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落王勃
Ⅰ 关于中国古代三大名楼的诗句有哪些
中国的三大名楼分别是: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
一、描写黄鹤楼的诗句:
1、《望黄鹤楼》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
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
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白话译文: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
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
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
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
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
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
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朝代】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白话译文:
友人在黄鹤楼向我挥手告别,阳光明媚的三月他要去扬州。
他的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中,只看见滚滚长江在天边奔流。
Ⅱ 王勃《春思赋》全文。
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寓巴蜀,浮游岁序。殷忧明时,坎圣代。九陇县令河东柳太易,英达君子也,仆从游焉。高谈胸怀,颇泄愤懑〔1〕。于时春也, 风光依然。古人云:风景未殊,举目有山河之异〔2〕,不其悲乎!仆不才,耿介之士也。窃禀宇宙独用之心,受天地不平之气。虽弱植一介,穷途千里,未尝下情 于公侯〔3〕,屈色于流俗〔4〕,凛然以金石自匹,犹不能忘情于春。则知春之所及远矣,春之所感深矣。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也。岂徒幽 宫狭路,陌上桑间而已哉。屈平有言“目极千里伤春心”,因作《春思赋》,庶几乎以极春之所至〔5〕,析心之去就云尔。
若夫年临九域 〔6〕,韶光四极〔7〕。解宇宙之严气〔8〕,起亭皋之春色〔9〕。况风景兮同序,复江山之异国。感大运之盈虚,见长河之纡直。蜀川风候隔秦川,今年节物 异常年。霜前柳叶衔霜翠,雪里梅花犯雪妍。霜前雪里知春早,看柳看梅觉春好。思万里之佳期,忆三秦之远道〔10〕。澹荡春色,悠扬怀抱。野何树而无花?水 何堤而无草?
于是仆本浪人,平生自沦〔11〕。怀书去洛,抱剑辞秦。惜良会之遒迈〔12〕,厌他乡之苦辛。忽逢边候改,遥忆帝乡春。 帝乡迢递关河里,神皋欲暮风烟起〔13〕。黄山半入上林园〔14〕,玄灞斜分曲江水〔15〕。玉台金阙纷相望,千门万户遥相似。昭阳殿里报春归,未央台上 看春晖。水精却挂鸳鸯幔〔16〕,云母斜开翡翠帏〔17〕。竞道西园梅色浅,争知北阙柳阴稀〔18〕。敛态调歌扇,回身整舞衣。银蚕吐丝犹未暖,金燕衔泥 试学飞。妾本幽闺学歌舞,宁知汉代多巡抚?前年斋祭谒甘泉〔19〕,今岁笙箫祠后土〔20〕。桃花万骑喧长薄〔21〕,兰叶千旗照平浦〔22〕。见原野之 秀芳,忆山河之邃古。长安路狭绕长安,公子春来不厌看。杏叶装金辔,蒲萄镂玉鞍。耸盖临平乐,回笳出上兰。上兰经杜,挥鞭日将暮。白马新临御沟道,青牛近 出章台路〔23〕。章台接建章〔24〕,垂柳复垂杨〔25〕。草开驰马埒〔26〕,花满斗鸡场〔27〕。南邻少妇多妖婉〔28〕,北里王孙驻行硋 〔29〕。乍怪前春节候迟,预道今年寒食晚〔30〕。伤紫陌之春度,惜青楼之望远。紫陌青楼照月华,珠帷黼帐七香车。蛾眉画来应几样,蝉鬓梳时髻欲斜 〔31〕。恨雕鞍之届晚,痛银箭之更赊。行行避叶,步步看花。自狂夫之荡子,成贱妾之倡家。狂夫去去无穷已,贱妾春眠春未起。自有兰闺数十重〔32〕,安 知榆塞三千里〔33〕?
榆塞连延玉关侧,云间沉沉不可识〔34〕。葱山隐隐金河北〔35〕,雾里苍苍几重色。忽有驿骑出幽并 〔36〕,传道春衣万里程。龙沙春草遍〔37〕,瀚海春云生〔38〕。疏勒井泉寒尚竭〔39〕,燕山烽火夜应明。语道河源路远远,谁教夫婿苦行行?君行塞 外多霜露,为想春园起烟雾。游丝生合欢枝〔40〕,落花自绕相思树〔41〕。春望年年绝,幽闺离绪切。春色朝朝异,边庭羽书至。都护新封万里侯〔42〕, 将军稍定三边地〔43〕。长旆犹衔扫云色〔44〕,宝刀尚拥干星气〔45〕。昨夜祁连驿使还,征夫犹住雁门关。君度山川成白首,应知岁序歇红颜。红颜一别 同胡越〔46〕,夫婿连延限城阙。羌笛惟横陇路风〔47〕,戎衣直照关山月。春色徒盈望,春悲殊未歇〔48〕。复闻天子幸关东〔49〕,驰道烟尘万里红 〔50〕。析羽摇初日〔51〕,繁笳思晓风。后骑犹分长乐馆〔52〕,前旌已映洛阳宫。
洛阳宫城纷合沓〔53〕,离房别殿花初匝。河 阳别舍抵长河,丹轮绀硋相经过〔54〕。戚里繁珠翠,中闺盛绮罗。凤移金谷舞,莺引石城歌。向夕天津洛桥暮〔55〕,争驱紫燕黄牛度〔56〕。闲居伊水园 〔57〕,旧宅邙山路〔58〕。武子新布金钱埒〔59〕,季伦欲碎珊瑚树〔60〕。复有西墉春雾寡〔61〕,更值南津春望写。入金市而乘羊〔62〕,出铜 街而试马〔63〕;叶犯露而争密,花牵风而乱下。锦障萦山,罗帏照野。司空、令尹之博物〔64〕,二陆、三张之文雅〔65〕。新年柏叶之樽〔66〕,上巳 兰英之〔67〕,春来并是春,何啻两违秦?
忽逢江外客,复忆江南春。罗衣乘北渚,锦袖出东邻。江边小妇无形迹〔68〕,特怨狂夫事行 役。凤凰山上花无数,鹦鹉洲中草如积。春江澹容与,春期无处所。春水春鱼乐,春汀春雁举〔69〕。君道玉门关,何如金陵渚?为问逐春人,年光几处新?何年 春不至?何地不宜春?亦有当春逢远客,亦有当春别故人。风物虽同候,悲欢各异伦〔70〕。归去春山恣闲放,蕙畹兰皋行可望,何为悠悠坐惆怅?比来作客住临 邛〔71〕,春风春日自相逢。石镜岩前花屡密〔72〕,玉轮江上叶频浓。高平灞岸三千里〔73〕,少道梁山一万重〔74〕。自有春花煎别思,无劳春镜照愁 容。盛年眇眇辞乡国〔75〕,长路遥遥不可极。形随朗月骤东西,思逐浮云几南北。春蝶参差命俦侣,春莺绵蛮思羽翼〔76〕。余复何为此?方春长叹息。会当 一举绝风尘,翠盖朱轩临上春。朝升玉署调天纪,夕憩金闺奉帝纶。长卿未达终希达〔77〕,曲逆长贫岂剩贫〔78〕。年年送春应未尽,一旦逢春自有人。
Ⅲ 求林清玄,<梅花落在弦间》全文
净几横琴晓寒,梅花落在弦间
我欲清吟无句,转烦门外青山
作者是谁?
Ⅳ 王勃写冬天梅花的宋词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不知道你要找的是不是这个,这个是王安石的,王安石确实是北宋人,但这不是词,是一首诗.
Ⅳ 谁有王勃的《春思赋》
○春思赋(并序)
咸亨二年,余春秋二十有二,旅寓巴蜀,浮游岁序。殷忧明时,坎Б圣代。
九陇县令河东柳太易,英达君子也,仆从游焉。高谈胸怀,颇泄愤懑。於时春也,
风光依然。古人云:“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不其悲乎?”仆不才,耿介
之士也。窃禀宇宙独用之心,受天地不平之气,虽弱植一介,穷途千里,未尝下
情於公侯,屈色於流俗,凛然以金石自匹,犹不能忘情於春。则知春之所及远矣,
春之所感深矣,此仆所以抚穷贱而惜光阴,怀功名而悲岁月也。岂徒幽宫狭路,
陌上桑间而已哉?屈平有言:“目极千里伤春心。”因作《春思赋》,庶几乎以
极春之所至,析心之去就云尔。
若夫年临九域,韶光四极。解宇宙之严气,起亭皋之春色。况风景兮同序,
复江山之异国,感大运之盈虚,见长河之纡直。蜀川风候隔秦川,今年节物异常
年。霜前柳叶衔霜翠,雪裹梅花犯雪妍,霜前雪裹知春早,看柳看梅觉春好。思
万里之佳期,忆三秦之远道。澹荡春色,(一作风)悠扬怀抱。野何树而无花?
水何堤而无草?
于是仆本浪人,平生自沦,怀书去洛,抱剑辞秦。惜良会之遒迈,厌他乡之
苦辛。忽逢边候改,遥忆帝乡春。帝乡迢递关河里,神皋欲暮风烟起。黄山半入
上林园,元灞斜分曲江水。玉台金阙纷相望,千门万户遥相似。昭阳殿里报春归,
未央台上看春晖。水精却挂鸳鸯幔,
Ⅵ 古诗两百首有哪些
关脽(节选)《诗经·周南》
木瓜《诗经·国风·卫风》
采葛《诗经·国风·王风》
伐檀(节选)《诗经·国风·魏风》
硕鼠(节选)《诗经·国风·魏风》
蒹葭(节选)《诗经·国风·秦风》
易水歌(战国·荆轲)
垓下歌(秦·项羽)
大风歌(汉·刘邦)
北方有佳人(汉·李延年)
上邪(汉乐府)
江南(汉乐府)
长歌行(节选)(汉乐府)
行行重行行(节选)(古诗十九首)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城中谣(汉乐府)
桓灵时童谣(汉乐府)
龟虽寿(节选)(汉·曹操)
短歌行(节选)(汉·曹操)
七步诗(魏·曹植)
思吴江歌(晋·张翰)
归园田居(其三)(晋·陶渊明)
饮酒(晋·陶渊明)
登池上楼(节选)(南朝·宋·谢灵运)
赠范哗(北朝·魏·陆凯)
梅花落(南朝·宋·鲍照)
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节选)(南朝·齐·谢胱)
别诗(南朝·梁·范云)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南朝·梁·陶弘景)
相送(南朝·梁·何逊)
山中杂诗(南朝·梁·吴均)
望隔墙花(南朝·梁·刘孝威)
蜀道难(南朝·梁·萧纲)
重别周尚书(北朝·周·庾信)
长安九日诗(南朝·陈·江总)
送别诗(南朝民歌)
敕勒歌(北朝民歌)
人日思归(隋·薛道衡)
咏鹅(唐·骆宾王)
风(唐·李峤)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山中(唐·王勃) 渡汉江(唐·宋之问)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咏柳(唐·贺知章)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贺知章)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凉州词(唐·王之涣) 春晓(唐·孟浩然)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从军行七首(其四)(唐·王昌龄) 出塞二首(其一)(唐·王昌龄) 闺怨(唐·王昌龄)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鹿柴(唐·王维) 竹里馆(唐·王维) 鸟鸣涧(唐·王维) 相思(唐·王维) 山中(唐·王维) 田园乐(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 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 静夜思(唐·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唐·李白) 赠汪伦(唐·李白)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送友人(唐·李白)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唐·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望天门山(唐·李白) 客中行(唐·李白)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夜宿山寺(唐·李白) 黄鹤楼(唐·崔颢) 凉州词(唐·王翰) 营州歌(唐·高适) 别董大二首(其一)(唐·高适) 塞上听吹笛(唐·高适) 江南曲(唐·储光羲)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前出塞(唐·杜甫) 春望(唐·杜甫) 春夜喜雨(唐·杜甫) 赠花卿(唐·杜甫)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绝句二首(其一)(唐·杜甫) 绝句四首(其三)(唐·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逢入京使(唐·岑参) 月夜(唐·刘方平) 枫桥夜泊(唐·张继) 寒食(唐·韩翃) 征人怨(唐·柳中庸) 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塞下曲六首(其二)(唐·卢纶) 塞下曲六首(其三)(唐·卢纶)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游子吟(唐·孟郊) 秋思(唐·张籍) 新嫁娘词三首(其一)(唐·王建)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竹枝词(唐·刘禹锡) 浪淘沙九首(其一)(唐·刘禹锡) 乌衣巷(唐·刘禹锡) 望洞庭(唐·刘禹锡)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悯农二首(其一)(唐·李绅) 悯农二首(其二)(唐·李绅) 江雪(唐·柳宗元) 菊花(唐·元稹)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题诗后(唐·贾岛) 题金陵渡(唐·张祜) 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 马诗二十三首(其五)(唐·李贺) 江南春(唐·杜牧) 泊秦淮(唐·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 山行(唐·杜牧) 秋夕(唐·杜牧) 清明(唐·杜牧)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乐游原(唐·李商隐)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官仓鼠(唐·曹邺) 雪(唐·罗隐) 台城(唐·韦庄) 题菊花(唐·黄巢) 伤田家(唐·聂夷中) 春怨(唐·金昌绪) 送人游吴(唐·杜荀鹤) 社日(唐·王驾) 寄夫(唐·陈玉兰), 哥舒歌(唐·西鄙人) 赋新月(唐·缪氏子) 金缕衣(唐·无名氏) 述亡国诗(后蜀·花蕊夫人徐氏) 山园小梅(宋·林逋)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宿甘露僧舍(宋·曾公亮) 陶者(宋·梅尧臣) 田家(宋·梅尧臣) 画眉鸟(宋·欧阳修) 淮中晚泊犊头(宋·苏舜钦) 乡思(宋·李觏) 蚕妇(宋·张俞) 西楼(宋·曾巩) 居洛初夏作(宋·司马光) 梅花(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元日(宋·王安石) 雨后池上(宋·刘放) 送春(宋·王令) 村居(宋·张舜民)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题西林壁(宋·苏轼) 惠崇春江晓景(宋·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禾熟(宋·孔平仲) 牧童(宋·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宋·黄庭坚) 春日(宋·秦观) 早发(宋·宗泽) 绝句(宋·陈师道) 春日(宋·晁冲之) 明皇打毽图(宋·晁说之) 病牛(宋·李纲) 绝句(宋·吴涛) 乌江(宋·李清照) 三衢道中(宋·曾几) 牡丹(宋·陈与义) 池州翠微亭(宋·岳飞)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节选)(宋·陆游) 示儿(宋·陆游) 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小池(宋·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春日(宋·朱熹) 观书有感(宋·朱熹) 绝句(宋·僧志南) 过垂虹(宋·姜夔) 新凉(宋·徐玑) 约客(宋·赵师秀) 乡村四月(宋·翁卷) 悟道诗(宋·某尼) 淮村兵后(宋·戴复古) 暮春(宋·曹豳)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野步(宋·周密) 闻笛(宋·严羽) 寒夜(宋·杜未) 题临安邸(宋·林升) 雪梅(宋·卢梅坡) 过零丁洋(节选)(宋·文天祥) 扬子江(宋·文天祥) 画菊(宋·郑思肖) 答钟弱翁(宋·佚名) 月子弯弯照九州(南宋民歌)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金·元好问) 到京师(元·杨载) 寒夜作(元·揭侯斯) 西湖竹枝词(元·杨维桢) 郑所南兰(元·倪瓒) 上京即事(元·萨都剌) 墨梅(元·王冕) 远山(元·张秦娥) 赤日炎炎似火烧(明·施耐庵) 京师得家书(明·袁凯)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Ⅶ 高适笔下的离情
高适《塞上听吹笛》
【原文】: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⑴塞上:边塞地区。
⑵雪净:冰雪消融。胡天:指西北边塞地区。胡是古代对西北部民族的称呼。牧马:放马。西北部民族以放牧为生。
⑶羌(qiāng)笛:羌族管乐器。戍楼:军营城楼
⑷梅花何处落:此句一语双关,既指想象中的梅花,又指笛曲《梅花落》。《梅花落》属于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这里将曲调《梅花落》拆用,嵌入“何处”两字,从而构思成一种虚景。
⑸关山:这里泛指关隘山岭。
【翻译】:
寒霜落尽,胡天明澈,牧马已还,在皎洁的月光下,悠扬的羌笛声回荡在戍楼之间。
请问那梅花究竟在何处落下,没想到在春风的吹拂下,一夜之间便布满了关隘山川。
【赏析】:
高适曾多次到过边关,他两次出塞,去过辽阳,到过河西,对边塞生活有着较深的体验。这首诗是高适在西北边塞地区从军时写的,当时他在哥舒翰幕府。
《塞上听吹笛》是唐代诗人高适的作品。此诗用明快秀丽的基调和丰富奇妙的想象,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反映了边塞生活中安详、恬静的一面。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把战士戍边之志与思乡之情有机地联系起来,统一起来,构成一幅奇丽寥廓、委婉动人的画卷。全诗含有思乡的情调但并不低沉,表达了盛唐时期的那种豪情,
高适在这首诗中写景就有“虚景”与“实景”之分,他用明快、秀丽的基调,丰富奇妙的想象,实现了诗、画、音乐的完美结合,描绘了一幅优美动人的塞外春光图,使这首边塞诗有着几分田园诗的风味。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前二句写的是实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洒下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面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消息,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哪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谓:何处吹奏《梅花落》?“梅花落”本为羌笛声,但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意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其境界很动人。
三四句之妙不仅如此。将“梅花落”拆用,又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呼应雪净月明的实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洒满关山。这固然是写声成象,但它是由曲名拆用形成的假象,以设问出之,虚之又虚。而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配搭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手也难以画出的。同时,它仍包含通感,即由听曲而“心想形状”的成分。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Ⅷ 梅花落的诗句是什么
《梅花落》原文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
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
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
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梅花落》作者简介
杨炯(650-约695)唐代诗人。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县)人。十岁举神童,待制弘文馆。二十七岁应制举及第,补校书郎。公元681年(高宗永隆二年)充崇文馆学士,迁太子詹事司直。恃才傲物,因讥刺朝士的矫饰作风而遭人忌恨,武后时遭谗被贬为梓州司法参军。公元690年(天授元年)任教于洛阳宫中习艺馆。公元692年(如意元年)秋后出为婺州盈川县令,死于任所,故亦称“杨盈川”。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世称“王杨卢骆”,为“初唐四杰”。工诗,擅长五律,其边塞诗较著名。有《盈川集》,存诗33首。
《梅花落》简介
《梅花落》属汉乐府“横吹曲辞”。这首诗通过女主人公的赏梅来表现了她对行人(即她的丈夫)的思念,反映了战争的长久,亲人无音信。读者从妻子思念丈夫的切切情感中可以看出当时边关战争的时间之长,守疆的重要性。此诗既是咏物诗,又是闺情诗。前四句咏物,后四句写人。首联的梅花引出了尾联中对春恨的感慨,“一株梅”则暗示了女主人公的孤独。诗味醇厚,形象逼真。
Ⅸ 古代四大名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蓬莱阁)的四大名诗(最著名的诗每楼一首)
1、《望黄鹤楼》唐代:李白
东望黄鹤山,雄雄半空出。四面生白云,中峰倚红日。
岩峦行穹跨,峰嶂亦冥密。颇闻列仙人,于此学飞术。
一朝向蓬海,千载空石室。金灶生烟埃,玉潭秘清谧。
地古遗草木,庭寒老芝术。蹇予羡攀跻,因欲保闲逸。
观奇遍诸岳,兹岭不可匹。结心寄青松,永悟客情毕。
释义:
向东眺望黄鹤山,只见黄鹤山威势雄伟横出于半空之中。山的四面环绕着白云,中间的山峰托春天上的太阳。山峦峭立高跨于空中,高峻的上峰深幽邃密。多次听说过许多仙人在这里学习飞身升天之术,一朝成仙飞间蓬莱仙境,流下的石室千年以来空空荡荡。
丹灶早已生出尘埃,清澈的水潭也早已寂静无声,失去了先前的生气。地宅荒古长满了杂草,庭中苦寒,芝术之类的药草皆已老去。我很想登临此山,借以保有我的闲逸之致。观览奇异遍及各个名山,所见却都不能与这座山匹敌。我寄心于山上青松,由此悟认不再会有客旅情怀了。
2、《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代: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释义: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看见大雁南飞引起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在天上传杯饮酒。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3、《滕王阁诗》唐代: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释义:
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南浦的云在画栋边上环绕飘飞,傍晚时分西山的雨吹打着珠帘。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4、《汉宫春·会稽蓬莱阁怀古》宋代:辛弃疾
秦望山头,看乱云急雨,倒立江湖。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长空万里,被西风变灭须臾。回首听月明天籁,人间万窍号呼。
谁向若耶溪上,倩美人西去,麋鹿姑苏?至今故国人望,一舸归欤。岁云暮矣,问何不鼓瑟吹竽?君不见王亭谢馆,冷烟寒树啼乌!
释义:
看秦望山上乱云飞渡,暴雨倾注,犹如江湖倒泻下来。不知道是云化为雨,还是雨化为云?万里长空,西风劲吹,乌云瞬间变幻消失。回首倾听明月星夜天籁长鸣,人间万千洞穴的呼号似山崩雷震!
是谁将若耶溪畔的美女西施献给吴王,导致吴国灭亡,只剩下麋鹿出没在姑苏台?至今越国人仍盼望西施坐船归来。一年已到年底了,何不演奏乐器以示欢乐?难道君看不见古代王、谢望族的亭台楼阁,而今只剩凋残的树木,寒烟清冷,孤寂的乌鸦仍在呼唤着离魂!
5、《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释义:
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Ⅹ 林清玄的<<清欢.>里的文章<<梅花落在弦间>>在哪里有
林清玄,笔名秦来情、林源漓、林大悲等。台湾高雄人,一九五三年生。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赏最多的一位。
一九七三年开始散文创作。一九七九年起连续七次获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散文优秀奖和报导文学优等奖、台湾报纸副刊专栏金鼎奖等。他的散文文笔流畅清新,表现了醇厚、浪漫的情感,在平易中有着感人的力量。作品有散文集《莲花开落》、《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的酒》、《鸳鸯香炉》、《金色印象》、《白雪少年》《桃花心木》等。他的散文集一年中重印超过二十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