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盆栽知识 » 花卉绿植盆栽天门冬的作用

花卉绿植盆栽天门冬的作用

发布时间: 2022-06-23 05:25:52

1. 天门冬盆栽养殖方法

网站盆景网 养护管理
关键词:

天门冬盆栽养殖方法

天门冬是一种株形长得比较低矮的绿植,正常生长情况下保持终年常绿,不仅可用于盆栽观赏,同时也能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入药治病,可为用途颇多。不仅如此,天门冬生命力还比较顽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即便盆栽种植,也比较好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天门冬盆栽的养殖方法。

天门冬盆栽养殖方法

天门冬又叫天冬草,从名字上看,也必然是一种耐寒能力比较强的绿植。而事实上这种绿植并不十分耐寒,同时也忌高温。其茎蔓翠绿且下垂,纤细而修长,盆栽种养起来俊逸潇洒,非常靓丽。但其对生长环境要求并不高,所以养护管理起来也不是很费劲。那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盆土

天门冬喜欢肥沃疏松、透气透水的沙质壤土,但总体来说因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比较强,容易种植,而且可以粗养,非常适合家庭盆栽。但为了让其长得更好,一般需要选择深厚、富含腐殖质、粘性差的土壤进行种养。

二、光照

天门冬具有一定的耐阴能力,所以一般只需要为其提供散射光即可满足生长需要,尤其是在小苗期,如果光线过强的话,很容易出现生长不良的现象,最常见的现象是叶色会变得枯黄,甚至会枯死。

三、温度

天门冬喜欢冬暖夏凉的生长环境,在18℃-20℃的温度下生长状态良好。但如果冬季气温过低或夏季气温过高,都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毕竟天门冬并不像其名字那样看起来耐寒,也不耐热。所以,盆栽养护管理尤其需要做好温度的调控。

四、浇水

天门冬比较喜欢湿润的生长环境,但其根系毕竟呈肉质状,原创:www.pJCn.ORg如果盆内积水或过于潮湿的话,容易伤及根系,可见它也是一种比较怕涝的绿植。平时浇水不宜过多,当盆土变干时浇透水即可,平时能维持盆土具有一定湿度即可。而夏季气温高时可以多喷水以保湿降温。

五、施肥

天门冬是一种比较喜欢肥沃土壤环境的植物,在生长旺季需要及时浇施液肥以补充养分,来维持植株的快速生长需要。为了促使植株长得枝繁叶绿,可以多施一些氮肥,毕竟这是一种非常适合观叶的绿植。但总体施肥浓度要足够低,以稀薄为主。

六、换盆

由于天门冬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生长比较迅速,所以需要定期换盆。尤其是其根系萌发力强,生长速度迅猛,所以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换盆,而且宜在早春进行。换盆时应剪除一些老弱和生长过长的根系,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萌发,同时也能避免盆内出现根系过于拥挤的现象,从而确保植株始终保持常绿状态,观赏性也更强。

2. 天门冬的风水寓意

武竹又叫天门冬、万年青,其坚韧挺拔的身姿象征着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让人觉得处处充专满生机,它象征着属事业的蒸蒸日上,以及财运的兴旺发达。摆放在案头居室,一样可以彰显高风亮节,衬托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日常养护:

1、春秋1周浇水1-2次,夏天2天浇1次,冬天2周浇1次。

2、除夏季需遮阴外,其他季节宜放在阳光充足、通风的地方。

3、武竹不耐寒,冬季室温应保持在5℃以上,否则植株易受害。

3. 天门冬的主要价值

功效
主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小便不利。内服:煎汤,2-4钱;熬膏或入丸、散。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忌。
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之效。
1、沧疗乳房肿瘤对一般良性乳房肿瘤,尤其是乳房小叶增生,不论肿块大小,
奏效迅速,大多数可获治愈。52例乳腺小叶增生和纤维腺瘤患者,治疗后30例临床痊愈,16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对乳腺癌也有一定的短期效果,表现为用药后肿块缩小,质地变软;但长久疗效尚不显著,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后,即呈相持状态,不再有明显进展(纤维瘤亦如此),个别病例虽加大剂量,亦未见明显改善。对开始溃烂出血的乳房肿瘤和广泛转移的晚期乳癌,效果不佳。
用法:每日取鲜天门冬2两,剥去外皮,隔水蒸熟,3次分服。亦可制成片剂内服、或注射剂供肌肉或静脉注射。
2、用于扩张宫颈于人工流产前12小时,将天门冬插入子宫颈管,能使宫颈自然扩张与软化。据84例观察,效果良好者达94%,未发现1例感染。先兆流产病例应用后,可自行发动宫缩,排出宫腔内容物;对人工流产病例则无此现象。用法:选择大小及弯度适当(长5~7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光滑完整的天门冬1条,末端系一纱线,浸泡于95%酒精中,4小时后即可应用。操作时按常规消毒,扩张阴道,暴露宫颈外口,以长镊子夹住天门冬的系线端,另一端对准宫颈口徐徐插入,达子宫颈管内口。阴道内填塞纱布1块,以防天门冬脱落。约12小时即可行刮宫术。
炮制方法
天门冬《注解伤寒论》:“去心。”《雷公炮炙论》:“凡使,去上皮一重, 劈破去心。”陶弘景:“蒸,剥去皮,虽暴干,犹滋润难捣,必须薄切,暴于日中或火烘之也。”《千金要方》:“洗净,去心皮。”《本草图经》:“根,四破之,去心,先蒸半炊间,暴干。停留久仍湿润,入药时,重炕焙令燥。”《济生方》:“汤浸,去心。”《仁术便览》:“水润,略蒸,去心。”《本草原始》:“去心但以水渍漉使周润,渗入肌候软缓缓劈取,不可浸出脂液,不知者乃以汤浸多时柔则柔矣,然气味都尽,用之不效。”《药品辨义》:“打扁抽去 心。”现行,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泛油色黑者,迅速洗净,或用明矾水洗净,晒至半干,切薄片,干燥。2、炒天门冬《丹溪心法》:“炒。”现行,取净天门冬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焦,取出放凉。3、炙天门冬
《食疗本草》:“入蜜煮之。”现行,取炼蜜加适量开水稀释后,投入净天门冬片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每天门冬片100kg,用炼蜜12kg。
取净天门冬片用清水微润湿,撒入朱砂细粉拌匀,晒干或晾干。每天门冬100kg,用朱砂0.15kg,以清心除烦。贮干燥容器内,炒天门冬、炙大门冬、朱天门冬密闭,置于阴凉干燥处,
防潮,防霉,防蛀。
药材性味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大寒,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药材归经
入肺、肾经。
1、《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2、《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钱;熬膏或入丸、散。
用法宜忌
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1、《本草经集注》:垣衣、地黄为之使。
2、《日华子本草》:贝母为使。
3、《本草正》:虚寒假热,脾肾溏泄最忌。
药方选录
1、治嗽:人参、天门冬(去心)、熟干地黄各等分。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含化服之。(《儒门事亲》三才丸)
2、治吐血咯血:天门冬一两(水泡,去心),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胶僻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两。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本事方》天门冬丸)
3、治妇人喘,手足烦热,骨蒸寝汗,口干引饮,面目浮肿:天门冬十两,麦门冬(去心)八两,生地黄三斤(取汁为膏)。上二味为末,膏子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煎逍遥散送下。
逍遥散中去甘草加人参。(《素问病机保命集》天门冬丸)
4、治肺瘙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入铜器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补缺肘后方》)
5、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澄清,以布滤去粗滓,用银锅或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医学正传)天门冬膏)
6、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7、治老人大肠燥结不通:天门冬八两,麦门冬、当归、麻子仁、生地黄各四两。熬膏,炼蜜收。每早晚白汤调服十茶匙。(《方氏家珍》)
8、治疝气:鲜天冬五钱至一两(去皮)。水煎,点酒为引内服。(《云南中草药》)
9、催乳:天冬二两。炖肉服。(《云南中草药》) 中药材使用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①抗氧化、延缓衰老 天门冬提取物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天门冬多糖有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质过氧化活性。
②降糖 天门冬降糖胶囊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高血糖小鼠的血糖。
③抗菌 煎剂体外对炭疽杆菌、甲型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类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枯草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作用。
④ 抗肿瘤 体外试验(美蓝法及瓦氏呼吸器测定),天门冬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脱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
⑤镇咳祛痰 经动物试验验证,有镇咳和去痰作用。 天门冬块根含淀粉33%,蔗糖4%及其他多种营养成分。天门冬全草含天冬酰胺(天门冬素)、β-谷固醇、固体皂苷、黏液质、糖醛衍生物、17种氨基酸、丰富的维生素、无机元素、豆固醇、内酯、黄酮、蒽醌及强心苷等成分。块根含瓜氨酸、丝氨酸、苏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等19种氨基酸、β-谷固醇、5-甲氧基甲基糠醛、葡萄糖及果糖。块根尚含多种低聚糖:三聚糖、四聚糖、五聚糖、六聚糖、八聚糖、九聚糖和十聚糖。

4. 关于天门冬花的习性

天门冬
别名:天冬草、天冬
科属:百合科天门冬属
原产地:从我国河北、山西、回陕西、甘肃答等省的南部到华东、中南、西南各省;朝鲜、日本、老挝及越南也有
繁殖:播种、扦插
花期:花期5月,果期8~10月
日照:半日照
温度:生长适温16℃~28℃
土壤:喜肥沃、疏松的土壤
水分:喜湿润
形态特征:多年生攀缘状宿根草本。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总状花序,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浆果球形,熟时红色。
天门冬,株形秀丽,果实红艳,观叶观果均佳。盆栽可用于厅堂、居室美化,也是庭院及公园等布置花坛、花台的良材;块根入药,具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的功效。

5. 【求助】这种是什么花

感觉像 天门冬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CC%EC%C3%C5%B6%AC&t=3

天门冬

天门冬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cochinchinensis(Lour.)Merr.

的块根,又名天冬。性寒,味甘,微苦。具有养阴清热,润肺滋肾的功效。

用于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等病症。

天门冬含天门冬素、B —固甾醇、甾体皂甙,粘液质、糠醛衍生物等成分。

实验证明,天门冬有升高血细胞、增强网状内皮系统舌噬功能和延长抗体存

在时间的作用。《名医别录》载“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月华于本

草》载“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能使肌肤艳丽,保持青春活力。

使用注意:忌食鲤鱼。寒性病症及泄泻忌用。

---------------------------------------------------------------------------------

天门冬又名天冬草,亮绿色小叶有序地着生于散生悬垂的茎上,秋冬结红果,它既有文竹的秀丽,又有吊兰的飘逸,非常具有观赏性。天门冬喜阳光,也耐荫,在湿润气候下生长良好,冬季要保证不低于 5℃,否则会生长不良。盆栽的天门冬适宜装饰家庭室内或厅堂,也可剪取茎叶用作插花的衬叶。

释名:亦名门冬、颠勒、颠棘、天棘、万岁藤。

气味:(根)苦、平、无毒。

主治:1、肺痿咳嗽,吐涎,回燥而不渴。用生天门冬捣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苑四合,浓煎成丸子。每服一丸,如杏仁大。一天服三次。

2、肺劳风热。用天门冬(去皮、心)煮食,或查干为末,加蜜做成丸子服下。

3、风颠发作(耳如蝉鸣,两胁牵痛)。用天门冬(去心、皮),晒干,捣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宜久服。

4、小肠偏坠。用天门冬三钱、乌药五钱,水煎服。

5、痈疽。用天门冬三、五两,洗净,捣细,以好酒滤取汁,一次服下。未效,可再次服药,必愈。

天门冬

(一)概述

别名武竹、天冬草等。

为百合科天门冬属植物,天门冬(Asnaragus cochinchinensic)的块根,养阴清热,润燥生津。主治肺结核,支气管炎,白喉,百日咳,口燥咽干,热病口渴,糖尿病,大便燥结;外用治疮疡肿毒,蛇咬伤。生于阴湿的山野林边、山坡草丛或丘陵地带灌木丛中;分布于华南、西南、华中及河南、山东等省。

(二)植物特性

为多年生长绿,半蔓生草本,茎基部木质化,多分枝丛生下垂,长80~120厘米,叶式丛状扁形似松针,绿色有光泽,花多白色,花期6~8月,果实绿色,成熟后红色,球形种子黑色。

(三)生长特性

喜温暖湿润、半阴,耐干旱和瘠薄,不耐寒,冬季须保持6℃以上温度。

(四)栽培技术

1.繁殖方法

以播种为主,种子采收12月份由绿变红即可采收,穴播25℃保湿条件下,半月即出苗。分株繁殖,多年生老林,去其多余的根和老技,视植株大小,分成若干株。

2.栽培管理

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春秋两季,8-10天施一次腐熟有机薄肥,夏冬则少之。土壤要保持湿润透气,夏季切忌太阳直射,冬季不低于6℃,可安全越冬,少有病虫害。

(五)采收加工

栽种2~3年,立秋以后采挖,洗净泥土,除去须根,用水煮至皮裂,剥去外皮,切段,晒干。

天门冬
【天门冬的功效介绍】:
天门冬 (《本经》)
【异名】大当门根(《石药尔雅》),天冬(《药品化义》)。

【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的块根。

【植物形态】天门冬,又名:颠勒(《本经》),万岁藤、婆罗树(《救荒本草》),天棘(《纲目》),白罗杉(《植物名实图考》),多儿母、八百崽、丝冬。
攀援状多年生草本。
块根肉质,簇生,长椭圆形或纺锤形,长4~10厘米,灰黄色。
茎细,长可达2米,有纵槽纹。
叶状枝2~3枚束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2.5(~3)厘米,宽1毫米左右,稍弯曲,先端锐尖。
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
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下垂;花被6,排成2轮,长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2毫米;雄蕊6,花药呈丁字形;雌蕊1,子房3室,柱头3歧。
浆果球形,径约6毫米,熟时红色。
花期5月。
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园。
分布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采集】秋、冬采挖,但以冬季采者质量较好。
挖出后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按大小分开,入沸水中煮或蒸至外皮易剥落时为度。
捞出浸入清水中,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微火烘干或用硫黄熏后再烘干。

【药材】干燥的块根呈长圆纺锤形,中部肥满,两端渐细而钝,长6~20厘米,中部直径0.5~2厘米。
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有时有细纵纹或纵沟,偶有未除净的黄棕色外皮。
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黄白色,半透明,中间有不透明白心。
臭微,味甘微苦。
以肥满、致密、黄白色、半透明者为佳。
条瘦长、色黄褐、不明亮者质次。
主产贵州、四川、广西。
此外,浙江、云南、陕西、甘肃、安徽、湖北、河南、江西等地亦产。
以贵州产量最大,品质亦佳。
同属植物羊齿天门冬(参见土百部条)、小茎叶天冬(分布云南)的块根,在少数地区亦作天门冬入药。

【药理】抗肿瘤作用 体外试验(美蓝法及瓦氏呼吸器测定),天门冬对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及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脱氢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能抑制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患者白细胞的呼吸。

【炮制】拣去杂质,水洗净J闷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段,干燥。

【性味】甘苦,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甘,大寒,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寒,味甘微苦。

【归经】入肺、肾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经。
②《本草经解》:入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

【功用主治-天门冬的功效】滋阴,润燥,清肺,降火。
治阴虚发热,咳嗽吐血,肺痿,肺痈,咽喉肿痛,消渴,便秘。
①《本经》:主诸暴风湿偏痹,强骨髓,杀三虫。
②《别录》:保定肺气,去寒热,养肌肤,益气力,利小便,冷而能补。
③《药性论》:主肺气咳逆,喘息促急,除热,通肾气,疗肺痿生痈吐脓,治湿疥,止消渴,去热中风。
宜久服。
④《千金方》:治虚劳绝伤,老年衰损羸瘦,偏枯不随,风湿不仁,冷痹,心腹积聚,恶疮,痈疽肿癞,亦治阴痿、耳聋、目暗。
⑤《日华子本草》:镇心,润五脏,益皮肤,悦颜色,补五劳七伤,治肺气并嗽,消痰、风痹热毒、游风、烦闷吐血。
⑥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痿蹷嗜卧,足下热痛。
⑦《本草蒙筌》:能除热淋,止血溢妄行,润粪燥秘结。
⑧《纲目》:润燥滋阴,清金降火。
⑨《植物名实图考》:拔疔毒。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熬膏或入丸、散。

【宜忌】虚寒泄泻及外感风寒致嗽者,皆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垣衣、地黄为之使。
畏曾青。
②《日华子本草》:贝母为使。
③《本草正》:虚寒假热,脾肾溏泄最忌。

【选方】①治嗽:人参、天门冬(去心)、熟干地黄各等分。
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含化服之。
(《儒门事亲》三才丸) ②治吐血咯血:天门冬一两(水泡,去心),甘草(炙)、杏仁(去皮、尖,炒熟)、贝母(去心,炒)、白茯苓(去皮)、阿胶僻之,蛤粉炒成珠子)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含化一丸咽津,日夜可十丸。
(《本事方》天门冬丸) ③治妇人喘,手足烦热,骨蒸寝汗,口干引饮,面目浮肿:天门冬十两,麦门冬(去心)八两,生地黄三斤(取汁为膏)。
上二味为末,膏子和丸如梧子大。
每服五十丸,煎逍遥散送下。
逍遥散中去甘草加人参。
(《素问病机保命集》天门冬丸) ④治肺瘙咳嗽,吐涎沫,心中温温,咽燥而不渴者:生天冬捣取汁一斗,酒一斗,饴一升,紫菀四合,入铜器煎至可丸,服如杏子大一丸,日可三服。
(《补缺肘后方》) ⑤治血虚肺燥,皮肤拆裂,及肺痿咳脓血证:天门冬,新掘者不拘多少,净洗,去心、皮,细捣,绞取汁澄清,以布滤去粗滓,用银锅或砂锅慢火熬成膏,每用一、二匙,空心温酒调服。
(《医学正传)天门冬膏) ⑥治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天冬、麦冬、板蓝根、桔梗、山豆根各三钱,甘草二钱,水煎服。
(《山东中草药手册》) ⑦治老人大肠燥结不通:天门冬八两,麦门冬、当归、麻子仁、生地黄各四两。
熬膏,炼蜜收。
每早晚白汤调服十茶匙。
(《方氏家珍》) ⑧治疝气:鲜天冬五钱至一两(去皮)。
水煎,点酒为引内服。
(《云南中草药》) ⑨催乳:天冬二两。
炖肉服。
(《云南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沧疗乳房肿瘤对一般良性乳房肿瘤,尤其是乳房小叶增生,不论肿块大小,奏效迅速,大多数可获治愈。
52例乳腺小叶增生和纤维腺瘤患者,治疗后30例临床痊愈,16例显效,5例有效,1例无效。
对乳腺癌也有一定的近期效果,表现为用药后肿块缩小,质地变软;但远期疗效尚不显著,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后,即呈相持状态,不再有明显进展(纤维瘤亦如此),个别病例虽加大剂量,亦未见明显改善。
对开始溃烂出血的乳房肿瘤和广泛转移的晚期乳癌,效果不佳。
用法:每日取鲜天门冬2两,剥去外皮,隔水蒸熟,3次分服。
亦可制成片剂内服、或注射剂供肌肉或静脉注射。
②用于扩张宫颈于人工流产前12小时,将天门冬插入子宫颈管,能使宫颈自然扩张与软化。
据84例观察,效果良好者达94%,未发现1例感染。
先兆流产病例应用后,可自行发动宫缩,排出宫腔内容物;对人工流产病例则无此现象。
用法:选择大小及弯度适当(长5~7厘米,直径0.3~0.6厘米)、表面光滑完整的天门冬1条,末端系一纱线,浸泡于95%酒精中,4小时后即可应用。
操作时按常规消毒,扩张阴道,暴露宫颈外口,以长镊子夹住天门冬的系线端,另一端对准宫颈口徐徐插入,达子宫颈管内口。
阴道内填塞纱布1块,以防天门冬脱落。
约12小时即可行刮宫术。

6. 天门冬有没有毒,能不能在室内养

天门冬无毒。能在室内养。
但这种植物外观并不出众,养它干什么呢?
天门冬是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常用的中药,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多生长于山野林缘阴湿地、丘陵地灌木丛中或山坡草丛。
天门冬属于攀援植物。根在中部或近末端成纺锤状膨大,膨大部分长3-5厘米,粗1-2厘米。茎平滑,常弯曲或扭曲,长可达1-2米,分枝具棱或狭翅。叶状枝通常每3枚成簇,扁平或由于中脉龙骨状而略呈锐三棱形,长0.5-8厘米,宽约1-2毫米;茎上的鳞片状叶基部延伸为长2.5-3.5毫米的硬刺,在分枝上的刺较短或不明显。
花通常每2朵腋生,淡绿色;花梗长2-6毫米,关节一般位于中部,有时位置有变化;雄花:花被长2.5-3毫米;花丝不贴生于花被片上;雌花大小和雄花相似。浆果直径6-7毫米,熟时红色,有1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8-10月。雌雄异株。
天门冬的块根是常用的中药,性寒,无毒,味甘微苦。有滋阴润燥、清火止咳之效。

7. 天门冬有哪些作用

天门冬:味甘、苦,性大寒。含有天门冬素、β-谷甾醇、甾体皂苷、糠醛衍生物、黏液质等。有增强免疫、镇咳、祛痰及抑菌等作用。功效:滋阴清热,润肺止咳。适用于肺阴不足、干咳少痰,劳嗽咯血,热病伤阴,或阴虚内热、口渴舌干,消渴,肠燥便秘等症。用法:6~15克煎服。

8. 天门冬特性是怎么样的

Asparagus sprengeri

又名天冬草,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半蔓性草本花卉。具纺缍状肉质块根,叶状枝线形,簇生,花小,白或淡红色,浆果红色,状如珊瑚珠,色泽艳丽。天门冬清翠碧绿的茎枝蔓性垂悬,终年不凋,长而纤细,秀逸潇洒。新的园艺栽培种为狐尾天门冬,枝条放射状伸展,叶枝密生呈圆筒形,形似狐尾,喜半阴,不耐寒。还有矮天门冬,斑叶大门冬等变种。

天门冬原产南非,性喜温暖湿润,耐半阴,忌强光直射,宜疏松肥沃的沙壤土。

分株在早春结合换盆将株丛切成小丛另栽。播种早春将种子撒播在湿润的浅盆土内,覆土以不见种子为度,20℃温度30~35天发牙,出苗后及时分栽。

北方天门冬10月中下旬入室,放在阳光充足的南窗前,室温保持5℃以上,半个月浇水一次,5~7天清洗叶面一次。4月下旬出室,出室前换盆,剪去老根换上新的培养土及栽在大一号的花盆内,培养土用腐叶土2份,沙土8份混合而成,出室后放在向阳处。

春季2~3天浇一次透水,还可在叶面及盆周围喷水。入夏后稍加遮荫,遮光30%~50%,每天浇一次水,但浇水不能过多,防止积水烂根。5~8月为生长旺盛期,15~20天施一次饼肥水,并可加些氮肥。天门冬茎叶易发黄,这是因为缺乏营养,长期未换盆,块根盘结拥挤,使用未熟有机肥,强光直射及光线不足,浇水太多造成的。

9. 天梅冬的作用是什么

你好,你说的天门冬吧!

天门冬,(拉丁学名: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别名:三百棒,武竹,丝冬,老虎尾巴根,天冬草,明天冬。天门冬根部纺锤状,叶状枝一般每3枚成簇,淡绿色腋生花朵,浆果熟时红色,为百合科、天门冬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天门冬是天门冬科天门冬属植物有簇生纺锤形肉质的块根,养阴清热,润燥生津。主治肺结核,支气管炎,白喉,百日咳,口燥咽干,热病口渴,糖尿病,大便燥结;外用治疮疡肿毒,蛇咬伤。生于阴湿的山野林边、山坡草丛或丘陵地带灌木丛中。

热点内容
滇霞兰花 发布:2025-08-24 23:15:34 浏览:480
名篇海棠花 发布:2025-08-24 23:07:24 浏览:428
老太婆七夕 发布:2025-08-24 22:55:55 浏览:503
画梅花的意境 发布:2025-08-24 22:36:21 浏览:8
创意花卉摄影 发布:2025-08-24 22:19:08 浏览:15
花卉绿植店铺名字大全 发布:2025-08-24 22:15:49 浏览:293
台州百合公寓 发布:2025-08-24 21:59:21 浏览:265
水影型盆景 发布:2025-08-24 21:44:11 浏览:661
海樱花落 发布:2025-08-24 21:42:10 浏览:130
桂北盆景园 发布:2025-08-24 21:41:18 浏览: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