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卉百科 » 唐杜鹃花赏析

唐杜鹃花赏析

发布时间: 2021-02-21 21:12:49

⑴ 谁能告诉我描写、赞美杜鹃花的诗句,并附上意思

杜鹃花

也叫映山抄红,常绿或袭落叶灌木。叶卵状椭圆形。春季开花,花冠阔漏斗形,红色,是著名的观赏植物。

唐·白居易《雨中赴刘十九二林之期及到寺刘已先去因以四韵寄之》:云中台殿泥中路,既阻同游懒却还。将谓独愁犹对雨,不知多兴已寻山。才应行到千峰里,只校来迟半日间。最惜杜鹃花烂漫,春风吹尽不同攀。

白话大意:山上高耸入云的台阁宫殿需要经过泥泞的山路才能到达,同游之人没有到达而我却不想下山。或许有人会说我是孤独才会这样面对的大雨,却不知道我是意兴所致而去寻访名山。本来应该早就把自己融入到万山之中,他们却因风雨的牵拌而来迟了一步。最可惜的是烂漫的杜鹃花被春风春雨吹落满地,我们无法一同欣赏她们。

此诗的言外之意我想你应该能明白,主要是讲双方的耐心及意志不同,所以有人能不畏艰难而上高山,看到美景,有人却不行,所以很遗憾地大家不能都同时到达同一个目标或地方,欣赏到杜鹃花的美丽。

⑵ 李白 《宣城风杜鹃花》赏析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赏析: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今日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怎能回到故乡去呢?青年时代 ,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本想功成名退再荣归故里。谁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有何面目见蜀中父老呢?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 ,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诗句把“一 ”“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⑶ 描述杜鹃花的诗句

【唐】李白 唐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专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属白 净兴寺杜鹃花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唐】曹松 寒食日题杜鹃花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唐】成彦雄 杜鹃花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唐】韩偓 净兴寺杜鹃一枝繁艳无比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宋】杨巽斋 杜鹃花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宋】真山民 杜鹃花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在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宋】杨万里明发西观晨炊蔼冈(选一)
何须名苑看春风, 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祥。清溪倒照映山红。

⑷ 《宜城见杜鹃花》唐李白这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诗人在宣城看见杜鹃花开,便联想到蜀中的杜鹃鸟,情不自禁地怀念起久别的故乡来了

⑸ 唐李白宣城见杜鹃花的解释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
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
三春三月忆三巴。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他被朝廷判流夜郎,遇赦归来后,此时正流落江南,寄人篱下。不久又染了病,晚景凄惨。老来思乡,本是人之常情,何况诗人老迈患病,于是,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
诗是感物而起兴的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觉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一片红色,仔细瞧,原来是杜鹃花开了。这杜鹃不是故乡的花吗?诗人的乡思因此被触动了。
在蜀中,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子规鸟就开始啼鸣了。子规鸟,又名杜鹃,花与鸟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诗人联想的一个原因。这鸟,相传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
:“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昼夜不止
,一直啼叫得嘴边淌出血来。此刻,诗人耳边似乎响起了子规鸟的蹄叫声,一声声地呼唤他归去。
诗的一、二句,形成自然的对仗,从地理和时间两个方面的对比和联结中,真实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
,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今日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然而,被乡思苦苦折磨着的诗人,眼下怎能回到故乡去呢
?青年时代
,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要到故乡之外的广阔天地中去实现宏伟抱负。本想功成名退再荣归故里。谁料功业无成,老来竟落到这步田地,他有何面目见蜀中父老呢?何况,李白眼下困居宣城,拖着老迈的病体,也无法踏上旅途。飘泊终生的诗人,到头来不但政治与事业上没有归宿,就连此身也无所寄托,遥望着千里之外的故乡,他心中的悲戚可想而知。
三、四句,分别承接一、二句,进一步渲染浓重的乡思。首句说“曾闻”,第三句则强调了真切如闻:子规鸟的俗名,就叫断肠鸟,“一叫一回肠一断”,它啼叫起来
,没完没了,诗人的愁肠也断成一寸寸了。末句点明时令
,用“三春三月”四字,补叙第二句;“忆三巴”三字,则突现了思乡的主题,把杜鹃花开、子规悲啼和诗人的断肠之痛融于一体,以一片苍茫无涯的愁思将全诗笼罩了起来。诗的三、四句看似对仗,其实对得又不甚工。诗句把“一
”“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⑹ 杜鹃花古韵诗

【唐】李白 唐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 净兴寺杜鹃花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唐】曹松 寒食日题杜鹃花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唐】成彦雄 杜鹃花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唐】韩偓 净兴寺杜鹃一枝繁艳无比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唐】李群玉:叹灵鹫寺山榴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
山深春晚无人赏,即是杜鹃催落时。

【唐】李绅 新楼诗
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
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⑺ 杜鹃花都有哪些寓意

杜鹃原本是一种捕食昆虫的益鸟,常昼夜不停地啼鸣。民间有个美丽而离奇的传说:古时蜀国国王杜宇很爱百姓,死后化为子规鸟(又名子鹃),人们便把这种鸟称为杜鹃。每当春季来临,杜鹃就飞来唤醒老百姓:“快快布谷!快快布谷!”长此以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鲜血洒在地上,染红了漫山的杜鹃花。在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杜鹃花有许多不同的芳名雅号。汉族流传最为深远的当属“望帝春心化杜鹃”的传说了。从唐代开始,杜鹃花被赋予“花中西施”的雅号,一直流传至今。藏族称杜鹃花为“格桑花”,是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蒙古族把杜鹃花叫“弘吉剌花”,因为弘吉剌部是出美女的部落。朝鲜族称杜鹃花为“金达莱”,并把杜鹃花定为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州花。壮族把杜鹃花叫做“灯笼花”,如今壮族圣山大明山的杜鹃花节正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彝族把杜鹃花称为马缨花。农历二月初八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插花节,这时火红的马缨花染红了千里彝山。马缨花是大树杜鹃,又叫索玛花。羌族把杜鹃花叫“羊角花”,男女青年互赠杜鹃花表达爱意,把订婚叫做“插花”。杜鹃花属的拉丁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玫瑰树”。杜鹃花的花语是爱的喜悦。据说喜欢此花的人纯真无邪。杜鹃花的箴言是当见到满山杜鹃盛开,就是爱神降临的时候。尼泊尔、朝鲜、比利时将杜鹃花定为国花。江西、安徽、贵州以杜鹃花为省花。伊春、丹东、麻城、九江、巢湖、余姚、嘉兴、韶关、台北、基隆等城市将杜鹃花定为市花。

杜鹃花

⑻ 杜鹃花的象征意义

杜鹃花语:爱的快乐、鸿运高照、奔放、清白、忠诚、思乡。

杜鹃花语:繁荣吉祥,坚韧乐观,事业兴旺。《草花谱》有云:“映山红若生满山顶,其年丰稳,人竞采之。”

西方对杜鹃也有特殊的爱好。他们认为杜鹃花繁.是“鸿运高照,生意兴隆”的好兆头,特别是全红的杜鹃更是如此。

对于白色的杜鹃,则认为清丽脱俗,男女之间相互赠送,更显得高雅。对于红白相间的杜鹃,则含义更为深沉,表示:希望与你融合无间,共同创造美好的明天。

(8)唐杜鹃花赏析扩展阅读:

土壤

杜鹃是喜荫的植物,太阳的直射对它生长不利,所以杜鹃专类园最好选择在有树影遮荫的地方,或者在做绿化设计时,就考虑到这一点,有意地在专类园中配置乔木。杜鹃喜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但由于各专类园和景观都要用水泥做道路和铺装,使得杜鹃栽植地土壤板结,碱性严重,所以必须把栽植地的土壤进行更换,并加一定量的泥炭土。长江以北均以盆栽观赏。盆土用腐叶土、沙土、同土(7:2:1),搀入饼肥、厩肥等,拌匀后进行栽植。一般春季3月上盆或换土。

长江以南地区以地栽为主,春季萌芽前栽植,地点宜选在通风、半阴的地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含丰富的腐殖质,以酸性沙质壤土为宜,并且不宜积水,否则不利于杜鹃正常生长。栽后踏实,浇水。

栽种

杜鹃最适宜在初春或深秋时栽植,如在其它季节栽植,必须架设荫棚,定植时必须使根系和泥土匀实,但又不宜过于紧实,而且使根茎附近土壤面呈弧形状态,这样既可保护植株浅表性的根系不受严寒的冻害,又有利于排水。

温度

4月中、下旬搬出温室,先置于背风向阳处,夏季进行遮荫,或放在树下疏荫处,避免强阳光直射。生长适宜温度15-25℃,最高温度32℃。秋未10月中旬开始搬入室内,冬季置于阳光充足处,室温保持5-10℃,最低温度不能低于5℃,否则停止生长。

浇水

杜鹃对土壤干湿度要求是润而不湿。一般春秋季节,对露地栽种的杜鹃可以隔2-3天浇一次透水,在炎热夏季,每天至少浇一次水。日常浇水,切忌用碱性水,浇水时还应注意水温不宜过冷,尤其在炎热夏天,用过冷水浇透,造成土温骤然降低,影响根系吸水,干扰植株生理平衡。

栽植和换土后浇1次透水,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以利根部成活生长。生长期注意浇水,从3月开始,逐渐加大浇水量,特别是夏季不能缺水,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勿积水,9月以后减少浇水,冬季入室后则应盆土干透再浇。

湿度

杜鹃喜欢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但有些杜鹃专类园都建在广场、道路两旁,空气流动快,比较干燥,所以必须经常对杜鹃叶片进行喷水或对周围空气进行喷雾,使杜鹃园周围空气保持湿润。

施肥

在每年的冬末春初,最好能对杜鹃园施一些有机肥料做基肥。4-5月份杜鹃开花后,由于植株在花期中消耗掉大量养分,随着叶芽萌发,新梢抽长,可每隔15天左右追一次肥。入伏后,枝梢大多已停止生长,此时正值高温季节,生理活动减弱,可以不再追肥。

秋后,气候渐趋凉爽,且时有秋雨绵绵,温湿度宜于杜鹃生长,此时可做最后一次追肥,入冬后一般不宜施肥。

合理施肥是养好杜鹃的关键,喜肥又忌浓肥,在春秋生长旺季每10天施1次稀薄的饼肥液水,可用淘米水、果皮、菜叶等沤制发酵而成。在秋季还可增加一些磷、钾肥,可用鱼、鸡的内脏和洗肉水加淘米水和一些果皮沤制而成。

除上述自制家用肥料外,还可购买一些家用肥料配合使用,但切记要“薄”肥适施。入冬前施1次干肥(少量),换盆时不要施盆底肥。另外,无论浇水或施肥时用水均不要直接使用自来水,应酸化处理(加硫酸亚铁或食醋),在pH值达到6左右时再使用。

⑼ 杜鹃花在唐代是怎么被形容的

唐代杜鹃花又称山石榴。
唐代杜鹃花又称山石榴,又由于各种杜鹃花与羊踯躅形态相似,而将开红花的种称为红踯躅,开紫花的种称为紫踯躅。此时杜鹃花引种频繁,宫苑、宅园、寺庙多有栽培。大历十年(775年)进士王建作《宫词》多首,其中有一首写道:“太仪前日暖房来,嘱向朝阳乞药栽,敕赐一窠红踯躅,谢恩未了奏花开”。诗文反映当时皇帝对杜鹃花的重视。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长诗提到,秦岭地区野生杜鹃花生长十分茂盛。《广群芳谱》引《续仙传》提到,润州(今江苏镇江)鹤林寺,有杜鹃花高丈余,每至春月烂熳,据僧相传,唐贞元(785—805年)中有僧自浙江天台移来。白居易引种杜鹃更是热情无比,除上述七言古诗有所反映外,另有多首诗歌可作证明,如诗句:“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去年树”等等;既说明诗人对杜鹃的酷爱,又说明引种杜鹃的一再成功。开成四年(839年)唐相李德裕将浙江稽山之四时杜鹃移植于洛阳也获成功。

⑽ 赞美杜鹃花的诗词

【唐】李白唐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唐】李白 净兴寺杜鹃花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唐】曹松寒食日题杜鹃花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唐】成彦雄 杜鹃花

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

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

一声寒食夜,数朵野僧家。

谢豹出不出,日迟迟又斜。

【唐】韩偓 净兴寺杜鹃一枝繁艳无比

一园红艳醉坡陀,自地连梢簇蒨罗。

蜀魄未归长滴血,只应偏滴此丛多。

【唐】李群玉:叹灵鹫寺山榴

水蝶岩蜂俱不知,露红凝艳数千枝。

山深春晚无人赏,即是杜鹃催落时。

【唐】李绅 新楼诗

杜鹃如火千房拆,丹槛低看晚景中。

繁艳向人啼宿露,落英飘砌怨春风。

早梅昔待佳人折,好月谁将老子同。

惟有此花随越鸟,一声啼处满山红。

【唐】白居易 山枇杷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

火树风来翻绛焰, 琼枝日出晒红纱。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韵

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千丛相面背,万朵百低昂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闲折二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唐】白居易 山石榴花十二韵

好差青鸟使,封作百花王。”

【唐】白居易 戏河山石榴

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

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

【唐】白居易

喜山石榴花开,去年自庐山移来

忠州州里今日花,庐山山头春时树。

己怜根损斩新栽,还喜花开依旧数。

赤玉何人少琴轸,红缬谁家合罗裤。

但知烂漫恣情开,莫怕南宾桃李妒。

【唐】白居易 咏杜鹃

玉泉南涧花奇怪,不似花丛似火堆。

今日多情唯我到,每年无故为谁开。

宁辞辛苦行三里,更与留连饮两杯。

犹有一般辜负事,不将歌舞管弦来。

【唐】白居易:咏杜鹃

哗哗夏煌煌,花中无此芳。

艳秋宜小院,条短称低廊。

本是山头物,今为砌下芳。

千丛相面背,万朵百低昂。

煦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

【唐】白居易 山石榴,寄元九

山石榴,一名山踯躅,一名杜鹃花。

杜鹃啼时花扑扑。

九江三月杜鹃来,一声催得一枝开。

江城上佐闲无事,山下斫得厅前栽。

烂熳一栏十八树,根株有数花无数。

千房万叶一时新,嫩紫殷红鲜麴尘。

泪痕浥损燕支脸,剪刀裁破红绡巾。

谪仙初堕愁在世,姹女新嫁娇泥春。

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

闲折两枝持在手,细看不似人间有。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

奇芳绝艳别者谁?通州迁客元拾遗。

拾遗初贬江陵去,去时正值青春暮。

商山秦岭愁杀君,山石榴花红夹路。

题诗报我何所云?苦云色似石榴裙。

当时丛畔唯思我,今日栏前只忆君。

忆君不见坐销落,日西风起红纷纷。

【唐】李咸用:同友生题僧院杜鹃花

若比众芳应有在,难同上品是中春。

牡丹为性疏南国,朱槿操心不满旬。

留得却缘真达者,见来宁作独醒人。

鹤林太盛今空地,莫放枝条出四邻。

【唐】吴融:送杜鹃花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

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唐】施肩吾 杜鹃花词

杜鹃花时夭艳然,所恨帝城人不识。

丁宁莫遣春风吹,留与佳人比颜色。

【唐】杨行敏 失题

杜鹃花里杜鹃啼,浅紫深红更傍溪。

迟日霁光搜客思,晓来山路恨如迷。

【唐】薛能 惜春

花开亦花落,时节暗中迁。

无计延春日,可能留少年。

小丛初散蝶,高柳即闻蝉。

繁艳归何处,满山啼杜鹃。

【唐】雍陶 闻杜鹃

碧竿微露月玲珑,谢豹伤心独叫风。

高处已应闻滴血,山榴一夜几枝红。

【宋】杨巽斋 杜鹃花

鲜红滴滴映霞明,尽是冤禽血染成。

羁客有家归未得,对花无语两含情。

【宋】真山民 杜鹃花

愁锁巴云往事空,只将遗恨寄芳丛。

归心千在终难白,啼血万山都是红。

枝带翠烟深夜月,魂飞锦水旧东风。

至今染出怀乡恨,长挂行人望眼中。

【宋】杨万里明发西观晨炊蔼冈(选一)

何须名苑看春风, 一路山花不负侬。

日日锦江呈锦祥。清溪倒照映山红。

【宋】高观国:浪淘沙?杜鹃花

啼魄一天涯,怨入芳华。

可怜雾血染烟霞。

记得西风秋露冷,曾浼司花。

明月满窗纱,倦客思家。

故宫春事与愁赊。

冉冉断魂招不得,翠冷红斜。

【宋】赵师侠 醉桃源

杜鹃花发映山红,韶光觉正浓。

【宋】陈人杰 沁园春

为问杜鹃,抵死催归,汝胡不归?

似辽东白鹤,尚寻华表;海中玄鸟,犹记乌衣。

吴蜀非遥,羽毛自好,合趁东风飞向西。

何为者,却身羁荒树,血洒芳枝?

兴亡常事休悲,算人世荣华都几时?

看锦江好在,卧龙已矣;玉山无羔,跃马何之?

不解自宽,徒然相劝,我辈行藏君岂知?

闽山路,待封侯事了,归去非迟。

【元】姬翼:满江红慢

百炼千磨,成底事、襟怀冰雪。

向积尘堆里洒落,要明心月。

根本泉源空到底,波澜枝叶休分别。

遍世间、谁不是行人,何须说。

丹宜秘,囊宜结。居无室,行无辙。

更莫思人我,是非优劣。

鹦鹉雕笼因解语,杜鹃枝上空流血。

对利名、车马软红尘,牢藏舌。

【元】善住 临江仙

燕子穿帘深院静,画阑飞絮蒙蒙。

砌苔柔绿衬残红。问春何处,移在柳阴中。

老至十分诗思减,膝间闲理丝桐。

曲终声尽意无穷,杜鹃开了。

【元】云阳子:满江红

竖起空拳,休着相、秤坨是铁。

敢承当时要,丈夫刚烈。

古佛拈花微微笑,今时几个齐腰雪。

叹杜鹃、啼得血流枝,谁知切。

哑人梦,难分别。耳聋汉,偏解说。

有孤峰顶上,木人饶舌。

鸟乌噪猿啼谈不二,松风涧水真玄泄。

这机关打破看寒空,家家月。

【明】苏世让 初见杜鹃花

际晓红蒸海上霞,石崖沙岸任欹斜。

杜鹃也报春消息,先放东风一树花。

陈可时 送裴十二山人

主人来已早,花逐杜鹃飞。

万事归霜鬓,十年犹布衣。

溪平流响瘦,春去绿阴肥。

何必桃源住,南山歌采薇。

神童诗

数点雨余雨,一番寒食寒。

杜鹃花发处,血泪染成丹。

转载于网络杜鹃花

三月江天风送暖,杜鹃胜火蕴新妍。

红颜知己实难觅,塞北流霞好景观。

杜鹃花(歌诗309期征稿)

杜鹃啼血染青山,百态千姿留此间。

织女制衣裁了去,云霞添彩焕容颜。

杜鹃花(题照片)

杜鹃啼血染青山,百态千姿留此间。

织女制衣裁了去,云霞添彩焕容颜。

热点内容
梦见蓝牡丹 发布:2025-05-20 19:50:31 浏览:681
情人节限定安妮特效 发布:2025-05-20 19:49:29 浏览:741
腊梅多杆盆景 发布:2025-05-20 19:46:24 浏览:51
六月六情人节 发布:2025-05-20 19:43:11 浏览:6
茶花女歌剧作者 发布:2025-05-20 19:27:37 浏览:338
樱花名图 发布:2025-05-20 19:19:31 浏览:953
梅花钢管 发布:2025-05-20 19:19:22 浏览:134
新增加绿植 发布:2025-05-20 19:05:52 浏览:982
花卉大全名字和图片 发布:2025-05-20 19:00:48 浏览:233
手工插花折剪 发布:2025-05-20 18:52:07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