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铃草盆栽
㈠ 风铃草都有什么颜色的每种颜色都代表什么怎么区别它啊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学名:Campanula medium L.
英文名:Bellflower、Canterbury bell
别名:钟花、瓦筒花,属桔梗科、风铃草属。
科目:草本花卉
花(果)期:花期4月-6月
产地:南欧
风铃草又名钟花,原产南欧。株形粗壮,花朵钟状似风铃,花色明丽素雅,在欧洲十分盛行,是春末夏初小庭园中常见的草本花卉,常以它表达健康、温柔的爱。在我国尚处于引种阶段,但在花卉商场和艺术拖花中可见到。
桔梗科(Campanulaceae)风铃草属(Campanula)植物,约300种,一年生、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钟状,通常蓝色,主要原产于北温带、地中海地区和热带山区。有许多栽培观赏种。
美洲风铃草(C. americana)原产于北美潮湿林地,花穗可高达2公尺(6呎),花浅碟状,花柱长而弯曲。仙女针(C. cochleariifolia)花钟状,花管深而下垂,蓝色至白色,随风摇摆,丛生于山地石堆。意大利风铃草(C. isophylla)是一个蔓生种,常盆栽,花星状,著生于小枝,紫堇色、蓝色或白色。风铃草(C. medium)产于欧洲南部,两年生,花杯状,粉红、蓝色或白色,花穗较大。桃叶风铃草(C. persicifolia)产于欧亚大陆,见于林地和牧场,花穗梗细,高30
㈡ 风铃草应该嫩么种啊
风铃草疏于宿根花卉,简单的说就是把种子放在土里,然后上水,水流不要太急,避免种子冲跑,隔天一浇,适量的阳光,这个东西还是比较容易活的,不过建议这个东西种在露天的室外,因为这个串根,有地气比较好,我们都是种的公园里面的
㈢ 风铃草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风铃草,是桔梗科风铃草属植物。
风铃草的特点:
风铃草是二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株高50至120厘米。多毛。茎粗壮直立,基生。叶簇生,卵形至倒卵形,叶缘具波状钝锯齿,表面粗糙,叶柄具翅,茎生。叶小而无柄。
小花1至2朵聚生成总状花序。花冠钟形,长约6厘米,五裂,基部稍膨大,有白、蓝或紫等色;花萼上生有刚毛状纤毛,花萼与子房贴生,裂片5枚,花冠5裂;雄蕊着生于花筒基部,花丝基部扩大成片状,花药长棒状,柱头3至5裂,子房下位,3至5室。蒴果,带有宿存的花萼裂片。种子多数,椭圆状,平滑。花期5至6月。
风铃草夏季喜凉爽、冬季温和的气候,喜光照充足环境,可耐半阴。风铃草对温度比较敏感,生长适温为13至18℃,发芽适温为20至22℃,冬季温度低于2℃则停止生长,茎叶开始枯黄。夏季28℃以上的高温对植株生长不利,30至35℃以上的高温,植株叶片会变黄脱落,甚至全株枯萎。风铃草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含丰富腐殖质、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为好。基质pH值在5.5至6.2之间为宜。风铃草喜干耐旱,忌水湿。
风铃草的作用:
风铃草株形粗壮,花朵钟状似风铃,花色明丽素雅,是园林中常见的冬、春季草花,也适合庭院栽培或作大中型盆栽,布置客厅、阳台等处。
㈣ 风铃草怎么种
风铃草是桔梗科风铃草属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二年生与多年生的分别是不同的种。风铃草属有250余种植物,其中用于花卉栽培的风铃草多年生的种类多,如欧风铃草、南欧风铃草、意大利风铃草、聚花风铃草、桃叶风铃草、圆叶风铃草、紫斑风铃草等。风铃草的花似钟状,玲珑可爱,花色淡雅。可布置花坛、花境,植于林缘,也可盆栽,还可作切花。有的种类需在冬季温暖地区越冬,有的可在北方寒地越冬。
(1)种子准备。风铃草的种子千粒重0.31克左右。种子使用寿命3年左右。
(2)育苗技术特点及育苗天数。风铃草秧苗生长时间长,幼苗生长较慢。需有一定的营养体再经过低温长日照才能开花,即绿体春化型草本植物。在生产上第1年育苗,第2年开花。风铃草的种子采后有一段时间休眠,休眠时间的长短不同种类间有一定的差别。一些种类用100毫克/千克赤霉素处理能够打破休眠。
春季在保护地育苗,一般不需要育苗太早。育苗天数控制在50~60天,定植时秧苗生长量中等即可。
(3)播种育苗。用普通的营养土播种即可,营养土中性至偏碱性为宜,不用偏酸性的。每平方米苗床播干种子2克左右,为了播种均匀,可将种子与30倍的细沙混匀后再播。种子上面覆盖细土0.5厘米左右。控制地温18℃左右,播干种子7天出苗。长出1~2片真叶时移苗,开沟成苗,也可用直径7~8厘米的容器成苗。苗期要充分见光,水分适中控制。
也可春季在露地育苗。
(4)分株繁殖。南方在秋季分株,北方在春季分株。将母株挖出,每丛有2~3个芽。分株后立即定植。
(5)扦插繁殖。用侧芽扦插,插穗长4~5厘米,扦插在沙床上,控温18℃左右,生根容易。
㈤ 薰衣草和风铃草怎样种植
去农药店买一包生根粉(1.5一包),记得再散装买点复合肥,之后随便你怎么种,只要别把枝干折断就行,种完后记得得撒上复合肥,之后要浇透水,就是浇到水下不去为止
㈥ 铃兰跟风铃草是同一种花吗
风铃花和铃兰并不是一种植物。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
1、产地不同
风铃花原产专南美属洲。南美洲的巴西、乌拉圭。
铃兰原产北半球温带,欧、亚及北美洲和中国的东北、华北地区海拔850~2500米处均有野生分布。
2、科属不同
风铃花属于锦葵科苘麻属常绿灌木。
铃兰属于天门冬科,天门冬科是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
3、特点不同。
花腋生,花柄长而细的,花朵橙红色,具红色纹脉,瓣端向内弯,似钟形显得美丽而可爱。一朵朵半展开状的花朵挂在柔软的枝条上,迎风摇曳,像一串串发音清脆的风铃。
铃兰气味甜,全株有毒。多年生草本。植株矮小,全株无毛,地下有多分枝而匍匐平展的根状茎。具光泽。呈鞘状互相抱着,基部有数枚鞘状的膜质鳞片。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花钟状,下垂,总状花序,苞片披针形,膜质,花柱比花被短。入秋结圆球形暗红色浆果,有毒,内有椭圆形种子,扁平。花果期5~7月。
㈦ 风铃草和铃兰花是一种花吗有区别吗
风铃草和铃兰花不抄是一种袭花,存在以下区别:
1、科属区别:风铃草为桔梗科、风铃草属。铃兰为百合科、铃兰属。铃铛花为桔梗科、桔梗属。
2、形态特征区别:风铃草株形粗壮,花朵形状似风铃,花色素雅明丽,盛行于欧洲,是小庭园中常见的草本花卉;铃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度约为20~30厘米。叶基生,直立,有光泽。花朵较小,钟状,白色,下垂并具芳香。
3、花果期区别:铃兰的花(果)期:花期7~9月。铃兰的花(果)期:花期一般在4~5月,果期6~7月;风铃草的花(果)期:花期4 ~6月。
(7)风铃草盆栽扩展阅读:
风铃草的生长环境:
风铃草夏季喜凉爽、冬季温和的气候,喜光照充足环境,可耐半阴。风铃草对温度比较敏感,生长适温为13-18℃,发芽适温为20-22℃,冬季温度低于2℃则停止生长,茎叶开始枯黄。
夏季28℃以上的高温对植株生长不利,30-35℃以上的高温,植株叶片会变黄脱落,甚至全株枯萎。
风铃草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含丰富腐殖质、疏松透气的沙质土壤为好。基质pH值在5.5-6.2之间为宜。风铃草喜干耐旱,忌水湿。
㈧ 紫斑风铃草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紫斑风铃草养殖方法:
一、播种时间:紫斑风铃草是喜凉植物,最好是在夏末开始播种,冬季生长数月后,在第二年春天完成整个生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光照时间至少要在每天14小时,观赏期更长,从出现花蕾到开花大约需要30天。
如果进行长时间的日照处理的话,应该在11月播种,自然条件下1、2月进行播种,夏季就可以长成。
二、繁殖方法:紫斑风铃草的繁殖常用的是播种繁殖,播种时间在秋季的8到9月。将准备好的种子播于浅盆或者木箱,放置在阴凉处。紫斑风铃草的种子细小,因此播种后不能够覆土过后,只需不见种子即可,浇灌幼苗的时候可以用细眼壶或者是喷雾器喷水,以免喷水过量使种子淹水烂根。
三、幼苗处理:幼苗长出根之后就可以就行移植了,仍然用浅盆进行。移植过程中要注意不要把根弄断了。当幼苗长到差不多5厘米高是,就可以移植到10厘米高的盆了,待苗株根系长满盆之后,再进行换盆,如此进行2到3次,知道最后开花那一年再进行托盆移植到花坛或是地面。
四、施肥和浇水:紫斑风铃草在胚根出现前要保持相对较高的相对湿度,基质也应相对湿润,如果有必要可以在新生的幼苗上覆盖上一层粗粒蛭石来保湿。如果想要幼苗快速生长,可以施加30到50PPM的钙氮肥,然后在其基础上再施加钙肥,使其生长快速。
五、光照处理:紫斑风铃草喜长日照,每天日照14小时即可自然开花,若是想要提前花期,只需要4小时间断黑夜30天处理。紫斑风铃草是不需要进行生长调节和摘心处理的,在早期生长的过程中风铃草的外观凌乱,但在后期生长过程中会自然调整整齐紧凑,因此不需要特别进行调节。
紫斑风铃草养殖注意事项:
紫斑风铃草要经过两个冬天后才能开花,因此培养需要耐心,尤其是夏季的酷热天气,很容易引起植株的枯萎。
盆栽的紫斑风铃草不能放在高层建筑的背面,防止暴晒,并且要适时的加强叶面的喷水和降温。紫斑风铃草也是喜阳性植物,所以不能长期放置在阴凉处,缺乏光照。
风铃草的形态特征:
风铃草,二年生草本。株高约1米,多毛。莲座叶卵形至倒卵形,叶缘圆齿状波形,粗糙。叶柄具翅。茎生叶小而无柄。总状花序,小花1朵或2朵茎生。
花冠钟状,有5浅裂,基部略膨大,花色有白、蓝、紫及淡桃红等。花期4月-6月。
㈨ 风铃草和铃铛花
铃铛花:
英文名:bellwort
百合科(Liliaceae)腭花属(Uvularia)植物的统称。
5种,原产于北美东部,分布于林地,均为多年生低矮植物,具细长匍匐的根状茎,地上茎高15∼50公分(6∼20吋),多叶,花大,浅黄色,通常单生于枝端,下垂,4∼6月开花。最引人注意的种为大花铃铛花,叶卵圆形,花呈狭长的铃形,柠檬黄色,花被片6裂,长约4公分(1.5吋)。分布范围北至魁北克,西至明尼苏达,南至乔治亚及堪萨斯。穿孔铃铛花株形稍小,叶更尖;分布范围从魁北克和安大略南至佛罗里达和密西西比。两个种的叶看来均好像刺在茎上。另外3个种形状则小得多,叶无柄。
风铃草:
英文名:Bellflower;Canterbury bell
风铃草又名钟花,原产南欧。株形粗壮,花朵钟状似风铃,花色明丽素雅,在欧洲十分盛行,是春末夏初小庭园中常见的草本花卉,常以它表达健康、温柔的爱。在我国尚处于引种阶段,但在花卉商场和艺术拖花中可见到。
风铃草又名钟花,原产南欧。株形粗壮,花朵钟状似风铃,花色明丽素雅,在欧洲十分盛行,是春末夏初小庭园中常见的草本花卉,常以它表达健康、温柔的爱。在我国尚处于引种阶段,但在花卉商场和艺术拖花中可见到。
美洲风铃草(C. americana)原产于北美潮湿林地,花穗可高达2公尺(6呎),花浅碟状,花柱长而弯曲。仙女针(C. cochleariifolia)花钟状,花管深而下垂,蓝色至白色,随风摇摆,丛生于山地石堆。意大利风铃草(C. isophylla)是一个蔓生种,常盆栽,花星状,著生于小枝,紫堇色、蓝色或白色。风铃草(C. medium)产于欧洲南部,两年生,花杯状,粉红、蓝色或白色,花穗较大。桃叶风铃草(C. persicifolia)产于欧亚大陆,见于林地和牧场,花穗梗细,高30∼90公分,钟状花具长柄,开口向外。匍匐风铃草(C. rapunculoides)产欧洲,因其根状茎延伸而得名,已在北美归化。C. trachelium产欧亚大陆,在北美归化,粗糙、直立、被毛,花淡紫色、漏斗状、簇生。牧根草风铃草(C. rapunculus)产于欧亚大陆和北非,二年生,栽培食用其芜菁状根及叶,味辛辣,常用做沙拉。花穗直立向上,钟状花具长柄,淡紫色;茎生叶窄,基生叶宽椭圆形。C. carpatica花淡紫色至白色,碗状,具长柄,著生茎上。株高15∼25公分(6∼10吋),产于欧洲东部,在林地和牧场丛生,有很多变型。其他欧洲产的栽培观赏种有丛生风铃草(C. glomerata)、乳白花风铃草(C. lactiflora)、阔叶风铃草(C. latifolia)等。
二年生草本。株高约1米,多毛。莲座叶卵形至倒卵形,叶缘圆齿状波形,粗糙。叶柄具翅。茎生叶小而无柄。总状花序,小花1朵或2朵茎生。花冠钟状,有5浅裂,基部略膨大,花色有白、蓝、紫及淡桃红等。花期4月-6月。
二年生草本。株高约1米,多毛。莲座叶卵形至倒卵形,叶缘圆齿状波形,粗糙。叶柄具翅。茎生叶小而无柄。总状花序,小花1朵或2朵茎生。花冠钟状,有5浅裂,基部略膨大,花色有白、蓝、紫及淡桃红等。花期4月-6月。
二年生草本。株高约1米,多毛。莲座叶卵形至倒卵形,叶缘圆齿状波形,粗糙。叶柄具翅。茎生叶小而无柄。总状花序,小花1朵或2朵茎生。花冠钟状,有5浅裂,基部略膨大,花色有白、蓝、紫及淡桃红等。花期4月-6月。
铃铛花的英文名和风铃草的其中一个英文名相似,也许因为外形和中文名。此资料在网络找的,中间有些资料被我省掉了,找详细可以上去看看。
网址:http://ke..com/view/36749.htm(风铃草)
http://ke..com/view/1957527.htm(铃铛花)
另外,我的英文名是Bellflower(风铃草)
图片: http://imgsrc..com/ke/pic/item/a6aed01bab68bee9af5133b6.jpg(风铃草)
http://imgsrc..com/ke/pic/item/38403f3f3c619ecf54e723b0.jpg
(铃铛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