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的漫画
❶ 漫画作文一个人用一把尺子在量4盆花手里还拿着一把剪刀作文立意
“凡事都有个头儿。” 这话不假,到现在连那闯红灯也有了个带头的。
据调查,在十字路口黄灯将转红灯之时,若有第一个人闯,后面的人就会跟着闯;反之,第一个人停,后面的人就都停了。这种现象司空见惯,那就再另举两个例子吧。学生在自习课上,只要有第一个破坏了那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教室里可就热火朝天了;在校园里,地上散着的垃圾若被第一个人捡起,那么将会有更多的垃圾被其他人捡起。通过上面的例子,相信你应该发现,这“第一人效应”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只是那第一人所带头的好坏罢了。
那就先说消极的一面吧。“第一人效应”若出现在违背公共秩序、违背道德、违背法律的行为上,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还就说闯红灯吧! 第一个人带动后来的人一起闯红灯,不难想象,交通秩序一下就被打乱,造成交通事故是很有可能的,其后果可想而知。
回过头来再看积极的一面。第一个人若及时将车停下,便可有效地警示后者。这样做不仅维护了交通法规及公共秩序,更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是一种良好素质的体现。
“第一人效应”的优劣反映了部分国民素质的优劣,不过那更集中体现了“第一人”的素质。“第一人”只是一个人,其力量微小,不足以影响社会,但在积极事物方面带头的人多了,其作用却不可忽视。陈胜、吴广挑起了反秦大旗,天下人共起,灭了秦,不也正是这个道理吗? 因此,“第一人效应”的利弊重在“第一人”,我们不能否认“第一人”的作用,当然也不能盲目跟随,充当一个个随波逐流的“第二人”、“第三人”……但是,我们依然需要那些能起积极作用的“第一人”,他们所做的“第一”必然会使道德高尚的人共起,形成一股正义之风,有助于社会发展,有助于正义之威伸张而扫灭丑恶之风。
因为这些原因,我们要好好利用“第一人效应”的优势,带动更多的人一起向高素质、高文明的更新的社会发展。
❷ 大神们,求一个动漫少女看着或捧着一盆花(一簇花也可)!急用!谢谢
这个可以吗
❸ 一幅漫画中一个人拿着一把伞,上面写着溺爱,帮一盆花遮太阳。要怎么写漫画作文550字以上。
可以这样。。。
中心说明过分溺爱的坏处。。。。要让花儿们在阳光下自由成长。。。。这样的花才能自由绽放。。。。远比受尽溺爱的花儿好。。。。 你可以联系生活。。。。。。联系实际
祝你开心
❹ 找一本漫画 名字忘了 内容只有前面 说的是男主把一盆花拿回家在他的照顾下花开了 花里面有一只精灵
比天还高
❺ 漫画作文一个人用尺子量4盆花
寒假时每一个小朋友都向往的,寒假期间可以大玩一场,自己计划好了就去干,我的计划是报一个寒假的习作班,因为我的作文一直都不太好。
我们班的班主任李老师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开了一个课外班,我拿到了报名简章后,大致扫视了一遍,很快找到了我们的李老师。仔细一看是上午班,现在就可以报名了。可是报名简章上写着这个班只有35个名额,我赶忙叫姐姐,让她和我去报二课班。我们戴上了帽子和手套,骑着自行车赶去了“青少年活动中心”,在路上我不停地催姐姐快点骑,要不然就报不上了。姐姐马上加快了速度,奋力地骑着。
我看着来往的车辆比原来更多了,可能是都来买年货等待过年的缘故吧。
由于我是第一次来报二课班,也找不着去的路,不知不觉的来到了一个大楼前,姐姐停了车,说:“下车吧!到了。”我下了车,看见了“青少年活动中心”七个大字,是金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耀眼。
我不由自主地走了进去,来到了报名窗口前准备报名。姐姐拿了两张报名的纸,填完了后交给里面的老师。只见里面的老师看了看,又还给姐姐一张。
交完钱后我和姐姐匆匆走出了活动中心,又赶在了回家的路上。
回到家,心情也舒畅多啦,心中的石头总算落地了。我立志要在青少年活动中心发愤图强,努力写好作文。就在我信心满满之际之时,又一个难题迎面袭来,刚才匆忙中竟忘了教室的事情。这下可难倒我了,教室在哪呢?我的座位又在哪呢?几个大大的问号满满的占据了我的大脑。我有些惊慌了甚至不知所措。
我于是跑去问爸爸。“怎么办呀?”我紧张兮兮的问道。爸爸沉思了一会,不慌不忙地回答道:“你可以去问问同学,王福伟家不是离我们家很近吗,更何况他去过一次课外班。”我一想‘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来不及再想,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飞奔到了徐欣欣家。门前一把显眼的大锁让我灰心地回家了。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了。但是转念一想,我可以早上早点起来去找他啊!于是早早地睡下了。第二天我一吃完早饭就跑去了徐欣欣家,刚好他也要走,我们一起去了二课班。
希望我可以完成我的寒假计划,作文水平可以芝麻开花节节高。
❻ 欣赏《教育》,《盆栽联想》两幅漫画,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你探究的结果。
由《盆栽联想》想到的
最近,我看了一幅漫画。漫画描写的是“一棵松树和一面镜子。”松树理应栽在大自然中,可是它却被人硬栽进花盆里。用绳子将其束缚成一棵“美丽”的盆景,供人观看。而在松树旁边有一面镜子,镜子理应是那被养成盆景的松树,可是镜中却是一个被束缚了手脚的孩子。
我看后,不禁想起了我们班里的一些同学,他们不都被老师和家长的思想束缚了吗?老师想让学生按着他们希望的发展目标发展,而家长却想让孩子按着家长希望的目标发展。可是我想说能不能让我们想做自己的事,按着我们自己的愿望去发展呢?
记得有一次,我们班老师讲作业,有一道题老师没说对,竟然有一大半的同学照抄,有一些没有抄的同学发现错误,立刻告诉了老师。老师听后发现自己说错了,便改正了过来。这时,教室里的“白改了”的叹气声响了又响,这些逆来顺受的同学不就是那镜子中的小孩吗?
给我一个快乐的星期天吧!一个个孩子从心底发出的呼唤,但是许多家长为了望子成龙,希望把一切时间都用在课本中,而忽视了让我们能学进去的时候多学一点,学不进去的时候让我们放松一点。将一个个思想上的包袱压在我们肩上,用一个个补习班代替了我们快乐的“星期天”。
给我们一点欢乐,哪怕让我们选一个老师,我们喜欢的老师,那些家长会少什么东西呢?大人总是自称为“过来人”,那他们小时候就不快乐吗?
丢弃那些观念吧,别让我们做一棵被束缚了的松树!
读漫画《教育》有感
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教育》是一幅幽默而又发人深省的讽刺漫画。画面上,一位老先生正挽袖奋臂,不辍劳作,还不时的孤芳自赏,心满意足地审视自己所制作的产品——几个完全相同的泥娃娃,其表情似乎在寻找其不同之处,以便修改,而泥娃娃个个是面无表情,呆若木鸡。看后不禁掩卷遐思,扼腕长叹:悲哉!
这幅漫画切中时弊,辛辣地讽刺了当今某些教师固步自封,闭门造车,钳制学生个性发展和自由的现状,对我们有很好的教育和启迪。
现代教育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格,注重教学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尊重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要善于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好奇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独立性,使他们能够对问题做出快速多样的反映,敏锐、细致、全面、准确的观察能力,善于求异,不断产生新的设想。而在我们现有的教学套路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课堂 主宰者,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照本宣科复制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全支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结果是所教出来的学生就像漫画中那一个个目无表情的泥娃娃,没有自己的个性发展,缺乏能力与创新,这与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完全相悖的。
新教学目标不仅意味着在学生身上发生一场巨大的变革,而且教师也将随之发生变革。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要由所谓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共同学习者、合作者以及研究者。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尚且“因材施教”,何况我们这些后生小子乎?
忆往昔岁月峥嵘弊端尽露,看今朝教改热潮风骚已显。在一个创新型的社会,我们决不能再像漫画中的老夫子一样因循守旧,而要做一个教改先锋,为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