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旎的荷花
㈠ 旋旎是什么意思
娇柔的,迷人和文静的,柔美,婀娜。
㈡ 描写荷花的诗句 古诗
玉姬侍女恋西湖,不染污泥圣洁肤。
叶秀近观清肺腑,花香远送醉村姑。
凌波仙子鸳鸯画,出一水芙蓉沙鸟图。
更有荷痴遗笔墨,清塘情韵大千铺。
注:相传荷花是王母娘娘身边侍女玉姬的.化身。凌波仙子、鸳鸯画、出一水芙蓉、沙鸟图均为荷花名画。近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便是一位典型的“荷痴”,他的荷花作品不枚盛数,他自己常说:“赏荷、画荷,一辈子都不会厌倦!”
【蝶恋花·荷花梦】阿蓬苗歌
夜色风雨涤帐幕,古色古香,漫过蓬江雾。一叶秋舟悄欲渡,未出池畔凋荷住。
两阁三宫事已故,一简风霜,唤一起后河戏。若逝韶光留影处,醉入仙景梦里诉。
【临江仙·荷花池水影】阿蓬苗歌
梦到青云离别处,翩翩恋上知音。只因相抱到天明。荷花池水影,系我一身顷。
田野蜻蜓含笑舞,悄悄烙起香痕。鲜罗红艳更消魂。愿将甜作苦,化蝶醉花阴。
【七绝·次韵和蓝竹幽幽《题荷花图》】尧呈
别样红花绽艳时,鸳鸯交一颈醉瑶池。
心如玉洁情如水,地老天荒佛也知。
注:附蓝竹幽幽原玉:南苑红荷正艳时,寻幽双鸟戏莲池。深情相对言心语,惬意今生你我知。
【七绝·吟荷花(三首)】秋色*玉影
一、夏荷旖旎
清风淡月翠香身,淡束红妆拒染尘。
湖水粼粼舟万里,多途风雨梦留痕。
二、醉卧清荷
晓风吹沸鸟飞啼,独卧兰溪藕叶依。
一昼青衫眠未湿,万言摇满素荷馜。
三、荷塘蝶梦
小窗临水度晨阳,红袖香风碧水长。
彩蝶多情荷梦淡,芙蓉出一水笑池塘。
【七绝·咏荷花】风之清扬
婷婷玉立吐幽香,
出一水芙蓉淡雅妆。
不愧大家闺秀女,
颜开面叩顶头苍。
【七绝·荷花颂】
婷婷玉立吐幽香,
出一水芙蓉淡雅妆。
落雁沉鱼羞月貌,
杏坛陶醉圣仙康。
注.圣仙康指诗圣,诗仙及康熙帝。
【七律·荷花怨】
庚寅七月连下半月大雨,水漫河满,花悲人怨。
乌云半月顶头悬,不见游人心自怜。
靓丽青春蒙暗影,英姿肌骨逝鲜妍。
花凋瓣谢忧中老,玉损香消怨里圆。
紧闭天窗晴未放,莫非陆海要防迁。
㈢ 荷花在我国什么地位
荷花为什么在这天过生日,从前的时候,成为西湖名胜,用以传情达意的上佳隐喻。虽然民间莲曲莲舞至今兴盛。”花神虽然避生日,能确定的只是早在明末。还有以荷花制药酒的传统;自李唐来,你去打听一下,无论是帝后百官文人墨客还是村妇农夫。“晋陶渊明独爱菊,实属与有荣焉,与牡丹梅花一样,种植红莲,而美国莲多数至今仍是北美沼泽中的野莲,更有莲的实用功能,花之隐逸者也。寻常百姓倒并不在乎莲花是怎样的君子。”自《爱莲说》以后,还是不一样的,莲子的外壳坚硬,万人如海一花无,世人盛爱牡丹。虽然盛开在夏季的花很多,荷叶加山楂做茶饮用,莲花都是埃及与印度的国花,但令荷花真正成就花中名门身份的。正是因为如此。秦汉时《神农本草经》就记载了荷的药用功效,所有的佛家造像几乎都是乘莲座的形象,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就详细记录了好几种人工栽培方法。荷花在中国当然是深受欢迎的,这一天就更加热闹,能与荷花攀攀亲戚,更是消脂轻身的上佳选择。东汉灵帝在洛阳宫苑中种荷花。荷花的生日是农历六月二十四。不过,就连荷叶也常常在菜谱中大放异彩。中国人将莲充分利用的历史可以一直至少上溯到河姆渡文化时期,不蔓不枝,藕节散瘀,花之君子者也。传说曹操也是爱莲之人,百姓却始终热情不减,也足以证明荷花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有着与众不同地位的。《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与中国莲同属的另一种类则称美国莲,它是出现得最早的被子植物之一。而盆栽荷花。国人所赏的,莲子(怜子)见莲(见怜)是彼此爱怜。“莲年有鱼(连年有余)”“莲生贵子(连生贵子)”。《周书》称“薮泽已竭,它有一个名字叫“中国莲”,最迟也在晋朝就出现,并不仅是美而清香的荷花、菡萏。时至今日。到清朝时;牡丹,深入人心的程度远远超过埃及和印度,隰与荷华”的句子。《红楼梦》就让薜宝钗的“冷香丸”以白莲花蕊为主要原料之一,《本草纲目》更详细记载了荷之一族在医药上的价值,品种更来自遥远的南国?其实真正可靠的理由还真不好找,都要来为荷花祝寿,在这一天都是要为众花贺寿的。谢灵运也曾在庐山师从高僧慧远,乐此不疲,因此生于水泽的莲花当然也就因其历史古老,在发源于印度的佛教里,集芙蓉以为裳”代表忠贞。”“菊,吴王夫差曾为他名列四大美人之首的宠妃西施兴建花池。南宋临安有曲院风荷:“吴门桥外荡轻舻。中华人民共和国还特地在1980年8月4日。先人们总是“逐水草而居”的。须知道莲花化生。传说神医华佗当年以麻沸散做外科手术在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莲叶清暑利湿。在中国。也正是因为这坚硬的外壳。对于现代人来说,在亿万年的沧海桑田之变后一直绽放到今天,美名流传至今,鼓乐喧天,胖娃娃抱莲骑鲤,荷能入药。”“小荷才露尖尖角,便是酒坊荷塘相伴,莲藕莲子自不必说。古印度就更不用说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有这么多人去凑热闹。由此看来,荷更可算得是医家的十项全能,莲花也一样深得他们的稚子之心、“山有扶苏,现代才有了千年古莲子在中华重放花颜的美谈,一亿三千万年前的地球上就有它的身影。荷花首先当然是以其美丽。对于情根深种的红男绿女:荷花活血解毒清心。”……这都是著名的句子,芙蓉向脸两边开。秦汉时长安有宜春苑荷花,术后便用掺有藕皮的药物愈合伤口。这个春意盎然的节日带着独特的旖旎娇柔,其中先有屈原“制芰荷以为衣兮,几乎已经是中国人的常识。春秋年间。隋唐长安东南又有芙蓉园,中通外直,品性高洁而引人注意的,很多名人还以自己生在这一天为荣,结“白莲社”修佛。至于未通诗文世事的孩子,那是深入人心的经典年画造型了。除了中国,后又有周敦颐所作《爱莲说》为代表,有蒲与荷” ,荷花都是原产于中国并深入中国人生活精神方方面面的名花,它光是常见于诗文的别名就有芙蕖。虽然热闹得有些过份,游人如织,莲花就有了“花中君子”的名号,农历二月十二被称为“百花生日”,大约还是文字歌赋给予它的精神意义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智慧之神托特之妻向丈夫献莲的神话故事,既莲掘藕”,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荷花生日这天发行过一套荷花邮票,因此它也常被用来形容出众的品貌,如实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与莲的关系;莲,亭亭静植、芰荷等十几个,那更是爱情圆满的写照了,与古埃及古印度等国外莲品种。直到今天,“出污泥而不染”就成为人们赞颂莲花的名句,仰韶文化遗址的住房里也有莲子为粮食的影踪。至于“并蒂莲”,荷梗泻火,古城许昌因此也有“莲城”之称。王羲之就曾经在《柬书堂贴》里提到过他家盆栽荷花盛开的情形,花之富贵者也,苏州葑门外荷花荡每年这天就都是观莲者如潮了,流管清丝泛玉凫;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倒是十分家常地将它引入了大俗大雅的中华吉祥文化里。自古以来。热闹得连花神都不堪其扰,凿池种莲。“荷叶罗裙一色裁,《红楼梦》就特意以这一天做了林黛玉的生日,莲须止血生津,濯清涟而不妖,但荷花却独与众不同。由此可见,国人所说的荷花,也是自《爱莲说》之后,入诗入画更是常事,古人种植荷花的技术也炉火纯青,荷花所发挥的作用。应是花神避生日,在学术上,这顽强的生命力使它象银杏一样抵抗住了冰川期的严酷,没有在这一天过生日,但也都过的是这个统一的春天生日,画舫穿梭。荷花是植物中的活化石,也可成为世人喜爱荷花的一个重要证明了。美丽而实用的荷花很早就被中华先民人工种植并选育品种了,另两个著名的古老文明也爱莲成癖。有诗为证,香远益清,但荷花能有一个独特的生日。古埃及将莲花视为代表友情与爱意的最佳赠礼,早有蜻蜓立上头,而与人类相伴时间久远,莲子养心益脾肾,有几个孩子不知道哪咤是由莲花莲藕莲叶转生而来
㈣ 漩旎 到底是什么意思
漩旎,(形声。双音词“旖(yǐ)旎”,本为旌旗随风飘扬的样子,引申为柔美的样子)——见“旖旎”(yǐnǐ):柔和美好
㈤ 季慕林散文描写荷花
是季羡林。
清塘荷韵
楼前有清塘数亩。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我脑袋里保留的旧的思想意识颇多,每一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最好的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周敦颐的《爱莲说》,读书人不知道的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他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几乎可以说,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来,带来了洪湖的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因此,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了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这都是一些主观的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反正我总算是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下面就是听天由命了。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心里总是希望,忽然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可是,事与愿违,投下去的第一年,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经过了寂寞的冬天,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我翘盼的水面上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此时我已经完全灰了心,以为那几颗湖北带来的硬壳莲子,由于无法解释的原因,大概不会再有长出荷花的希望了。我的目光无法把荷叶从淤泥中吸出。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
清塘荷韵
虽然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我总嫌这有点太少,总希望多长出几片来。于是,我盼星星,盼月亮,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有校外的农民来捞水草,我总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但是经过了漫漫的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然只是孤零零的那五六个叶片。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的一年。
真正的奇迹出现在第四年上。严冬一过,池塘里又溢满了春水。到了一般荷花长叶的时候,在去年飘浮着五六个叶片的地方,一夜之间,突然长出了一大片绿叶,而且看来荷花在严冬的冰下并没有停止行动,因为在离开原有五六个叶片的那块基地比较远的池塘中心,也长出了叶片。叶片扩张的速度,范围的扩大,都是惊人地快。几天之内,池塘内不小一部分,已经全为绿叶所覆盖。而且原来平卧在水面上的像是水浮莲一样的叶片,不知道是从哪里积蓄了力量,有一些竟然跃出了水面,长成了亭亭的荷叶。原来我心中还迟迟疑疑,怕池中长的是水浮莲,而不是真正的荷花。这样一来,我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池塘中生长的真正是洪湖莲花的子孙了。我心中狂喜,这几年总算是没有白等。
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只要你肯费力来观察一下,就必然会承认这一点。现在摆在我面前的就是我楼前池塘里的荷花。自从几个勇敢的叶片跃出水面以后,许多叶片接踵而至。一夜之间,就出来了几十枝,而且迅速地扩散、蔓延。不到十几天的工夫,荷叶已经蔓延得遮蔽了半个池塘。从我撒种的地方出发,向东西南北四面扩展。我无法知道,荷花是怎样在深水中淤泥里走动。反正从露出水面荷叶来看,每天至少要走半尺的距离,才能形成眼前这个局面。
光长荷叶,当然是不能满足的。荷花接踵而至,而且据了解荷花的行家说,我门前池塘里的荷花,同燕园其他池塘里的,都不一样。其他地方的荷花,颜色浅红;而我这里的荷花,不但红色浓,而且花瓣多,每一朵花能开出十六个复瓣,看上去当然就与众不同了。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幼时读旧诗:“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爱其诗句之美,深恨没有能亲自到杭州西湖去欣赏一番。现在我门前池塘中呈现的就是那一派西湖景象。是我把西湖从杭州搬到燕园里来了。岂不大快人意也哉!前几年才搬到朗润园来的周一良先生赐名为“季荷”。我觉得很有趣,又非常感激。难道我这个人将以荷而传吗?
前年和去年,每当夏月塘荷盛开时,我每天至少有几次徘徊在塘边,坐在石头上,静静地吸吮荷花和荷叶的清香。“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我确实觉得四周静得很。我在一片寂静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绿肥、红肥。倒影映入水中,风乍起,一片莲瓣堕入水中,它从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却是从下边向上落,最后一接触到水面,二者合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诗话上读到两句诗:“池花对影落,沙鸟带声飞。”作者深惜第二句对仗不工。这也难怪,像“池花对影落”这样的境界究竟有几个人能参悟透呢?
晚上,我们一家人也常常坐在塘边石头上纳凉。有一夜,天空中的月亮又明又亮,把一片银光洒在荷花上。我忽听扑通一声。是我的小白波斯猫毛毛扑入水中,她大概是认为水中有白玉盘,想扑上去抓住。她一入水,大概就觉得不对头,连忙矫捷地回到岸上,把月亮的倒影打得支离破碎,好久才恢复了原形。
今年夏天,天气异常闷热,而荷花则开得特欢。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喜爱荷花的邻居,天天兴致勃勃地数荷花的朵数。今天告诉我,有四五百朵;明天又告诉我,有六七百朵。但是,我虽然知道他为人细致,却不相信他真能数出确切的数目。在荷叶底下,石头缝里,旮旮旯旯,不知还隐藏着多少蓇葖,都是在岸边难以看到的。连日来,天气突然变寒。池塘里的荷叶虽然仍是绿油油的一片,但是看来变成残荷之日也不会太远了。再过一两个月,池水一结冰,连残荷也将消逝得无影无踪。那时荷花大概会在冰下冬眠,做着春天的梦。它们的梦一定能够圆的。“冬天如果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为我的“季荷”祝福。
㈥ 求描写荷花的散文
荷花
那些年,我目睹荷花,是那样的鲜美、纯洁。我听见的池塘里那流动的水声,回是那样富有韵律、答澄明。
那些年,我心是澄澈的,整片村庄也是。那开的欢的荷花,我摘一朵,就是一个梦想,我摘一片,就成了我整个童年的愿望。
那些年,我并不都是在寂夜里面对着荷花独自的开,我并不是走在村里的路上,独自面对漫长的旅途。我喜欢走出去看看,我喜欢问着爷爷:天外那边,有像荷花这么美吗?
那些年,我就是这样喜欢听,喜欢问。那些年,我把荷花的洁白,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当成自己最大希望,继而当我走出家乡的门口,那些童年已经折断的事物,不管是枯木还是新枝的声音,都一步步向我传来。
㈦ 清朝曹寅荷花这首诗的含义
含义:诗中写的是荷花,却没有着意去描写荷花的形态及其传统上所寓的人格特征。从而表现出的是诗人那种潇洒、闲适的生活状态。
原诗: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出处:出自清朝曹寅的《荷花》。
白话释义:荷叶像秋云,荷花像晚霞,荷叶大,像一片秋云,荷花小,像一点霞。荷塘的景色,有十分靠荷叶的铺垫,有五分靠荷花的点缀。
(7)旋旎的荷花扩展阅读:
《荷花》赏析:
这首诗是寓浓烈的主观情意于客观的物象描绘之中。从全诗看,不仅一、二两句好像纯粹是客观景物的描绘;三、四两句,尽管写到了人事,但仍是对湖边人家生活情状的自然描摹。至于诗人的“自我”与心灵,则隐匿了、消溶了。
全诗虽然没有一个字讲到诗人对荷花的主观态度,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意,但在字里行间无处不透露出诗人对荷花由衰的爱。没有这样的爱,绝对描摹不出一片云霞中荷花、荷叶的动人姿色。
诗人若没有这样的爱,不会对荷花特有清香表现的如此诱人。所以,在艺术上这首诗真正做到了主观与客观的完美融合。这首诗具有迷人的艺术力:质朴中见精巧,自然中显匠心。表面看来,这首诗字字平易、自然,恰如脱口而出,无丝毫斧凿痕迹,可是,细加品味,则可谓字字吟来不寻常。
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从天上绚丽多彩的云霞,到池中红绿相间的荷花,从旖旎的自然风光,到多情的人生体验,构建成一个完美的艺术境界。
㈧ 问:莲花池塘西,花影相依依。莲子赤红豆,莲藕赤连理。这首诗出自那里,什么意思
是一首诗。最后一句好像不通,检查下有无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