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冥荷花
❶ 鬼节有哪些习俗
鬼节,顾名思义,与鬼有关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
鬼是在人类蒙昧时期,对生命的一种延伸。东西方文化对于生命延伸的概念略有不同,但人死为鬼一直是鬼文化的主流。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很多鬼节,分别有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等。西方鬼节中有墨西哥鬼节等,但最著名的是万圣节。
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结语:放水灯,祭祖,布施这些习俗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都很常见,只是各地的具体操作不同,有些地区在农历鬼月中就开始祭祖,有些是七月十四祭祖,大部分则在七月十五祭祖。
❷ 荷花寓意死人 荷花寓意死人的解释
1、荷花寓意死人是指已经去世的人而不是指活着的人养荷花会即将死去,这是因为荷花通常会被秀在死人穿的衣服上,能够让逝者在冥界得到神灵的庇佑,可以在不受冥界的折磨能够长眠,自己将荷花养护在室外是没影响的。
2、荷花的生长离不开充足的光照,只有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它才能生长得更加旺盛,荷花要保证每天至少有4小时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8小时的光照才能开花,所以由此可见光照对荷花生长的重要性,荫蔽的环境十分不利于它的生长。
❸ 为什么有的人把农历七月十四当鬼节,有的人又是十五呢到底是几号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❹ 上坟用为什么烧9朵莲花
您好亲,原因为希望亲人能用莲花化生,从此获得修为,不受人间疾苦的牵绊。愿九品莲花为亲人,花开见佛悟无生!把现在所做功德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让自己能在临命终时往生西方极国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莲花化生(不是投入母胎),意识投入莲花中投胎,分为1上品上生2上品中生3上品下生4中品上生5中品中生6中品下生7下品上生8下品中生9下品下生。,这是念佛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依照修行功夫的深浅,所分出来九个等级。以上为我的分析,希望能解决您的疑惑,如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继续向我提问,祝您生活愉快!
❺ 7.14是人间说的鬼节,晚上真的有鬼吗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
“鬼节”,俗称“七月半”(有些地区为十三或十四)。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送祖时,纸钱冥财烧得很多,以便“祖先享用”。同时,在写有享用人姓名的纸封中装入钱纸,祭祀时焚烧,称“烧包”。年内过世者烧新包,多大操大办,过世一年以上者烧老包。
印度佛教仪式中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
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要相信科学,坚持真理!世界上是不会有鬼的!!
❻ 7.14鬼节来历
一般人都认为,七月十四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因此都极少出夜门。这只是一个片面的想法。事实上,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点之前,鬼门是从大开到关上。古籍记载,这个时候,应该是游荡人间的鬼魂回归地府的最后限期。
鬼门正式大开的日子,应该是农历的七月初二。这一晚,全球所有城市的九个至阴大穴就会打开,所有鬼魂就可以自由出入,各自享受人间为他们而准备的供品,一直到七月十五凌晨十二点前。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初八才再有十四天的机会等到鬼门重开,又历游三千花花世界。而想用供品祭祀的人们,最应该在七月初二那一天摆开祭品,否则就会让先祖饿了几天的肚子喔,搞不好他们看到七月初七祭七仙女的祭品时会认为你不孝,只知道求姻缘,而忘记了先祖。
到了第二年的正月初八也就是人日之后的那天,鬼门又会再开一次,让鬼魂再次游历人间。大概这两次鬼门大开,就是地府的寒暑两个假期吧。
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国传统的鬼节,又称盂兰节,中元节。由于七月是属坤,是八卦中至阴的一卦,而据过往经验,这个月又最常遇到怪事,所以渐渐演变成七月鬼门关大开的日子。
❼ 中国四大鬼节是哪四个
1、寒衣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寒衣节,又称秋祭、鬼头日、十月朝、祭祖节、烧衣节、授衣节等,因为在鬼节这天祭祀祖先的虔诚标志之一是哭,所以又叫“哭节”,与三月三、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中国四大鬼节。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先人,表达哀思。
2、清明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4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3、上巳节
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四、中元节
中元节,俗称鬼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中元节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拜祖先。
❽ 鬼节由来知多少鬼节拜祭常用食品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传统的鬼节。这一天我们通过各种习俗祭拜亡灵,可你知道鬼节的由来吗?鬼节人们常用来拜祭的食品拜是什么呢?今天,小编就向您诉说鬼节的由来,告诉您鬼节拜祭常用的食品是什么。 鬼节由来 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有些地方又州俗称"鬼节","施孤"。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俗信,于是益加普及。民间普遍流传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 “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沿成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 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作"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谓水灯,就是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鬼节拜祭常用食品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佛教徒在这天要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也叫盂兰盆斋、盂兰盆供。盂兰,梵语为乌兰婆拿,意为“救倒悬”,它的意义是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受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施食物给孤魂野鬼。鬼节人们多用烧纸钱方式拜祭亡灵,但不同地方有不同的习俗,我国广西和台湾等地喜欢用食品拜祭祖先。广西地区人们喜欢用鸭子祭奠祖先,而在台湾地区,过鬼节时鸡、鱼、猪和龙眼一样都不能少。
❾ 中元节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所谓的中元节又称鬼节这个节日有什么特殊的意思嘛
中元节又称鬼节、亡人节、月半。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民间普遍开展祭祖活动。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纸钱祭奠亡人,以示对死去的先人的怀念。中元节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内死的称新亡人,三年前死的称老亡人。迷信说新老亡人这段时间要回家看看,还说新老亡人回来的时间并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后回。因此要分别祭奠。烧纸钱的时间选晚上夜深人静,先用石灰在院子里洒几个圈儿,说是把纸钱烧在圈儿里孤魂野鬼不敢来抢,然后一堆一堆地烧,烧时嘴里还要不住地念叨:“某某来领钱。”最后还要在圈外烧一堆,说是烧给孤魂野鬼的。亡人们回去的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做一餐好饭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农历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也称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 中元之意由元宵节延伸而来。古代以正月第一次月圆称为上元(故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七月为岁中,七月的第一个月圆日称为中元,因以为节名。 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节,本是印度一种佛教仪式,佛教徒为了追荐祖先举行盂兰盆会。佛经中《盂兰盆经》以修孝顺励佛弟子的旨意,合乎中国追先悼远的民俗信仰,于是益加普及。 民间普遍流传着“目莲解救母厄”的故事:“有目莲僧者,法力宏大。其母堕落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焰,饥苦太甚。目莲无法解救母厄,于是求教于佛,为说盂兰盆经,教于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 中国从梁代开始照此仿行,相传沿袭成为中元节。不过后来除设斋供僧外,还增加了拜忏、放焰口等活动。这一天,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 到了晚上,各家还要在自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这叫“布田”。有些地方有放水灯活动,所谓水灯,就是在一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说法,水灯是用来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正中,每过百步就摆一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一种“鬼包子”。桌后有道士唱人们都听不懂的祭鬼歌,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人们张灯结彩庆贺元宵。“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❿ 地狱冥神都哪几位
你说的是中国的还是希腊的??中国的神话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三皇五帝的世系。中国“三皇五帝的世系”不太可能是中国远古历史的真实记录,那个时代没有很多文字的记录,是作为民间故事流传下来的,在这种以口头流传的形式传播中极有可能将人物神化,因此我们现在对三皇五帝的认识是在神话而不是在历史的基础上。另一类是道教神话,以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为主。此两类神话,后者较前者流传的更为广泛。所以,在此我也一后者作为与希腊神话比较的对象。
希腊神话是以“奥林匹克神系”为主干,是人类认识自身家族体系的具体翻版。而中国神话中的人物都是单体,不存在如希腊神话中父子、夫妻、兄弟姐妹的关系。正因为有这种不同,又产生了两种神祗不同诞生的方法。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希腊神话,便会发现除第一位神地神盖娅是从混沌中产生其他所有的神的都是神与神(人)的结合。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只有神与神的后代才可能而且必定是神,而神与凡人的后代,则属于半人半神的状态,只可能成为尘世间的英雄。如宙斯与天后赫拉的儿子是战神阿瑞斯,宙斯与阿耳戈斯公主达那厄的儿子帕耳修斯只是人类英雄。
与希腊神话相比,中国神话中神的诞生就多样化了。第一种,便是和希腊神话中神的概念大致相同的血统概念的神。不过这种神比较少,多出现在三皇五帝的世系中。第二类便是死后被册封的神。在这一点上,中国神话便与希腊神话大不相同了,即使是凡人,只要天帝册封一样能够成为神。至于像妖、精、怪这些被册封为神的,更是数不胜数。在希腊神话中这些凡人、妖、精、怪至多成为天空中的星星,这是八十八星座的由来。第三种则是凡人、妖、精、怪修成正果,列入仙班,成为神。后两种方法是成神的主要途径,也常见与神话故事,如《封神演义》中三百六十五位被册封为神,其中就有生前和生后两种。最后一种是服药,像嫦娥服药后升入月宫。
在对于神的分类中,两种神话又有了区别。在希腊神话中,神祗主要以出生与司职,一般与宙斯有关的神能得到较高的地位。如:农神得墨忒耳,灶神赫思提亚在神话中并不太重要,但由于是宙斯的姐姐被列为十二主神之一。其他,则主要是司职的不同产生的地位高低。在中国神话中,神可分三类:天神、地神、冥神。一般以天神最高,冥神最低。我认为天神主要指常居天界的神,如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地神或更应该说是散神,居于人界像八仙等;冥神自然是指阎罗王等在地狱供职的神。中国之所以会这样分想必与中国文化有一定的联系。中国有言:天为上,地为下。(这里的地应该是指地下即冥界,不是地上的人界)
希腊神话与中国神话最本质的区别在“性”。中国的神祗具有的是神性;希腊的神祗具有的是人性。中国的更理性;希腊的更感性。希腊的神是人;中国的神是神。希腊的神会犯错误;中国的神不会犯错误。希腊的神有七情六欲,宙斯常常背着赫拉与其他女性相会,并有一大堆的私生子女;中国的神没有情欲,(应与道家的教义有关)不结婚,更不会生子。 希腊的神争风吃醋、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等等,大凡人所能干的坏事,神也能干;中国的神是正义的化身,一旦有心做坏事或做了便是魔,已经入魔道,所以神仍是正义的。
如果仔细比较的话,中希神话不同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的位置都是靠武力夺来的,而且多半是儿子夺取父亲的位置,克洛诺斯杀了乌拉诺斯,宙斯杀了克洛诺斯。而在中国神话中,天帝这个位置相对稳定,鲜有天帝更替的情况发生,即使以懦弱无能出名的玉皇大帝也一直在天帝的位置上坐得好好的,不曾发生叛变。又比如希腊神话中神祗的宝物多是物,剑、三叉戟、雷鞭等,而中国神话中多是活物。繁此种种,数不胜数,这里不可能一一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