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祖山风景区天女木兰花什么时候开花
1. 天女木兰什么时候开花
6月1日,为期一个月的秦皇岛祖山“天女木兰文化节”启动。
祖山位于河北秦皇岛市西北25公里处,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稀有植物及濒危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
每年的6月中旬,古生代遗留、国家濒危植物天女木兰成片开放,场面壮观,吸引许多专家学者和游客慕名而来。
天女木兰系第四纪冰川期幸存的珍稀花卉,拥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在我国稀有濒危植物名录中被列为第二级,是世界知名的珍贵树种。
据悉,今年的天女木兰开花时间可能是6月6日前后,花期约为10 天。
2. 祖山的天女木兰什么时候开花啊8月中旬开吗
天女木兰却一直鲜为人知,长在深山人不识。 1985 年,科研人员首次于桓仁发现这一稀世花种的消息,曾引起国内外的震动。
天女花自然分布于长江以南和长城以北,多产于辽宁、安徽、江西、广西北郊,也是中国东北地区惟一的野生木兰属植物。朝鲜、日本也有分布。近年来在吉林、河北也陆续发现了天女花自然林。山牡丹,为濒危植物,属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 天女花是辽宁省的省花。
花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果 熟期9月上中旬。
传说:
[第一个故事]
传说王母娘娘身边有一个吹笙的仙女,厌倦了天庭生活,喜欢凡间山水,一日来到祖山游玩,发现山好水好,惟独缺少奇花异草,于是把天庭瑶池的木兰花移摘祖山。一日,正逢王母开蟠桃盛会,急招笙女吹笙助兴,寻人无处,便派巨灵神寻找,找遍三山五岳,最后发现祖山云雾缭绕,拨开云雾发现笙女正在移摘木兰花,于是押笙女回去复命。王母娘娘罚笙女去银河涣纱,纱不尽,水不平,不得返回瑶池,笙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甘愿化做祖山的一块巨石。天女木兰由此得名。
[第二个故事]
相传,古时候,从江西庐山那边来了两户人家,一户有个男孩叫阿木,一家有个女儿叫阿兰。这两户人家男耕女织,狩猎捕鱼,过着和和美美的日子。
一天,城里王府老爷出来巡猎,看中了阿兰的姿色,便差人抢进府里。阿木闻知,偷偷溜进王府院,带着阿兰一起逃跑,不幸被王府发觉,派人追赶。阿木和阿兰逃到浑江畔上的望江崖,见后有追兵,前无进路,被逼无奈,双双投身江底。
他俩的父母把阿木和阿兰从江中打捞上来,葬在望江崖的丛林中。第二年春天,望江崖上的密林间长出了奇异的木本花树,雌雄同株,花香沁人,十里不绝。据说,这便是阿木和阿兰的化身。当地人们为纪念这对坚贞不屈的年轻人,给这棵花树起名为“天女木兰花”。
[第三个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在一个百花盛开的季节里,一位天女下凡遇难,被勤劳的花农解救,并结为夫妻。在迫不得已离开的时候,天女留下了一粒种子。花农种下后,长出一株枝繁叶茂,花朵端庄秀丽的木兰,人们为纪念天女称它为“天女木兰”。天女木兰象征着勤劳善良。
从这个三个故事可以看出和花木兰没关系!
3. 木兰花在什么季节开花
花期2~3月,先花后叶,花瓣6、花外面紫红色,内面近白色。
4. 木兰花什么时候盛开
早春的时候就开始开花了,花季一直到夏季。
5. 河北最好的旅游景点是哪里
河北旅游景点承德坝上草原木兰围场塞罕坝森林公园将军泡子避暑山庄外八庙董存瑞烈士陵园金山岭长城青龙潭旅游风景区双塔山风景区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魁星楼汤泉行宫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塞外蟠龙湖雾灵山自然保护区 夹墙山风景区 棒槌峰森林公园 六里坪国家森林公园 九龙潭自然风景区 张家口黄帝城泥河湾遗址中华三祖堂万里长城大境门清远楼玉皇阁昭化寺金阁山鸡鸣山鸡鸣驿古云泉寺关外第一泉金莲川坝上明珠草原湖肖后梳妆楼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飞狐峪虎窝寺辽代壁画墓群南安寺塔水母宫中都游牧源金河口崇礼滑雪永定河峡谷 保定古莲花池直隶总督署中山陵燕下都古城清西陵道德经幢紫荆关燕山狼牙山云蒙山北岳庙大茂山原始森林定州塔赛桂林定州窑遗址药王庙白洋淀野三坡百里峡拒马河白草畔白石山阁院寺甸子梁冉庄地道战遗址盘古村自然公园 石家庄隆兴寺开元寺钟楼孔庙大成殿中山国都城遗址毗卢寺陀罗尼经幢柏林禅寺革命圣地西柏坡苍岩山安济桥正定天桂山嶂石岩驼梁五岳寨天下奇寨-抱犊寨封龙山清凉山仙台山蟠龙湖龙泉寺平山温泉秦皇古道石头村伏羲台赵州桥 唐山月坨岛大城山公园长城狩猎场金银滩浴场凤凰山公园金沙岛清东陵潘家峪惨案纪念馆景忠山上关湖禅林寺古银杏风景园聚仙谷灵山青山关菩提岛净觉寺乐亭海滨旅游区喜峰口旅游度假区李大钊故居碧海浴场鹫峰山水下长城白羊峪地震遗址和纪念碑石臼坨岛南湖公园遵化汤泉燕山塔陵潘家口水库 秦皇岛山海关长城倒挂九门口董家口长城黄金海岸贞女祠北戴河南戴河韩文公祠碣石山源影寺塔长寿山祖山风景区背牛顶秦皇求仙入海处燕塞湖角山长城秦皇岛野生动物园昌黎葡萄沟 邯郸磁山文化遗址赵国都京娘湖武灵丛台响堂寺石窟古邺城娲皇宫北朝墓群黄粱梦吕仙祠磁州窑遗址五加坡 将军岭摩天岭学步桥长寿村武华山古武当山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兰陵王墓大乘玉佛寺永年古城回车巷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 邢台清风楼开元寺邢窑宋璟碑扁鹊庙崆山白云洞九龙峡秦王湖张果老山郭守敬纪念馆黄巾军寨柏乡汉牡丹园北武当山邢台峡谷群观音寨云梦山鹊山祠 沧州沧州铁狮子清真北大寺吴桥杂技南大港湿地泊头清真寺铁佛寺武术之乡白洋淀千里堤千童祠献县单桥石桥 衡水景州塔宝云塔衡水湖景县舍利塔庆林寺塔竹林寺 廊坊天下第一城东方大学城
6. 木兰花什么时候开(什么季节,几月) 木兰花的花语
多用压条、分株法繁殖。有时也用播种。分株,春、秋季均可进行,挖出枝条版茂密的母株分别权栽植,并修剪根系和短截枝条。压条,选用一二年生枝条,在早春可用堆土法或埋条法繁殖。播种,9月采种,冬季沙藏,翌年春播,播后20-30天发芽。栽培管理简单,注意防旱防涝,及时施肥。移植可在秋季或早春开花前进行,小苗用泥浆沾渍,大苗必须带土球。木兰花期为4-5月间。
7. 祖山风景区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
路线:基地─祖山风景区东门─车厂─秋子峪─基地
任务:
1)观察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及花岗岩地貌。
2)观察接触变质作用及岩体与地层接触带附近的构造现象。
3)观察基岩区河流地质作用和新生代沉积物特征。
4)观察寒武纪地层的岩性与原生构造。
5)观察秋子峪背斜构造,并进行构造运动分析。
6)祖山自然风景区及明代长城旅游观光。
预习内容:
1)表层地质作用。
2)岩浆作用及变质作用。
3)构造运动。
No.26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内微波塔(苇子峪林场)西约200m路北侧(图4-21)。
意义:花岗岩及其次生构造、地貌观察点。
观察内容:
1)响山岩体早期侵入岩。
2)侵入岩的构造特征。
3)侵入岩的地貌特征。
教学内容:
1)祖山自然风景区地质上属于早白垩世响山花岗岩岩基的一部分。该岩基出露面积约217km2,平面上以不规则的椭圆状(长轴北北东向延伸达25km,出露宽度达15km)产出,出露位置为两组断裂的交会部位。在构造运动的持续作用下,响山岩体不断扩张,形成了两期岩浆侵入(参见第二章,二、岩浆岩)。岩体与围岩接触界线为不规则的锯齿状,岩体内部无定向组构,在接触带附近常见围岩捕虏体。本观察点位于岩体的东部边缘,岩性为早期侵
图4-21 祖山风景区地质作用及旅游观察路线交通位置图
入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
2)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图版Ⅲ-7):浅肉红色,中粗粒不等粒结构,局部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定向性不明显,局部发育晶洞构造。主要矿物成分及含量:石英约20%~25%,他形粒状,大小1~8mm;钾长石>65%,肉红色,半自形-自形,大小2~10mm,多数为3~6mm,大者形成“斑晶”;斜长石5%~10%,灰白色,自形-半自形,大小4~9mm。次要矿物为角闪石和黑云母,两者含量<5%。岩石K-Ar同位素年龄为101.4Ma(河北省地质矿产勘探开发局,1995)。
3)岩石原生构造是在岩石形成过程中产生的构造。响山岩基的原生构造主要是晶洞构造和原生节理构造。在侵入岩中近于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的原生孔洞称为晶洞。晶洞大小不等,直径由数厘米至数十厘米。晚期或后期的岩浆(或热液)渗入晶洞,在晶洞壁上常发育晶形完好的石英、长石晶体。花岗岩晶洞内的矿物多为石英晶体,生长好的称为水晶,一般垂直于晶洞壁生长。响山花岗岩晶洞构造比较发育(图版Ⅲ-8)表明该岩体是在伸展构造环境中形成的。响山岩基早期侵入体中原生节理较发育,在同一露头可见3组互相垂直的原生节理。原生节理的产状受岩浆侵位时的构造应力场的控制。
4)花岗岩地貌:响山岩体中发育很多不同方向的近直立裂隙,包括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在表层地质作用下,特别是风化和地面流水的剥蚀,响山岩体内形成了深谷奇峰、地势陡峻的地貌特征。在露头上亦可见到两组(产状345°∠64°、5°∠80°~89°)或三组次生节理切割岩石的现象。
5)在教师指导下,观察、描述花岗岩的岩石特征,观测原生节理和次生节理,讨论响山花岗岩体的地貌特征。
重点与难点:
1)岩性鉴定与描述。
2)原生构造与次生构造的区别及产状测量。
时间:40分钟。
思考题:
1)试述响山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
2)与华山、黄山等地质地貌特征进行对比,说明响山岩体地貌的形成条件。
No.27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两侧。
意义:河流地质作用及冲积物观察点。
观察内容:
1)了解祖山自然风光,接受爱国主义和专业思想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2)山区河流的地质作用特征。
3)响山岩体晚期中细粒花岗岩。
4)节理观测。
教学内容:
1)祖山风景区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地质公园、稀有植物和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位于秦皇岛市区西北约25km的青龙县响山─老岭一带,面积约118km2,最高峰响山海拔1421m。在渤海以北、燕山以东诸山峰均由响山发端绵延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祖山有五大景区,上百个自然景观,其中,自然地质博物馆——十里廊谷、原始遗留的稀有植物——天女木兰、遇风奏乐的山峰——响山、变幻无常的六棵松——幻松、原始森林、草甸、瀑布及明代石长城等景观更为引人入胜。祖山风景区不仅是北方少有的山岳型森林公园,也是进行地质、生物、环境等研究的良好的天然实验室。
天女木兰,又称天女花、天兰、山牡丹等,属木兰科木兰属,阔叶亚乔木,在国家稀有濒危植物名录中被列为第二级,是世界知名的珍贵树种。天女木兰花期在6~7月间,花瓣乳白色,花蕊红中带黄,极为冷艳,树叶油绿肥厚,枝干光滑无纹,整体呈现出一种丽质秀美的仙女形象。天女木兰对环境的选择比较苛刻,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地区才能开花生存,一旦环境遭到破坏,便生长不良,以至枯萎、消亡。目前,在我国仅有少数地区发现该树种,而祖山现有1500株,并且成片生长,更是罕见。每年6月下旬,成片盛开的天女木兰,长长的花梗随风飘荡,芳香扑鼻,宛若天女散花,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在风景区大门两侧的陡峻山坡上,苇子峪长城呈北东-南西向蜿蜒起伏。它在公元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由明代开国元勋徐达主持修建,公元1567年(明隆庆元年)又由民族英雄戚继光主持重修,为石长城,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2)风景区东门南侧石河支流发源于响山,由于河流的下蚀作用,上游河谷呈“V”字形;冲积物成分相对简单,主要为中粗粒花岗岩、中细粒花岗岩、石英正长岩等,分选差,棱角状-次圆状,局部可见砾石呈叠瓦状排列;发育河漫滩、浅滩,局部可分辨出Ⅰ、Ⅱ级河流侵蚀阶地或见到凹岸侵蚀、凸岸沉积的现象。
3)在风景区东门外两侧陡壁上,可见响山岩体边缘的中细粒碱长花岗岩。岩石呈浅肉红色,中细粒花岗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为石英,含量约25%,他形粒状,大小0.5~2mm;钾长石含量>65%,半自形,大小一般为0.5~2mm,个别为2~4mm者构成“斑晶”。次要矿物含量5%~10%,以黑云母为主,含少量斜长石。该花岗岩的侵入时间略晚于前一个观察点的中粗粒碱长花岗岩,前者呈脉动侵入于后者之中,在南侧长城脚下东约150m的陡壁上可见两者的接触关系。
4)岩石中可见4组节理,产状分别为320°∠74°、12°∠76°、265°∠85°、115°∠85°,主要为次生构造,节理切割岩石,使花岗岩形成陡壁。这些节理表明岩体形成之后,遭受了后期构造运动的破坏。
重点与难点:
1)花岗岩的分类、命名及观察描述花岗岩的方法。
2)中粗粒和中细粒碱长花岗岩接触关系的判断与分析。
3)节理的观测及节理性质的判别与分析。
时间:80分钟。
思考题:
1)如何从野外的宏观特征判别沉积岩与侵入岩?
2)以祖山风景区为例,讨论自然保护区对地质、生物、环境等方面的研究意义。
No.28
位置:祖山风景区东门东约1.5km大老峪村南东侧陡壁。
意义:接触变质作用观察点。
观察内容:
1)沉积岩与岩浆岩的宏观特征及判别。
2)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带特征。
3)褶皱构造。
教学内容:
1)响山岩体东部边缘相的围岩为中-晚寒武世沉积岩,离开岩体由西向东分布中寒武统徐庄组、张夏组和上寒武统崮山组、长山组、凤山组,为一套碳酸盐岩、泥质岩夹石英砂岩的岩石组合,含生物碎屑灰岩。本观察点主要为中寒武世地层,宏观上,岩石成层性好,层理构造发育,颜色以灰色、浅褐灰色、暗灰色为主,主要岩性为含云母粉砂质页岩、鲕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长石石英粗砂岩、含藻泥质条带灰岩。地层呈中薄层状分布在岩体之上,并发育褶皱构造,表明岩体侵入或后期的构造活动使地层发生了塑性变形。
2)岩体边部的岩石为细粒碱长花岗岩和正长斑岩,宏观上,以浅褐色、灰褐色为主,块状构造,两者之间见不到截然的界线,为过渡关系,越靠近围岩岩石颗粒越细,由细粒花岗结构变为斑状结构至隐晶质或玻璃质结构,即岩体边缘有很明显的细粒边或冷凝边。这是岩浆侵入到地层中,岩浆体的边部受到淬火而形成的,表明响山岩体与中寒武统的侵入接触关系。
正长斑岩呈浅黄褐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斑晶成分为正长石和角闪石,前者为肉红色,含量5%~10%,自形,大小1~4mm;后者为黑绿色,含量<5%,半自形,大小1~3mm。基质为隐晶质。局部发育假流动构造。岩体中可见围岩的捕虏体。
由于岩浆烘烤,围岩发生了接触变质作用,形成接触变质岩,使原来硬度低的灰岩、泥岩等变得坚硬。远离岩体变质程度变浅,直至恢复到正常沉积岩。在不同时代的围岩中,发育宽1~10cm的接触变质带,其界线不规则(图版Ⅳ-1),岩性主要为大理岩、硅化岩、角岩,局部发育矽卡岩和黄铁矿化。
3)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分析接触变质作用及接触变质岩的特征,分析冷凝边和烘烤边的成因,讨论冷凝边、烘烤边对于确定侵入岩与沉积岩接触关系的作用。测量接触面产状和地层产状,作侵入接触关系剖面素描图。
重点与难点:
1)正长斑岩的观察与描述。
2)侵入接触关系、接触变质带的识别与分析。
时间:60分钟。
思考题:怎样识别冷凝边与烘烤边?它们在研究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方面有什么意义?
No.29
位置:车厂村西南民居旁的公路边。
意义:松散堆积物观察点。
观察内容:
1)松散堆积物及其形成环境分析。
2)根据堆积物特征,分析物源区。
教学内容:
1)在正长斑岩和寒武系中薄层灰岩、泥灰岩中,发育宽约20m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它主要由细粒花岗岩、中粗粒花岗岩、正长斑岩的砾石和砂土、泥土构成,灰岩、泥灰岩、泥岩的砾石含量少,结构松散,分选性差。在垂向上,沉积物具有分带性:①下部为砾石层,砾石的粒径大,为5~45cm,以5~15cm为主,磨圆度较好,呈次棱角状-次圆状,含量>60%,略呈叠瓦状排列,其余为细砾和砂土;②中部主要为褐黄色沙泥层,呈长透镜体状,砾石很少,厚约40~60cm;③上部为磨圆度差的砾石层,砾石的成分下面以花岗岩、正长斑岩为主,上面以沉积岩为主,粒径较小,大约为3~30cm,磨圆度不好,为棱角状-次棱角状,含量>65%,其余为松散的砂土。
2)在教师指导下,分析该点第四系堆积物的形成环境及物源区。该点内容较少,且在公路边进行观察分析,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取舍。另外,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
重点与难点:
1)不同营力和介质的搬运、沉积特征。
2)砾石的岩性识别及可能的物源区分析。
时间:40分钟。
思考题:
1)河流、洪流、片流形成的沉积物的特征有何异同点?
2)如何根据沉积物特征判别物源区?
No.30
位置:秋子峪村北约700m公路西侧采石场。
意义:褶皱及其伴生构造观察点。
观察内容:
1)褶皱构造。
2)断裂构造。
3)沉积岩原生构造及岩溶现象。
教学内容:
1)该观察点位于柳江向斜西侧,出露地层为中寒武统徐庄组和张夏组,岩性主要为灰岩、鲕状灰岩、竹叶状灰岩、泥灰岩、泥岩及生物碎屑灰岩。鲕状灰岩为中厚层状-块状,灰色,鲕状结构,鲕粒大小1~2mm,圆状,含量>80%,亮晶胶结为主,风化面上球状鲕粒很明显地凸出于岩石表面。生物碎屑灰岩呈灰色,生物碎屑结构、晶粒结构,中薄层状,所含化石大多为古生物碎片(图版Ⅳ-2),完整的较少,主要为双壳类。
2)地层中发育褶皱构造,为一个直立背斜。该背斜呈北北东向展布,枢纽走向5°~10°,向北东倾伏,倾伏角约10°;出露高度6~8m,宽度约30m;核部地层为徐庄组灰岩夹泥灰岩,翼部为张夏组灰岩、鲕状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西翼地层产状为300°~302°∠22°~39°,东翼为65°~82°∠30°~33°;发育正扇形节理和次级褶皱(图4-22;图版Ⅳ-3)。近背斜轴部的节理往往可成为良好的导矿和储矿构造。区域上该褶皱属于上平山倾伏背斜的北东段,西翼地层被响山岩体破坏、吞蚀而不完整,由此说明该背斜形成于响山岩体之前。
图4-22 秋子峪背斜横剖面素描图
3)地层的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发育,主要有瘤状构造、水平层理、缝合线构造、羽裂纹等,观察、分析这些构造的形成原因。
4)垂直背斜的展布方向,发育一些断裂构造,有的张开宽度>30cm,被风化形成的红土及灰岩角砾所充填。它们是在褶皱形成过程中与挤压应力平行的方向上形成的横张节理。
此处还可见到断层擦痕(有的产状为115°∠30°和350°∠39°)与岩溶现象。
5)测量地层产状,作背斜构造横剖面图,对褶皱进行分类。
重点与难点:
1)褶皱构造的识别及褶皱的测量与描述。
2)与背斜构造伴生的小构造的观察与识别。
时间:60分钟。
思考题:
1)试述背斜构造的成因。
2)如何识别褶皱类型?怎样描述褶皱特征?
3)褶皱构造对于地质找矿有何意义?
8. 祖山天女木兰花什么时候开
天女木兰六月下七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