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树盆景
㈠ 粽叶是什么植物的叶子
01 包粽子的叶子很多,主要有箸叶(zhù yè)、菰叶、柊叶、箬叶、苇叶等等。之所以选这些植物的叶子,是因为这些植物叶子纤维较多,耐煮(粽子煮的时间较久),并有一定的植物芳香。
1、菰叶
所谓菰,即人们常叫的茭白。菰叶即茭白叶。这是古时最先用于包粽子的植物叶子,历史最久。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西晋周处《风土记》称:“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粽榈叶心之形。”《岁时杂记》载:“端午因古人筒米而以菰叶裹粘米,名曰角裹,相遗,俗作粽。”宋代陆游“盘中共解青菰粽,哀其将簪艾一枝。”说的也是菰叶包的粽子。
2、箬竹叶
箬,是一种竹,箬叶即箬的叶子。箬叶有三四个手指般大,比二三个手指般大的菰叶大一点。是包粽子较好的叶子。箬竹为禾本科箬竹属植物,同属植物中有好几种均可以充当粽叶这一角色,但是禾本科植物分类难度有些高,很多时候只看叶子真的很难区分。南方大部分地方的竹叶粽用的就是它,包出来的粽子碧绿、清香。
3、芦苇叶
禾本科芦苇属植物,叶子比箬竹叶窄一些,包出来的粽子通常是圆锥形或四面体。
4、槲树叶
壳斗科植物,大乔木,有很大的叶子,包出来的粽子多为椭圆柱或圆柱。山东、山西和陕北较为常见。
5、荷叶
荷叶作为包裹食物的材料很常见,在我国历史也可谓悠久,除了粽子,基本上什么能可以包。另外,荷叶糯米鸡,不就是超级大的粽子吗?
6、芭蕉叶
说到叶子大,荷叶还没有芭蕉叶给力,宽大的叶子切割后作为包装材料非常常见,芭蕉叶在西南和华南地区用的比较多。
7、玉米叶
禾本科的玉米叶也十分宽大,所以包粽子也是毫无压力。但是,平时用来包裹食物的貌似更多是玉米棒子的苞叶,或许是取材更为方便吧。
8、柊叶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曰:“有柊叶者,状如芭蕉叶,湿时以裹角黍,干以包苴物,封缸口。”柊叶是粽子叶子中最大的叶子,它如“芭蕉叶”,大二三十公分,长四五十公分,可是,柊叶包粽子,全国很多人都不知道。何故?原因柊叶生长的地区有限。柊叶只生长在岭南的广东、海南等南方少数省份,因而,使用柊叶包粽子的只有海南、广东省等少数地方,长江南北等地。
9、竹笋皮、竹筒
包粽子的笋壳来源于多种种子,毛竹可能是最为常见的,用之前需要反复清洗,除掉毛刺。竹筒也有被用作包裹粽子的材料。
10、露兜树叶
露兜树科的露兜树其实有很多种,不过它们都有长而结实的叶片。
11、砂仁叶
看上去像一片生姜,但其实是砂仁。砂仁是比较高大的姜科植物,叶子也不小,叶片包粽子有独特的姜科植物的清香。
㈡ 棕叶是什么树的叶子
粽叶分两种,一是苇叶(芦苇,又称苇子,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浅水里。茎中空,可造纸、编席等。根茎可入药),另一种是箬叶(Indicalamus
Leaf),箬竹属(l.NaKai)中的阔叶箬竹(l.latifolius)的叶片,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丘陵地区。粽叶一些生长在陆地(箬叶),一些生长在水里(苇叶)在我国南方大部分一直用箬叶包粽子,就是利用其特殊的竹香味和防腐作用。生长在广袤的丛山峻岭中,根系发达,生命力强,不仅是一种很好的水土保护植被,而且还是一种取之不竭的财富,是山区百姓的“
绿色银行”,面积达20万亩,产量达8000吨。它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叶绿素和多种氨基酸等成份,可提取天然香精香料和食品添加剂,气味芳香,闻上去有回归大自然的感觉。它不仅能用于包粽子,还用于包装其他的食品及餐桌上的装饰和食品的陪衬,还可用于编制器皿、做合饭盒和剪成各种形状。粽叶,天然生长,无毒害,无污染,并且年年可采,季季可收,做为食品包装,具备无污染和使用的“一次性”。因此,被当今营养学家称之为“天然绿色食品”。
《本草纲目》中早就有记载,粽叶具有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下血、小便不利、痈肿等功效。近年来研究证明,箬竹叶多糖物具有抗癌效果。《中药大词典》中也介绍粽叶有清热止血、解毒消肿,治吐血、小便不利、喉痹、痈肿等功用。
㈢ 粽叶树用什么能除根
硫酸
㈣ 粽叶到底是什么树上的叶子
没有固定的说法,常用艾叶、荷叶或者苇叶,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为广东碱水粽。不仅中国,越南、泰国、朝鲜、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国家都有吃粽子的爱好,说法就更多了:越南粽子有方、圆两种,用芭蕉叶包裹,哥斯达黎加的粽子也是用芭蕉叶包粽子的;朝鲜人叫粽子“车轮饼”,并把鲜嫩的艾叶煮后捣碎,掺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车轮形状;墨西哥人则把粽子称为“达玛尔”,用玉米叶子或香蕉叶子包成。
用不同的粽叶包出的粽子风味也不同,比如艾香与荷香就不一样,粽子的口味自然也有差异了。
事实上,我国最早的粽子并不时用叶子包裹的,而是“筒粽”。据说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投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筒粽的由来。
后来改成用叶子包粽子是源于《初学记》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㈤ 什么植物与粽叶树相克
并没有植物与粽叶树相克。
粽叶树的学名,是箬叶竹,是禾本科箬竹属多年生植物。
箬叶竹竿直立,高0.84至1米,基部直径3.5至8毫米;节间长10至55厘米,暗绿色有白毛,节下方有一圈淡棕带红色并贴竿而生的毛环,竿壁厚1.5至2毫米;竿节较平坦;竿环较箨环略高;竿每节分1枝,惟上部则有时为1至3枝,枝上举。箨鞘厚革质,绿色带紫,内缘贴竿,外缘松弛,基部具宿存木栓状隆起环,或具一圈棕色长硬毛,背部被褐色伏贴的疣基刺毛或无刺毛,有时有白色微毛;箨耳大,镰形,长3至55毫米,宽1至6毫米,绿色带紫,干时棕色,有放射状伸展的淡棕色长繸毛,其长约1厘米;箨舌高0.5至1毫米,截形,边缘有长为0.3至3毫米的流苏状繸毛或无繸毛;箨片长三角形至卵状披针形,直立,绿色带紫,先端渐尖,基部收缩,近圆形。叶鞘坚硬,无毛或幼时背部贴生棕色小刺毛,外缘生纤毛;叶耳镰形,边缘有棕色放射状伸展的繸毛;叶舌截形,高1至1.5毫米,背部有微毛,边缘生粗硬繸毛;叶片大型,长10至35.5厘米,宽1.5至6.5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无毛或有微毛,次脉5至12对,小横脉形成长方格形,叶缘粗糙。
圆锥花序形细长,长8至15.5厘米,花序轴密生白毛毡毛;小穗长1.5至3.7厘米,淡绿色或成熟时为枯草色,含4至6朵小花;小穗轴节间长6.8至7.2毫米,呈扁棒状,有纵棱,密被白色绒毛,顶端截平;颖2,先端渐尖成芒状,第一颖长3至5毫米(包括芒尖长1毫米在内),3至5脉,第二颖长6至8毫米(包括芒尖长1.2毫米在内),7至9脉;外稃长圆形兼披针形,先端有芒状小尖头,第一外稃长10至14毫米(包括芒尖长2至2.5毫米及基盘长0.2至0.5毫米在内),11至13脉;第一内稃长7至10毫米;脊上生有纤毛;花药长约5毫米;柱头2,羽毛状。颖果长椭圆形。花期5至7月,笋期4至5月。
主要价值
观赏:箬叶竹为观叶植物, 具有较好的观赏性。宜选在公园及风景区栽培作观赏,也可盆栽;适生在庭园中作为地被物点缀,亦可于林缘、台坡、园路石级两旁群植之。
经济:竿可用做竹筷、毛笔竿、扫帚柄等;叶可用做食品包装物、茶叶、斗笠、船蓬等防雨用品的衬垫材料。
㈥ 青岛胶南的粽叶树学名是什么
学名栎树,常绿、落叶乔木,稀灌木。冬芽具数枚芽鳞,覆瓦状排列。叶螺旋状互生;托叶常早落。花单性,雌雄同株;雌花序为下垂柔黄花序,花单朵散生或数朵簇生于花序轴下;
花被杯形,4-7裂或更多;雄蕊与花被裂片同数或较少,花丝细长,花药2室,纵裂,退化雌蕊细小;雌花单生,簇生或排成穗状,单生于总苞内。
壳斗(总苞)包着坚果一部分稀全包坚果,壳斗外壁的小苞片鳞形,线形,钻形,覆瓦状排列,紧贴或开展。每壳斗内有1个坚果。
(6)粽叶树盆景扩展阅读:
栎树木材为坚固抗腐性用材,树皮、叶片、壳斗、提取物为制革、印染和渔业所必须的材料。
栎树栓皮的皮层较厚可作工业上的软木材料。尹怀宁教授介绍,其还可烧制木炭。柞树的叶含有水分、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灰分、纤维素等成分,可用来养蚕。
果实含淀粉较多,可用来制作橡酒、酒精、淀粉、橡油等,也可做饲料。从栎树树皮、叶片、壳斗、橡实中提取的单宁,是制革工业、印染工业和渔业上所必需的材料。
㈦ 粽叶树适合什么温度
没有粽叶树。粽叶都是禾本植物,而树是木本植物。 粽叶一般以芦苇叶、箬叶等制成, 是制作粽子必不可少的材料,南方一般以箬叶为主,北方以芦苇叶为主。
芦苇叶就是芦苇的叶子。芦苇生长于池沼、河岸、河溪边多水地区,常形成苇塘。在我国则广布,其中以湖南的洞庭湖,东北的辽河三角洲、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内蒙古的呼伦贝尔和锡林郭勒草原,新疆的博斯腾湖、伊犁河谷及塔城额敏河谷,华北平原的白洋淀苇区,是大面积芦苇集中的分布地区。
箬叶,为禾本科、竹亚科、箬竹属植物叶。箬竿高0.75-2米,直径4-7.5毫米;节间长约25厘米,最长者可达32厘米。箨鞘长于节间,上部宽松抱竿。小枝具2-4叶;叶鞘紧密抱竿,有纵肋,背面无毛或被微毛;无叶耳;叶舌高1-4毫米,截形;叶片在成长植株上稍下弯,宽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0-46厘米,宽4-10.8厘米,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表面灰绿色。圆锥花序(未成熟者)长10-14厘米,花序主轴和分枝均密被棕色短柔毛;小穗绿色带紫。花药长约1.3毫米,黄色;子房和鳞被未见。笋期4-5月,花期6-7月。原产中国海南岛、台湾等地。普遍见于南方地区,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以南广大区域。
㈧ 粽叶树种屋后可以吗
棕叶树种在屋后是完全可以的,这个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只要是有阳光能够照射到的地方,都是可以种植的,希望能帮到你。
㈨ 粽叶怎么种植
粽子叶的林间套作栽培经验如下:
1、适宜条件:粽叶长期生长在林间、山岩中,特性是喜阴湿、耐寒、耐肥,怕烈日直晒,海拔3000米以下的环境都适宜生长。
2、品种选择:良种粽叶的标准是叶子宽而长,一般以宽10厘米、长40厘米为宜,小于此标准的叶子不宜发展种植。
3、林间套栽法:一年四季都可栽培,根据粽叶喜阴湿的特性套栽在林间或果园里,立体经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除针叶树林和竹林之外,大多数林间和果园里都可以栽植粽叶
4、管理与采割:除尽叶园杂草,割去枯黄老叶。春秋两季施足肥水,人畜肥、尿素、复合肥交替使用,每窝施化肥20克,施后盖土。
(9)粽叶树盆景扩展阅读
粽子泛青并非染色。粽叶和其它绿色蔬菜、绿色植物叶片一样,其绿色来源于叶绿素及其含镁衍生物。
他们在光、热、酶、化学物质等作用下,叶绿素降解、异构;其含镁衍生物脱镁便形成黄色或橄榄褐色,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黄叶或叫干叶。在黄叶或干叶中存在的叶绿素脱镁衍生物,当存在足量的锌或铜离子时,它们可与锌或铜形成绿色络合物。
粽叶的返青加工,正是以氯化铜、氯化锌、焦亚硫酸钠等为络合试剂,通过干粽叶挑选、络合返青、清洗、酸泡、再清洗、沥干、真空包装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