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盆栽
① 君子兰(和尚)有什么特点(最好有图片)
君子兰爱好者对著名君子兰品种多习惯以培育者的人名、职业名称或工作单位等称呼。它是由长春护国般若寺的老和尚栽培多年,传出出来后被称为“和尚”。和尚原为长春般若寺和尚收藏培育,是早期名品之一。叶色深绿,叶宽8-13厘米,长宽比为5:1。叶片斜立先向下弯曲又向上翘起,似莲花形,头型卵圆。光泽度较差,脉纹明显但不凸起,呈泡沙纹,又有人叫龟背纹,颜色深绿。花为草莓红或橙红。果实为卵圆或长圆形。和尚品种成龄株棵的形态特征是叶片中等长度(40-50厘米),叶片较宽(10厘米左右),长宽比5:1,姿态为斜立生长或稍有弯垂,其叶色深绿,光泽稍差,脉纹明显,但平滑不隆起。花葶扁圆;花朵较大,红色或橙红色。果实长圆或卵圆形。和尚品种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叶子方面,主要是叶片宽度从基部到端部均匀近似,顶端急尖或圆顿。 利用“和尚”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经常表现出顽强的遗传能力。不论是做父本还是做母本,和尚品种的后代在叶片方面皆表现其所具有的上述性状。另一个重要的情况就是“和尚”在授粉杂交功能方面表现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尚用为亲本,容易与其他品种结合产生种子。圆头和尚体这个品种是用“和尚”作母本,“圆头短叶”作父本,经过多次杂交、复交后选育而成。其特点:叶脖短粗,头圆、完全具备了宽、短、厚、立、亮、色浅、纹蹦、葶粗、花大、艳丽等优点,是目前深受养花爱好者喜爱的品种之一。在选购此类君子兰时一定要注意其4度(亮度、细腻度、刚度、厚度)是不是过硬;同时看颜色是不是正;还有够不够年头(性状的稳定程度);其子代性状、根芽性状是不是存在较大变异(差异大的最好不要购买)。图片: http://www.sdjzl.com/heshang.asp
② 什么是岭南派盆景艺术
岭南派是我国岭南地区的一个盆景艺术流派,以广州为中
心,范围主要包括广东、广西、香港。福建、台湾盆景也受岭南
派的影响。
岭南地区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终年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林
术葱郁,百草滋荣。植物生长期长,可供作盆景的树木种类很
多。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从建城到现在
已有2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南方的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
“花城”之称,广州附近的佛山石湾是我国著名的陶瓷产地,有
“南国陶都”之称,自明代中期就生产釉瓷盆。有所谓“钧窑以
紫胜,广窑以蓝胜”的说法,所有这些都为发展岭南盆景艺术提
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岭南派的形成与发展 岭南盆景艺术,历史悠久,据文
字记载,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宋哲宗时,苏东坡被贬至广东,他
未到惠州时,曾赋诗称赞“岭南万户皆春色”。清初岭南诗人屈
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写道:“九里香,木本.叶细如黄杨,花
成艽,花白有香,甚烈。又有七里香,叶稍大。其木皆不易长,
粤人多以最小者制为古树,枝于盘曲作盘盂之玩”。可见那时的
岭南盆景也是枝干皆蟠曲的规则式类型。
最初的岭南盆景和长江流域的盒景在风格上差别不大。本世
纪20年代至30年代之间,不满足简单的盆栽。开始制作一些象
形盆景,如人物、动物。后来孔初泰、素仁和尚等盆景艺人,从
树木的自然分枝形态得到启发,又吸取了岭南画派的技法,进行
大树微缩的创作研究。从果树年年采果后,年年修剪,使得枝条
屈曲,形如角、爪,躯干嶙峋,苍劲古拙,得到启发。将果树的
短截修剪技术用来修剪盆景树木,创造了截干蓄枝的新型盆景造
型技法,至40年代初,岭南派大树型造型的盆景问世。以后也
出现了木棉型、双干型树木盆景等等,此时修剪技法十分严格,
如同精雕细刻,一枝一爪都有讲究,不能乱剪。不过此时仍处于
形势发展阶段,接着转向神似方面研究,构图着重取意,崇尚神
韵。表达作者的感情,以至岭南派(现代)盆景形成。
③ 佛教十大名花那几种花卉
佛教里有“五树六花”的说法,即佛经中规定寺院里必须种植的五种树、六种花。因为佛教起源于印度,因此“五树六花”相关的植物也是以热带植物为主。这些植物因独特的形态被赋予了深厚的佛教内涵,关于它们的传说也流传了千年。
五树是指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和糖棕;六花是指荷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和地涌金莲。
“五树”之菩提树
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菩提”意为“觉悟”。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们还经常在菩提树下思考。
“五树”之高榕
高榕的果子虽然较小,但结得特别多,果熟时枝头无数小果如同红色的珊瑚,引来了多种鸟兽争食,热闹非凡,真是“动物的天堂”,西双版纳傣族的历史长诗《厘俸》中说它是“附有神灵”。
“五树”之贝叶棕
佛教上赫赫有名的"贝叶经"也就是用贝叶棕之叶片制作而成的。在热带地区,哪里有佛教,哪里就有贝叶棕。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人民视贝叶为自己文化发展的象征,并常常以此引为自豪,甚至对贝叶棕加以神化,认为只有心诚的佛爷才能种活它。
“五树”之槟榔
槟榔树的外貌与椰子树相似,高干挺拔,枝叶迎风,清秀可爱。槟榔的果实可食,南方一些地方人民,有咀嚼槟榔的习惯,愈嚼愈香,醇味醉入。槟榔也是一种药材,有止泻治痢、杀虫去积等功能,别名“洗瘴丹”。
“五树”之糖棕
糖棕也称为砂糖椰子。人们喜欢用小刀刻划花序,然后花序汁就会顺着刀子流向桶里,其汁液十分甜,像砂糖一般。 一个花序可以产出4小桶甜汁液。糖棕的羽状叶片常年油绿,巨大而稠密,犹如天然的华盖,遮挡住热带炽热的阳光;又好似一支支绿色的大绿伞,给人们一片凉爽的绿荫,可作庭院成片栽种。
“六花”之荷花
荷花又称莲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的国花,荷花是圣洁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大慈大悲闻名的观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莲花上,一手持着一只净瓶,一手执着一朵白莲。在翻读佛经书籍时,人们又常常会见到佛经把佛国称为“莲界”,把寺庙称为“莲舍”,把和尚的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华合掌”。
“六花”之文殊兰
文殊兰花叶并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文殊兰跟佛教颇有因缘,,它名字则是来自于端坐在佛家寺院里,,神情端庄,为善男信女顶礼膜拜的文殊菩萨,是人间智慧的化身。
“六花”之黄姜花
黄姜花原产于西藏、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印度,生于山谷密林中。花色深黄、鲜艳、芳香。黄姜花的花期为8月份到9月份,花开有淡淡的香味,十分迷人。成熟的黄姜花高度在1米8左右。
“六花”之鸡蛋花
在我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 之一而被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其树形美观,奇形怪状,全株茎干含有乳汁。蛋花在温室栽培时冬季会落叶,这是其耐寒性差的表现,但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似盆景,也有很强的观赏性。
“六花”之缅桂花
缅桂花就是白兰花,是木兰科的落叶灌木,夏天为其花期,花香浓郁,在离树30,40米也可以闻到其香气。有些人甚至会买一些鲜摘下来的白兰花放于家中,使其家中布满香气。如冬季温度适宜, 会有花持续不断开放,只是香气不如夏花浓郁。
“六花”之地涌金莲
地涌金莲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 也是傣族文学作品中善良的化身和惩恶的象征。在南方如养护得法,几乎常年有花可赏。适合栽植花坛中心,也是盆栽观赏佳品。
④ 家中能摆小和尚花盆吗
可以,有创意,非常漂亮,小盆栽植物放室内明亮处比较好,干透及时浇水
⑤ 和尚头罗汉松养殖
1、土壤:要求富含腐殖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培养土,在碱性土壤中叶片黄化,生长缓慢,寿命长,可达几百岁,甚至千岁以上。
2、浇水:罗汉松不是松科植物,并不耐干旱。恰恰相反,罗汉松耐阴湿,生长期要注意经常浇水,但不宜渍水。顺德地区夏季晴天时要注意经常浇水,一般要在早晚各浇一次水,另外还要经常喷叶面水,使叶色鲜绿,生长良好。夏季雨水通常也比较多,罗汉松不耐涝,要注意防止长时间积水。
3、阳光:罗汉松属于中性偏阴性树种,能接受较强光照,也能在较荫的环境下生长。虽然夏季温度较高,阳光强烈,但由于罗汉松大树在高温强光的条件下有利于保持树姿叶形,所以在夏季也不必对罗汉松大树进行遮荫。而罗汉松小苗由于组织幼嫩,不宜长时间强光照射,建议最好放在树荫下养护。
4、温度:北方地区盆栽,当室外气温稳定在10℃左右时出室,放室外背风向阳处养护,入夏后移至半阴处,。冬季温度不降到5℃时应入室,入室后控制浇水,在不结冰的条件下即可安全越冬。
5、施肥:罗汉松喜肥,应薄肥勤施,肥料以氮肥为主,可加入适量黑矾,沤制成矾肥水。生长期可1~2个月施肥一次,施肥可结合浇水同时进行(水肥比例为9:1)。
6、虫害:主要有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虫害有介壳虫、红蜘蛛和大蓑蛾危害,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
⑥ 罗汉松能不能做为室内盆景。
罗汉松喜来欢温暖湿润自的环境为半阴性树种。盆栽的罗汉松一年四季都应该放置在室外通风的地方养殖,不能久放室内,否则会造成叶黄脱落而死去。
罗汉松并不属于松或杉科的一个种,而属于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又名罗汉杉、长青罗汉杉、土杉、金钱松、仙柏、罗汉柏、江南柏,是常绿乔木,可高达18米,通常会修剪以保持低矮,叶互生,以螺旋形状排列,亦分雌雄,种牝大于种籽,成熟呈红色,加上绿色的种籽,好似光头的和尚穿着红色僧袍,故名罗汉松。
⑦ 素仁是谁呀
素仁抄 (岭南派风格创始人之一) 佛教界大师,广州海幢寺主持。
风格: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多仿倪云林和八大山人画意,干条清瘦,因树取势,不求枝茂,形成扶疏挺拔的“高耸型”盆景。
⑧ 盆景八大派指那八大派
苏州、扬州、岭南、四川、安徽、上海 、浙江、南通
岭南盆景:苍劲自然
四川盆景:蟠曲多姿
苏州盆景:清秀古雅
扬州盆景:严整庄重
安徽盆景:古朴奇特
上海盆景:明快流畅
浙江盆景:雄伟挺秀
苏派盆景
造型特点:圆片式
传统造型:“六台三托一顶”,屏风式、垂风式、垂枝式、劈干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粗扎细剪
常用树种:松、柏、雀梅、榔榆、黄杨、三角枫、石榴、鸟不宿等
代表人物:周瘦鹃,
流传地域:苏州
特点:娇媚。缺点:树形变 化不大,形态娇柔做作,十年以上才能完成。
虎踞龙盘(雀梅,树龄400余年)
醉卧(雀梅)
扬派盆景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游龙弯” ,云片式(一至三层的称“台式”,三层以上的称“巧云式” ),疙瘩式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艺术特点:严整而富有变化,清秀而不失壮观。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万觐棠
流传地域:以扬州为中心,包括嘉州、泰州、兴化、高邮。
扬州盆景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唐代,盆景已成为宫苑装饰、观赏的珍品,作为东南第一大都会的扬州,也受到京都影响流传盆景;宋代苏轼任扬州太守时,曾亲自制作盆景;明代,扬州盆景形成地方风格;清代,扬州盐商为迎合帝王南游,广筑园林,大兴盆景,有“家家有花园,户户养盆景”之说,明代形成的盆景风格,经不断提高,形成了流派。
黄杨盆景《巧云》、《腾云》、《行云》、《凌云》、《碧云》等荣获一等奖,实现五连冠
通派盆景
造型特点:要求“桩必古老,以久为贵;片必平整,以功为贵”。
传统造型:以“两弯半”(或“三弯半”)为主要特色。两弯半”又称“狮式”盆景,相传为明代画家所创,造型上有极严格的要求,必须构成三弯九片一顶(三弯半),意态如狮。但“三弯半”的造型难度太大,很不容易达到标准,以后逐渐简化为“两弯半”。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精扎精剪
常用树种:松、柏、榆、黄杨(瓜子黄杨)及五针松、罗汉松、六月雪、银杏、碧桃、石榴、枸杞、梅、山茶等。
代表人物:徐朗屏
流传地域:南通、如皋
海派盆景
造型特点:海派盆景不拘一格,不受任何程式限制,但在布局上非常强调主题性、层次性和多变性,在制作过程中力求体现山林野趣,重视自然界古树的形态和树种的个性。讲究枝片造型,但枝片不但数量较多,没有固定规格
主要造型:微型,自然型
技法特点:铁丝蟠扎,扎剪并重
常用树种:松柏类为主
代表人物:殷子敏、胡荣庆、汪蠡鼎、胡运骅
流传地域:上海
浙派盆景
造型特点:薄片结扎,层次分明。擅长直干或三五株栽于一盆,以表现莽莽丛林的特殊艺术效果
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技法特点:金棕并用,扎剪并重(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
常用树种:松柏类(五针松)为主
代表人物:潘仲连,胡乐国
流传地域:杭州、温州两地为中心
徽派盆景
造型特点:徽派盆景风格独特,形式多种多样,造型技法受扬、苏、沪诸派影响,以古傲苍劲、奇峭多姿为主要特色主要造型: “高干”、“合栽”为造型基调
传统造型:规则类主要有“游龙式”(多见于梅桩)、“扭旋式”、“三台式”、“屏风式”、“疙瘩式”
技法特点:粗扎粗剪(棕皮树筋缠绕)
常用树种:以梅桩最为著名,称为“徽梅”。黄山松,桧柏,檵木
代表人物:宋钟铃
流传地域:以歙县卖花渔村(雄兴乡洪岭村)为代表,包括绩溪、休宁、黟县等广大地区。
川派盆景
造型特点:树桩以古朴严谨,虬曲多姿为特色;多悬根处理。山石盆景则以气势雄伟取胜,高、悬、陡、深,典型地表现了巴山蜀水的自然风貌。
传统造型:规则类为主
技法特点:棕丝蟠扎,讲究身法
常用树种:川派树桩盆景一般选用金弹子、六月雪、罗汉松、银杏、紫薇、贴梗海棠、梅花、火棘、茶花、杜鹃等花木。
代表人物:李宗玉等。
流传地域:四川成都重庆等地。
川派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在造型上从简到繁、再从繁到简的过程,前一个“简”是简单,后一个“简”是简练。同其他盆景流派一样,根据“树姿近画”的造型原理,先有自然类,后来经过模仿老树的姿态和变化,不断总结出了表现这种姿态和变化的技法规律,通过历代盆景艺术家的创造和完善,最后归纳为10种身法和3式、5型。盆景艺术大师陈思甫在他的专著《盆景桩头幡扎技艺》一书中写道:“若以规律类平技式桩头论,成都和川西地区的主干弯曲、校视下倾的造型,乃是仿照峨山高寒之地长期被积雪压抑的松柏的低矮老态,雪融化后,树梢直立,枝桠由垂转手或略带倾斜状。故尔平枝式规律类型桩头,枝盘渐至盘端往下斜而平整,或技盘基部下倾、盘略下斜而平整。“在艺术形式上,它以严谨的格律作为基本的结构原则,它是盆景中的‘格律诗’。”(唐春来:《规律类树桩美的探索》,载《成都盆景研究》)
岭南派
风格特点
1)雄伟苍劲,古朴自然;
2)截干蓄枝(主干截断,长侧枝,当侧枝长到主干小一点又截去,这样不断去致下部粗壮);
3)分段培育。
代表人物:孔泰初
传统造型:大树型,高干型
常用树种:九里香、福建茶、朴树、榆、雀梅、榕、黄杨、罗汉松、五针松、杜鹃、水栀子、梅、银杏等
流传地域:广州
传统的广东盆景,形似北派的“游龙弯”式,树干蛇行直立,左右垂臂横出,作五托或七托,树顶扁平,称“古树”,又叫“将军树”,这种盆景很费功夫、时间,一般需要三四十年才能成型。岭南派盆景艺术风格的真正形成,则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事。 这时的广东盆景分作三个流派:一是以盆景艺术家孔泰初为首的一派,树形苍劲浑厚,树冠秀茂稠密,构图严谨,表现旷野古木的风姿;二是以广州三元宫道士为首的一派,主要利用将要枯死的树桩作材料,经过精心培育,从某一部分长出新芽,以潇洒流畅为贵;三是以广州海幢寺的素仁和尚为首的一派,扶疏挺拔,兀立云霄,技托虽少而不觉空虚,含蓄简括,高雅自然,很有点郑板桥“冗繁削尽留清瘦”,“一枝一叶总关情”的诗意[1] 。
其它风格
编辑
中州风格:以果树盆景为特色
北京风格:以小菊盆景为特色
湖北风格:以“风吹式”盆景为特色
湖南风格:以大悬崖式为特色
八桂风格:大树型
福建风格:榕树盆景和配石悬崖式
⑨ 罗汉松几年才会开花结果
三年左右,花期在4-5月,六月结果,种子8-9月成熟。
简介:罗汉松并不属于松或杉科的一个种,而属于罗汉松科罗汉松属。又名罗汉杉、长青罗汉杉、土杉、金钱松、仙柏、罗汉柏、江南柏,是常绿乔木,可高达18米,通常会修剪以保持低矮,叶互生,以螺旋形状排列,亦分雌雄,种牝大于种籽,成熟呈红色,加上绿色的种籽,好似光头的和尚穿着红色僧袍,故名罗汉松。罗汉松喜温暖、湿润、半阴条件下生长。要求排水良好及肥沃的砂质壤土,沿海平原也能适应,耐寒性较弱。罗汉松用播种和扦插繁殖。8月下旬采种,即可播种,土盖稻草,搭棚遮荫,保持苗床湿润,经10天后发芽出土。入冬要用塑料薄膜筱盖防冻。幼苗留床1年,再分栽培大。扦插繁殖分春、秋两季进行。春播在3月中旬,选取粗壮的1年生休眠枝作插穗。秋插在7-8月,以半木质化的绿枝作播穗。无论春插、秋插,插穗都要带踵。苗床需遮荫。移植以春季3月最适宜,移植时小苗带宿土,大苗需带土球。也可盆栽。罗汉松温室越冬的盆栽植株,要在室外气温稳定在10℃时出房。夏季高温不宜曝晒,需放半阴处养护。冬季温度下降到5℃时,就应入房。并控制浇水量。罗汉松主要虫害有红蜘蛛,介壳虫、大蓑蛾和白蚁等,要注意及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