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荷花舞校

荷花舞校

发布时间: 2023-03-02 16:06:41

A. 中国荷花舞蹈联盟考级证书国家认可吗是真的吗

国内舞蹈考级认证国家承认的,正规的中国舞考级证书有三种,发证单位分别是版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权舞蹈家协会、中国歌剧舞剧院。其它资料显示还有: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考级(芭蕾舞考级)、中国专业人才库管理中心、中国歌剧舞剧院中国舞考级、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国专业人才库全国少儿表演考评中国舞考级(芭蕾舞考级)、华彩中国舞考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要是国家批准可以面向社会宣传并参与考级的都是认可的,证书上有印章有官网的!

B. 小荷花舞蹈大赛在南京哪里举行

2018年“小荷花舞蹈大赛”将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主办方为南京爱乐舞蹈学校。

C. 荷花杯舞蹈大赛

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决赛10月1日至4日在山西太原举行。大赛共分普通院校和专业院校两个组别,共有69件作品经过层层筛选从600多件报名作品中脱颖而出。就在这些校园舞者在舞台上尽情展现他们几个月来的排练成果时,大家还发现,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们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

评委明文军

风格不同,但发现问题的角度相同

和9月29、30日两天的半决赛不同,决赛阶段除舞蹈节目表演外,还增设了“即兴表演”的考核,由每支队伍派一名选手参加——现场抽取表演命题,并在短暂的音乐提示后完成一分钟左右的即兴表演。和很多同类型比赛一样,这一环节中评委的点评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部分。

——“你注意到那个粉红的颜色,迅速换到了浅色的这一面披在身上、开始了造型,抓的相当准确,”

——“缺点在哪儿呢?缺点在这个忐忑不安是在干什么?你看这个题目,“忐忑不安的期待”,期待是主体,忐忑是限定”

——“我认为整场比赛你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如果你能够在你的动作当中,再把股民的这种动和静能抓好,就更好了”

——“因为你没有穿过高跟鞋,所以你刚才做的一些动作其实是穿高跟鞋时无法做到的,看来平常对生活的观察还不够”

这就是担任本次比赛“即兴表演”环节的两位评委冯双白(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博士生导师、本次比赛评委会主任)和明文军(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对选手们进行点评的部分内容。

几天的决赛下来,大家已经发现了两位评委迥然不同的语言风格,一位更幽默、一位更严格。不过只要选手表现的好,他们同样不会吝惜赞美之词,而在分析不足时,他们又都发现了一个相同的问题:审题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点在第一天的比赛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这主要是因为我们先进行的是普通院校组的比赛,很多同学之前可能都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训练。再加上又是第一场决赛,大多数同学都还比较紧张”,冯双白评委分析道。

比如,“第一个冲刺的人”,评委认为选手只注意表现“冲刺”而忽略了“第一个”; 的确,对于很多来自普通院校、没有太多舞蹈基础的同学来说,这一环节的考核很容易使他们不知所措:有时候偏偏是男同学要表现“俏媳妇”,女同学要表现“嘎小子”;刚演完现代舞就要立刻变身成“拉车的老黄牛”,刚扭完秧歌则要突然化作“花丛中的蝴蝶”……好在这其中的“不容易”都被两位评委看在眼里。

因此当明文军评委对一位男选手“发脾气的小妞妞”的即兴表演进行点评时,禁不住现场主持人和观众的盛情邀请,他走上舞台,亲自示范起了该如何做好如“发脾气的小妞妞”这类反串角色,引来现场阵阵掌声。

不过比赛结束后,明文军评委回忆说,作为比赛,这种做法是不太适宜的,不过作为一种交流,为选手、为现场观众做一些回答还是可以的,但这毕竟是比赛。而如果是换到课堂上,“那我可以就这个题目展开两节课、三节课甚至是一个单元

视角不同,但对待工作的态度相同

除即兴表演环节的评委外,现场为每件舞蹈作品打分的评委们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虽然时间和次数都极其有限,但他们或情或理的发言都让大家感受到了对待评分工作的认真和严谨。比如,在2日晚上的比赛中,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三位同学表演的《孩子,抓住老师的手》是一个和512汶川地震有关的作品,其中就有家在四川的同学,可以说这件作品以极为真实的情感和与所有人产生的强烈共鸣深深的吸引了现场观众。

大赛监审组在监审过程中发现,李素华(中国教育学会舞蹈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兼秘书长、副教授)评委打出了9.45的最高分,而凌桂明(国家一级演员、上海市舞蹈家协会主席、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教授)评委则打出了8.90的最低分,因此监审组成员左青(国家一级编导、解放军艺术学院原副院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教授)提请二位评委分别阐述他们的打分依据。

凌桂明评委首先说,自己上学时在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有一点“文艺为政治服务”,所以,在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就能看到相关的作品产生,这是一个很好的表现,他也能感觉到舞蹈的前半部分,这三名演员在舞蹈技巧、舞台表现上做的都很不错,“实际上我打的分数也是不低的”;不过,林评委觉得作品后半部分的一些动作还可继续改进。比如学生在被老师保护下来后,用人工呼吸、担去尘土等方式来努力挽救老师生命的这些行为在现实抢救中很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伤害。他认为,学生在这时的第一反应应该是哭,但作品却表现的比较少……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中国舞蹈荷花奖举办六届以来,一直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评选原则,而这些评委的点评、阐述,或许能做到“管中窥豹”的作用

D. 戴爱莲《荷花舞》舞蹈种类

荷花舞,是一种社火舞,在庆阳境内颇受群众喜爱,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庆阳是我国西北地区开发较早的地域之一,也是古老的秦陇文化和农耕文化交融碰撞之地。荷花舞既吸收了甘肃中西部文化,又吸收了关中及陕北文化的艺术养分。由于舞蹈风格清新优雅,动作简练优美,易学易会,道具美观,故青年人都喜欢参演,尤其受到农村女青年的欢迎,从而达到自娱自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目的。荷花舞是原汁原味的民族民间舞蹈,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荷花舞”原名“云朵子”“地游子”,又称“地飘儿”“云影子”“地云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叫“跑花灯”“莲花灯”“荷花舞”。源于周族的赛社祭祀活动,在巫文化的影响下变成一种“乞雨”的巫神活动。西峰区内庙宇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庙会或春节时,社火队都排演“云朵子”,它是民间社火中长期保留的娱乐节目。荷花舞属集体舞蹈,演员一般都在几十人以上,最少不下六人,适宜在各种场合表演。

荷花舞起源于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董志塬上,建国后被中国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坛。荷花舞定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到此采风,将“云朵子”改编定名为“荷花舞”,在波兰演出获金奖。从此荷花舞登上了艺术舞台,成为中国舞蹈艺术保留节目之一。与此同时,西峰区寨子乡社火队依“云朵子”设计出新的构型道具,增添了新的内容进行社火演出。90年代庆阳师范学校荷花舞作为校园文化的典型进行设计排练。本世纪初,“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连续三届排演成500人阵容的大型舞蹈,受到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喝彩。

荷花舞集曲艺、音乐、纸扎、民间美术于一体,从“云朵子”、“云影子”、“莲花灯”等民俗观念酝酿成的汉族民间舞蹈,它不仅仅是西峰区域历史,也是中国农耕文化源头地的历史遗存,更是中国农业文明在汉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它的特征是道具别致,由云盘、云朵、油灯、莲花构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极强,反映了周代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云盘象征甘霖,云朵象征四海太平,油灯象征五谷丰登,莲花象征祥和润泽。由此构成的意念来自周代祭祀中的赛社活动,象征远古农耕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企盼,期冀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民间观念。

荷花舞的形式分边歌边舞和不歌只舞两类。边歌边舞,即在音乐伴奏中轻歌曼舞,舞姿以甩纱带为主,身段一扭三弯,摇扭相配,颇有风吹莲叶的轻柔动态。歌词共四段,每段四句,曲调为陇东民间传统小调“杨燕麦”;不歌只舞,只用舞蹈语言表演,抒发情怀,舞蹈队列常变幻花样,队形有“龙摆尾”“燕穿梭”“剪子股”等。动作要轻松自然,轻捷平稳,用“碎步”,脚跟先着地,脚尖后着地,有前脚着地,后脚跟着虚抬的姿势,走如舟穿莲群、飘逸轻柔。演员要年轻漂亮、身段苗条,一旦起舞,如水浮荷花,在池塘里轻盈漂转,美不胜收。

荷花舞的艺术效果令人神往,使人陶醉。伴着那优美的乐曲,一群少女身着淡黄色大襟上衣,浅绿色裤子,粉红色筒裙,手挽长长的草绿色纱带,端庄秀丽,婀娜多姿,幽雅地“坐”在彩灯装饰的花盘上,踏着轻盈的碎步,手中的纱带时而抛撒开去,时而收拢在握,那神态和动作美丽俊秀,清逸飘洒,个个如飘飘欲飞的仙女,人人似碧波之中的莲妹。晚间演出,在灯光的映衬下,会把人带入一种梦幻般的仙境。

庆阳人喜爱荷花舞,每个重大节日都要表演荷花舞。2002和2003年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上,庆阳人又表演了数百人参演的场面宏大的荷花舞,受到了中外宾客的热烈赞扬,如今中国舞协以荷花舞为标准,设立了中国舞蹈“荷花”奖,成为中国舞蹈最高奖,这无疑是庆阳人的荣耀。

E. 有谁知道小荷风采舞蹈大赛的要不要收参赛费每场比赛的收费标准

我们四川仁寿这边找人2980,大人如果去就是1580,然后路费我们自己出,我们一共去了30多个孩子,

F. 荷花舞是那个地方的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享誉世界舞台、载入《20世纪中国民族舞蹈经典》的“荷花舞”就源千这里,庆阳也因此被中国民俗学会命名为“荷花舞之乡”。
“荷花舞”原名“云朵子”、“地游子”,又称“地飘儿”、“云影子”、“地云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叫“跑花灯”、“莲花灯”、“荷花舞”。源于周族的赛社祭祀活动,在巫文化的影响下变成一种“乞雨”的巫神活动。西峰区内庙宇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庙会或春节时,社火队都排演“云朵子”。它是民间社火中长期保留的娱乐节目。
荷花舞集曲艺、音乐、纸扎、民间美术于一体,从“云朵子”、“云影子”、“莲花灯”等民俗观念酝酿成的这种民间舞蹈,不仅仅是西峰区域历史——中国农耕文化源头地的历史遗存,也是中国农业文明在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它的特征是道具别致,由云盘、云朵、油灯、莲花构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极强,反映了周代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云盘象征甘霖,云朵象征四海太平,油灯象征五谷丰登,莲花象征祥和润泽。由此构成的意念来自周代祭祀中的赛社活动,象征远古农耕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企盼,期冀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民间观念。
荷花舞的队形有龙摆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队形变化,它的艺术价值是壮观中寓柔雅,轻捷中有平稳,所以又称“地飘儿”、“地游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表现了农耕民族对主宰降雨的龙的崇拜,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机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队形表示太平,表达华夏民族文化的心态和灵魂的舞蹈创造,是地方传统文化对远古龙、凤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古文化对地方民俗的渗透。
荷花舞的发源、演变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在群众中产生了艺术感染和心理共鸣,同时影响扩展到周边的宁县、庆城县、正宁县等地,方圆几百里。它的着装古雅,色彩大红大绿,足刹黄土地,云朵齐裸骨,一扭一摇一弯的舞步,油灯忽悠不熄不灭的功夫,舞姿把功夫用在以腰带动云盘、荷花的转动上,披纱轻飘,甩袖悠然的轻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摇曳,这种独树一帜的民间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荷花舞定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舞蹈家戴爱莲到此采风,将“云朵子”改编定名为“荷花舞”,在波兰演出获金奖。从此荷花舞登上了艺术舞台,成为中国舞蹈艺术保留节目之一。与此同时,西峰区寨子乡社火队依“云朵子”设计出新的构型道具,增添了新的内容进行社火演出。90年代庆阳师范学校荷花舞作为校园文化的典型进行设计排练。本世纪初,“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连续三届排演成500人阵容的大型舞蹈,受到国内外专家和观众的喝彩。
荷花舞起源于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董志原上,建国后被中国舞蹈界推上世界舞坛。但它的原汁原味的艺术风格依然保留在西峰区的社火中,并被改编成500人参与演出的大型舞蹈。荷花舞的源起,对周文化在民间的遗传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对华夏农耕文化滋生的温文、典雅、优美的艺术形象更具有探索价值。在现代的艺术园地里,轻捷、飘逸、热烈的舞姿和气氛更是群众文化活动保留的舞蹈艺术。

G.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到底怎么样

别听那个人瞎说 贵大艺术学院是1本 那个人在好多地方都发过同样的话 8成是其他学校的学生来捣乱的

贵州大学还不错 至少比云南艺术学院好些 贵州省每年很多商业活动或者政府活动 都会请贵大艺术学院的来演出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出过的明星有

戏剧系的
聂远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
宁静 (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记得好像是表演系的)
刘孜 (贵州大学艺术学院)

美术的
我不了解 但确实有很多名人 上次还在报纸上看到 现在忘了 不好意思

舞蹈系
贵大很牛的专业 非常之榜

播音主持 贵阳电视台 和贵州卫视有很多主持人 都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的

其他不了解

师资力量我只知道表演系和播音主持系的很厉害!超级厉害 在贵州大学艺术学院里面是公认的 特别是张海玲老师 那个台词 那个叫榜啊!贵大里面没有一个人不佩服她 其他的王老师 贺老师都是很不错的老师!都是教授级的人物
哦!还有!金竹老师也不错 她就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的 经常参加话剧演出 她也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的主持人

总之只要你来这不是来玩的 你一定会学到东西的

原先贵州大学艺术学院主要是校园环境不太好 位于太慈桥 但是现在贵州省投资34亿修建贵州大学 届时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将会搬迁到贵大新校区 据说2012年搬过去 我在网上都看过贵州大学的视频了 真漂亮啊 好期待啊 但愿快点搬过去

H. 小荷花舞蹈培训学校怎么样

小荷花艺术学校 是由泸州市江阳区、龙马潭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于1998年审批的民办非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综合学校。
学校开设有舞蹈、跆拳道、美术、英语、作文、数学、音乐等20余个专业。办学十余年来,一直以发展民办教育争创一流素质教育品牌为终级办学目标。学校现有校舍面积1万2千余平方米,各学科规范教室(训练厅)近110间。四个培训校区和三所幼儿园,以及成人才艺培训中心。拥有学生近万人,教职员工100余人,其中具有大专、本科文化程度教职员工占全校员工总数的90%。在2007年被四川省民政厅授予“民办非企业先进单位”称号,从04年起连续被市教育局评为“办学先进单位”。目前,小荷花艺术学校为中国跆拳道协会泸州定点个人考级绶带单位、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书画等级考试”泸州市定点考级单位、四川省艺术职业学校泸州生源培训基地。最近被批准为四川省第6届中小学生艺术人才大赛报名点。
小荷花艺术学校在历届省、市级的学生艺术比赛中均名列前矛。在各类专业测试中,优生率达90%,合格率达100%,历年都有优秀学生在“小荷花”学习后考上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四川音乐学院、四川舞蹈学校等理想重点院校。
小荷花附属幼儿园是小荷花艺术学校直属特色艺术幼儿园,被评为市民最喜爱的幼儿园。 随着学校不断地发展壮大,各方面的建设也日趋完善。通过开展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已打造出了一支稳定的专职教师队伍和优秀的教学管理团队,全面贯彻“让学生成材、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以“办艺教名校、炼一流师资、施优秀管理、出丰硕成果”的小荷花办学精神,以和谐发展为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方向,用更优秀的教学服务让更多的青少年在小荷花接受更好的素质教育。 如今,小荷花人正意气风发,在“一城酒香半城荷”的目标上作跨越式的发展,力争把小荷花打造成一所在川南地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名校。

I. 建国初期,职业舞蹈教育对于舞蹈专业建设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60年弹指一挥间,60年舞蹈花绚烂。

20世纪上半叶,由于经历长期战乱,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舞蹈,濒于衰落与失散。除了自宋朝以来被保存容纳于戏曲的部分尚有专业演出之外,民间舞蹈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潜存于广泛的民俗生活之中。1919年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推动社会变革的新浪潮,舞蹈做为一种新文化形态,也更新了观念开始涌动:二、三十年代黎锦晖等新型的歌舞剧流行于城市;李伯钊在中国苏区组织起革命的歌舞;三、四十年代吴晓邦掀起新舞蹈运动;戴爱莲积极对边疆民间舞蹈的收集与演出;康巴尔汗、贾作光等对少数民族舞蹈的继承与发展;尤其是延安等革命根据地蓬勃的群众秧歌运动,都在抗日救亡、民族解放斗争的时代洪流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舞蹈艺术踏上了艰苦创业的道路。l949至l966年是当代中国舞蹈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新一代舞蹈工作者意气风发,掀开了中国舞坛最初的序幕。他们随着时代的脉搏,奋力反映当时火热的生活,创作出如《人民胜利万岁》、《乘风破浪解放海南》、《藏民骑兵队》、《和平鸽》、《草原上的热巴》、《丰收之夜》等作品。随后十年,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题材作品的创作,进入了十分活跃的时期,尤其部队舞蹈工作者的热情更为突出。这一时期出现的诸如《艰苦岁月》、《飞夺泸定桥》、《大刀进行曲》、《狼牙山五壮士》、《罗盛教》、《三千里江山》、《不朽的战士》、《野营路上》、《夜练》、《洗衣歌》、《丰收歌》等等,都是一批优秀的作品。它们以独到的构思,高昂真挚的情感和动人的舞蹈形象,热情地再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斗争历史,歌颂了新生祖国的幸福生活。

由于党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对濒于失传的民族民间舞蹈进行了大力的抢救,大批新舞蹈工作者纷纷走向农村、草原、边寨深入生活,向民间艺人学习,在浩如烟海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中汲取营养。经过l95l年的“红五月舞蹈大会演”,1953年、l957年的第一、二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和1955年的“全国群众业余音乐舞蹈会演”之后,一大批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汉族舞蹈,经过整理、编创后从广场走向舞台,从业余走向专业,以崭新的面貌先后与观众见面。如《红绸舞》、《腰鼓舞》、《狮子舞》、《龙舞》、《采茶扑蝶》、《花鼓灯》、《荷花舞》、《跑驴》、《花鼓舞》、《大秧歌》、《春到茶山》、《采红菱》、《花伞舞》、《江南三月》等等。这些舞蹈具有较强的民俗色彩、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舞蹈同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局面。蒙古族的《鄂尔多斯》、《挤奶员》、《盅碗舞》,维吾尔族的《打鼓舞》、《盘子舞》、《摘葡萄》,朝鲜族的《扇舞》,傣族的《孔雀舞》,黎族的《草笠舞》,苗族的《苗族青年舞》,彝族的《快乐的罗嗦》、《阿哥追》,回族的《花儿与少年》等等,它们或风格独特、韵律典雅,或情感粗犷,动律秀美,将少数民族渊远流长的舞蹈形象,如诗如画地呈现给中外观众。

新中国不仅为舞蹈事业的发展开拓了大道,而且为舞蹈新秀的崛起创造了良机。这一时期,在为数众多的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并在国内外具有突出影响的是舒巧、斯琴塔日哈、崔美善、张均、赵青、白淑湘、陈爱莲、阿依吐拉、莫德格玛和刀美兰。她们的表演才华与艺术成就在新中国舞蹈事业的进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显现着无可替代的艺术魅力。她们的艺术成就在于其对舞蹈事业的真挚热爱和持之以恒的刻苦努力,她们是新中国第一代舞蹈家中的杰出代表。

中国舞坛“十大名家”的出现,是建国十七年间特有的舞蹈现象,她们光彩照人的艺术成就与艺术造诣,迄今难以逾越。

同时纳入舞蹈与戏剧范畴的中国舞剧,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曾初露端倪,而真正得到繁荣发展,却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舞蹈艺术从远古时期的巫术礼仪到舞剧这一形式的出现,经过了数千年漫长的历程。商周时的乐舞奴隶,可以说是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舞蹈艺人。至秦汉宫廷乐舞盛行,曾出现过诗、歌,乐、舞以及武术杂技等为一体的“百戏”,魏晋南北朝各民族与东西方舞蹈的大交汇,特别是丝绸之路的通达,为隋唐五代乐舞的鼎盛辉煌奠定了基础。当时做为宫廷乐舞的《燕乐》,拥有极大的机构,唐玄宗亲自开创的乐舞作坊—梨园,竟达五百人之多,足见其当时盛况。宋元之后由于戏曲艺术的兴起,舞蹈渐渐融于其中而淡化了独立的艺术地位,但因此也使舞蹈与戏曲结下了不解之缘。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舞蹈教育家在实践中 把舞蹈从戏曲中分离开来,既保留戏曲舞蹈特有的形体动律,又将之动作、技巧、表情、身韵予以发展,成为独具舞蹈特征的完整体系即中国古典舞教程,奠定了创立中国新古典抑或民族舞剧的重要基础。

民族舞剧最初的探索是从舞剧《盗仙草》开始的。在京剧名家的帮助下,舞蹈工作者成功塑造出白娘子的舞蹈形象。《盗仙草》的意义在于它是首部以戏曲舞蹈为基础创作的新古典舞剧。它与尔后出现的《碧莲池畔》、《东郭先生》、《海蚌姑娘》、《芙蓉花仙》等脱胎于同名戏曲的作品一道,充分显示了中国古典舞剧的魅力,为建立中国舞剧这一新的艺术形式,进行了有益和成功的实践。

1957年舞剧《宝莲灯》的问世,开创了中国舞剧创作的新纪元,并对当时的舞剧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并蒂莲》、《刘海砍樵》、《石义砍柴》等一批民族舞剧竞相登台;革命历史及现实题材的舞剧如《黄继光》、《蝶恋花》、《秦岭游击队》、《雁翎队》、《八女颂》、《刚果河在怒吼》等纷纷上演,舞剧创作出观了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同时,少数民族题材舞剧亦有可喜的收获。像黎族的《五朵红云》、蒙古族的《乌兰保》、彝族的《凉山巨变》等,都是最早以舞剧形式反映少数民族生活的成功作品。这些舞剧将色彩绚丽的少数民族舞蹈与戏剧内容有机结合,使许多少数民族舞蹈转化为戏剧性的舞蹈形象并独具一格。

在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前后,三部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民族舞剧引起中外观众的广泛瞩目。《鱼美人》以华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和强大的演员阵容,令中国舞剧舞台斑斓夺目。它在借鉴欧洲芭蕾舞剧的艺术形式和结构方法上的偏重,特别是剧情的设置与中国传统的戏曲模式明显不同,其中的《蛇舞》、《珊瑚舞》等流传广泛并在国际比赛中获奖。《雷峰塔》是继《宝莲灯》之后又一部大型民族舞剧。它浓郁的气氛渲染、精心的意境营造、鲜明的人物刻画,不仅凸显出舞剧的重要特征,而且使舞剧充满诗情画意,给予观众由衷的审美愉悦。《小刀会》,明显拓宽了舞剧创作的道路。它以传统戏曲舞蹈为基础却不受其束缚,广泛吸收中国民间舞和武术但予以创新,特别是对武打的设计超脱程式化的表演进行了创造性变革。《小刀会》因充满阳刚之美并富于中国气派而独树一帜,使其成为中国舞剧的代表作之一。

简言之,建国十七年的中国舞剧,冲破了戏曲舞蹈的樊篱,与民间舞蹈相结合,融入传统的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手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但是其间所表现出的深受戏曲化的结构方式影响和编导手法雷同的局限性,也逐渐受到美学思想的挑战。尽管如此,这一时期仍不失为一个民族舞剧人才辈出、创作活跃和硕果累累的时代。

源于意大利、形成于法国的欧洲古典芭蕾 以其严谨规范的科学训练、高度的形体技巧和优雅华贵的气质,被誉为人类艺术皇冠上的一颗璀灿明珠。建国后芭蕾艺术完整、系统地进入中国,始于1954年前苏联芭蕾专家的到来和北京舞蹈学校的建立。l957年该校师生排演了德贝瓦尔的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是中国舞台上首部完整上演的欧洲古典芭蕾剧目。1958年,世界著名芭蕾舞剧《天鹅湖》在北京隆重上演.在国内外产生极大反响,它标志着中国芭蕾艺术发展的新纪元,成为当时中国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之后,年经的中国芭蕾艺术工作者又连续排演了世界芭蕾名著《海侠》和《吉赛尔》以及《西班牙女儿》、《巴黎圣母院》、《泪泉》,体现了年轻的中国芭蕾舞编导独立创造的才华。中央歌剧舞剧院芭蕾舞剧团1964年演出的《红色娘子军》,是第一部中国芭蕾舞剧。它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首次塑造了吴琼花、洪常青等栩栩如生的芭蕾舞当代人物形象。上海舞蹈学校莅年演出的根据同名歌剧改编的《白毛女》,同样是中国芭蕾舞剧的新收获。这个在我国人民中家喻户晓的故事,被成功地以芭蕾形式再现舞台,浓厚的乡土气和激昂的斗争场面,使舞剧颇具时代风采。

与此同时,中国舞蹈界对东方舞的学习、研究和演出也取得引人瞩目的成绩。“东方舞”的大概念不囿于地缘上的划分,它实际涵盖了亚.非、拉美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舞蹈。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成立的东方歌舞团,一方面向各国人民介绍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努力学习和表演亚非拉美的民族民间舞蹈。《拍球舞》(印度)、《八木小调》(日本)、《赞王歌》(尼泊尔)、《百花园中的仙女》(柬埔寨)、《古典双人舞》(缅甸)、《罐舞》(斯里兰卡)等受到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当年东方歌舞团严谨庄重的艺术作风和独一无二的演出风格在海内外享有盛名,被誉为“东方之花”。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是中国舞蹈进程中辉煌壮丽的一章。这部为庆祝建国十五周年而创作的史诗,以豪迈恢弘的气势和波澜壮阔的场景,形象描绘出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百折不挠的英雄业绩,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和力量。《东方红》中的舞蹈如《葵花向太阳》的壮美,《飞夺天险》的高超,《情深意长》的灵秀,《游击战》的轻捷以及《伟大的节日》中色彩斑斓的团结欢乐气氛等等,都为这部史诗增添着绚丽的光芒。它的成功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成为中国音乐舞蹈史上的里程碑。

1949—1966年,受到党和国家关怀与重视的中国舞蹈艺术得到迅速发展。其秉承古老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民族民间的丰田沃土里扎根、开花、结果;同时也以其民族精神的博大和进取,包容并吸纳着人类一切优秀文化的丰硕果实。这一时期,舞蹈工作者锲而不舍,以辛勤的汗水浇开了数以万计的舞蹈之花,奠定了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基础,创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绩。

热点内容
置石盆景 发布:2025-05-22 13:49:52 浏览:752
桂林仿绿植 发布:2025-05-22 13:44:49 浏览:225
世界之窗到花卉世界 发布:2025-05-22 13:38:19 浏览:654
盆景7贤 发布:2025-05-22 13:38:11 浏览:49
七夕节约 发布:2025-05-22 13:36:54 浏览:713
洛阳插花培训学校 发布:2025-05-22 13:31:57 浏览:935
插花中的水切 发布:2025-05-22 13:31:08 浏览:141
樱花可颂 发布:2025-05-22 13:26:12 浏览:392
高清荷花壁纸图片大全 发布:2025-05-22 13:10:37 浏览:933
花语拌三鲜 发布:2025-05-22 13:03:09 浏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