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韵牡丹
A. 关于牡丹的古诗
一、赏牡丹
作者:唐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答笑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赏析:
此诗乃赞颂牡丹之作,其赞颂之手法,乃用抑彼扬此的反衬之法。诗人没有从正面描写牡丹的姿色,而是从侧面来写牡丹。诗一开始先评赏芍药和芙蕖。芍药与芙蕖本是为人所喜爱的花卉,然而诗人赞颂牡丹,乃用“芍药妖无格”和“芙蕖净少情”以衬托牡丹之高标格和富于情韵之美。
“芍药”,本来同样是一种具有观赏价值的花卉,但据说到了唐代武则天以后,“牡丹始盛而芍药之艳衰” (王禹傅《芍药诗序》)。以至有人将牡丹比为“花王”,把芍药比作“近侍”。此处,刘禹锡也怀着主观感情,把芍药说成虽妖娆但格调不高。
“芙蕖”,是在诗文中常以清高洁净的面目出现的花卉,但刘禹锡大概因为她亭亭玉立于池面之中,令人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的缘故,说她纯洁而寡情。这里暗示了牡丹粗型兼具妖、净、格、情四种资质,可谓花中之最美者。
二、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作者:唐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译文:
云霞是她的衣裳,花儿是她的颜容;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若不见于群玉山头,那一定只有在瑶台月下,才能相逢!
赏析: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在艺术上,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首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比如,“云想衣裳花想容”一句,就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容颜与衣裳之美,表现出杨贵妃的富贵之态。
其次,运用了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如,“春风拂槛露华浓”一句就是通过拟人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杨贵妃的亮丽容颜和高贵身份。
三、买花·牡丹
作者:唐 白居易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译文:
这一年暮春,长安城中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原来是到了牡丹盛开的时节,长安城里的名门大户纷纷相随前去买花。牡丹花的价钱贵贱不一,价钱多少以花的品种来定。
这里的牡丹有的枝繁叶茂,鲜红欲滴,小小的束花,要付五捆白绢的价钱。它们被精心呵护着,主人还给张上了帷幕,筑起了樊篱,辛勤浇灌之余还培上了最肥沃的土,因此花的颜色还和以前一样鲜艳。
家家习以为俗,更没有人认为是错的。有一个老农无意中也来到了买花的地方。目睹此情景,不由得低头长叹,然而此叹又有谁在意呢:这一丛深色的牡丹花价钱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一年的赋税了。
赏析:
与白居易同时的李肇在《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三十余年矣。每春暮,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执金召铺宫围外寺观,种以求利,一本有值数万者。”
这首诗,通过对“京城贵游”买牡丹花的描写,揭露了社会矛盾的某些本质方面,表现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从买花处所发现了一位别人视而不见的“田舍翁”,从而触发了他的灵感,完成了独创性的艺术构思。
四、红牡丹
作者: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赏析:
这首诗以美人喻花,意境优美,耐人玩味。在用字造句上,更是煞费苦心.以“绿艳”衬托“红衣”,使牡丹显得娇媚动人。作者不明言自己愁春光易逝,愁红颜易衰,而让花儿自愁自哀自伤自叹,真是翻奇出新,别有一番情致。
全诗把牡丹花写得有血有肉有情感,达到了意境上的神化和形象化,是一篇较好的咏物诗。
五、思黯南墅赏牡丹
作者:唐 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译文: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有如此倾国倾城的好颜色,上天应该让你晚点开放与诸花争艳清凳含!
赏析:
七绝《思黯南墅赏牡丹》,则运用典故,写牡丹花艳压群芳的美丽。全诗诗人以虚写称妙,此诗首二句叙写诗人偶遇牡丹之喜,牡丹 末二句叹赏其色泽之佳。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首句点明在牛僧孺南墅中,偶然的机会,初次见到牡丹花,就如同遇到生命中“贵人”似的,无意之中技露出牡丹花在诗人心目中的崇高境界,在诗人看来,牡丹是日月精华的结晶,应栽天上,今日人间相逢,纯属“偶然”,所以一见到牛宅中牡丹,就作惊人语。
第三句由初见牡丹时的萼然惊叹转入对花容花貌的由衷礼赞,牡丹之貌,诗人美其名日“倾城”,这“倾城”二字,殊非过誉。
最后,诗人以“天教晚发赛诸花”一句再评花之品性。重在‘晚”与“赛”两字上做文章。牡丹晚发,开于暮春。汤显祖《牡丹亭》中的女主人公杜丽娘在“游园惊梦”一折中唱道:“牡丹虽好,她春归怎占得先!”既是叹亦是赞。牡丹俏不争春,天教晚发而集众芳之长。
B. 白木香的诗句
白木香又被称为沉香、沉水渗神伏香。描写沉香的古诗词有如下可供参考。(来源于网络)
· 1、欢作沉水香
· 宋
· 无名氏
· 《读曲歌》
· 2、沉香阍上吴山碧
· 唐
· 温庭筠
·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鹦鹏》
· 3、金槽和碾沉香末
· 唐
· 徐寅
· 《尚书惠蜡面茶》
· 4、沉香慢火熏
· 宋
· 晏几道
· 《诉衷情·御纱新制石榴裙》
· 5、燎沉香
· 宋
· 周邦彦
· 《苏幕遮·燎沉香》
· 6、瞎隐沉香熏小像
· 唐
· 李贺
· 《答赠》
· 7、香鬟堕髻半沉檀
· 唐
· 李贺
· 《美人梳头歌》
· 8、暗上沉香楼
· 唐
· 李贺
· 《莫愁曲》
· 9、宿酒才醒厌玉卮水沉香冷懒熏衣早梅先绽日边枝寒雪寂寥初散后春风悠扬欲来时小屏闲放画帘垂
· 宋
· 晏殊
· 《浣溪沙》
· 10、沉香帖阁柱
· 唐
· 刘禹锡
· 《相和歌辞·三阁词四首》
· 11、暗上沉香楼
· 唐
· 李贺
· 《相和歌辞·莫愁曲》
· 12、消尽水沉香
· 宋
· 何梦桂
· 《满庭芳·燕子芹乾》
· 13、帘幕水沉香
· 宋
· 何梦桂
· 《意难忘·避暑林塘》
· 14、水沉香荐碧流霞
· 宋
· 沈长卿
· 《鹧鸪天·瑞气氤氲入绛纱》
· 15、沉香拂拂
· 宋
· 汪元量
· 《莺啼序》
· 16、交广出沉香
· 宋
· 臧馀庆
· 《感皇恩·交广出沉香》
· 17、沉檀死更香
· 唐
· 元稹
· 《哭吕衡州六首》
· 18、骨香腰细更沉檀
· 唐
· 韩偓
· 《浣溪沙》
· 19、沉水香消金鸭冷
· 宋丛携
· 李珣
· 《定风波·志在烟霞慕隐沦》
· 20、沉屑浮香
· 元
· 沈禧
· 《踏莎行 芳尘春迹》
· 21、沉火香消
· 元
· 萨都剌
· 《少年游·去年人在凤凰池》
· 22、不*沉香
· 元
· 马钰
· 《*心香 咏香》
· 23、鱼沉雁香
· 元
· 洪希文
· 《酹江月 酒边》
· 24、沉屑浮香
· 元
· 沈禧
· 《踏莎行 芳尘春迹》
· 25、丹髹沉香斋
· 清
· 吴伟业
· 《清凉山赞佛诗 四首》
· 26、水沉香冷红蕉晚
· 宋
· 陆游
· 《杂咏》
· 27、炉香沉水寒
· 宋
· 黄庭坚
· 《丁巳宿宝石寺》
· 28、香歇环沉无限猜
· 宋
· 钱惟演
· 《无题三首》
· 29、薰作九天沉水香
· 宋
· 白玉蟾
· 《冥鸿阁即事四首》
· 30、深夜沉香沃甲煎
· 现代
· 陈独秀
· 《本事诗》
· 31、不是沉香倚太真
· 宋
· 葛立方
· 《避地伤春六绝句》
· 32、沉水烟销宝鸭香
· 宋
· 何梦桂
· 《偶成》
· 33、沉本无香
· 宋
· 释绍昙
· 《偈颂一百零二首》
· 34、乳窦谤沉无香
· 宋
· 释绍昙
· 《偈颂一百零四首》
· 35、却烧沉香供养
· 宋
· 释师范
· 《偈颂一百四十一首》
· 36、沉香作庭燎
· 宋
·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
· 37、夜烧沉水香
· 宋
· 苏轼
· 《和陶拟古九首》
· 38、夜烧沉水香
· 宋
· 苏辙
·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 39、水沉清渍雪肌香
· 宋
· 王之道
· 《梅花十绝追和张文潜韵》
· 40、又赐沉香笔数枝
· 宋
· 王仲修
· 《宫词》
· 41、兰席拂沉香
· 唐
· 李峤
· 《床》
· 42、千户沉香染客衣
· 唐
· 韩翃
· 《别李明府》
· 43、水沉香霭
· 唐
· 王涣
· 《念奴娇·水沉香霭》
· 44、博山沉燎绝馀香
· 唐
· 张仲素
· 《秋思赠远》
· 45、曲度沉烟雪更香
· 唐
· 崔珏
· 《和人听歌》
· 46、沉香无用*心香
· 元
· 马钰
· 《瑞鹧鸪 住环堵》
· 47、谢清颁、檀髓沉香
· 元
· 王处一
· 《行香子 谢公主惠香二首》
· 48、宝炉沉水腾香雾
· 元
· 蒲道源
· 《秦楼月》
· 49、君独醉心编简香;沉酣骨髓春盎盎
· 宋
· 陆游
· 《题梅汉卿醉经堂》
· 50、香似海沉黄似酒
· 宋
· 陆游
· 《缃梅》
· 51、沉香久郁悉清豁
· 宋
· 陈淳
· 《晴和再用丁韵》
· 52、紫沉初炷炉香
· 宋
· 陈造
· 《罗提举见和再用韵四首》
· 53、舞袖香风散沉水
· 宋
· 邓肃
·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谢杨休三首》
· 54、沉香不见旧阑干
· 宋
· 方信孺
· 《禺山》
· 55、水沉水麝泄寒香
· 宋
· 葛立方
· 《次韵周少隐梅花三绝》
· 56、缥缈沉水香
· 宋
· 胡寅
· 《和韩司谏叔夏乐谷五吟·瓦炉》
· 57、只因昨夜沉香帐
· 宋
· 胡寅
· 《和叔夏十绝一宿云峰寺二到韩公庄三饭草衣岩》
· 58、香雾沉秋气
· 宋
· 胡寅
· 《中秋寄贾阁老》
· 59、回首沉香一梦闲
· 宋
· 李大同
· 《句》
· 60、佛香时送水沉烟
· 宋
· 李洪
· 《雨中兹感寺泛舟》
· 61、香沉烟篆馀
· 宋
· 李堪
· 《极乐寺》
· 62、曾倚沉香作好妆
· 宋
· 李弥逊
· 《再用粹中韵各赋牡丹梅花二首》
· 63、狻猊奁暖沉香袅
· 宋
· 李商叟
· 《寿吴宰》
· 64、雕阑玉树沉香风
· 宋
· 刘垕
· 《玉树谣》
· 65、水沉三舍避天香
· 宋
· 刘克庄
· 《诸人颇有和余百梅诗者各赋一首》
· 66、珠翠香沉匣
· 宋
· 梅尧臣
· 《薛简肃夫人挽词四首》
· 67、沉水香焚金博山
· 宋
· 梅尧臣
· 《自和》
· 68、江蓠香露沉
· 宋
· 欧阳修
· 《将至淮安马上早行学谢灵运体六韵》
· 69、弗比遗香苦易沉
· 宋
· 强至
· 《箧中得调官时杨氏所寄书慨然追感》
· 70、沉水香浓昼不烟
· 宋
· 王之道
· 《和张元礼水仙花二首》
· 71、一丝沉水有残香
· 宋
· 王镃
· 《暑夕三首》
· 72、初著沉香词
· 宋
· 姚勉
· 《赠彭花翁牡丹障》
· 73、沉水香浓瑞霭浮
· 宋
· 喻良能
· 《凝香阁》
· 74、檀心素面水沉香
· 宋
· 曾季貍
· 《宝应寺》
· 75、雕阑玉树沉香风
· 宋
· 赵汝淳
· 《玉树谣》
· 76、沉香满榼金真珠
· 宋
· 郑獬
· 《通州雨夜寄孙中叔》
· 77、沉香雾拥将军帐
· 宋
· 朱继芳
· 《读黄玉溪汤婆传》
· 78、沉香雾里娇弦暖
· 宋
· 朱继芳
· 《和颜长官百咏·边庭》
· 79、添火香篝续水沉
· 元
· 郭钰
· 《和杨茂才闲居》
· 80、香灺沉银叶
· 元
· 马祖常
· 《送华山隐之宗阳宫》
· 81、沉香小院浑先暑
· 宋
· 李景良
· 《鹧鸪天·清晓祥云绕碧天》
· 82、玉炉消尽沉香炷
· 宋
· 常某
· 《春日词》
· 83、沉水香销一局棋
· 宋
· 陈起
· 《留题天乐寓张氏湖亭》
· 84、沉香醉梦春酣酣
· 宋
· 程公许
· 《涪州荔子园行和友人韵》
· 85、沉香栏北花如故
· 宋
· 何梦桂
· 《赠董君竹梧亭》
· 86、香雾散沉烟
· 宋
· 李洪
· 《次韵子永雨中排閟》
· 87、沉水香销日影斜
· 宋
· 林尚仁
· 《简许有实》
· 88、沉香宴罢索入扶
· 宋
· 陆文圭
· 《题牡丹梨花手卷》
· 89、地炉无分芬香沉
· 宋
· 陆文圭
· 《诸生和韵复吟三绝》
· 90、沉香细干天通中
· 宋
· 梅尧臣
· 《汤珙秘校遗沉水管笔一枝》
· 91、照天晨燎紫沉香
· 宋
· 钱惟演
· 《灯夕寄献内翰虢略公》
· 92、沉香庭院不胜寒
· 宋
· 释宝昙
· 《又和自官舍梦归南湖》
· 93、都似沉香北畔移
· 宋
· 宋咸
· 《牡丹》
· 94、红玉沉泥草亦香
· 宋
· 王镃
· 《苏小小墓》
· 95、香烬销沉灯莽卤
· 宋
· 叶适
· 《寄题钟秀才咏归堂》
· 96、沉水熏香檀吐屑
· 宋
· 余观复
· 《梅花引·耨银云》
· 97、半消金鸭水沉香
· 宋
· 张耒
· 《宋景平命赋隔窗花影》
· 98、沉香羞认旧敏华
· 宋
· 张玉娘
· 《香闺十咏·紫香囊》
· 99、坐上浓薰沉水香
· 宋
· 赵希逢
· 《和岩桂》
· 100、小殿沉香金气郁
· 明
· 蔡羽
· 《郊坛》
· 101、独羡沉香李供奉
· 元
· 高明
· 《和李别驾赏牡丹》
· 102、不教雕镂杂沉香
· 明
· 黄省曾
· 《洪武宫词(十二首)》
· 103、沉香帐底鸳鸯梦
·
· 李德
· 《秋情》
· 104、香垆沉缥缈
· 明
· 马汝骥
· 《过玄明宫故址有伤往事六十韵》
· 105、甲煎沉香都入梦
· 明
· 梦观法师
· 《答倪元镇》
· 106、水沉香娠萸烟
· 明
· 沈愚
· 《春夜曲次赵公子韵》
· 107、斗帐沉香欹枕后
· 明
· 束宗庚
· 《题听春雨轩》
· 108、香雾沉兰圃
· 明
· 宋登春
· 《九日夜集李北山园亭赏菊观妓》
· 109、祥风微袅水沉香
· 明
· 唐敏
· 《禁直(三首)》
· 110、沉香微吐鸭
· 明
· 陶望龄
· 《端午日无念师二詹生吴生同集斋中偶看坡公汁》
· 111、沉香燕坐清夜长
· 明
· 童冀
· 《题胡廷辉画梨园图》
· 112、秾华应许傍沉香
· 明
· 汪宗孝
· 《和陈夫人红牡丹诗次韵》
· 113、沉香刳槽压蔗露
· 元
· 王逢
· 《韩醴泉先辈余曲车道士邀游东欢桥钓矶岩壁既》
· 114、殿幄香沉烟卉发
· 明
· 王廷相
· 《曲江池醉歌赠长安诸公》
· 115、千年红艳怨沉香
· 明
· 先竹深府
· 《赏牡丹呈席上诸友》
· 116、博山销尽水沉香
· 明
· 熊直
· 《蓟门秋夕》
· 117、沉香春浓海棠睡
· 明
· 杨慎
· 《青海引》
· 118、沉水香焚清酒传
· 明
· 杨慎
· 《大堤曲》
· 119、仙李沉来碧玉香
· 明
· 于慎行
· 《赐鲜桃李》
· 120、博山添火试沉香
· 明
· 张宇初
· 《夏景》
· 121、乍可沉为香
· 唐
· 元稹
· 《梦游春七十韵》
· 122、残火香灯夜正沉
· 宋
· 邵雍
· 《商山旅中作》
· 123、金鸭沉烟不敢香
· 宋
· 施枢
· 《牡丹》
· 124、风外莲香散水沉
· 宋
· 张景脩
· 《湖州觉海弥陀阁》
· 125、沉水香消午院深
· 明
· 侯复
· 《题樱桃翠羽图》
· 126、香添沉水牻鹇
· 明
· 蒋山卿
· 《宫词(八首)》
· 127、香体匪藉沉檀浴
· 明
· 李祯
· 《至正妓人行(并叙)》
· 128、沉水香残懒下楼
· 明
· 陆弼
· 《赠金陵马姬》
· 129、瓣香难救欲沉舟
· 明
· 邵宝
· 《大忠祠奉次西涯先生韵(二首)》
· 130、当时擅宠沉香北
· 明
· 杨基
· 《西省海棠(有序)》
· 131、篆试沉香云作阵
· 明
· 张著
· 《次郑季明和袁子英纪梦韵(二首)》
C. 牡丹花什么时候开 介绍牡丹花花期
随着,夏季的到来百花齐开,相互争艳,但是牡丹花一开,又有什么花可以和她争夺目光呢,牡丹花就是这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让众花都羞了脸。这样的花难道不惹人爱,你喜欢这样的牡丹花吗?想看看牡丹花什么时候开吗?那就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牡丹花什么时候开 牡丹是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且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感谢大家的欣赏。 1、在简介牡丹花什么时候开,我们先了解下牡丹花,牡丹花单生枝顶,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根据花瓣层次的多少。 2、传统上将花分为,单瓣类、重瓣类、千瓣类。在这三大类中,又视花朵的形态特征分为,葵花型、荷花型、玫瑰花型、半球型、皇冠型、绣球型六种花型。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直观地反映了花朵的各种变化形态。 3、牡丹花什么时候开?牡丹花大色艳,品种繁多。有的品种花器齐全,萼片、雄蕊、雌蕊发育正常,如“似荷莲”、“凤丹白”等,但有的品种雄、雌蕊瓣化或退化,形成了多姿形美的花型,五彩缤纷的花朵。牡丹和其他花卉一样,也是在春夏盛开,牡丹一般在四到五月份的时候开花,花期在5月,果期在六月,若想观赏牡丹花可千万别错过时间额。 二、牡丹花期多长 牡丹,拥有成千上万种不同颜色不同品种的类型,因其好看的花型和独特的寓意,人们都喜欢拍照留念。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牡丹的开花时间,一起和小编来看看吧。 1、牡丹一般在春季的4月中旬~5月上旬开放,而具体的时间也与当年的天气变化有关,又可能早一些,也有可能晚一些,但差异时间不会太多,洛阳现在还在举办牡丹花会,时间是4月10日~5月10日,但最好在四月份去看,会有各个品种和各种颜色的牡丹花,美不胜收,让人流连忘返。 2、牡丹花花期,每个地方都是不同的,主要取决于当地的气候条件,牡丹一般情况下是在4月下旬开花也就是谷雨前后开花。不过江南地区会提前大概5--7天,东北地区就比较的少了大概推迟3--5天,不过由于如今科技技术的提高,现在花卉养殖技术水平也大大提高了,通过对花期调控的技术,牡丹从元旦一直可以开到国庆节前后。 3、牡丹为花中之王,有很多的颜色分类,包括红、黄、白、粉紫、墨、绿、蓝等等,每一种颜色都让人感叹无疑,流连忘返。到了每年4--5月开花的时候,可以看见每朵的花型都是朵大色艳,壮丽无比。饱满的花朵又不失典雅之气,花香更是沁人心脾。 牡丹花色不仅艳丽,而且花香浓郁,是婚庆和观赏的花卉佳品,而且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和幸福美满,寓意非常美好,很多朋友都很喜欢牡丹花,以上就是对牡丹知识的介绍,希望对喜欢牡丹花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D. 有关牡丹的完整的诗有哪些
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http://www.iwenzi.cn/?action-viewnews-itemid-2512
***
1)洛阳牡丹图(宋•欧阳修)
洛阳地脉花最宜 牡丹尤为天下奇
我昔所记数十种 于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 其间数种昔未窥
客言近岁花特异 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 买种不复论家资
比新较旧难优劣 争先檀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 魏红窈窕姚黄肥
寿安细叶开尚少 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 只从左紫名初驰
四十年间花百变 最后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 未信与旧谁妍媸
当时所见己云绝 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 似恐世好随时移
鞓红鹤翎岂不美 敛色如避新来姬
何况远说苏与贺 有类后世夸嫱施
造化无情疑一概 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伪 天欲斗巧穷精微
不然元化朴散久 岂特近岁尤浇漓
争新斗丽若不已 更后百载知何为
但令新花日愈好 惟有我老年年衰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人,因为吉州原属庐陵郡。
2)唐•白居易
牡丹芳•美天子忧农也
牡丹芳 牡丹芳 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烂烂 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 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 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 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 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 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 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 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 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 游花冠盖日相望
庳车软舆贵公主 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 西明寺深开北廊
戏蝶双舞看人久 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愁日照芳难驻 仍张帷幕垂阴凉
花开花落二十日 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 人心重华不重实
重华直至牡丹芳 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 恤下动天天降祥
去岁嘉禾生九穗 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歧 君心独喜无人知
无人知 可叹息 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妖艳色 少回卿士爱花心
同似吾君忧稼穑
秦中吟
帝城春欲暮 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 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 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 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 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 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 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 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 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祖籍太原(今属山西),曾祖父白温迁居下邽(今陕西渭南),遂为下邽人。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3)赏牡丹(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他是匈奴族后裔,七世祖刘亮随魏孝文帝迁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4)唐•徐夤
牡丹花二首
其一
看遍花无胜此花 剪云披雪蘸丹砂
开当青律二三月 破却长安千万家
天纵秾华刳鄙吝 春教妖艳毒豪奢
不随寒令同时放 倍种双松与辟邪
其二
万万花中第一流 浅霞轻染嫩银瓯
能狂绮陌千金子 也惑朱门万户侯
朝日照开携酒看 暮风吹落绕栏收
诗书满架尘埃扑 尽日无人略举头
和仆射二十四丈牡丹八韵
帝王城里看 无故亦无新
忍摘都缘借 移栽未有因
光阴嫌太促 开落一何频
羞杀登墙女 饶将解佩人
蕊堪灵凤啄 香许白龙亲
素练笼霞晓 红妆带脸春
莫辞终夕醉 易老少年身
买取归天上 宁教逐世尘
尚书座上赋牡丹花得轻字韵 其花自越中移植
流苏凝作瑞华精 仙阁开时丽日晴
霜月冷销银烛焰 宝瓯圆印彩云英
娇含嫩脸春妆薄 红蘸香绡艳色轻
早晚有人天上去 寄他将赠董双成
依韵和尚书再赠牡丹花
烂银基地薄红妆 羞杀千花百卉芳
紫陌昔曾游寺看 朱门今在绕栏望
龙分夜雨资娇态 天与春风发好香
多著黄金何处买 轻桡挑过镜湖光
郡庭惜牡丹
肠断东风落牡丹 为祥为瑞久留难
青春不驻堪垂泪 红艳已空犹倚栏
积藓下销香蕊尽 晴阳高照露华干
明年万叶千枝长 倍发芳菲借客看
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蓓蕾抽开素练囊 琼葩薰出白龙香
裁分楚女朝云片 剪破姮娥夜月光
雪句岂须征柳絮 粉腮应恨帖梅妆
槛边几笑东篱菊 冷折金风待降霜
忆牡丹
绿树多和雪霰栽 长安一别十年来
王侯买得价偏重 桃李落残花始开
宋玉邻边腮正嫩 文君机上锦初裁
沧洲春暮空肠断 画看犹将劝酒杯
惜牡丹
今日狂风揭锦筵 预愁吹落夕阳天
闲看红艳只须醉 谩惜黄金岂是贤
南国好偷夸粉黛 汉宫宜摘赠神仙
良时虽作莺花主 白马王孙恰少年
徐夤(一作“寅”),字昭梦,生卒年不详,莆田城郊延寿村人。唐乾宁元年(894)进士,授秘书省正字。后梁时回闽中,一度应聘为闽王王审知的掌书记,后归隐延寿溪。他长于辞赋,工于律诗,文名远播,但有喜欢堆砌词藻的癖好,时人号为“锦绣堆”。徐夤与黄滔齐名,他两人堪称闽中文坛的“双子星座”。徐夤生前诗文结为《探龙》《钓矶》2集。
5)扇上画牡丹(唐•罗隐)
为爱红芳满砌阶 教人扇上画将来
叶随彩笔参差长 花逐轻风次第开
闲挂几曾停蛱蝶 频摇不怕落莓苔
根生无地如仙桂 疑是姮娥月里栽
罗隐,字昭谏,馀杭人,本名横,十上不中第,遂更名。从事湖南淮润,无所合,久之,归投钱镠。累官钱塘令、镇海军掌书记、节度判官、盐铁发运副使、著作佐郎,奏授司勋郎。朱全忠以谏议大夫召,不行。魏博罗绍威推为叔父,表荐给事中。年七十七卒。隐少聪敏,既不得志,其诗以风刺为主。有《歌诗集》十四卷,《甲乙集》三卷,《外集》一卷,今编诗十一卷。
6)唐•孙鲂
牡丹
意态天生异 转看看转新
百花休放艳 三月始为春
蝶死难离槛 莺狂不避人
其如豪贵地 清醒复何因
主人司空后亭牡丹
佳卉挺芳辰 夭容乃绝伦
望开从隔岁 愁过即无春
体物真英气 余花似庶人
蜂攒知眷恋 鸟语亦殷勤
况在豪华地 宁同里巷尘
酷怜应丧德 多赏奈怡神
忌秽栽时土 尝甜折处津
绕行那识倦 围坐岂辞频
入梦殊巫峡 临池胜洛滨
乐喧丝杂竹 露渍卯连寅
饮兴尤思满 吟情自合新
怕风惟怯夜 忧雨不经旬
栏槛为良援 亭台是四邻
虽非能伐性 争免碍还淳
斗艳何惭蜀 矜繁未让秦
私心期一日 许近看逡巡。
看牡丹二首
其一
莫将红粉比秾华 红粉那堪比此花
隔院闻香谁不惜 出栏呈艳自应夸
北方有态须倾国 西子能言亦丧家
输我一枝和晓露 真珠帘外向人斜
其二
看花长到牡丹月 万事全忘自不知
风促乍开方可惜 雨淋将谢可堪悲
闲年对坐浑成偶 醉后抛眠恐负伊
也拟便休还改过 迢迢争奈一年期
题未开牡丹
青苞虽小叶虽疏 贵气高情便有余
浑未盛时犹若此 算应开日合何如
寻芳蝶已栖丹槛 衬落苔先染石渠
无限风光言不得 一心留在暮春初
主人司空见和未开牡丹辄却奉和
把笔临芳不自怡 首征章句促妖期
已惊常调言多鄙 遽捧高吟愧可知
绝代贞名应愈重 千金方笑更难移
狂歌狂醉犹堪羡 大拙当时是老时
又题牡丹上主人司空
一年芳胜一年芳 爱重贤侯意异常
手辟红房看阔狭 自张青幄盖馨香
白疑美玉无多润 紫觉灵芝不是祥
只恐梦征他日去 又须疑向凤池傍
牡丹落后有作
未发先愁有一朝 如今零落更魂销
青丛别后无多色 红线穿来已半焦
蓄恨绮罗犹眷眷 薄情蜂蝶去飘飘
明年虽道还期在 争奈凭栏乍寂寥
孙鲂,字伯鱼,南昌人。从郑谷为诗,颇得郑体。事吴为宗正郎,与沈彬、李建勋友善。集三卷,今存诗七首。
7)唐•李商隐
牡丹
绵帏初卷卫夫人 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 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 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 欲书花叶寄朝云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 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 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 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 且问宫腰捐几枝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 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 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圃 一年生意属流尘
前溪舞罢君回顾 并觉今朝粉态新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唐怀州河内(今河南泌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李商隐出身孤贫,后来因婚姻问题卷入当时的牛李党争,倍受排挤,潦倒终身。这种“匡国无门”的遭遇,使李商隐写出许多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的黑暗政治的诗篇。他的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爱情诗深情动人。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用典多,意旨隐晦。李商隐的散文也文采华美,风格独特;骈文婉约雅致,蜚声于晚唐文坛。
8)牛尊师宅看牡丹(唐•段成式)
洞里仙春日更长
翠丛风翦紫霞芳
若为萧史通家客
情愿扛壶入醉乡
怯酒赠周繇(一作答周为宪看牡丹)
大白东西飞正狂
新刍石冻杂梅香
诗中反语常回避
尤怯花前唤索郎
段成式(约803~863年),唐代文学家。字柯古,临淄人。系唐朝开国功臣段志玄裔孙。官至太常少卿,博闻强记,能诗善文,在文坛上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因三人均排行十六,故时人号其诗为“三十六体”。一生著述甚多,有《酉阳杂俎》20卷、《续杂俎》10卷、《卢陵官下记》20卷、《汉上题襟集》3卷、《鸠异》1卷、《锦里新闻》2卷、《破虱录》1卷、《诺臬记》1卷。其《酉阳杂俎》为唐人笔记中著名作品,被后世誉为“小说之翘楚”。其所著诗词,《全唐诗词》和《全唐诗》中,收录30多首;其所著文,《全唐文》中,收录11篇。清人辑有《段成式集》。
9)红白牡丹(唐•吴融)
不必繁弦不必歌 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 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 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 风堕香残衬绿莎
吴融,字子华,越州山阴人。龙纪初,及进士第。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去官依荆南成汭。久之,召为左补阙,拜中书舍人。昭宗反正,造次草诏,无不称旨,进户部侍郎。凤翔劫迁,融不克从,去客阌乡,俄召还翰林,迁承旨卒。有《唐英集》三卷,今编诗四卷。
10)雨中看牡丹(唐•窦梁宾)
东风未放晓泥干
红药花开不奈寒
待得天晴花已老
不如携手雨中看
窦梁宾,夷门人,卢东表侍儿也。诗二首。
11)夜看牡丹(唐•温庭筠)
高低深浅一阑红
把火殷勤绕露丛
希逸近来成懒病
不能容易向春风
牡丹二首
轻阴隔翠帏 宿雨泣晴晖
醉后佳期在 歌馀旧意非
蝶繁经粉住 蜂重抱香归
莫惜薰炉夜 因风到舞衣
水漾晴红压叠波 晓来金粉覆庭莎
裁成艳思偏应巧 分得春光最数多
欲绽似含双靥笑 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 想凭阑干敛翠蛾
温庭筠(812—870)晚唐著名词人,文学家,并州祁县(现属山西太原)人原名岐,字飞卿,曾自称为杜陵游客,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两《唐书》均有他的传记。温庭筠的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开“花间词”派香艳之风,其诗辞藻华丽,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现存词70余首。
12)薛能
牡丹四首
其一
异色禀陶甄 常疑主者偏
众芳殊不类 一笑独奢妍
颗折羞含懒 丛虚隐陷圆
亚心堆胜被 美色艳于莲
品格如寒食 精光似少年
种堪收子子 价合易贤贤
迥秀应无妒 奇香称有仙
深阴宜映幕 富贵助开筵
蜀水争能染 巫山未可怜
数难忘次第 立困恋傍边
逐日愁风雨 和星祝夜天
且从留尽赏 离此便归田
万朵照初筵 狂游忆少年
晓光如曲水 颜色似西川
白向庚辛受 朱从造化研
众开成伴侣 相笑极神仙
见焰宁劳火 闻香不带烟
自高轻月桂 非偶贱池莲
影接雕盘动 丛遭恶草偏
招欢忧事阻 就卧觉情牵
四面宜绨锦 当头称管弦
泊来莺定忆 粉扰蝶何颠
苏息承朝露 滋荣仰霁天
压栏多尽好 敌国贵宜然
未落须迷醉 因兹任病缠
人谁知极物 空负感麟篇
其二
去年零落暮春时
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随巫峡散
何因重有武陵期
其三
传情每向馨香得
不语还应彼此知
欲就栏边安枕席
夜深闲共说相思
其四
牡丹愁为牡丹饥 自惜多情欲瘦羸
浓艳冷香初盖后 好风乾雨正开时
吟蜂遍坐无闲蕊 醉客曾偷有折枝
京国别来谁占玩 此花光景属吾诗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登会昌六年进士第。大中末,书判中选,补盩厔尉。李福镇滑,表署观察判官,历御史、都官刑部员外郎。福徙西蜀,奏以自副。咸通中,摄嘉州刺史,迁主客、度支、刑部郎中,权知京兆尹事,授工部尚书,节度徐州,徙忠武。广明元年,徐军戍溵水,经许,能以旧军,馆之城中。军惧见袭,大将周岌乘众疑逐能,自称留后,因屠其家。能僻于诗,日赋一章,有集十卷,今编诗四卷。
14)题所赁宅牡丹花(唐•王建)
赁宅得花饶 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 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 惟愁日炙焦
可怜零落蕊 收取作香烧
王建(约767-约831)唐诗人。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家贫,“从军走马十三年”,居乡则“终日忧衣食”,四十岁以后,“白发初为吏”,沉沦于下僚,任县丞、司马之类,世称王司马。他写了大量的乐府,同情百姓疾苦,与张籍齐名。又写过宫词百首,在传统的宫怨之外,还广泛地描绘宫中风物,是研究唐代宫廷生活的重要材料。
15)唐•唐彦谦
牡丹
青帝于君事分偏
秾堆浮艳倚朱门
虽然占得笙歌地
将甚酬他雨露恩
牡丹
颜色无因饶锦绣
馨香惟解掩兰荪
那堪更被烟蒙蔽
南国西施泣断魂
牡丹
真宰多情巧思新 固将能事送残春
为云为雨徒虚语 倾国倾城不在人
开日绮霞应失色 落时青帝合伤神
嫦娥婺女曾相送 留下鸦黄作蕊尘
唐彦谦,字茂业,并州人。咸通时,举进士十馀年不第。乾符末,携家避地汉南。中和中,王重荣镇河中,辟为从事。光启末,贬汉中掾曹。杨守亮镇兴元,署为判官,累官至副使,阆、壁、绛三州刺史。彦谦博学多艺,文词壮丽,至于书画音乐,无不出于辈流,号鹿门先生。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16)题开元寺牡丹(唐•徐凝)
此花南地知难种 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 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 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萼在 含芳只待舍人来
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
千娇万态破朝霞
徐凝(约公元八一三年前后在世)字不详,睦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在世。与施肩吾同里,日共吟咏。尝于杭州开元寺题牡丹诗,为白居易所赏,元稹亦为奖掖,诗名遂振于元和间。至长安,不善干谒,仅游韩愈之门,竟不成名。将归,以诗辞韩愈,有“欲别朱门泪先尽,白头游子白身归”之句。遂归里,优悠诗酒以终。(唐诗纪事引郡阁雅谈云:“官至侍郎”,与此全不同。此依唐才子传)凝所作诗,全唐诗录存一卷。
17)和王郎中召看牡丹(唐•姚合)
葩叠萼相重 烧栏复照空
妍姿朝景里 醉艳晚烟中
乍怪霞临砌 还疑烛出笼
绕行惊地赤 移坐觉衣红
殷丽开繁朵 香浓发几丛
裁绡样岂似 染茜色宁同
嫩畏人看损 鲜愁日炙融
婵娟涵宿露 烂熳抵春风
纵赏襟情合 闲吟景思通
客来归尽懒 莺恋语无穷
万物珍那比 千金买不充
如今难更有 纵有在仙宫
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登元和进士第,授武功主簿,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荆、杭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开成末,终秘书监。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之。合诗名重于时,人称姚武功云。诗七卷。
18)题南平后园牡丹(唐•齐己)
暖披烟艳照西园 翠幄朱栏护列仙
玉帐笙歌留尽日 瑶台伴侣待归天
香多觉受风光剩 红重知含雨露偏
上客分明记开处 明年开更胜今年
齐已(约860-940)俗姓胡,名得生,字迩沩,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益阳人。家境贫寒,父母早逝,七岁即替大沩山寺放牛。性颖悟,常于牛背作小诗,寺僧以为奇,劝其出家。先居大沩山同庆寺,后栖衡山东林。酷爱山水名胜,遍游终南、华山和江南各地。以诗名于时,留下大量诗作,门人辑为《白莲集》十卷,得八百十篇;又辑《白莲编外集》十卷和诗论《风骚指格》一卷。
19)看牡丹赠段成式(柯古前看吝酒)(唐•周繇)
金蕊霞英叠彩香
初疑少女出兰房
逡巡又是一年别
寄语集仙呼索郎
周繇(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为宪,池州人,咸通十二年登第,调建德令,辟襄阳徐商幕府,检校御史中丞。诗一卷。
20)赵侍郎看红白牡丹 因寄扬状头赞图(唐•殷文圭)
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杨状头赞图
迟开都为让群芳 贵地栽成对玉堂
红艳袅烟疑欲语 素华映月只闻香
剪裁偏得东风意 淡薄似矜西子妆
雅称花中为首冠 年年长占断春光
殷文圭,字表儒,池州青阳人也。干宁五年礼部侍郎裴贽下进士。
21)赴东都别牡丹(唐•令狐楚)
十年不见小庭花
紫萼临开又别家
上马出门回首望
何时更得到京华
令狐楚,字壳士,宜州华原人。贞元七年及第,由太原掌书记至判官。德宗好文,每省太原奏,必能辨楚所为,数称之,召授右拾遗。宪宗时,累擢职方员外郎、知制诰。皇甫鎛荐为翰林学士,进中书舍人,出为华州刺史。鎛既相,复荐楚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穆宗即位,进门下侍郎,寻出为宣歙观察使,贬衡州刺史,再徙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长庆二年,擢陕虢观察使。敬宗立,拜楚为河南尹,迁宣武节度使,入为户部尚书,俄拜东都留守,徙天平节度使,召为吏部尚书,检校尚书右仆射,进拜左仆射、彭阳郡公。开成元年,上疏辞位,拜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赠司空,谥曰文。集一百三十卷,歌诗一卷,今编诗一卷。
E. 关于牡丹的古诗有哪些
1、《牡丹》
唐代:李商隐
锦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译文:
织锦的帘帷刚刚卷起,是美艳的卫夫人;丝绣的褥被还堆拥着,是俊秀的越鄂君。
既像在垂手而舞,雕玉佩饰正零乱翻动;又像在弯腰而舞,郁金裙子正争相回旋。
它像石崇家的蜡烛,哪须常把烛芯剪去?它像荀令君的体肤,岂用香炉细细染熏?
我是诗人江淹,在梦中得到了那支彩笔,想把清丽的词句,题在花叶上寄给朝云。
2、《牡丹》
唐代:徐凝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译文:
有哪个人不喜欢牡丹花呢,盛开时独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千娇万态如同灿烂的朝霞飞腾。
3、《牡丹》
唐代:柳浑
近来无奈牡丹何,数十千钱买一窠。
今朝始得分明见,也共戎葵不校多。
译文:
近来对牡丹真是没有什么办法,数万钱才能买一株。
令天早晨才得以明明白白地看见,那牡丹也同蜀葵不差多少。
4、《红牡丹》
唐代: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译文:
红牡丹的绿叶在悄悄地舒展,红牡丹的花色有鲜有暗。
面临凋零,牡丹愁肠欲断,请问春光,你可懂得牡丹所想?
5、《思黯南墅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译文:
在人世间怎会遇见牡丹这样漂亮的花,花开重瓣,层层叠叠如同西天王母九重的增城。
有如此倾国倾城的好颜色,上天应该让你晚点开放与诸花争艳!
F. 牡丹花的别称有哪些有关牡丹花的古诗文有哪些
别名:木芍药 .百两金 .伊洛传芳 .花后 .贵客 .洛阳花 .鹿韭 .雄红 .赏客 .鼠姑 .醒酒花 .京花。《牡丹》唐 白居易 《牡丹芳》 唐 白居易 《西明寺牡丹》 元稹 《白牡丹》 韦庄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牡丹》五首 冯琦 《无题》 薛蕙 《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杨万里 《雨中花》 苏轼 《满庭芳》 陈瓘 《浑侍中宅牡丹》 唐 刘禹锡 《牡丹》 五代 皮日休 《咏白牡丹》 明 潘韶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惜牡丹花》二首 唐 白居易 《牡丹落后有作》 孙鲂 《牡丹》 张淮 《洛阳牡丹图》 欧阳修 《牡丹》 李孝光 《牡丹》 马氏 《次韵杨司业牡丹》二首 吴澄 《夜合花》 晁补之 《如梦令》 晁冲之 《红牡丹》 唐 王维 《黑牡丹》 明 程先贞庵 《牡丹亭》汤显祖 清平乐 李白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椅栏杆。 红牡丹 王维 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春色岂知心。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一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二 寂寞菱红低向南,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何况飘零泥土中。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吟 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G. 描写牡丹的诗词,最少上三百首,要标序号
牡丹 白居易
绝代只西子,众芳惟牡丹。月中虚有桂,天上漫夸兰。夜濯金波满,朝倾玉露残。
性应轻菡萏,根本是琅玕。夺目霞千片,凌风绮一端。稍宜经宿雨,偏觉耐春寒。
见说开元岁,初令植御栏。贵妃娇欲比,待女妒羞看。巧类鸳机织,光攒麝月团。
暂移公子第,还种杏花坛。豪士倾囊买,贫儒假乘观。叶藏梧际凤,枝动镜中鸾。
似笑宾初至,如愁洒欲阑。诗人忘芍药,释子愧梅檀。酷烈宜名寿,姿容想姓潘。
素光翻鹭羽,丹艳赩鸡冠。燕拂惊还语,蜂贪困未安。倘令红脸笑,兼解翠眉攒。
少长呈连萼,骄矜寄合欢。息肩移九轨,无胫到千官。日曜香房拆,风披蕊粉干。
好酬青玉案,称贮碧水盘。譬要连城与,珠堪十斛判。更思初甲坼,那得异泥蟠。
骚咏应遗恨,农经只略刊。鲁班雕不得,延寿笔将殚。醉客同攀折,佳人惜犯干。
始知来苑囿,全胜在林峦。泥滓常浇洒,庭除又绰宽。若将桃李并,更觉效颦难。
赏牡丹一首 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惟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牡丹芳 白居易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段,当风不结兰麝囊。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红紫十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臣丛无力含醉妆。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秾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庳车软舆贵公主,香衫细马豪家郎。
卫公宅静闭东院,西明寺深开北廊。戏蝶双舞看人久,残莺一声春日长。
共悉日照芳难驻,仍张帷幕垂阴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
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去年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
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无人知, 可叹息。
少我愿暂求造化力, 减却牡丹妖艳色。少卿干爱花心,同似事君忧稼穑。
惜牡丹花二首 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寂寞萎红低向雨, 离披破艳散随风。 晴明落地犹惆怅, 何况飘零泥土中。
牡丹吟邵雍
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牡丹落后有作 孙鲂
未发先悉有一朝, 如今零落更魂销。 青丛别后无多色, 红线穿来己半焦。
蓄恨绮罗犹眷眷, 薄情蜂蝶去飘飘。 明年虽道还期在, 争柰凭栏乍寂寥。
白牡丹 韦庄
闺中莫妒新妆妇, 陌上须惭傅粉郎。
昨夜月明浑似水, 入门唯觉一庭香。
牡丹 张淮
绿云堆里露精神,依约如羞认未真。开落后天皆有数,品题先汉却无人。
金铃送响多惊鸟,翠幄围娇不受尘。何处托根偏得地,年年独让魏家春。
一捻残脂暗有神,至今猩血印来真。莲清误得称君子,梅瘦虚曾化美人。
六曲兰前凝倦态,五纹茵上委芳尘。若为得有韩湘术,四序常逢富贵春。
纷纷画史笔通神,谁与花王写得真。临水似窥捐佩女,倚风如画堕楼人。
芙蓉只合称凡品,芍药端教接后尘。兴庆池东谁更赏,冷风凄雨不禁春。
深深著色浅浮神,恍惚麻姑旧日真。似尔炫娇宁有敌,如侬锺爱恐无人。
条风吹破当三月,谷雨过来又一尘。如此名花如此景,可容孤负玉缸春。
谁道元舆赋有神,个中风味语难真。半庭迟日情熏骨,四座香风暖袭人。
枝弱不胜霞朵重,叶疏难敞露房尘。浩歌日日宜欢赏,积玉如山莫买春。
碧池光里巧传神,上下相辉一样真。黠蚁根头行识路,狂蜂叶底去随人。
飘来不冷胭脂雪,落尽犹香锦绣尘。更把清平旧时调,翻成一阙沁园春。
百味狂香三昧神,就中谁解独知真。开临玉女窥窗处,赏许金貂换酒人。
鹤顶映来犹沿色,马蹄踏去易为尘。偏凭十二阑干曲,一曲阑干一曲春。
司花未省是何神,不合教渠尽领真。方半吐时偏怄意,到全开日便愁人。
红云冷惨枝间露,绿雾香流叶底尘。一曲山香莫轻舞,临轩方欲赏长春。
吉祥寺花将落而陈述古期不至 苏轼
今岁东风巧剪裁, 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语花应恨, 直恐明年花不开。
洛阳牡丹图 欧阳修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我昔所记数十种,于今十年半忘之。
开图若见故人面,其间数种昔未窥。客言近岁花特异,往往变出呈新枝。
洛人惊夸立名字,买种不复论家资。比新较旧难优劣,争先檀价各一时。
当时绝品可数者,魏红窈窕姚黄肥。寿安细叶开尚少,朱砂玉版人未知。
传闻千叶昔未有,只从左紫名初驰。四十年间花百变,最后最好潜溪绯。
今花虽新我未识,未信与旧谁妍媸。当时所见己云绝,岂有更好此可疑。
古称天下无正色,似恐世好随时移。鞓红鹤翎岂不美,**色如避新来姬。
何况远说苏与贺,有类后世夸嫱施。造化无情疑一概,偏此著意何其私。
又疑人心愈巧伪,天欲斗巧穷精微。不然元化朴散久,岂特近岁尤浇漓。
争新斗丽若不已,更后百载知何为。但令新花日愈好,惟有我老年年衰。
牡丹五首 冯琦
百宝阑干护晓寒, 沉香亭畔若为看。 春来谁作韶华主, 总领群芳是牡丹。
牡丹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侈首拜芳尘。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棠踏翠裀。
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名花也自难培植, 合费天公万斛春。
无题 薛蕙
锦园处处锁名花, 步障层层簇绛纱. 斟酌君恩似春色, 牡丹枝上独繁华.
牡丹 马氏
翠雾红云护短墙, 豪华端称作花王。 洛阳宫里杨妃醉, 吴国台前西子妆。
芳露淡匀腮粉腻, 暖风轻度口脂香。 开时亦自知珍重, 静镇东风白昼长。
春半雨寒牡丹殊无消息 杨万里
今岁芳菲未尽忙, 去年二月牡丹香。 寒暄不足春光晚, 荣落尽迟花命长。
才一两朝晴炫野, 又三四阵雨鸣廊。 对江魏紫拳如蕨, 而况姚家进御黄。
次韵杨司业牡丹二首 吴澄
谁是旧时姚魏家, 喜从官舍得奇葩。 风前月下妖娆态, 天上人间富贵花。
化魄他年锁子骨, 点唇何处箭头砂。 后庭玉树闻歌曲, 羞杀陈公说丽华。
雨中花 苏轼
今岁花时深院,尽日东风,荡飏茶烟。但有绿苔芳草,柳絮榆钱。闻道城西,
长廊古寺甲第名园。有国艳带酒,天香染秧,为我留连。 清明过了,残红无处,
对此泪 尊前。秋向晚,一枝何事,向我依然。高会聊追短景,清商不暇余妍。
十分春态,付于明年。
夜合花 和李浩季良牡丹 晁补之
百紫千红,占春多少,共推绝世花王。西都万家俱好,不为姚黄。谩肠断巫阳。
对沉香,亭北新妆。记清平调,词成进了,一梦仙乡。 天葩秀出无双。
倚朝晖,半如酣酒成狂。无言自有,檀心一点偷芳。念往事情伤
。又新艳,曾说滁阳。纵归来晚,君王殿后,别是风光。
满庭芳 陈瓘
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
闻道鞓红最好,春归后,终委泥沙。忘言处,花开花谢,不似我生涯。
年华,留不往,饥餐困寝,触处为家。这一轮明月,本自无瑕。
随分冬裘夏葛,都不会,赤水黄芽。谁知我。春风一拐,谈笑有丹砂。
如梦令 晁冲之
门在垂杨阴里。 楼枕曲江春水。 一阵牡丹风, 香压满园花气。
沉醉。 沉醉。 不记绿窗先睡。
浑侍中宅牡丹 唐 刘禹锡
径尺千余朵, 人间有此花。 今朝见颜色, 更不向诸家。
红牡丹 唐 王维
绿艳闲且静, 红衣浅复深。 花心愁欲断, 春色岂知心。
牡丹 五代 皮日休
落尽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意夸天下无双艳, 独立人间第一香。
黑牡丹 明 程先贞
春烟笼宝墨, 入夜看来难。 恐奏清平调, 杨妃砚滴干。
咏白牡丹 明 潘韶
千红万紫吐芳香, 羌独生成洁自身。 似厌繁华存太真, 甘抛富贵作清贫。
琼葩到底羞色艳, 国色原来不染尘。 昨夜月明浑似水, 只疑瑶岛集仙真。
牡丹 明 冯琢庵
数朵红云静不飞, 含香含态醉春晖。 东皇雨露知多少, 昨夜风前已赐绯。
“春华吐艳燕归来”,“软玉温香醉杨妃”,“素衣报春别有情”
临渊羡鱼 红粉暗香 含香带露 洱海春色 晴秋 友谊 露颗含香 秋实 兰香风暖 春风动春心 南国小趣 紫艳香风 岭南佳果 群翔 荷塘幽香
H. 关于“沉香”的诗句有哪些
《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鹦鹏》温庭筠
宝函钿雀金鹦鹏,沉香阍上吴山碧。
杨柳又如丝,驿桥春雨时。
画楼音信断,芳草江南岸。
鸾镜与花枝,此情谁得知。
《答赠》 李贺
本是张公子,曾名萼绿华。
沉香熏小像正扰帆,杨柳伴啼鸦。
露重金泥冷,杯阑玉树斜。
琴堂沽酒客,新买后园花。
《美人梳头歌》 李贺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辘轳咿哑转鸣玉,惊起芙蓉睡新足。
双鸾开镜秋水光,解鬟临镜立象床。
一编香丝云撒地,玉钗落处无声腻。
纤手却盘老鸦色,翠滑宝钗簪不得。
春风烂熳恼娇慵,十八鬟多无气力。
《莫愁曲》 李贺
草生龙陂下,鸦噪城堞头。
何人此城里?城角栽石榴。
青丝系五马,黄金络双牛。
白鱼李敏驾莲船,夜作十里游。
归来无人识,暗上沉香楼。
罗床倚瑶瑟,残月倾帘钩。
今日槿花落,明朝桐树秋。
若负平生意,何名作莫愁?
《杂咏》陆游
病起清臞不自持,纱巾一幅举雹倚筇枝。
水沉香冷红蕉晚,恰似道山群玉时。
《凝香阁》 喻良能
渠渠夏屋翠阴稠,沉水香浓瑞霭浮。
愧我无才吟五字,未妨燕寝似苏州。
I. 谁能给我些关于赞美牡丹花的诗句
牡 丹
薛涛
去春零落暮春时, 泪湿红笺怨别离。
常恐便同巫峡散, 因何重有武陵期?
传情每向馨香得, 不语还应彼此知。
只欲栏边安枕席, 夜深闲共说相思。
牡 丹
李孝光
富贵风流拔等伦,百花低首拜芳尘。
画栏绣幄围红玉,云锦霞裳涓翠茵。
天是有各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
名花也自难培植,合费天工万斛春。
牡丹的传说
荷 包 牡 丹 的 传 说:古时,在洛阳城东南200来里路,有个州名叫汝州,州的西边有个小镇,名叫 庙下。这里群山环绕,景色宜人,还有一个美妙的风俗习惯:男女青年一旦定亲, 女方必须亲手给男的送去一个绣着鸳鸯的荷包,这其中的含意是不言而喻的。若 是定的娃娃亲,也得由女方家中的嫂嫂或邻里过门的大姐们代绣一个送上,作为 终身的信物。 镇上住着一位美丽的姑娘,名叫玉女。玉女芳年十八,心灵手巧,天生聪慧, 绣花织布技艺精湛,尤其是绣在荷包上的各种花卉图案,竟常招惹蜂蝶落之上 面,可见功夫之深。 这么好的姑娘,提亲者自是挤破了门槛,但都被姑娘家人一一婉言谢绝。原 来姑娘自有钟情的男子,家里也默认了。可惜,小伙在塞外充军已经两载,杳 无音信,更不曾得到荷包。玉女日日盼,夜夜想,苦苦思念,便每月绣一个荷 包聊作思念之情,并一一挂在窗前的牡丹枝上。久而久之,荷包形成了串,变 成了人们所说的那种“荷包牡丹”了。
唐·皮日休。《牡丹》:“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竞夸天下无双艳,独立人间第一香。”
宋·刘克庄。《昭君怨·牡丹》:‘曾看洛阳旧谱,只许姚黄步,若比广陵花,太亏他。旧日王侯国圃,今日荆榛狐。群莫说中州,怕花愁。”
清·袁枚。《并头牡丹》:“两枚春作一枝红,春似生心斗工。远望恰疑花变相,鸳鸯闲卧彩云中。”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唐·刘禹锡《赏牡丹》
有此倾城好颜色,天教晚发赛诸花
晚发:花开得晚。
唐·刘禹锡《思黯南墅赏牡丹》
天下真花独牡丹。
宋·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一年春色摧残尽,再觅姚黄魏紫看
姚黄魏紫:两种名贵的牡丹花。
宋·范成大《再赋简养正诗》
篔筜竟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篔筜:大竹名,节长而竿高。踯躅:即羊踯躅,杜鹃花科,春季开花,花红黄色,鲜艳夺目。
唐·韩愈《答张十一》
J. 关于牡丹的古诗句
白居易的《秦中吟》之十《买花》诗可作为代表。其诗云: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李商隐《牡丹》诗:
绵帏初卷卫夫人,绣被犹堆越鄂君。
垂手乱翻雕玉佩,折腰争舞郁金裙。
石家蜡烛何曾剪,荀令香炉可待熏。
我是梦中传彩笔,欲书花叶寄朝云。
《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
其一
下苑他年未可追,西州今日忽相期。
水亭暮雨寒犹在,罗荐春香暖不知。
舞蝶殷勤收落蕊,佳人惆怅卧遥帏。
章台街里芳菲伴,且问宫腰捐几枝。
其二
浪笑榴花不及春,先期零落更悉人。
玉盘迸泪伤心数,锦瑟惊弦破梦频。
万里重阴非旧圊,一年生意属流尘。唤虚
前溪舞罢君回顾,并觉今朝粉态新。
王建有首:《题所赁宅牡丹花》诗:简链滑
赁宅得花饶,初开恐是妖。
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
且愿风留著,惟愁日炙焦。
可怜零落蕊,收取作香烧。
此外还有 :
龙分夜雨姿娇态,夫与春风发好香。
--徐夤《依韵和尚书再赠牡丹花》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徐凝《题开元寺牡丹》
这些夸张地描写和衬托牡丹的容姿。
乍怪霞临砌,还疑烛出笼。绕行惊地赤,移坐觉衣红。
--姚合《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玉帐笙歌留尽日,瑶台伴侣待归天。
--齐已《题南平后园牡丹》
这些是夸张地描写赏花时的情形。同时在吟咏牡丹时,诗从头还运用了各种巧妙的拟人手法。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温庭筠《牡丹二首之二》
金蕊霞英叠彩香,初疑少女出兰房。
--周繇《看牡丹赠段成式》
这些是通过拟人的手法,把牡丹形容成美丽的女子。还有通过巧妙的拟人手法,同历史传说中的人物形象联系起来,状摹牡丹的美丽。
裁分楚女朝云片,剪破 娥夜月光
--徐夤《追和白舍人咏白牡丹》
剪裁偏得东风意,淡薄似矜西子妆。
--殷文圭《赵侍郎看红白牡丹因寄扬状头拦腊赞图》
宋玉 边腮正嫩,文君机上绵初裁。
--徐夤《忆牡丹》
那堪更被烟蒙蔽,南国西施泣断魂。
--唐彦谦《牡丹》
白居易的《牡丹芳》其诗云: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
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
照地初开锦绣缎,当风不结兰麝囊。
仙人琪树白无色,王母桃花小不香。
宿露轻盈泛紫艳,朝阳照耀生红光。
红紫二色间深浅,向背万态随低昂。
映叶多情隐羞面,卧丛无力含醉妆。
低娇笑容疑掩口,凝思怨人如断肠。
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
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
刘禹锡也写了一首《和令狐楚公别牡丹》
平章宅里一栏花,临到开时不在家。
莫道西就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徐凝有首《牡丹》诗: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颖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