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导兰花
㈠ 兰花多发芽有秘诀,有哪些催芽技巧
兰花要想长出大量的芽,要挑选适合的盆土,以后依据涨势开展有效的倒盆,每日让主茎接纳适度的散光眼,维持盆土常常潮湿,并每过20天上肥一次,以推动兰花萌芽期。主要内容以下:
1兰花多发芽的方式有什么
要想让兰花多发芽,除开大白天让兰花接纳漫射光外,太阳出山后最好用绿色植物专用型日日光灯直射3、5个钟头,那样有益于兰花开展充裕的植物光合作用,有益于兰花的生长,对兰花发芽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给兰花上肥还可以做到催芽的实际效果,一般有工作经验的爱花之人们会挑选纯天然活力肥,这类肥的实际效果对兰花很好,一般花卉市场都是会有这类花卖,操作方法也非常简单。这类肥能够让绿色植物中造成一种称为益兰菌的化学物质,可以让兰花生长的更强,与此同时对兰花多发芽也是有一定的协助。
㈡ 如何促使兰花出叶艺
想要促使兰花出叶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选择一个透气性要比较好的花盆来养殖,因为叶艺兰花是不能出现淹水的现象的,所以花盆透气性好才能让其不淹水,这个我们是需要注意的;
2、要注意的是使用的土壤要比较肥沃,不要用那种特别贫瘠的土壤来养殖,因为叶艺兰花对于营养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
3、需要给予它一定的阳光照射,不要一直放在阴暗的地方去养殖,因为叶艺兰花还是需要一定的阳光的,可以给其照射早上的阳光;
4、需要注意温度,因为叶艺兰花还是比较怕寒冷的,在冬天的时候,是需要将其放在室内养殖的,需要控制温度在15以上的。
(2)诱导兰花扩展阅读:
兰花病害防治:
1、兰花炭疽病:又名褐斑病,主要危害兰叶。其症状是叶面出现椭圆形病斑,由小到大,由黄变黑,严重时连片腐烂。当发现时要立即剪除病叶,加强通风,降低湿度,随即用多菌灵800倍液喷施。
2、兰花日灼病:在缺乏遮光的地方,兰花被夏天强烈的日光晒过,使叶肉内的一些叶绿素遭受曝晒而坏死,继而被病菌侵入而发生病变,其病状多呈褐色或黑色斑点。防治的方法着重于加强荫蔽设施,特别是防止中午的猛烈阳光曝晒。
3、兰花兰叶发黄或叶尖干枯:不一定都是由于病菌引起,大多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善而出现的生理现象。这就需要注意以改善水肥条件、调节空间温湿度、经常通风换气等方法加以解决。
㈢ 如何让兰花开花 3种方法来让兰花开花
目录方法1:创造适合的生长环境1、确保光线强度适合该品种。2、适量浇水。3、保持湿度环境。方法2:诱导开花1、考虑使用全光谱灯。2、使用兰花专用肥料。3、在活跃生长山运期,每个月每兰花施一次肥。4、让夜间温度降低10度。5、让摆放兰花的地方保持通风。方法3:判断兰花不开花的原因1、注意季节。2、检查叶子颜色。3、检查茎和叶子是否有脱水迹象。4、评估栽培基质。兰花是能够开出美丽花朵的奇花异草。蝴蝶兰,又名蛾兰,是最受欢迎的品种,但除此以外,兰花种类繁多。只要养护得当,大多数兰花每年都至少会开一次花。每种兰花生长和开花所需的条件都略微不同,但可变因素是一致的——光、温度、水、盆栽基质和湿度。通过调整特定兰花品种的环境并创造一些季节性的诱因,你就能让自己的兰花开出漂亮的花朵来。
方法1:创造适合的生长环境
1、确保光线强度适合该品种。兰花品种繁多,但蛾兰(也就是蝴蝶兰)是最常见并且最容绝陆易栽培的品种。大多数花店和苗圃都有这种兰花出售。把它们放到阳光充足的窗台上,通常就能让它们长得更好。它们喜欢明亮的光线,但不喜欢直射的阳光。有些不太常见的兰花品种对光照有不同的需求。比如,拖鞋兰(兜兰)和堇花兰就不喜欢直射的光线。所以这些兰花品种适合放在朝北的窗台。
洋兰、石斛兰、文心兰和大花蕙兰需要大量的阳光照射才能茁壮成长。对这些品种来说,朝南或朝西的窗户更好。
2、适量浇水。蝴蝶兰在不生长或开花的休眠期内每周只用浇一次水,而在活跃的生长期每周就得浇两次水了。在两次浇水之间,你应该让它保持干燥。也就是说,要等到盆内的基质干了才浇水,否则兰花会死掉的。盆栽基质通常是包含杉树树皮,并且可以自流排水的混合物。如果树皮看起来是潮湿的,那就说明现在还不是浇水的时候。确保兰花盆底有排水孔。兰花泡在水里是长不好的。
在清晨时为兰花浇水。
不要给兰花浇太多水。大多数兰花一周只需要浇大约一小玻璃杯(60毫升)的水。
大多数室内种植的兰花应该每5至12天浇一次水,具体要视品种和季节而定:万代兰和鸟舌万代兰的浇水需求与蝴蝶兰相同。
兜兰、堇花兰、大花蕙兰和齿舌兰等品种需要保持均匀的湿润程度。
洋兰、文心兰、长萼兰和石斛兰等品种在活跃生长期需要保持均匀的湿润程度。而其他任何时候,它们在两次浇水之间应该保持干燥。
3、保持湿度环境。大部分兰花是热带植物,所以对于兰花来说,起居室的平均湿度水平可能会有些偏低了。冬季时,家中的平均湿度是30%。而蝴蝶兰喜欢40%到70%的湿度。大多数其他兰花喜欢60%到80%的湿度。适当调节湿度后,所有兰花品种都会长得更好一点。将植物集中在一个生长区,经常给它们喷雾,可以提高环境湿度。考虑买一台冬天使用的加湿器。你还可以在大多数苗圃买到专用的托盘,它们可以帮助你提高兰花所在环境的湿度。
但是不要把兰花放到浴室里,因为浴室的空气湿度又太高了。一定要将兰花放到窗台上,保证光线充足,但又不要让阳光直接照射。
方法2:诱导开花
1、考虑使用全光谱灯。兰花不开花的逗宏梁原因通常是它没有得到足够的光照。如果无法为你的兰花提供足量的自然光,那么你可以考虑在室内安装全光谱灯。这类照明系统在苗圃或网上都能买到。全光谱灯有各种大小和形状,能用在住宅中的任意空间。
你可以调节灯光,以便满足特殊兰花品种的需要。
2、使用兰花专用肥料。为兰花施合适的废料可以加快它的生长速度,让它更快开花。请购买含有氮(N)、磷(P)、钾(K)的兰花肥料。除此以外,它里面还应该含有铁等微量元素。务必仔细阅读并遵循兰花肥料的说明。施肥前,你应该为兰花充分浇水。有些兰花肥料是颗粒状的或干燥的。使用前,你必须用水把这类肥料化开。
干的兰花肥料浓度很高。不要直接撒到植物根部。用水溶解颗粒状的兰花肥料,然后再直接倒在植物根部。
3、在活跃生长期,每个月每兰花施一次肥。兰花的活跃生长期大约在三月到十一月。在十二月中旬到二月中旬期间,请不要施肥。如果你的施肥频率低于上述要求,兰花可能出现生长不良问题,并且不会开花。但要是施肥过于频繁,那么植物的根、叶又有被烧死的风险。施肥过多导致兰花烧根,也会导致不开花。仔细阅读特定兰花肥料的说明,因为不同产品的说明可能略有不同。
在花朵凋谢后一定要施肥,刺激兰花二度开花。请在新的叶子或嫩芽出现并开始生长时,再次施肥。
4、让夜间温度降低10度。蛾兰,也就是蝴蝶兰,对温度比较敏感。自然界中的蛾兰会在秋天到来和夜间温度下降时开花。除非夜间变凉,否则兰花可能不会发芽或开花,即使室内种植的兰花也是如此。如果你的兰花放在窗边,那么它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感受到室外的自然温度下降。不过,这可能还不足以诱导开花。每晚睡觉前,请将恒温器调低10度。只要处于兰花生长周期的适当时间,一到两周的夜间温度下降通常就能诱导它们开花。
适合蝴蝶兰的夜间温度为15.5摄氏度,白天温度为25摄氏度。
5、让摆放兰花的地方保持通风。污浊、干燥的空气会阻碍兰花开花。它们会在空气清新湿润,并且能够自由流通的环境中茁壮成长。尽管一定的湿度是必要的,但是通风不好,空气过于污浊,是不利于兰花生长的。请打开窗户或用设置成低速模式的风扇吹该区域,来确保兰花周围的空气新鲜。
方法3:判断兰花不开花的原因
1、注意季节。每种兰花都有一个生长季节,即一年中自然开花的时间。如果目前不是兰花的生长季节,它是不会开花的。包括蝴蝶兰在内的大部分兰花会在夏季长出新叶子。花穗和花苞将在晚秋出现,兰花会在之后不久开花。它的花期可以一直持续到第二年春季,通常在二月中旬结束。蝴蝶兰通常每年开花一次。花期可持续几个月时间。
花朵凋谢后,同一花穗上可能再开出几朵花,但并不总是如此。
2、检查叶子颜色。兰花不开花,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光照。而判断兰花是否得到足够光照的最佳方法之一,是检查它叶子的颜色。如果兰花健康,阳光照射充足,那么它的叶子会呈鲜绿色。如果叶子是深绿色的,说明的兰花光照不足。请将它移到朝南的窗户边等更加明亮的地方。如果叶子是红绿色的,说明兰花光照过度。请将它移到朝东或朝北的窗户边等阳光更少的地方。如果将蝴蝶兰放在朝南的窗户边,那么你可能需要用遮光板或窗帘来过滤光线。蛾兰需要大量光照,但不能直接照射。
3、检查茎和叶子是否有脱水迹象。如果茎和叶子有发蔫或枯萎迹象,说明兰花需要更多的水。兰花盛开时,你需要提高浇水频率。在不开花的休眠期,每周为兰花浇一次水即可。而在活跃的开花阶段,请每周浇两次水。看到兰花长出新的嫩芽和根时,请增加浇水量。
浇水过多会让兰花快速死亡。千万不要让栽培兰花的花盆出现浸湿、积水现象。
4、评估栽培基质。包括蝴蝶兰在内的大部分兰花不在常规土壤里生长。它们需要一种能够提供快速排水和良好空气循环的生长基质。蛾兰最常用的栽培基质是含有杉树树皮,有时也被称为杉树皮块,并且可以自流排水的混合物。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植物目前使用的生长基质,请将它倒掉,重新装上杉树皮。没有适当栽培基质提供足够的空气流通和排水,兰花会窒息死亡。
大多数兰花在草炭、干蕨根、泥炭藓、岩棉、珍珠岩、软木块、石头、椰壳纤维、火山石或上述基质的混合物中也能生长。
㈣ 人为让兰花变异的方法有哪些谢谢
A.物理诱变:紫外线,X—射线,γ-射枣嫌线,快中子,激光,微波,离子束等。
B.化学诱变
(一)烷化剂
是栽培作物诱发突变的最重要的一类诱变剂。药剂带有一个或多个活泼的烷基。通过烷基置换,取代其它分子的氢原子称为"烷化作用"所以这类物质称烷化剂。
烷化剂分为以下几类:
1. 烷基磺酸盐和烷基硫酸盐
代表药剂:甲基磺酸乙酯(EMS)、硫酸二乙酯(DES)
2. 亚硝基烷基化合物
代表药剂:亚硝基乙基脲(NEH)、N-亚硝基-N-乙基脲烷(NEU)
3. 次乙胺和环氧乙烷类
代表药剂:乙烯亚胺(EI)
4. 芥子气类
氮芥类、硫芥类
烷化剂的作用机制--烷化作用 作用重点是核酸,导致DNA断裂、缺失或修补。
(二)核酸碱基类似物
这类化合物具有与DNA碱基类似的结构。
代表药剂:
5-溴尿嘧啶(BU)、5-溴去氧尿核苷(BudR) 为胸腺嘧啶(T)的类似物
2-氨基嘌呤(AP) 为腺嘌呤(A)的类似物
马来酰肼(MH) 为尿嘧啶(U)的异构体
作用机制:作为DNA的成份而渗入到DNA分子中去,使DNA复制时发生配对错误,从而引起有机体变异。
(三)其它诱变剂
亚硝酸 能使嘌呤或核顷嘧啶脱氨,改变核酸结构和性质,造成DNA复制紊乱。HNO2还能造成DNA双链间的交联而引起遗传效应。
叠氮化钠(NaN3) 是一种呼吸抑制剂,能引起基因突变,可获得较高的突变频率,而且无残毒。
用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
秋水仙素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器官和种子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剧毒的植物碱。纯品为无色或淡黄色针状结晶,改岩陆熔点155℃,有苦味,易溶于冷水、酒精、氯仿和甲醛。通常用水或酒精作溶媒。
㈤ 如何让兰花快速发芽
一、认识兰花发苗规律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新兰株是从假磷茎上发出来的,因此要弄清兰花的发苗规律,首先得搞清假磷茎是怎么一回事。兰花的假磷茎是兰化的变态茎,多呈椭圆形,具有储存养料的功能,是长叶、生根、发芽、开花的载体,它通常由10—16个缩短的节组成,每个节上都有芽点,顶部的几节生长叶片,起光合和蒸腾作用;中上部几节的芽点被脚壳(叶鞘)包住,称上位芽,大都发育成花芽,也有少数发育成叶芽的;中下部6个左右节位上的芽点大都被膜质化鳞片包住,称下位芽,大都转化为苗;最下部的几节生根,用来吸收养份,并起支撑固定作用,有时也有发芽的现象发生。因此,每株成苗从理论上说至少可生六个左右的兰苗,但一般情况下只发一苗,也有的发双龙,少数发三苗,其余的芽点则呈休眠状态。
明白了兰花发苗的规律,我们养兰人的任务就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让休眠芽沉睡,想办法唤醒它,以达到多发芽的目的。
二、适度分株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主要措施
从理论上讲,兰株的营养是以链式输送的,新的生长中心形成后,吸收了邻近兰株制造的营养物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顶端优势”,从而抑制了其它休眠芽的萌发。据此我们可以采用截断营养链的方法,诱导兰株发苗,即通常说的“分株”,以促使休眠芽的萌发而达到多发苗的目的。
从实践上看,适度分株也是完全必要的。
首先,盆里的兰株多了,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营养供应不上,势必少发苗,发小苗。
其次,盆里的兰丛大了,兰株多了,兰根在盆中盘根错节结成一团,下部所发兰芽挤不出,甚至钻进根部憋死,造成夭折,即使发出芽来,新芽的根也无立锥之地,芽也长得很弱。
再次,老苗新苗数代同堂,老兰株不仅不发芽,还要消耗营养,要“儿孙赡养”,影响新草发芽。
第四,古人养兰有“极弱则合,极壮则分”的说法,分就是“分株”,过壮过大过密的兰丛,其发芽率往往极低,白白地浪费了资源。
本人有一盆极壮的崔梅,二次在兰博览会上得了银奖,由于草极大,舍不得分盆,当年七苗大草只发了三苗,去年我将这10苗草分成5盆,每2苗一盆,其中有二盆发了3苗,其余每盆均发了二苗,总共发了十二苗,如果不分最多也只能发3—4苗。由此可见,及时分株有利于多发苗,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三、老草另植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方法
一般说来,老草制造营养默默无闻地输送给下一代,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也有一些无根或根系很差的老草本身所需的营养是新株为其提供的,这就是所谓“靠子女赡养”的,这样的老株势必影响新株的成长和发芽。
因此要科学地、合理地分株,这里所说的“科学、合理”,其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老草另植”。
四、扭伤球茎连接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传统经验
扭伤球茎连接处,促使多发芽,是我国兰界先辈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实践上也是成功的。
从理论上说,球茎连接处被扭伤了,也就是兰株相互间营养的输送受到了影响,老草制造的营养向前端输送遇到了困难,从而激发了休眠芽,产生了新株。
具体做法是在春天3—4月,取出兰草,用两手分别捏住两个假磷茎的中上部(勿捏伤芽点)分别向相反方向扭90—180度,听到“哔啪”一声即可。注意不可完全扭断连接茎,要使其呈半分离状态,扭伤处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以防感染细菌,再将兰株种入盆中,不用多久,处于半分离状态的爷代、父代、子代的假磷茎就可各自发出新芽有的还能发双龙。采用这种方法发出的芽也较茁壮。
单株繁殖在宜在暮春及初夏的4—5月进行,此时温度较适宜于兰花发芽生根。
单株繁殖有二种做法:一是翻盆拆单另植,弊端较多,发出的草也小,管理难度也较大。另一种方法是不翻盆,拨去假磷茎以上的植料,露出二个假磷间的连接茎,用消毒过的剪刀或手术刀将连接茎截断,在伤口敷上甲基托布津粉末消毒,严防感染病毒,过几小时再填上消毒过的植料,最好是植金石,约二十余日即可发现新芽萌动。这样做既可保住原有兰根的吸收能力,又减少了植株的复盆的时间,不仅发芽早,而且发的芽也相对茁壮得多。
五、利用激素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科学措施
所谓激素即是能促使细胞分裂、激活休眠芽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它的使用能使新苗和老草均能多发新芽,当新芽生长还未成熟时,又可陆续发出新芽,这样一年发二至三代甚至四代苗,是完全可能的事情,科学终于使梦想成为现实。
1、使用激素确能使兰芽怒发,一年发2—3代甚至4代苗是完全可能的。
2、在自然环境下激素芽并不能完全成活,只有健壮的大芽才能正常生长(当然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3、利用激素催出来的新草由于刺激太过,元气早衰引种后在自然环境下第二年并不能正常发芽,需休养一年才能正常发芽。
鉴于利用激素催芽的利和弊,我觉得激素催芽只能用于以繁殖为目的的珍稀品种,一般的品种则不应使用,使用了也没有多大意义。
本人至今尚未有使用激素的亲身经历,故在具体操作上没有实践经验,敬请各位谅解。
六、摘除花蕾是提高兰花发芽率的重要手段
我们已经知道,花蕾一般产生在父代草上,由上位芽产生,花蕾一旦产生便消耗大量营养。由于兰株制造的养分集中向花蕾输送,该兰株的其它芽点便受到抑制而不能萌发,直到花期结束并休养一段时间后,芽点才逐渐萌发。开花的植株由于营养消耗太多,发芽受到严重影响,真可谓是发芽迟,发芽少,发芽小。本人连续数年参加兰展感受颇深。
我有一盆可说是天下无二的特大解佩,每年发出的花苞均在5个以上,参展时均留三箭花,连续三次参加兰展,分别夺得金、银、铜奖,立下赫赫战功。然而这盆花由于连年南征北战,现已元气大伤,处于衰落状态,今年中国(南京)蕙兰展回来后分盆,至今只发了几苗小草,已经风光不再。
另有一盆解佩,去年冬天所发花苞一律摘去,早春即发双龙大芽,且大芽旁又带了一芽现已出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由此可见,开花也要有一定的“度”,即使参加兰展花苞也不宜留得过多,一般以1—2株为好,其余的应全部摘去。
摘除花苞要有时间性,摘早了还会再发花苞,摘晚了又消耗较多的营养,因此摘花苞也要适时为好,一般说来摘除花苞的时间以冬季或早春为好。
㈥ 兰花托盘有水,一定要倒干净吗
喜欢养花的朋友,应该都有这样一个习惯:每次浇完花,会及时把托盘里的水清理干净,防止积水被吸入花盆,引起根系腐烂,或者防止积水堆积灰尘、滋生蚊虫等。
在潮湿、温暖的季节,花盆托盘里的积水的确要及时清理掉。但在干燥的冬季,托盘里合理留一点积水,反倒有助于花草生长。冬天养兰花,托盘里有水别倒掉,老花匠也这样做,兰花长势好。
尤其空气湿度低、温度不低的地方,比如南方冬天比较温暖的地方,或者北方室内有暖气的地方,兰花花盆托盘里留下点水,水分蒸发速度快,对改善花盆周围的空气湿度有很大帮助。有些老花匠冬天养兰花,就会在托盘里留水。我这边最近空气湿度比较低,浇完兰花也不把托盘里的水倒掉了。
诱导兰花根系生长
冬天温度低的时候,兰花的叶子可能会停止生长,温度只要不是太低,根系依然能长。兰花冬天根系长得好,春天就长势猛,多发新苗。但冬天养兰花,因为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浇水又不能太频繁,植料过干是会影响根系生长的。
每次浇完兰花以后,托盘里留一点水,盆底空气湿度很大,根系就会朝着空气湿度大的盆底快速生长(这就是植物的向水性,哪里有水,根系就往哪里长)。所以,冬天兰花托盘里合理留水,往往能养出又长又白的大根系来。一些兰花基地养兰花,可能会直接摆放在潮湿的地面养,或者花盆悬空,每天都把地面浇湿。这样做也是利用植物的向水性,诱导兰花根系快速生长,只要有了好根,不怕兰花不长或者不开花。要是冬天给兰花控制浇水,空气湿度又很低,根系就跟着叶子停止生长,白白浪费了这段时间。
其实不只是兰花有这样的特性,在养其他花草的时候,一样可以利用根系的向水性,让盆底湿润一些,促使根系快速往盆底生长。比如我们在扦插花草的时候,往往会把刚扦插的育苗杯摆放在水盘中,目的就是让植料下面潮湿,诱导插穗生出新根。
托盘里留水的注意点
1、看自己的花盆是否适合托盘里留水
栽种兰花的花盆不同,决定了托盘里能否留水。要是你的花盆是平底的,或者脚很矮,就不适合托盘里留水。只有栽种兰花的花盆脚比较高,才适合留。因为留水以后,水不容易被回吸到花盆里去。
2、留水的水位要把握好
给兰花托盘里留水,主要目的是加湿和诱导根系生长,千万别留多了。要是留的太多,水面接触到沥水孔,就被回吸进花盆。盆底植料太湿,可能会导致兰花根系腐烂。托盘里留的水,最好和沥水孔不接触。
㈦ 种兰花用什么激素来激活艺
家里诱导兰花出叶艺,可以用秋水仙素稀释液在叶芽上涂抹,促使兰芽发生基因变异,产生叶艺和花艺变异,不过成本很高,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使用时要特别注意。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㈧ 如何让兰花快速发新芽
1、加生长素
兰花是一种观赏性极高的植物花卉,如果依靠自然生长的情况下,它的生长速度会很慢,当兰花怎么养促发新芽才最好呢,其实可以养殖兰花过程中,不定期的向盆土加入适量的生长素,主要可以促进细胞的分裂生长能力,这样兰花1~2个月就能长出新芽。
2、休眠期处理
要想兰花长出新芽,最好在兰花的休眠期积累更多的养分,主要是在休眠期期间给兰花形成一个环境的温度差,温差大的气候利于兰花的生长发育,当温度较高的时候,将兰花放置于阴凉的环境中或者人工降温处理,这样可以促使植株长出新芽。
3、加强水肥
在兰花的生长旺盛期间,浇水不宜过度,以薄水为主,春夏期间可适当向植株喷洒水雾,以增加植株周边的湿度,然后每隔2~3周左右施加一次磷钾肥,而且最好以腐熟的肥液为主,以促进根部的发育。
4、分株繁殖
一般兰花在生长过程中,周边会长有很多侧茎,可以将这些侧茎进行分株繁殖,先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一次,再分别放入湿度大的沙床中,很快就会长出新芽。
㈨ 兰花形成叶艺的因素有哪些怎么诱导出现叶艺
叶艺是中国国兰艺术发展的一个崭新的支流,它以变化多、审美对象更复杂,引起了广大兰花爱好者的关注,现代已把叶艺和花艺结合起来,追求花叶双全,从而大大拓展了兰花的欣赏视角,目前兰花市场叶艺草火热,如何从众多兰花草中选出叶艺草和具备进化潜质的叶艺草是很多兰花爱好者关心的问题。
2、脚壳如脚壳上有或多或少的色丝、色点、色斑等或半透明的艺态显示出来,日后兰叶出艺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脚壳的艺向一般都能预示艺态的发展趋势,如 脚壳带爪或边艺的,以后兰叶就易出爪艺与边艺;脚壳带缟线或中透的,日后兰叶也易出缟艺与中透;脚壳带水晶边或水晶缟的,日后兰叶也易 出水晶艺;脚壳带斑点、斑块或通体缺少叶绿素的,日后兰叶就可能出 现虎斑、蛇斑、绯斑、散斑等斑艺;
㈩ 兰花形成叶艺的因素有哪些怎么诱导出现叶艺
一般兰花叶片的颜色是绿色的,但有些兰花的绿叶上会出现白色、黄色线条或色块,甚至出现整片叶子变黄或变白,只剩下周边或叶端有绿色。
这是由于这些兰花的局部叶细胞出现了叶绿素或胡罗卜素缺失的现象。由于兰叶的局部颜色出现了变化,增强了兰花的整体观赏效果,于是就产生了“叶艺”的概念。
蕙兰艺草
叶艺变化多端,台湾卜金震先生著有《中国兰线艺学》。
改革开放后,日本及我国台湾省的叶艺理论,被大陆兰界移植到春兰、蕙兰和寒兰等细叶品种中来。从此,花艺、色艺和叶艺成了现代艺兰的三大亮点。
一般有艺向的兰花有显性与隐性之别。当某株兰花出现了叶艺显性的倾向时,可通过定向诱导使叶艺稳定。叶艺艺向稳定的品种,花色与叶色的变化一般是统一的。即叶有艺,花瓣上也会出现同样的艺。另外,判断叶艺走向是否稳定,一般要看脚壳,脚壳艺向稳定,那么叶艺的艺向也一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