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根长表面
❶ 兰花根长出盆是什么情况
听到好多人都在说兰花根系越狱这个词,越狱是什么原因呢?就是我们养的兰花的根系都从土面以上往外长不去往下扎,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样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就来给大家说一下,如果您的兰花的根系出现越狱的情况,全部长出盆土表面,一定要注意这四个原因,合理的去救治才能够保证它盆土内全是白根。
4、太久没翻盆了
养兰花根系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我们需要定期的换盆,从小盆换到大盆里,也要定期的去给它修理一下根系,如果您养了很久没换盆,它的根系必然会长满,把植料全部吃掉。本身颗粒土之间的间隙被所有的根系填满了以后,它再长出新根来就扎不到土壤当中去了,没办法,只能出长出盆土表面。这也是造成兰花出现根系越狱的一个主要原因,所以养兰花定期的换换盆,定期的修修根,对它新根生长是有好处的。
❷ 兰花根的形态特征是什么样子的
兰花的根多为圆柱状,常呈线形,无主根与侧根之分,粗大而肥壮,大多呈灰白色。根的前端有明显的根冠,其作用是保护根尖生长点。根的主要功能是吸收和储存水分与养料。
在杓兰亚簇(Cypripedilinae)绝大多数地生种类的根上生有大量的根毛。附生兰的气生根是由中心的维管束和周围疏松的海绵组织构成,皮层的受光部分可以变成绿色而进行光合作用,这一层海绵状的组织称为根被。
兰花根的内部结构为典型的单子叶植物类型。其皮层细胞较为发达,在根组织内或根际周围通常共生着根菌,也称作兰菌、菌根,它属于真菌类,这些菌丝体侵入兰花根的内部后,逐渐被兰花分解、吸收,供作兰花的养分。这种现象对于根系生长在空中的附生兰尤为重要,因为根在空中无法直接吸收养分,只有靠这些根菌固定空气中的氮后,再消化吸收根菌所含的养分,就象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帮助固定空气中的氮,能促进豆科植物生长一样。尤其是兰花的种子,仅有发育不完全的胚而无胚乳,无法自行发芽生长(组织培养除外),在自然条件下,兰花种子的萌发需要这些根菌侵入,并把所含养分供给胚以后,才能萌发生长。
生长在地下的根称地生根,生长在空气中的根称气生根。无论地生根还是气生根,其内部构造基本相同,分外层、中层和内层。最外层是根被组织,它源于表皮组织,根被组织的细胞为长筒形,多角,由中心向外辐射状排列。根被细胞成熟时,原生质解体,细胞发生加厚的条纹。根被组织的功能是保护皮层,吸收水分,减少和保护皮层内部水分的散失。兰根的中层为皮层组成,细胞比较发达,约有20层多角形细胞组成,厚度约为根被组织的3倍,占根的大部分。最外面与根被相连的一层组织为外皮层,由单层细胞组成,辐射状排列,整齐,体积大于一般的根被细胞,其内是皮层,皮层细胞是活的细胞,有的含有针状结晶体,有的含叶绿体,有的含共生的根菌。
兰根的内层为中心柱,即兰根腐烂后留存的线状的“筋”。中心柱最外层与皮层相连的为内皮层,内皮细胞上凯氏带很发达。紧贴内皮层的一层是维管束鞘。内皮层与维管束鞘都有两种不同构造的细胞,在韧皮部外周的为厚壁细胞,在木质部外周的则为薄壁细胞。后者是输导组织,主要运输水分和养分;前者主要是加强根的强度。
兰根有多数的维管束,其木质部和韧皮部都是分开呈辐射状排列,在它们的周围有纤维组织,成为管柱,中心为薄膜细胞的髓部。
多数附生兰除地下根之外,还有许多气生根,其功能除吸收、固定和保护外,有叶绿素的部分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❸ 兰花的根长很多白点是虫卵吗
兰花的根上有很多白点,有可能是虫卵。
可以喷上一些杀菌的药物,很容易就可以杀死这些虫卵。
❹ 兰花根长了像透明豆一样的什么
兰花的“水晶头”。
兰花根部出现透明颗粒,是这棵兰花健壮,透明颗粒是保水的,好比小水库,俗称“水晶头”。其实就是兰花生长状态旺盛时期,长出来的新根。当发现家里的兰花盆中有水晶头的时候,可以经过检查修剪,然后再次栽种,还可以生根发芽,长出兰花小苗。
❺ 兰花根长出植料表面,需要怎么处理
兰花根冒出植料表层,必须如何处理?个人见解:掀开植料,将裸露在外的白根再次埋入植料中。正常根茎都是会向下生长,只会在根茎爬满盆栽花盆的情形下才能横着或是向上生长。根茎长期性裸露在外,并没有植料遮盖就可能损害水份,而造成根茎损害。因此,要妥善处理根茎露出的现象植料完好无损,换一个大一点的盆栽花盆再次种植。根茎往往向上生长裸露在外,是由于盆栽花盆内没有空间。这时候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换一个大一点的盆栽花盆。倒盆的前提下,剪修去根烂,空根,并填补少许植料。
并且四壁透气性能比较差,只能作为欣赏的用处,作为养兰花是中看不中用的。假如买回家后一直没有倒盆,那么它原来就已很爆棚的兰根就没有发展趋势空间,这时候新发出来的根便会往上找寻室内空间。大花蕙兰根茎十分比较发达,每一年的生根量也是很多的。那样的话就需要倒盆剪根了,将一些过老的、不好的、有时间烂征兆的兰根所有剪修整洁。用透气性好的植料重上盆,移盆时不能用鲜花店的那种盆栽花盆了。改成透气性好的紫砂盆或是室内空间大一点的塑料脸盆都能够。汇总:大花蕙兰的根部有趋水溶性、趋脾气、趋肥性,简单地说便是哪里的水、肥、气够好,它就会向着这个角度寻找。
❻ 兰花根长出地面可以剪掉吗
不必剪,不要剪,它既然长出土面,自然有它的道理,它自己知道自己需要怎么生长,特别是有些洋兰如蝴蝶兰等,有时其根甚至能把盆包起来。
❼ 我的兰花根部长了像白色线一样的东西,接着根部也烂了,整株发黄慢慢就枯了,请问这是什么病,怎么治疗
兰花白绢病,白绢病又称白丝病、菌核病。发病始自兰株近地茎部,初呈黄色至淡褐色的流水病斑,后变褐至黑褐色腐烂,并在根际土壤表面及茎基部蔓延,破坏茎部并感染幼叶和根部,叶鞘、根群产生白色菌丝;被害部位呈水渍状,腐烂变软,发黑,直至叶片枯萎,病菌扩散至假鳞茎,菌核由白色变为赤褐色至茶褐色坏死,严重时整株叶丛枯死。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真菌。4至5月开始侵染,6至8月发病高峰期,病害发生迅速,导致被害兰株烂枯死亡。
白绢病
防治措施
1.改变养兰的基质酸碱度
此病在基质偏酸(pH值小于5.3)时易发病。所以在基质中拌入1/10体积比的草木灰,或浇施0.3%石灰水将pH值调高,使之达到6.5左右,可减少白丝绢病的发生,效果明显。
2.土壤消毒
基质土壤用0.2%五氯硝基苯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消毒,也可用五氯硝基苯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粉剂800倍液喷洒根际和土壤,或用五氯硝基苯粉50克拌半干湿细沙土4至5公斤,撒在病株根茎处,可抑制病情蔓延传播。
3.撒新鲜草木灰预防
南方5至6月多雨季节,土壤湿度较大,易在盆面发生白绢病,应迅速搬出兰场“隔离”,并将基质扒开,将染有菌丝的基质取出,将病根剪除,喷施高猛酸钾溶液1000倍液消毒,也可用70%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喷施根系、伤口,并撒新鲜草木灰在兰根周围,然后覆上基质护根,2至3天后才浇水,如基质湿可推迟5至 7天后再浇,防治效果良好。
4.改善通风条件
当病害发生时,用医用氯霉素针剂2000倍水溶液,淋施病株,每日一次,连浇3次。一旦发病应剪去病叶,改善通风条件,将全株兰浸于10%的硫酸铜溶液中消毒。对附近兰株,也要全面喷施,淋湿基部、盆面,每日一喷,连施2次,可控制病情,防治效果良好。
5.氯霉素喷洒
新芽长出土面后,每周用0.05%氯霉素喷施一次,连喷2至3 次,如盆土干燥时,可用此药浇施,以预防细菌感染。也可浇喷阿斯匹林1500倍液,可增强兰株免疫力,阻止病菌侵入、扩散。
6.其他喷药
新芽伸长期和展叶期,可选用医用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或青霉素混合稀释成2000倍液,淋洒病株,并全面喷药,每3至4天一次,连喷2次,防治效果良好。
发病后喷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至10天喷一次,连喷2至3次,防治效果良好。也可在阴雨或降雨前后喷药防治,可采用50%速克灵粉剂500倍,或50%农利灵(乙烯菌核利)粉剂500倍液,杀毒矾500至6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300倍液,喷施株茎、叶片、盆面,防治效果显著。
❽ 兰花的根是什么样子
兰花的根系有直立根与横走的根系,直立根较为粗壮,并且呈现扁圆状,其中有较短的节间,外表呈现棕褐色,横走的根系较为纤弱,并且节间也比较的长,外表是黄白色,养殖多年的兰花的根系还会出现木质根,需要及时的将其修剪掉,避免养分的消耗。
兰花根系简介

兰花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适当的补充养分,这样方可促进根系生长,促进新根的萌发,使其生长的也会更加的旺盛,定期的给土质进行消毒,可以减少病虫害,使其快速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