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赵四兰花

赵四兰花

发布时间: 2021-02-10 06:38:36

❶ 欢迎爱光临第8集中去过西餐厅之后他们吃东西的地方在哪个城市

兰溪山清水秀,风光秀丽, 人文荟萃,名胜众多,堪称历史文化名城,且旅游资源丰富,是浙江省南线的重要旅游城市 。境内有“三江两山双洲八大景”。载入《中国名胜大词典》的有六洞山、 白露山、 兰荫山,其中六洞山因具涌雪、紫霞、白云、呵呵、 无底、漏斗六洞而为江南一绝, 是浙江省级旅游风景区, 洞巅有栖真古刹, 藏有明代永乐刻本《北藏经》6367卷。兰溪是五代前蜀画家贯林、 清代戏剧理论家李渔、晋代黄初平(黄大仙)、 当代世界摄影大师郎静山、 张学良将军夫人赵一荻 (赵四小姐)的故乡。陆游、杨万里、萨都刺、刘伯温、王守仁、朱 尊、郁达夫、周三畏、戴叔伦、秋瑾等在兰溪兰溪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诗佳篇。浙江省级风景旅游度假区——兰溪旅游度假区已开始启动,在不久的将来,兰溪将成为浙江省风景旅游胜地。
兰溪山灵水秀,风光旖旎,既具文物古董,又多风景名胜,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兰溪是黄大仙故里;全国诸葛亮后裔最大的聚居地诸葛八卦村被誉为“世界旅游极品”,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六洞山、白露山、兰荫山被载入《中国名胜大字典》,其中六洞山因具涌雪、紫霞、白云、呵呵、无底、漏斗六洞为江南一绝,现为浙江省旅游风景区;当代名媛赵四小姐故里的“地下长河”为全国洞府泉流航游之冠。兰溪名人辈出,载入《中国名人大辞典》的就有50余人,五代高僧贯休、宋代名儒金履祥、明代文字家胡应麟、清代戏剧大师李渔、现代文字家曹聚仁、当代世界摄影大师郎静山等名噪海内外,当代名媛赵绮霞、世界女子铅球冠军黄志红也是耳濡目睹的人物。
白露山
白露山亦名玉泉山、玉带山,白露峰,面积5平方公里,海拔455米,山下有清澈可鉴的镜潭泉,山间有古色古香的乘仙殿,山腰有酷似玉带的白岩,岩下有高峻突兀的仙人石,山巅有古朴幽雅的江南古刹白露寺。
白露寺,又称慧教禅寺,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初创于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3),建在白露山黄岩之上,掩映于茂林修竹之间,山寺有大殿两进及厢房70余间,建筑具明清风格,柱础仍保持宋、元特色。素有“濲西第一道场”之称,更有赵朴初题写的“大雄宝殿”匾额高悬于大殿之上。
白露寺下黄岩,其寺南悬空数百尺,惊险奇绝,游人登临远眺,可见镜屏、九龙诸山峰峦起伏,迤逦绵延;可是乌龙、富春诸峰耸峙天际,横亘舒展。纵目兰城,隐隐约约,衢婺两江,如带如练;鸟瞰田畦,铺青叠翠,村舍错落,如画似图。
白露山下北麓老鹰岩下,又南宋大理寺少卿周三畏墓。周三畏,河南开封人,绍兴十一年(1141),秦桧命他诬害岳飞,他推辞而拒,弃官隐居此山,此后遂葬于斯。后人曾建“忠隐庵”以为纪念。
兰花
兰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在花卉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兰溪是中国兰花之乡,兰花是兰溪市的市花,为了弘扬兰溪传统的兰文化,兰溪在明正德皇帝曾亲笔题词“兰荫深处”的兰荫山麓建起了兰花村。
兰花村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城市主题公园,也是兰花培育基地,村落的建筑风格突出兰花,建有小桥流水,舞榭歌台,村中居住的村民房前屋后遍植兰花,徜徉在兰花村中,即象是在江南水乡的农家院落做客,又像是步入兰香幽远的兰荫深处。
兰花因其叶飘逸潇洒,其花幽香清雅,其性高洁典雅,使人心旷神怡,可以陶冶情操,自古以来为文人墨客所情有独钟,孔子曰:“兰当为王者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兰花已帝王将相处走入平常百姓家,现在的中国养兰蔚然成风,养兰名家不计其数,更有甚者,把兰花不再是作为观赏植物,不再将其停留于美化环境及养性怡情,而作为一个产业来开发,让中国兰花走向了世界。无论如何,作为“中国兰花之乡”,溪以兰名,邑以溪名的兰溪都将是你我向往的地方。
芥子园
芥子园位于兰溪市兰荫山麓,系仿古园林建筑,袭用李渔生前 在江宁孝侯台旁创建之庭园名。为纪念李渔而建。李渔(1610-1680) 字笠翁,兰溪人,清初著名的戏剧理论家,戏剧家和小说家,他的戏 剧现论体系早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狄德罗一个世纪,他的戏 剧创作被近代曲学大师吴梅誉为“清代第一”,他在拟话本小说创作 方面,与冯梦龙、凌蒙初并驾齐驱,素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
芥子园占地10.5亩,建有亭台楼阁,筑有小桥鱼池,植有名贵花 木。此园虽小,但经精心设计,巧妙安排,使之小中见大,曲中见幽, 古中见雅,别有丘壑。游憩其间,发悠悠古思,怀悠悠古人,自能励 志励人,催人奋进 中国《红楼梦》研究会会长冯其庸有诗云:“顾曲精微数翁,名园小筑亦神工;只 今移向兰溪去,好听秋江一角风。”
地下长河
六洞风景胜,地下长河绝
省级风景名胜区六洞山,有一条地下长河,堪称一绝,是目前国内最长的洞内河道。河水清澈,钟乳奇石、极富有诗 情画意。随着六洞山省级森林公园的开发,现在游 客到六洞山,已不再仅仅是游一游“地下 长河”,附近的玉露、紫云、呵呵等洞景,亦自成特色,还有栖真古寺等都成为游人 喜爱的地方。六洞山所处的洞源村,不仅是有名的亿元村,且还是张学良将军夫人赵一获的祖籍之地。目前,赵四小姐祖居绮霞园已正式开放,成了六洞山景区中的重要一站。
被誉为“全国洞府航游之冠”的地下长河以山美、水秀、洞奇、寺幽为特色,全长2500米,洞内星罗棋布散布着 各种惟妙惟肖的大自然杰作。洞内一条长逾千米的地下长河常年流水不断,清澈见底,游人既可乘舟揽胜又可步 行游览。地下长河所在地还有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赵四小姐的祖居地。人称此处有两绝“景为江南一绝,情为千古绝唱”。
六洞山风景名胜区,由涌雪洞、玉露洞、紫霞洞、栖真寺等几大景区组成:
涌雪洞.地下长河
涌雪洞,集海内水洞之精华,具有溶洞伴长河、水陆同时游的特点,洞中有河,河上有洞,洞奇水美,其中寒江伏虎、犀牛探江、中流砥柱、飞鱼对哺、琼崖积雪、蟠龙古穴、穹凌雪钟、水漫金田、空中飞瀑、龙门雪芝等称为涌雪十景,实无愧于海内一绝之誉。历代文人雅士,诗仙墨客到此游憩,多留有赞颂之作。
玉露洞.太古幻境
出涌雪洞,上万青峰,沿霞客故道东行约里许,即至玉露洞。
玉露洞共有:下有仙山、上有琼阁的“古幻蜃楼”;烈焰熊熊、绚烂似锦的“炼石神火”;渊清玉洁、美露如饴的“玉池承露”;石笋耸峙、灵芝委地的“神龙塔影”;原始古朴、祥和宁静的“伏羲故里”;峥嵘嵯峨、雄伟奇特的“补天奇石”;洁白晶莹、形同华表的“云天一柱”;异彩斑斓、灵动欲飞的“涅磐凤凰”八景。游人至此,不仅可以领略到“玉露洞天”所包容的天地开辟之初的洪荒奇象,太古幻境,还可以欣赏到由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而成的远古神话塑像所呈现出的奇幻景观和古朴风采。
紫霞洞.灵仙茶庄
紫霞洞,亦叫子牙洞,位于六洞山西麓南坡,相传为商周姜子牙隐居之所;晋黄初平幽居修真,养性悟道之地;元隐逸诗人于石据“轻举乘紫霞”一语,在洞右崖壁上用大篆文书刻“紫霞”二字,故名。
“壁立千峰绕,虚涵一窍通”,“古洞锁深碧”,“飞霞正郁盘”,“光分疑散绮,寒重欲流丹”,“悟却寰中趣,萧然坐太空”均为此洞胜景的真实写照。
栖真寺.经阁幽所
栖真寺,位于景区之北,数峰环峙,满目苍翠,古木掩映,环境幽雅,寺前有天池泉,寺后有龙穴泉,寺侧有小飞来峰,寺周有“三苏墓”(宋苏辙长子苏迟及苏迟之子苏简、孙苏林之墓),寺内藏经楼曾珍藏明永乐十一年(1413)雕刻到正统五年(1440)竣工,在万历十九年(1591)颁发的《大藏经》,即《北藏》梵本6000多卷。
洞源村.赵四祖居地
洞源村,地处六洞山麓,四面环山,风光清雅;经济繁荣,文化发达,一代名媛赵四小姐的父、祖世代均居住在该村,其父赵庆华曾任清邮电部主事、民国国务院秘书、交通部次长、参议院议员等职,赵四小姐的故居欢迎您的光临!
黄大仙故里.黄湓村
黄湓村,在兰溪市区北隅,东对黄大仙山,西倚兰溪江畔,为晋代葛洪《神仙传》记载“咤石成羊”之神仙——黄初平出生地。
村东入口处矗立石牌楼一座,上嵌“黄大仙故里”五个大字,系出于国家政协副主席钱伟长之手笔。村中田畦平整,古屋错落,古风犹存,百业兴旺。尚留有牧羊路、利市路、黄大仙故居、二仙井等遗迹。
雁屿洲.灵羊岛度假村
雁屿洲,又名牧羊仙洲。在黄湓村西斜对面的兰溪江中,形似梭子,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达2000米。洲上绿树掩映,翠竹摇曳,芦苇密布,芳草如茵,相传为黄初平少时牧羊地。传说该州为沉入兰江中的“赤松仙树”幻化而成,所以使该洲不仅成了一个“会浮的洲”,还使其独具仙风灵气,连凫雁都特别喜欢到这里栖息。“平沙落雁”成了兰溪古八景之一。
诸葛八卦村武侯存遗风
兰溪城城西18公里的诸葛八卦村,古称高隆,村中有3000余诸葛亮嫡传后裔,为全国最大的诸葛亮后裔集中聚居地。村落格局按九宫八卦图式而建,整体布局以村中钟池为中心,全村房屋呈 放射性排列,向外延伸八条弄堂,将全村分为八块。村内弄堂似通非通, 似连非连,曲折玄妙。诸葛村现有保存完好,建于明代的大公堂、丞相祠堂等景点。诸葛村中的民居,均建于明清,构成了一座颇具 规模的建筑群,雕梁画柜,古朴典雅,已批准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色宾馆]兰溪现有星级宾馆七家,其中四星级一家、三星级一家,二星级三家,一星级二家。
国际大酒店坐落在兰溪科技工业园振兴路与站前路交叉口,占地面积6.7万平方米,是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花园式涉外商务、旅游、度假的四星级宾馆,有国际会议中心,并配有接见厅、贵宾休息厅;有总统套房、豪华套房、标准房与度假休闲别墅200余个;有容上千人的宴会和格调高雅的西餐厅,中式餐饮包厢50余个。有游泳池、网球场、健身房、酒吧、茶吧、咖啡厅、男女桑拿中心、足浴中心、美容美发中心、棋牌室、演艺厅、迪吧、歌舞厅、KTV包厢等。
兰江大厦坐落在市区中心,为涉外三星级旅游饭店,主楼16层,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内设中西餐厅、咖啡厅、酒吧、采浙粤之特色,集中西之美味,客房设有标准房、豪华套房142间,床位300个,有购物中心,商务中心,娱乐中心,会议中心,并设银辉旅行社可为观光游客提供旅游服务。
二星级涉外饭店有:
双牛大酒店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大云山北侧云山路47号。
兰荫宾馆坐落在风景诱人的兰荫山腰,四周苍松翠柏,环境幽雅,清幽宁静。
国泰大酒店地处兰溪市中心,交通便捷,提供粤、浙等名菜,广式早点夜茶及地方风味小吃,商务、娱乐、购物等综合服务设施齐全,并提供外币兑换、机票订购、地方导游等配套服务。
星级饭店还有:
天成大酒店坐落在市区东风广场旁,是兰溪第一家综合性私营独资旅游涉外的星级饭店;
田野大酒店坐落在青湖公园旁,与市政府毗邻,具有浓郁的农家风格,设计新颖独特,设施先进齐全,集客房、餐饮、娱乐于一体。

❷ 古代喜爱兰花的诗人大多都在哪个朝代

唐宋吧
兰花是中国的传统名花,以其独特的花姿叶艺而饮誉古今中外。人们喜爱素淡、雅致、清幽、洁净的风格,推崇忠贞、廉洁、质朴、坚韧的情操,而兰花正是这种风格和情操的完美结合。我国最早在《诗经》中就有“涛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的兰花赞美诗,使兰花成为“吉祥友善”的象征。古往今来孔子、屈原、李世民、李白、苏轼、李清照、郑板桥、鲁迅、朱德、陈毅、张学良等众多的文人墨客咏兰、画兰、写兰、诗兰,兰花已成为人们用来修身养性、寄情寓志、标明心迹、铸塑人格的象征,升华为意蕴深远的兰文化。《孔子家语》中“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夫兰当为王者香草。”赞誉了兰花高贵品质。张学良将军曾有“花中真君子,风姿奇高雅”的赞美诗句。朱德元帅早就有殷切寄语“如果兰花进入寻常百姓家,这时的文明就更可观了。”兰花风姿素雅,叶片刚劲,花朵似蝶舞、赛飞燕,花形活泼潇洒,幽香四溢,素有"天下第一香","花中君子"美称,成了历代文人墨客题吟描绘对象。他们爱兰养兰,或吟之以诗,或绘之以画,为我们留下了不少趣闻轶事。名人总为兰花狂,历来被文人墨客所称颂。孔子是最早喜爱兰花的名人,《乐府诗集》载:“孔于自卫返鲁,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喟然叹日:'当为王者香,今乃独茂与众草为伍',乃止车援琴,作《漪兰妇》一曲”。《孔于家语》赞美了兰的品格:“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并进一步移用到处世之道上来,孔子说:“与善人处,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惧化”。
爱国诗人屈原不仅种兰,身佩兰花,而且以兰蕙高洁自比。他在《离骚》中就多次写到兰花:“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余”、“秋兰兮青表,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豌兮,又树蕙之百亩”。这些名句被广泛传播,使“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并由此使“兰”离开了它本身的植物性成为一种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
东晋诗人陶渊明喜爱兰花,他弃官归里,采菊养兰,写有咏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消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
唐太宗李世民是第一个喜爱兰花的皇帝,他常在上幸宛中观赏兰花,并写有《芳兰》诗:“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代诗人王维养兰成癖,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汗漫录》说:“王维以黄磁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开创了瓷盆养兰先例。
唐代诗人杜牧喜爱兰花,相传他花不少银两养植兰花,建有相当规模的兰圃,在当时写了不少咏兰佳作,苏辙《次韵答人幽兰》诗云:“兰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新”,咏兰诗中寄托自己的理想。而苏轼的咏兰诗则构思新颖:“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篷艾深不见”,把春兰比喻成一位清高的美人,在山谷不断散发清香,流露诗人追求高洁的心态。
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擅于盆栽兰花,发明沙石养兰法,他说:“兰蕙丛出,莳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他的《幽芳亭》首先对兰蕙作了分类:“一干一花,香有余者;一干五七花,香不足者蕙”他所称的"蕙"也为当代植物界所采用。
宋代哲学家、诗人朱熹酷爱兰花,他写过不少咏兰诗,其《秋兰》诗去:“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又在《兰》诗中咏道:“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他长期养兰对兰花很有研究,他在《楚辞辨证》中说:“大抵古之所谓香草,必其花叶皆香而燥湿不变,故可刈而为佩。若今之所谓兰蕙,则其花香,而叶乃无气;其气虽美,而质弱易萎,皆非可刈而佩者也”,并作诗日:“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作为不谙植物的文人,能得出这样结论,的确难能可贵。
宋末元初诗圣人郑思肖,也是一位画兰名家,他自号所南翁,画兰以无根无土抗议元朝入侵,南宋灭亡时他年仅38岁,不仕于元朝,隐居苏州。他的一幅传世画《春兰图》(1306年,目前藏于日本大阪巾立美术馆)上有一首诗:“向来俯首问羲皇,汝是何人到此乡。未有画前开鼻孔,满天浮动古馨香”,这一切使他深受后人敬仰。元代则大画家之一的倪瓒,写有《题郑所南》极有影响,有诗为证:“密蕙媚幽圃”。
唐末八大家中的“二苏”也是兰花爱好者,兄弟诗:“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借咏兰赞颂郑思肖坚贞不屈精神。近代大画家吴昌硕在一幅兰花画中也题有一首赞扬郑思肖的诗:“怪石与丛棘,留之伴香祖。可叹所南翁,画兰不画土”。
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是历史上有名的兰痴,“自谓平生惟兰与竹为吾友也”。他在《种兰》一文说:“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水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日:‘兰草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出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郑板桥:”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任他雷雨风,终久不凋残“,他的题兰花诗有七八首,兰画也应有这么多,完全可以出一本《板桥兰集》。他画兰潇洒清劲,名噪一时。他的咏兰诗也脍炙人口,如”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一顶乌纱早须脱,好来高枕卧其间“。郑板桥晚年辞官回乡,还养了几盆兰花。有天夜里上床未入眠,却来了一个小偷人,他想了一计退小偷,便吟诗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见,知道暗示自己,赶紧出门想越墙溜走,这时屋里的郑板桥又说:“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于是小心避开逃走。
现代爱兰首推朱德元帅,1929年9月,中国工农红军朱德军长率领部队进驻福建漳平市永福时,虽然军务繁忙,仍然观赏当地名花建兰,并十分欣赏。1961年3月,朱德到广州越秀公园游览时,观赏了盛开的兰花,赋《兰花》诗一首:“越秀公园花木林,百花齐放各争春。唯有兰花香正好,一时名贵五羊城”。他不但自己爱兰,还十分关心祖国兰艺事业,积极提倡建立兰圃,并为各地兰圃题写匾额,杭州花圃里的“国香室”、“同赏清芬”、南昌“人民公园”、“兰室”、上海植物园里的“兰室”、福州鼓山的“兰花圃”、广州越秀公园的“兰圃”等,都出自朱德之手。“幽兰叶秀乔木下,仍自盘根众草傍。纵使无人见欣赏,依然得地自含芳”。朱德这首《咏兰》诗,更道出了他对兰花情有独钟。
老一辈**家董必武喜爱兰花,主要也是爱兰花孤高芳洁的美好品德,曾写过这样的颂词:“兰有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所谓清,即指兰之高洁而言。现代文化名人*适喜欢兰花。安徽绩溪*适故居内有12扇落地隔门扇,上有同邑黑模雕刻大师*国宾手刻的阴刻兰花图,图上还有题诗:“珍重韶华惜寸阴,入山仔细为君寻。兰花岂肯依人媚,何幸今朝遇赏音”,这些使幼小的*适耳儒目染了兰花木刻之美。*适第一次种兰花,是1921年夏天种在北京后门里钟鼓寺的四合院住所里,不久,他写下有名的《希望》小诗:“找从山中来,带得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花苞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如今,这首诗被谱成《兰花草》歌曲,广为传唱。
张学良将军酷爱兰花,从1947年到台湾后,(在失去自由的情况下)隐居养兰,他曾自嘲地说,我是过着“美人名花两相欢”的生活,美人应指赵四小姐,名花就是兰花。他曾说:“写诗可以言志,难道养花就不能寄情?”每当兰花开放时节,他都要到台北市郊兰园赏兰。有一次,他看中一盆名兰,问价,园主瞧不起他,随口将价值四万的名兰说成两千元,张学良当即买下兰花,园主自知吃亏也无话可说,不过,园主后来知道买兰人是张学良,却又感到名花得名主,十分高兴。张学良晚年以养兰花、读《圣经》度日,他还写有一首富含哲理的咏兰诗:“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❸ 哪个名人喜爱兰花(最好是诗人)

古往今来孔子、屈原、李世民、李白、苏轼、李清照、郑板桥、鲁迅、朱德、陈毅、张学良等众多的文人墨客咏兰、画兰、写兰、诗兰,兰花已成为人们用来修身养性、寄情寓志、标明心迹、铸塑人格的象征,升华为意蕴深远的兰文化。

1、爱国诗人屈原不仅种兰,身佩兰花,而且以兰蕙高洁自比。他在《离骚》中就多次写到兰花:“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余”、“秋兰兮青表,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豌兮,又树蕙之百亩”。这些名句被广泛传播,使“兰”这个词成为“君子”、“德人”、“美人”、“佳人”的代称,并由此使“兰”离开了它本身的植物性成为一种色彩绚烂的文化符号。

2、东晋诗人陶渊明喜爱兰花,他弃官归里,采菊养兰,写有咏兰诗:“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消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丛”。

3、唐代诗人王维养兰成癖,并且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汗漫录》说:“王维以黄磁斗贮兰蕙,养以绮石,累年弥盛”。开创了瓷盆养兰先例。

4、唐代诗人杜牧喜爱兰花,相传他花不少银两养植兰花,建有相当规模的兰圃,在当时写了不少咏兰佳作,苏辙《次韵答人幽兰》诗云:“兰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新”,咏兰诗中寄托自己的理想。

5、宋代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擅于盆栽兰花,发明沙石养兰法,他说:“兰蕙丛出,莳以沙石则茂,沃以汤茗则芳”。他的《幽芳亭》首先对兰蕙作了分类:“一干一花,香有余者;一干五七花,香不足者蕙”他所称的"蕙"也为当代植物界所采用。

6、宋代哲学家、诗人朱熹酷爱兰花,他写过不少咏兰诗,其《秋兰》诗去:“秋兰递初馥,芳意满冲襟。想子空斋里,凄凉楚客心”,又在《兰》诗中咏道:“漫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他长期养兰对兰花很有研究,他在《楚辞辨证》中说:“大抵古之所谓香草,必其花叶皆香而燥湿不变,故可刈而为佩。若今之所谓兰蕙,则其花香,而叶乃无气;其气虽美,而质弱易萎,皆非可刈而佩者也”,并作诗日:“今花得古名,旖旎香更好”,作为不谙植物的文人,能得出这样结论,的确难能可贵。

7、唐末八大家中的“二苏”也是兰花爱好者,兄弟诗:“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借咏兰赞颂郑思肖坚贞不屈精神。近代大画家吴昌硕在一幅兰花画中也题有一首赞扬郑思肖的诗:“怪石与丛棘,留之伴香祖。可叹所南翁,画兰不画土”。

8、清代诗人,书画家郑板桥是历史上有名的兰痴,“自谓平生惟兰与竹为吾友也”。他在《种兰》一文说:“余种兰数十盆,三春告莫,皆有憔悴思归之色。因移植于太湖石、黄石之间,山水之阴,石之缝,既已避日,又就燥,对吾堂亦各有本性。赠以诗日:‘兰草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又云:‘山中兰草乱如蓬,叶暖花酣气候浓。出谷送香非不远,哪能送到俗尘中?此假山耳,尚如此,况真山乎!余画此幅,花皆出叶上,极肥而劲,盖山中之兰,非盆中之兰也“,郑板桥:”七十三岁人,五十年画兰,任他雷雨风,终久不凋残“,他的题兰花诗有七八首,兰画也应有这么多,完全可以出一本《板桥兰集》。他画兰潇洒清劲,名噪一时。他的咏兰诗也脍炙人口,如”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一顶乌纱早须脱,好来高枕卧其间“。郑板桥晚年辞官回乡,还养了几盆兰花。有天夜里上床未入眠,却来了一个小偷人,他想了一计退小偷,便吟诗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小偷听见,知道暗示自己,赶紧出门想越墙溜走,这时屋里的郑板桥又说:“越墙莫损兰花盆”,小偷于是小心避开逃走。

❹ 兰溪市哪个市

位于浙江西南部的一个县级城市,属于金华地区,与杭州地区建德市交界。

❺ 2013版《武松》中的“春兰”是谁演的

电视剧《武松》演员表
演员表

角色
演员
备注

武松 游大庆 行者、打虎英雄
少年武松 林源杰 武松少年
武大郎 潘长江 清河县人氏,在阳谷县卖炊饼,后被潘金莲鸩杀。
潘金莲 孙耀琦 武大之妻 后为武松所杀
少女潘金莲 余心恬 ----
孙二娘 蒋林静 母夜叉、十字坡老板娘
王婆 惠英红 ----
蒋门神 汤镇业 孟州一霸
方腊 王新军 ----
西门庆 张翰 阳谷县大官人
鲁智深 李永林 花和尚、小种经略府提辖,拳打镇关西后出家为僧。
宋江 杨洪武 呼保义、人称孝义黑三郎 。梁山寨主
张青 陈良平 菜园子,孙二娘丈夫
施恩 丁充 金眼彪;小管营;快活林酒店店主
花子虚 李炳雷 ----
朱能 王昊 ----
周侗 张柏俊 ----
赵凯 程润坤 小旋风,沧州横海郡柴大官人;周世宗之后。

吴用 陈继铭 智多星,表字学究,道号加亮先生;梁山军师。
韩玉兰 吴恙 ----
林冲 韦亦波 豹子头;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梁山五虎将之一。
李逵 池程 黑旋风,沂水县人。小名铁牛,梁山步军头领之一。忠于宋江。
应伯爵 李繁 西门庆的小军师
杨志 赵秋生 青面兽、殿帅府制使、二龙山头领之一、杨令公之孙
何九叔 吴有熙 ----
史文魁 钟鑫培 ----
梅如玉 飞儿 ----
武金锭 陈晓雪 ----
林娘子 单薇 张氏、林冲之妻
凤儿 吴芳 ----
陈夫人 李敏 ----
小诸葛 袁帅 ----
张都监 胡高峰 孟州兵马都监,本名张蒙方
乔郓哥 蓝天 ----
高俅 周兴华 高太尉
何天龙 班京辉 二龙山大王

戴宗 陈玥 神行太保、江州两院节级
陈仲谋 汪坚辛 ----
史进 阴海龙 因身上纹有九条青龙,人称“九纹龙”。
孔明 贾通波 号毛头星,原是孔家庄大少爷,宋江的徒弟。杀了财主落草白虎山
镇关西 李明辉 郑屠 后调戏金翠莲被鲁提辖三拳打死
曹正 王笑然 星宿:地羁星;绰号:操刀鬼;座次:81
曹正妻 上官瞳 曹正的妻子 夫人
李忠 韦殿波 星宿:地僻星;绰号:打虎将;座次:86
牛三 郑胜利 ----
朱贵 宋金奇 星宿:地囚星;绰号:旱地忽律;座次:92
朱武 王云龙 星宿:地魁星;绰号:神机军师;座次:37
高衙内 徐小龙 ----
刘唐 孟飞勇 星宿:天异星;绰号:赤发鬼;座次:21
杨春 张辉 星宿:地隐星;绰号:白花蛇;座次:73
董超 张硕 ----
王伦 周作安 梁山首任寨主
呼延灼 金武星 ----
刘太公女儿 和风 ----

卢俊义 苏华 ----
梅如玉 王菲 ----
杨林 吕一杰 ----
蒋仁 胡宗强 ----
蒋义 郭辉 ----
柴进 杨晋 ----
戴宗 陈玥 星宿:天速星;绰号:神行太保;座次:20
燕青 荣少 星宿:天巧星;绰号:浪子;座次:36
二头 杨可胜 ----
张团练 余阳 ----
三头 郭长河 ----
晁盖 全保军 ----
公孙胜 杨永文 ----
薛霸 东春光 ----
王洪 王鹰 ----
王亮 吴国山 ----
王挺 赵长凯 ----
汤列 胡楠 ----

何天龙 班京辉 ----
吴千 元武 ----
崔道成 彦铭 ----
小张乙 胡锦超 ----
独眼武师 赵伟 ----
鲍旭 郭亚莎 星宿:地暴星;绰号:丧门神;座次:60
焦挺 释行濠 ----
陈洪 齐景斌 ----
三姨太 李琳 ----
春兰 王乙诺 ----
陈仲谋 汪坚辛 ----
康文 陈建兴 ----
康武 金有明 ----
刘龙 王志武 ----
李豹 许双在 ----
陆谦 飞龙 ----
西门兴 苟缤 ----
胡正卿 岳俊岭 ----

志清大师 潘海臣 ----
陈达 宋学东 ----
杨春 张辉 ----
阮小二 杨军 星宿:天剑星;绰号:立地太岁;座次:27
阮小五 杨春瑞 星宿:天罪星;绰号:短命二郎;座次:29
阮小七 高立民 星宿:天败星;绰号:活阎罗;座次:31
富安 张少威 ----
蔡京 程相武 ----
牛三 郑胜利 ----
胡捕头 张红军 ----
金锭父 李生魁 ----
李逵母 薛华丽 ----
猴七 易国强 ----
潘父 万胜利 ----
潘母 周金凤 ----
赵四爷 齐庆林 ----
张嫂 廖松梅 ----
李婶 孔碧玉 ----

青姨 何玉琳 ----
了尘 田得闲 ----
管大爷 张小平 ----
黄二叔 何正峰 ----
施全忠 赵喜春 ----
施福 文中学 ----
白二 刘敬尧 ----
黄老先生 焦长顺 ----
张顺 杨国平 ----
童贯 焦贵喜 ----
时迁 缪意 星宿:地贼星;绰号:鼓上蚤;座次:107
何清 孙晓聪 ----
何子明 纪志军 ----
蒋门神妻子 夏小帆 ----
柴夫人 杨安娜 ----
贺如弼 伊哲飞 ----
李云 李勤 ----
朱富 王友富 ----

秋菊 孙珊 ----
张教头 李德龙 ----
智清 赵子万 ----
孔亮 靳寅灿 ----
宋微宗 谢继华 ----
张叔夜 张静 ----
肥猪婆 李明辉 ----
腾大人 刘龙 ----
李鬼 栗小源 ----
李鬼妻 郭瑞霞 ----
王挺妻 陆青 ----
琼玉 欧阳小倩 ----
石宝 马松峰 ----
张三 石头 ----
李四 易江南 ----
陈县令 张小明 ----
李师师 徐小琴

❻ 张学良写的咏兰诗写的是君子兰吗

1946年深秋,张学良和赵四小姐被秘密解往台湾半押,有了固定的寓所,他便和赵四小姐在庭院中开辟了 两个兰园,一个专养洋兰,一个专养国兰,在国兰园里,养植了名贵国兰两百多盆。兰花的浇水、施肥、换盆、除虫、灭菌等工作,夫妇俩亲自为之。为了养好兰花,他们买了许多有关兰花栽培的书籍来研读,还专门订阅了《兰花世界》月刊。随着时光的推移,张学良夫妇的养兰水平日臻完善,培植出不少兰花珍品。张学良喜欢为这些兰花珍品命名,如“宝岛仙女”、“香天雪玉”、“绿荷”、“樱姬”、“瑞玉”等,并亲自书写在一小块白色的塑料片上,插于兰盆之上。张学良夫妇的长寿,既得益于赏兰时的心情愉悦,亦得益于养兰时的适度劳作。
1997年2月,第七届中国兰花博览会在广西海滨旅游城市北海举行,张学良又委托黄秀球先生送来他亲手栽培的三盆名贵兰花“绿云”“金嘴”“剑兰”参展,还特意制作了30张镶有纯金奖牌的奖状,捐赠给组委会,奖给博览会的金奖兰花得主。博览会期间,张学良送展的三盆名贵兰花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眼球,人们纷纷在这三盆难得一见的奇兰旁边拍照留念。博览会结束时,有30盆参展奇兰被评为金奖兰花,金奖兰花的得主们,每人荣获一张张学良捐赠的镶有纯金奖牌的奖状,个个喜不自胜。前来参加此届兰花博览会的香港台湾商人,愿出一万元的高价,向金奖得主们求购张学良捐赠的镶有纯金牌的奖状,但无一人肯割爱。垂暮之年,张学良方获得完全的自由。在离开台湾,前往美国夏威夷定居时,最放心不下的,是他莳养了多年的三百多盆名贵兰花。临走前,他将这些兰花慎重地托付给了黄秀球和刘明鉴两位先生代养,并书赠自己写的一首《咏兰诗》:
芳名誉四海,落户到万家。
叶立含正气,花妍不浮华。
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
张学良以103岁的高龄去世,成为全世界最长寿的将军。他亲手莳养过的兰花,被台湾、香港、大陆的爱兰人士誉为“少帅兰”,成为爱兰人士重金搜求的对象,张学良1997年2月送到广西海滨旅游城市北海市参加第七届中国兰花博览会的三盆名贵兰花,如今被安放在北海兰花协会的兰苑中,得到兰花们的精心照料,长得郁郁葱葱,年年春天抽出花苔,开出一串串香扑鼻的花朵。

❼ 赵四大的情侣网名是啥!!

王兰花

❽ 山野情债(完本)的背景故事:

赵四从地里回来的时候兰花已经把饭菜都摆好,一家人围着小饭桌坐在炕上等待赵四回来。赵四把锄头立在墙角,就听见兰花的声音:“赵四,咋才回来?累坏了吧?”兰花一脸关切地问,眼眸里含着温柔。“太阳落山了凉快,俺想趁天气凉快时多铲点。”干了一天活,赵四满身满脸的尘土,站在屋外,兰花拿着扫帚轻轻为他拍打着身上的灰。“来,快洗洗好吃饭。”兰花为赵四舀了一瓢水,准备好脸盆让赵四洗脸。“呵呵,好。谢谢嫂子。”赵四弯下腰低头洗着。兰花望着他宽宽的脊背和腰间露出一那一段黝黑的肌肤,心头荡起一圈涟漪。洗了脸赵四跟兰花进了屋。跛子热情地说:“四弟,快吃饭吧,看一会儿凉喽。”赵四看着桌子上摆好的碗筷和饭菜,不好意思地说:“你们咋不吃呢?下回别等俺了,先吃吧。别把祥子都饿着了。”“干活的还没吃呢,没干活的怎么能吃饭!”跛子威严地说。祥子望着桌上冒着热气的饭菜,不断地吞咽着口水,却并不动一筷,他从小就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来,快吃吧。”兰花给每个人都盛了一碗苞米碴子,唯有到了赵四那里,却换成了白白的馒头。“这?你们要是不吃俺也不吃。”赵四忙把馒头给跛子、祥子与兰花各分了一个。“那好吧。”兰花把自己的又掰了一半放到祥子碗里。赵四端起碗闷头开始扒饭,干了一天的活可把他累坏了。饭后收拾好碗筷,兰花盘腿坐在炕上教祥子认字。“这是梨,梨花……

热点内容
餐桌上的插花 发布:2025-05-17 01:08:34 浏览:256
牡丹江凯旋城 发布:2025-05-17 01:05:31 浏览:255
花卉接种员 发布:2025-05-17 01:05:21 浏览:60
茶花易脱落 发布:2025-05-17 01:00:31 浏览:444
情人节情侣旅游 发布:2025-05-17 00:57:35 浏览:781
飞车情人节戒指 发布:2025-05-17 00:56:40 浏览:115
丽江玫瑰园 发布:2025-05-17 00:41:08 浏览:177
优昙华的花语 发布:2025-05-17 00:36:56 浏览:943
姑娘七夕节 发布:2025-05-17 00:32:31 浏览:219
七夕跳湖 发布:2025-05-17 00:18:04 浏览: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