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静轩盆景

静轩盆景

发布时间: 2023-02-15 06:27:09

Ⅰ 以我的书房为题写作文

1. 以《我的书房》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我的书房普普通通,却是个古色古香的书的海洋。步入书房,到处弥漫着书的香味。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成天与我做伴的大书柜了。

我好像是一条书虫,成天爬行在书堆中,从《四大名著》,《资治通鉴》,《雾都孤儿》等名著中吸取了知识的甘霖,就好像挖掘到无穷无尽的宝藏,不亦乐乎。我们家的房间很多,北面的一间是书房。

走进去,北面墙上是一个明亮的大窗户,妈妈给它配了一个漂亮的窗帘。

窗户的下面是长长的书桌,每天我都在上面写作业,书桌的右边有一台电脑,爸爸用它来学习、工作。

西边整整一面墙是书橱,它分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是书柜,中间是玻璃橱窗,里面放满了书。自从我上学以后,爸爸就让了四格给我,现在我的书橱也快装满了。书桌的左上角放着一盏粉红色的台灯。每天我放学回到家,就坐在台灯下读书、写字。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课外书、工具书、作文书等,它们就像一个小小的知识宝库,不断地给我提供着精神食粮。

我在书桌上写作业,书桌的高度可以升降,我长大了,书桌也跟着我一起长高。

在书房里写作是思想在宣泄,会让灵感一点一滴的叠加,我不会忘记那种滋味。

在幽静的书房里,书香仍在弥漫,有淡香,有淳香,有浓香。书房里,有我学习的身影,有我玩耍的身姿。我的书房,我快乐!书房整天陪伴我成长,在书房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爱我家的书房。

2. 以《我的书房》为题目,写一篇作文600字以上哇

我的书房普普通通,却是个古色古香的书的海洋.步入书房,到处弥漫着书的香味.最引人注目的,便是那成天与我做伴的大书柜了.我好像是一条书虫,成天爬行在书堆中,从《四大名著》,《资治通鉴》,《雾都孤儿》等名著中吸取了知识的甘霖,就好像挖掘到无穷无尽的宝藏,不亦乐乎.我们家的房间很多,北面的一间是书房.走进去,北面墙上是一个明亮的大窗户,妈妈给它配了一个漂亮的窗帘.窗户的下面是长长的书桌,每天我都在上面写作业,书桌的右边有一台电脑,爸爸用它来学习、工作.西边整整一面墙是书橱,它分上中下三层,上下两层是书柜,中间是玻璃橱窗,里面放满了书.自从我上学以后,爸爸就让了四格给我,现在我的书橱也快装满了.书桌的左上角放着一盏粉红色的台灯.每天我放学回到家,就坐在台灯下读书、写字.书柜里整整齐齐地摆放着课外书、工具书、作文书等,它们就像一个小小的知识宝库,不断地给我提供着精神食粮.我在书桌上写作业,书桌的高度可以升降,我长大了,书桌也跟着我一起长高.在书房里写作是思想在宣泄,会让灵感一点一滴的叠加,我不会忘记那种滋味.在幽静的书房里,书香仍在弥漫,有淡香,有淳香,有浓香.书房里,有我学习的身影,有我玩耍的身姿.我的书房,我快乐!书房整天陪伴我成长,在书房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爱我家的书房.。

3. 【以“我的书屋,我的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写什么好】

我有一个小书屋,它是我学习成长的摇篮。

书屋的名字叫“玉琢室”,这个名字是爸爸取得,来源于《三字经》中的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爸爸希望我在这个书屋里,能像玉石经过雕刻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走进书屋,靠窗边是我的写字台,写字台上面摆着一盏精致的、可移动的台灯,是妈妈为保护我的视力特意买的,小台灯天天陪伴着我,在它明亮的灯光下,我能认真地写作业、看书、画画。

紧靠台灯是我心爱的笔筒,笔筒里住着我许多好朋友---钢笔,它们像忠实的小狗,随时等着我的召唤。写字台上还摆放着一盆仙人球,每次看书、学习累了的时候,我就看看仙人球,放松一下。

左边是满壁的书柜,是爸爸在装房子时专门为我做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图书,有作文书、古典名著、历史故事等等,它是我的知识仓库,一有空,我就会在这知识仓库里享受知识的甘露。

右边的墙上,挂着一张中国地图,这是我睁眼看世界的窗口,每当我碰到一个不知道的地名,都要在地图上找到它的位置,看是哪个省的。我喜欢我的书屋,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在这个书屋把自己磨成一块美玉。

4. 以书房为题作文

书房,是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房。墨香阁,静轩者书斋也,陈设简陋,唯一桌一椅一书橱而已,但藏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每每坐于此,吟诗诵文,伴着清晨鸟儿的呢喃,你会发觉,你获得的不仅是知识,还有精神的充实。

曾经,是个懵懂的孩子,总把世界看的很简单,有着“出生牛犊不怕虎”的狂放,以为单平自己的文字,就可以行走江湖。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当细雨打在屋檐上时,听雨书斋中。打开书厨,昔日的韵香喷面而来,有种迷醉感,回首,我把那些文稿一张张地投入火盆,与雨一起隐迹,撒酒三杯,已祭亡灵。

我不敢在让字从笔尖划出,害怕自己被它迷惑。望着墨香阁内的书,一片迷茫,不知道该怎么做?趴在书桌上,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和我说话,当我抬头时,书阁之中,只我一人独伤秋色,耳旁余音未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清晨,掩埋了那记忆中的灰烬,竖了一块碑:记忆之默痕。

墨香阁的门重新被扣响,阁子内的书重新被人抚摩。余留之际,我会莫名其妙的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之所以文简字陋,大概是因为书读半斗不足下笔吧!于是有了梦,在梦的伊始,希望自己笔下的字能有一种苦涩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

嘿嘿!在墨香阁内,我似乎又回到重前,总爱在书上圈圈点点。应该说,读书是一门艺术,它能使你的精神充沛,使你从无知到有知,使你的眼睛饱福。陈伯安先生说过,你如果相成为一个有品位、有思想的人,就必须有“恋书情结”。

如今,我发现,书中的奥秘实为不少。看着文字,活象一个个小蝌蚪,引诱你的眼睛去洞穿它的真谛,领悟它的神韵,就象《侠客行》中石破天破解侠客岛上的蝌蚪文时,一个个字 *** 着你的穴道,你会突然闻到一股芳香,来自于人类群体才智的结晶。

是书拯救了我,它就象一场甘霖,滋润了干渴的我;它就象一屡阳光,温暖了冰凉的心;它就象航标灯,它就象航标灯,为迷失方向的我导航。经过书的洗礼,我成长了,变的有品位。你呢?在犹豫吗,在徘徊吗?还等什么,抓紧时间,捧起一本好书,细细品读吧!

现在用曹雪芹的一首诗收尾: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

由来书阁悟,休小静轩痴

5. 我的书房的作文

以前,我们家又窄又小,我只能在餐桌上学习。每次到吃饭前,我就要把书、笔、本子放进书包,十分不便。如果我想要看课外书,还得从一只硬板纸箱中一本本地找起来,得找好一会儿才找得到,十分费时间。唉,最好能有自己的书房!

现在,我们搬进了新房子。新房子既宽敞又明亮,爸爸还特地让出一间小房间给我做书房。啊,真好!

走进书房,就会看到靠窗口放着一张精制的小书桌。现在,每次我都在这张小书桌上做作业、看书。小书桌上我还放一些装饰品,使我的书房变得更加漂亮。

在窗台上,放着爸爸为我买的盆景:吊兰、文竹……每当我的眼睛有些疲劳时,我就会望一望它们那绿色的叶子,缓解一下眼睛的疲劳。

在门的右边,有一个三层的小书架。我把书分为三种类型:科普书、教科书及其他课外书。一些我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小人书,我用纸板箱子把它们装起来,请爸爸把它们放到楼顶上去。我在空闲时便迅速拿出一本我喜爱的书来看,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我还打算把自己的零用钱积蓄起来去买更多的书,充实我的书架,使我的小书架成为一个大书库。

我的小书房真好,我爱我的小书房!

6. 请以“书房”为题,写一篇900字作文

灯,灯光依旧亮着,不能熄灭。

几只小虫围绕着灯光。对于那些小虫来说,一切发出耀眼光芒的东西都是它们的理想乐园,也是它们的神明。

简单的崇拜,以致奋不顾身。如果可以我倒很想做一只小小的飞虫,每个夜间飞向最吸引我的某个光源。

在那里玩乐,在哪里祈祷,在那里奔向另一个世界。 从遥远的梦幻回到现实,摆在我面前的还是堆积如山的资料与星罗满布的习题。

熬过今夜,就能从书中逃回到这个世界。在书海里漫游,达到幻灭的程度,才能从书中抽出思绪,让呆滞的大脑休息片刻。

我,我不明白。在现在这个年代,怎么还能说只要读好书,就会发财。

这种想法让我感觉好呆。难道只要读好了书,就一定能发财吗?那全世界的人都会去读书的,我相信。

爱我的爸爸,疼我的妈妈,也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真的对我好。我说了那么多,你们都明白了吗?我不是要反抗什么,只是要你们看,我不满的地方。

别只是以自我为中心展开思想,你们认为的一切都是对的吗?你们所想到的都是最好的吗?别再互相争吵,似乎和文革那会一样,谁没有心机,就会被铲。难道不觉得累吗?我觉得好累、好累…… 我读,我会读书,会读好书,但那不是被逼出来的,那样会让我感觉想吐,好想哭。

我怕,怕什么,怕老是背书,怕别人说我好 *** 。你,你们,只会说“你要第一,没第一也要上班里前十名。

制定好计划,编排好剧本,我成为里面的主角儿。我想告诉你,我就快要发羊颠疯。

不是每个人都会读书,读书不厉害也不一定就会输,我并不是想要说我会读书不在乎。我只希望你们能够清楚,我不是你们的玩偶,请别为我编织自己的人生。

读书的阶梯 如果说人生是环环相扣的链条,那末读书大概就会有阶梯。 这阶梯的第一步,便是青年时代的读诗。

我们的读书,似乎都是从读诗开的头。不仅读,那当儿确乎自己也在写着。

梁实秋先生说:“大概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做诗人的一段经验。在‘怨黄莺儿作对,怪粉蝶儿成双’的时节里,看花谢也心凉,听猫叫也难过,诗就会来了,如枝头舒叶那么自然。

但是入世稍深,渐渐煎熬成一颗‘煮硬了的蛋’,散文从门口进来,诗从窗口出去了。” 紧接着读诗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的热情尚未全部落潮,就去读散文。

散文是情感性质的,需要赤忱的心去体验感应,等到散文失却了吸引力,记录人间悲喜剧的小说就受到我们的青睐。 小说读多了,世态冷暖也经历知晓了,光是原地打转不行,需要一种形而上的提炼和升华,哲学就来找我们。

读了哲学,人变得明快透彻,但还应保留一分稚嫩和天真,太彻底了,心灵有的空虚,人生感到孤寂,总想皈依什么,那时忙的空虚,人生感到孤寂,总想皈依什么,那时忙不迭地寻觅宗教读物了。 一俟练达人情、洞察世事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就雅俗都赏、深浅不分了。

小孩子喜欢喝糖茶,老年人爱好品苦茶。读书大概确乎有着阶梯。

曾经有人指出,读周作人先生平实冲淡的文章,需要用人生的阅历去铺垫。 有人永远读诗。

有人只读浓得化不开的散文。有人读读小说就够了。

只有一部分人,在读书的阶梯上不断地走下去。 我读书 我快乐 我成长 儿时的我,在“锄禾日当午,汗滴何下土”的诗歌声中长大,每次端起书,看着那毫无生命的方块字,我总是大喊没意思。

读书是我最头疼的事了。 渐渐长大了,我感到了知识的缺乏,每次作文,我都不知从何说起。

爸爸、妈妈为我不喜欢读书而烦恼,常常买许多书让我阅读。直到有一天,那天晚上,我们家里开展成语比赛,该我说成语,妈妈说意思,我翻开成语词典,说道:“金蝉脱壳(ké)。”

刚一说完,爸爸、妈妈都哄堂大笑,我感到奇怪,不知道他们笑什么,妈妈看我一脸的惊诧,说:“自己看看拼音,到底读什么。”“噢!是'金蝉脱壳(qiào)'!”我恍然大悟。

爸爸严肃的对我说:“以后要注意多读书,那才能积累知识呀!”于是,我便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多读书,懂得好多好多的知识。 从那以后,我真的喜欢上了读书,因为书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当读到安徒生的童话集——《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曾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命运做过祈祷;当我看到《狼牙山五壮士》时,我为狼牙山五壮士的悲壮流过眼泪;当我读到《三国演义》时,我为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钦佩不已。我深深地陶醉在书的海洋中,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读书能医愚,读书能治穷,读书能疗病,读书能砺志,读书能致远,读书能练达,读书能聪慧,读书能知道怎样交友,怎样识人,怎样说话,怎样做事,怎样活着才身心健康,读书能明白什么样地人生称得上完美无憾。”

是啊!读书得好处无穷无尽。 现在,当我捧起《钢铁识怎样炼成的》,深深融入到里面时,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福,因为我拥有健康的身体,保尔虽然残废,但他那种不向命运低头,坚强的毅志和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把我折服,让我佩服。

我对今后的学习、生活充满了希望。我更爱读书了。

读《三国演义》、《水浒传》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名著有所了解;看《十万个为什么》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读《作文大全》可以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就是看一些漫画、搞笑之类的,也可。

7. 我的书房 作文 说明文 600字

我的书房

我爱读书,所以见识广阔;我爱读书,所以识古知今;我爱读书,所以风趣幽默;我爱读书……或许我会为一本课外书,高兴半天,而乐此不疲地读上几十页,但是高兴劲过上后,你会不会把那本书丢在一旁,对它不理不睬呢?我可以十分坚定地告诉你,我从不会冷落我的书,它是我最喜欢,最忠诚的伙伴。

走进书房,先是看到两个庞大的书柜,请往里继续看,不必说受广大学生喜欢的《格言》,《青年文摘》等,也不说中学生必读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就连电视剧,卡通片播过好多遍的四大名著我也认真地读过,也许,在一些人看来,古言版是非常乏味的,但在我看来,他也别具一番趣味。畅游在书本的海洋中,激游在中国名著的宇宙中,游览在外国著作的城堡中,我的心仿佛到了另一个境界,那里是宁静的,但又不是孤独的,我喜欢读书,那书就是我的伴侣。

记得,才识阅读的时假,我还是一个连“一、二、三”都不会写的小孩子,我只能听妈妈给我讲故事,大了一点我开始接触一些小小说,尽管有些字不认识,但对于读书的喜爱,我但学会运用了另一种工具——字典。不过,那时的几本童话,小小说,完全不能和现在满屋的散文,小说,科普书相比。看着这些书,只要一有空,我就会一头扎进书堆中去,阅读的时间决不下于半天。

我喜欢书,并不在于它的插画优美,大众追捧,而在于它丰富的文化底蕴,精彩的故事情节。它能让我不出家门,便能知晓天下事,它能让我不用做梦,便能畅游历史长河,它能让我沏一杯茶,便能游历世界美丽山河。

书,我的最爱;书我的伙伴。我喜欢阅读,我喜欢读书,它让我抛去烦恼和不愉快。所以,请爱上读书。

Ⅱ 因园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因园,始建于1685年,是赵执信的祖父赵双美所建,历尽沧桑。因园占地面积15640平方米,建筑面积3970平方米,水面面积3540平方米,绿化面积6940平方米,种植花木70多个品种。

主要建筑物有赵执信故居、深约堂、绿静轩、虚舵楼、览秋台、听泉榭、西笑亭、衔月亭等亭台廊榭10余处,另有摩崖石刻、石雕影壁、假山池塘、叠瀑溪流等作为点缀,还有文石盆景、陶瓷琉璃、名人字画等。

因园正门口,可见一丈多高的摩崖石刻“秋谷高风”,是由赵执信书稿中集墨而成。字迹遒劲俊秀,一代书家的功力跃然石上,观者无不发出“书人俱佳”的赞叹。

向北穿圆门过三曲桥,就到了长5米,高3米的石雕影壁前,上面刻有“饴山谈龙”4个隶书大字,由书法家王延山手书,影壁背面镌刻着赵执信生平传略。影壁后便是主体建筑,赵执信故居。

这是一座比较标准的清代四合院,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建筑面积286平方米,有房屋15间。门前一副抱柱联写道:“与昉思听曲竟被罢官曾自比伤弓断燕,同贻上论诗独成妙解至今想抵掌谈龙。”

“昉思”是赵氏好友洪升的字,“贻上”则是诗坛上与赵氏观点相左的王士禛的字。以挚友和论敌入楹联,立意奇巧,对仗工整,内容也十分耐人寻味。

楹联左侧的清康熙初年碑刻,是明代监察御史、赵执信曾祖父赵振业的墓志铭,由“一代帝师”、“三部尚书”孙廷铨撰文,孙廷铨之侄宝仁书丹。全文2470字,详尽记述了赵振业的生平与赵氏家族的延续,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一对石狮列于门口,高1.6米,长0.9米,座高0.2米,正面平视,不分雄雌,各用前爪抚一绣球引一小狮,雕工玲珑精巧,微残而不失原貌,其完整精致程度可与颜文姜祠门前石狮相媲美。这对石狮,是在执信曾祖父赵振业任邯郸令时运来的。

赵执信故居院内房屋,灰瓦粉墙,木格门窗,十分古朴典雅。正堂名称“磺庵”,是赵执信晚年的著书立说之所,用作书房、客房兼卧室。室内正面墙上悬挂着赵执信画像,锦绣官服,顶戴花翎,刚毅安详,正襟危坐。画像两侧的楹联写着:

梦抛溟海三千里,身耐霜风七十秋。

这是他70岁时诗作中的一联,是他对自己坎坷经历的真实写照。

室内陈列着古色古香的罗汉床、条山几、元魁椅、方衣架、书桌和书橱等。床头悬挂着自属“无想道人”的条幅,上书“虎帐酣眠是壮猷,故人龙卧隔三洲。争教管乐相与笑,大有人呼作武侯”,抒发了诗人隐居时的豪情壮志。

东、西厢房分别是赵执信生平展览、学术成就展览。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赵执信青年时期的仕宦生活、壮年时期的漫游生活和老年时期的隐居生活,了解这位在诗歌理论和创作领域取得双重成就的优秀现实主义诗人坎坷、曲折的一生,体味他少年得志的激情,罢官漫游的感受,现实主义诗篇和诗论的内涵。

深绿书院位于赵执信故居的东面,北房名称深约堂,东房名称绿静轩,占地面积800平方米,里面共有奇石精品186件。这些奇石全部是博山奇石收藏的佳品,意境高远深究,形神俱佳,观赏把玩超然物外,临此观之,莫不心胸荡然,眼界大开。

此外,还有陶瓷琉璃精品386件,陶瓷类展品主要有世所珍重的绞胎、粉杠、三彩、青釉印花、黑白釉和菜叶末釉等精品佳作,其造型有的抽象、粗犷、豪放、深厚,有的玲珑逼真、造型优美、意蕴浓重、巧夺天工。

琉璃展品主要有名贵色料加工成型的鸡油黄、鸡肝石制品,还有著名高级工艺师及民间艺人精心制作的琉璃花球,内画鼻烟壶,套料雕刻瓶、碗、壶,刻画花球,稀有琉璃,水晶宝石等,这些琉璃展品均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浑厚丰润、粗犷优雅、质朴逼真的艺术特色。

名人字画厅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展出的名家字画86幅。有的大气磅礴,有的清秀隽永,有的金石味浓,有的天然成趣,尤其是冯其庸等名人的大作,更让人大饱眼福。

故居的西面有“梅园”,植有红梅、绿梅、腊梅等10余种,隐喻赵执信的凌然傲骨。因园长廊由“衔月亭”起,自南向北经梅园向东折去,与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韵味深邃,让人流连忘返。

自“秋谷高风”摩崖石刻处沿石阶拾级而上,有一飞檐斗拱的“西笑亭”立于悬崖峭壁之上。这是当年赵执信与友人小聚,谈古论今、吟诗聊天的地方。

不远处的“听泉榭”,建于山上小湖一侧,水中莲荷怒放,游鱼可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也是他经常驻足之处。当年他在《题因园听泉榭》一诗中,对四围佳境作过详细的描述:

池光回映曲栏平,涧水摇穿洞户行。

竟日深林响寒雨,四时空谷送秋声。

主宾谈向铿訇息,鱼鸟心从寂历生。

忆访仙人阅亭馆,水晶帘槛坐分明。

览秋台是园林部分的重要景点,赵执信晚年常与友人在此观景聊天、吟诗作画、弹唱娱乐。站在览秋台上,因园一年四季景色尽收眼底。

春日可看桃花夹岸,溪水流红;夏日可见浓荫密蔽,杨柳摇青;秋天可闻松涛盈耳,桂花飘香;冬季可观竹石凝寒,泉水腾雾。

赵执信晚年退居因园,去世后,该园卖于钱氏。历传六世,亭堂台榭,毁坏甚巨。因园仅存览秋台、磺庵,别的已颓圯无存。

园林秋色

Ⅲ 曲阜的三孔在什么地方

曲阜的三孔在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静轩中路与大成路交叉口。

山东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统称曲阜“三孔”,是中国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表征,以丰厚的文化积淀、悠久历史、宏大规模、丰富文物珍藏,以及科学艺术价值而著称。

孔庙,公元前478年始建,后不断扩建,至今成为一处占地14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包括三殿、一阁、一坛、三祠、两庑、两堂、两斋、十七亭与五十四门坊。

孔府,建于宋代,是孔子嫡系子孙居住之地,西与孔庙毗邻,占地约16公顷,共有九进院落,有厅、堂、楼、轩463间,旧称“衍圣公府”。

孔林,亦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也是世界上延续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林墙周长7千米,内有古树2万多株,是一处古老的人造园林。

(3)静轩盆景扩展阅读

曲阜三孔景区门票优惠政策:

1、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免票(凭身份证无需换票,凭老年证需换票)。

2、现役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消防员、退役军人免费(凭本人有效证件原件,无需换票)。

3、残疾人凭本人身份证、二代残疾证或残疾军人证免票(需换票);对盲人、双下肢残疾人及一、二级重度残疾人免陪护人员一人(需换票)。

4、6周岁以下(含6周岁)或身高1.4米以下(含1.4米)儿童免票;身高超1.4米,未满18周岁(含18周岁)的学生,凭身份证或学生证购买半价优惠票;

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学生证购买半价优惠票(不包括夜大、电大、成人教育、继续教育、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留学生等)。香港、澳门、台湾等入境青少年凭有效《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或学生证购半价票。

5、曲阜籍以外孔子后裔及配偶参观景区免票(凭本人身份证、结婚证或户口本,需换票)。

Ⅳ 求淄博赵执信故居旅游攻略~

赵执信纪念馆坐落在博山著名古代园林因园旧址上,位于今博山区中心路东首,后乐桥以南,毗邻范公祠。由于因园旁边有一条南北狭长、树丛翠绿、溪水漫流的山谷,四季风高如秋,人们便把这一带称作“秋谷”。纪念馆背依荆山,下临秋谷,山岩重叠,泉水绕屋,天然秀色与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是一处文化底蕴丰厚的旅游胜地。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亦号无想道人,晚号饴山老人。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生于益都县颜神镇,即今淄博市博山城区;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卒于因园赵氏故居。他自幼聪颖过人,14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18岁中进士。因文采、书法均出类拔萃,不久便任翰林院庶吉士,人称“赵翰林”。在初踏仕途的几年间,他年青有为,名声大振,23岁担任山西乡试正考官,25岁晋升为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参与修《大清会典》。其诗作被誉为“绝去雕饰,有初日芙蓉之目”。其诗论颇有创见,著《声调谱》以揭示诗韵的规律。面对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禛倡导的“神韵说”,他著《谈龙录》阐述自己不同见解,主张从诗里要看出作者来,要看出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要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张,要让语言为作品内容服务,要根据作者自身的条件选择艺术风格。他颇得比他年长三四十岁的名士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等人的赏识,成为忘年之交。一代诗宗王士禛也心折其才,和他相互酬答。朝中权贵都想和他结交。而他性刚骨傲,睥睨阿谀奉承,“耻有所依附”。他与当时的著名作家、诗人洪升等成为挚友。正因为与洪升的友情,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灭顶之灾。

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八月的一天,洪升邀请赵执信在华盛楼观看他写的新戏本《长生殿》,次日被奸臣黄六鸿告发,因当时正值佟皇后丧期间,皇上闻之大怒,便以“国恤张乐大不敬”的罪名将赵执信等人革职,28岁的赵执信过早地结束了仕宦生涯。京城各界文人对他的遭遇深表惋惜,有诗曰:“秋谷才华迥绝俦,少年科第尽风流,可怜一曲《长生殿》,断送功名到白头。”赵执信自有“十年一挥手,今日别长安 ”的诗句。此后数十年间,他漫游大江南北,足迹东至黄海,西至嵩山,南至广州,北至天津,在游历中排遣郁闷,访求知己,在山水景物中寻找精神慰籍,写下许多现实主义的优秀诗篇。晚年退居因园,83岁时去世,长眠于博山区土门头村西的“天阶”。

因园是一处倚山傍水的别墅,由赵执信祖父赵双美于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建造,因年久失修已经坍塌多年。1994年,博山区人民政府投资700余万元,依据史料记载重建了因园,并在此组建赵执信纪念馆,以纪念这位卓有成就的现实主义诗人、诗论家、书法家。

赵执信纪念馆(因园)占地面积15640平方米,建筑面积3970平方米,水面面积3540平方米,绿化面积6940平方米,种植花木69个品种。主要建筑物有:赵执信故居、深约堂、绿静轩、虚舵楼、览秋台、听泉榭、西笑亭、衔月亭等亭台廊榭十余处,另有摩崖石刻、石雕影壁、假山池塘、叠瀑溪流等作为点缀,还有文石盆景、古今陶瓷琉璃、名人字画、赵执信生平及学术成就等展览内容。

来到因园正门口,迎面可见一丈多高的摩崖石刻“秋谷高风”,系由赵执信书稿中集墨而成。字迹遒劲俊秀,一代书家的功力跃然石上,观者无不发出“书人俱佳”的赞叹。

向北穿圆门过三曲桥,就到了长5米高3米的石雕影壁前,上面刻有“饴山谈龙”4个隶书大字,由当代书法家王延山手书。影壁背面镌刻着赵执信生平传略。影壁后便是纪念馆的主体建筑——赵执信故居。这是一座比较标准的清代四合院,占地面积1050平方米,建筑面积286平方米,有房屋15间。门前一副抱柱联曰:“与昉思听曲竟被罢官曾自比伤弓断燕,同贻上论诗独成妙解至今想抵掌谈龙。”“昉思”是赵氏好友洪升的字,“贻上”则是诗坛上与赵氏观点相左的王士禛的字。以挚友和论敌入楹联,立意奇巧,对仗工整,内容亦十分耐人寻味。楹联左侧的清康熙初年碑刻,是明代监察御史、赵执信曾祖父赵振业的墓志铭,由“一代帝师”、“三部尚书”孙廷铨撰文,孙廷铨之侄宝仁书丹。全文2470字,详尽记述赵振业生平与赵氏家族的延续,具有重要文物价值。一对石狮列于门口,高1.6米,长0.9米,座高0.2米,正面平视,不分雄雌,各用前爪抚一绣球引一小狮,雕工玲珑精巧,微残而不失原貌,其完整精致程度可与颜文姜祠门前石狮相媲美。这对石狮,在执信曾祖父赵振业任邯郸令时运来,原置于赵氏祠堂,解放后因为修路而埋于地下,80年代初挖出展览于博山人民公园。1994年因园修复,遂以一对新石狮兑换来安放于此。石狮亦有情,在颠簸流离数十载后,终于物归原主。

赵执信故居院内房屋,灰瓦粉墙,木格门窗,十分古朴典雅。正堂名曰“磺庵”,是赵执信晚年的著书立说之所,用作书房、客房兼卧室。室内正面墙上悬挂着赵执信画像,锦绣官服,顶戴花翎,刚毅安详,正襟危坐。画像两侧的楹联写着:“梦抛溟海三千里,身耐霜风七十秋。”这是他70岁时诗作中的一联,是他对自己坎坷经历的真实写照。室内陈列着古色古香的罗汉床、条山几、元魁椅、方衣架、书桌、书橱等。床头悬挂着自属“无想道人”的条幅,上书“虎帐酣眠是壮猷,故人龙卧隔三洲。争教管乐相与笑,大有人呼作武侯”,抒发了诗人隐居时的豪情壮志。东、西厢房分别是赵执信生平展览、学术成就展览。在这里,人们可以通过赵执信青年时期的仕宦生活、壮年时期的漫游生活、老年时期的隐居生活,了解这位在诗歌理论和创作领域取得双重成就的优秀现实主义诗人坎坷、曲折的一生,体味他少年得志的激情,罢官漫游的感受,现实主义诗篇和诗论的内涵。

故居东面有一个独立庭院叫“深绿书院”,占地面积800平方米。院内北房曰“深约堂”,东房为“绿静轩”。现在书院已辟为博山藏石馆,展出淄博文石精品186件,其意境高远深邃,形神俱佳,取材于鲁中山地的石灰岩地貌,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故居西面有“梅园”,植有红梅、绿梅、腊梅等10余种,隐喻赵执信的凌然傲骨。因园长廊由“衔月亭”起,自南向北经梅园向东折去,与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韵味深邃,让人留恋忘返。

自“秋谷高风”摩崖石刻处沿石阶拾级而上,到纪念馆园林部分的最高处,有一飞檐斗拱的“西笑亭”立于悬崖峭壁之上。这是当年赵执信与友人小聚,谈古论今、吟诗聊天的地方;不远处的“听泉榭”,建于山上小湖一侧,水中莲荷怒放,游鱼可鉴,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亦是他经常驻足之处。当年他在《题因园听泉榭》一诗中,对四围佳境作过详细的描述:

池光回映曲栏平,涧水摇穿洞户行。

竟日深林响寒雨,四时空谷送秋声。

主宾谈向铿訇息,鱼鸟心从寂历生。

忆访仙人阅亭馆,水精帘槛坐分明。

览秋台是馆内园林部分的重要景点,赵执信晚年常与友人在此观景聊天、吟诗作画、弹唱娱乐。站在览秋台上,因园一年四季景色尽收眼底:春日可看桃花夹岸,溪水流红;夏日可见浓荫密蔽,杨柳摇青;秋天可闻松涛盈耳,桂花飘香;冬季可观竹石凝寒,泉水腾雾。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赵执信64岁时结束漫游生活回归故里后,一直在因园继续写作,直至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83岁逝世。其一生著述甚丰,主要有《饴山诗集》19卷,《饴山文集》12卷,《诗余》1卷,《谈龙录》1卷,《声调谱》1卷,《礼俗权衡》2卷。其中《饴山诗集》、《谈龙录》价值最高,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声调谱》则是我国第一本专门系统论述诗词声调音律的著作。1994年5月,全国首届赵执信学术讨论会在博山举行,会后由齐鲁书社结集出版《赵执信研究论文集》,进一步推动了赵执信学术思想的研究和挖掘,扩大了赵执信学术思想在国内外的影响。
这是一个了解古人、陶冶情操的好地方。

热点内容
新歌荷花情 发布:2025-05-18 04:11:20 浏览:974
北京办公室绿植租摆 发布:2025-05-18 03:36:54 浏览:590
多想摘一朵 发布:2025-05-18 03:29:40 浏览:520
玫瑰糠疹阴部 发布:2025-05-18 03:29:39 浏览:644
紫霞仙女兰花是建兰吗 发布:2025-05-18 03:29:28 浏览:497
源益花卉种业 发布:2025-05-18 03:24:24 浏览:701
七夕成年礼 发布:2025-05-18 03:23:46 浏览:626
吃西兰花会胀气吗 发布:2025-05-18 03:23:43 浏览:911
山茶花的形状是什么 发布:2025-05-18 03:11:54 浏览:211
梅花档案南云 发布:2025-05-18 03:07:34 浏览: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