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海棠溪铜碑

海棠溪铜碑

发布时间: 2023-04-05 10:09:21

『壹』 峨眉山金顶上什么东西是用纯黄金制做的

峨眉山金顶上的玉如意和金顶的最高处是用纯黄金制作的。

峨眉山金顶始建于唐朝,屋顶为锡瓦所盖,元代时又被称为“银顶”。寺侧有卧云庵,内有饭堂和客房可供游客食宿。在金顶可观看峨眉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金顶与千佛顶、万佛顶相邻,万佛顶上亦有建筑,且有观光索道连接金顶与接引殿。

峨眉山金顶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最集中的地方,名胜云集,为峨眉精华所在。198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

(1)海棠溪铜碑扩展阅读

主要游玩项目

1、金顶铜殿

金顶最高处,有一座稀有珍品,称作“金顶铜殿”,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妙峰禅师请西蜀藩王潞安捐造的。殿高8米,宽4.8米,深4.3米,上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棕锁窗,通体皆用铜件焊成。

屋顶檐瓦馏金,在阳激粗光映照之下,金光闪闪,迢耀百里,固迟销名金顶。铜殿内置普贤骑象铜像,高5米多,两旁陈列24尊铜佛,现规模仅次于万年寺。门枋阴刻“云栈剑阁”和“峨眉山道全图”,四周铜壁上刻有经文和佛像万尊。在铜殿外还树有铜塔和铜碑。

2、金顶码铅游华藏寺

金顶华藏寺位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华藏寺”金匾,两侧是“万德庄严”和“愿海庄严”横匾。

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通高2.9米,背后是韦驮铜像,通高2.6米。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铜碑等文物。

『贰』 重庆市行政区域划分

500000 重庆市
500100 市辖区
500101 万州区
500102 涪陵区
500103 渝中区
500104 大渡口区
500105 友指扒江北区
500106 沙坪坝区
500107 九龙坡区
500108 南岸区
500109 北碚区
500110 綦江区
500111 大足区
500112 渝北区
500113 巴南区
500114 黔江区
500115 长寿区
500116 江津区
500117 好昌合川区
500118 永川区
500119 南川区
500120 璧山区
500151 铜梁区
500152 潼南区
500153 荣昌区
500154 开州区
500200 县
500228 梁平县
500229 城口县
500230 丰都县
500231 垫江县
500232 武隆县
500233 忠县
500235 云阳县
500236 奉节县逗埋
500237 巫山县
500238 巫溪县
500240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500241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00242 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500243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叁』 重庆解放碑历史

历史

一、抗日战争之前

现解放碑一带原叫“督邮街”,因这里有一官办邮局而得名。当时仅有几家药铺、绸缎庄和卖文房四宝的公司外,其余都是居民住宅如杨家大院、周家大院等。督邮街四条窄巷交汇处有一仅几十平方米的空地,称“大什字”,如今就是解放碑中心一带。

二、“精神堡垒”

纪功碑旧址原先是通高七丈七尺的木结构建筑——精神堡垒,方型锥体炮楼式,1940年11月始建,1946年10月拆除。该建筑物象征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弘扬御侮的精神。

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后,中国与美国和英国结成同盟共同对日本、德国、意大利三国轴心作战,从这时起,中日战争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部分。

1940年3月12日国民政府在重庆都邮街广场中心主持修建“精神堡垒”,于1941年12月31日落成。“精神堡垒”由“国民精神总动员会”等四家单位承建,采用木质结构,四方形,跑楼式,高七丈七尺(约26米),有旋梯可达顶端,碑顶设时钟、方向标志和风速风向仪,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修建。

建碑的意义是:激励全国人民的抗战士气,勉励同胞当有抗战到底的精神,命名它为“精神堡垒”。“七丈七尺”象征“七·七抗战”。

三、抗战胜利纪功碑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精神堡垒”原址上修建“抗战胜利纪功碑”,记全国军民的浴血奋战之功。

1946年10月31日,“精伏陪神堡垒”原址弹坑新纪念碑奠基。12月,新纪念碑正式动工,改为八角形柱体盔顶钢筋混凝土结构。

1947年8月纪念碑主体完工,同年10月10日竣工,碑身刻“抗战胜利纪功碑”,时称“纪功碑”,外形即今日所见解放碑。在解放碑中,至今仍然存放着美国总统罗斯福在二战胜利时写给重庆人民的信。

四、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

1949年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重庆主城。1950年10月1日,西南军政委员会更改碑上文字和图案,刘伯承改题“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变为纪念重庆被“解放”。

(3)海棠溪铜碑扩展阅读:

抗战胜利纪功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本名抗战胜利纪功碑,1949年后改称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简称解放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的中心地带,民族路、民权路、邹容路交汇的十字路口处,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

1987年1月23日列为重庆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初定名单。1991年4月16日公布为四川省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解放碑商圈是重庆最大的商圈,到解放碑自然缺正蠢少不了逛商场,这里汇集了诸多知名商场,另外品牌专卖店也比比皆是。

吃的也不少,不过较为有趣的是好吃街,从临江门沿邹容路过了解放碑第一个十字路口往右就是好吃街了。

解放碑“好吃一条街”是八一路(解放前为保安路)的中段,仅205米长。来到重庆解放碑“好吃街”,不得不吃的小吃有:酸辣粉、麻辣串(鸭肝、鱿鱼、毛肚、牛肚、鸡脚和各种蔬菜串串)、炒栗子、刨冰等等。

解放碑有很多的大型酒店,可选择自己喜欢的品牌入住。

除了有多路公交直达外,杨家坪方向的朋友乘轻轨也可到达解放碑的繁华地带,对于有车一族来清扮说,其实建议打车去。

『肆』 峨眉山金顶

峨眉金顶与峨眉顶峰的万佛顶相邻,海拔3077.96米,这里山高云低,景色壮丽,游客可在陡峭的舍身岩边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景。 金顶是峨眉山寺庙和景点最集中的地方,为峨眉精华所在。1983年被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峨眉山,被称为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 北纬30度,地球上最神秘的地带,有着无数的不解之迷。而以“天府之国”著称的中国四川盆地,是世界上处于北纬30度古文明发祥地唯一没有被沙漠化的地区。峨眉山,位于北纬30度,四川盆地西南,因两山相峙,形如蛾眉而得名。其三峰耸立,绝壁临天,古往今来,3077米的金顶一直裂型老被人们称峨眉山金顶风光(2)为天堂的阶梯。 峨眉山地处长江上游,屹立于大渡河与青衣江之间,沉积着滚滚长江孕育的巴蜀文化,绵延千年是长江上游唯一的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之地。在千百万年的沧海桑田、斗转星移中,峨眉山采撷天地之灵气,造就了集1000多种药用植物,3000多种高等植物,2300种动物于一体的人间乐园,修行者们修行的理想之地。早在5000年前,华夏之祖轩辕黄帝就两次来峨眉山问道,1000多年前,天真皇人论道峨眉山,这是道教在峨眉山之滥觞。而1900年前,一位修行者在峨眉山修建了长江流域的第一肆升座禅院后,峨眉山便成为了长江流域的佛教发源地,列入中国佛租橘教四大名山。在今天,峨眉山的血脉里仍然流淌着道之源、佛之始、儒之境三教深厚文化之遗韵,优雅而从容的体现着生命的哲理和生活的智慧。
[编辑本段]名字来源
金顶最早的建筑传为东汉时的普光殿,唐、宋时改为光相寺,明洪武时宝昙和尚重修,为铁瓦殿。锡瓦、铜瓦两殿为明时别传和尚创建。金顶金殿为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创建的铜殿,万历皇帝朱栩钩题名“永明华藏寺”。金顶的得名,即来源于“金殿”。据有关资料记载,金殿高二丈四尺五寸,广一丈三尺五寸,深一丈三尺五寸,瓦柱门窗四壁全为掺金的青铜铸造,中供普贤菩萨像,旁列万尊小佛,门壁上雕刻全蜀山川道路图,工艺精湛,叹为观止。当早晨朝阳照射山顶时,金殿迎着阳光闪烁,耀眼夺目,十分壮观,故人们称之为“金顶”。可惜在清代道光年间,由于一次大火,烧坍了金殿,留存下来的只有一通铜碑,一面是王硫宗撰并集王羲之字的《大峨山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一面是傅光宅撰并集褚遂良字的《峨眉山普贤金殿记》,现存华藏寺中,另有几扇原金殿窗门也存在华藏寺。从这几件遗物中,我们可以想见当年金殿是何等的辉煌壮观。 铜殿被毁后,光绪年间心启和尚在原址建以砖殿。1972年4月8日又不幸失火,整个华藏寺再次化为灰烬。1986年,国家拨款260万元,重建华藏寺,1990年9月11日落成。现今华藏寺比原先华藏寺规模大,建筑质量高,飞阁流丹,崇宏壮丽,殿字轩昂,高耸入云。
[编辑本段]详细介绍
金顶铜殿
金顶最高处,有一座稀有珍品,称作“金顶铜殿”,为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妙峰禅师请西蜀藩王潞安捐造的。殿高8米,宽4.8米,深4.3米,上为重檐雕甍,环以绣棕锁窗,通体皆用铜件焊成。屋顶檐瓦馏金,在阳光映照之下,金光闪闪,迢耀百里,固名金顶。铜殿内置普贤骑象铜像,高5米多,两旁陈列24尊铜佛,现规模仅次于万年寺。门枋阴刻“云栈剑阁”和“峨眉山道全图”,四周铜壁上刻有经文和佛像万尊。在铜殿外还树有铜塔和铜碑。有趣的是,一般寺庙的大门都是朝南的,唯独峨眉山的都朝东,金顶的铜殿,却又金顶铜殿例外的朝西,这也可算是峨眉山的独特之处了。据说从前西藏来的信徒只礼拜金顶,因为释迦牟尼的故乡在西域。该殿不幸在清代烧毁。
火灾劫难
金顶过去有大小寺庙及寮舍等共计548间,可容千人同时进食,是全山最宏大的一处建筑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曾拨款维修。十年动乱却又使其遭受了严重破坏。更为严重的是占用金顶的有关单位把木质结构的庙宇当作柴油发电机房,1972年4月8日引起火灾,无情的大火将金顶、华藏寺全部烧毁。大火烧毁铜门2扇、铜壁7面、铜碑1座、铜塔2座、铜炉、铜瓶、铜镜难以其数;烧毁象牙佛、锡莲灯、馈砂佛经书、古代名人字画等8972件;永德和尚也被火烧死。 特别是《北隆藏经》在全国只有两部,而金顶庙里珍藏的这一部是最齐全的,共7600本(木刻版),被大火烧为灰烬。事故责任者受到法律的制裁。大火发生后,各级政府十分重视金顶华藏寺的重建,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过问此事。
金顶重修
从1986年起四川省人民政府拨专款350万元进行重修。同年8月破土动工,经过4年的紧张施工,于1989年建成,移交峨眉山佛教协会管理。新建的金顶华藏寺建筑面积为1690多平方米,整个建筑由高、中、低三重连接组建,分金殿(普贤殿)、大雄宝殿、弥勒殿、祖堂、方丈室、禅堂和寮房等。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红墙黄瓦,白玉栏杆,大理石地面,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格局。正门华藏寺匾额为赵朴初会长手书。1990年9月11日,云集海内外200余名高僧大德和千余名各界人士隆重举行了落成典礼暨开光法会。新建的华藏寺巍峨雄伟,富丽堂皇,雄峙于海拔3077米的峨眉山金顶之巅,使峨眉山更添秀色。重修的华藏寺采取了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及石砖混合结构,配备了防火、避雷、蓄水排水设施。
华藏寺
金顶华藏寺位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第一殿是弥勒殿。殿门上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华藏寺”金匾,两侧是“万德庄严”(觉光法师题)和“愿海庄严”(竺摩法师题)横匾。寺内供奉铜铸弥勒佛像,通高2.9米,背后是韦驮铜像,通高2.6米。殿内还有三足铜鼎和明万历年间峨眉山金顶风光(4)铜碑等文物。 弥勒殿两侧是客堂,并有通廊依山连接大雄宝殿,构成一四合天井。天井正中放置着一口铜鼎,高达5米,四周各放一尊铁鼎,1.6米至1.7米高。 大雄宝殿殿门正中是黑底金字的“大雄宝殿”匾额,两侧有“愿王圣地”、“灵山一会”、“银色世界”、“梵宇重光”等匾,都是1990年开光时隆莲、宽霖、真禅等赠。殿中供奉着铜质金身的三身佛,坐高3米。殿内还有铜磐、铜钟等法器以及铜铸像、铜普贤像等佛教文物。 最高层是普贤殿,即金殿、金顶,是峨眉山最高的殿堂。殿门的匾额有“金顶”、“行愿无尽”、“普贤愿海”、“华藏庄严”等,为赵朴初、本换、明肠等题写。殿门两侧有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题写的对联: 华藏长子,七处九会,辅助毗卢阐大教; 金顶真人,四方八面,来朝遍吉出迷津。 殿内供奉普贤骑象铜像,普贤端坐在莲花台上,手执如意,莲台置象背上,白象脚踏四朵莲花。整个造像通体铜铸,通高4.5米。殿内还有铜鼎等物。 登金顶,是所有游人香客游览峨眉、朝拜普贤的最大愿望。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烧香敬佛,流连于神的世界,还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日出、云海、佛光和神灯。 金顶华藏寺海拔3千多米,气候严寒,生活在这里的僧人们要克服生活、气候等诸多方面困难。金顶重建以来,僧人们常年居住在这里,精心守护着佛寺,并逐年进行维修,创造条件,热情接待国内外各界人士,为建设峨眉山佛教寺院、发展峨眉山旅游事业作出了贡献。 2002年,为了响应四川省人民政府提出,把峨眉山建设成“中国第一山”的号召,峨眉山佛教协会重新规划并制定了“恢复华藏寺改造工程”方案。本着宏扬峨眉山佛教,挖掘历史文化遗存,振兴旅游的原则,做好科学规划,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搬迁“703电视台”,拆除原华藏寺前部,整治环境,由峨眉山佛教协会具体承担,建成了高48米(含法台须弥座)的“十方普贤”铜像,以恢复华藏寺(金顶)昔日之庄严。建设工程已于2004年8月动工,2005年底竣工。2006年6月18日,经政府批准,举行了隆重庄严的华藏寺落成典礼和十方普贤像开光仪式。
断崖奇观
在金顶卧云底的东面,有一悬空600多米的断崖,雄险奇伟,为全山第一巨岩,名舍身崖。又因此处可以看“佛光”、“佛灯”,所以又叫睹光台。每逢天高云淡,玉宇澄清,站在睹光台上远眺天下,天苍苍,地茫茫,远近诸峰尽在脚下。在这些山海峰浪之外,一望无际。看东方,峨眉江、青衣江、大渡河和岷江曲折环流,成昆铁路贯穿南北;望北方,丘陵蜿蜒,直毗成都平原;南顾,大小凉山层峦迭嶂;西盼,青藏高原群峰披雪。江山如画,大地似锦。更为难得的是,此处还是望日出,观云海,赏圣灯,看佛光的绝妙之

『伍』 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云上有金顶,顶峰有奇观

峨眉山,被称为世界上最神奇的地方。


1900年前,一位修行者在峨眉山修建了长江流域的第一座禅院后,峨眉山便成为了长江流域的佛教发源地,列入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而能成为神奇中的神奇所在地,必定是峨眉精华之所,那就是 金顶华藏寺

金顶是峨眉山的象征,峨眉十景之冠,与华藏寺合二为一,统称华藏寺,俗称金顶。

01

浴火重生

华藏寺缘起于一段“蒲公追鹿”的传说。

据记载,东汉永平年间,一个叫蒲公的药农正在一个名叫云窝的地方采药,中途偶遇一只闪闪发光的梅花鹿便随之追寻,他顺着梅花鹿踩出的朵朵祥云来到金顶,突然看见此生从未见过的景象:天边的奇光,灿烂炫目无比。

未见过此景的蒲公特意向当时来华的天竺僧人宝掌和尚请教,宝掌和尚告诉他:此是普贤瑞相,于末法中守护如来,现相于此,化利一切众生。

于是蒲公舍宅,在峨眉山金顶建了第一座寺庙祖殿,又名普光殿,后来更名为光相寺,这就是华藏寺的前身。

但现实中的华藏寺其实历经重重磨难,多次重建。

华藏寺始建于东汉,明洪武初(约公元1377年),国师宝昙奉旨来此处重修寺院,后来按察赵良壁增修,但不幸被火焚。

明万历三十年(1602),棚缺妙峰禅师、惟密禅师营建普贤殿,因顶部通体敷金,巍峨浩漾,迢耀天地,在阳光照耀之下,金光灿烂,故又称金顶,后来华藏寺及所在的山峰也因此扩展都得名金顶。

可惜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由于一次大火,烧坍了金殿,金殿分崩离析堕于舍身崖下。

但后来又多次遭遇火灾,将金殿甚至整个华藏寺全部焚毁。目前仅幸存明代“铜碑”、“铜门”和清代“铜象”,是峨眉山难得的佛教珍贵文物。现在的金顶华藏寺,是2005年按原貌重建的。

02

兜兜转转又重逢

金顶华藏寺位山势而建,中轴线上由低到高分布着三重殿堂,逐级上升,游人步人其中,登上金殿,有渐入佛国之感。

前不久数字佛教艺术家宓雄便迁流至此处,看到曾一直对他关爱有加的赵朴初老先生为“华藏寺”题写的金匾,深有感触。

而更令宓雄动容的是,大雄宝殿内竟然无意间看到自己多年前为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所绘的主题画。

数字佛教艺术家宓雄曾为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所绘的主题画

华藏寺大雄宝殿内的复制版

虽然此画为复制版,但世界之大,能在华藏寺看到自己的作品,宓雄深受感动,他说: “原来我们曾走过的路和做困郑过的事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归到当下。”

03

舍身崖的四大奇观

华藏寺背后,是高达720米的断崖,峭绝如削,名为舍身崖。光听闻名称,就可知这里的险峻。

舍身崖遥对西康雪山,下临3000多米的深壑,虽然让人有些发怵,但云雾缭绕,壮丽的景色又让人想要一睹风采。

陡峭的舍身崖上,有着著名的四大奇观: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晴日更可远眺三江汇流和雪峰雄姿。

舍身崖下波涛翻卷的云海中常常出现色彩瑰丽奇谲的佛光,因此这里成为信众心中的圣地,也成为人们探奇揽胜、求仙修道的理想处所。

04

镇山之宝 世界最大

登上金顶华藏寺,极目四望,云山江河尽收眼底,但最为震撼的还要属金顶中心高达48米的十方普贤圣像。

这尊十方普贤圣象是2006年建成开光的,全身为为铜质镏金,占地1256平方米,总重量660吨。它是峨眉山的镇山之宝物,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十方普贤像。

而圣像内部更是别有洞天,里面为484平方米的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殿内金碧辉煌,四面围绕着汉白玉雕佛像,特别的壮观,让链尺辩人真切的感受到佛在景中,景在佛中,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无尽禅机。

这样的云上金顶,暗藏千年文化底蕴的地方,想不想去看看呢?登上金顶,看江山如画,大地似锦。

『陆』 峨眉天下秀(3):独登金顶,高处不胜寒

        早上起来向窗外一望,在下雨呢,而满树枝上挂着隔夜的白雪,好看极了,也让我这个生活在成都难得一见雪景(尤其是四月大雪)的人,倍感惊喜。

         昨晚虽时有明月,但我没有——也根本不可能了——欣赏到所谓的“象池夜月”,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这一带常有猴群出没,并向游人伸手要食。我没有遇到。

      【相关链接】

        但是在1983年、2000年两次登临峨眉山,却与猴们有过“亲密接触”。1983年那次,既遇到过“友好”的小猴子,也遇到过“霸道”的老猴子。听型燃寺庙的人说,要带根竹杖,若遇到猴子强要食物,不可吼它,而是用手中竹杖使劲有节奏地杵地面,猴子就会退去。没想到“现学现卖”用上了。我与夫人并排走在行道上,周围没有其他游客,我夫人手提着塑料袋,感觉仿佛有抓扯的晃动,回头一看,一公一母两只成年猴子(恐怕已经是老年猴子了),公猴正欲翻看我夫人手中的塑料袋子,把我夫人吓了一大跳。我即刻把的竹杖使劲往地上跺着,公猴果然松了手,似乎很不情愿地离开了。

        同住的有几位老者,他们也要往上走,正好我与之搭伴同行。 他们中有四人都是50开外,有两个60开外,听说他们还有一个伙伴,竟是70多岁了,只因实在体力不支才留在了洗象池。拄着棍子,走走停停,原因是我必须不时地拿出小本本,记下所见所闻,所以又时常一个人拉在了后面,并不断急急追赶上去。

        天空雾蒙蒙一片,几乎连树梢都看不清。冷杉枝、松树枝与道旁竹林披着厚厚的雪,被压得坠向地面,竹叶尖上挂满了透明的冰珠。好奇的我,把冰珠剥下来放进了嘴里,“哇,好凉啊”。道路两旁也积着呈雪状的冰,挺硬,棍子几乎都捅不动。而行道很滑,有些地方已成了冰路了,所以非杵棍子不行,必须十分小心。山崖岩壁挂满了冰凌,时常见到两山岩壁之间,雾蒙蒙万丈深渊,悬挂着生长的树,令人胆寒。忽见路中一亭,站立亭中如同到了琼阁天宫。远处,依然蒙蒙汪洋一片,什么也看不见;而近处,雪压松枝,松更挺拔,传导的不正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么!仿佛,内心又在默唱《沙家浜》郭建光的唱词:“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 “烈日炎炎晒不死,严寒冰雪郁郁葱葱。”……(哈哈,“样板戏”时代过来的人都知道。)

        经孝租睁过了雷洞坪和杜鹃、冷杉林区,不久又到了接引殿,看见指示牌上写着距金顶还有十二里,顿时十分高兴,听接待的老人讲,上面七里坡都是爬坡路,又立即心里发慌起来。

        喝完水休息一会儿,又要进行一段艰苦的行程,一步一滑腿疼难忍,全靠一根棍子支撑。刚才在接引殿看见,房檐上都挂着冰柱,恐怕至少在零下几度吧。越往上走,但见松枝上的雪差不多化了,零星还挂着不显眼的冰凌。从洗象池已经向上走了几个小时,奇怪的是拐杖上的冰还没化哩。地上泥土里腾腾的蒸气四溢,我走着时也觉得热的很了。然而,越是这样,越不能歇息过久,坐下一会儿背心就凉飕飕的了。

        路又滑又烂又陡,真害怕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据说上七里坡,藤蔓中有一巨石如刀砍斧劈,石上有苔藓天然长成的“第一山”三个大字,随阴睛变化,时隐时现,有时三字皆现,有时只现一、二字,传说三字皆现,当年定是五谷丰登,充满神幻色彩,故名“一山兆瑞”。

【相关链接】

1983年,我们一天在山上的行程,就有整整七个小时。那时真年轻啊。

2000年,在接引殿处,已经可以乘金顶索道缆车上去,我们一家人少受了一些累。

        七里坡的确很陡,我几乎每走一步都是咬着牙。石梯一侧,悬崖下面松木涛涛,雪茫茫一片,真像是来到了林海雪原。脑中又有了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的形象。此时,意外的,山林深处传来小鸟的清脆的歌声,好听极了,一下子提振了我的精神。老者们带来了好吃的杂糖,真是甜到了心里。

        从接引殿沿登山路行进,约3.5公里即到太子坪。

        下雾了,整个山林渐渐模糊起来。不久,太阳隐约地出现在上空,有什么从松枝上落下来,“沙沙沙”,打得下面的竹林直响,像下雨一般。抬头仔细一看,原来都是松树上的冰开始融化并崩裂掉下所至。没多一会儿,太阳又被雾尘所隐没。

        金顶,已经遥遥在望。由太子坪往上即达天门巧岁石,两石对立,如刀劈成,仿佛两扇石门封锁道路。再上即达七天桥,因道家称峨眉山为第七洞天。过了七天桥不远,即达金顶。

        今天这30里比昨天好多了,虽然坡度仍不亚于昨天,只因吃饱喝足休息够了,且马上就要到达上行终点,精神头不一样了。

        只可惜,爬上了金顶仍是一片雾霾,不要说观不了山下远处,连云海也不可知之。在大鹅山永明华藏寺普贤金殿铜碑前,横着一头四只脚站在四朵莲花上铜象,高一米,长1.5米,雕花的鞍上有一朵翻开的莲花,铜象的头上也有一朵莲花,可能是从前供烧香之用。其后石头基座上,盘坐着铜佛像,约有3米高。观其状,显然是被损毁过,有僧人告之:1972年4月8日柴油发电引起火灾,大火将金顶、华藏寺全部烧毁(网络资料:大火烧毁铜门2扇、铜壁7面、铜碑1座、铜塔2座、铜炉、铜瓶、铜镜难以其数;烧毁象牙佛、锡莲灯、馈砂佛经书、古代名人字画等8972件;永德和尚也不幸罹难。)同行老者,跪拜,敬香,并虔诚献上玉耳环。烟雾缭绕间,我在留言簿上写下:历尽千辛万苦,到此一游,成都XXX,79年4月3日留言。

        金顶上往下看,一片白茫茫。在著名的舍身岩,只能顺着山壁望一眼,万丈深渊,令人不寒而栗,胆颤万分。

         老者们每人弄了一些山顶的土,看得出是虔诚向佛之人。下山了。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到此起码有一半是错的呢,另一半也许是对的。这不,下山路也有些不好行,对我来说,竹杖依然起着决定的作用。不过我总是担心,像病了一样。老者们说:“不会有危险,有佛保佑。”想想,这信佛与不信佛,究竟还是两样的呢。

      【相关链接】

        2000年7月,一家人在峨眉山金顶。当天虽然阳光灿烂,入夜,却下起了雨,晨依然如此,并且还冷得很,气温只有9度,我们花了15元/人租了军大衣穿。无缘日出,更与佛光相遇甚远……

     (待续)

『柒』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的介绍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是纪念碑和陈列馆相结合的建筑。始建于1991年5月,于“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当时馆名为"九·一八"事变陈列馆,主体建筑即为如今博物馆标志性建筑残历碑。

馆内的“九·一八”事变纪念碑,为砖石水泥筑成的空心体,纪念碑从平面上看其形状是一幅巨大的东北地图,前方有一几何形的广场,底座四周为不规则的绿色草坪所围绕,整个建筑高十八米,宽三十米,厚十一米,用混凝土铸成,花岗岩贴面,呈立体台历状,两边对称,上面布满弹痕与骷髅,台历的左面刻着“1931年 9月18日”,右面记录着事变的发生过程。

在馆附芦毁近有“九·一八”事变炸弹碑,是1938年日本帝国主义为炫耀他们在“南满铁路”柳条湖附近制链哗镇造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九一八”事变博物馆和残历碑,以其独特的艺术造型和深邃的思想内涵,棚粗表达了国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永恒主题。


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共设有7个展厅,展览照片800余幅,实物300余件,文献、档案资料近100件,大小型场景19组,雕塑4尊,油画、国画等20余幅,电脑触摸屏14台、大屏幕电视录像机2台。

并采用了现代科学技术,配备有分区广播、中央空调、影视报告厅、电子阅览室、多媒体电脑系统及国际互联网等设施,是世界上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历史的博物馆,现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辽宁省对台交流基地。

热点内容
浴盆改盆景 发布:2025-05-15 07:17:16 浏览:452
花卉绿转 发布:2025-05-15 07:08:42 浏览:589
教育就是一朵云 发布:2025-05-15 07:08:39 浏览:8
漫海花艺 发布:2025-05-15 07:05:55 浏览:213
烤鲜百合 发布:2025-05-15 07:03:00 浏览:800
情人节的简朴句子 发布:2025-05-15 07:01:41 浏览:207
黑百合动作 发布:2025-05-15 06:56:36 浏览:234
2016英雄联盟情人节vn 发布:2025-05-15 06:55:38 浏览:535
七夕节礼物感动哭 发布:2025-05-15 06:51:03 浏览:930
高大的兰花 发布:2025-05-15 06:50:27 浏览: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