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盆景协会
A. 中国花卉协会的理事成员
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名单 部门/地区 姓 名 性别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科技部 韩德乾 男 科学技术部 原副部长 财政部 冯秀华 女 财政部 巡视员 铁道部 王兆成 男 铁道部 副部长 农业部 范小建 男 农业部 副部长 商务部 刘向东 男 商务部 副部长 海关总署 赵光华 男 海关总署 原副署长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 刘雅芝 女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全国妇联 原副理事长、副主席 国家认监委 程 方 男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 国家标准委 张延华 女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常务副主任 国家林业局 江泽慧 女 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 党组成员、院长 魏殿生 男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 司长 马爱国 男 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 副司长 姜伟贤 女 中国花卉协会 副会长 刘 红 女 中国花卉协会 秘书长 陈建武 男 中国花卉协会 副秘书长 张引潮 男 中国花卉协会 副秘书长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彭镇华 男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首席科学家、研究员 中国花卉协会分支机构 赵世伟 男 中国花协月季分会 秘书长 李 勇 男 中国花协杜鹃花分会 秘书长 王广业 男 中国花协荷花分会 秘书长 丁宏伟 女 中国花协桂花分会 秘书长 王碧青 男 中国花协兰花分会 秘书长 施德法 男 中国花协茶花分会 秘书长 张启翔 男 中国花协梅花蜡梅分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石 雷 男 中国花协蕨类植物分会 秘书长 陈勖良 男 中国花协盆栽植物分会 拟任秘书长 高志民 男 中国花协牡丹芍药分会 秘书长 王兴国 男 中国花协零售业分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周武忠 男 中国花协花文化专业委员会 会长 钟思现 男 中国花协产业化促进委员会 秘书长 北京市 赵五一 女 北京林业局、北京花卉协会 处长、秘书长 天津市 王宜民 男 天津市林业局、天津市花卉产业协会 副局长、秘书长 河北省 曲宪忠 男 河北省花卉协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山西省 王金龙 男 山西省花业管理站、山西省花卉协会 站长、秘书长 内蒙古自治区 孙冠亚 女 内蒙古自治区花卉协会 秘书长 辽宁省 杜建一 男 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辽宁省花卉协会 助理巡视员、秘书长 吉林省 孙振天 男 吉林省花卉协会 秘书长 黑龙江省 陶可全 男 黑龙江省经济作物技术指导站、黑龙江省花卉协会 站长、秘书长 上海市 蔡友铭 男 上海市花卉协会 秘书长 江苏省 张 定 女 江苏省农林厅园艺处、江苏省花卉协会 处长、秘书长 浙江省 骆文坚 男 浙江省林业种苗管理总站、浙江省花卉协会 站长、秘书长 安徽省 李家东 男 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花卉协会 副处长、秘书长 福建省 陈 璋 男 福建省花卉协会 秘书长 江西省 段可德 男 江西省花卉协会 秘书长 山东省 徐金光 男 山东省林木种苗站、山东省花卉协会 站长、秘书长 河南省 张兆铭 男 河南省花卉协会 秘书长 湖北省 葛正明 女 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 副秘书长 湖南省 肖 彬 男 湖南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湖南省花卉协会 专职副主任、秘书长 广东省 张远能 男 广东省花卉协会 副会长兼秘书长 广西壮族
自治区 朱春林 男 广西花卉协会 秘书长 海南省 蔡兴旺 男 海南省花卉协会 副秘书长 重庆市 廖秀云 男 重庆市林科院、重庆市花卉协会 院长、秘书长 四川省 郑康庆 女 四川省南亚热带作物发展中心、四川省花卉协会 主任、秘书长 贵州省 杜群红 女 贵州省林业厅、贵州省花卉协会 副处长、秘书长 云南省 李 钢 男 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副会长 陕西省 李强庆 男 陕西省农业厅、陕西省花卉协会 处长、秘书长 甘肃省 赵建林 男 甘肃省林业厅、甘肃省花卉协会 副厅长、秘书长 青海省 刘天柱 男 青海省花卉协会 秘书长 宁夏回族
自治区 刘廷俊 男 宁夏林业局、宁夏花卉协会 副处长、秘书长 新疆维吾尔
自治区 王哲延 男 新疆花卉业管理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花卉协会 副主任、秘书长 深圳市 姚建成 男 深圳市花卉协会 秘书长
B. 张美娟的主要成果
你说的那个是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花艺老师吗?
这是她的工作经历:(张华香,原名张美娟,湖北武汉人,1979年5月15日出生)
2001年7月-2011年6月,在湖北省园林工程技术学校任教
2011年7月至今,在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建工学院任教
2013年8月-2014年7月,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师从中国首批千人计划教授何芳良老师学习
主要从事《园林花卉学》《园林植物环境》《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园林植物设施栽培》等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工作。主要教授课程有:《园林植物识别和养护》《园林植物造景》《无土栽培技术》《插花艺术》《人体花艺设计和制作》《婚庆花艺布置》
2016年4月,承担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湖北赛区选手集训任务
2016年9月,作为湖北省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组长教练指导吴文霖和徐薇获得全国选拔赛第二名和第三名,指导我校两名选手参加第44届国家选拔赛十进五、五进二决赛
2018年6月,作为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湖北省专家组组长,再次派两名学生选手送至中国国家队,同时还指导了三名学生参加两场国家级比赛,负责完成了我校作为连续两届世赛花艺项目湖北省集训基地和中国国家集训基地任务,完成了国家队十强选手在湖北省的集训指导。
2019年6月,担任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武汉市选拔赛裁判长,完成赛事技术答疑以及选拔和技术点评任务。
2017年4月,引领的教师团队获批湖北省教育厅首批职业技能名师工作室。
2017年11月,作为44届、45届连续两届世赛花艺中国国家队获得国家人社部“先进个人”表彰
2019年,获评全国草原和林业教学名师称号
2016年12月,获得湖北生态学院首届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
2017年2月,获得湖北生态学院2016年度“优秀教师”
2017年5月,获得湖北生态学院第二届信息化教学设计比赛三等奖
2017年9月主持的《花束设计和制作》课程获百强课程
2017年10月获得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突出贡献奖”
2017年10月获得第九届花卉博览会先进个人
2012和2017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
2004年至今 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
2018年10月 获校企合作案例三等奖
2019年5月 主持完成高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花艺双师型教师培训培养基地建设》项目
2019年8月 2019年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干花壁挂获金奖
2019年,带领青年教师和指导2名同学参加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高职艺术插花赛项两个一等奖。
C. 盆景的前景如何
前景看好,个人认为从形式上向两头发展,即大型盆景和微形盆景.从用材来看偏向果蔬盆景和花卉盆景.
D. 全国各省苗木发展有什么新动向
从云南省苗木行业协会筹备会上获悉,由云南省杨善洲绿化基金会、云南省林木种苗工作总站和昆明市苗木协会共同发起和筹备的云南省苗木行业协会将于2012年3月前挂牌成立。
随着该省滇中城市群的规划发展,品种全、质量优、数量多的绿化苗木如香樟树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而省级苗木行业协会的成立将引导和规范苗木市场,突出培植重点,在降低交易成本,发挥各地的资源、区域优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据可靠信息宁夏彭阳破解苗木难卖问题,彭阳县白阳镇周沟村民张宏升在自家地里起挖苗木。今秋,彭阳县以招标价直接收购当地成品苗木20万余株,提高了秋季植树成活率,减少了苗木销售中间环节,增加了农民收入,破解了彭阳县苗木卖难问题。
经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组织评审委员会对省内各地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评审,评出“2011年度湖北省十大绿化观赏苗木经纪人”,日前举行了授牌仪式。
......
E. 曹禺文化周的第二届曹禺文化周
为纪念戏剧大师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将于2010年10月25日至10月29日在潜江市隆重举行。本届文化周由中国文联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剧协、湖北文化厅、湖北省文联、潜江市人民政府和江汉石油管理局共同承办。此次活动目标是为了进一步整体提高“荆风楚韵,曹禺故里”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经济交融发展。
在25日-29日曹禺文化周期间,北京人艺将带来曹禺的名剧《日出》,曹禺的女儿、外孙也与将北京龙马社一起带来他们共同创作的新剧《另一种毒药》。
在开幕式演出中,华语巨星王力宏、张韶涵,四小名旦汤灿、谭晶,著名歌唱家郁钧剑,超人气组合凤凰传奇等群星灿烂。 10月25日下午,纪念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暨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新闻发布会在潜江市七喜国际大酒店举行。潜江市委副书记张宗光致欢迎辞,潜江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本武介绍曹禺文化周基本情况和各项活动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由潜江委宣传部副部长胡定平主持,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华网、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80余家媒体、100余名记者参加了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据介绍,本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有关方面精心策划,博采精华,文艺活动精彩纷呈。
一是本届文化周开幕式“风雅潜江·百年曹禺”大型主题文艺晚会由18个节目组成,时长150分钟,演员阵容包括60人的交响乐团以及王力宏、张韶涵、谭晶等明星10余人,著名节目主持人朱军与朱迅担纲晚会主持。整台晚会由《序曲》《章华听风》《江汉问雅》《楚天和颂》《尾声》谋章布局,是一场高水平的视听盛宴。
二是北京人艺《日出》连续演出3场。北京人艺高度重视此次曹禺故里的演出,承诺保证高质量、高水平完成演出,主演人员不作变动。中央乐团来潜演出3场,每场演出11个节目,时间为90分钟,演职人员80人。话剧《家庭》(《有一种毒药》)来潜演出3场,《家庭》由曹禺的女儿万方编剧、曹禺的外孙苏蓬执导,潜江市人民政府与北京龙马社文化传媒公司为共同出品方。
三是中国剧协对文化周闭幕式暨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演出十分重视,对演出节目进行了重点策划,整场演出两小时,均由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出演。中国剧协称,“将曹禺剧本奖颁奖仪式与曹禺文化周闭幕式暨梅花奖艺术团曹禺故里行文艺演出结合起来,使闭幕式主题更加鲜明,内容更加丰富”。
四是地方群众文化活动 丰富多彩。
据悉,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将于10月28日闭幕,当天晚上将举办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闭幕式暨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颁奖典礼、中国戏剧梅花奖艺术团曹禺故里行文艺演出等活动。 10月25日,第二届曹禺文化周在曹禺故里潜江开锣,并以这次文化盛会来纪念曹禺诞辰100周年。潜江市花木盆景协会助阵文化周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盆景、根艺、赏石展览于今日上午9时在南门河游园广场开幕。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本武出席开幕式,副市长戴明亲临展览现场观赏。尹本武说,盆景、根艺、赏石展览是第二届中国(潜江)曹禺文化周地方文化展示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亮点之一,还有书画展、摄影展、诗词展以及文艺演出等等,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出潜江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昌盛。他说:“盆景、根艺、赏石的发展为我市水乡园林添异彩,为我市城市绿化增光辉,为我市改善人居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热爱盆景、根艺、赏石的人们,乐此不疲,借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延年益寿。”他希望热爱盆景、根艺、赏石的人会越来越多,让花卉盆景园遍地开花,营造花卉盆景市场的繁荣,打造花卉盆景“产、供、销”一条龙的城郊经济产业链,使潜江的花卉盆景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据了解,此次共展出各类盆景220盆、根艺78件、赏石26件。展览现场,尹本武、戴明分别在潜江市花木盆景协会会员的带领和讲解下一一观赏了各种盆景、根艺、赏石。
F. ≈盆景业界名家大师简介
1924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美术副教授,擅书画、工艺和艺术理论。从事盆景艺术活动50余年。对于山石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和盆艺理论,以及盆艺教育诸方面,均有所发展和创新。 著有《论盆景艺术造型》、《论动势盆景》、《论树石盆景》等系列专著,并在专业报刊发表大量文章。先后任《中国盆景》、《中国盆景名作选》、《中国盆景艺术大观》、《中国盆景学术论文集》编委,并被指定撰写《中国农业网络全书》园艺部分有关文章。1984年参与创办《花木盆景》杂志至今。 在造型上,提倡“动势盆景”,创立湖北盆景艺术风格。创作出动势盆景系列作品,代表作有《群峰竞秀》、《秋思》、《风在吼》、《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均获全国最高奖(其中《风在吼》获海峡两岸盆景展金奖、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金奖),并分别载入《亚太展》专辑和《世界盆栽》。 多次参与组织和主持全国性盆景展、根艺展、学术讨论会和盆景研究班、培训班教学活动。先后任全国盆景展、全国根艺展专家评委,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职。 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顾问、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市花卉盆景协会副理事长、《花木盆景》杂志副主编。 同年10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审定委员会、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在北京授予其“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1997年任“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评委。其参展作《海风吹拂五千年》博得国际好评,被誉为“最具真实感,时代感和亲切感”的作品。
G. 盆景的大师
韩学年,一九四九年八月出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人。筑《缘园》、《品松丘》作培育交流园地。受地方盆景氛围影响,自幼已对盆景产生兴趣,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动手参与种植,以自娱自乐、增加生活情趣为目的,盆景创作喜欢自己动手,想弄些有点个性的东西。不拘题材,丛林、附石、树桩、素仁格等都玩弄下,但对山松情迷些。
跨十年先后做的两个附墙式榕树盆景《生存》、《适者》,表达了岭南地方多见的榕树飞榕的顽强生长状态,构思造型都表达出自己的个性。二十多年山松盆景的培育,选材不拘一格,形态多样,具较明显的个性,近两三年投稿《花木盆景》杂志数编山松盆景内容的稿件,把自己对山松盆景的过程心得体会作了表述。 郑永泰,1940年生于广东省汕头市,自幼爱好颇多,特别喜欢花卉盆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运输经营管理工作。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几乎将所有业余时间全部用于盆景栽培、创作和研究工作,对境内外诸多不同风格的盆景作品进行过认真的考察和学习。在坚持岭南盆景蓄枝截干制作技艺的前提下,博取众长,认真实践,逐步形成了技法严谨细腻,讲求内结构线条美,造型清新秀美、自然野趣的个人风格。2000年创建欣园盆景园。现担任广东清远盆景协会会长。
在创作理念上,不偏树种贵贱,不受流派局限,追求意境,精益求精。无论松树类、杂木类、山水类盆景制作都有较深的体会和扎实的基本功。特别对马尾松盆景的创作,经多年探索研究,总结出一套逼芽控针的制作方法,有独到之处。在专业刊物上发表了相当数量有特色的盆景作品和相关理论文章。 应国平,1946年出生。1963年参加工作,从事竹木制品生产及竹木工艺雕刻等工作,历时40余年。1980年起创办私营企业,现为宁波市应氏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
应国平从60年代起由喜爱到收藏历代名家书画、古董,逐渐提高艺术修养,文化底蕴和鉴赏能力。同时开始养护制作盆景,尤以柏树盆景见长,他善于把古代书画和雕刻技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入到盆景制作中去,他的作品具有中国画风特色。70年代后期应国平开始建立盆景基地,以后又发展建立应氏盆景园艺场,收藏各种规格质量上乘的柏树桩素材,盆景园规模:占地20余亩,有柏树桩素材1000余棵,各种规格的柏树盆景200余盆,其他松树盆景80余盆,杂木盆景60余盆。 魏积泉,男,1952年生;1976年毕业于集美航海专科学院;现为厦门裕盛船舶修理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工程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理事;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付会长;世界盆景石文化协会付会长;厦门市盆景雅石研究会会长;中国杰出盆景艺术家。
魏积泉先生从1980年开始爱好盆景艺术,从1990年开始赏石收藏,投入大量资金收藏、创作盆景、赏石作品,现有盆景精品100多盆、赏石精品60余件,其藏品经常在各类书刊发表。并积极参与各项盆景、赏石界活动,即陶冶情操、丰富精神文明生活、又推动中国盆景事业发展,成为发展中国盆景事业的新生力量;其创作的作品,树种选材广泛、作品灵巧明朗、技法细腻、构图生动,既有苍劲雄奇的力作,也有潇洒灵秀的精品,充分展示其丰富浓厚的功底;其培养出的盆景,一枝一托均可入画;其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构图清新自然,景观动静相宜,洋溢着强烈的时代感。所收藏的各类赏石,品种多样,形、质、色具佳,多为精品。有不少赏石藏品曾在省、市和全国展览中荣获大奖。给盆景界、赏石界的同行留下深刻印象。
贺淦荪
1924年生,湖北省武汉市人,美术副教授,擅书画、工艺美术和艺术理论。现任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名誉会长、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副理事长、湖北省花木盆景协会副理事长、武汉市花卉盆景协会副理事长、《花木盆景》杂志名誉主编等职。
贺淦荪先生从事盆景艺术活动50余年。对于山石盆景、树木盆景、树石盆景和盆艺理论以及盆艺教育诸方面,均有所发展和创新。
在理论上,提出“要以文艺思想、艺术辩证法和美学指导盆景造型”等系列理论;著有《论盆景艺术造型》、《论动势盆景》、《论树石盆景》等系列专著,并在专业报刊发表大量文章。先后任《中国盆景》、《中国盆景名作选》、《中国盆景艺术大观》、《中国盆景学术论文集》编委,并被指定撰写《中国农业网络全书》园艺部分有关文章。1984年参与创办《花木盆景》杂志至今。
在造型上,创立“动势盆景”(系列)艺术风格,创作出大量动势盆景系列作品,得到海内外盆艺界的认可和赞同。代表作有《群峰竞秀》、《秋思》、《风在吼》、《我们走在大路上》等,均获全国最高奖(其中《风在吼》获海峡两岸盆景展金奖、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金奖),并分别载入《亚太展》专辑和《世界盆栽》。其盆景艺术特色是:广学博采,有所取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被誉为是“激情与理念合壁,民族与时代并重”的现代中国盆景。新作《海风吹拂五千年》博得国际盆景界好评,被誉为“最具真实感、时代感和亲切感”的作品。
多次参与组织和主持全国性盆景展、根艺展、学术讨论会和盆景研究班、培训班教学活动。先后任全国盆景展、全国根艺展专家评委,并任“第四届亚太区盆景赏石会议暨展览”评委,以及盆景研究班主任等职。为全国盆景事业培养大量盆艺人才。
1994年5月,被建设部城建司、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联合授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荣誉称号。
H. 曾鹏的介绍
曾鹏,1932年4月出生,湖北英山人。中共党员。曾任团县委书记、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兼社长、县农委主任等职。现任湖北罗田县经济中心常务干事,农口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县花木盆景协会理事长,县凤山诗社副社长兼楹联协会评委成员,湖北东坡赤壁、湖南岳麓、江苏淮安等诗社社员,《世界当代华文诗人协会》会员,《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特约顾问编委。
I. 盆景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盆栽养殖方法 :
浇水
浇水是树桩盆景管理的最重要、最频繁的 措施 之一。树桩栽植于盆中,不论是深盆,还是浅盆,泥土总是有限的,所含水分也是有限的,如长期不浇水进行水分补充的话,树桩就会因缺水而枯萎,因此要及时观察,根据其土壤干湿情况浇水,保持土壤水分。当然浇水也不可过量,若浇水过量,盆土长期过湿,则易引起根部缺氧和腐烂;同时浇水的多少还要视具体树种不同、季节变化、天气冷暖而定。一般说来,夏季或干旱时,最好早晚各浇一次水,春秋季节每天或隔日浇一次水,春天树桩萌动,也可视情况早晚浇一次水。梅雨季节或雨天时,则不需要浇水,还要注意排水。砂质土壤可多浇水,粘性土壤要少浇水。浇水可以叶面喷水,也可以根部灌水,一般二者结合,先叶面喷水,再根部灌水灌透,注意不要浇“半截水”造成盆面湿、盆内干的现象,而且叶面喷水也不可过多,易引起枝叶徒长。
施肥
树桩盆景的盆钵内土壤有限,因而养分也有限,应注意肥料的补充。树桩盆景因其小中见大的艺术特性,不可施肥太多、太频繁,要掌握施肥含量、种类,把握施肥季节。植物生长养分的三要素为氮、磷、钾肥,氮肥可促进树桩枝叶生长;磷肥可促进其花、果实形成;钾肥可促进茎干和根部的生长,所以选用肥料应根据树桩种类和其生长态势而确定。
需要使树桩枝繁叶茂,可多施氮肥类;需要树桩多出花果,则可增加磷肥含量;需要根干粗壮,发达时,则可多施钾肥。施肥方式一般又分迟效性施肥和速效性施肥。迟效性施肥一般是将有机肥粉碎、腐熟后按一定比例混入土壤中,在换土时,掺入盆中,让其慢慢提供养分;速效性施肥则是将有机肥或化肥稀释后,根据树桩的季节性生长需要进行施肥,但要注意,不可过浓,新栽树桩不宜进行此类施肥,雨天施肥,肥效流失,效果不好。
盆景养殖病虫害的防治:枝干出现病害:表现在枝干韧皮部、形成层腐烂、枝干上出现茎腐和溃疡,出现枝干表面腐烂,干心腐朽,枝条上发生斑点等现象,通常应喷洒波尔多液,徐之以石硫合剂,并刮去腐烂局部等。
叶面病害:叶面病害通常出现黄棕色或黑色斑点、叶卷缩、枯萎、早期落叶等症状,有可能是黄化病、叶斑病、煤烟病、白粉病等。叶斑病可摘去病叶,喷洒波尔多液;黄化病可用0.1~0.2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叶面;白粉病可用波美0.3~0.5度硫合剂喷洒。
根部病害:树桩盆景根部老化,易产生各种细菌、真菌引起的根腐病或根瘤病,应注意盆土的消毒和浇水量的控制。
介壳虫治理:介壳虫危害普遍种类繁多。它是吸取树桩树液的害虫,树桩受其害后易引起煤烟病,出现生长不良,枝叶枯黄,提早落叶等现象。防治方法是除用人工刷除杀死外,可用40%的乐果乳油1000~150O倍溶液,或用80%敌敌畏1000~1500倍溶液喷杀之。
红蜘蛛治理:红蜘蛛是以吸取树叶叶汁对叶片进行危害的,虫害后,叶片呈灰斑色,并引起枯黄脱落。防治方法是用4O%乐果乳剂1500~200O倍溶液或50%亚胶硫磷可湿性粉剂1000倍溶液喷杀
蚜虫治理:蚜虫种类繁多,危害普遍,被害树桩一般叶片卷曲下垂,严重时叶表污黑、干枯而脱落。防治方法:一般用4O%乐果2000~300O倍水溶液喷杀,每周一次。或用鱼藤2.5%800~1200借水溶液喷杀。
盆花的更换
室内摆设的盆花,因阳光不足,湿度不够,空气流动小,灰尘过多而影响植株生长。特别是一些珍贵名种的花卉,如发生叶黄、枝萎或烂根,就不容易养好。所以在室内要经常更换位置,最好5-7天换1次,冬季盆花更换位置时,要注意防寒,一般在晴天中午为宜,换走的盆花也不要使其遭受冻害。
盆栽栽培注意事项:在室内、喜干燥的盆花,应摆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冬天中午阳光充足时,应适当开窗使空气流通。雪天少开或不开。室内搞卫生的同时,要经常向叶面喷水,除去叶面的积尘,以利于植物的呼吸作用。残花、枯枝也应及时剪除。
盆景的起源盆景源于中国。1972年在陕西乾陵发掘的唐代章怀太子墓(建于706年) 甬道东壁绘有侍女手托盆景的壁画,是迄今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盆景实录。宋代盆景已发展到较高的水平。当时的著名文士如王十朋、陆游、苏东坡等,都对盆景作过细致的描述和赞美。元代高僧韫上人制作小型盆景,取法自然,称“些子景”。明清时代盆景更加兴盛,已有许多关于盆景的著述问世。“盆景”一词,最早即见于明代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20世纪50年代以后,盆景制作在公共园林、苗圃和民间家庭有了很大的普及,并成立了盆景协会,经常举办盆景园和盆景艺术展览等。
日本的树桩盆景由中国传入,称“盆栽”。14世纪绘画中已有出现。1909年,日本盆栽通过伦敦的一次展览会而传到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始在欧美流行,并音译为“bonsai”。现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都有全国性和地方性的协会。1980年在日本大阪召开了世界第一届盆景大会,同时举行了世界盆景展览。
盆景的最新流派五大流派为:五大流派:岭南派、川派、扬派、苏派、海派; 其它 流派:徽派、浙派、闽派、桂派、京派、香港、台湾、鲁新派。
两大类为:树木盆景和山水盆景,这两大类盆景早在宋代就已形成。随着盆景艺术的不断创新和盆景材料的日益丰富,中国盆景的新类别也在逐步产生。可分为下列七大类:
第一类,树木盆景:以树木为主要材料,以山石、人物、鸟兽等作陪衬,通过攀扎、修剪、整形等技术加工和园艺栽培,在盆中表现旷野巨木或葱茂的森林景象者,统称为树木盆景。由于树木盆景的材料常从山野旷地采掘而来,所以树木盆景习惯上又称为树桩盆景。
第二类,山水盆景:以各种山石为主题材料,以大自然中的山水景象为范本,经过精选和切截、雕凿、拼接等技术加工,布置于浅口盆中,展现悬崖绝壁、险峰丘壑、翠峦碧涧等各种山水景象者,统称为山水盆景,又称山石盆景。
第三类,水旱盆景:水旱盆景是主要以植物、山石、土、水、配件等为材料,通过加工、布局,采用山石隔开水土的方法,在浅口盆中表现自然界那种水面、旱地、树木、山石兼而有之的一种景观盆景。
第四类,花草盆景:以花草或木本的花卉为主要材料,经过一定的修饰加工,适当配置山石和点缀配件,在盆中表现自然界优美的花草景色的,称为花草盆景。
第五类,微型盆景:一般树木盆景的高度在10厘米下,山水和水旱盆景的盆长不超过10厘米的这些盆景,称为微型盆景。
第六类,挂壁盆景:挂壁盆景是将一般盆景与贝雕、挂屏等工艺品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创新形式。挂壁盆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山石为主体,称为山水挂壁盆景;另一类以花木为主体,称为花木挂壁盆景。
J. 临桂最大的镇在哪
临桂县最大的镇是临桂镇
临桂镇 临桂镇地处桂林市西城经济开发区中心区,距市中心仅8公里,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总面积13.6平方公里,下辖两个村委和一个街道居委会,人口4.5万人。
临桂镇近郊的地理位置,桂海高速公路、321国道、铁路、两江国际机场等编织的便利交通,共同构成临桂镇优越的区位优势,是工业扩散、农副产品加工、商贸发展的理想之地。
临桂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型经济,依托球泰中华鳖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中华鳖、黄鳝骨、黄鳝、鳅鱼水产养殖基地,并与中国水产科学院合作,新引进杂交鲟、俄罗斯鲟30万尾,开辟广西水产养殖新领域。依托广西桂林丰华果苗公司,发展南方优质梨等名特优水果种植。依托广东温氏公司,发展温氏鸡养殖户117户。依托县农业局和农工办发展日本韭菜花、蘑菇等蔬菜种植基地,并成立了临桂镇花木盆景协会,新增花卉盆景6万盆,会员达68多人。新开辟特种养殖梅花鹿示范基地。
临桂镇现有规模企业75家,个体工商户1530户,初步形成了以电线、印刷、建材制品、农副产品综合开发为龙头的较大稳定的产业结构。并先后建成了金山农贸批发市场、桥头市场。
临桂镇小太平村发现的大岩史前文化遗址,是岭南地区十分典型的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水仙岩距县城2公里,交通便利,风景优美动人,水源丰富,自然生态优越,石奇洞美,山上长有珍岩松树种黄枝油松,距水仙岩100米处。有一洞穴布满小粒石乳形如珍珠,故名珍珠洞,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岭脚底村已建设成为市、县级保护生态环境旅游村。临桂镇以休闲、旅游带动其他行业经济发展。全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