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盆景缩芽

盆景缩芽

发布时间: 2023-01-16 00:40:29

① 制作盆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项吗

在实际盆景制作的过程中,容易因急于求成犯错的几个注意事项:

一、采桩时操之过急:

有些盆友们在采桩时刚挖下去没多久,连周围的土都没来的急清理就想硬扳出来,左扳一下,右扳一下,这样几个来回将把桩柸的小根拉伤或者拉断,导致后期桩不易成活。

二、养桩时贪得无厌:

我们有些盆友们在刚开始,觉得这个桩好看,又觉得那个桩独特,不好决定到底选哪个。当时一兴起,就都把它们养起来,不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也不会考虑桩柸价值。养了几年后,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个有价值,用之有憾,弃之可惜。结果在造成物质与精神上的包袱。

十七、观花观果不易急:

很多盆友们在植株还没有完全存活时,就急于欣赏植株花朵或者果实,殊不知,开花或者挂果都会大量消耗整株的营养,抑制植株的生长,延长成型时间,导致植株过快衰败死亡。

② 下山桩缩芽了还能不能长出来

山桩回芽后可通过套袋进行补救,套袋可保温保湿,让新芽重新萌发。注意养护下山桩时盆土不可过湿,若是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根系容易腐烂,春季土壤偏干为好。
下山桩:在山上采挖的野生树桩,做盆景材料。一般这样的材料具有人功能难以达到的奇、险、古朴、典雅的效果。在下山生桩的枝叶达成新的旺相平衡前。
下山桩的保湿是很关键,保湿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套袋、毛毡,打吊瓶等等。要记住的一点就是,这个保湿是给树体保湿,不是所有树桩仅仅通过浇水就能满足的。根系没形成,浇水不能吸收,那是没用的。反而浇水过多会导致新生根系腐烂。

③ 瓜子黄杨盆景几月份缩枝逼芽

黄杨的压缩逼芽问题,以前(大约是1998年前后)在一本盆景杂志上看到过一篇文章,还带有示意图的,分析得很好,具体是《中国花卉盆景》还是《花木盆景》杂志、是哪年哪期等我记不清了,昨夜翻找旧杂志也一时未找到。其主要观点大概是:根据黄杨长势状况,在萌芽期或生长旺盛期,留下部分枝叶缩剪,一次或分次逐渐进行,最终达到较为理想的枝长及芽位。 我虽也养了几棵黄杨,但没什么逼芽经验,平时基本上是按照那篇文章所述的方法进行压缩修剪逼芽的,觉得:对普通栽培的瓜子黄杨健壮桩效果良好;对雀舌黄杨老干逼芽效果很不明显,对青壮年枝逼芽则也较明显;对野生瓜子黄杨桩还未试过;对长势较好的珍珠黄杨,其不定芽常见有萌发,估计逼芽不是太难。 黄杨逼芽情况可能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通常应与树龄长势、品种类别、干皮完整性与隐芽完好状况等方面以至气候环境都会有关系。我有一棵尖叶黄杨桩,主干上密发细芽,数量极多,再摘再萌,无奈中只好用刀把芽切到干皮部位才算彻底除去。而有的桩总想在什么部位逼点芽出来,可就是久未见效。看来逼芽,除了人力之外,有时常需要天意什么的。 以上是个人一点感觉看法,有点罗嗦了,愿与盆景师友们共同探讨。
追肥
可及时补充苗木在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对养分的大量需要,促进苗木的生长发育,提高质量。黄杨在幼苗期需要的磷比较多,而生长旺季需要氮比较多,到秋季停止生长时期则需较多的钾。在苗木栽植后,可叶面喷施翠姆磷酸二氢钾溶液,宜在阴天或早、晚空气湿润时进行。一般每月叶面喷施三至四次磷酸二氢钾即可。新移植的黄杨苗木,应抓紧在前期施肥,但要注意肥料浓度不能太大,以免灼伤新根。在苗木速生期,应加大施肥量和增加施肥次数,每月不少于一次,追施氮肥可用尿素,分干施和湿施两种方法。干施可撒施和沟施,撒施是将化肥均匀撒施到苗间土上,施后浅锄1-2次加以覆土;沟施是在苗木行间开沟,一般距苗根15-20cm处,把化肥施入沟内,然后覆土。沟施时要注意开沟深度应在根系的分布层,以利苗木对肥料的吸收。湿施是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全面浇洒在苗床上或行间,最好在施后再灌水一次,避免灼害。施用氮肥应在春夏进行,最后一次施氮肥不能迟过“立秋”。以防苗木徒长,降低黄杨幼苗的越冬能力。8-9月份一定要停施氮肥,施肥以翠姆磷、钾肥为主。促进黄杨苗木的木质化和根系生长,提高苗木抗寒能力。

④ 盆景中的术语缩枝是什么意思

盆景中的术语缩枝的意思是长枝剪短。缩枝还可以促使萌发更多的新芽。

缩枝是将枝缩短,但缩短除修剪截短外,更好的办法是缚扎屈曲,使伸展长度缩短,而枝形更虬劲丰满,增加美感和快速成型。

盆景中的一些术语:

顶芽:长于枝头先端的芽。

腋芽、侧芽:长于枝基部的芽。

定芽:生长位置固定的芽。

不定芽:除了定芽之外,长于其它部位的芽。

野芽:长出的芽,生长力强,易使树形零乱,故应尽早摘除。

⑤ 秋天盆景可以施肥吗

可以。
给树木盆景上盆、换盆时,要在盆土里面施加底肥,但是不要让肥料和根部内直接接触。在树木的容生长季也要适当施肥,生长季多是在春秋季,施肥可以用稀薄的肥料。夏季和冬季的时候多会休眠,这时一般是不施肥的。在施肥时应注意,不可施加浓度高的肥料,每次量也不能太大。

⑥ 急!关于赤楠盆景的养护

赤楠盆景栽培与制作

赤楠盆景以其诸多优点受到众多盆景爱好者的喜爱,但近年来有些盆景爱好者认为赤楠易缩枝,不能久养,不能成为传世之作而逐渐失去制作赤楠盆景的兴趣。在山上可以找到生长了几百年且长势苍翠茂盛的赤楠老桩,有些赤楠老桩被火烧虫蛀得只剩下靠山坡一面的一张树皮也长得茂盛。为什么在花盆里就不能长久呢?笔者认为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赤楠的生长习性,没有达到赤楠生长需要的条件。所以,还有待盆景工作者进一步摸索探讨赤楠的栽培与制作经验,笔者栽培赤楠盆景有十几年,不能说有什么经验,但想借此机会再次与喜爱赤楠盆景的爱好者们探讨,借此来共同提高来楠盆景的栽培与制作经验。

一、赤楠的习性

赤楠有三叶轮生,二叶对生和雀舌叶三种。只有三叶轮生的赤楠最适合做盆景,我们今天只讨论三叶赤楠的栽培制作方法。赤楠属桃金娘科,亚热带植物。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以南的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赤楠喜阳亦耐阴耐湿,不耐严寒,喜酸性土壤,生长缓慢,叶小、枝密、四季常绿、新芽红色、木质坚韧、寿命长。

二、采挖

采桩的最佳时间为3— 8月,此时是赤楠的生长季节,只要保湿遮阴,桩坯很快就能恢复生长,特别是高温高湿季节恢复生长更快,秋、冬季也可采挖,但新桩没有恢复生长,没有抗寒能力,冬季要保温保湿才能越冬。赤楠一般都是群生,与檵木、杜鹃共生于有麻石黄土的陡坡上,平缓的坡地上生长的较少,也没有好桩,可能是因为平缓的地方其他树木生长快,赤楠生长缓慢,导致赤楠采光不足而死亡。悬崖陡坡上土地贫瘠,桩坯根须多,易栽活,且桩型奇特、分枝好、收尖好、根盘好的桩坯较多。采挖时多留细根,不需要带土,桩坯的枝、根多留一节,等回家后再截到位,防止运输时碰坏枝、根、桩坯下山时不能抛、滚,防止损坏桩坯的皮肤和枝、根,天晴时要注意保湿,栽植前可在清水中浸泡几小时。

三、养坯

桩坯截到位后,根部的切口用凿子修光滑,涂上掺有生根剂的干净黄泥,枝条切口用黄泥涂抹后用黑色塑料薄膜包裹,促进伤口愈合,防止水分蒸发和日后曝晒时开裂。栽植时用微酸性的腐叶土,最好是用赤楠生长地的黄色腐叶土。大批的桩坯地植较好,地栽的用塑料棚保湿保温,成活率较高。用盆栽植的,用土盆或紫砂盆都可以,选适当深一点的盆栽植,一是可以保温;二是大根全部用土履盖,可促进发根,防止大根死亡,赤楠的营养是对应供应的,一方的大根死亡,周围也未发小根,可导致日后该方的枝头缩枝。土与桩坯要贴实,桩坯与土不能出现悬空现象。一次浇足定根水,用透明塑料袋连桩带盆一起罩住,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养护。没有成活前,不要搬动桩坯。每隔数天检查盆土一次,确保盆土湿润。秋冬季采挖的桩坯要到次年四至五月份才长出新芽,此时晴天塑料袋内的温度很高,要适当遮阴降温,以防烧坏新芽,新芽未发齐之前,哪怕是阴雨天也不要揭开塑料袋,以防扰乱袋内生长环境。待新芽长到一寸以上,且需要发新枝的地方都发有新芽,才选一个有连续几天阴雨的时候,揭开塑料袋练苗,遇到干燥的晴天要遮阴,并向桩头喷水保湿,防止缩芽。新桩成活后,不要急于抹芽,新芽多蒸发水分就多,可促进桩坯生根。待到秋后新桩完全成活后,再抹去多余的芽。为防止剪扎时损坏枝头,抹芽时可留一些备用枝。

四、修剪蟠扎

赤楠的剪扎,前两年以扎为主,以后以剪为主,新桩当年的新枝不修剪,长势特别好的枝头为防止日后蟠扎时断裂,可按造型的要求扎弯,次年修剪时,先将枝头扎弯再修剪,赤楠的枝头都是直生的,不扎弯没有观赏价值。赤楠的芽眼密集,扎弯修剪后会长出很多小枝,形成一簇,不可能象榆树、三角枫一样可以剪出几级枝,所以,需要增粗增长的枝头扎弯后不修剪,再放养一年。新桩留枝还要注意一点是切口较大的枝条上不能仅在一方留有新枝,防止因为一方无枝,大枝逐渐枯死导致缩枝。赤楠造型较适合的是将枝条剪成“馒头”型或自然型。修剪留枝不能太密,太密不透光,会造成枝条“亮腿”。赤楠盆景成型后,因植株在春、夏、秋三季都有新枝长出,为了保持树型一年要摘芽几次或修剪几次。每次仅留一轮新叶,或摘、剪在上次修剪的同一位置,这样就可以保持枝条的冠幅基本不变,减少重剪的次数。每隔1—2年进行一次重剪,重剪时疏去部分细枝、弱枝、缩小枝头冠幅,增加枝内透空透光。重剪的时间选择在高温高湿的梅雨季节或春季萌叶之前,同时植株要健壮长势良好才能进行。重剪还要注意一点,即在同一棵植株上不能重剪一部分,轻剪一部分,轻剪部分枝头上的叶片能给植株提供足够的光合作用,重剪部分则长不出新芽导致重剪部分的枝头死亡,这是赤楠缩枝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养护

赤楠喜高温、耐高湿,养护时放在全日照的地方较好,也可放在半日照的地方,长期放在背阴潮湿的地方则根须不多,树势较弱,越冬困难。

换盆:换盆视盆土的多少和植株的长势,1—3年换盆一次。换盆时间选在晚春至早秋,换盆太早则倒春寒对植株有影响,太晚则植株长出的新根不多不好越冬。换盆时剔去一半以上的旧土,剪去靠盆沿和盆底的根须,剪除腐根,换上疏松肥沃带酸性的腐叶土或园土。

浇水:按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进行。新桩要保持湿润,不能干水,成型的植株在秋季不能太干,否则造成大量落叶。冬季在寒潮到来之前要浇足水保温,不能干冻。

疏果:疏果是养赤楠盆景必做的工作,大量挂果会造成植株营养不足,树势减弱,树叶变黄,新芽萌发减少,降低观赏价值,且赤楠的果色紫黑,观赏效果一般,最好是将果全部疏掉或只留少量果实观赏。

施肥:赤楠喜肥,但不能施浓肥,新桩第一年不需施肥,从第二年起,视植株长势,在生长季节每隔半月或一个月施有机肥一次,如果挂有果实,要加大施肥密度。

防冻:赤楠耐高温,但不耐低温。在山上因根深叶茂,营养丰富,地温较高,不易受冻害。在花盆里因盆土少,营养不足或营养单一,生长受抑,易受冻害。气温低于零下二度就要采取防冻措施;一是入秋后继续追肥,确保植株健壮过冬;二是尽量采用深盆,深盆土多易于保温;三是将盆景放在背风向阳的位置养护;四是有条件的可在低温到来时将盆景移入室内或大棚内;五是用土或沙将花盆深埋;六是用塑料薄膜等保温材料包裹花盆保温。只要防止了枝条和盆土不结冰,就能安全越冬。

病虫害:不少盆景爱好者认为赤楠病虫害少,其实病虫害也是造成赤楠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就发现危害赤楠的害虫有白蚁、天牛、蚧壳虫、蜗牛、天幕毛虫等,病害有煤烟病、白粘菌等,还有一种现象笔者暂时未找到原因,即秋后有些植株大量落叶甚至死亡。发生病虫害要将盆景移入通风向阳的地方养护,改善养护条件。白蚁、蚧壳虫、蜗牛等虫害可在盆土中埋入呋喃丹防治,天幕毛虫用50%杀暝松乳油1000喷洒,天牛用氧化采果150倍液喷杀。煤烟病用多菌灵喷洒,白粘菌用竹片刮除。
参考资料:http://chongyang.hbnw.gov.cn/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1393

⑦ 盆景矮化有几种方法

盆景矮化常用方法:
【去顶摘心】去顶就是针对乔木类的盆景,有明显的主干,回因此可以依据整答体构想,把主干上端锯掉,迫使植物向侧向生长,萌发侧枝,从而达到矮化的手法。摘心就是在树木的生长发育期,将新梢顶端的幼芽部分去掉,从而促进腋芽萌动,抑制枝条徒长。
【蟠扎】蟠扎是盆景制作的最常见手法,对盆景的茎干和枝条用棕丝或者金属丝缠绕扭曲,迫使部分养分通道受阻,从而形成局部膨大,整体矮化的效果。
【修剪】通过对盆景整体修剪,从而形成盆景造型,人为降低植株高度,比如在室外的冬青一类的观叶植物,常用这种手法。
【摘叶】摘叶是很多为参加盆景展做准备,一般采取全部把老叶摘掉,加强水肥光照处理,新长出来的叶片都会比原来的叶片要小一倍左右,有的盆景为了经常保持美观,可能一年要摘叶两次到三次。榆树、石榴、紫薇、黄荆、小叶女贞、紫薇、枸杞等等盆景常采用这种手法矮化缩叶。
【控制水肥】控制水分,就是适当“扣水”,促使花芽叶芽更多分化,达到整体矮化的效果;控制施肥就是对盆栽花卉适时施磷、钾肥,少施氮肥,控制植株营养生长,达到矮化。

⑧ 勒竹盆景如何养护

一、【心态平和,忌浮躁】
心态是第一要素,想依靠盆景花卉致富,并不为过,可是,盆景花卉的生长有着自己的自然规律,好一点的盆景造型往往需要十多年甚至数十年的日积月累的栽培养护过程,拔苗助长往往得不偿失。因此,在栽培过程中,一定要有平常心,不要老想结果,重在过程。

二、【浇水适宜,忌积水】
据笔者调查,大多数盆景花卉死亡的原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土壤积水造成。人们在刚开始栽培花卉盆景入门的时候,都会过分爱惜花卉盆景,只怕花卉缺水,因此往往浇水过度,造成积水。盆栽和地栽不同,地栽可以把多余的水分渗走到其他地方,因此再多的水都不怕,而盆景空间有限,再加上有的土壤配制问题,排水不便,由于根部长期处于水渍环境,无法进行有氧呼吸,根部发育困难,从而造成烂根,一般很难抢救。
正确方法:首先深入了解栽培植物的生活习性,根据植株不同的生长环境,合理浇水。

三、【一心一意,忌干旱】
有的花友盆友们,由于工作繁忙或者家庭事务过多,造成对盆景花卉的管理三心二意,想起来才浇水一次,有时候就忘了,造成植株长期处于干旱状态,这对家庭花卉植物过少的花友们来说也是常见现象。盆栽植物吸收水分需要一种条件反射,若是没有规律的浇水,或者疏于管理,植株在蒸腾作用下水分快速蒸发,而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这也造成盆景花卉死亡。
正确方法:珍稀生命,爱护植物,既然养了它,就要为它负责,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暴殄天物,一定要按时管理养护。

四、【及时施肥,忌过浓】
盆景花卉的空间较小,无法像野生或地栽植物那样可以吸收养分,因此生长必须的很多微量元素需要人为补充,可施入“沃叶水溶肥”,然而不少花友在施肥的时候,盼望花卉健硕,花繁枝茂,施肥时浓度过大,多余肥分吸收不了,造成肥害,“烧根烧叶”,严重也会造成死亡。
正确方法:薄肥勤施,一般在春秋两季施肥,冬夏忌施肥。

五、【位置固定,忌搬动】
盆景花卉的养护,随着生长环境的稳定,花卉植物逐渐适应固定位置的小环境,频繁的搬动会造成植物需要不断适应多变环境,从而造成生长困难。尤其是一些下山桩,根部脆弱,正在适应新的气候,发根长芽,一旦搬动,就会造成根部损伤,出现缩芽现象,很难成活。
正确方法:栽培好盆景花卉后,选择合适位置摆放,即利于浇水施肥管理,又可以通风光照,从而能很快适应,健康成长。生桩建议三个月以内不要搬动,熟桩可以每半个月或一个月转动180°,增加光照面,利于盆景整体造型。

六、【注意遮荫,忌高温】
一般盆景花卉,在夏季往往要遮阴,因为盆栽植物的根系少,适应能力差,面对高温,很容易灼烧叶片,再加上强蒸腾,若是水分补充跟不上,就会造成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正确方法:夏季放置在通风凉爽的地方,十点以后全遮荫,可见早上的阳光,最好的位置是朝东的阳台或者窗台。

七、【冬季保温,忌严寒】
即便是不少耐寒的植物花卉,一经盆栽,耐寒性就会降低,其原因还是根部问题,因此在冬季一定要注意温度控制,即便是耐寒植物一般也不要低于零度以下。
正确方法:冬季室内养护,部分需要春化的植物,可以将温度控制在4℃到10℃左右的位置。大多数盆景花卉需要高于15℃。

八、【适时修剪,忌急成】
盆景造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少花友盆友们,在栽培时往往急于求成,树桩还没有成活就开始进行蟠扎修剪,殊不知连生存都做不到,何谈盆景造型?这就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
正确方法:做好设计,灵活变通。首先让树桩成活,两三年稳定后才予以修剪造型,那时候植株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根系丰满,对于蟠扎修剪强加其身的园艺技术可以安然受之,也可以依照人的意志进行造型生长。

⑨ 盆景如何养护

盆景花卉的养护,随着生长环境的稳定,花卉植物逐渐适应固定位置的小环境,频繁的搬动会造成植物需要不断适应多变环境,从而造成生长困难。尤其是一些下山桩,根部脆弱,正在适应新的气候,发根长芽,一旦搬动,就会造成根部损伤,出现缩芽现象,很难成活。

正确方法:栽培好盆景花卉后,选择合适位置摆放,即利于浇水施肥管理,又可以通风光照,从而能很快适应,健康成长。生桩建议三个月以内不要搬动,熟桩可以每半个月或一个月转动180°,增加光照面,利于盆景整体造型。

盆景花卉的空间较小,无法像野生或地栽植物那样可以吸收养分,因此生长必须的很多微量元素需要人为补充。然而不少花友在施肥的时候,盼望花卉健硕,花繁枝茂,施肥时浓度过大,多余肥分吸收不了,造成肥害,正确方法:薄肥勤施,一般在春秋两季施肥,冬夏忌施肥。

热点内容
杜康蓝牡丹 发布:2025-05-25 09:51:54 浏览:99
108朵玫瑰 发布:2025-05-25 09:37:16 浏览:723
花卉主题鞋 发布:2025-05-25 09:36:31 浏览:551
盆景用麻将 发布:2025-05-25 09:33:44 浏览:255
口红做插花 发布:2025-05-25 09:27:30 浏览:756
情人节待句子 发布:2025-05-25 09:25:57 浏览:688
玫瑰的网名 发布:2025-05-25 09:25:12 浏览:175
西兰花国片 发布:2025-05-25 09:20:37 浏览:598
荷花荷属 发布:2025-05-25 09:19:55 浏览:811
情人节公益 发布:2025-05-25 09:18:22 浏览: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