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牡丹物候期

牡丹物候期

发布时间: 2023-01-16 03:03:29

❶ 什么是生长期

生长期是物候期中动态变化最为明显的阶段,各器官形态建成及生理功能的完善表达均是在生长期完成的。这段时期也是我们施肥技术最为关注的时期。各种花卉由于遗传特性的差异,其物候期及进程是不同的,有的先叶后花,有的先花后叶,有的一年只开一次花,有的四季花开不断,以上种种习性都是在系统进化过程中长期适应环境条件而形成的遗传本性。

(1)落叶花木

落叶花木包含种类较多,像只有一个生命周期的草花,原产北方的月季、牡丹、紫薇等花木,郁金香、仙客来、鸢尾、水仙等球根花卉均属此类。落叶花木开始新一轮生长期的时期不尽相同,大多数是在春天,如牡丹、月季、菊花等,也有许多种类,如仙客来、水仙等是在秋冬季节,这与其遗传特性有关。近年来,随着温室技术的发展,通过人为调控环境条件来改变花木原始的物候期变化,进行花木反季节栽培已取得较大成效,如牡丹春季催花技术的应用,切花菊、切花月季的四季生产等。但不论物候期如何改变,所有的栽培措施都应建立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变化上,否则,轻者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降低观赏价值;重者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浪费花木资源。

(2)常绿花木

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绿花木,开花、新梢生长、花芽分化及果实发育可同时进行。老叶的脱落又多发生在新叶展开之后。有些种类能够在一年内多次萌发新梢,并分化形成花芽,开花结果。其物候期错综复杂,难以确切划分。如金橘、代代等,可形成春梢、夏梢、秋梢或冬梢,春梢及春梢上长出的夏梢和秋梢在条件适合时均可进行花芽分化、开花结果。有些种类新梢或新叶仅发生于茎枝顶端,而不象柑橘属、枳属等新梢或新叶与老叶相迭合生长,如铁树、棕榈等。顶部新叶发生、扩大植株、基部老叶衰亡、露出茎干形成秃裸。这一类花木有一定的物候期特征,同落叶花木相类似,春季是发枝展叶的最佳时期。

不管是落叶花木还是常绿花木,地下根系同样有相对稳定的物候变化,都包括根系开始活动期、生长高峰期、生长缓慢期和停止生长期(停止生长的明显程度不同)。由于地上地下的相关性,地下物候的变化可以由地上的变化推测出。生长季常绿花木与落叶花木物候期虽然有较多差异,但也有一些相对统一的特征。这些特征实际上是每种花木遗传规律的不同物候表现。首先,物候期进行的有序性。花木同一器官的物候期出现顺序基本一致,每一物候期都是在前一物候期通过后出现的,同时又为后一物候期作准备,像扶桑的先抽梢后开花即属此类,没有新梢的生长就不会有花的开放。其次,物候期的重叠性。即不同器官的几个物候期有可能出现重叠,如代代,几年的果子同挂一枝,同时一些枝正开花,而另一些枝正有新梢抽出。第三,物候期在某一条件下具重演性。如由于人为或灾害造成器官发育中止,或改变外界条件适于某些器官的多次活动时,某些物候期可能在同一年内重复发生,出现多次生长、多次开花、多次结果或二次落叶等。

❷ 牡丹12月能栽活吗

1.建议在8月下旬(处暑)至9月上旬(白露)之间进行播种,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萌发率。
2.牡丹专上盆时属间要取决于春节时间的早晚,同时又要视所在催花城市当年此阶段的平均气温,即使在同一地方,不同品种开花所需时间亦有长短。其原因是不同牡丹品种开花所需的有效积温不同。上盆过早,积温提前达到,牡丹春节前提前绽放;上盆过晚,春节不能应时开花,都会影响销售与观赏。
3.牡丹的特性是“四宜四怕”,即宜凉怕冻,宜暖怕热,宜光怕阴,宜干怕湿。因此,种植牡丹要选宽敞通风、上午有阳光、土壤肥沃疏松的地方,不可种在积水地、阴湿地、瓦砾地。筑台种植时,台的大小应根据植株多少及大小而定,高度应视该处原来的地势及地下水位高低而定。一般高度为 50—100厘米,以石块或砖块砌成台基,并铺些碎瓦片或碎砖。若土壤粘重,应换用培养土。培养土以6份国土、3份腐叶土、1份砻糠灰混合使用。
4.牡丹的种植与其他花卉不同,牡丹栽种后不需要灌水,更不能浇粪水。人冬壅土即可防寒,春暖后扒开壅土,以利生长。

❸ 影响牡丹年周期的变化有哪些因素

牡丹年周期的变化,有较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之分,其变化规律受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

(1)不同地区牡丹年周期的变化不同例如,中原牡丹品种群大体上从2月初至10月末或11月初为生长期,而11月至翌年2月为休眠期。越往北,牡丹生长期较中原品种群越晚,休眠期越早;越往南,生长期越早而休眠期越晚。因低温不足,休眠不能被彻底解除,长江以南栽植的牡丹苗木大多不能被直接用以春节催花;否则,催花将难以成功或催花质量较低。

(2)牡丹年周期变化常因不同年份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受气温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如:中原品种群在正常年份,早春气温稳定在3.5~6摄氏度时萌芽,6~8摄氏度左右抽发新枝,8~16摄氏度花蕾迅速发育,16~22摄氏度开花,22~25摄氏度左右进行花芽分化。但是,若发生春暖或春寒的年份,各物候期明显提前或推迟。

(3)不同牡丹品种的年周期变化不同:使在同一地区、同一年份的相同气候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萌芽早晚、开花早晚也不相同,从而形成了早、中、晚花期各异的品种。

❹ 洛阳牡丹节观赏时间什么时候最美

洛阳牡丹节观赏时间什么时候最美?2018洛阳牡丹最佳观赏时间

每年4月5日前后至5月5日前后。

专家们在结合气象资料的同时,参考其他植物的物候期,对今年的牡丹花期进行首次预报,从目前牡丹的生长发育情况看,今年牡丹花期整体与去年大致相当。具体预报如下:

调控牡丹花期

2018年4月3日,全市牡丹观赏园人工调控花期牡丹进入盛花期,露地自然花期早开牡丹品种陆续开放。牡丹观赏园内紫荆、碧桃、海棠樱花等姹紫嫣红。

自然牡丹花期

其中,市区各牡丹观赏园早开牡丹品种4月3日前后陆续开放,中开品种4月7日前后进入盛花期,晚开品种4月12日前后进入盛花期。

市区牡丹观赏园:早开品种牡丹4月1日前后陆续开放,中开品种牡丹4月10日前后进入盛花期,晚开品种牡丹4月18日前后进入盛花期。

邙山牡丹观赏园:各园花期整体比市区牡丹观赏园晚5天左右。早开品种牡丹4月5日前后陆续开放,中开品种牡丹4月15日前后进入盛花期,晚开品种牡丹4月22日前后进入盛花期。

道路、广场及游园:市区道路、广场及游园牡丹要比市区牡丹观赏园花期提前2天至3天,3月底早开品种将陆续开放。

本次花期预报为中长期预报,后期若天气变化较大,花期将提前或延迟,本届牡丹文化节花情预报小组将根据牡丹生长发育及天气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预报信息。

更多信息:

洛阳哪里看牡丹—2018洛阳牡丹观赏地推荐

2018洛阳牡丹节门票多少钱,2018洛阳牡丹节优惠价格多少

洛阳牡丹节住哪里好,2018洛阳住宿攻略

洛阳牡丹节旅游路线怎么安排?2018洛阳牡丹节一日游攻略

2018洛阳牡丹花会限行政策是怎么样的?2018洛阳车辆限行

更多关于洛阳牡丹节观赏时间什么时候最美?,进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5dc1aa1615731535.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❺ 关于荷的东西

一、荷的起源
“荷”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起源最早的植物 之一。
在人类出现以前,大约一亿零四千五百年前,地球大部被海洋、湖泊及沼泽覆盖。当时,气候恶劣,灾害频繁没有动物,大部分植物被淘汰,只有少数生命力极强的野生植物生长在这个贫瘠的地球上。其中,有一种今天我们称为“荷花”的水生植物,经受住了大自然的考验,在我国的阿穆尔河(今黑龙江)、黄河、长江流域及北半球的沼泽湖泊中顽强地生存下来。大约过了九千年,原始人类开始出现。人类为了生存,采集野果充饥,不久便发现这种“荷花”的野果和根节(即莲子与藕)不仅可以食用,而且甘甜清香,味美可口。渐渐地,“荷花”这一人类生存的粮食来源便深深地印刻在我们的祖先---原始人类的心中,成为人类生存的象征。一直到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随着农耕文化的出现,人类对荷花开始了进一步的了解。当时的人类为了生活上对水的需求,一般都定居在河岸湖畔或有天然泉水的沼泽地带,而这些地带恰是野生荷花主要的分布区域。从出土文物看:在河南省郑州市北部大河村发掘的“仰韶文化”房基遗址,发现室内台面上有炭化粮食和两粒莲子,经测定,距今有五千年的历史。人类在不断的生产劳动中,对朝夕相处的荷花的生长习性、生存环境等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中国古老的糊花文化的产生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
二、荷文化的形成---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荷花文化自公元前11世纪起,中国从漫长的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封建制时代---西周。荷花也在这时期里从湖畔沼泽的野生状态走进了人们的田间池塘。《周书》载有“薮泽已竭,既莲掘藕。”可见,当时的野生荷花已经开始作为食用蔬菜了。到了春秋时期,人们将荷花各部分器官分别定了专名。我国最早的字典,汉初时的《尔雅》就记有:“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对荷花的了解已有一定的概念。 荷花以它的实用性走进了人们的劳动生活,同时,也凭借它艳丽的色彩,幽雅的风姿深入到人们的精神世界。我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中就有关于荷花的描述“山有扶苏,隰与荷花。”“彼泽之陂,有蒲有荷”。荷花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最早是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在他的离宫(即现在的苏州灵岩山)为宠妃西施赏荷而修筑的“玩花池”。春秋时期青铜工艺珍品“莲鹤方壶”(通高118厘米,故宫博物管藏)则从美术方面,反映了荷花对时代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这件工艺珍品取材于真实的自然界,荷花花纹概括形象,龙和螭跃跃欲动。可见,荷花被神化的龙、螭及仙鹤一样,成为人们心目中崇高圣洁的象征。
三、荷文化的发展---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荷花文化
秦汉之前,诸侯割据,战争频繁,劳动人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结束了混战局面。在这个统一大帝国里,荷花文化得到了全面发展,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医学、宗教、艺术等各个领域。 汉朝是中国农业空前发展的一个时期,也是对荷花的栽培发展发生了重要的作用。汉以前,我国的荷化品种均是单瓣型的红莲。到了魏晋,出现了重瓣荷花。南北朝时期又发展有千瓣(并蒂)荷花。 西汉开始,中国的官私营商业迅速发展,丰富了各地区的商品种类,对荷花的传播分布有着重要意义。江陵、合肥、成都等地的特产--莲藕均通过这些中心商市进入北方,从根本上扩大了荷花的分布区域.使北方人民进一步认识荷花了解荷花,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荷花的栽培技艺。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记有“种藕法”:“春初掘藕根节,头着鱼池泥中种之,当年即有莲花。”;又有“种莲子法”:“八月九日取莲子坚黑者,于瓦上磨莲头令皮薄,取墐土作熟泥封之,如三指大,长二寸,使莲头平重磨去尖锐,泥干掷于池中重头泥下,自然周皮,皮薄易生,少时即出,其不磨者,皮即坚厚,仓卒不能也。”可见,当时南北两岸的中原地区荷花的栽培技术已是相当高超了。 我国的医学从秦汉起开始了新的发展。汉朝神农在尝遍百草后,总结出一套治病良方,即《本草经》,又称《神农本草经》,其中就有莲藕药用保健功能的描述。东汉谯县华佗,是我国医学史上著名的神医,他在手术前,先给病人饮麻沸散,使其失去知觉,刳割腹背后缝合伤口,最后涂敷以藕皮等制成的膏药,四五天后便可愈合。荷花遂成为我国医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一枝奇葩。 西汉时期,乐府歌辞逐渐盛行,由此产生了众多优美的采莲曲谣。其中有《采莲曲》(又称《采莲女》、《湖边采莲妇》)等,歌舞者衣红罗,系晕裙,乘莲船,执莲花,载歌载舞,洋溢着浓烈的生活气息,是我国广大人民最喜爱的民间传统歌舞之一。
四、荷文化的兴盛---隋唐至明清时期的荷花文化
隋唐以后,荷花的栽培技艺进一步提高,有关荷花的诗词、绘画、雕塑、工艺等荷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饮食文化中,荷花已进一步成为人们养生保健的名贵补品。同时荷花凭借它的色彩艳丽、风姿绰约进入了私家园林。如长安城外东南隅有秦汉时宜春苑,隋朝建都长安后,更名为芙蓉园;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的曲院风荷。尤其是经过贞观之治后,荷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工艺美术家创造的灵感来源。如隋唐时期的瓷器、铜镜等的装饰多采用莲花花纹;金银器上,尤其是盘边缘,多饰以富丽的莲瓣纹,整个风格华丽而真实。宋代的染纺业较唐代有更高的发展。著名女画家兼工缂丝的朱克柔创作的荷花缂丝图案,“古淡清雅”、为一时之绝作。明清的木版年画多采用“连(莲)贵子”、“连(莲)年有余(鱼)”等荷花吉祥图案,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愿望。 在我国的艺术绘画史中,荷花的艺术精品更是丰富多彩。最著名的是南宋画院吴炳的《出水芙蓉》,生动细腻的刻画了荷花清新脱俗的优雅气质。还有明末画家张子政的“芙蓉鸳鸯图”。
五、荷文化的光大---近代荷花文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广大劳动人民当家做主,荷花也成为美化人们生活、陶冶情操的珍贵花卉,被誉为十大名花之一。孙中山先生,周恩来总理等多次提倡大力发展荷文化,并把友谊的种子传播到友好的邻邦。1918年,孙中山先生东渡日本,带去了九颗辽东半岛普来店出土的莲子,经过精心培育,古莲子栽植成功。1963年,大贺将一百颗大贺莲种子,送给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1979年4月,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日本,参观鉴真主持建造的奈良唐招提寺时,森本孝顺长老将中日两国专家培育的唐招提寺莲、孙文莲、中日友谊莲的莲藕捧交给邓颖超副委员长。

热点内容
德安荷花园 发布:2025-08-26 20:48:08 浏览:650
白水百合 发布:2025-08-26 20:36:23 浏览:266
mk情人节款 发布:2025-08-26 20:33:35 浏览:860
七夕何其多 发布:2025-08-26 20:33:31 浏览:575
花艺大师是G 发布:2025-08-26 20:26:57 浏览:910
绿植营养液能喷兰花吗 发布:2025-08-26 20:15:31 浏览:417
土墙盆景 发布:2025-08-26 19:53:52 浏览:836
木根花卉 发布:2025-08-26 19:39:28 浏览:407
茶花多少钱一盆 发布:2025-08-26 19:27:32 浏览:859
兰花的花期有多久 发布:2025-08-26 19:25:54 浏览: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