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蜡烛盆栽
1. 什么盆栽驱蚊子
1.茉莉花:来花香浓郁,源夏季置于室内,能杀死结核、痢疾、白喉杆菌,又能解郁舒气,蚊虫却避而远之。
2.夜来香:花瓣夜间开放,白日闭合,其特异的浓香有神奇的驱蚊效果。
3.杜鹃花:具有一定的毒性。入药可治风湿、肾虚、跌打损伤、祛肿消痛,而蚊虫不敢靠近。
4.万寿菊:有一种冲鼻气味,蚊虫不敢接近它,是一种特殊的优良天然驱虫剂。
5.除虫菊:花中含有除虫菌素,可使蚊虫中毒死亡。
6.薄荷:具有特殊的芬芳香气,蚊虫闻之会晕眩。蚊叮虫咬后,以其叶熬水敷用,有清凉消炎止痒等效果。
2. 这个叫什么呢,可以干什么
这是水烛,
是蒲草的正名(拉丁学名:Typhaangustifolia),香蒲科香蒲属水生或沼生多年草本植物。
别名:
蒲草、 水蜡烛、 狭叶香蒲,这是它的雌花序,花粉入药,称“蒲黄”,能消炎、止血、利尿;雌花当作“蒲绒”,可填床枕。花序可作切花或干花。
3. 芦苇长的棒棒有什么用
这种是香蒲,别称蒲草、水蜡烛、毛蜡烛、蒲黄、蒲棒、长苞香蒲、鬼蜡烛。
主要作用有:
1,可以用于点缀园林水池、湖畔,构筑水景。
2,可以用做花境、水景背景材料。
3,可盆栽布置庭院。
4,可用于切花材料。
5,全株是造纸的的好原料。
6,蒲棒蘸油或不蘸油用以照明,雌花序上的毛称蒲绒,常可作枕絮。
4. 水生植物有哪些设计要求
一、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要求
1、在池底砌筑栽植槽,铺上至少15厘米厚的培养土,将水生植物植入土中。
2、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再将容器沉入水中。这种方法常用一些,它移动方便。
3、利用种植浮床种植水生植物 。
二、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配置设计要求
1、水域宽阔处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在水域宽超过10米的区域,主要考虑远视效果。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角感受。如荷花群落、睡莲群落、芦苇、千屈菜和海寿花群落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等。
2、水域面积较小处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主要考虑近观,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较高的要求,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配置时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浮叶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一般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超过1/3,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角效果。水缘植物应间断种植,留出3~7米大小不一的缺口,以供观景。可选用再力花、美人蕉、千屈菜、花叶水葱、黄菖蒲、水葱、香蒲和海寿花等组成不同的群落组合(如图4)。
3、自然河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 河流两岸带状的水生植物景观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能充分体现节奏与韵律,切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河道两岸的水生植物可用黄菖蒲、菖蒲、再力花组团;黄菖蒲、花叶芦竹、芦苇、蒲苇组团;慈菇、黄菖蒲、美人蕉等组团;芦竹、水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干屈菜、再力花、睡莲组团;水葱、黄菖蒲、海寿花、干屈菜组团;水葱、海寿花、睡莲、再力花、野菱组团等。
4、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是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应选择较低矮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且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作用。一般以水蜡烛、菖蒲、石菖蒲、海寿花等几株一丛点埴于水缘石旁,清新秀气。对于完全硬质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种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将盆嵌入河床中,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体现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5、静水池塘的植物配置设计。 忌将池面种满,最多60%~70%的水面浮满叶子或花就足够了。 选择直立的品种如香蒲、灯芯草、菖蒲、芦苇之类,丛生而挺拔,又都是喜欢浅水,以其屏障作用充当背景较为理想,但遮挡视线很严重,宜安排在池角。
四、水景植物的选择原则设计
1、 选择易于管理的植物品种(不会蔓生或不会自动播种的植物品种)。
2、在通风地带,要选择抗强风能力强的植物,避免种植一些容易倒伏的植物品种。
3、通过选择在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搭配,来维持水景在色彩上的动人效果;例如,进入夏季浅水中鸢尾类植物,菖蒲类开始绽放。随后,睡莲便会成为水体中的焦点,并能维持到夏季末。秋天时分,芦苇及灯芯草类会开出灰褐色的花冠,期间梭鱼草和花蔺类植物会给景观增添别样的亮色,一些秋季叶色变化的观叶植物最终将水景带入深秋。在冬季,水景虽是一片死寂的景象,但一些植物残留的干花,如水车前等,仍然会产生一点情趣。这些干花会非常吸引人,尤其在下雪后更富有情趣。
5. 怎样种植水蜡烛种植水蜡烛还要注意些什么
水蜡烛又叫水竹,其种植技术如下
⑴整地水烛最适宜生长在有浅水、底部最深厚沃土的湖泊或池沼。栽植前要进行整地,如果土壤坚实,便要翻耕或用锹挖栽植穴,穴23~26厘米见方。如果土壤松软,则只要挖出草根进行沤肥,沤肥须在栽前15天进行。
⑵栽植期,长江流域一般是从清明到小暑,其中以立夏到小满栽植最好,因为这时幼苗已长得比较高,同时温度适宜,容易成活,并且生长快,当年就可获得较高产量。栽植时,选生长健壮、假茎较粗、叶片较宽,并呈葱绿色的分株苗,要求当天挖苗,当天栽植,可以适当密植,株行距50~60厘米见方。如果土壤较软,水深在60厘米以下,可用手栽,栽植深度为17厘米左右,如果土壤较硬,要用锹挖穴,扶苗入穴,用土壅根。栽后,必须有部分叶片露出水面,以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如果叶片过长,应剪去上端部分,否则.不利扎根成活。
⑶间作水烛可与莲藕间作,即每栽水烛3行,留出空地3米左右,栽植莲藕1行,一块地一年之内,既收水烛,又收莲藕,莲藕入土较深,而水烛在表土生长,互不干扰,两种作物都能正常生长,并且有防止栽植地水分过于蒸发和防止杂草蔓延的作用。
管理
⑴除草栽后半个月,用手拔净杂草,最好一连除草2~3次,要求在小暑前后除净杂草,这样,水烛可发生3批分株。
⑵管水每年春季植株萌芽前的一个月,湖、池内要保持17厘米以上的浅水层,以适应地下根系活动的需要。随着植株萌芽生长加快,水层要逐渐加深,植株长大以后,水层可加深到60~100厘米。采收水烛时,为了假茎大部分或全部可淹没在水中,水烛不能缺水受旱,否则,植株黄瘦,大量抽薹开花,少生或不生分株。
⑶更新水烛栽植5~6年以后,产量下降,要及时更新,更新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挖去宽约2米一条地上的母株,保留同样宽的相邻母株,等到保留母株发生分株,且新株蔓延到空地时再将保留地上的母林挖去;二是把母株全部挖去,重新栽植新的分株;三是换地重新栽植。
温度管理:由于它原产于温带或暖温带地区,因此对温度的要求不算太严,只要不低于0℃就能安全越冬;不高于33℃就能顺利度夏。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0℃。
光照管理:需要充足的直射阳光才能正常生长。如果光线不足,或是把它放在蔽荫的环境下养护,则叶片会长得薄、黄,枝条或叶柄纤瘦、节间伸长,处于徒长状态,花瓣小,花色淡甚至开不出花。
水分管理:它的一生都需要生活在水中。
肥料管理:春季气温回升后(8~10℃)即可栽种,盆栽宜选用口径50公分左右的瓦缸,用瓦片把盆的底孔盖好,加入3~5公分厚的塘泥,再放上3公分厚的腐熟的有机肥料作为基肥,其上本覆盖塘泥,装到花盆的一半高度,放入根茎,填入塘泥,泥面离盆沿大约12~18公分。根茎种好,加入清水,深度大约为2公分。小浮叶长出后,就要适时地追施液肥了,建议施用“护花宝”系列家用花肥,这个系列的肥料有专门针对它的配方,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其生长和开花的需要。
春季:气温回升后,植株迅发芽、生长,可浇灌“护花宝”。浇“护花宝”之前,把缸内的残水清理掉,再加入“护花宝”肥液直至盆沿。肥料与水分可按照“护花宝”-清水-“护花宝”-清水顺序循环。间隔时间大约为3~4天。
夏季:这个季节温度高,湿度大,植株蒸腾作用旺盛,对肥料的需求也多,因此,也要连续浇灌一次“护花宝”再浇一次清水,即“护花宝”-清水-“护花宝”-清水,如此循环,肥和水的间隔天数大约为1~2天,以保持花盆内的清水或肥液不腐臭,避免滋生蚊蝇。
秋季:进入秋季后,它会自然开花,在见到花蕾后,只浇清水就行。开花后到霜降阶段,它会逐渐枯萎,进入休眠状态,要搬入室内,并保持盆内大约只有一公分深的水或者干脆把水倒掉,只维持盆土湿润。
采收
草芽生长快,分孽力强,如不及时采收,嫩茎即迅速抽出水面变为新
水烛
水烛
的植株,新株过多,会造成相互荫蔽,影响产量,采收蒲革要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分次收获,在种植当年,如果植株生长旺盛,可以在6~7月开始采收,到8~9月再采收一次;如果生长不旺,只能在8~9月来收一次,第二年立夏到小满期间,新株高约60~100厘米时,用手拔收一次,以后要限一个月采收一次,一共采收3次。
采收时,先采收比较瘦小或即将抽薹的植株,留下生长旺盛的肥壮植株,以保证持续高产。第一次和第二次采收后,最好施一次追肥,促使恢复生长。采收草芽时,可以从春季开始一直采收到夏季,随时在土中摸索采收,但应考虑到不能同时采收水烛;采蒲菜时,应少采或完全不采草芽为好,以免削减蒲菜产量。采收水烛时,人要顺扁的一方,即不长叶的一方走向,以免踩断草芽。由于草芽是从下而上陆续抽生,因此也要自下而上采收。
中国有机农业网
6. 景观常用水生植物有哪些
景观常用水生植物有哪些
一、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要求
1、在池底砌筑栽植槽,铺上至少15厘米厚的培养土,将水生植物植入土中。
2、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再将容器沉入水中。这种方法常用一些,它移动方便。
3、利用种植浮床种植水生植物 。
二、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配置设计要求
1、水域宽阔处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在水域宽超过10米的区域,主要考虑远视效果。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角感受。如荷花群落、睡莲群落、芦苇、千屈菜和海寿花群落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等。
2、水域面积较小处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主要考虑近观,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较高的要求,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配置时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浮叶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一般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超过1/3,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角效果。水缘植物应间断种植,留出3~7米大小不一的缺口,以供观景。可选用再力花、美人蕉、千屈菜、花叶水葱、黄菖蒲、水葱、香蒲和海寿花等组成不同的群落组合(如图4)。
3、自然河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 河流两岸带状的水生植物景观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能充分体现节奏与韵律,切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河道两岸的水生植物可用黄菖蒲、菖蒲、再力花组团;黄菖蒲、花叶芦竹、芦苇、蒲苇组团;慈菇、黄菖蒲、美人蕉等组团;芦竹、水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干屈菜、再力花、睡莲组团;水葱、黄菖蒲、海寿花、干屈菜组团;水葱、海寿花、睡莲、再力花、野菱组团等。
4、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是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应选择较低矮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且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作用。一般以水蜡烛、菖蒲、石菖蒲、海寿花等几株一丛点埴于水缘石旁,清新秀气。对于完全硬质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种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将盆嵌入河床中,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体现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5、静水池塘的植物配置设计。 忌将池面种满,最多60%~70%的水面浮满叶子或花就足够了。 选择直立的品种如香蒲、灯芯草、菖蒲、芦苇之类,丛生而挺拔,又都是喜欢浅水,以其屏障作用充当背景较为理想,但遮挡视线很严重,宜安排在池角。
四、水景植物的选择原则设计
1、 选择易于管理的植物品种(不会蔓生或不会自动播种的植物品种)。
2、在通风地带,要选择抗强风能力强的植物,避免种植一些容易倒伏的植物品种。
3、通过选择在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搭配,来维持水景在色彩上的动人效果;例如,进入夏季浅水中鸢尾类植物,菖蒲类开始绽放。随后,睡莲便会成为水体中的焦点,并能维持到夏季末。秋天时分,芦苇及灯芯草类会开出灰褐色的花冠,期间梭鱼草和花蔺类植物会给景观增添别样的亮色,一些秋季叶色变化的观叶植物最终将水景带入深秋。在冬季,水景虽是一片死寂的景象,但一些植物残留的干花,如水车前等,仍然会产生一点情趣。这些干花会非常吸引人,尤其在下雪后更富有情趣。
7. 常用来作为水景观的花卉植物有哪些
常用来作为水景观的花卉植物有哪些
一、水生植物的栽植设计要求
1、在池底砌筑栽植槽,铺上至少15厘米厚的培养土,将水生植物植入土中。
2、将水生植物种在容器中,再将容器沉入水中。这种方法常用一些,它移动方便。
3、利用种植浮床种植水生植物 。
二、水生植物在园林水景中的配置设计要求
1、水域宽阔处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在水域宽超过10米的区域,主要考虑远视效果。以营造水生植物群落景观为主,植物配置注重整体大而连续的效果,主要以量取胜,给人一种壮观的视角感受。如荷花群落、睡莲群落、芦苇、千屈菜和海寿花群落或多种水生植物群落组合等。
2、水域面积较小处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主要考虑近观,更注重植物单体的效果,对植物的姿态、色彩、高度有较高的要求,注重水面的镜面作用,故配置时不宜过于拥挤,以免影响水中倒影及景观透视线。浮叶与挺水植物的比例要保持恰当,一般水生植物占水体面积的比例不超过1/3,否则易产生水体面积缩小的不良视角效果。水缘植物应间断种植,留出3~7米大小不一的缺口,以供观景。可选用再力花、美人蕉、千屈菜、花叶水葱、黄菖蒲、水葱、香蒲和海寿花等组成不同的群落组合(如图4)。
3、自然河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 河流两岸带状的水生植物景观要求所用植物材料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能充分体现节奏与韵律,切忌所有植物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河道两岸的水生植物可用黄菖蒲、菖蒲、再力花组团;黄菖蒲、花叶芦竹、芦苇、蒲苇组团;慈菇、黄菖蒲、美人蕉等组团;芦竹、水葱、黄菖蒲、花叶芦竹、美人蕉、干屈菜、再力花、睡莲组团;水葱、黄菖蒲、海寿花、干屈菜组团;水葱、海寿花、睡莲、再力花、野菱组团等。
4、人工溪流的水生植物配置设计。此类水体的宽窄、深浅是植物配置重点考虑的因素。一般应选择较低矮的水生植物与之协调,且量不宜过大,种类不宜过多,只起点缀作用。一般以水蜡烛、菖蒲、石菖蒲、海寿花等几株一丛点埴于水缘石旁,清新秀气。对于完全硬质池底的人工溪流,水生植物的种植一般采用盆栽形式,将盆嵌入河床中,尽可能减少人工痕迹,体现水生植物的自然之美。
5、静水池塘的植物配置设计。 忌将池面种满,最多60%~70%的水面浮满叶子或花就足够了。 选择直立的品种如香蒲、灯芯草、菖蒲、芦苇之类,丛生而挺拔,又都是喜欢浅水,以其屏障作用充当背景较为理想,但遮挡视线很严重,宜安排在池角。
四、水景植物的选择原则设计
1、 选择易于管理的植物品种(不会蔓生或不会自动播种的植物品种)。
2、在通风地带,要选择抗强风能力强的植物,避免种植一些容易倒伏的植物品种。
3、通过选择在不同季节开花的植物搭配,来维持水景在色彩上的动人效果;例如,进入夏季浅水中鸢尾类植物,菖蒲类开始绽放。随后,睡莲便会成为水体中的焦点,并能维持到夏季末。秋天时分,芦苇及灯芯草类会开出灰褐色的花冠,期间梭鱼草和花蔺类植物会给景观增添别样的亮色,一些秋季叶色变化的观叶植物最终将水景带入深秋。在冬季,水景虽是一片死寂的景象,但一些植物残留的干花,如水车前等,仍然会产生一点情趣。这些干花会非常吸引人,尤其在下雪后更富有情趣。
8. 夏季水生植物怎么养
炎热的夏季来临,从各大花市了解到,好养清凉的水生植物受到爱养花朋友们的喜爱。在家里养一些水生植物,改善空气,而且清凉美观。夏季水生植物该怎么养呢?养殖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需要了解水生植物的不同类型。 水生植物按生活型一般分成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五大类,有些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不同的水分环境下可以表现为不同的生活型。 如竹叶眼子菜、矮慈姑,它们是沉水植物,但也可以是湿生植物,又如千屈菜和黄菖蒲等等既是挺水植物,又可适应湿生以及中生环境。然而大部分植物缺乏如此高的生态价,有些设计人员把旱生植物设计种植在水里,如把细茎针茅种植到水深达0.5m的水里,野荞麦设计到水深达0.5m的水里。细茎针茅是旱生植物;野荞麦是湿生植物,它喜湿但不耐水浸。 其次,需要根据水深适应性。 对水生植物分布除浮水植物外,影响最大的生态因子是水的深度。因此在运用水生植物造景时,水的深度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到的问题,在做竖向设计等深线时要特别关注。 我们经常看到把荷花种植在深达3m以下的地方,其余挺水植物也有种在水深1m甚或2m以下的。香蒲的种植深度达到了1.5m,花叶菖蒲的种植深度也达到了1.5m,红菱种在了岸上。一般挺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在60cm以内,如慈姑55cm、海寿花50cm、黄菖蒲55cm,个别植物体特别高大的可达70cm,如水蜡烛、水葱等。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沉水植物,沉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沉水植物对水深的适应性除植物种类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因子是光因子和水的能见度两个非生物因子。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水的能见度越好、光照越强,沉水植物分布得越深,其原理是沉水植物的光补偿点问题。 夏季水生植物养殖还需要注意防止蚊虫滋生: 骤热的夏天既要养好水生植物,也要防止蚊虫滋生,以防蚊虫叮咬。最新方法是铜币杀蚊法--日本媒体曾经报道说,一家铜研究中心建议市民将铜制日币投入水中防蚊。原理是铜离子具有杀灭细小生物的效果,同时对植物与人体无害。 水生植物泥养或者沙养,同样能够防止孑孓滋生。泥养,是在花缸里加水田土,将植物种在土里,加上水,分量大概是“早上浇水,晚上能蒸发到露出土面”。沙养,就是加入沙子,水不浸过沙面,这样蚊子就没有游泳池了。有条件的家庭可以给花缸加装防蚊罩--织得紧密的铁网或纱网都可以,这样会隔绝蚊子在水面产卵的机会。当然,常换水是最基本的防蚊办法,就算你家的水特别干净,也必须5-7天换一次。要知道,传播登革热的白纹伊蚊,平时最爱的就是净水哦。 掌握夏季水生植物养殖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助您养好水生植物,清爽过一夏。 【更多阅读】 Ю净化空气的室内植物 Ю客厅植物装饰摆放有何风水 Ю不适合室内养的植物 Ю适合盆栽的植物
9. 这是什么植物
水菖蒲,无毒 ,打人挺疼,可入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