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植的规格有哪些
① 园林树木规格怎么看的
通常来
D表示胸径,也有的地方和树源木用来表示直径或桩径。
P表示冠幅。
H表示树的地面高。
L表示长度。 (针对藤本较多)
苗木很多种的,乔木,灌木,藤本,水生植物什么的
带不带土球是指移植或者买入苗木时,苗木是否带有土球包裹,一般原产地的土球容易使苗木存活
如举例:D30CM就是胸径,主干的直径
H251-280是指整株植物的高度,单位是CM的话就是2米5至2米8
推测3.1-4指的是P(冠幅),也就是树冠在地上投影的长度
依靠这些一般能描述出某特定植物的规格从而定市场价
② 植物分类的标准有哪几种
1、裸子植物
植物分类植物分类裸子植物是原始的种子植物,其发生发展历史悠久。最初的裸子植物出现在古生代,在中生代至新生代它们是遍布各大陆的主要植物。裸子植物多为乔木,少数为灌木或藤木,通常常绿,叶针形、线形、鳞形,极少为扁平的阔叶如竹柏。大多数次生木质部只有管胞,极少数具导管如麻黄。
2、被子植物
植物分类大约1亿年前,裸子植物由盛而衰,被子植物得到发展,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被子植物也叫显花植物、有花植物,它们拥有真正的花,这些美丽的花是它们繁殖后代的重要器官。
也是它们区别于裸子植物及其他植物的显著特征。被子植物有1万多属,约30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可以说我们见到的很多花草都属于被子植物。
3、苔藓植物
植物分类苔藓植物门绿色无种子的绿色植物。至少18,000种,可分为3纲,苔纲、藓纲及角藓纲。大部分苔藓植物高2~5公分,少数种高达30公分。苔藓植物广布世界各地,从极地到热带均可见。
在潮湿的环境中最为繁茂,但并没有海生者,对于长期干燥和冰冻的条件均极能耐受。它对人类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可用于农业、园艺业,也是能源。某些苔藓植物用作观赏植物,如在苔藓植物园内。
4、蕨类植物
植物分类蕨类是泥盆纪时期的低地生长木生植物的总称。它们需要水分作为再生循环的一部分,且从此开始衍生出各种不同的种类,在今日仍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许多的蕨类植物形姿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为著名的观叶植物类。如铁线蕨、巢蕨属、鹿角蕨属、桫椤、荚果蕨、肾蕨等,尤其是波斯顿蕨。
5、藻类植物
植物分类藻类植物,包括数种不同类以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生物。一般认为是简单的植物,并且一些藻类与比较高等的植物有关。虽然其它藻类看似从蓝绿藻得到光合作用的能力,但是在演化上有独立的分支。
(2)绿植的规格有哪些扩展阅读:
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种,根据亲缘关系把共同性比较多的一些种归纳成属(Genus),再把共同性较多的一些属归纳成科(Familia),如此类推而成目(order)、纲(C1assis)和门(Divisio)。
因此植物界(Regnumvegetabile)从上到下的分类等级顺序为门、纲、目、科、属、种。在各分类等级之下根据需要建立亚级分类等级,如亚门(Subdiviso)、亚纲(Subclassis)、亚目(Suboxder)、亚科(Subfamilia)和亚属(Subgeus)。
种以下的分类等级则根据该类群与原种性状的差异程度分为亚种(Subspecies)、变种(Varietas)和变型(Forma)。亚种比变种包括的范围更广泛一些,除了在形态上有显著的区别外,而且在地理分布上也有一定的区域性。
变种又比变型在形态上的差异要大一些。实际分类工作中要根据野外调查的资料和标本的特征经过综合研究分析方能确定。
③ 下面植物的使用规格
西府海棠、 干径3---6公分
水杉、 胸径4---15公分
垂柳 胸径4---15公分、
红叶李、 干径3---6公分
大叶女贞、 胸径4---10公分
碧桃、 干径3---10公分
红叶小檗 冠径30公分
广玉兰 胸径4---20公分、
棕榈、 高度1米---4米
腊梅 根径3---6公分、
贴梗海棠、 干径3---6公分
小叶女贞、 冠径30公分
丁香、 根径3---6公分
牡丹、 n年生
火棘、 冠径30公分----200公分
南天竹、阔叶十大功劳。 高度0.4米---1米
设计基本是使用这样规格的
④ 植物配置时,怎样确定植物的规格
30分 郁闷了 告诉你吧 一般植物你需要多大盆形 什么植物是靠经验了 然后确定别的规版格 用什么植物 看具体权地形了 至于你说不知道用什么树 那就要好好看看植物图鉴 没事泡泡植物园了 多留意就行 你想用什么形状的植物 如果地形需要是偏冠的 那你定好高度就行了 注明 偏冠 至于胸径 蓬径 告诉你吧 胸径的7-8倍是球径 球径3倍是蓬径 这是全冠植物套园林定额用的 应可以帮到你了 忘采纳
⑤ 植物的分类标准有哪些
植物分类的方法
在植物学的发展中,植物分类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为的分类方法,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方便,选择植物的一个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的标准。如瑞典分类学家林奈(1707~1778),把有花植物雄蕊的数目作为分类标准,分为一雄蕊纲、二雄蕊纲……。这是人为的分类方法。这样的分类系统,是人为分类系统。另一种是自然分类方法,是根据植物的亲疏程度,作为分类标准。判断亲疏的程度,是根据植物相同点的多少,如小麦与水稻,有许多相同点,于是认为它们较亲近;小麦与甘薯、大豆,相同的地方较少,所以它们较疏远。这样的方法,是自然分类方法,这样的分类系统,是自然分类系统。
自从达尔文(Darwin,1809~1882)进化学说成立后,认为物种起源于变异与自然选择,这对植物分类有很大影响,自然系统的“自然”二字,就有了更确切的意义。从而得知复杂的植物种类,大致是同源的。物种表面上相似程度的差别,能显示它们血统上的亲缘关系。例如,小麦与水稻之所以较亲近,是由于它们有一个较近代的共同祖先;而小麦与甘薯、大豆较疏远,是因为它们有一个较远代的共同祖先。
在进化论以前的形态学及解剖学方面的资料,和以后增加的地理部分的知识,是今天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细胞遗传学一物种生物学时期,更加认识到染色体资料、多倍化、杂交亲和性和繁育行为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分类学。解剖学、花粉学、胚胎学等方面的新资料,已被应用于种以上的分类。
最近10~25年是分类学的变革时期。有两个领域发展较快:一个是生物化学系统,另一个是统计分类学,或数量分类学。化学分类系统学为我们进行分类或订正以前的分类提供了资料,为评价某些类别的种系发生关系有了可靠的依据。生化方面的“大分子”水平的资料,有助于查明一些类群的起源。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花粉、果实、种子和叶表面的性状的认识,也是一个重大的进展。
统计数量分类学企图用数量方法重建进化关系,并判断性状和器官的进化趋向。统计分类学仅在于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和比较各组资料以避免或减少主观因素。
有了细胞学和化学的资料还应重视形态学和解剖学。因为新资料的出现,更证实了以前各类资料的意义。这样,我们既要考虑分类学最近的发展,也应考虑传统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为了便于分门别类,按照植物类群的等级,各给予一定的名称,这就是分类上的各级单位。现将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列表如下:
各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级,即在各级单位之前,加上一个亚(sub-)字。现以水稻为例,说明它在分类上所属的各级单位。
界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纲 颖花亚纲(Glumiflorae)
目 禾本目(Graminales)
科 禾本科(Gramineae)
属 稻属(Oryza)
种 稻(Oryza sativa L.)
种是分类上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同种植物的个体,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有极近似的形态特征,且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有少数例外),既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又是在不断的发展演化。如果在种内的某些植物个体之间,又有显著的差异时,可视差异的大小,分为亚种、变种、变型等。其中变种是最常用的,如糯稻(Oryza sativa var.glutinosa Matsum.)就是一个变种。
品种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分类单位,不存在野生植物中。品种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培育或为人类所发现的。一般说来多基于经济意义和形态上的差异,如大小、色、香、味等,实际上是栽培植物的变种或变型。种内各品种间的杂交,叫近亲杂交。种间、属间或更高级的单位之间的杂交,叫远缘杂交。育种工作者,常常遵循近亲易于杂交的法则,培育出新的品种。
⑥ 植物分类的标准有哪几种
植物分类的方法
在植物学的发展中,植物分类的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人为的分类方法,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方便,选择植物的一个或几个特点,作为分类的标准。如瑞典分类学家林奈(1707~1778),把有花植物雄蕊的数目作为分类标准,分为一雄蕊纲、二雄蕊纲……。这是人为的分类方法。这样的分类系统,是人为分类系统。另一种是自然分类方法,是根据植物的亲疏程度,作为分类标准。判断亲疏的程度,是根据植物相同点的多少,如小麦与水稻,有许多相同点,于是认为它们较亲近;小麦与甘薯、大豆,相同的地方较少,所以它们较疏远。这样的方法,是自然分类方法,这样的分类系统,是自然分类系统。
自从达尔文(Darwin,1809~1882)进化学说成立后,认为物种起源于变异与自然选择,这对植物分类有很大影响,自然系统的“自然”二字,就有了更确切的意义。从而得知复杂的植物种类,大致是同源的。物种表面上相似程度的差别,能显示它们血统上的亲缘关系。例如,小麦与水稻之所以较亲近,是由于它们有一个较近代的共同祖先;而小麦与甘薯、大豆较疏远,是因为它们有一个较远代的共同祖先。
在进化论以前的形态学及解剖学方面的资料,和以后增加的地理部分的知识,是今天分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细胞遗传学一物种生物学时期,更加认识到染色体资料、多倍化、杂交亲和性和繁育行为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传统分类学。解剖学、花粉学、胚胎学等方面的新资料,已被应用于种以上的分类。
最近10~25年是分类学的变革时期。有两个领域发展较快:一个是生物化学系统,另一个是统计分类学,或数量分类学。化学分类系统学为我们进行分类或订正以前的分类提供了资料,为评价某些类别的种系发生关系有了可靠的依据。生化方面的“大分子”水平的资料,有助于查明一些类群的起源。电子扫描显微镜对花粉、果实、种子和叶表面的性状的认识,也是一个重大的进展。
统计数量分类学企图用数量方法重建进化关系,并判断性状和器官的进化趋向。统计分类学仅在于应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数据和比较各组资料以避免或减少主观因素。
有了细胞学和化学的资料还应重视形态学和解剖学。因为新资料的出现,更证实了以前各类资料的意义。这样,我们既要考虑分类学最近的发展,也应考虑传统的分类方法。
第二节 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
为了便于分门别类,按照植物类群的等级,各给予一定的名称,这就是分类上的各级单位。现将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列表如下:
各级单位根据需要可再分成亚级,即在各级单位之前,加上一个亚(sub-)字。现以水稻为例,说明它在分类上所属的各级单位。
界 植物界(Regnum vegetabile)
门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 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ae)
亚纲 颖花亚纲(Glumiflorae)
目 禾本目(Graminales)
科 禾本科(Gramineae)
属 稻属(Oryza)
种 稻(Oryza sativa L.)
种是分类上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各级单位的起点。同种植物的个体,起源于共同的祖先,有极近似的形态特征,且能进行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有少数例外),既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特征,又是在不断的发展演化。如果在种内的某些植物个体之间,又有显著的差异时,可视差异的大小,分为亚种、变种、变型等。其中变种是最常用的,如糯稻(Oryza sativa var.glutinosa Matsum.)就是一个变种。
品种不是植物分类学中的一个分类单位,不存在野生植物中。品种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经过培育或为人类所发现的。一般说来多基于经济意义和形态上的差异,如大小、色、香、味等,实际上是栽培植物的变种或变型。种内各品种间的杂交,叫近亲杂交。种间、属间或更高级的单位之间的杂交,叫远缘杂交。育种工作者,常常遵循近亲易于杂交的法则,培育出新的品种
⑦ 植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植物分类学是植物学科中最古老和最具综合性的一门分支学科。过去的经典分类大多依据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特征去分,后来把孢粉形态、地理分布和古生物学等方面的内容结合进去后,有助于进一步对种类的鉴定、植物演化关系的探讨和植物的分类。
现存于地球上的植物,估计约为50余万种,整个植物界通常被分为16门。
1. 裸藻门Euglenophyta
2. 绿藻门Chlorophyta
3. 轮藻门Charophyta
4. 金藻门Chrysophyta
5. 甲藻门Pyrrophyta 藻类
6. 褐藻门Phaeophyta (spore plant) 植物
7. 红藻门Rhodophyta 隐花植物 低等植物
8. 蓝藻门Cyanophyta (孢子植物) (无胚植物)
9. 细菌门Bacteriophyta
10. 粘菌门Myxomycophyta 菌类
11. 真菌门Eumycophyta 植物
12. 地衣门Lichens
13. 苔藓植物门Bryophyta
14.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seed plant) 颈卵器植物 高等植物
15. 裸子植物门Gymnospermae 显花植物 维管植物 有胚植物
16.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⑧ 园林里面的植物一般在资料上写的规格是什么啊
1、直生苗-又称实生苗,系用种子播种繁殖培育而成的苗木。
2、嫁接苗-系用嫁接方法培育而成的苗木。
3、独本苗-系地面到冠丛只有一个主干的苗木。
4、散本苗-系根颈以上分生出数个主干的苗木。
5、丛生苗-系地下部(根颈以下)生长出数根主干的苗木。
6、萌芽数-系有分蘖能力的苗木,自地下部分(根颈以下)萌生出的芽枝数量。
7、分叉(枝)数-又称分叉数、分枝数,系具有分蘖能力的苗木,自地下萌生出的干枝数量。
8、苗木高度-常以“H”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最高生长电之间的垂直距离。
9、冠丛直径-又称冠径、蓬径,常以“P”表示,系苗木冠丛的最大幅度和最小幅度之间的平均直径。
10、胸径-常以“Φ”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1.30米处,树干的
11、地径-常以“d”表示,系苗木自地面至0.20米处,树干的直径。
12、泥球直径-又称球径,常以“D”表示,系苗木移植时,根部所带泥球的直径。
13、泥球厚度-又称泥球高度,常以“h”表示,系苗木移植时所带泥球地部至泥球表面的高度。
14、培育年数-又称苗令,通常以“一年生”、“二年生”……表示。系苗木繁殖、培育年数。
15、重瓣花-系园林植物栽培,选育出雄蕊瓣化而成的重瓣优良品种。
16、长度-又称蓬长、茎长,通常用“L”表示,系攀缘植物主茎从根部至梢头之间的长度。
17、紧密度-系球形植物冠丛的稀密程度。通常为球形植物的质量指标。
18、平方米-通常以“㎡”表示,稀植物种植面积计量单位。
苗木规格的应用
苗木规格的排列以先后次序排列,排在第一位是主要标准,其次均为辅助标准。
确定苗木的实际规格,应先确定主要标准,再确定辅助标准,凡不符合规格的,可按相应标准,降级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