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心海棠
㈠ 看到鲜花盛开想起朱熹的诗句是
1. 关于鲜花盛开诗句
2. 关于鲜花盛开的诗句
关于鲜花盛开诗句 1.关于鲜花盛开诗句有哪些
1、《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代: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3、《紫薇花》唐代: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4、《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 题榴花》唐代: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5、《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2.关于鲜花盛开诗句有哪些
1、《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代: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3、《紫薇花》唐代: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4、《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 题榴花》唐代: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5、《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3.描写鲜花怒放的古诗有哪些
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释义: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释义: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3.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李商隐《荷花》
释义: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4.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释义: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出倾城之貌。
5.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澡《春日》
释义: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6.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王建《赏牡丹》
释义:这花声价不同其他花草,绽放时刻溢满整个国都。
7.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元稹《桃花》
释义: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8.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释义:傍晚的秋露洗净了花枝,烂漫的花朵占尽了天时;
9.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释义: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10.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罗邺《梅花》
释义:一簇簇梅花绽放压低枝头,不用翻山越岭到处栽种,随处都可成活。
4.有没有描写花盛开的古诗词
一、丽春
唐代:杜甫
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
少须颜色好,多漫枝条剩。
纷纷桃李枝,处处总能移。
如何此贵重?却怕有人知。
释义:春天花草丰茂,丽春花开得最好。刚开时色彩好,茂盛时很烂漫。那么多的桃李枝,移到哪里都成活。为什么丽春贵重?说出来怕被人知。
二、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释义: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三、雪梅·其一
宋代: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释义: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四、寒菊 / 画菊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释义: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五、咏菊
清代: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释义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5.花朵盛开的诗句
1油菜花:油菜花开满地金,鹁鸪声里又春深。
2素心花:垂帘莫对此花身,意态修然欲出尘,淡写风神浓 写韵,天涯知有素心人
3百合花: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4梅 花:一片两片两三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5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芙蓉花: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
7迎春花: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8秋海棠: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9山茶花: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10月季花:花谢花开无日了,春来春去不相关。
终于都找到了,满意么:)6芙蓉花: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
6.描写“鲜花盛开”句子有哪些
1. 桃花开得热烈,红得美艳,宛如姑娘白里透红的脸颊。
2. 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
3. 水仙花像婷婷玉立的仙女,既漂亮又高雅。
4. 它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花儿,都在金色的阳光中点头含笑,好像在欢迎你。
5. 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粉嘟嘟的桃花林,多美呀!我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我奔跑在铺满桃花瓣的小径上,闭着双眼,呼吸着夹着桃花淡淡幽香的空气,倾听着花儿被风拂过的声音,我感到这一切是多么幸福呀!
6. 绽放的昙花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7. 公园里的花漂亮极了,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8. 凤凰花开起来一片火红,一株这样的乔木,到花期竟然找不到一片绿叶,全是红花,开得那热烈,慷慨!
9. 五彩缤纷的菊花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雪、粉的若霞……
10. 花开得如火般茂盛。
11. 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穿俊来往。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彩蝶飞舞;此间的一切都投进了小河的怀抱。
12. 桂花树象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园子的中间,在秋天里,散发着她独有的魅力。碧绿的叶子非常茂盛,一朵朵黄色小花像一粒粒米粒点缀着绿叶,清新,雅致,美丽。
13. 那漫山遍岭的山茶花红得这样鲜艳,火热,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红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又好像千万面旗帜在飘扬。
14. 桃花开了,白色的桃花洁白如玉似棉,粉色的桃花粉如绽放的杜鹃
15. 菊花花开得美丽像金色的麦浪!
关于鲜花盛开的诗句 1. 关于鲜花盛开诗句有哪些
1、《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代: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3、《紫薇花》唐代: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4、《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 题榴花》唐代: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5、《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2. 关于鲜花盛开诗句有哪些
1、《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代: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3、《紫薇花》唐代: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4、《题张十一旅舍三咏榴花 / 题榴花》唐代:韩愈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英。
5、《宣城见杜鹃花 / 子规》唐代: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3. 花朵盛开的诗句
1油菜花:油菜花开满地金,鹁鸪声里又春深。
2素心花:垂帘莫对此花身,意态修然欲出尘,淡写风神浓 写韵,天涯知有素心人
3百合花:学染淡黄萱草色,几枝带露立风斜。自怜入世多难合,未称庭前种此花。
4梅 花:一片两片两三片,三片四片五六片,七片八片九十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5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芙蓉花: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
7迎春花: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与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
8秋海棠:暗中自有清香在,不是幽人不得知。
9山茶花:惟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
10月季花:花谢花开无日了,春来春去不相关。
终于都找到了,满意么:)6芙蓉花:玉蕊坼蒸粟,金房落晚霞
4. 描写各种花朵盛开的诗词都有哪些,谢谢
1.北宋诗人林逋的七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2.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首诗是郑思肖的《画菊》
3.卜算子·咏梅
陆游(南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5.不第后赋菊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6.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7.墨梅•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8.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好多好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希望有所帮助
5. 描写鲜花怒放的古诗有哪些
1.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释义:黄四娘家花儿茂盛把小路遮蔽,万千花朵压弯枝条离地低又低。
2.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释义: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3.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李商隐《荷花》
释义:夏日荷花绽放,摇曳多姿没有什么花能与之匹敌,它的花香也是别具一格。
4. 丽宇芳林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陈叔宝《玉树后庭花》
释义:楼殿高阁前有芳林花草竞相争春,妃子们本就貌美如花,再加上盛装打扮,更加显出倾城之貌。
5.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汪澡《春日》
释义:篱笆外将开未开的桃花探头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
6. 此花名价别,开艳益皇都。——王建《赏牡丹》
释义:这花声价不同其他花草,绽放时刻溢满整个国都。
7.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元稹《桃花》
释义:桃花朵朵盛开,那或深或浅的颜色,好似美貌姑娘面容上浓淡相宜的薄妆,让人心怡。
8.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杜牧《紫薇花》
释义:傍晚的秋露洗净了花枝,烂漫的花朵占尽了天时;
9.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曾巩《城南》
释义: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10. 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罗邺《梅花》
释义:一簇簇梅花绽放压低枝头,不用翻山越岭到处栽种,随处都可成活。
6. 描写“鲜花盛开”句子有哪些
1. 桃花开得热烈,红得美艳,宛如姑娘白里透红的脸颊。
2. 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 3. 水仙花像婷婷玉立的仙女,既漂亮又高雅。
4. 它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花儿,都在金色的阳光中点头含笑,好像在欢迎你。 5. 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粉嘟嘟的桃花林,多美呀!我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
我奔跑在铺满桃花瓣的小径上,闭着双眼,呼吸着夹着桃花淡淡幽香的空气,倾听着花儿被风拂过的声音,我感到这一切是多么幸福呀! 6. 绽放的昙花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7. 公园里的花漂亮极了,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8. 凤凰花开起来一片火红,一株这样的乔木,到花期竟然找不到一片绿叶,全是红花,开得那热烈,慷慨! 9. 五彩缤纷的菊花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雪、粉的若霞…… 10. 花开得如火般茂盛。 11. 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穿俊来往。
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彩蝶飞舞;此间的一切都投进了小河的怀抱。 12. 桂花树象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园子的中间,在秋天里,散发着她独有的魅力。
碧绿的叶子非常茂盛,一朵朵黄色小花像一粒粒米粒点缀着绿叶,清新,雅致,美丽。 13. 那漫山遍岭的山茶花红得这样鲜艳,火热,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红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又好像千万面旗帜在飘扬。
14. 桃花开了,白色的桃花洁白如玉似棉,粉色的桃花粉如绽放的杜鹃 15. 菊花花开得美丽像金色的麦浪。
7. 描写“鲜花盛开”句子有哪些
1. 桃花开得热烈,红得美艳,宛如姑娘白里透红的脸颊。
2. 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
3. 水仙花像婷婷玉立的仙女,既漂亮又高雅。
4. 它那一片片椭圆形的叶子,一朵朵美丽的花儿,都在金色的阳光中点头含笑,好像在欢迎你。
5. 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粉嘟嘟的桃花林,多美呀!我迫不及待的冲了进去。我奔跑在铺满桃花瓣的小径上,闭着双眼,呼吸着夹着桃花淡淡幽香的空气,倾听着花儿被风拂过的声音,我感到这一切是多么幸福呀!
6. 绽放的昙花花朵皎洁饱满,光彩夺目,显得那样雍容华贵,妩媚娇丽;颤巍巍,飘飘然,芳香飘溢,恍若白衣仙女下凡。
7. 公园里的花漂亮极了,像一群翩翩起舞的蝴蝶。
8. 凤凰花开起来一片火红,一株这样的乔木,到花期竟然找不到一片绿叶,全是红花,开得那热烈,慷慨!
9. 五彩缤纷的菊花红的似火、黄的像金、白的如雪、粉的若霞……
10. 花开得如火般茂盛。
11. 一池碧水清澈见底;水中鱼儿,穿俊来往。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彩蝶飞舞;此间的一切都投进了小河的怀抱。
12. 桂花树象一位少女,亭亭玉立地站在园子的中间,在秋天里,散发着她独有的魅力。碧绿的叶子非常茂盛,一朵朵黄色小花像一粒粒米粒点缀着绿叶,清新,雅致,美丽。
13. 那漫山遍岭的山茶花红得这样鲜艳,火热,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红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又好像千万面旗帜在飘扬。
14. 桃花开了,白色的桃花洁白如玉似棉,粉色的桃花粉如绽放的杜鹃
15. 菊花花开得美丽像金色的麦浪!
㈡ 《咏菊》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菊》原文及翻译赏析
《咏菊》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你对这首诗有多少了解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菊》原文及翻译赏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咏菊》原文及翻译赏析1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翻译
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
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注释
金粟:黄色的花蕊。
赏析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咏菊》原文及翻译赏析2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薰风殿阁樱桃节,碧纱窗下沈檀?k。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
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注释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沈檀: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
?k:烧。
老圃:有经验的菜农。
注释
薰风:和暖的风。指初夏时的东南风。
沈(shěn)檀:用沉香木和檀木做的两种著名的熏香料。?k(ruò):烧。
老圃:有经验的菜农。
鉴赏
词作于丁酉,道光十七年(1837年)五月五日端午,太清三十九岁。
这是一首咏花词。菊在秋季开放,但这里所咏的盆中菊在端午开放,词人在初夏欣赏到了秋季的花卉,自然格外欣喜。上片首先渲染盆中所菊所开放的夏日气候,“薰风殿阁樱桃节”,说温暖的南风吹满殿阁,樱桃也成熟了。“碧纱窗下沈檀?k”,屋内燃着驱暑的熏香。再以“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凸写菊花开放时节。下片以“野人知趣甚,不向炎凉问”,写出因花开而洋溢欣喜之情。她在欣喜之余,唯有赞叹栽培它的花匠:“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全词最后才说出这一“菊”字,而惊叹、欣喜之情灵动地展现在其中。
《咏菊》原文及翻译赏析3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译文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
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
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
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注释
(1)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性用以降魔。所以,白居易的《闲吟》诗说:“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冲动所带来的不得安宁的心情。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2)欹:这里通作“倚”。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3)毫端:笔端。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临霜写: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里说吟咏。
(4)口齿噙香: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5)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这里不作平素解,却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6)一从:自从。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曾做过八十多天彭泽县令,所以称陶令。他喜欢菊,诗文中常写到。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如:评章风月。
(7)高风:高尚的品格。在这里并指陶与菊。自陶潜后,历来文人咏菊,或以“隐逸”为比,或以“君子”相称,或赞其不畏风霜,或叹其孤高自芳,而且总要提到陶渊明。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忆菊》、《画菊》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访菊》和《种菊》两道诗题。“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这首诗是在蘅芜君的《忆菊》、怡红公子的《访菊》和《种菊》,枕霞旧友史湘云的《对菊》、《供菊》之后,由潇湘妃子林黛玉写出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
>第一,<
>第二,<
>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林黛玉可谓是囊括金、银、铜牌。“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潇湘妃子咏菊的时候跟一般人不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象神魔附体似的,使得她从早到晚激动不已。,欲罢不能。创作灵感来了,她甚至不能静坐于闺房,只好绕过篱笆,来到假山旁边,斜靠在山石上,面对着菊花,专心致志地去构思、低吟。诗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真实情感。这一句道尽了所有诗人的创作经验。不仅如此,还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潇湘妃子仅此一联就可足以技压群芳了。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可见,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接着,笔锋一转,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又回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绪之中:借颂扬菊花来抒发我愁怨的诗篇,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尾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自从陶渊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直到今天。
在这首诗中,直接写到菊花的字句并不多。但意在诗外,功夫在诗外。这才是诗词创作中的佳品。在这里,不能不回顾曹雪芹自题《红楼梦》的一首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绝句与林妹妹的这首诗,无论从语气上还是内容上,是何等的相似!这是巧合,还是曹雪芹故意为之,谁能读得懂?林黛玉的《咏菊》及其它诗词又有谁能读得懂它的真正含义?洋洋百余万言的《红楼梦》,两百余年来,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讨和研究,又有谁能真正地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都会承认,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只有林妹妹的品质与菊花最为相符。在评选过程中,包括社长李纨在内的众姐妹们交口称赞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本也不错。因为这一联体现了林黛玉的才气与潇洒。但是,细细品来,窃以为末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更具魅力,更意味深长!
余不禁叹曰:千行妃子悲凄泪,一块石头说到今!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
颔联“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尾联“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的高洁品格,自从受到诗人陶渊明的好评之后,一直被世人议论至今。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拓展: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咏菊》写在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回描绘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作者让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借用李纨公评《咏菊》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拓展:作者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之子(一说曹?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㈢ 红楼梦中海棠诗社有几个人,都有谁
海棠诗社:
最早的人: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贾宝玉、李纨
海棠诗:
发起人:贾探春
参与地点: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贾宝玉、李纨
地点:秋爽斋
夺魁者:原是宝钗,后来史湘云后来者居上,得第一名。
宝钗的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史湘云的诗(两首):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菊花诗:
发起人:史湘云
参与人物: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贾宝玉、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李纨
地点:藕香榭
夺魁者:林黛玉
夺魁诗:《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螃蟹诗:
发起人:贾宝玉
参与人物: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
地点:藕香榭
夺魁者:薛宝钗
夺魁诗:《螃蟹咏》
阴坐举殇,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即景联句:
发起人:李纨
参与人物:邢岫烟、香菱、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王熙凤、史湘云、贾宝玉、李纹、李绮
地点:芦雪广
夺魁者:史湘云
夺魁诗(因是联句,就都摘录下来):
这里李纨便写了:
一夜北风紧,(此乃王熙凤所联)
自己联道:
开门雪尚飘.入泥怜洁白,
香菱道:
匝地惜琼瑶.有意荣枯草,
探春道:
无心饰萎苕.价高村酿熟,
李绮道:
年稔府粱饶.葭动灰飞管,
李纹道:
阳回斗转杓.寒山已失翠,
岫烟道:
冻浦不闻潮.易挂疏枝柳,
湘云道:
难堆破叶蕉.麝煤融宝鼎,
宝琴道:
绮袖笼金貂.光夺窗前镜,
黛玉道:
香粘壁上椒.斜风仍故故,
宝玉道:
清梦转聊聊.何处梅花笛?
宝钗道:
谁家碧玉箫? 鳌愁坤轴陷,
李纨笑道:"我替你们看热酒去罢."宝钗命宝琴续联,只见湘云站起来道:
龙斗阵云销.野岸回孤棹,
宝琴也站起道:
吟鞭指灞桥.赐裘怜抚戍,
湘云那里肯让人,且别人也不如他敏捷,都看他扬眉挺身的说道:
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
宝钗连声赞好,也便联道:
枝柯怕动摇.皑皑轻趁步,
黛玉忙联道:
翦翦舞随腰. 煮芋成新赏,
一面说,一面推宝玉,命他联.宝玉正看宝钗、宝琴、黛玉三人共战湘云,十分有趣,那里还顾得联诗,今见黛玉推他,方联道:
撒盐是旧谣.苇蓑犹泊钓,
湘云笑道:"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一面只听宝琴联道:
林斧不闻樵.伏象千峰凸,
湘云忙联道:
盘蛇一径遥.花缘经冷聚,
宝钗与众人又忙赞好.探春又联道:
色岂畏霜凋.深院惊寒雀,
湘云正渴了,忙忙的吃茶,已被岫烟道:
空山泣老鸮.阶墀随上下,
湘云忙丢了茶杯,忙联道:
池水任浮漂.照耀临清晓,
黛玉联道:
缤纷入永宵.诚忘三尺冷,
湘云忙笑联道:
瑞释九重焦.僵卧谁相问,
宝琴也忙笑联道:
狂游客喜招.天机断缟带,
湘云又忙道:
海市失鲛绡.
林黛玉不容他出,接着便道:
寂寞对台榭,
湘云忙联道:
清贫怀箪瓢.
宝琴也不容情,也忙道:
烹茶冰渐沸,
湘云见这般,自为得趣,又是笑,又忙联道:
煮酒叶难烧.
黛玉也笑道:
没帚山僧扫,
宝琴也笑道:
埋琴稚子挑.
湘云笑的弯了腰,忙念了一句,众人问"到底说的什么?"湘云喊道:
石楼闲睡鹤,
黛玉笑的握着胸口,高声嚷道:
锦罽暖亲猫.
宝琴也忙笑道:
月窟翻银浪,
湘云忙联道:
霞城隐赤标.
黛玉忙笑道:
沁梅香可嚼,
宝钗笑称好,也忙联道:
淋竹醉堪调.
宝琴也忙道:
或湿鸳鸯带,
湘云忙联道:
时凝翡翠翘.
黛玉又忙道:
无风仍脉脉,
宝琴又忙笑联道:
不雨亦潇潇.
湘云伏着已笑软了.众人看他三人对抢,也都不顾作诗,看着也只是笑. 黛玉还推他往下联,又道:"你也有才尽之时.我听听还有什么舌根嚼了!"湘云只伏在宝钗怀里,笑个不住.宝钗推他起来道:"你有本事,把`二萧'的韵全用完了,我才伏你. "湘云起身笑道:"我也不是作诗,竟是抢命呢."众人笑道:"倒是你说罢."探春早已料定没有自己联的了, 便早写出来,因说:"还没收住呢."李纨听了,接过来便联了一句道:
欲志今朝乐,
李绮收了一句道:
凭诗祝舜尧.
赋得红梅花:
发起人:李纨
参与人物:邢岫烟、薛宝琴、李纹
地点:芦雪广
夺魁者:薛宝琴
夺魁诗:《赋得红梅花》
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
从此开始桃花诗社:
桃花社:
发起人:林黛玉
参与人物:林黛玉
地点:潇湘馆
因只有林黛玉一人参与,故无夺魁者
诗: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柳絮词:
发起人:史湘云
参与人物:贾宝玉、林黛玉、史湘云、薛宝钗、贾探春
夺魁诗(有三):
“果然翻得好气力,自然是这首为尊.缠绵悲戚,让潇湘妃子,情致妩媚,却是枕霞”
林黛玉(潇湘妃子)柳絮词:
《唐多令》: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 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薛宝钗(蘅芜君)柳絮词:
《临江仙》
白玉堂前春解舞, 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 送我上青云!
史湘云(枕霞旧友)柳絮词:
《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诗社到此没了下文。
㈣ 描写丁香,海棠,菊花的诗句文章散文中的话。
丁香的:
一斛珠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
向人微露丁香颗,
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
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
同向春风各自愁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
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
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手卷真珠上玉钩,
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
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更漏子
春叶阑,春恨切,
花外子规啼月。
人不见,梦难凭,
红纱一点灯。
偏怨别,是芳节,
庭下丁香千结。
宵雾散,晓霞辉,
梁间双燕飞。
那些碧绿叶子都藏在万朵繁花之中。它们小小的,一点儿都不显眼。它们也是一簇一簇的,有的又白又小非常娇嫩,有的还是金黄金黄的,非常淡雅。它们散发出迷人的香气,使人像是被施了魔法,在丁香花的树下留恋不归。
菊花的:
描写菊花诗句名句一瞥
⑴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⑵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题菊花》)
⑶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菊花》)
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鬃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郑谷《菊》)
⑸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
世情儿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⑹ 过了登高菊尚新,酒徒诗客断知闻。
恰如退士垂车后,势利交亲不到门。 (范曾大《重阳后菊花三首》)
⑺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
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⑻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 (郑思肖《寒菊》)
⑼ 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
莫言根蒂弱,翻足奈秋寒。 (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⑽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由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朱淑真《黄花》)
陶渊明
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中写道:“进又无能退又难,宦途踞蹐不堪看。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是大文学家曹雪芹的心境
李清照以菊花自比,写下了“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唐代诗人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刘禹锡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
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装。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
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高艳遮银井,繁枝覆象床。
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一人瑶华咏,从此播乐章。
菊
袁崧
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
重阳席上赋白菊
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人少年场.
大厅中间有两座宝塔形的花台,共有三层菊花,更是朵朵奇妙,千姿百态,使人目不暇接;有的瓣儿上短下长如同无数小手伸出的“千手观音”,有的像螃蟹那样张牙舞爪的“蟹菊”,还有小球似的“紫绣球”……最惹人喜爱的还是“羞人答答”,片片细长的花瓣一齐一垂,真像一个做错了事的小姑娘那样低着头。
菊花,花中隐士者也。她有松树般的风格,有着梅花似的品行。古往今来,曾被世人所赞许。它没有过高的要求,只要扎根于土壤之中,它就能茁壮地成长着。它的枝干挺拔直立,叶片郁郁苍苍,足能给人美的享受。
菊花的花瓣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很多,给人一种团结的感觉。那么多片花瓣紧紧地抱在一起,共同抵御秋天的寒冷。正因为他们有这种精神,才能让它们百折不挠,不畏惧秋风的寒冷,面对困难毫不退缩。菊花的毅力也让我佩服不已,在凛冽的寒风中,它仍然坚强地站着,并没有被狂风暴雨吓倒。
菊花各有特色,有的秀丽淡雅,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昂首挺胸……菊花傲霜怒放,五彩缤纷,千姿百态。看!那花儿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大的像团团彩球,小的像盏盏精巧的花灯。那一团团、一簇簇的菊花,正在拔蕊怒放。菊叶经霜,已变得发紫了,谁能够想得到呀,这秋天的山沟竟是菊花的天下。在阳光的照耀下,多么迷人,多么耀眼,多么令人赞叹!
美丽的菊花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每一个人到了这里都要弯下腰来闻一闻,仿佛吸足了氧气,站起来就觉得心旷神怡,走起路来显得那么精神。
那丛丛簇簇的菊花,色彩斑斓,有黄菊、墨菊、龙爪菊……姿态各异,生意盎然,娇媚的花瓣借着阳光闪耀着美丽的光彩;那株株菊花多像一群群亭亭玉立的仙女迎风翩翩起舞。啊,朵朵奇姿异彩的菊花里不时飘出缕缕袭人的清香;那花犹如浪,那香犹如风,整个公园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瞧,那一盆菊花,白里透黄的花瓣细长细长的,黄里透红的花蕊,散发出诱人的香气。原来这一盆是“白马追凤”,真是名副其实呀!这盆花的左边雪白雪白,像白色的骏马,右边金黄金黄的,像一只五彩的凤凰,一白一黄,一左一右,十分惹人喜爱。
秋天,野菊花开了。在山坡上,在竹林边,在篱笆下,在大路旁,野菊花随处可见。它们大都是一丛丛、一簇簇地生长在一起,可合群了。它们全身金黄,许多细长的花瓣簇拥着花心,从不分开。野菊花的叶子碧绿碧绿的。绿叶衬着黄花,黄花映着绿叶。野菊花可香了,每当花苞开放,一股浓郁的香味顿时散发出来。{[csc:pagelist]}秋天来了,树叶儿慢慢地黄了,花草逐渐凋零,惟有傲霜的菊花却迎着秋风怒放。这儿一簇,那儿一丛,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流光溢彩,争妍斗奇。红的像一团火,黄的像一堆金,白的像银丝。在花丛中有一些含苞待放的花蕾,花瓣一层赶着一层,向外涌去。一朵朵的菊花像用象牙雕刻成的球,在太阳的照耀下,傲然挺立,美极了!
秋天是菊花盛开的季节,路边隔几步就摆着一盆菊花,连假山都摆满了。有爬山菊、黄金菊……有的我连名字都叫不上来。菊花的种类繁多,有的朵大,有的朵小,有的瓣是卷的,有的瓣是直的。颜色也不一样,白的像雪那样晶莹闪亮,黄的像金子那样耀眼,还有藕荷色的,更显得娇嫩可爱。
深秋,树木凋得慢,空气来得燥,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就在这个悲凉的季节,菊花却在秋风中,怒放。原来我们的小区里树木不少,可惜深秋到了,都凋零了。平时看惯了美景的我,两眼充满了饥渴,在小区中寻觅绿色的影子。然而看到的只是褐色的交错和光秃秃的树枝和病恹恹的面容。
沿石梯向山上走去,两边千姿百态、五颜六色的菊花,在绿树蓝天的衬托下,红的似火,紫的似霞,白的如晶莹的珍珠,黄的似点点金星。它们有的三五朵开在一起,竞相争艳,像是几个穿着不同颜色衣服的好朋友呆在一起做游戏;有的躲在芭蕉树后,探出个小脑袋,仿佛害羞地和我微笑。
也许时落枝黄的秋天,是在为菊花作铺垫,菊花在寒风中微微颤动,这种颤动让整个天空摇撼,同时也让我为之一震。
野菊花绿色的茎又细又长。茎上的叶子很特别,好似一把绿色的小锯子,它好像是由一位能工巧匠精心雕刻出来的。茎的顶上总是托着一朵或几朵小黄花。花蕊是椭圆形的,黄里带点儿绿色。细细长长的花瓣均匀地围在花蕊周围。每当花苞开放,一股浓郁的清香顿时散发出来。
海棠的:
描写海棠花的诗句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高烛:插在高大烛台上的蜡烛。红妆:年轻妇女的装饰,此处借指海棠花。
宋·苏轼《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火照红妆,满意留宾住
火;灯火。红妆:指花。此句袭用苏武《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句。
宋·葛胜仲《蝶恋花》
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漫山总粗俗
嫣然:美好的样子。两句极写海棠的高雅名贵:海棠在竹篱间盛开,满山的桃李花都显得粗俗不堪了。
宋·苏轼《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士人不知贵也》
春似酒杯浓,醉得海棠无力
宋·周紫芝《好事近》
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
宋·陈与义《春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肥:绿叶肥大。红瘦:红花稀疏。
宋·李清照《如梦令》
海棠开后春谁主,日日催花雨
谁主:谁作主。
宋·李弥逊《虞美人》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写海棠开花较桃李稍晚,似乎有矜持、自重和谦让的品格。
金·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
一排排一棵棵海棠树枝上的粉红色的花朵随风摇曳,花朵中间衬映着透着晶莹的绿叶儿,显得清新、婉约、俏皮……春风吹拂,柔蔓迎风,细雨绵绵,垂英袅袅,似乎又听到海棠花的曼妙花语。
不远处的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的淡红的花,在阳光下就像几座喷花的飞泉。走上前去,有的海棠花开心地笑着,露出了粉红的“小酒窝”;有的海棠花“羞羞答答”地看着我,好像在对我说:“你看我美吗?”前来观赏的人们络绎不绝,纷纷和它们一起合影。
仔细观察,这一簇簇海棠花在绿叶的映衬下。有的舒展怒放仿佛在畅怀微笑,有的花苞初绽像在含情不语。海棠花的花瓣在雨中缀满小水珠,春似酒杯浓,醉的海棠妩媚动人。雨中的海棠花更像是一个面容楚楚的少女,轻盈飘逸。花虽无香,意蕴悠然,令多少文人雅士为其倾倒。这使我想起苏东坡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诗人酷爱海棠竟深夜不寐,秉烛观赏月光下的海棠花,我在一个飘雨的清晨,悠闲漫步在海棠长廊,较之观赏樱花、碧桃、玉兰、丁香、紫荆和连翘等,不是更显得幽静、洒脱和浪漫么?
㈤ 红楼梦中海棠诗社除了写过海棠还写过什么吗,还有过什么诗社吗速度速度
菊花
忆菊
蘅芜君 (宝钗)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访菊
怡红公子(宝玉)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对菊
枕霞旧友(湘云)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咏菊
潇湘妃子(黛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潇湘妃子(黛玉)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桃花行》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
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
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若将人泪比桃花,泪自长流花自媚;
泪眼观花泪易干,泪干春尽花憔悴。
憔悴花遮憔悴人,花飞人倦易黄昏;
一声杜宇春归尽,寂寞帘栊空月痕!
㈥ 秋字怎么组词是什么
“秋”字在开头的词语
秋尝秋残秋朔秋成秋潮秋场秋蟾秋曹秋操秋菜秋豪秋帛秋伯秋播秋波秋鬓秋飙秋标秋碧秋报秋榜秋半秋昊秋罢秋妇秋灌秋官秋骨秋姑秋贡秋宫秋耕秋根秋高秋赋秋祓秋禾秋伏秋晖秋灰秋黄秋还秋怀秋华秋胡秋后秋鸿秋红秋河秋柏秋霭秋闺秋清秋赛秋闰秋容秋荣秋日秋稔秋泉秋蕖秋秋秋蛩秋请秋鲭秋卿秋穑秋鞘秋迁秋千秋气秋祺秋期秋浦秋魄秋鼙秋蓬秋糯秋稬秋女秋色秋杀秋输秋风秋分秋水秋爽秋霜秋刷秋暑秋熟秋孰秋收秋扇秋室秋试秋势秋事秋士秋实秋石秋省秋绳秋声秋审秋深秋社秋光秋汉秋娘秋谳秋音秋意秋刈秋噫秋衣秋液秋夜秋叶秋野秋药秋旸秋阳秋晏秋蟫秋宴秋眼秋颜秋严秋烟秋汛秋学秋绪秋序秋秀秋刑秋星秋吟秋引秋信秋英秋玉秋庾秋游秋影秋颖秋兴秋心秋毫秋嶂秋子秋姿秋酎秋轴秋种秋中秋至秋直秋征秋砧秋照秋涨秋搜秋战秋斋秋鲊秋韵秋芸秋月秋怨秋原秋豫秋御秋思秋素秋啸秋禊秋皛秋宵秋享秋香秋霰秋宪秋县秋狝秋祫秋侠秋稧秋曦秋堂秋物秋务秋芜秋闱秋晩秋箨秋荼秋听秋蜩秋田秋天秋枿秋年秋翅秋坻秋靮秋登秋祠秋吹秋澄秋帝秋程秋典秋暮秋芳秋季秋计秋棘秋获秋火秋晦秋放秋坊秋点秋方秋发秋娥秋丁秋雕秋凋秋殿秋蒐秋霁秋门秋竹秋汤秋假秋晚秋獮秋祭秋果秋荚秋麦秋溜秋露秋陆秋律秋罗秋岚秋兰秋零秋眉秋孟秋苗秋练秋杪秋旻秋令秋蓝秋枯秋粮秋敛秋莲秋厉秋凉秋泪秋潦秋驾秋料秋醪秋浪秋霖秋明秋籁秋课秋胶秋井秋觐秋末秋解秋捷秋节秋角秋眸秋迳秋讲秋木秋螀秋箭秋荐秋见秋稼秋科秋景秋决秋溟秋卷秋径秋蓂秋举秋兔毫秋庄稼秋千节秋吟蛬秋胡戏秋胡妇秋声赋秋津洲秋景天秋秋爱秋孛辘秋风客秋分点秋色赋秋海棠秋老虎秋瑟瑟秋香色秋雨绵绵秋月无边秋色宜人秋水长天秋山如妆秋千为戏秋意深浓秋占生男秋觞别恋秋水潺湲秋波澹澹秋菊傲骨秋水无痕秋雨含泪秋官司寇秋各行刑秋阳杲杲秋脉如浮秋风瑟瑟秋风萧萧秋风萧瑟秋风习习秋风红叶秋稔冬祥秋风送爽秋菊春兰秋高马肥秋月寒江秋水芙蓉秋水伊人秋荼密网秋水盈盈秋毫见捐秋月如珪秋毫无犯秋毫勿犯秋月华星秋毫之末秋月春花秋月春风秋秋翐翐秋豪之末秋后算帐秋毫不犯秋后算账秋风纨扇秋高气肃秋高气爽秋狝春苗秋草人情秋高气和秋收起义秋去冬来秋色平分秋扇见捐秋实春华秋收东藏秋收冬藏秋风过耳秋波盈盈秋风黑脸秋风落叶秋风扫叶秋风团扇秋行夏令秋菊打官司秋风纨扇图秋风扫落叶秋山问道图秋郊饮马图秋瑾
㈦ 红楼梦黛玉有关花的诗是
林黛玉《葬花诗》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初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㈧ 《红楼梦》里海棠诗社成员有谁你最欣赏其中的哪首诗作
古代大户人家的小姐们生活都很枯燥,除了每日学习女红、琴棋书画、当家理政等事情她们基本上都不能得到出门,可是在大观园中的姑娘们却不是能够被条条框框局限住的人,在探春的一时兴起之下,她们开办了一个诗社。
这个诗社不是老学究一般的枯燥乏味,反而是非常有趣的,每次都会组织很多有趣的活动伴随着写诗一起。因为第一次作诗就是和海棠有关,所以诗社就被定名为“海棠诗社”,直到黛玉开设“桃花社”开始,大家都是以海棠社在作诗。那么从“海棠诗社”开始,最终的成员都有谁呢?其中哪个姑娘的诗更好呢?
第一,海棠诗社成员从7个发展到14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位香菱一直想要加入诗社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只是为了能够和大家肩并肩地站在一起。诗社不仅吸引了香菱,还吸引了王熙凤、平儿和贾母等,大家的相聚成为生命里最值得留念的回忆。
诗社的好不是文学的比拼,而是大家心灵的交流和聚在一起的热闹。在这里没有辈分的差别,也没有身份的束缚,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在这里有自由的氛围,每个人都可以展示自己,享受生活赋予的快乐。
作者:十一,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事儿!
㈨ 【海棠社】553社|五律_中秋感怀作品及点评
[参赛作品]
01 长安旧人
五律.中秋抒怀(新韵)
相思本难度,每自入秋长。
万里含凉意,悬空一寸光。
人间无信使,地上有情郎。
明月偏不寄,今夕暗蜀江。
02 浔阳
五律•渐近中秋有感
自古多怀月,而今又是秋。
悲情随夜起,好景应时休。
候鸟南方去,乡心北塞留。
长空飘落叶,叶底一层愁。
03 珠江潮平
五律.赶夜机中秋感怀(新韵)
盈缺引万家,追月赴天涯。
海阔难牵梦,云稀易近华。
散疏山顶雪,聚洒舍前花。
乡若宜居地,何须计故他。
05 君诺
五律:中秋夜感怀(新韵)
就怕团圆夜,离人两处丁。
相思收墨迹,寂寞落霜星。
蝉切悲秋老,风急叹叶轻。
家山千里外,月是故乡明。
06 尘缘
【五律•中秋书怀】
寂寂人何念,客斋无所歌。
杯前花尽死,镜里鬓先皤。
寒树栖鸦在,故园流月多。
夜当吹短烛,不照望星河。
07 高点散人
五律.中秋夜泊(平水韵.七阳)
桂影摇蟾殿,秋风浸晚裳。
情怀随水去,思念借愁长。
月上高天寡,人离故土凉。
谁来弹素曲,与我醉壶觞!
09 julia
五律.雨霁中秋(新韵)
云开天捂泪,怕落到床头。
画饼如圆月,羁人似啮愁。
征衫娘有寄,霜夜我无忧。
深巷空堂里,偻身瘦一秋。
10 潘慰
五律·近中秋感(新韵)
自古同一月,今秋月不同。
旧时隔万里,心盼锦书声。
当下疏千嶂,人牵白玉屏。
离忧何所似,谁可告知情?
11 千古
五律/中秋感怀之粤岭孤魂
枫江桂酿倾 ,暮岭火龙行。
月满乡关远 ,秋丰黍饭清。
山横烟树静 ,瀑泻雪岩铿。
帐暗华灯昼 ,笙繁醉梦惊。
12 不惑而歌
五律·忆98’抗洪赴月亮泡水库重建家园途中过中秋(新韵)
金桂飘香夜,今夕月更圆。
相隔八百里,共赏一霜天。
谨记灾区苦,常思恶浪颠。
但能插逸羽,片刻到堤前。
13 无人识
五律《中秋感怀》
黄月逾盆满,云稀树影长。
叩香分桂酒,点塔亮衣裳。
众乐多倾语,身拘独卧堂。
客心风雨并,何以望秋光。
14 知行
中秋感怀
潋滟清秋月,伶仃入水圆。
伊人思故里,倦客倚窗前。
松老孤星恨,花飞旧梦怜。
此心遥共祝,寂寞九重天。
15 郡主
五律 中秋感怀
暮降晚来风,银蟾挂宇中。
九州观不异,四海感殊同。
乐者天穹阔,悲人月桂空。
三更沉醉去,酒醒共伤匆。
16 汐水
五律•中秋夜对酒抒怀(新韵)
天梯在何处?欲上广寒宫。
胡饼分三瓣,乡心减几重。
举杯酌桂酿,飞镜共秋风。
多少团圆夜,独言一酒盅。
17 竹林听溪
五律.中秋吟
圆月桂花香,吴权夜不忙。
瑶蟾依膝下,玉兔贴身旁。
频望人寰处,偏怀水一方。
河灯生叠影,攘攘丽成行。
18 溪竹青
五律·中秋遗韵
冷结清虚地,风游白刃霜。
客来威不去,唯见素娥忙。
霭郁湿衣又,仙音入耳方。
红尘原大梦,一曲舞霓裳。
19 诗词
五律.月寄人非往
是否还如往?菊开桂叩门。
异乡沾露晚,故里牧云深。
远近观一月,东西判两人。
十年风扯影,心重寄高邻。
20 春灯公子
五律丨中秋感怀(新韵)
虚室蟾光透,新秋霁雨寒。
落花随水迹,归雁入云端。
倦客乡心乱,空庭桂影珊。
遥怜今夜月,照向几家圆?
21 柳若水
五律:中秋感怀
疏星荧玉界,朗月映山河。
清照新光远,幽浮旧影多。
红尘游彳亍,迟步迈蹉跎。
皓首扶筇处,凝眸莫奈何。
22 诗徒儿
五律.中秋感怀 (新韵)
门前丹桂落,冷月照庭台。
往岁团圆乐,今夕各散哀。
高堂留眷顾,儿女念恩怀。
相伴难为续,唯求入梦来。
23 肖公子
五律:中秋感怀
浩宇悬明镜,清光泻九州。
离人思月夜,佳侣伫村头。
桂子闲庭落,蟾辉暗馥浮。
恒娥应似我,眷眷几时休?
【高天点评】
整诗构思不错,乡思寄月而感,起结均可,尾联有余味!
①“秋心”虽有“合成愁”之意,但与“思乡”主旨易生疑义,不如明确点题。
②颔联承接,“云生”略突兀,“酒作”句牵强,整联有炼字余地。
③颈联拓开不够。
整篇中两联词字平却又显涩,是个问题,建议大修。
25 古往今来过客
五律:中秋畅想
皎皎中秋月,悠然照古今。
身边无伴侣,地上有知音。
一夜清光意,千年旧梦寻。
圆圆盈碧水,若个许芳心?
26 姜子牙
五律:中秋感怀
萧萧悲落木,黯黯惧中秋。
对月三声叹,临窗满眼愁。
危途扶瘦马,骇浪拍扁舟。
又到团圆夜,时衰几日休?
27 云翾
五律·中秋感怀
斯时美景天,叶舞沃腴田。
雁字排云阵,家书湿玉笺。
文中归梦久,坐上远怀绵。
把盏遥相祝,明朝月定圆。
28 西山有晴雪
五律 中秋感怀
圆月几时有,最明秋夜中。
谪仙曾把酒,居士欲乘风。
相梦共相晚,隔年无隔空。
每逢佳节日,思念与君同。
29 夏朝辉
五律.中秋怀母
海日生残夜,离人望旧圆。
两城云共月,双眼泪同泉。
叩地三杯酒,朝天一枕眠。
千寻佳节梦,魂断奈河边。
30 烟锁虹桥
五律·中秋寄诗友
本是团圆夜,缘何独上楼?
人言君墨客,我谓尔诗囚。
巧句枯肠挤,新愁霜月偷。
不如陪父母,相伴过中秋。
31 汉语飘香
五律 中秋月下吟
玉镜悬空挂,中秋分外明。
千年连挚友,万里照亲情。
子寿怜光唱,东坡醉酒鸣。
开怀同菊笑,遥寄一杯琼。
32 海棠小生
五律 中秋一游子(新韵)
顾影人移月,秋思乱我肠。
自嘲不孝子,但愧只谋粱。
几点屏前泪,多年梦里乡。
家山成隐痛,今夜怕凭窗。
33 相思
五律·中秋夜感怀
天涯同个月,流转在苍穹。
往日寻难见,今宵避不成。
虽无心照我,却有意添风。
吹梦瑶台去,相逢一枕中。
刀客特唬赏析:
诗题虽是《题月夜》,而内容上未离“中秋”意象,赞。
笼统上看,除去当中二联,此诗不失为一首好五绝。尤其是尾联,如一柱擎天,使其余不坠。我甚至揣测作者先得此联,后衍全篇。
其他三联,则各有优缺点。
逐句来看,首联句意上并无不妥,也无甚深难解之寄托,然而一“磨”字主持此二句,便有异彩。“风”之于“月”,可“磨”乎?风可消磨世间万物,未必可以及月;月呢,可不可以磨?如果喻月为镜,当然可以,直言磨月,似乎无理。虽无理而有趣,斯是其长,斯是其短。我正因此“磨”字而没有投这一首。
首联说,时序无情,西风作秋,而中秋之月,渐满渐明。颔联续道秋之景象与人之境况。此二句工整妥贴,情景交汇,没有什么不足。
接着颈联深入到感情世界。
“悲欢眉上计”,这句真好,赞。“倦客”虽然无言,“眉上”自有悲欢,含蓄有致。
对句“圆缺世间谋”,则略显牵强了。“圆缺”二字似有双关之意,一说月,一说人事之圆满与缺憾,但用了“世间谋”,显然更贴近人事。而“圆缺”一词则更适用于月。我个人感觉上,这就有了凑的感觉。
结合尾联“便使都看尽,千年未肯休。”明显上一句的“圆缺”是在说月,而“世间谋”愈显别扭,不顺畅。
尾联出彩,它道出了一个事实,却又留下了一个疑问:月之圆缺规律,确能一眼看尽,却依然值得人们千百年地去看。这本是个合情却不合理的事情,似乎隐隐地问,这是为什么呢?
由于尾联太好,虽然支撑住了全诗,但也显得它与其他三联的联系不相统属,如李光弼代郭子仪为帅,程不识领李广部曲,虽无败绩,毕竟将士疲于奔命,不得从容。
以上浅见,纯属个人仓促急就,未能深入领会诗旨,难免唐突。鸿兄海涵。
大漠赏析:
高天老师这首作品我是一点毛病都找不出的。文字清爽、自然,结构清晰、明朗,各联之间错落有致,而且前三联都是对仗,整首读来如行云流水,十分舒服。颈联宕开写,自然的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尾联出句问而不答,对句写心写月,巧妙的回答了出句的疑问,并且回归到月上来点题。全诗有声有色,有思有感,基调清新、明快,有淡淡的悲却丝毫不伤感。一看就是高手手笔,我个人很喜欢。实在找不到瑕疵,非要找一个的话,我觉得跟中秋贴的不是很紧。不过跟题目中秋自题贴的紧。就这样~
[参展作品]
01/张成昱
五律•中秋感怀
柳亦恨初秋,蝉声嘶若愁。
孤灯不思月,一径自通幽。
深浅花寥落,炎凉人去留。
青枫本无虑,红叶正从头。
注明:颈联对仗不工
02/点点可可
五律.忆中秋
最爱中秋月,更深不忍眠。
幽歌才尽兴,闲话却无边。
细品清茶意,轻迎父母言。
不觉晨雾起,天地一婵娟。
注明:友情参展
03/海棠小生
五律,中秋感怀
秋声一路吟。赤韵染枫林。
醉里茶尤热,痴中梦不沉。
风高催雁急,月满照更深。
纵有千重浪,乡音岂怠寻。
注明:友情参展
04/天天
五律•中秋感怀
今又近中秋,佳辰倍思稠。
蟾蜍来复去,娥媚隐还羞。
闲景吟光景,远悠梦更悠。
若何仙在故,三载事心休。
注明:颈联对仗不工
㈩ 《咏菊》原文及赏析
《咏菊》原文及赏析1
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
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赏析/鉴赏
诗贵自然,“咏物以托物寄兴为上”(清·薛雪《一瓢诗话》),托物寄兴亦以自然为绝妙,自然天成是咏物诗的至境。丘浚作诗主张自然成文,反对用奇语异辞,认为“眼前景物口头语,便是诗家绝妙辞”(《答友人论诗》)。所以,他的诗大都写得自然清新,颇多天机自动天籁自鸣机趣。他的咏物诗也大多是“眼前景物口头语”的自然流露,并不刻意追求寄托,只是在有意无意之间托物寄兴,借景言情,似无寄托而寄托遥深,更是精彩绝妙,不同凡响。
这首诗作意与作者的《咏荔枝》诗同一机杼,正确理解全诗旨意的关键,也在于对“可怜”一句内涵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此句与“可怜生处是天涯”句的句法相同,用意也一样,“可怜”在这里也该作可爱解。意思是说不到重阳,海南菊花就开放得如此美好清芬,它的可爱之处,就在于不屑为应时而开供人观赏。这样理解,才契合实际情况与诗人精神。海南四季如春,花儿四季开放,不受节侯限制。诗人对此深有体会,称誉海南岛是四季春香的花岛,说:“海岛三千余里地,花朝二十四番风”,处处“春光晓色四时同”(《花岛春香》)。菊花反季节开放,正是四季如春的花岛春香的典型特征的真实写照。诗人通过对海南菊花反季节开放的动人景象的深情赞颂,热情讴歌了海南人民不趋时不媚俗的高洁品格和高贵情操。
咏物诗妙在神与物游,情与景谐,在不离不即之间使形似与神似浑然天成完美结合。丘浚的《咏菊》诗就是这样的杰作。
《咏菊》原文及赏析2
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翻译
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
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注释
金粟:黄色的.花蕊。
赏析
初降的霜轻轻的附着在瓦上,芭蕉和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有那东边篱笆附近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然而立,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清晨更多了一丝清香。
夜里寒霜袭来,本来就残破的芭蕉和和残荷看起来更加不堪。只有篱笆边的菊花,金黄色的花朵在清晨的阳光下看起来更加艳丽。用霜降之时,芭蕉的新折和荷叶的残败来反衬东篱菊的清绝耐寒。此诗赞赏菊花凌寒的品格。
整诗是借咏菊之耐寒傲冷逸清香亮霜景,自况言志的。
《咏菊》原文及赏析3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翻译
难以抑制的诗兴从早到晚把我纠缠,只好围绕着篱笆散步或倚在石头上独自低吟。
笔端蕴涵着智慧对着秋菊临摹,口齿中含着对秋菊的芳香对着月亮吟咏。
满纸书写的都是自己的愁怨,谁能透过片言只语理解自己内心的情愫呢?
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
注释
无赖:无聊赖,无法可想。
诗魔:佛教把人们有所欲求的念头都说成是魔,宣扬修心养性用以降魔。后遂以诗魔来说诗歌创作冲动所带来的不得安宁的心情。
昏晓侵:从早到晚地侵扰。
欹:这里通作“倚”。
沉音:心里默默地在念。
毫端:笔端。
蕴秀:藏着灵秀。“毫端蕴秀”是心头蕴秀的修辞说法。
临霜写:对菊吟咏的修辞说法。临,即临摹、临帖之“临”。霜,非指白纸,乃指代菊,前已屡见。写,描绘。这里说吟咏。
口齿噙香:噙,含着。香,修辞上兼因菊、人和诗句三者而言。
素怨:即秋怨,与下句“秋心”成互文。秋叫“素秋”。“素”在这里不作平素解,却兼有贞白、高洁的含义。“素怨”、“秋心”皆借菊的孤傲抒自己的情怀。
一从:自从。
陶令:陶渊明(365—427),东晋诗人,字符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评章:鉴赏,议论。亦借说吟咏,
如:评章风月。
高风:高尚的品格。
赏析
这首诗出现在《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是《海棠诗社》的第二次活动,也是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此次活动,由史湘云和薛宝钗拟定题目,共十二道题目,限定七律,但不限韵,由宝玉、黛玉、宝钗、湘云、探春等五人自由选题。在这次吟诗比赛中,“蘅芜君”薛宝钗选了《忆菊》、《画菊》之后,“怡红公子”贾宝玉选了《访菊》和《种菊》两道诗题。“潇湘妃子”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其余五题分别由湘云和探春选得。只“有顿饭工夫,十二题已全,各自誊出来,都交与迎春,另拿了一张雪浪笺过来,一并誊录出来”。这首诗是在蘅芜君的《忆菊》、怡红公子的《访菊》和《种菊》,枕霞旧友史湘云的《对菊》、《供菊》之后,由潇湘妃子林黛玉写出的三首诗中的第一首。“众人看一首,赞一首,彼此称扬不已。李纨笑道:‘等我从公评来。通篇看来,各有各人的警句。今日公评:<<咏菊>>第一,<<问菊>>第二,<<菊梦>>第三,题目新,诗也新,立意更新,恼不得要推潇湘妃子为魁了”。林黛玉可谓是囊括金、银、铜牌。“宝玉听说,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交代了诗作的时间、地点以及作者创作时的心情。潇湘妃子咏菊的时候跟一般人不同:“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象神魔附体似的,使得她从早到晚激动不已。,欲罢不能。创作灵感来了,她甚至不能静坐于闺房,只好绕过篱笆,来到假山旁边,斜靠在山石上,面对着菊花,专心致志地去构思、低吟。诗词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真实情感。这一句道尽了所有诗人的创作经验。不仅如此,还把诗人的兴奋、专心致志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潇湘妃子仅此一联就可足以技压群芳了。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诵。可见,作者完全沉浸在完成诗作后的巨大幸福之中。接着,笔锋一转,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又回到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情绪之中:借颂扬菊花来抒发我愁怨的诗篇,又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尾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这在诗词创作中叫“合”,于是又回到了咏菊的主题。自从陶渊明在诗歌中评说、赞扬菊花以后,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直到今天。
在这首诗中,直接写到菊花的字句并不多。但意在诗外,功夫在诗外。这才是诗词创作中的佳品。在这里,不能不回顾曹雪芹自题《红楼梦》的一首绝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绝句与林妹妹的这首诗,无论从语气上还是内容上,是何等的相似!这是巧合,还是曹雪芹故意为之,谁能读得懂?林黛玉的《咏菊》及其它诗词又有谁能读得懂它的真正含义?洋洋百余万言的《红楼梦》,两百余年来,多少人孜孜不倦地探讨和研究,又有谁能真正地理解?但是,无论如何,人们都会承认,在《红楼梦》林林总总的人物中,只有林妹妹的品质与菊花最为相符。在评选过程中,包括社长李纨在内的众姐妹们交口称赞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本也不错。因为这一联体现了林黛玉的才气与潇洒。但是,细细品来,窃以为末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更具魅力,更意味深长!
余不禁叹曰:千行妃子悲凄泪,一块石头说到今!
这首诗以“咏菊”为题,所写的是写菊花诗的情景。
首联“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紧扣诗题,描述了为写菊花诗,有如着魔了一般,从早到晚构思,绕篱欹石地推敲。只有苦心作诗的人才有此真切的体会。
颔联“毫端蕴秀临霜与,口角噙香对月吟”,俏丽、秀美,只有锦心秀口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精彩的诗句。
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诗中所题写的都是平素的哀怨,有谁能理解这感伤的心情呢?这分明是借“咏菊”在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怀。也只有黛玉才如此多愁善感,又不被一些人理解。
尾联“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菊花的高洁品格,自从受到诗人陶渊明的好评之后,一直被世人议论至今。陶渊明爱菊是出了名的,以此作结,可谓奇思妙想的神来之笔。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咏菊》写在了《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薛蘅芜讽和螃蟹咏》里。这回描绘贾府表面上处于最鼎盛的时期。作者让林黛玉选了其中三道诗题:《咏菊》、《问菊》和《菊梦》。借用李纨公评《咏菊》来表达自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