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涧杜鹃花
1. 山间满月杜鹃名 打一字
告诉孩子 中国各省名字的由来,涨知识,太全了
1 北京:
战国时期称蓟,是「回战国七雄」之一燕国的答京城。辽国称燕京。金国改称京都。元朝称大都。明朝朱元璋改称北平,永乐帝朱棣改北平为北京。简称京。
2 天津:
明朝,燕王为争夺皇帝位,在这里发兵渡河南下,打败他的侄子明惠帝而篡了位。为纪念在这里渡河起兵,所以称「天津」,意即天子经过的渡口,简称津。
2. 百里杜鹃的主要景点
百花坪
百花坪的杜鹃花品种繁多,五彩缤纷,每年花开时期,天上的仙女都偷偷下凡赏花,与花丛中的姑娘小伙对歌跳舞。因此,这里就成为每年彝族的插花节、苗族跳坡节的理想场所。
锦鸡箐
这里的杜鹃,树大林密,交织丛生着粉红色的迷人杜鹃和鹅黄色的露珠杜鹃、大白杜鹃及深红色的马缨杜鹃,引来锦鸡在这里安家繁衍。锦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若游客朋友遇上它,是你一生的幸运,千万别伤害它和惊吓它。
画眉岭
相传,这里有一只金黄色的、鸣叫最好、叫得最多的金画眉。画眉的学名叫白脸噪眉,其叫声婉转清脆,是百鸟中的歌王。当它鸣叫的时候,周围的百鸟都不敢打鸣,因此叫画眉岭。
览胜峰
站在览胜峰,山风吹来,红的像翻滚的火龙,如升腾的烈焰,马樱最红,红红火火、大红刺眼,深红透心、亮红、水红、淡红、肉红、粉红、红红的一片,着实惹眼。白的如云海翻浪、沧海桑田,美不胜收。
马缨林
马缨杜鹃树身高大,花冠浓密,多的有二、三百朵。花簇如团团烈火在枝头燃烧,映红了天,映红了地,映红了游人的脸,映红了四周的山。马樱杜鹃又叫“马樱花”、“索玛花”,传说是索玛姑娘的鲜血变成的圣花。
金坡岭
金坡岭的花特别漂亮,有的山一片鲜红,艳若朝霞,姹紫嫣红;有的山一片雪白,银装素裹,绚丽夺目;有的山百花齐放,繁花似锦。每当晚霞映照时,火红一片,故称为“金坡岭”。
龙场九驿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贵州土司霭翠归顺明朝被任命为贵州宣慰使。10年后霭翠去世,他的妻子奢香夫人继任宣慰使。朝廷派往贵州的总兵马烨是马皇后的侄儿,到水西后,专横跋扈,仗势肆意凌辱和压迫彝民,常伺机寻衅,意在激怒奢香夫人,激起战事。水西四十八部人马聚集宣慰府,请为奢香复仇围攻马烨。奢香深明大义,于是安抚四十八部首领,毅然决定上京告御状。
朱元璋接见了她。明白原委后,朱元璋大惊:“我叫他安抚,他这不是要激水西人造反、动摇大明的根基!”朱元璋一面热情招待奢香,一面将马烨召回南京问罪。皇帝的这一果断处理,感动了奢香夫人。为了进一步密切和朝廷的联系,发展水西的经济,她修建了东起贵阳,西至毕节的驿道。驿道长280公里(560里),设九个驿站,分别是龙场驿、六广驿、谷里驿、水西驿、西溪驿(奢香驿)、金鸡驿、阁鸦驿、归化驿、毕节驿。因第一是龙场驿,后人就将这九个驿站统称为“龙场九驿”。在当时的条件下,由一个女人主持修建这样浩大的工程,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条驿道的线路走向,居然同新中国修建的321国道基本一致,可见当年奢香的眼光是何等的高远。为纪念这位在历史上作出卓越贡献的彝族女英豪,景区设置了“龙场九驿”景点。表达人们对奢香夫人的万分崇敬之情。
数花峰
“数花峰”,是整个普底花区的最高峰。在这里,可以一览众山小,再览花饱,还可以数一数,究竟有多少座花峰,又有多少杜鹃。
站在数花峰上观花,有一种居高临下、指点江山的豪迈感觉。对面有一壁悬崖,那壁悬崖,岩上有一方状如皇榜的岩石名叫“京报高悬”,每当他旁边的状如巨笔的“西山耸秀”峰刻有“皇榜”上的字迹时隐时现时,岩石中便会传出“当当”的锣声,不久两面山脚下便会有后生金榜题名,故科举时代常有当地百姓前来“皇榜”下敬香祈贵。当地清朝诗人杨荫桐感慨题诗:“曲从小径过峰前,绝壁峥嵘一报悬。自是皇恩多浩荡,飞文采玉是何年”。远处整个花区连绵不断,此起彼伏。粉团杜鹃,银妆素裹,近观像白鹤戏水,远看如云海翻腾。红杜鹃,有如彝人的火把,艳丽多彩,分外热烈。这里可以到“索玛山庄” 的杜鹃花下去品尝彝家咂酒,一定会有“花醉酒醉不思归”之感慨。
花底岩
这里离米底河瀑布约一公里,突然泄入约500米的溶洞。经过天生桥、天窗眼又流进“摩天大楼”下变为伏流,这里呈现的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然后从一线天大峡谷涌出,颇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雄奇气势。
落英台
杜鹃花是民族的花、英雄的花、红军的花,是彝族人民心目中的圣花,彝族同胞称之为“索玛花”。这里的杜鹃花花瓣,飘落到步道上,落英缤纷,妆点大地,着实漂亮。故叫落英台。
奢香岭
奢香岭,这里是奢香与翠谈情说爱的地方。那年三月,水西的姑朵山寨(现四川古蔺县境)奢香,听说头人霭翠在云落山设花场,邀请四方的姑娘、小伙去赴会,赛马比箭,奢香被霭翠看中。后来,奢香执掌水西大政,开辟了连结中原的官道,设置了从龙场(今修文县)至毕节的九个驿站。奢香夫人的历史功绩,被后人称颂为彝族女政治家,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巾帼英雄。
醉九牛
普底景区最具传奇的景点醉九牛,醉九牛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动人的传说,据《南蛮史》记载:明朝洪武十七年,水西安慰使奢香夫人为维护中央政权,进见朱元璋的贡品中,就有九头水西壮牛,但是当九牛走到这里后就不肯走了,为什么呢?那就是被色彩艳丽的杜鹃花迷住了,醉倒杜鹃花林中。奢香禀告朱元璋后,朱元璋对奢香说,“就把那里叫醉九牛吧”,“醉九牛”因此得名。时过境迁,九牛已化成石牛。凝固在这万花丛中。
五彩路
五彩路的杜鹃花鲜艳美丽,五彩缤纷,走在这里如临仙境。人们叫这个地方为“五彩路”,因为这里按金、木、水、火、土五方开道,而且道道相通,难于辨认,相传是诸葛孔明南征时留下的。很多外地游客到此迷路,最终在别人的指点下,才得以走出来。人们也调侃说,这里山迷人,路迷人,花更迷人。一年年过去,人们发现盛花季节,山路上落英缤纷,如同云彩,就将“五叉路”改称“五彩路”。五彩路是杜鹃花品种比较集中、齐全的景点,红的有大红、深红、亮红、水红、肉红、粉红,白的有纯白、黄白、紫白、灰白、绿白,紫的有深紫、淡紫、红紫、深红紫、蔷薇色、玫瑰色,黄有乳黄、鹅黄、浅黄、绿黄、棕黄等。鲜蔷薇色的是团花杜鹃,乳黄泛白的露珠杜鹃,淡红带紫的是迷人杜鹃,浅肉色的是皱皮杜鹃,玫瑰色的是锦绣杜鹃。
花海神龟
这个景点有“花海”、“神龟”,还有“十二生肖”会、“撮泰吉”戏石刻等古彝文化。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没有“花海”,更没有“神龟”,是一片草木不生的荒郊野岭。彝族神王吱嘎阿鲁,非常关心彝民疾苦。他根据这里的“山高、石多、土薄”的实际,教人们农业耕作,播撒荞、麦、玉米等种子,播撒“天麻、首乌、党参”等药材种子,请玛依鲁漫山播撒杜鹃树种。并到东海龙宫请来 “神龟”长住,保佑百姓健康。用十二生肖分辨春夏秋冬四季,让人们能按季节生产。创造彝家傩戏“撮泰吉”,丰富彝家文化生活。就这样,在这里居住的彝民安居乐业,世代繁衍生息。
支戛阿鲁神山
支戛阿鲁神山,又叫九龙山。支戛阿鲁,是彝族的神王。这里,有一个传说:有一年,天突然通了五个洞,洪水从五个洞口流下,淹没了大地。支戛阿鲁连忙堵洞,堵了三年才把洞堵好,但洪水已经淹到天底。他决定到用他的神鞭撵无数的山来填。他撵啊撵,走啊走,没日没夜地足足走了九年。他太累了,连睁开眼的气力都没有,便在这座山的脚下睡着了。策举祖(人神)看到他熟睡的样子,很痛心他,派人把他的神鞭收了,在他身边留下一根普通的鞭子。支戛阿鲁一觉睡了三年,醒来时甩了几鞭子,却没有神力。于是这座山就停留在这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座山叫作支戛阿鲁山。
云台岭
来到云台岭。如果遇到山间起雾或小雨的时候,这里的杜鹃花烟笼云绕,若隐若现,有一种朦胧的美感,所以就把这里叫做“云台岭”。
云台岭下面有一串石包,它们珠圆玉润、排列整齐,高贵典雅,被当地清朝诗人杨荫桐先生称之为“一串朝珠”,并赋诗一首:“岚腰石齿淡浓烟,疑是宝珠一带牵。蔚起文人多玉润,由来岩岫尽珠圆。”
这里的杜鹃树大的数十根树干簇生一蔸,小的独树一株,疏影横斜。高的一仗有余,虬枝舒展;低的不过盈尺,小巧玲珑。你看这,杜鹃树干奇形怪状,宛如一株株巨大的天然盆景。如果游客们愿意在彝家呆上三五天,好客的主人会捧出香喷喷的水花酒、风味独特的土司腊肉。清晨,领你去花山吮吸那清甜沁脾的杜鹃露,聆听那柔肠寸断的杜鹃鸟啼;白天,去看苗家的跳花坡、芦笙舞,去欣赏那独具特色的挑花、刺绣、织布、蜡染。入夜,当篝火生起,你可与各族同胞一起手拉手跳一曲独具象征民族团结精神的《乌蒙欢歌》。百里杜鹃就像是一坛酽酽的咂酒,你只轻轻咂了一口,便整个都醉了;或许只是轻轻闻一闻,仿佛全身都酥透,带着杜鹃花的芬芳进入五彩缤纷梦境……
移山湖
移山湖是百里杜鹃南部镶嵌着一颗翡翠般的明珠,四百余亩的碧波,曲曲弯弯的水面,与百合蓬城杜鹃林依偎在一起,山无水则不灵,水是山的眼睛,是山的酥胸,是最令人黯然消魂的大自然馈赠。移山湖是百里杜鹃风景区的一件传神作品,湖内一条条清溪汇聚而成,山环着水,水绕着山,湖的碧波梳洗着山,湖被山隔成一弯又一弯,温娩而柔丽,湖的周围春来百花开,夏至万亩绿,深秋层林尽染,隆冬浓妆素裹。
米底河
米底河,是乌江水系上的一条支流,河从高山流入深谷,出现几次生命的大跌宕。其中,在60米河段上三叠瀑布一气呵成,总落差达40米,河水与石头共生,忽而泻过石上,忽而钻入山中,形成高石坝、石猪槽、天生桥、花底岩等千姿百态的岩溶奇观,良好的生态植被为其创造了优遇的生态环境,21.9公里的长的岩河两岸,不仅有原始杜鹃林,而且还生长着珍贵的古大稀植物。其中,有堪称中华第一桑的千年古桑,胸茎达3.25米,树高40余米,有独木成林的御赐银杏,600多年的寿令树冠覆盖达六百多平方米,有四人合围的古樟树,有胸围2.2米的野生桂花树,有胸围1.8米的野生杨梅树,眼前的百里杜鹃是一幅古树参天、珍奇暗藏、鸟鸣山悠、四季鲜花不断的山水自然风光画卷。
百里杜鹃大草原
总面积近6万亩,呈环状和梯状分布,植物多为高山矮化杜鹃及原生灌木为主。由于受高海拔气候和风力影响,植被生长极为奇特,形成独具特色的天然盆景园;草原上的天坑星罗棋布,极具观赏价值;喀斯特地貌风格独具,山形奇峰突出,耸立危岩让人惊叹,被称为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神奇童话。
百里杜鹃初水花源
位于百里杜鹃初水花源度假区内,是百里杜鹃夏季避暑系列之——初水花源激情漂流处,长3公里,泉水自山涧与茂林间汇流而成,河道总落差百余米,时而狭窄湍急,时而宽阔平缓,河岸沿途青山叠嶂、风光旖旎、可抬头观山色,俯首赏清波。
千年一吻
“千年一吻”景点,又叫“对嘴岩”。“千年一吻”由两座形似亲吻的山岩构成,左岩高大、右岩矮小。两岩底下形成深谷,谷内幽深,冬暖夏凉,与周围的杜鹃花相辉映。一年四季,谷外景色或姹紫嫣红或冰封雪盖,不过任凭谷外寒来暑往,景色多变,谷内始终保持迷人的春色。
传说在很早以前,山里有俩姐妹,大姐叫阿苏,小妹叫阿芝,她俩为了给人们治病,满山栽种杜鹃花,杜鹃花还没有成林,阿苏就因劳累过度而离开人世。阿芝仍然天天上山继续种花,也因年长日久劳累过度而死。周围的乡亲们将阿苏和阿芒两人安埋在一处,好让她们生死不离。过不久,两所坟就变成两座岩石,活像两人嘴对嘴在说话,对嘴岩因此而得名。这里的杜鹃花虽然不算多,但却色彩艳丽。
杜鹃花王
杜鹃花王生长在百里杜鹃风景区仁和杜鹃村,树径81.18厘米,树高约8米,树龄约1270岁,数条粗根裸露,枝干虬曲苍劲。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两位彝族小伙云游到白马坡,很是疲倦,背靠背地休息,不想便睡着了,化成今天我们看到的“杜鹃花王树”。那大的一株是哥哥,小的便是弟弟,兄弟俩紧紧依靠直到现在,他们头上的红头巾也演变成火红的杜鹃花。这株杜鹃花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树径最大,树龄最老的杜鹃树,杜鹃“花王”因此而得名。
百里杜鹃湖
水域面积400余亩,周围青山如黛,山水绸缪,水中有岛,岛上有花。春来杜鹃烂漫,惹来八方游客;秋至层林尽染,醉倒一湖鹭乌。岛上闲情,鸟啼花间树;湖上荡舟,人在画中游。设若春宵,野外鹃声惊客梦;设若夏夜,湖畔蛙语伴君眠。百里杜鹃湖是云贵高原上一道纯洁无瑕的风景,是人类疲惫心灵返璞归真的皈依地。 百里杜鹃的森林植被既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性质,又表现出明显的过渡性与次生性特征。
研究资料表明,在世界同一纬度上,百里杜鹃林,面积大、景观迷人,其分布规律与同一地质构造带基本吻合,在这一地质构造带之外即使在同一地区同样气候条件下的杜鹃林,就显得稀疏。所以百里杜鹃风景区杜鹃群落的分布特点有其独有的生态特征,为进行杜鹃种属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对象。
百里杜鹃,杜鹃花种类十分丰富。有马缨杜鹃、树型杜鹃、狭叶马缨杜鹃、美容杜鹃、大白花杜鹃、露珠杜鹃、团花杜鹃、迷人杜鹃、银叶杜鹃、皱皮杜鹃、锈叶杜鹃、问客杜鹃、腺堮马银花、多花杜鹃、映山红、锦绣杜鹃、贵定杜鹃、暗绿杜鹃、映山红变种、落叶杜鹃、水红杜鹃、百合杜鹃、多头杜鹃60多种,占世界杜鹃花种属5个亚属中的全部。花色多样,有鲜红、粉红、紫色、金黄、淡黄、雪白、淡白、淡绿等。最为难得的是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树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朵,最多的达7种之多。百里杜鹃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世界级国宝精品。
暮春3月下旬至4月末各种杜鹃花先后怒放,杜鹃花漫山遍野,千姿百态,铺山盖岭,五彩缤纷。真是好一幅“千峰叠起嶂,乌金地下埋,杜鹃花似海,满山留异香”的美丽画卷。其花色品种之多,分布之密集,美学价值、观赏价值之高,艺术感染力之强,实属世界罕见。百里杜鹃不仅是杜鹃花的世界、杜鹃花的海洋,也是参天古树云集、山水林洞辉映、珍禽异兽栖息原始森林旅游区。游客在观杜鹃花之余,还可以饱览灵山、秀水、古树、山珍、名药。 红军广场
百里杜鹃红军广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纪念碑雕塑、纪念广场、纪念馆等组成。纪念碑前身为“黄家坝阻击战纪念碑”,原址于1985年修建,由当地政府出资,在黄坪花区数花峰半山腰,是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地方,碑高3米,长8米,占地100平方米左右。
1936年2月初,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创立黔(西)大(定)毕(节)革命根据地后,国民党惊恐万分,以数倍于我的兵力向黔大毕根据地进犯。2月18日,红二军团六师接总指挥部电令,从大定城急驰黄家坝,阻击由东路进犯之敌郝梦龄纵队。即日黄昏,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黄家坝之箐脚一带对敌人突然发起攻击,枪炮齐鸣,杀声震天。红军战士发扬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接连突破敌人三道防线,和敌人展开近10小时的夜战,打得敌人昏头转向,丢盔弃甲,溃不成军。重创郝敌五十四师、新八师。击毙敌团长一人、营长3人,连以下官兵100多人,缴获轻机枪一挺、长短枪60余支,粉碎了敌人分东西两路合并大定袭扰我总指挥部所在地毕节的企图,使二六军团顺利地进行了战略转移。
健生道
健生道,1984年贵州省人大原主任、省政府副省长徐健生先生徐老考察花区,当时正值盛花时期,徐老惊喜异常,旋即与同行专家商议并确定命名为“百里杜鹃”。这条道,就是为了纪念徐老而修建的。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
百里杜鹃聚居着苗、彝、白、满等少数民族,花开时节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插花节、跳花坡、火把节、彝族年等,活动丰富多彩,其民族风情令人流边忘返、回味无穷。
古道遗迹
“古道遗迹”,这条古道有500余年,又称“奢香道”,这条古道,修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奢香夫人主张修建的工程之一,这条古道从这里连通奢香“龙场九驿”的水西驿站。传说,奢香查巡九驿干道竣工时日途经水西驿站,了解到这个地方彝族百姓,因交通不便而饱受其苦,当即配合地方彝族头人率领彝族百姓开凿此路。
奢香道所经路线,岩石嶙峋,坡坎陡峭,修路艰巨任重。但当年硬是用铁锤,铁钻敲凿,人背肩抬,半年时间就修成了这条道路,为感谢奢香,怀念奢香,地方人民称这条路为“奢香道”。彝人传承赞评古道:“谁能修路通彝乡,造福民族记奢香,铺出丰衣足食路,女流更比男儿强。”
祭祀花神主题园
金坡祭祀花神主题园,这里神奇古怪的雕刻,讲述了远古的彝山人祭祀花神的传统习俗,展现了从古至今这里各族人民崇拜花神,敬供花神,祭祀花神的生动传承写照,高处有花神玛依鲁的坛位,位前有九种绚丽不同的颜色的杜鹃花,坛前有三牲祭祀贡品。有击鼓手在击鼓,旁有千里眼、顺风耳在观察东西南北天象,听闻四面八方民情。
花神玛依鲁与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永远相伴,成了彝山人民心中最为崇拜、美丽慈祥的杜鹃花神。从那以后,彝族人称杜鹃花为圣花、索玛花、玛依鲁、彝人花。每逢杜鹃花开放时节,选择良辰吉日,在这里集汇,举行朝拜,祭祀索玛花神。据说,祭花神当天的凌晨,彝家要选派九位美丽的姑娘,身着艳服,净面洗手,上山采集九朵颜色不同的杜鹃花,插入早已布置好的花神灵前瓶内,意为玛依鲁花神显灵登位。位前摆放好猪、牛、羊祭祀供品,香纸礼炮,祭祀队伍浩荡入列。随着布师:击鼓、鸣金、奏乐、鸣炮,祭祀开始,毕摩祭祀诵经,氏族祭祀敬供,彝家祭祀献技,各族祭祀共舞的司仪,祭祀仪式有序不乱的进行,古老肃穆,粗犷奔放狂野,潇洒轻盈流畅,告慰花神,庇佑人民安康,保佑花艳繁荣。现在每年参加祭祀花神人次成千上万,这里只是祭花神的古老传承缩影。
杜鹃花神庙
杜鹃花神庙的来历:玛依鲁为了和丈夫、子孙们永不分离,也为了实现自己要让彝家所有山岭长满杜鹃树,开遍杜鹃花的誓言,就化成了漫山遍野的杜鹃树。彝家对玛依鲁十分崇敬,于是把玛依鲁的灵魂敬供为花神。
有了花神庙,彝家子子孙孙每逢杜鹃花开放时就可以朝拜、祭祀,祈求花神保佑彝家健康长寿、平安有福,花开更艳。为此,彝族先人合议彝家百姓,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请来名师寻其宝地,汇集能工巧匠,为玛依鲁花神修建庙宇,建造了花神庙。彝民们还塑造了花神像,供奉于花神庙内,并在每年杜鹃花开节择期朝拜“花神”称之为“祭花神”。自那以后,彝家世代子孙,每逢杜鹃花开时节,举行祭祀朝拜祈求活动,不分男女老少,都到杜鹃花神庙里来朝拜敬供,纪念杜鹃花神的恩泽,祈求杜鹃花神护佑其平安幸福。这种彝民花节朝拜、祭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黄家祠堂
黄家祠堂,位于普底街东侧、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砖木结构、一阁两院构成、规模宏大、工艺精细。
杜鹃花神
杜鹃花神,她身高9米,慈祥端庄地站在高高的莲台上,像仙女下凡,面带喜悦,勤劳贤惠地把朵朵杜鹃花撒向彝山,更像一尊肃穆、慈祥的护花巨神,日夜庇佑着这“地球彩带,世界花园,养生福地,避暑天堂”的百里杜鹃,每逢开花时节,看见满山遍野的杜鹃花,姹紫嫣红,群芳争艳,彝山人们就会想起杜鹃花神,祭祀杜鹃花神,都会不约而同的汇集到这里,瞻仰、叩拜心中唯一崇拜、信仰的花神——玛依鲁,祭祀、祭奠花神,祈求花神保佑地方百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六畜兴旺,福德安康。
卷洞门水库
修筑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呈“山”字形,总面积约390万平方米,水质干净。水库四周地势平坦,旅游路从水库边通过,多年来,卷洞门水库凭其迷人的山水,吸引着无数游人到此垂钓,是城里人休闲观光的理想之所,在它的周围还有美丽的春光河、神奇的公母岩。
3. 翁卷望着山间茂盛的草木听着杜鹃的啼鸣吟诵道
翁卷看着茂盛的草木,听着杜鹃啼,就吟诵到: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4. 翁卷望着山间茂盛的草木,听着杜鹃的啼鸣,吟诵道
翁卷望着山间复茂盛的草木,听着制杜鹃的啼鸣,吟诵道: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全诗: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翁卷
译文:山间、原野间草木葱葱,远远望去,一片葱绿。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不停地啼叫,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间到了,农民又开始忙活起来了,没有一个人闲着,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在稻田里插秧了。
5. 宣威市花是什么
宣威的市花是杜鹃花。
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花的杜鹃,在全国有500多个品种,而在云南就有将近300多个品种。云南是杜鹃的家乡,而宣威更是杜鹃世世代代安居乐业的地方。因此,宣威不仅仅是烤烟和火腿的原产地,也是全国杜鹃的原产地之一。
杜鹃自古以来就与宣威这块土地有着许多不解之缘,更与世世代代宣威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在6000多平方公里的乌蒙山颠上,在宣威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到处都可以看见杜鹃的身影。可以说,不管在宣威的哪个角落,有宣威人民居住的地方就有杜鹃生长。它们陪着宣威人民从古代一路走来,跟随宣威人民一起走过了许多风霜雪雨,一起走向改革开放,又一起走进了辉煌的21世纪。他们还将一直陪伴着勤劳善良的宣威人民走向更加遥远更加辉煌的未来!
每年三四月草木青青的时候,正是杜鹃含苞怒放的时候,也正是宣威人民播种庄稼的时节。每逢这个时节,到处都是那鲜红的杜鹃花影子,他们不仅仅居住在宣威的山涧河谷,在田间地头也到处有他们的影子。那奔放的杜鹃花正象热情善良的宣威人一样,毫不掩饰地用家乡的热情不断招待着来自远方的客人。因杜鹃的热情奔放,山上大片的杜鹃花在天气晴朗的时候看上去格外耀眼,看上去似乎整片山林都让它们给染红了,所以杜鹃又被称之为映山红。
其实,杜鹃在我们宣威还有另一种称呼,叫做酸花,这名称起源何处已经无法考证,但我相信这个称呼定与宣威人民有着千丝万屡的关联。象朴素善良的宣威人民一样,杜鹃并不是只可远观不可近看的那种高傲的花系。记得小的时候,每年我们小孩子总回摘许多连枝的杜鹃花骨朵拿来家里插着在瓶里面,不用几天那花儿就开得好看极了。杜鹃还有一个很很特殊的地方,那就是花儿可以直接食用,那味道甜中带酸,我们小时候最爱吃了,酸花的名称我想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得来的吧。
很早以前就知道杜鹃是我们宣威市的市花,但究竟是什么时候这东西被列为我市的市花我到没有真正听谁说过,但是我相信应该是宣威撤县设市后那几年吧。把杜鹃列为我市市花其实是很明智也很合乎情理的,因为杜鹃本来就正体现了宣威人民的特点。杜鹃花一般在清晨开放,清晨也刚好是宣威人民下地干活之时。杜鹃更具备有宣威人民的性格,他们象家乡的孩子一样可爱;象家乡的青年一样强壮;象家乡的老人一样和蔼;更象家乡所有人民一样淳朴善良。
6. 一条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的歌唱。 诗句:( ) 作者:( )
《乡村四月》抄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翁卷
译文:山间、原野间草木葱葱,远远望去,一片葱绿。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不停地啼叫,天空中下着蒙蒙细雨,到处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四月间到了,农民又开始忙活起来了,没有一个人闲着,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事情又开始在稻田里插秧了。
(6)山涧杜鹃花扩展阅读: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的作品。这首诗描写了乡村四月初夏农忙的生活情景。
这首诗前两句描写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描绘出一幅大地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主要突出农民忙碌于耕织的形象,描写出"乡村四月"乡间农民劳动的繁忙。写出了农民的辛勤与忙碌,表达出了对农民的同情与对劳动的赞美之情。
7.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仿写
1.泉水穿过静静的山谷,美丽的画眉鸟在树上欢快地唱歌. 2.一群美丽的白天鹅从瓦蓝的空中飞过. 3.一群美丽的小鸟在树上唱歌. 4.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了. (答案不唯一)
8. 百里杜鹃节是哪天
举办时间:2012年4月8日------2012年4月22日 2012年贵州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及2012年中国•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旅游商品暨美食文化节 “相约花海、浪漫杜鹃”一年一届的中国•贵州国际百里杜鹃花节“杜鹃花都”旅游商品暨美食文化节即将拉开序幕,国际杜鹃花节名点名小吃及旅游商品展销大会是毕节地区行署为了发掘全区饮食文化,推动全区旅游商品,打造城镇饮食文化新亮点,促进全区旅游商品业持续、快续、健康发展。 由有毕节主办、黔西县贵州鑫德瑞贸易有限公司协办的2012年中国•贵州百里杜鹃花节名点名小吃及旅游商品展销大会在游客在赏花的喜悦心情中缓缓揭开序幕,坚持本次大会一定能让游客一饱眼福、二饱口服,商家高兴投资、满意回报的效果。 参展内容: 1、美食类:地方小吃,全国特色小吃,异国风味小吃 2、食品类:干海产品,调味品,土特产品,南北干货产品等 3、旅游产品类:字画,珠宝玉器首饰,根雕,陶瓷,奇石等 4、服装类:服装服饰,床上用品,鞋,帽等。 5、保健品类:保健食品,保健饮料,保健电器产品等 举办时间:2012年4月8日------2012年4月22日 (15天) 举办地点:黔西县东桥路全路段(繁华中心) 百里杜鹃风景区位于贵州省毕节地区大方、黔西县交界处,因整个天然杜鹃林带宽1~3千米,绵延50余千米(100里),总面积125.8平方公里而得名。百里杜鹃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花园”,有“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的美称。地方的人文景观都很好,确实是一个游玩的好地方。 交通概况: 从贵阳到黔西县城约120公里,行车三个半小时,车费15-20元/人,如果乘出租车的话约150元。黔西县至景区金坡乡还有27公里,每天从县城车站发有到该区的班车,中巴车费5-10元,微型车20元/辆。 景点简介: 不是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贵州百里杜鹃林的烂漫与辉煌。 马缨杜鹃、露珠杜鹃、锈叶杜鹃、水红杜鹃、繁花杜鹃、美丽杜鹃、紫花杜鹃...姹紫嫣红、争香夺艳,方圆250平方公里的这一片土地上宛如一个天造神设的具大花盆,点缀着群山起伏的贵州高原,也孕育了一方纯洁的民风民情。 锦锈花海百里杜鹃位于黔西县境内的金坡、石板、新旧、纸厂四个乡与大方县的大桥、普底两个乡。在延绵50余公里宽1.2-5.3公里的丘陵地带汇集了近20多种大小不等,色彩芳香各异的杜鹃花;每年3、4月份是盛花期,满山遍野绿花似雪球;有彩红、淡红、桃红、紫红、淡紫、彩黄、淡黄、雪白、乳白等颜色,色彩斑烂,热情似火。一片花的海洋,泛起大地灿烂的微笑。 走进花的世界,你便步入了大自然的梦里。百里杜鹃,还你一个温情的春梦。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大方、黔西两县交界处,西起大方百纳乡、普底乡,经黔西金坡、仁和乡,东至大方黄泥乡,宽1—5公里,长50余公里,百里杜鹃由此而得民。景区呈马蹄形分布于黔西金坡、仁和、红林、大方百纳、普底、大水、沙场等地,距贵阳155公里,距黔西县城30公里,大方县城48公里,距毕节147公里,距织金洞170公里,距东方电站和将来修建的洪家渡水库库区峡谷风光30公里,国道326线通过景区,风景区有公路可通过黔西、大方、织金、贵阳、金沙、纳雍、水城、毕节、四川纳溪等地,只线公路可通过达景区主要景点。 研究质料表明,世界上同一纬度上,这片杜鹃林面积大,景观迷人,被誉为“高原上的天然大花园”。景区杜鹃有23个品种,占世界五个亚属中的四个,每到3—5月花期时节,红、白、黄、紫等各色花朵,铺山盖岭,争奇斗艳,千姿百态、灿若云霞。风景不仅有绚丽多彩的杜鹃花,还有岩溶山泉、飞瀑及民族风情相映衬.景区南侧为1700—1800米高的岩溶、山峰所包围。其中岩洞甚多,河谷纵横,河流时伏时露。变化万千。西北为九龙山,山涧交错,晨昏云雾沉聚溪洞,似游龙江聚。风景区内居住的彝族、苗族的插花节,跳花坡正是杜鹃争艳时,盛装花树相辉映,人面杜鹃相映红。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面积106.66平方公里,分为大方、黔西两个片区,普底、百纳、大水、嘎木、金坡、仁和、红林7个景区,有40多个景点,20余个最佳景点。 普底景区距大方县城40公里,主要景点有黄坪十年杜鹃、醉九牛、数花峰、喻家寨。此景点区是百里杜鹃的代表和精华,杜鹃花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花色多变,树干苍劲虬曲,可观赏纯白、银粉、水红、大红、乳红、鹅黄、桔红、淡红、淡紫、紫色的杜鹃花。红二六军团曾在此打过著名的黄家坝阻击战,景区建有红军长征烈士纪念碑。 百纳景区距大方县城50公里,主要景点有九龙山、白鹤、化育、撮坝温泉等。九龙山是黔西北名山之一,海拔2120米,山上泉水很多,并有吊水岩飞瀑,当地还有九龙相会的传说。山上多高山杜鹃,并有景色壮丽的原始森林,附近有九条河流,更使九龙山独具神秘色彩。白鹤、化育景点的大白杜鹃呈原生态状、满山白雪、银装素裹,杂有几支杜鹃,花儿朵朵,如雪上胭脂,饶有情趣。 大水景区距大方县城55公里,主要景点有大硝洞。该景点的杜鹃花花色互混,如点点蘩星,大硝洞内石钟乳形态奇特有味。 嘎木景区距大方县城72公里,有花底岩嘎木等主要景点。花底岩多岩溶,有天生桥,两边悬崖成剪状排开,像万里长城逶拖而来。下面有伏流,比桥边底100多米在桥的右下侧,伏流出口处形成一个半月形的巨大岩溶景观,深落在花山、花海之下。花底岩险要处有只闻其声而不见其形的地下瀑布,有“迎客松”式的千年疙瘩万年树——岩松,有走马转阁的岩长廊,嘎木有保存完好的原生马樱杜鹃林带,放眼望去红艳如火,霞展满天,由于海拔较高,在雨雪、凌冻和冰霜的塑造下树干、树枝轮廓分明,线条曲折多变。造型奇美,可谓树绝花奇。 全坡景区距黔西县30公里,主要景点有百花坪、锦鸡箐、画眉岭、马樱林。景区内山岭起伏,五颜六色的杜鹃花延绵不断,一望无际,是一片花的海洋,这里的杜鹃花,树干树枝造型多变,花朵成千上万,小杜鹃仅盈尺余,俏丽多姿,迎风摇曳,红的如红唇,鹅黄的如闭扇,银的似粉球,淡紫的若玉盘。并可观赏一片较集中、树干多变、苍劲虬曲、花朵红艳如火的马樱杜鹃。 仁和景区距黔西县城20公里,主要景点有月亮箐,对嘴岩、戈都梁子、热水井。此景区最值得一看的是对嘴岩景点,两块十分奇特的岩石,耸立在路的右侧。两块岩石前端,似鸟的嘴壳,很亲近的相对着,上有红花、绿树、云天和鸟鸣,下有峡谷、溪涧、深潭和水声。过对嘴岩北行,进入月亮箐,有一片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杜鹃林,花以深红和水色为多。 红林景区距黔西县城32公里,主要景点有猪槽井石头开花,八抱山等。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目前已开发开放黔西金坡和大方普底两个景区,修建了游览便道,观花台、停车场等,设置了指示标牌,游览基础设施已基本配套。每年4月12至16日,黔西、大方县定期在风景区内举办杜鹃花节,省人民政府举办的“93中国杜鹃花节”,提高了风景区的知名度,每年花节,整个花区似花的海洋,花的世界,众多游人评价道:“百里杜鹃甲天下,黄坪归来不看花”、走遍千山,景奇金坡一观”。
9. 哪句诗句描写出山源翠绿,杜鹃啼鸣,细雨
翁卷《乡村四月》"绿遍山源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回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答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野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2句)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啼叫,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3、4句)四月到了,没有人闲着,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田了.
整首诗突出了乡村四月的劳动紧张、繁忙.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