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艺术牡丹

艺术牡丹

发布时间: 2023-05-26 02:16:53

❶ 2019上海海湾牡丹花艺术节4月28日截止

2019上海海湾牡丹文化艺术节在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开启,赏牡丹花的活动已经开展,而这活动未来将会截止到4月28日,在这里,期间将会开展不少牡丹花系列活动,不少牡丹花作品也将会在这里展出,更多赏花活动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

2019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本届牡丹节将持续到本月28号,期间会前纳有6场牡丹节系列活动,分别是“画”——“翰墨飘香”名家现场创作牡丹作品;

“诗”——“诗情画意”摄影大赛&历届诗词、书画、摄影作品汇总成册;

“赏”——“朝花夕拾”游园赏花活动;

“写”——“丹韵涂春”少儿牡丹拓印美术研学;

“展”——“流光溢彩”牡丹漆器、琉璃金石工艺品、牡丹画作展;

“艺”——“国色添香”牡丹主题插花,恭迎游客朋友们的到来。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内的汤兆基牡丹文化传播基地揭牌仪式

“汤兆基美术馆”从筹备到落成历时一年半,建筑面积近1500平方米,集中展示了汤兆基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数百件作品。

美术馆呈“四馆一廊”格局,“华府”、“翰堂”、“古轩”、“洁庐”四个展馆分别展出运用各种不同技法描绘牡丹的国画、大型紫砂瓶、金石、木雕、漆画等,艺术长廊展出的国画白鹭荷花和牡丹系列的摄影画谱,与海湾国家森林公园景色竞相呼应。

上海海湾国家森缺悔哗林公园

景点位置

上海市奉贤区海湾镇随塘河路1677号伏行

门票

门票:80元

开放时间

08:30-16:3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自驾线路

线路一:市区—S4—G1503瓦洪公路出口—瓦洪公路—随塘河路—海湾森林

线路二:市区—S20—S2新四平公路出口—五四公路/五四支路—随塘河路—海湾森林

路线三:市区—林海公路—平庄公路—瓦洪公路—随塘河路—海湾森林

❷ 当代哪个画画家牡丹最我有时代特征

当代 著名画家葛桂林.张继馨.张葆桂.刘彦水.王红莉;笔名;萧雨、若函.孙钰德,著名画家,洛阳大学艺术系教授.陈培光.宋雨玢.张京,苦禅先生.幽石先生.大连老画家张凤鸣王绣、王厚生、王鸣、文柳川.知名国画家曾海涛,国画家乔德英.李国林.当代青年画家乔卫明,国画家王雪涛,夏学惠,一代宗师吴昌硕.奉儒.邵仲节.叶云.艳枝 史艳枝:字艳文、一名艳华.......写意牡丹非常棒的画家。
其中画家——王道中是写意牡丹的“牡丹之王”
他画的牡丹其状若人,有的若生气勃勃洒脱奋进的青年,有的若含情脉脉的少女,有的若活泼天真笑跳嬉戏的儿童,其神态各异,若惊、若喜、若怒、若起舞、若展翅,无不妙俏动情。他积四十年来画牡丹之经验,写成四句诗:风花瓣舞叶如蝉,晴花迎日叶挺劲,雨花下斜叶如浴,’露花含抿叶羞情。所以看道中的牡丹,犹如与情人娓娓相谈,面对团团粉脸,含羞半掩,一擎一笑,楚楚含情,根舒叶展,婀娜多姿,一招一式,款款传情,令人如醉如痴,花耶人耶? 道中之牡丹何以生动传神?不在、于形似,而得之于神肖,他不是用笔与色来作画,而是用心与情来作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进入“物我文融”的境界。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潜移默化入客观的牡丹。简单地说,他把花拟人化了,不是静止的表现,而是“以动为主”、“以情为主”,因此他笔下的牡丹花,既有其形态,又有其神韵,是富有人的情感的。

❸ 山东画牡丹的前十位都是谁

山东是中国滚州著名的画牡丹大省,有着悠久的画牡丹历史和丰富的画牡丹艺术资源。前十位画牡丹大师包括:①朱履一②夏振基③张本启④王军⑤郭田生⑥郭宏森⑦张大千⑧嵇绍康⑨曹峰⑩李树斌。这大伍蔽些大师们的画作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他们的作品使得山东画牡丹的文化越发丰富多彩。他们对花卉的造型、色彩橘歼和纹理都进行了精心的描绘和艺术化处理,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画风和表现手法,是中国画牡丹艺术的宝贵财富和人类文化的珍贵遗产。

❹ 中国画牡丹最好的著名画家

闫桂林,1944年生于山东淄博,现居黄河三角洲。其“枯笔牡丹”国画作品自成一家,被誉为中国“枯笔牡丹”第一人,深受国内外政府要人及收藏界推崇和喜爱。少年时代,他受画家徐永祺先生启蒙学习中国画。在半个世纪的书画生涯中,闫桂林先生不慕虚名,不拘邪流,尊崇传统,笔耕不辍,修学不怠。他于2008年在中国美协花鸟高研班进修学习,受教于吕云所、王培东、郭石夫、霍春阳等尊师,其花鸟国画作品创作达到了新的艺术境界。经过多年磨练,在写意花鸟创作中,他前学古人,博采众长;近遍访名师,日积月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独创的“枯笔牡丹”国画艺术作品,形神兼备,品味高尚,自成流派,粗狂豪放中体现着作者对艺术严谨细致的追求,即:“不夸张,不浮躁,风格独立,卓然不同。”他为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尽管艺术造诣深厚,但从不狂傲,终生以艺术为追求。是当代难得的德艺双馨书画艺术家之一。
2003年获中华文人书画优秀小品展银奖
2004年获中国书画报主办的全国中青年书画大展优秀奖
2004年获山东省美协主办的黄河龙杯山东省中国画大展优秀奖
2004年获得全国“完美杯”讲诚信、反欺诈全国大赛银奖
2006年获得全国“中国联通杯”大赛银奖
2009年获得中国书画报主办的“战国名相故里---大唐牡丹圣地全国书画大赛”入选奖。
2009年获得中华文人全国第五届诗书画名家邀请展三等奖
2009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中国(内城)永乐宫第二届国际书画艺术节”入选奖
2010年获得全国老年书画大赛“金辰杯”二等奖

❺ 洛阳牡丹的牡丹文化

洛阳是“十三朝古都”,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古都。洛阳东傍嵩山,西依秦岭,南含伊阙,北靠邙山。自古就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山拱载,形势甲天下”之誉。洛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牡丹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故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之称。牡丹为我这园艺花较早的观赏花卉之一。在牡丹栽培演化过程伊始就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而“甲天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洛阳牡丹不仅以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而美誉迩;以也其造化钟情,天下君临而总领群芳。洛阳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牡丹之圣地。洛阳牡丹栽培始于隋朝,隋炀帝(605-618年)“周二百里为西苑……易州进二十箱牡丹”,并记述了牡丹品种名称。宋高承也称“隋炀帝世始传牡丹”。可见洛阳为中国最早的牡丹栽培地之一。
当时,姚黄出自洛阳司马坡的姚氏家,魏花出自晋宰相魏仁溥家。洛阳地方留守钱惟演赏之曰:“人谓牡丹花王,‘姚黄’真可谓王,而‘魏花’乃后也”。
北宋时洛阳不仅成为中国牡丹栽培中心,同时出现了一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为牡丹研究推广及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景佑元年(1034年)欧阳修著有《洛阳牡丹记》,列举牡丹名品24种,总结了牡丹栽培、育种经验,记述了洛阳人种花、赏花习俗。这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牡丹专著。其后周师厚(1082年)的《洛阳牡丹记》、《洛阳花木记》,列举牡丹109种,芍药41种。元佑年间(1086一1093)张峋撰《洛阳花谱》,列牡丹119种。这些专著对促进当时牡丹发展及后人研究牡丹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在改革开放国泰民安的今天,在迈进21世纪继往开来的今天,雍容富贵,情系万众的洛阳牡丹必定会益增美艳,倍崇尊荣。洛阳牡丹饮誉天下,得益于牡丹谱记的传世,它是研究牡丹的极为珍贵的文献资料。洛阳牡丹的谱记资料甚为丰富,专门记述洛阳牡丹的名著就有宋代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周师厚的《洛阳牡丹记》和《洛阳花木记》。建国后,洛阳人好花之俗更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的深入,开放的扩大,经济的快速发展,洛阳市党政领导充分利用这一良好民俗,以花为媒,广交朋友,开发牡丹资源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服务。1982年9月,洛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决议,定牡丹为洛阳“市花”,并决定每年4月15~25日举办洛阳牡丹花会。从1983~1990年,洛阳已成功地举办了8届牡丹花会,每届接待海内外游客均在数百万人次。花会期间还举办牡丹灯会、经贸洽谈会和一些学术文化交流活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洛阳文化艺术品也相得益彰。生产企业和民间艺人向“专、精、特、新”方向共同努力,牡丹石、剪纸、玉雕、刺绣等牡丹工艺都有相应发展,从不同角度丰富了牡丹艺术的百花园地;以牡丹为特色的化妆品、工艺品、饮品、用品等得到逐步开发;而在花会期间,《千枚牡丹》个性邮票发行仪式、牡丹婚典、牡丹摄影绘画展、盛唐歌舞《千年牡丹情》等活动的举办,“十万宫廷乐舞”、洛阳剪纸、“唐三彩”、“洛阳牡丹栽培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理、保护、开发,使牡丹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
到了唐朝,作为陪都的洛阳,牡丹的种植更加广泛,洛阳牡丹品种更加丰富,并出现了从事牡丹专业人员。“洛人宋单父,善种牡丹,凡牡丹变异千种,红白斗色,人不能知其术。”当时牡丹至少有5种颜色:殷红、深紫、桃红、通白、黄色,同时出现了重瓣品种。后唐庄宗(923-926)曾“在洛阳建临芳殿,殿前植牡丹千余本”,其规模不亚于长安唐宫。
北宋时,洛阳牡丹规模为全国之冠。牡丹出“洛阳者,为天下第一也”。洛阳人对牡丹不呼其名,“直曰花。其宰谓天下真花独牡丹”。“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况为遨游。”可见,牡丹人养牡丹、赏牡丹已成为民风民俗。其时,牡丹的栽培技艺普遍提高,在播种繁殖的同时,用嫁接的方法固定变异,牡丹“不接则不佳”,使得新品种不断出现。
纵观洛阳牡丹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历代兴亡的演变史。难怪李格非叹曰:“天下之治乱,侯于洛阳之盛衰;洛阳之盛衰,侯于园辅之废兴”,此言甚诚。
中国是牡丹的故乡,洛阳又是中国牡丹的发祥地之一。洛阳牡丹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她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极盛于宋。自隋唐以后,洛阳牡丹在四川天彭、江苏盐城、浙江杭州、安徽毫川、山东曹州、广东韶关等地相继引种栽培,如今已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洛阳牡丹已溶入了中国牡丹的花海之中,并且香飘海外。公元724年,中国牡丹传入日本;公元1330至1850年引入法国;公元1656年荷兰开始引种;公元1789年英国引进中国牡丹,培育出100多个园艺品种;美国在公元1826至1830年也开始引进。
洛阳具有丰富的牡丹文化,它是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夏民族文化的一支奇葩。从唐宋开始出现的赞颂牡丹的诗词、歌赋、小说、故事已经绘画、刺绣等量大且内容丰富。由于人们对洛阳牡丹的至爱,千百年来流传的关于洛阳牡丹的种种神话故事和趣闻逸事更是家喻户晓。人们把牡丹比作造福人类的天使,反抗强权的正义化身,把她塑造成美丽、善良的仙女等等,寄托了人们的理想和愿望。建国后,洛阳考古发掘墓葬中发现的有关表现牡丹内容的珍贵文物,以及现存的古代建筑上的牡丹纹饰,是研究牡丹史、绘画史、建筑史、雕刻艺术史等不可多得的资料。表现牡丹题材的戏剧歌曲、影视音乐以及工艺美术等作品争奇斗妍,琳琅满目。洛阳牡丹文化的发展,推动着河洛地域周边牡丹文化的发展,为形成中国的牡丹文化奠定了基础。
洛阳文化艺术品也相得益彰。生产企业和民间艺人向“专、精、特、新”方向共同努力,牡丹石、剪纸、玉雕、刺绣等牡丹工艺都有相应发展,从不同角度丰富了牡丹艺术的百花园地;以牡丹为特色的化妆品、工艺品、饮品、用品等得到逐步开发,使牡丹文化艺术得到空前繁荣。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洛阳牡丹以其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众多的品种、宏大的生产规模、丰富的野生资源、高超的栽培技艺、日臻完善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及具有深邃内涵的牡丹文化,在国际园艺界及文化界享有崇高地位。

❻ 国画牡丹画法

国画牡丹画法如下:

橙红牡丹的画法

(一)洗净笔,笔根蘸白粉,调朱砂或朱磦,再调入曙红。

(二)成橙红色后,笔尖面少许胭脂,稍作调和后即在画而上点画。

(三)笔法同前面所讲的相同,需要强调的是要注意外形和向心形态。

(四)画时注意疏密之分,呈现出错落有致的效果。

粉牡丹的画法

(一)画花头最好使用兼毫斗笔。待笔浸透清水后,笔根部蘸白粉,笔尖蘸曙色或牡丹红,调匀后再碰一点胭脂,笔锋朝下,笔腹朝上,点虱(虱,音督,即随意点染)于纸上,画出两三瓣浅花瓣。

(二)继续如前法点出外花瓣,挤出内花瓣的形状,用色稍重,连续用挑笔和叠加,向然渗化。

(三)加画花瓣时,笔触不可雷同,要注意花瓣的宽窄、长短、参差错落。

(四)用笔要有节奏,丰富花瓣层次,用破色法去刻画花瓣外形,使每一瓣都有内心感。

❼ 如何画工笔牡丹

第一步: 中墨勾花、老干,重墨勾叶,淡墨勾反叶、叶柄、花茎。淡花青统染花瓣、正叶叶面。反叶的根部用淡花青小面积分染。老干用淡墨青皴染结构。梗正面平涂淡花青。茎顺着一边留水线分染淡花青。
第二步: 花头继续用花青统染,花房、反叶、梗的反面平涂汁绿。托叶平涂檀香色。反叶用墨绿扩大面积分染,靠近主筋的地方留水线。茎用墨绿罩染后平涂汁绿。梗正面用花青勒1遍,外边缘留1条水线。正叶用花青继续分染,顺叶筋的部位留水线。水线要留在叶子偏亮的那一面。老干平涂赭石。花房用花青分染。蕊片平涂白色。
图片1 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研究院方院长工笔牡丹《富贵吉祥》
第三步: 花头用墨青继续分染,染足后在花瓣边缘留水线平涂墨红(墨+曙红)。正瓣比反瓣要多平涂1次。花房用胭脂提染顶部,蕊片淡曙红复勒。正叶罩草绿,1次不足可再罩1次。芽孢、托叶用胭脂提染。反叶薄罩淡草绿后用淡胭脂从尖部淡淡的分染2次。茎、梗的亮面微提染淡胭脂。老干亮面皴染淡三绿。第四步: 花瓣整体罩染胭脂2次,遇到颜色有些闷的地方用淡墨青醒染,中墨复勾线条。正叶中墨复勾主筋后用浓胭脂勒主筋根部。反叶、梗、芽孢、茎用淡胭脂复勒同时勾出细叶脉。正叶细叶脉用淡墨青勾。老干重墨局部皴擦暗面后,中墨散锋点苔。粉黄色立粉法点花蕊,白粉勾花丝。

热点内容
盆景开花了 发布:2025-07-22 22:48:52 浏览:128
玉兰花车 发布:2025-07-22 22:41:00 浏览:818
荷花窑门票 发布:2025-07-22 22:26:36 浏览:269
攀枝花阳光水艺消费 发布:2025-07-22 22:22:16 浏览:694
盆栽桔子树掉叶 发布:2025-07-22 22:20:35 浏览:278
自然堂玫瑰果系列图片 发布:2025-07-22 22:19:47 浏览:623
七夕去看看 发布:2025-07-22 22:19:46 浏览:746
关于玫瑰的诗歌 发布:2025-07-22 22:13:47 浏览:853
荷花颜值 发布:2025-07-22 22:13:07 浏览:432
莲子玫瑰糖 发布:2025-07-22 22:13:05 浏览: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