乳部]乳痈久不收口
Ⅳ 苦瓜霜简介
目录
- 1 拼音
- 2 处方
- 3 制法
- 4 功能主治
- 5 苦瓜霜的用法用御卜塌量
- 6 摘录
- 附:
- 1 古籍中的苦瓜霜
1 拼音
kǔ guā shuāng
2 处方
火消2钱半,青黛5钱,槟榔衣1两(煅黑)。
3 制法
上为末。
4 功能主治
牙疼。
5 苦瓜霜的用法用量
先将大苦瓜1个,蒂旁切落1片,纳药于内,挂当风处,俟皮上取白霜弊晌取贮听用。
6 摘录
《喉舌备要》
古籍中的苦瓜霜
- 《喉舌备要秘旨》:[牙部]牙疳
,放铜锅内,上以瓷碗一个盖之,文武火炼取霜用。苦瓜霜火硝(二钱半)青黛(五钱)槟榔衣(一两,黑)共...
- 《疡医大全》:[卷二十六香港脚部]添加江苏扬州府江、甘、仪三邑
藤钩明天麻白芍当归秦艽枣仁川续断白水煎。(或加癞葡萄藤一钱,或加赤金为引。)清暑汤治妇女香港脚因暑...
- 《本草纲目》:[菜部二十八卷菜之三]苦镇圆瓜
花又开黄花。实大如鸡子,有皱纹,似荔枝。时珍曰∶苦瓜原出南番,今闽、广皆种之。五月下子,生苗引蔓,茎...
- 《验方新编》:[卷十七眼部]治烂弦眼神方
用新鲜苦瓜开一孔,将顶上梅花冰片一分,真麝香半分入苦瓜内,用皮纸包封孔口,隔一宿沥出水,以鸭毛涂搽。...
- 《本草品汇精要》:[续集卷之八虫鱼部]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