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玫丹百香 » 丁香园诗句

丁香园诗句

发布时间: 2021-02-27 06:15:51

1. 丁园园名字和哪句古诗词有关

媛媛,名字和哪句古诗词有关系?他丁媛媛好像是注于那个朱元璋进城的时候嗯嗯,写的一首诗,里面有

2. 北京植物园的丁香园里有好多白色的四瓣花,很香,是什么花

这是太平花。 图片http://image..com/i?wd=%CC%AB%C6%BD%BB%A8&word=%CC%AB%C6%BD%BB%A8&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m=hao123 太平花是虎耳草科、山梅花属中的一种北方山林常见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枝叶茂密,花乳黄而清香,花多朵聚集,颇为美丽。叶对生,长卵形,缘疏生锯齿,3出脉。花5朵-9朵成总状花序;乳白色,微芳香;花瓣4,卵圆形;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长于海拔1500m以下山坡、林地、沟谷或溪边向阳处。喜光,稍耐荫,较耐寒,耐干旱,怕水湿,水浸易烂根。除定根时应在穴内施肥之外,以后可以不再施肥。每年春季发芽至开花期间,可浇水2~3次,秋后再浇一次防冻水即可,并应剪除进密的枝条,以利于来年新枝的生长,宜湿润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壤土。亦能生长在向阳的干瘠土地上,不耐积水。寿命长,可达百年以上。 适应地区:东北南部、华北、西北 太平花枝叶茂密,花乳黄而清香,花多朵聚集,颇为美丽。宜丛植于草坪、林缘、园路拐角和建筑物前,也可作自然式花篱或大型花坛中心栽植材料。在古曲园林中植于假山石旁,尤为得体。太平花始植于庭院之中是在宋仁宗时期,据传宋仁宗赐名“太平瑞圣花”,流传至今。北京故宫御花园中所植太平花,相传为明代遗物。陆游诗句“......宵旰至今芳圣主,泪痕空对太平花。”作者看到国家危急,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因而宣泄心中的悲愤。

3. 景观效应与人文意识之间有什么关系

城市环境的实质含义是人类聚居的环境生态。园林绿化和服务主体是人,环境生态效益旨在改善人体生理健康,环境景观效应则是改善人的心理机能和精神状态,而游憩效能又是完善人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质量。园林绿化的总体目标是追求人与环境的协调。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与主体人相对应的环境也即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含义。园林绿化作为一门具有优化环境功能和丰富文化、艺术内涵的学科和建设行业,在营造生态环境的同时,也须致力于建立文化、历史、艺术间相互融洽与和谐的氛围,丰富人文意识与审美价值内涵,充分继承和弘扬我国的民族文化,以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提高全社会的文化艺术修养、行为道德水准和综合素质水平,完成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双重效益的重大历史使命。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且受宗教、学派、习俗、地域、风土、人情等多方因素的综合影响,博大精深。至于花卉题材与中国花鸟画、工艺美术及音乐、曲艺、宗教、民风、习俗中的多方位应用与关联,更是广泛深入,流传至今。由于花卉不断注入于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形成一类特殊的文化体系,因而成为中国花丼业发展的主动力,在从花丼欣赏、花卉产业到园林绿化建设等方面,都立下了不朽功勋。花文化作为以观赏植物为主题的一脉文化领域,在我国已经数千年的锤炼发展。诗歌就是花文化历史中最为悠久的一种重要表达形式。《诗经郑风》云:“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意即三月三日,在芍药盛开时节,男女青年聚会,赠送芍药定情。历代以园林树种为主题的词、赋甚多,如松之刚劲、梅之坚贞、牡丹富贵、竹子虚心、榴花热情,长久以来受人赞赏,诗涌不绝,联想意境空前发展,几入化境。如陆游咏梅词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千古名句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可见梨花的艺术形象,是美中略带忧伤,与浓艳无缘,还透着几分超凡脱俗的仙气。

古今中外,人们不仅欣赏园林树种的自然美,而且将这种喜爱与人类的精神生活与道德观念联系起来,形成特殊的“花语”,托树言意,借花表情。以松的苍劲颂名士高风亮节,以柏的清翠贺老者益寿延年。竹因虚怀礼节被冠为“全德先生”,梅以傲雪笑冰被誉为“刚正之士”。松、竹、梅合称“岁寒三友”,梅、兰、竹、菊谓喻“四君子”,迎春、蜡梅、水仙、山茶冠以“雪中四杰”。具有象征意义的比兴手法在我国园林树种的选择与应用中历史悠久,长驻不衰。据零星诗文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宫苑中的园林树种主要有芍药、木槿、合欢、石榴、桃、梅、桂花、杨柳、梧桐等,树木的枯荣被认为是王朝盛衰的象征,物候的反常被作为预卜的依据。从那时起,园林中便出现了许多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的树种组合,以皇家宫苑和豪宅园林中应用较多,民宅小院中也十分注重。如玉兰、海棠、牡丹、桂花组合喻“玉堂富贵”,后加迎春引申为“玉堂春富贵”,至今在一些地区的民间习俗中,仍以此作为全年快乐、欢慰的良好预兆。此外,红豆——相思、桑梓——故乡、桃李——学生等象征意义已早为世人所熟知,并在园林绿化中得以广泛运用。

三千年前《诗经大雅》中的《生民之计卷阿》篇是古代最早留下梧桐栖凤凰的文字记述:“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原为周成王(公元前1082年)游卷阿时,随臣对成王的赞美诗,寓有规劝成王求贤用贤之意。后因庄子(公元前286年)又有“凤凰非梧桐不栖”之言,遂使梧桐成为庭院之吉祥树木,上起皇家宫苑,下至百姓院落,都喜植梧桐,希冀引凤。宋代司马光《梧桐》诗云:“紫极宫庭阔,扶疏四五栽。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实满风前地,根添雨后苔。群仙傥来会,灵凤必徘徊。”世界上第一部梅著《梅谱》云:“梅以韵胜,以格高”。韵即风度韵味。梅花色泽典雅清丽,暗香袭人沁肺。格即树种属性。梅格一是“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元杨维祯),人们常将其喻为不畏权势、坚强不屈的象征;二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俏不争春的风格、宽厚的胸怀,令人敬佩。梅独特的风姿、神韵,不仅为历代宫廷权贵所钟爱,亦是文人墨客的精神之物。如宋代陆游有“雪虐风饕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的诗句。自宋代以来,借之自喻者众多。同为蜡梅,北宋黄庭坚以“金蓓锁春寒,恼人香未展,虽无桃李颜,风味极不浅”道出怀才不遇之恼;陈与义却以“一花香十里,更值满枝开。承恩不在貌,谁敢斗香来”表达春风得意之喜;周邦彦藉蜡梅创作的《一剪梅》词牌,更为今人频频借用。雅兴所至,梦梅、寻梅、探梅、折梅、乞梅、赠梅、赏梅、品梅、咏梅、写梅、画梅,佳传不绝。梅花是我国传统名花,约在西汉初年始用于园林绿化,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梅的神韵奇志,历来为中国人民所崇敬,在国花评选中的呼声也最高。国际园艺学会(ISHS)所属国际登录委员会(IRA),有鉴中国梅研究成果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已在1998年11月将梅花(Prunus mume,含果梅)品种的国际登录权,正式授予中国梅花蜡梅协会的陈俊愉院士,使其成为获此殊荣的中华第一人。

宋元以来,我国的许多文人学者喜为自己的书斋冠名,其中有不少与园林树种关联。如宋代名相李纲常以桂花自逸,亲植桂花以明志,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桂斋”。明代大书画家徐文长,无法忘情于幼年时手植的一株青藤,便将其作为书斋的名称,甚至变成自己的别号,写字作画,落款常署名“徐青藤”。清代经学家周惕曾从东禅寺移植一株红豆树于庭前,甚为珍爱,遂命名其书屋为“红豆书庄”。国画大师齐白石,38岁时租住一处周围栽满梅花的房屋,为表达喜爱之情,将其冠名“百梅书屋”。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居北京大学燕南园30余栽,因出于对家中庭院三株挺拔的松树的喜爱,将其斋定名为“三松堂”。著名画家、文学家丰子恺,1922年应邀到浙江上虞县春晖中学任教,在住所墙角亲植一株杨柳,并常以柳作画,遂将居室取名为“小杨柳屋”。著名红学家俞平伯,20世纪40年代迁入北平时,因家中庭院有株古槐,便将书斋起名“古槐书屋”。著名语言学家王力,1943年迁入昆明粤秀中学居住,小院里有株笔直的棕榈树,他十分喜爱,将书斋命名为“棕榈轩”。据传太平天国建都天京(今南京)后,洪秀全曾携同几位文官畅游富贵山。其中有位文官是上海香花人,人称香花先生,博古通今,诗对见长。游罢,洪秀全乘兴对香花先生说:我是广东花县人,卿是上海香花人,今日同游富贵山,赏不尽山中花草树木,我有一出句请对下联。洪秀全的上联为:“花县香花开富贵”,内嵌三个地名,两个花字,一条俗语“花开富贵”。百年来一直无人对出。1993年湖南益阳县举办国际竹文化节,向海内外征联。其中有一上联是:“竹山新竹报平安”,内含三个县名(湖北竹山,台湾新竹,青海平安),两个竹字,一条俗语“竹报平安”。不少中外联家查经阅典均无妙对,后来发现这两个出句恰是一副绝妙的花竹对联:花县香花开富贵,竹山新竹报平安。且上联以“富贵”喻“天国”,下联以“平安”喻“太平”,联意双关,平仄押韵,对仗工整,读后使人回味无穷。(注:牡丹,俗称富贵花,有“天香国色”之誉。)

依中华的国风民俗,传统十大名花依次为:梅花、牡丹、菊花、兰花、月季、杜鹃、茶花荷花、桂花、水仙。其中仅荷花、水仙为非木本,牡丹、菊花为亚木本,可见木本树种占了绝对优势,园林树种的功能、作用当不言而喻。这在我国现有的市树、市花评选中也可略见端倪。据不完全统计,除前述十大名花全部有主外,尚有玫瑰、丁香、紫薇、木芙蓉、叶子花、迎春、石榴、栀子花、缅桂、茉莉、木棉、红柳、紫荆、红檵木、蜡梅、扶桑、刺桐、瑞香、玉兰、广玉兰、凤凰木、琼花、鸡蛋花等20余种榜上有名。木本园林树种数占统计种类数(37)的83%,占统计总数(146)的90%以上;草本的仅荷花(2)、兰花(2)、小丽花(1)、大丽花(1)、水仙(1),亚木本的有菊花(7)、牡丹(2)。市树、市花理应在各地的园林树种选择与应用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形成特色,以符其实。如以丁香为市树(花)的冰城哈尔滨,从国际已知的30余种丁香属植物中引种栽培了20余种,据园林部门统计约250余万株,丁香园、丁香林、丁香山随处可见。有半个世纪之久的丁香林荫大道,更是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和专家学者慕名前往观光考察。现时北京的市树为槐树和侧柏,貌不惊人、珍不入册。而北京有两千年以上树龄、具“活化石”之称的古银杏若干,堪称世界之最;再就我国传统文化有“天子松、诸侯柏、大夫栾、庶民杨”之说,白皮松作为东亚惟一的三针松,且具独特的白色驳干,状若银龙,极其珍贵,作为首都的市树极其相称。因此,有专家断言,21世纪北京市的市树将改写为银杏和白皮松。实际上目前有不少城市只是将市树(花)的评选作为一种时髦,立法通过后,组织实施不力,深化研究无为;当然也不排除赶潮流、拍脑袋的长官意志,根本不顾当地的历史、文化背景,毫无特色可言,必须妥善纠正。花文化是华夏文化的宝贵财富,对其精华与贡献,理应认真研究并发扬光大。

4. 西宁好玩的

西宁最
具代表性的就属五峰飞瀑了,它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北沟脑。因为这里的山峰很像五个手指,所以叫五峰山。这里环境幽雅,泉水众多,细流飞洒,好像瀑布高
挂,至今仍然是青海旅游胜地。五峰山有三奇,即林、泉、洞。人们又归结了三林、三洞、三泉。三林是松树林、杨树林和桦树林,夏季林木郁郁葱葱,繁茂遍野,
到了秋季,松青、杨黄、桦叶变红,层林尽染,风景无限。三洞是东洞、西洞、北洞。东洞深8米、高3米、宽3米,西洞深7米、高2米、宽3米,北洞深10
米、高3米、宽4米。洞内露冷苔苍,别有韵味。三泉是龙宫泉、隐泉、裂口泉。三泉水以龙宫泉水质最好,泉水经石雕龙口喷吐,沿七级石壁泻下,形成瀑布,水
溅山径,在泉石周围刻有“山幽林更静,人间歌不尽,鸟语花香地,泉中水长流”等诗句。从龙宫泉拾级而上,便是五峰寺。五峰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建筑
有菩萨殿、龙王阁、玉皇宫、香公楼、同乐亭。近来,亭台楼阁、绘饰新彩,更加引起游人注目。


南山公园也是不得不提的,它位于西宁市南山,风景十分秀丽,是休闲观景的好地方。西宁南山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亭,名叫凤凰亭,亭上有一横额,上书“河湟
引凤”。相传南凉时有凤凰飞临其上,故名凤凰台。这和当时流传的“龙现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同为附会之说,但由此而来的西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留云”却
成为西宁的一大胜景。南山以关帝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是西宁现存保护较好的明建筑。虽然传说中的孔雀楼早已荡然无存,
但咏叹凤凰山的那首《凤台留云》却至今仍然广为传诵:“凤台何日凤来游,凤自高飞云自留。羌笛一声吹不落,纤纤新月挂山头。”南山是登临游览的好去处。
《西宁府新志》载:“凤凰山上有寺阁,可以眺远,西以岩洞,下有大川……”旧时每逢五月十三、六月六、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当登临绝顶,纵目远眺,群
山翠岚,三川烟云。凤凰亭雄伟壮观,亭阁回栏。绕栏回望,西宁的全景则尽收眼底。亭内保存着许多书法家的墨宝,其中有一联为“凤凰重来,看古城翻新,万家
烟景,悉收眼底;湟水东去,感沧桑变幻,千秋伟业,尽览全程。”
西宁植
物园也是不错的去处,它座落在西宁西山湾,是一座天然公园,原来只是西山林场的一个苗圃,1980年扩建为西宁植物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以台地为
主,分山上、山下两个旅游区。山上为林区,有树种1000余亩,主要树种是云杉、油松等。高大的杉树,像一座座绿塔,参天而立。茂密的松林,遮天蔽日。山
下的景点,建有盆景园、丁香园、蔷薇园、松柏园、丁香园、岩石园等9个园中园,其中以盆景园最诱游人兴致。盆景园内有各类盆景数百盆,共54科,110
属,415种。其造型独特,建筑风格颇具苏州园林韵味,被誉为“不是名园赛名园,不是江南赛江南”。许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
最后就是北禅寺了,它位于西宁湟水北的土楼山峭崖间,历史上称为土楼山寺、永兴寺、北禅寺,现又称为土楼观。始建于北魏,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水
经注》中说:“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北山寺多用洞窟建成,北魏壁画存于悬崖岩洞中。还利用山势崖型凿
造高达10米的两尊金刚佛雕像,因雨水冲涮,现只有一尊雕像还依稀可辩。现存的北山寺是明代重建的。山顶有宁寿塔,悬崖有“九窟十八洞”,用栈桥曲廊连
接,是青海少有的寺院建筑。土楼山峻拔雄伟,北山寺嵌筑危岩,奇巧玲珑。山上林木苍翠,山下湟水环流。登山远眺俯瞰,西宁尽收眼底,并与对面南山上的凤凰
宁遥遥相望。

5. 中国十个城市的市花,要觉得是最漂亮,最美的

北京市--月季、菊花
上海市--玉兰
天津市--月季 山东省
济南市--荷花
青岛市--耐冬、月季
威海专市属--月季
济宁市--鸡蛋花
菏泽市--牡丹
枣庄市--石榴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丁香
佳木斯市--玫瑰 吉林省
长春市--君子兰
延吉市--杜鹃花

6. 睹景思人的诗句

关于“睹景思抄人”的诗句,袭找到一本当代诗坛名家诗人写的关于爱情励志的唯美古诗词名言名句书籍《风不误桃》及《剩旨与胜纸:剩男剩女励志唯美诗词谱》,其中一部分如下供参考:

春浓不谈
文/李者也
东风过处山河新,丽日照时春意深。
万物拟恋自寻侣,媒妁之言无人遵。
花花草草卿卿我,莺莺燕燕合合分。
春浓不谈来生缘,色秀只求今世姻。
【注】西山生态公园,位于内蒙古化德县。远期总面积8000亩,现有景区分为入口景观区、假山石林景观区、生态广场区、西部金三角休闲景观区、观景塔五大部分。有丁香园、玫瑰园等十多个各具特色的生态园区。以烂漫的春景和绚丽的秋韵为主旋律,以浓荫的夏景为基调,以简单活泼明了的浮雕为点缀。春天风物最佳,百花争艳,蜂飞蝶舞,莺鸣燕舞,万物缠绵,天地生情。

7. 帮忙推荐一下西宁好玩的地方

西宁最
具代表性的就属五峰飞瀑了,它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北沟脑。因为这里的山峰很像五个手指,所以叫五峰山。这里环境幽雅,泉水众多,细流飞洒,好像瀑布高
挂,至今仍然是青海旅游胜地。五峰山有三奇,即林、泉、洞。人们又归结了三林、三洞、三泉。三林是松树林、杨树林和桦树林,夏季林木郁郁葱葱,繁茂遍野,
到了秋季,松青、杨黄、桦叶变红,层林尽染,风景无限。三洞是东洞、西洞、北洞。东洞深8米、高3米、宽3米,西洞深7米、高2米、宽3米,北洞深10
米、高3米、宽4米。洞内露冷苔苍,别有韵味。三泉是龙宫泉、隐泉、裂口泉。三泉水以龙宫泉水质最好,泉水经石雕龙口喷吐,沿七级石壁泻下,形成瀑布,水
溅山径,在泉石周围刻有“山幽林更静,人间歌不尽,鸟语花香地,泉中水长流”等诗句。从龙宫泉拾级而上,便是五峰寺。五峰寺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主要建筑
有菩萨殿、龙王阁、玉皇宫、香公楼、同乐亭。近来,亭台楼阁、绘饰新彩,更加引起游人注目。


南山公园也是不得不提的,它位于西宁市南山,风景十分秀丽,是休闲观景的好地方。西宁南山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亭,名叫凤凰亭,亭上有一横额,上书“河湟
引凤”。相传南凉时有凤凰飞临其上,故名凤凰台。这和当时流传的“龙现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同为附会之说,但由此而来的西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留云”却
成为西宁的一大胜景。南山以关帝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是西宁现存保护较好的明建筑。虽然传说中的孔雀楼早已荡然无存,
但咏叹凤凰山的那首《凤台留云》却至今仍然广为传诵:“凤台何日凤来游,凤自高飞云自留。羌笛一声吹不落,纤纤新月挂山头。”南山是登临游览的好去处。
《西宁府新志》载:“凤凰山上有寺阁,可以眺远,西以岩洞,下有大川……”旧时每逢五月十三、六月六、更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当登临绝顶,纵目远眺,群
山翠岚,三川烟云。凤凰亭雄伟壮观,亭阁回栏。绕栏回望,西宁的全景则尽收眼底。亭内保存着许多书法家的墨宝,其中有一联为“凤凰重来,看古城翻新,万家
烟景,悉收眼底;湟水东去,感沧桑变幻,千秋伟业,尽览全程。”
西宁植
物园也是不错的去处,它座落在西宁西山湾,是一座天然公园,原来只是西山林场的一个苗圃,1980年扩建为西宁植物园,占地面积1000余亩,以台地为
主,分山上、山下两个旅游区。山上为林区,有树种1000余亩,主要树种是云杉、油松等。高大的杉树,像一座座绿塔,参天而立。茂密的松林,遮天蔽日。山
下的景点,建有盆景园、丁香园、蔷薇园、松柏园、丁香园、岩石园等9个园中园,其中以盆景园最诱游人兴致。盆景园内有各类盆景数百盆,共54科,110
属,415种。其造型独特,建筑风格颇具苏州园林韵味,被誉为“不是名园赛名园,不是江南赛江南”。许多外地游客都慕名而来。
最后就是北禅寺了,它位于西宁湟水北的土楼山峭崖间,历史上称为土楼山寺、永兴寺、北禅寺,现又称为土楼观。始建于北魏,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水
经注》中说:“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北山寺多用洞窟建成,北魏壁画存于悬崖岩洞中。还利用山势崖型凿
造高达10米的两尊金刚佛雕像,因雨水冲涮,现只有一尊雕像还依稀可辩。现存的北山寺是明代重建的。山顶有宁寿塔,悬崖有“九窟十八洞”,用栈桥曲廊连
接,是青海少有的寺院建筑。土楼山峻拔雄伟,北山寺嵌筑危岩,奇巧玲珑。山上林木苍翠,山下湟水环流。登山远眺俯瞰,西宁尽收眼底,并与对面南山上的凤凰
宁遥遥相望。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热点内容
另一朵玫瑰那样独特的小说 发布:2025-07-05 17:07:16 浏览:408
取名为海棠 发布:2025-07-05 15:17:53 浏览:642
白兰花雕刻 发布:2025-07-05 14:39:49 浏览:125
在心中盛开一朵 发布:2025-07-05 14:34:06 浏览:418
六指兰花 发布:2025-07-05 14:15:48 浏览:805
插花福州 发布:2025-07-05 14:14:32 浏览:726
矮乔木盆景 发布:2025-07-05 14:08:35 浏览:706
牡丹花艺作品 发布:2025-07-05 14:07:11 浏览:14
花艺WFC 发布:2025-07-05 14:07:05 浏览:143
干玫瑰花面膜 发布:2025-07-05 13:47:48 浏览: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