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茶图

兰花茶图

发布时间: 2022-07-24 20:15:41

A. 兰花茶属于什么茶类

兰花茶属于绿茶的一种。

兰花茶产于安徽泾县,小兰花茶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名茶同在清朝创制。据此兰花茶迄今至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兰花茶的名称主要是由其“外形芽叶相连似整朵兰花,内质具有幽雅的兰花香”的品质特征而得。

兰花茶的历史

兰花茶历史悠久。传说,兰花茶始于唐代,起初由泾县里坞坑寺引进开始栽培。相传当时皇帝头疼,偶遇一僧,僧说:山中有茶草,煎服可愈之。皇帝遂派人采摘饮之,果然病愈。后来人 们争饮此茶,并被列为向皇帝进献的“贡茶”。

到了元、明、清时期,兰花茶的名声越来越 大,曾用此茶作为官吏薪给和军队饷银。后来由于茶农贫困,茶园荒芜,兰花茶一度衰落, 濒于绝迹。近年来,经过茶乡人民的不断努力,兰花茶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栽培面积不断 扩大,产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

B. 兰花可以直接摘来泡茶吗

不可以。需要晒干加工工艺。

兰花茶,条索细卷呈弯勾状,芽叶成朵,色泽翠绿匀润,毫峰显露;

古人曾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兰花茶色泽碧绿,银毫显露,汤色清明,滋味清醇,闻之兰香怡人。

在泡饮之前,通常要进行观茶。观茶时,先取一杯之量的干茶,置于白纸上,让品饮者先欣赏干茶的色、形,再闻一下香,充分领略名优绿茶的天然风韵。


(2)兰花茶图扩展阅读:

兰花茶传说

我国著名茶学专家陈椽教授著《安徽茶经》载:“传说在清朝以前,当地士、绅阶层极为讲究兰花茶生产”,由他主编的《中国名茶研究选集》和《制茶学》中阐明,小兰花茶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名茶同在清朝创制。据此,兰花茶迄今至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

C. 兰花茶怎么做

从谷雨前后开园,一芽二、三叶制小兰花茶,一芽三、四叶制大兰花茶。采回的鲜内叶晾干表面水后,及时付制容,力求现采现制。初烘温度高,投叶量少,足烘温度低,而投叶量多。边烘边翻,轻翻勤翻,防止断芽碎枝。初烘到七成干后,摊凉拣剔后,进行足烘。足干后即装桶贮藏。

D. 兰花茶是什么茶,兰花茶的功效与由来

兰花茶产于安徽泾县。小兰花茶与碧螺春、太平猴魁、涌溪火青、六安瓜片、铁观音等内名茶同在清朝创制。容据此,兰花茶迄今至少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兰花茶饮用时清香扑鼻,可以养阴润肺、清热排毒、利水渗湿

兰花茶的名称主要是由其“外形芽叶相连似整朵兰花,内质具有幽雅的兰花香”的品质特征而得。兰花茶名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说,芽叶相连于枝上,形状好像一枝兰草花;二是说,采制时正值山中兰花盛开,茶叶吸附兰花香,故而得名。

(4)兰花茶图扩展阅读:

特点:

条索细卷呈弯勾状,芽叶成朵,色泽翠绿匀润,毫峰显露,兰花香型,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泛浅金黄色光泽,叶底匀整,呈嫩黄绿色,梗嫩芽壮,叶质厚实,冲泡时形似兰花绽开。

小兰花是用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三叶的正常芽梢经特殊工艺精制而成的烘青绿茶,其特征是:外形芽叶相连成朵,自然舒展,色泽翠绿显毫,冲泡后如兰花初放,枝枝立于杯中,带兰花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成朵,叶质厚实耐泡。人称“头开扑鼻香,二开刚来汤,三开才出汁,四开五开正好喝”。

兰花茶色泽碧绿,银毫显露,汤色清明,滋味清醇,闻之兰香怡人,饮之回味甘甜;可与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并驾齐驱。

E. 兰花可以用来泡茶喝吗

兰花可以用来泡茶喝。

兰花茶,条索细卷呈弯勾状,芽叶成朵,色泽翠绿匀润,毫峰显露,兰花香型版,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泛浅金黄色光泽,叶底匀整,呈嫩黄绿色,梗嫩芽壮,叶质厚实。

古人曾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且影响至深。兰权花茶色泽碧绿,银毫显露,汤色清明,滋味清醇,闻之兰香怡人,饮之回味甘甜;可与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名茶并驾齐驱。

(5)兰花茶图扩展阅读:

兰花茶传说

传说,兰花茶始于唐代,起初由泾县里坞坑寺僧引进开始栽培,后来流传到舒城、霍山一带。相传,当时皇帝头疼,偶遇一僧,僧说:山中有茶草,煎服可愈之。皇帝遂派人采摘饮之,果然病愈。后来,人们争饮此茶,并被列为向皇帝进献的“贡茶”。

F. 兰花茶的介绍

兰花茶,条索细卷呈弯勾状,芽叶成朵,色泽翠绿匀润,毫峰显露,兰花香型,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泛浅金黄色光泽,叶底匀整,呈嫩黄绿色,梗嫩芽壮,叶质厚实。兰花茶正宗产地是安徽省泾县里坞坑,在皖西霍山县境内的杨三寨风景区也有5千亩的兰花茶生态茶园。

G. 兰花可以泡茶吗

可以的。
兰花,其叶俊秀飘逸,其香清幽恬雅,自二千多年前被孔夫子赞誉为“王者香”以来,声誉鹊起,备受人们的喜爱和颂扬,为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茶叶,嫩芽香叶,香高味美,是我国人民长期来 兰花茶图4
“开门七件事”之一。 古人曾以兰质许茶,以兰入茶,且影响至深。明·张源在《茶录》中说:“香。茶有真香,有兰香,有清香,有纯香。雨前神具曰真香;火候均停曰兰香;不生不熟曰清香;表里如一曰纯香。”明·张岱在《陶庵梦忆》中,把曰铸茶的佳品誉为“兰雪茶”。他说:“兰雪茶,曰铸者,茶味棱棱有金石之气……。他泉瀹之,香气不出。煮禊泉,投入小罐,则香气太浓郁。杂入茉莉,再三较量,用敞口瓷瓯淡放之,候其冷,以旋滚汤冲泻之。真如百茎素兰同雪涛并泻也,寻芽得其色矣,未得其气,余戏呼之兰雪。”据记载,曰铸雪芽在宋朝即誉为第一茶品。而具兰香的茶叶-明末清初南京一带风行的闵汶水茶,时人称“其色如积雪,其香如幽兰,其味而味外之味,虽百碗而不厌者。” 茶中并不含兰,甚至也无兰香,缘何却以兰质评茶,以兰命茶呢?这除了兰与茶具有同一物质属性-香以外,更主要的是千百年来,兰不仅具备有香祖、香国、天下第一香等美称,而且,“不以无人而不芳”,“名在深山士林”,赢得了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构成的儒、佛、道的共同赞许深深扎根于民族心理之中,而兰花“清寂、慎独、自芳”的个性,又恰恰与构成中国茶文化的思想主流相吻合。但毕竟在物与物之间有着各自的个性,随着人们对茶叶品质要求的提高,开始寻找真正具有兰花香型的茶叶和加工技术。明·钱椿年他的《茶谱》中对兰花等鲜花窨制茶叶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梅花,茉莉,……兰薰,皆可作茶,诸花开时,摘其半含放蕊之香全者,量其茶叶多少,摘花为茶,花多则太香而脱茶韵,花少则不香而不尽美,三停茶叶一停花始称。” 今天,兰花香成为高档名茶品质优异的独特标志,具有天然兰香的茶和经人工兰花赋香的茶均是人们所喜爱的茶中珍品。据笔者查阅宁波市第五届名茶评比会的历届名茶评比按语后发现,含天然兰香或人工赋兰香的茶叶均获高分。

另外给你介绍一下制作工艺-采摘
从谷雨前后开园,一芽二、三叶制小兰花茶,一芽三、四叶制大兰花茶。采回的鲜叶晾干表面水后,及时付制,力求现采现制。
工艺
分杀青、初烘、足宽余三道工序。
杀青
杀青用斜锅,二口或三口一组,砌成一灶。炒茶的竹丝帚分大、中、小三种,大帚竹丝较粗硬,小帚竹丝较细软,竹丝和把柄各长尽余,径粗三、五寸,依鲜叶老嫩程度不同而选用。杀青温度,第一口锅底见微红,其余锅温依次下降。投叶量100-150克,不得超过250克。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回旋翻炒,抖散水汽,动作先慢后快。待叶质柔软时,改用“紧把”将叶子旋入竹丝之间,起揉条作用。“紧把”和“松把”结合,叶子在竹丝帚内吞吐,即“紧把”揉、“松把”透。两种炒法巧炒结合起来,使叶子既搓卷成条,又保持翠绿色泽,香味鲜爽。杀青用三口锅,要求“一锅炒瘪、二锅炒熟、三锅炒细成条”。 初烘与足烘:初烘温度高,投叶量少,足烘温度低,而投叶量多。边烘边翻,轻翻勤翻,防止断芽碎枝。初烘到七成干后,摊凉拣剔后,进行足烘。足干后即装桶贮藏。

H. 有谁知道兰花茶是什么茶是兰花窨制的吗是怎么加工的是花茶还是绿茶四川产的吗还有其他的名字吗

是建兰,也称四季兰、夏蕙等,属多花兰(一支花杆开多朵花),具有比较纯正的兰花浓香味。这是株型比较大的一种,并且花出架(花开到面的上面),花与叶衬托比例很好,随便放在哪都很洒脱漂亮。

I. 兰花茶和兰妃茶有什么区别

兰妃茶属于花茶,而且是兰花茶。

1、兰花茶,条索细卷呈弯勾状,芽叶成朵,色泽翠绿匀润,毫峰显露,兰花香型,鲜爽持久,滋味甘醇,汤色嫩绿明净,泛浅金黄色光泽,叶底匀整,呈嫩黄绿色,梗嫩芽壮,叶质厚实。

2、兰妃茶泡出来的茶明净剔透,茶叶厚实,泡开之后宛如兰花开放。这种茶经常饮用能够让人清肝明目,美容养颜,益气生津。兰妃茶中的活性物质具有保健作用。

3、兰花茶正宗产地是安徽省泾县里坞坑,在皖西霍山县境内的杨三寨风景区也有5千亩的兰花茶生态茶园。

(9)兰花茶图扩展阅读

兰花茶中并不含兰,甚至也无兰香,缘何却以兰质评茶,以兰命茶呢?这除了兰与茶具有同一物质属性-香以外,更主要的是千百年来,兰不仅具备有香祖、香国、天下第一香等美称,而且,“不以无人而不芳”,“名在深山士林”。

采摘从谷雨前后开园,一芽二、三叶制小兰花茶,一芽三、四叶制大兰花茶。采回的鲜叶晾干表面水后,及时付制,力求现采现制。

工艺分杀青、初烘、足宽余三道工序。

1、杀青:杀青用斜锅,二口或三口一组,砌成一灶。炒茶的竹丝帚分大、中、小三种,大帚竹丝较粗硬,小帚竹丝较细软,竹丝和把柄各长尽余,径粗三、五寸,依鲜叶老嫩程度不同而选用。

2、杀青温度,第一口锅底见微红,其余锅温依次下降。投叶量100-150克,不得超过250克。鲜叶下锅后,用竹丝帚回旋翻炒,抖散水汽,动作先慢后快。待叶质柔软时,改用“紧把”将叶子旋入竹丝之间,起揉条作用。

3、“紧把”和“松把”结合,叶子在竹丝帚内吞吐,即“紧把”揉、“松把”透。两种炒法巧炒结合起来,使叶子既搓卷成条,又保持翠绿色泽,香味鲜爽。杀青用三口锅,要求“一锅炒瘪、二锅炒熟、三锅炒细成条”。

4、初烘与足烘:初烘温度高,投叶量少,足烘温度低,而投叶量多。边烘边翻,轻翻勤翻,防止断芽碎枝。初烘到七成干后,摊凉拣剔后,进行足烘。足干后即装桶贮藏。

热点内容
百合男子君 发布:2025-08-26 01:48:55 浏览:123
辛梓花花语 发布:2025-08-26 01:37:44 浏览:575
芬兰情人节 发布:2025-08-26 01:23:27 浏览:892
花卉形体 发布:2025-08-26 01:22:50 浏览:998
插花地审批 发布:2025-08-26 01:19:06 浏览:253
川崎玫瑰叶子折法视频 发布:2025-08-26 01:08:01 浏览:940
歌名荷花月色 发布:2025-08-26 00:43:55 浏览:839
荷花玛尔斯绿 发布:2025-08-26 00:38:07 浏览:354
七夕晒红包的图片 发布:2025-08-26 00:35:50 浏览:530
花卉喷雾量 发布:2025-08-26 00:18:20 浏览: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