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黄色玫瑰鹦鹉

黄色玫瑰鹦鹉

发布时间: 2022-04-05 06:59:41

① 黄色玫瑰鹦鹉的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② 什么鹦鹉啊!!!

是黄色玫瑰鹦鹉吗?很漂亮的~XD
黄色玫瑰鹦鹉 【物种名称】 黄色玫瑰鹦鹉
【又 名】 黄玫瑰鹦鹉
【拉丁学名】 Platycercus flaveolus
【英文名称】 Yellow Rosella
【科属分类】 鸟纲(Aves)、鹦形目、鹦鹉科、纽澳鹦鹉族
【整体概述】
身长:33公分(13吋)
亚种:目前并无已知亚种
外型:这种鹦鹉鸟体为浅黄色;前额为橘红,脸颊两侧为深蓝色,背部和翅膀的羽毛为黑色,并带有很宽的浅\黄色滚边,许多鸟的胸部上方和喉咙带有红色;翅膀中间覆羽为黑色,翅膀内侧覆羽和外侧飞行羽为蓝色;尾巴覆羽上方和背部下方为深黄色;上方尾羽中间为蓝色,并且带有些绿色,外侧羽尖为浅蓝;尾巴内侧灰色,羽尖浅\蓝;鸟喙灰白色;虹膜深棕色。母鸟的胸部上方和喉咙带有较多的红羽,翅膀内侧通常带有白色的条纹,鸟喙比较细窄。幼鸟体色较深,背部为橄榄绿,胸部和腹部为浅黄绿色;通常翅膀内侧也会有浅\色条纹,幼鸟需要16个月才能长成成鸟般体色。
栖息环境和习性:黄色玫瑰鹦鹉主要栖息于狭长林区、桉树属常绿乔木丛生的树丛、沿著河岸或是水源经过的地区;有时候他们也会前往连接农耕区的马利「Mallee」植被区觅食。平时他们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大部分被人看见的时候均是在地面上或是桉属植物最外缘的枝干上觅食;在浓密林中活动的时候,身体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因此并不容易察觉;有时候会和当地的超级鹦鹉(Superb Parrots)和玛莉环颈鹦鹉(Mallee Ringneck Parrot)一起集结活动,偶尔会因为寻找食物而四处游牧;他们的个性较其他玫瑰鹦鹉来的内向,叫声也比较没有那样吵杂,如果平时受到惊扰,会整群惊叫著飞离;飞行时会强力的拍动翅膀,并不像其他玫瑰鹦鹉那样成波浪状,有时候飞行一段很长的距离仍然能够维持相当的高度;飞行时会伴随刺耳的鸣叫,声音类似深红玫瑰鹦鹉(Crimson Rosella),但是音频略高。
食物:黄色玫瑰鹦鹉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种子、植被、植物嫩芽、浆果、水果、花朵、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有时会前往农耕区觅食,但是并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地理分布】 栖息地:澳洲西南

③ 黄色玫瑰鹦鹉的生活习性

平时大多成对或是以小群体活动;大部分被人看见的时候均是在地面上或是桉属植物最外缘的枝干上觅食;在浓密林中活动的时候,身体的羽色提供了良好的掩蔽,因此并不容易察觉;有时候会和当地的超级鹦鹉和伯纳德氏鹦鹉一起集结活动,偶尔会因为寻找食物而四处游牧;黄色玫瑰鹦鹉的个性较其他玫瑰鹦鹉来的内向,叫声也没有那样吵杂,如果平时受到惊扰,会整群惊叫着飞离;飞行时会强力的拍动翅膀,并不像其他玫瑰鹦鹉那样成波浪状,有时候飞行一段很长的距离仍然能够维持相当的高度;飞行时会伴随刺耳的鸣叫,声音类似深红玫瑰鹦鹉但是音频略高。
主要以草地和灌木种子、植被、植物嫩芽、浆果、水果、花朵、昆虫以及其幼虫等为食,有时会前往农耕区觅食,但是并不会造成很大的损害。

④ 玫瑰鹦鹉属的外形特征

玫瑰鹦鹉属共有8种鹦鹉,最明显的特色是羽毛的花纹。其一是他背羽呈扇形;其二是他面颊皆是有颜色。所有的玫瑰鹦鹉背上都是以黑色为主体,而在每一个羽毛边则有对比色以呈现出扇型的感觉。然后在脸颊上也都会有着一块对比的颜色饰片存在着。依据种类的不同,这些颜色有可能是绿色、红色、黄色、白色、或者是蓝色的。但这种特色是每一只玫瑰鹦鹉都可以见到的。 东澳洲的玫瑰鹦鹉大致可分为两个族群:一个是有着蓝色面颊的深红玫瑰鹦鹉,另外一种则是白色面颊的东部玫瑰鹦鹉。
玫瑰鹦鹉虽然种类繁多,但所有玫瑰鹦鹉 间亦存在着共同的特色,主要包括扇形的羽毛排列方式以及翅膀和尾巴都有特殊的蓝色边;再则根据其颊部区域的颜色可大致分成两组:第一组是颊部圈圈内为白色的,如:澳西玫瑰鹦鹉 、东部玫瑰鹦鹉 、蓝颊玫瑰鹦鹉等;第二组是颊部区域内为蓝色的,如:深红玫瑰鹦鹉 、黄色玫瑰鹦鹉 和绿色玫瑰鹦鹉等。
玫瑰鹦鹉的翅膀前端及尾巴为带有光泽的蓝色。非常漂亮。有的品种胸部、颈部以及头部为鲜红色,白色的脸颊,背部为黄色,但羽毛有黄绿色的边缘,尾部的上腹羽是黄绿色,下腹羽是红色,棕色的眼,灰白色的喙及黑灰色的脚。母鸟的喙较小,红色较淡,且眼睛的周围有灰棕色的羽毛。
英文名称Rosellas 这个字基本上就是在形容 rose ( 玫瑰)、rose-coloured ( 玫瑰色的) 、 roselike ( 似玫瑰的),尤其是观看其背羽的花纹,宛如片片玫瑰花瓣。

⑤ 黄色玫瑰鹦鹉的分布范围

分布于以澳大利亚东南部为中心的墨累河( Murray River)和马兰比吉河( Murrumbidgee River)流域。

⑥ 黄色玫瑰鹦鹉的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⑦ 黄色玫瑰鹦鹉的介绍

黄色玫瑰鹦鹉(学名:Platycercus flaveolus)是典型的攀禽,鸟喙强劲有力,喙钩曲,上颌具有可活动关节,喙基部具有腊膜。肌肉质舌厚。脚短,强大,对趾型,两趾向前两趾向后,适合抓握和攀援生活。鸟体为浅黄色;前额为橘红,脸颊两侧为深蓝色,背部和翅膀的羽毛为黑色,并带有很宽的浅黄色滚边,胸部上方和喉咙带有红色。栖息于森林、棕榈树林、开阔的平原以及林地、农耕区等。通常成对或是小群体活动,主要的食物是花朵、花蜜、草类与树木的种子等,通常4-6只成群活动,繁殖期多在9-1月间。分布于澳大利亚东南部。

⑧ 黄色玫瑰鹦鹉的外形特征

黄色玫瑰鹦鹉体长36厘米,体重115-170克。原属深红玫瑰鹦鹉的一个亚种,已化分为独立物种。这种鹦鹉鸟体为浅黄色;前额为橘红,脸颊两侧为深蓝色,背部和翅膀的羽毛为黑色,并带有很宽的浅黄色滚边,许多鸟的胸部上方和喉咙带有红色;翅膀中间覆羽为黑色,翅膀内侧覆羽和外侧飞行羽为蓝色;尾巴覆羽上方和背部下方为深黄色;上方尾羽中间为蓝色,并且带有些绿色,外侧羽尖为浅蓝;尾巴内侧灰色,羽尖浅蓝;鸟喙灰白色;虹膜深棕色。
雌鸟的胸部上方和喉咙带有较多的红羽,翅膀内侧通常带有白色的条纹,鸟喙比较细窄。幼鸟体色较深,背部为橄榄绿,胸部和腹部为浅黄绿色;通常翅膀内侧也会有浅色条纹,幼鸟需要16个月才能长成成鸟般体色。
黄色玫瑰鹦鹉图册(图片来源:flickriver)

⑨ 黄色玫瑰鹦鹉的繁殖方式

繁殖期多在9-1月间,求偶时雄鸟会靠近雌鸟翅膀微开且不停地拍动,尾部也会一直摆动,头部不停地晃动、鼓起胸前的羽毛且持续地发出啁啾的鸣叫声,之后雄鸟会有喂食雌鸟的行为出现,这表示配偶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主要筑巢于树洞内,一窝产3-8枚卵蛋,孵化期约21天,雄鸟一天喂食雌鸟2次,5周后幼鸟羽毛长成,再与亲鸟相处一个月后即离巢。

⑩ 黄色玫瑰鹦鹉的栖息环境

黄色玫瑰鹦鹉主要栖息于狭长林区、桉树属常绿乔木丛生的树丛、沿着河岸或是水源经过的地区;有时候也会前往连接农耕区觅食。

热点内容
珠宝花花语 发布:2025-08-23 20:35:52 浏览:879
天边一朵云西瓜的寓意 发布:2025-08-23 20:26:13 浏览:329
没情人的七夕 发布:2025-08-23 20:02:18 浏览:220
海棠广场太原 发布:2025-08-23 19:58:26 浏览:638
广州一朵秀服饰有限公司qq 发布:2025-08-23 19:55:52 浏览:534
朱小姐花语 发布:2025-08-23 19:50:28 浏览:250
紫蓝花花语 发布:2025-08-23 19:40:31 浏览:733
情人节特色活动 发布:2025-08-23 19:40:19 浏览:419
盆栽醋栗果 发布:2025-08-23 19:38:59 浏览:391
插花主枝 发布:2025-08-23 19:37:41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