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艺盆景桩
① 根艺盆景的制作方法
根艺盆景的制作与花木盆景的制作有很大差异。花木盆景需要人工培植,是“活的艺术”;而根艺盆景则是采用盆景的形式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它不需要掌握园林栽培技术,只要求作者在选材和造型上下功夫。它的选材、立意、构图、制作和工艺处理等,完全是按照根艺作品的创作规律进行的。这种根艺盆景,不仅可以起到同花木盆景一样的美化和装饰作用,而且能使人们从中受到中国根艺美术的独特风格和天趣之美。如福建作者黄榕国将似假山一般空洞密布的根块,置于一个自然生成的根片上,制作出根艺盆景“雪峰山”;广西作者李鸿志利用一块被虫蛀过似如钟乳石般的树根,创制了根艺盆景“洞中方七日”;河南作者郭忠信利用3米多长的龙形的大树根创制了根艺盆景“东方巨龙”等等,都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得好评和奖牌,为根艺装饰美术增添了新的审美情趣。
② 盆景古桩从哪里来
盆景树桩基本上都是从山上采挖的,尤其是大型盆景或者老桩,用的都是山上野生的材料。
③ 怎样使挖的盆景桩生根
首先,取桩要复做到一步到位,即对山制野采掘的树桩的多余的根、枝等的修剪要使其达到初步成型的目的,再结合使用生根粉进行育坯,使其能够顺利成活。另外,也可把挖来的桩直接上盆,用土为沙土较好,透气和透水性较好,容易成活,一般在此期间培育三个月就可进行艺术造型。还有,在此期间要加强保温保湿和遮荫处理,以使桩坯能正常生长。
④ 根艺盆景的介绍
雕刻家选用各种树根和朽木的自然形态,经过精心设计,按山水盆景的形式组合制成的盆景,称之为根艺盆景。在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里,从民间到宫廷,常见的盆景有花木盆景(桩景)、山水盆景和工艺盆景等等。近年来,随着传统盆景的发展,新型根艺盆景也在逐渐兴起,并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
⑤ 根艺盆景切口怎样保护
红霉素软膏一抹,保鲜膜一缠搞定!
⑥ 树桩盆景生桩根部的养护
据我数10亩大田栽培经验,下山树桩,纵轴两侧适当的留长4~5寸,横轴2~3寸,根版须切口朝下,原主根权完全裁掉。下一步;然后,整个根部就用萘乙酸和生根剂按比例拌入浓稠的黄泥浆里涂抹根部,放置一夜(为什么要放置一夜呢?这么做的目的是让根部创口很好的吸收生根剂和萘乙酸),再下地载种,载种时一定要冲紧土壤紧贴根部,然后再淋透水定根。如果下山树桩直接盆栽也按上述操作。三年后开春换土且裁掉盆底3分之1的须根。桂林盆景协会理事——小甘
⑦ 路边发现的树桩可以做盆景的素材吗创作盆景的桩材有什么要求
现在玩盆景的人还不是很多,但周围有陆陆续续入坑的,有很多人都觉得,不需要花大价钱去买或者辛苦的去找桩材,毕竟,树桩盆景种类繁多,只要好看的桩材都能做成盆景,虽然说得通,但实际做起来却行不通,要知道,适合做盆景的树桩不是漂亮就行的,而有些不漂亮的,做成盆景却很好看。
⑧ 根艺盆景的价值怎么看
一、上好的树根材质把这点摆在第一位,是因为这点往往容易被人们所遗漏。任何一件东西,本质的好坏,对价值来说,一定有其影响。就如出自于同一位工艺师的手,其金子做的首饰和银子做的首饰,虽造型一样,大小相等,但其价值是大不一样的。在根艺的取材中:取材于松树的根,即质地疏松,易于腐朽变质。而取材于花梨木树根就显得厚感十足,且易于长久保存;樟木树根色泽丰富、自然古朴,同时还能发出香味,是做根艺的较好材料;红豆杉树根则最为佳材,这不仅是其木质不易开裂、变形、腐烂,其颜色也特别喜人,从淡红到深红直到变成红褐色,古色古香的感觉,特别是紫杉醇对预防癌症有明显效果,而被视为“国宝”。一般来说,生长较慢质地坚硬的珍稀木材较为珍贵,如有健身效果,价值就更高了。
二、奇怪的造型这点是决定一个树根能否用作根艺材料的先决条件,是基调。没有奇怪的造型,就无所谓“真、奇、古、怪、绝”,也就不可能给根艺家们带来灵感的再度创作。一般来说,一件好的根艺作品,应该是少雕或不雕。我归结为“九份天材(才)、一份汗水;木头木脑、反朴归真。”当然,这里的九份和一份就不是数学上的数据罗列,只是说明一件根艺作品,应该大部分是“天成”,只有很少部分用“人工”。同时又不可否认,只有一双慧眼,才能读懂那“九份天材”,那奇怪的造型。不论雕与不雕,都应该让人一眼看出其“木头木脑”,根味越浓越给人感到是一个大自然的缩影,感到返朴归真,感到亲切,并感受其艺术价值(如“天鹅梳羽”)。
三、完整的个体为突出一个主体,配上一个合理的底座,这是创作根艺上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也有些根艺作品,用于组合而成,这必须是要让人能看得懂,并符合情理地接受;而任何隐性的拼接,都会大大地减少根艺的价值。
四、古老的残根古老的残根,一般是树木早年已被砍伐,地下的根部历时百年或千年不烂的树根,经过风、雨、雷、电,经过昆虫啃蚀,所留下的精华,它往往象征一个生命,一段历史。为此。古老的残根用做根艺,常有非常的价值。
五、真实而丰富的表象根艺的表面色泽,犹如根的“肌肤”,其天然的颜色和纹理是根艺最为自然的表象,也是根艺价值的直接表现。为此,作品表面是不宜用人工去着色处理的。因为着色,容易隐盖天然成分,隐藏木质的真假,甚至隐藏树根的粗制滥造。所以着色的根艺作品,往往会使其价值大为降低。
一般来说,对根艺表面处理有以下几种方式:
(1).表面磨光后什么都不上。这种处理是针对侧重天然,其天然表象也已相当完美的根艺作品,这种方式,深为根艺收藏家们所喜爱。
(2).表面上蜡。针对根艺表面凝重性的作品,表面上蜡较为适合。
(3).对表面颜色不明朗的灰色调作品,打上哑光透明漆,其丰富的颜色即会跳出,增加立体感。
(4).现代活泼的作品,适合打上透明亮光漆会比较协调。为此,合理的表面处理,会对根艺作品起着保护作用、会提高根艺作品的价值。反之,则会起反作用。根艺发展史可以追潮到二千年前的战国时代,从其发展和演变来看,有两个方面较为明显:
第一、 表象处理的几个阶段:即从着色处理(黑色、红色等)发展到上鞋油、上蜡,再发展到什么都不上的白胚作品,直到现在视作品而定(以上第五点谈到的)。
第二、 从象形动物的初级阶段到各种人物雕刻造型,发展到现在抽象的各种自然景观、文化创意,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根艺在发展、在创新、在升华。
⑨ 根艺盆景的简介
选用各种树根和朽木的自然形态,经过精心设计,按山水盆景的形式组合制成内的盆景,称之为根艺盆景容。我国自古以来从民间到宫廷,常见的盆景有花木盆景(桩景)、山水盆景和工艺盆景等等。近年来,随着传统盆景的发展,新型根艺盆景也在逐渐兴起,并取得了良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