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拿荷花的和尚

拿荷花的和尚

发布时间: 2021-01-22 14:52:42

Ⅰ 一个和尚手里拿个荷花是什么成语

拈花一笑
niān huā yī xiào
[释义] 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语出]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版·释迦牟尼佛》:“世尊在权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用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Ⅱ 画上荷花和尚画的下一句是什么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墨翰林书

有一天,李调元来到川东的一座山上,庙中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长老和尚也很好客,领着李调元山前山后、庙里庙外,看了一个尽情尽兴。并把他请入方丈室中,办了一席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和尚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还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和尚这才说出原委。

原来,这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江南地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辞,悬腕展臂,龙飞凤舞写下几个大字:

“画上荷花和尚画”

当时的长老和尚刚要提问,唐伯虎就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此对的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说完甩笔而去。可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对得出下联来。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怎么一说,兴趣陡增,马上要长老和尚把画给他看,果然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才发现其中的妙处。原来,这句七字对,无论正念反读音都一样,难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
李调元对画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说:“大和尚,请借墨砚一用!”长老和尚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说:“请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

“书临汉墨翰林书”
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室中了。

Ⅲ 画上荷花和尚画的下句

书临汉墨翰林书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墨翰林书

有一天,李调元来到川东的一座山上,庙中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长老和尚也很好客,领着李调元山前山后、庙里庙外,看了一个尽情尽兴。并把他请入方丈室中,办了一席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和尚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还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和尚这才说出原委。

原来,这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江南地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辞,悬腕展臂,龙飞凤舞写下几个大字:

“画上荷花和尚画”

当时的长老和尚刚要提问,唐伯虎就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此对的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说完甩笔而去。可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对得出下联来。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怎么一说,兴趣陡增,马上要长老和尚把画给他看,果然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才发现其中的妙处。原来,这句七字对,无论正念反读音都一样,难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
李调元对画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说:“大和尚,请借墨砚一用!”长老和尚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说:“请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

“书临汉墨翰林书”
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室中了。

Ⅳ 跪求下联.上联是;河里.荷花.和尚.摘去.何人戴

雨中鱼儿羽儿钓来渔者愉。我觉的梅间的还不错。希望能交更多爱好者

Ⅳ 画上荷花和尚画,下联是什么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由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唐伯虎在一座寺庙所留版,下联清代李调元所作为:书临权汉贴翰林书。

上联是唐伯虎在一座寺庙所留,整个上联采用了回文兼谐音的巧妙,它的正读和反读都是一样的读音,整体十分精妙,并且和当时的场景十分贴切的结合在一起。

至于下联同样十分精妙,同样是由古人李调元所留,“书临汉贴翰林书”同样运用了回文兼谐音且不管平仄还是已经是十分对称。

(5)拿荷花的和尚扩展阅读:

“画上荷花和尚画”的典故

一年夏天,唐伯虎独自一人来到山中游玩,发现山上有座寺庙,决定到里面借宿一晚。他来到寺庙,询问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和尚是否可以借宿一晚,小和尚说需要问师父。唐伯虎走进寺庙,在院子里看到一位高僧正专心致志地画画,他并没有打扰,而是默默站在一旁观看。

高僧画的是一幅荷花图,完成了这幅画,才发现唐伯虎站在他的身后。经过短暂的交谈后,两人探讨了一番绘画技巧以及诗词歌赋,顿时产生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第二天一大早,唐伯虎就向高僧告别,高僧有万般的不舍,望唐伯虎能为他昨天画的那副画题字。唐伯虎想了一会,提笔写了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但他并没有接着写出下联,就离开了。

Ⅵ 一个僧人拿着一支荷花叫什么成语

一个僧人拿着一支抄荷花叫什么成语?

答案是【拈花一笑】

拈花一笑[niān huā yī xiào]

【解释】: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出自】: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七佛·释迦牟尼佛》:“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示例】:伊为新至我,我是旧来伊,~,心是口。
◎清·李渔《奈何天·巧怖》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Ⅶ 荷花与和尚在一起怎么解释

书中给我抄的感觉就是 慧思和尚是纸月的爸爸 他们一起回慧思的老家了。书中有很多暗语的 比如慧思和尚是突然来到油麻地的,像是一个教书先生,纸月身世不明,会写很漂亮的毛笔字 会背很多诗 最直接的一句就是当他们走了之后 油麻地的人并没有感觉什么不对 就像是一对父女在这住了几年 然后又回了老家一样

Ⅷ 有一幅画一个老和尚手拿着莲花站着一个小和尚坐着什么意思

现在是末法时期大部分寺庙都还进行着释迦牟尼如来的佛法,网络搜一下:佛说法灭尽经,内这是释迦牟尼如来临终容时所说的话。现在是弥勒总佛祖主持着这个世界,释迦牟尼如来的佛法已经灭亡,现在是回光返照的现象。现在要看弥勒真经,要信弥勒总佛祖的新佛法,弥勒总佛祖的新佛法没有南天、没有西天、没有地狱,也没有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报应。弥勒总佛祖的佛法是三界合人成一界,一切诸佛仙神附人体,以后人就是佛仙神。还有将一切疾苦,一切劫难统统消除,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但是弥勒总佛祖的新佛法只渡忠心善良之人。在当今娑婆世界:五毒日盛吃人心,妖魔鬼怪舞翩跹,忠心之人难取一,善良之人取二分。

Ⅸ 和尚坐在荷花边什么意思

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墨翰林书

有一天,李调元来到川东的一座山上,庙中长老素闻李调元之名,赶紧亲自前来接待。长老和尚也很好客,领着李调元山前山后、庙里庙外,看了一个尽情尽兴。并把他请入方丈室中,办了一席很丰盛的素宴款待他。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和尚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还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和尚这才说出原委。

原来,这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画的,画的是三两枝出水的荷花。当时正逢江南地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留墨,唐伯虎也毫不推辞,悬腕展臂,龙飞凤舞写下几个大字:

“画上荷花和尚画”

当时的长老和尚刚要提问,唐伯虎就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此对的下联,此人必是当今奇才!”说完甩笔而去。可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找不到有人能对得出下联来。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怎么一说,兴趣陡增,马上要长老和尚把画给他看,果然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他望着这个对子一寻思,才发现其中的妙处。原来,这句七字对,无论正念反读音都一样,难怪唐伯虎要出此大言。
李调元对画沉思片刻,微微一笑,向长老和尚说:“大和尚,请借墨砚一用!”长老和尚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说:“请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对联之旁,写下一联:

“书临汉墨翰林书”
从此,这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室中了

热点内容
宿迁玫瑰花海 发布:2025-05-23 21:16:19 浏览:201
七夕邻里图 发布:2025-05-23 21:16:19 浏览:446
人牡丹鹦鹉 发布:2025-05-23 21:11:56 浏览:74
德国32花卉 发布:2025-05-23 21:11:02 浏览:948
樱花和奇奇 发布:2025-05-23 20:59:58 浏览:399
七夕节快到了送什么礼物 发布:2025-05-23 20:58:28 浏览:466
看粉红牡丹花 发布:2025-05-23 20:58:19 浏览:661
梅花造型图片大全 发布:2025-05-23 20:56:50 浏览:498
日本奈良樱花祭 发布:2025-05-23 20:53:08 浏览:79
少女前线情人节装扮 发布:2025-05-23 20:48:12 浏览: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