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皇贵妃
① 红贵妃属于什么兰花
红贵妃色彩鲜丽,高贵大气,香味浓郁,香味持久,因为属于矮种兰花,价格亲民,非常适合居家阳台种植,是盆栽花卉之佳选。
② 贵妃兰花什么时候开花
一般情况下都是春节期间开花,放室内明亮处就可以 追肥磷钾肥为主比较好,叶片经常喷喷磷酸二氢钾,可以促进植物开花
③ <<大清后宫》》里人物的原型
剧中暗喻人物
~~~~~~~~~~~~~~~~~~~~~~~~~~~~~~~~~~~~~~~~~~~~~~~~~~~~~~~~~~~~~~~~~~~~
☆杏儿,就是慈禧。理由如下:
1:杏儿深受四阿哥弈伫(也就是咸丰帝)喜爱。剧中,四阿哥在做皇子的时候就特别喜欢杏儿,但是碍于全妃娘娘(四阿哥的生身母亲)的阻碍,不能如愿。当上皇帝之后,封杏儿为贵人。
2:剧中杏儿的父亲叫惠聪,暗喻慈禧的父亲惠征;还有一个跟杏儿有感情纠葛的人叫毓泰,开始很喜欢杏儿,但在杏儿被封为贵人后,他曾经找过杏儿谈话,说“我不希望我们军机处的每一道折子都从贵人您那里过。”这就说明,杏儿在帮着皇帝看折子,已经开始干政。而毓泰应该就是肃顺。(野史记载,慈禧与肃顺曾有过私情,后来为了权利的角逐,杀掉了肃顺。)
3:《我眼中的慈僖太后》(作者是慈禧的曾孙叶赫那拉根正)一书中记载,当初慈僖被封为兰贵人是因为她喜欢兰花,其实慈禧的大名是叶赫那拉杏贞,小名是杏儿(慈僖的哥哥说的)。
4:贯穿整个剧情,杏儿的人物个性,从智慧、到对权力的欲望,对荣华富贵的渴望,以及那种自信,都跟慈禧非常的相像!
此外,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惠聪(杏儿的父亲),就是慈禧的父亲惠征
☆毓泰,就是肃顺
剧中明显的人物
~~~~~~~~~~~~~~~~~~~~~~~~~~~~~~~~~~~~~~~~~~~~~~~~~~~~~~~~~~~~~~~~~~~~
☆皇帝,是道光
☆四阿哥,是弈伫(也就是咸丰帝)
☆六阿哥,是奕忻(也就是恭亲王)
☆钮祜禄绣心(全妃),是孝全成皇后
☆博尔济吉特氏景珍(静妃),是孝静成皇后(原为宣宗皇贵妃,因抚养文宗尊为康慈皇太后,后追封孝静皇后)
☆皇太后,是孝和皇太后
④ 贵妃配什么花好(请宫斗人员回答)
皇后(牡丹。芙蓉)
皇贵妃(杜丹)
贵妃(芍药、月季)
妃(杜鹃 兰花
⑤ 清代妃嫔日常日用陶瓷等级 皇后该用什么样的陶瓷,宫中的陈设都是啥,每年的贡品有啥最好从皇后写到答应
妃嫔日用瓷器配额
妃嫔的日常用度包括宫分、铺宫。宫分是上自皇太后,下至贵人、常在、答应等人每年按等级所供应的不同品种、数量的金银、布匹,以及每月、每日所供应的粮肉、菜蔬、副食等,包括绸缎、貂皮、米面、炭蜡等项。铺宫是指皇太后、皇后、妃嫔以及福晋等人宫内所用不同等级、品种、数量的金属器皿、瓷器、漆器等。在等级森严的清宫大内,由于妃嫔的名位不同,在日常用度的数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依其等级而递减。
铺宫中瓷器的配额,主要有各种类型的碗、杯、盘、碟、盅等,在颜色、纹饰和数量上都有严格的等级。据《国朝宫史》“经费”条记载,后宫用瓷共分6个等级:
一、皇后
皇后在后宫的地位等同于皇帝在前朝的地位。先由太后从近支王公大臣的女儿中挑选,再由皇帝册封。一般册封一位皇后(以玉如意为示,得如意者为后)和两位妃。这样册封的皇后地位最高,所生长子一般封为皇太子。其配额的瓷器数量是:“黄瓷盘二百二十,各色瓷盘八十;黄瓷碟四十,各色瓷碟五十;黄瓷碗一百,各色瓷碗五十,黄瓷盅三百,各色瓷盅七十,各色瓷杯一百,瓷渣斗四。”
二、皇贵妃
皇贵妃这一名号始于明朝成化年间宪宗追封宠妃万贵妃为皇贵妃,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其配额的瓷器数量是;“白里黄瓷盘四,各色瓷盘四十,白里黄瓷碟四,各色瓷碟十五;白里黄瓷碗五十,各色瓷碗五十,白里黄瓷盅二,各色瓷盅二十,瓷缸二。”据清《称谓录》记载:“本朝,皇贵妃位在贵妃上……册封之礼,皇贵妃以册、宝,妃以册印。”
三、贵妃
贵妃,南朝宋武帝时始置,隋至清代一直沿用,地位次于皇后(明清时设皇贵妃地位高于贵妃)。其瓷器配额是:“黄地绿龙瓷盘四,各色瓷盘三十;黄地绿龙瓷碟四,各色瓷碟三十;黄地绿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四十;黄地绿龙瓷盅二,各色瓷盅十五;瓷缸一。”
四、妃
妃,皇帝的妾,清代妃的地位次于贵妃。其瓷器配额是:“黄地绿龙瓷盘二,各色瓷盘二十;黄地绿龙瓷碟四,各色瓷碟八;黄地绿龙瓷碗四,各色瓷碗三十;黄地绿龙瓷盅二,各色瓷盅十二;瓷缸一。”
五、嫔
嫔,皇帝的妾,在清代地位次于妃。其瓷器配额是:“蓝地黄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十八;蓝地黄龙瓷碟四,各色瓷碟六;蓝地黄龙瓷碗四,各色瓷碗二十;蓝地黄龙瓷盅二,各色瓷盅十,瓷缸一。”
六、贵人
据《称谓录》记载:“东汉定制,皇后之下即贵人也。本朝贵人位在妃、嫔之下,而贵人之下即是常在、答应,同此一称,而位之尊卑与东汉时异矣。”其瓷器配额是:“绿地紫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十;绿地紫龙瓷碟二,各色瓷碟四;绿地紫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十八;绿地紫龙盅二,各色瓷盅十。”
七、常在
常在为明、清后宫第六等级的嫔妃,其地位在贵人之下。其瓷器配额是:“五彩红龙瓷盘二,各色瓷盘八;五彩红龙瓷碟二,各色瓷碟四;五彩红龙瓷碗四,各色瓷碗十;五彩红龙盅二,各色瓷盅六。”
八、答应
秀女人宫后,一般封答应。贵人以上得出自世代显贵人家,贵人以下只须从拜唐阿子女中挑选。有的秀女配近支宗室或皇子、皇孙。其瓷器配额是:“各色瓷盘八,各色瓷碟四,各色瓷碗十,各色瓷盅六。
综上所述,《国朝宫史》记述的后宫用瓷主要分为各色釉瓷器、黄釉瓷器(单色釉)、色地龙纹瓷器(花釉)、五彩红龙瓷器(彩绘)等品种与类型。
妃嫔日常吃食定额:
皇太后:猪一口、羊一只、鸡、鸭各一只、新粳米二升、黄老米一升五合、高丽江米三升、粳米粉三斤、白面五十一斤、荞麦面一斤、麦子粉一斤、豌豆折三合、芝麻一合五勺、白糖二斤一两五钱、盆糖八两、核桃仁四两、松仁二钱、枸杞四两、晒干枣十两、猪肉十二斤、香油三斤十两、鸡蛋二十个、面筋一斤八两、豆腐二斤、粉锅渣一斤、甜酱二斤十二两、清酱二两、醋五两、鲜菜十五斤、茄子二十个、王瓜二十条、白蜡七枝(内一枝重五两,三枝各重三两,三枝各重一两五钱)、黄蜡二枝(各重一两五钱)、羊油蜡二十枝(各重一两五钱)、羊油更蜡一枝(夏重五两、冬重十两)、红萝炭(夏二十斤、冬四十斤)、黑炭(夏四十斤、冬八十斤)。
皇后:猪肉十六斤、(盘肉)羊肉一盘、鸡鸭各一只、新粳米一升八合、黄老米一升三合五勺、高丽江米一升五合、粳米粉一斤八两、蜂蜜四两、核桃仁二两、松仁一钱、枸杞二两、晒干枣五两、猪肉九斤、猪油一斤、香油一斤六两、鸡蛋十个、面筋十二两、豆腐一斤八两、粉锅渣一斤、甜酱一斤六两五钱、清酱一两、醋二两五钱、鲜菜十五斤、茄子二十斤、王瓜二十条、白蜡五枝(内一枝重三两,四枝各重一两五钱)、黄蜡四枝(各重一两五钱)、羊油蜡十枝(各重一两五钱)、羊油更蜡一枝(夏重五两、冬重十两)、红萝炭(夏十斤、冬二十斤)、黑炭(夏三十斤、冬六十斤)。
皇贵妃:猪肉十二斤、羊肉一盘、鸡一只(或鸭一只)、陈粳米一升五合、白面五斤、白糖五两、核桃仁一两、黑炭(夏三十斤、冬六十斤)、六安茶叶十四两(每月)、天池茶叶八两(每月)、干枣一两六钱,香油六两,鸡蛋四个,面筋四两,豆腐一斤八两,粉锅渣八两,甜酱六两五钱,清酱八钱,醋二两五钱,鲜菜十斤,茄子八个,王瓜八条,白蜡二支,黄蜡二支,羊油蜡五支,红箩炭夏十斤、冬十五斤,黑炭夏三十斤、冬六十斤,六安茶叶十四两(每月),天池茶叶十两(每月)
贵妃:猪肉九斤八两,羊十五盘(每月)、鸡鸭共十五只(每月),陈粳米一升三合五勺,白面三斤八两,白糖三两,核桃仁一两,干枣一两六钱,香油六两,鸡蛋四个,面筋四两,豆腐一斤八两,粉锅渣八两,甜酱六两五钱,清酱八钱,醋二两五钱,鲜菜十斤,茄子八个,王瓜八条,白蜡二支,黄蜡二支,羊油蜡五支,红箩炭夏十斤、冬十五斤,黑炭夏三十斤、冬六十斤,六安茶叶十四两(每月),天池茶叶八两(每月)
妃:猪肉九斤,羊十五盘(每月)、鸡鸭共十只(每月),陈粳米一升三合五勺,白面三斤八两,白糖三两,核桃仁一两,干枣一两,香油六两,鸡蛋四个,面筋四两,豆腐一斤八两,粉锅渣八两,甜酱六两五钱,醋二两五钱,鲜菜十斤,茄子八个,王瓜八条,白蜡二支,黄蜡二支,羊油蜡二支,红箩炭夏五斤、冬十斤,黑炭夏二十五斤、冬四十斤,六安茶叶十四两(每月),天池茶叶八两(每月)
嫔:猪肉六斤八两,羊十五盘(每月)、鸡鸭共十只(每月),陈粳米一升三合,白面二斤,白糖二两,香油五两五钱,豆腐一斤八两,粉锅渣八两,甜酱六两,醋二两,鲜菜八斤,茄子六个,王瓜六条,白蜡二支,黄蜡二支,羊油蜡二支,红箩炭夏五斤、冬八斤,黑炭夏二十斤、冬三十斤,六安茶叶十四两(每月),天池茶叶八两(每月)
贵人:猪肉六斤,羊十五盘(每月)、鸡鸭共八只(每月),陈粳米一升二合,白面二斤,白糖二两,香油三两五钱,豆腐一斤,粉锅渣八两,甜酱六两,醋二两,鲜菜六斤,茄子六个,王瓜六条,白蜡一支,黄蜡一支,羊油蜡一支,红箩炭冬五斤,黑炭夏十八斤、冬二十五斤,六安茶叶七两(每月),天池茶叶四两(每月)
常在:猪肉五斤,羊十五盘(每月)、鸡鸭共五只(每月),陈粳米一升二合,白面二斤,白糖二两,香油三两五钱,豆腐一斤八两,粉锅渣八两,甜酱六两,醋二两,鲜菜六斤,茄子六个,王瓜六条,白蜡二支,羊油蜡一支,黑炭夏十斤、冬二十斤
答应:猪肉一斤八两,羊十五盘(每月)、鸡鸭共五只(每月),陈粳米六合,白面二斤,随时鲜菜二斤,黄蜡一支,羊油蜡一支,黑炭夏五斤、冬十斤
在“正大光明”匾下,宝座台上设皇帝宴桌。席上珍馐佳肴十分丰盛,并具有满族特色。计有热菜二十品,冷菜二十品,汤菜四品,小菜四品,鲜果四品,瓜果,蜜饯果二十八品,点心、糕、饼等面食二十九品,共计一百另九品。万寿节家宴,大多用铜胎镀金的掐丝珐琅“万寿无疆”盘碗。盘碗底有“子孙永宝”款。元旦,除夕等大宴一般用青玉盘碗。在宝座台下,分东、西两个摆陪宴桌。东边头桌为皇后宴桌,设宝座,皇贵妃以下不设座位。家宴的陪宴者,有皇后,贵妃,妃,嫔,贵人,常在,公主等;宗亲宴的陪宴者,有亲王、郡王、贝勒、阿哥等。设多少陪宴桌,视陪宴者人数而定。皇后独自一桌,其余二人一桌。桌上摆热菜,冷菜,糕点,瓜果等十五品。大宴的菜肴以鸡、鸭、鹅、猪、鹿、羊、野鸡、野猪肉为主,并有燕窝、香蔁、蘑菇、木耳、鲜菜等等。
皇后独自一桌,其余二人一桌。。。
据史籍记载,皇后(包括皇太后)每人应享有金餐具36件,银餐具98件,各种细瓷盘、碗、杯、盅、勺等340件,另有象征身份的“ 位份碗”,黄地黄里暗云龙瓷碗660件。
皇贵妃、皇贵妃及以下无金餐具,银餐具7件、各式细瓷盘、碗、杯、盅、勺等121件;贵妃银餐具6件,各式细瓷餐具64件;妃银餐具6件,各式细瓷餐具64件。她们的“位份碗”分别配有38件、18件、14件
嫔银餐具6件,各式细瓷餐具40件,“位份碗” 是蓝地白里香云龙碗12件。
贵人(贵人及以下无银餐具)各式细瓷餐具32件,“位份碗” 是绿地白里紫云龙碗10件。
。
常在各式细瓷餐具26件,“位份碗”是白地白里五彩红云龙碗10件。
。
答应各式细瓷餐具26件,无“位份碗”。
贵人用绿地紫龙瓷盘
妃嫔服饰:
清代女贵族穿着的礼服较为繁琐,同时也更能反映出保留的许多满族服饰旧俗。以皇后礼服为例,除朝冠、朝服外,额上束金约,颈下饰领约,朝服内衬朝裙,外罩朝褂,朝珠戴三盘,又胸前所垂彩帨与耳上所饰耳坠等皆在礼制之内。清制,皇太后、皇后的礼服等级完全一样,皇贵妃礼服稍次一等,贵妃以下袍服皆用金黄色,其余饰品等级递降。
皇后朝冠·
皇后朝冠除中央顶饰三层金凤外,朱纬上还缀一周金凤共7只和金翟1只,位于后面的金翟向脑后垂珠为饰,皇后为五行二就,冠后又垂护领。
【典 制】
皇太后、皇后朝冠,冬用薰貂,夏以青绒为之,上缀朱纬,顶三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凤,饰东珠各三,珍珠各十七,上衔大东珠一。朱纬上周缀金凤七,饰东珠各九,猫睛石各一,珍珠各二十一。后金翟一,饰猫睛石一,小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五行二就,共珍珠三百有二,每行大珍珠一。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六,末缀珊瑚。冠后护领垂明黄绦二,末缀宝石,青缎为带。
皇贵妃、贵妃所戴朝冠,其质与皇后朝冠相同。冬用薰貂,夏以青绒为之。上缀朱帷。其冠顶、朱纬等之饰,亦与皇后朝冠相同。惟翟尾垂珠,凡珍珠一百九十二颗,三行二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东珠、珍珠各四;末亦缀珊瑚。冠后护领与皇后朝冠相同。
贵妃之冠服袍及垂绦,皆为金黄色,余制均与皇贵妃相同。
妃之朝冠,顶为二层,贯东珠各一,皆以金凤,饰东珠九,珍珠十七,上衔猫睛石。朱纬上周缀金凤五,饰东珠七,珍珠二十一;后金翟一,饰物与贵妃朝冠相同。惟翟尾垂珠为珍珠一百八十八颗,三行二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四,末缀珊瑚。冠后护领亦与贵妃相同。
嫔之朝冠,顶为二层,贯东珠各一,皆承以金翟,饰东珠九,珍珠十七,上衔砢子。朱纬上周缀金翟五,饰东珠五,珍珠十九。后金翟一,饰珍珠十六,翟尾垂珠,为珍珠一百七十二颗,三行二就,中间金衔青金石结一,饰东珠、珍珠各三,末缀珊瑚。冠后护领与妃之朝冠制同。
皇后朝服·
皇后朝服与皇帝朝服有明显区别:肩部袭朝褂处加缘,披领及袖皆石青色,不饰十二章,所饰龙纹亦分布不同。
皇后朝袍是皇后在朝祭之时所穿礼袍。朝袍之制三,皆为明黄色。其一,披领及袖皆石青色,片金加貂缘;肩上下袭朝褂处亦加缘。绣文为金龙九,间以五色云。中无襞积,下幅八宝平水。披领行龙二。袖端正龙各一,袖相接处行龙各二。其二,披领及袖皆石青色,夏用片金缘,冬用片金加海龙缘;肩上下袭朝褂处亦加缘。绣文为前后正龙各一,两肩行龙各一,腰帷行龙四。中有襞积,下幅行龙八。其三,领袖片金加海龙缘,夏用片金缘。中无襞积,后开裾。余俱如貂缘朝袍之制。领后垂明黄绦,饰珠宝。
皇贵妃之朝袍均与皇后制同。
贵妃之朝袍为金黄色,余制均与皇贵妃同。
妃之朝袍制同贵妃。
嫔之朝袍用香色,其制亦与妃同。
·皇后朝褂·
朝褂即后妃及贵族女性在朝会、祭祀等仪礼场合套在朝袍外面的礼褂。清代后妃的朝褂形制大致分三种,皇太后、皇后、皇贵妃朝褂饰五爪金龙纹,贵妃、妃、嫔朝褂饰五爪蟒纹。皇子福晋以下朝褂形制只一种,皆饰蟒纹。
皇后朝褂是皇后在朝祭之时套在朝袍外的礼褂。朝褂制三,皆为石青色,片金缘。其一,绣文为前后立龙各二,下通襞积,四层相间,上为正龙各四,下为万福、万寿之文。其二,绣文为前后正龙各一,腰帷行龙四,中有襞积,下幅行龙八。其三,绣文前后为立龙各二,中无襞积,下幅八宝平水。领后皆垂明黄色绦,其饰之珠宝无定。
皇贵妃之朝褂均与皇后制同。
贵妃之朝褂为金黄色,余制均与皇贵妃相同。
妃、嫔之制同贵妃。
【典 制】
皇太后、皇后朝褂色用石青,片金缘,绣文前后立龙各二,下通襞积四层相间,上为正龙各四,下为万福万寿。领后垂明黄绦,其饰珠宝惟宜。
皇后朝裙·
朝裙为后妃及女贵族在朝会、祭祀等仪礼场合穿在朝袍里面的礼裙。朝裙形制只一种,用料为缎,夏天用纱。朝裙原形制为半身,以带束腰,后为穿着方便,有上连衣褂者。
皇后朝裙冬用片金加海龙缘,上用红织金寿字缎,下用石青行龙妆缎,皆用正幅,有襞积。夏朝裙用片金缘。
皇贵妃之朝裙,均与皇后服制同。
妃之朝裙,均与贵妃服制同。
嫔之朝裙,皆同妃制。
·皇后朝珠·
皇后朝珠须佩戴三盘,东珠一盘正佩于胸前,另外两盘珊瑚朝珠交叉于胸前,由左右肩斜挂至肋下。且女性所戴朝珠两串记念的一侧在右胸前,与男性正相反。只有皇太后、皇后才能佩戴东珠串成的朝珠。皇贵妃以下至妃为蜜珀1串、珊瑚2串,嫔以下至乡君为珊瑚1串、蜜珀2串。
皇后朝服所配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珠宝杂饰适宜。皇后吉服所配朝珠一盘,珍宝随所御。绦为明黄色。
皇贵妃朝服所配朝珠三盘,蜜珀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盘。绦明黄色。
贵妃朝服所配朝珠,绦为金黄色,余制与皇贵妃相同。
妃之朝珠,与贵妃服制同。
嫔之朝珠三盘,一盘为珊瑚,两盘为蜜珀。吉服朝珠一盘。绦用金黄色。
【典 制】
皇太后、皇后朝服御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佛头、记念、背云、大小坠、珠宝杂饰惟其宜,绦皆明黄色。
清代服饰中,有两个不成文的规定。其一:后妃、公主、福晋下至七品命妇在穿便服时,如果服饰上面要织、绣花卉,均应为应季的花卉。例如冬季所穿的便服上,多织绣冬季里开放的花,像梅花、水仙等;夏季里多是荷花、百合、牡丹、萱草、石榴等,春天里多是兰花、绣球、桃花、杏花等,秋天里则是菊花、桂花、秋海棠之类。如果穿了绣有其他季节的的花卉的衣服,就会被认为不合适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贵族出入场合里,贵妇格格互相攀比下,你要是穿错了花卉的衣服,那难看绝对不是一般能够忍受的。
其二:在清代帝后大臣的服饰中,不论朝服还是便服,单、夹、棉、皮都要应其时,顺其节。只要季节一到,无论天气冷暖,都要穿那个季节的衣服。而且换了应季节的衣服之后,不能再穿回原来的衣服。就如现在这样的天气,冬末春初,但一换上春装,天在冷,不能再拿出冬天的棉衣来穿。要是夏末秋初,就算天再热,也不能再穿夏装,否则就是抗旨不遵。而且更搞的是《大清会典》竟然还有明确规定换装的时间:“每岁春季换用凉朝帽及夹朝衣,秋季换用暖朝帽及缘皮朝衣,于三九月内,由部拟旨,预期请旨。”每年三月要换春装,九月要换冬装,只要诏书一下,天气再变化,也不允许换回去。否则这抗旨的罪名可不是闹着玩的。可是谁也不是傻子,热了还可以忍忍,冷了岂不是要冻死?而且北方的天气,早晚温差比较大,中午时候太阳灿烂,暖烘烘的,一早一晚,却凉飕飕的。于是清朝的衣服里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服装。人们在春天的夹衣里塞一层薄薄的棉花,表面上看是春装,其实已经经过了实质的改造。夏装里也是如法炮制,在天气冷下来,但是皇帝还没下诏书换冬装的时候穿,实在是明智。这颇类似于古代的穷人,因为家里没钱,所以刚开春就把冬衣当了求生活,天一冷下来,没有办法只好在春装里随意套点棉花御寒。可怜的后妃格格,王公贵族,一个个弄得跟穷人似的。于是清代的服饰里就出现了这种怪异的隔季服饰,在夏季纱衣里絮棉花
妃嫔住所:
景仁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长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名景仁宫。清代沿用明朝旧称,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五年(1835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先后修缮。
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景仁门,门内有石影壁一座,传为元代遗物。前院正殿即景仁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前后檐开门,次、梢间均为槛墙、槛窗,门窗双交四椀菱花槅扇式。明间室内悬乾隆御题“赞德宫闱”匾。天花图案为二龙戏珠,内檐为龙凤和玺彩画。室内方砖墁地,殿前有宽广月台。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以旋子彩画。配殿南北各有耳房。
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两侧各建耳房。殿前有东西配殿各3间,亦为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院西南角有井亭1座。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景仁宫明代为嫔妃居所。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三月,康熙帝生于此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和硕裕亲王福全丧,康熙帝为悼念其兄,再次于此宫暂居。其后此宫一直作为后妃居所,乾隆帝生母孝圣宪皇后、咸丰帝婉贵妃、光绪帝珍妃均曾在此居住。
承乾宫,内廷东六宫之一。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崇祯五年(1632年)八月更名承乾宫。清沿明旧。顺治十二年(1655年)重修,道光十二年(1832年)略有修葺。现在未对游客开放,平日里总是大门紧闭,外人难睹真容。
宫为两进院,正门南向,名承乾门。前院正殿即承乾宫,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放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踩斗栱,内外檐饰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次、梢间槛墙、槛窗,双交四椀菱花槅扇门、窗。室内方砖墁地,天花彩绘双凤,正间内悬乾隆皇帝御题“德成柔顺”匾。殿前为宽敞的月台。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崇祯七年(1634年)安匾于东西配殿曰贞顺斋、明德堂。
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施以斗栱,饰龙凤和玺彩画。两侧建有耳房。东西有配殿各3间,均为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饰以旋子彩画。后院西南角有井亭一座。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琳贵妃、佳贵人,咸丰帝云嫔、婉贵人都曾在此居住。
延禧宫,是东六宫中比较冷僻的宫院,受宠的妃嫔都不选择在这里居住。延禧宫东有苍震门,是宫中太监和匠役勤杂人员出入内廷的唯一门户,所以关防难以严密。
500年间,这里频频发生火灾,延禧宫成了重建次数最多的一座宫院。宣统元年,继承了慈禧财产的隆裕太后斥资百万,要在这里修建一座水晶宫,派太监小德张主管。方案是在院中砌一个直径数丈的水池,在池中建起一座三层的圆形宫殿。以铜铁为梁柱,以玻璃为墙壁,地板也都以玻璃砖为之,屋顶上安放玻璃鱼缸数口。这样就完全可以抗拒火灾了。但是,工程只进行到一半,溥仪就退位了。
永和宫,
内廷东六宫之一,位于承乾宫之东、景阳宫之南。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名永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更今名。清沿明旧,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亦有修缮,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修。明代为妃嫔所居,清代为后妃所居。清康熙帝孝恭仁皇后久居此宫。其后,道光帝静贵妃,咸丰帝丽贵人、斑贵人、鑫常在等先后在此居住。光绪大婚后为瑾妃居所。
宫为二进院,正门南向,名永和门,前院正殿即永和宫,面阔5间,前接抱厦3间,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檐角安走兽5个,檐下施以单翘单昂五跴斗栱,绘龙凤和玺彩画。明间开门,次、梢间皆为槛墙,上安支窗。正间室内悬乾隆御题“仪昭淑慎”匾,吊白樘箅子顶棚,方砖墁地。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旋子彩画。东西配殿的北侧皆为耳房,各3间。
后院正殿曰同顺斋,面阔5间,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明间开门,双交四椀槅扇门4扇,中间两扇外置风门,次间、梢间槛墙,步步锦支窗,下为大玻璃方窗,两侧有耳房。东西有配殿各3间,明间开门,黄琉璃瓦硬山式顶,檐下饰以旋子彩画。院西南角有井亭1座。此宫保持明初始建时的格局。
翊坤宫,内廷西六宫之一,明清时为妃嫔居所。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始称万安宫,嘉靖十四年(1535年)改为翊坤宫。清代曾多次修缮,原为二进院,清晚期将翊坤宫后殿改成穿堂殿曰体和殿,东西耳房各改一间为通道,使翊坤宫与储秀宫相连,形成四进院的格局。
正殿面阔5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后出廊。檐下施斗拱,梁枋饰以苏式彩画。门为万字锦底、五蝠捧寿裙板隔扇门,窗为步步锦支摘窗,饰万字团寿纹。明间正中设地平宝座、屏风、香几、宫扇,上悬慈禧御笔“有容德大”匾。东侧用花梨木透雕喜鹊登梅落地罩,西侧用花梨木透雕藤萝松缠枝落地罩,将正间与东、西次间隔开,东西次间与梢间用隔扇相隔。殿前设“光明盛昌”屏门,台基下陈设铜凤、铜鹤、铜炉各一对。溥仪逊帝时曾在正殿前廊下安设秋千,现秋千已拆,秋千架尚在。东西有配殿曰延洪殿、元和殿,均为3间黄琉璃瓦硬山顶建筑。
⑥ 咸丰王朝之一帘幽梦分集介绍
剧情简介咸丰年间,局势风雨飘摇,社会颓像渐显,帝国的最高统治者——咸丰(沈晓海饰)春秋之年却无子嗣,许多双眼睛便盯上了未来的皇位,流言也不胫而走,传遍宫廷内外“皇上没有生育能力”,皇上有病,不能要孩子,这些流言的背后是各种政治势力的抗衡和较量。兰儿(陶虹饰)被咸丰无意撞见并得宠,她的胆略、见识更让咸丰刮目相看。咸丰欲立兰儿为贵人,遭到康慈太后的极力反对。一番争斗,虽然取得贵人名分,但康慈太后所下懿旨中规定兰儿一年之内,如不能怀有皇上子嗣,便从此打入冷宫。
一帘幽梦陶虹
兰儿无意间知道了皇上的难言之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兰儿通过太监安德新(梁冠华饰)安排自己儿时好友凌治同进宫为咸丰诊治,但凌治同行踪被咸丰身边的卧底密报康慈。
康慈太后感到此事可以大做文章,于是精心设下圈套,企图一石二鸟,即证明咸丰确有花病,不能有后,又嫁祸兰儿私通宫外,欺君罔上,进而逼皇上立大阿哥为储君并除掉兰儿……
公元1856年,兰儿生下一子,被册封为皇贵妃。太贵妃康慈一病不起,听到兰儿生子的消息,当即召儿子恭亲王进宫,说完“你不要从政,不要和兰儿斗,你斗不过她”之后病逝。
天子有后,大事已定,但皇家的心病还未去,知情的安德新、凌治同等人被派人除掉。
兰儿默默燃香,为安德新、凌治同安魂,在冉冉缭绕的香烟中,她看到了自己——一个在残酷的宫廷斗争中变得决断冷酷的新兰儿。
6年后,咸丰病故,兰儿所生之子继承皇位,年号同治。兰贵妃被册封为皇太后,也就是历史上的慈禧太后。安德新之弟得慈禧重用,很快成为大内总管。此人便是显赫一时的大太监安德海……
分集查询收起查询- 1集
- 2集
- 3集
- 4集
- 5集
- 6集
- 7集
- 8集
- 9集
- 10集
- 11集
- 12集
- 13集
- 14集
- 15集
- 16集
- 17集
- 18集
- 19集
- 20集
- 21集
- 22集
- 23集
- 24集
- 25集
- 26集
- 27集
- 28集
- 29集
- 30集
- 31集
- 32集
- 33集
- 34集
- 35集
- 36集
- 37集
- 38集
- 第1集咸丰四年端午佳节庆典正在进行。咸丰与身边手舞足蹈的汉人花儿嬉笑,坐在一旁的太佛爷康慈看在眼里,她怒不可遏。咸丰面露怒容,但终不敢与太佛爷对峙。作为皇帝要想保住皇位就必须早有子嗣。街头闹市,咸丰偶遇戴兰花的女子,为之心动。但咸丰帝最终还是与戴兰花的女子失之交臂。兰儿的心上人被强盗绑票,兰儿陷入了焦急与不安中……
- 第2集奉咸丰之命,京城上下衙门禁军全城搜寻戴兰花女子。终于在闹市找到兰儿,岂料生性倔强的兰儿得以逃脱。兰儿一心想救心上人柳志同,一张契约改变了一个普通女子的命运。慈宁宫内,康慈因皇上依然在圆明园宠幸汉人花儿却对宫中满人嫔妃持续冷落而怀恨在心,便与顺亲王商议如何把汉人花儿撵出园子,一个歹毒的计谋被酝酿了出来。
- 第3集柳志同被释后拿着王七赠送的金银财宝赶回家中,却听到兰儿进宫的消息。福海上发现了一个死婴,康慈暗暗窃喜想以此为由,再趁朝廷对咸丰不满之情绪、无后之事实,立大阿哥为皇太子。“走影儿”之事,引发了以康慈和咸丰为首的朝廷两大权力集团的明争暗斗。
- 第4集海晏堂管事姑姑报兰儿走失,无疑给断了线索的刘福一线生机,一旁的安德新听说宫女名叫兰儿惊魂不定,一直以为皇上日思夜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没想到却近在眼前。兰儿趁凌美不备趁机逃脱回到海晏堂,却因脖子上有伤痕被刘福怀疑带去总管值房亲自审问。刘福叫来了牙婆给两位姑娘验身,证明兰儿尚是处女,凌美也未见妊娠。
- 第5集安德新善用巧舌当场戳穿了月影想要诬陷凌美,举假证的行为。刘福气极,不顾安德新的阻挠对兰儿用刑,想从兰儿口中找到突破口。没想到任他打骂用刑,兰儿几次昏死过去口吐鲜血也死咬着不说,兰儿醒来,见安德新站在自己的床前,而自己竟躺在皇上寝宫九洲清晏偏殿的卧榻上。
- 第6集夜里,咸丰急不可耐地召兰儿伴寝。沐浴、梳头、更衣等繁琐程序后,兰儿被包裹在毯子里带到了一个陌生的男人面前。一个少女的梦就此破灭,一个少女的贞操就此被剥夺……兰儿的眼泪滴在龙凤床上。刘福无意中得知皇上根本没有生育能力,康慈和顺亲王听了大为惊喜,自认抓到了咸丰的把柄,而另立阿哥皇太子之事也就更合情合理。
- 第7集康慈一听说兰儿是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后裔不由得警觉起来,现在这个兰儿已经成为了皇上的新宠,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兰儿一早从九洲清晏走失,皇上大怒,一路追赶无望后不顾安德新阻拦夜闯慈宁宫,向太佛爷寻问兰儿的去处。此时此刻,在偏远孤寒的热河遗妃宫内,无辜的兰儿无论身体还是心灵都在忍受着非人的折磨。
- 第8集瑞英奉命把两位先皇遗妃送到热河遗妃宫,走过门前一看,那个背对着自己正洗衣服的女孩正是安德新千寻万寻的兰儿。在安德新的安排下,兰儿乔装打扮逃出了遗妃宫,马车直奔圆明园,很快把她带到对她朝思暮想的咸丰帝面前。兰儿被找回居然还怀上了皇上的龙种!
- 第9集玉儿表面上是来伺候兰儿,实则居心不良,终于发现兰儿随身携带的刻着“柳记”的定情手镯,太佛爷断定兰儿怀的根本不是皇上的龙种。正大光明殿,康慈当着咸丰的面要审讯兰儿,咸丰以兰儿怀有子嗣不能惊吓为由试图阻止,却苦于拿不出证据,情急之中,安德新挺身而出,说有人可以证明兰儿怀的子嗣确实是皇上的。
- 第10集一个风雨交加之夜,康慈的计谋又一次得逞。兰儿心里渐渐明白,只有拿到册封的名分才可以不被欺负。皇上宠爱兰儿也一心想要册封她为贵人,大殿上,兰儿按照皇上的旨意身着贵人的服装等待册封,没想到竟被康慈视为先斩后奏。
因前一晚她与咸丰暂住养心殿坏了祖宗的规矩,就连皇上在一旁也爱莫能助。大臣肃顺向皇上进言说务必保留兰贵人的称号,不能撤封。顺亲王向康慈献计,条件是兰姑娘一年之内必须怀上皇家子嗣,否则立即撤封。
- 第12集兰儿一心想让瑞英在身边当差,安德新竟然恳请皇上接受太佛爷派来的侍女红珠给兰贵人当差。安德新的弟妹从老家河北赶来,说是官府的人借机抓走了被冤枉的老爹,正关在大牢里命在旦夕。安德新略施小计,共事多年的汪公公露馅之后向他坦言是刘福想要加害安德新。
- 第13集朝廷中,长沙战事告捷,太平军也在琦善的强攻下如鸟兽散,咸丰听了大为振作,下旨犒赏三军。为安抚兰贵人,咸丰同意将红珠调离怡兰殿,兰儿听后满心欢喜。小粽子给刘总管送信,兰儿将他藏在帽子里的白条子抽出,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小字:“红珠宠幸”。
- 第14集兰儿一心想要夺回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她精心打扮,想用真心感化万岁爷,没想到当晚还是红珠召幸伴寝。一年的大限眼看就要过去了,兰儿不由得为自己担忧起来。安德新的父亲从狱中释放,安德新这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是兰贵人暗中所为,安德新当着兰儿的面发誓要知恩图报。
- 第15集安德新对兰贵人事事忠心,流露出对皇上“可能有病”的担忧,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拿到太医替万岁爷诊病的处方,再在宫外寻找秘方。可与此同时,红珠也在担负着同样的使命:窃取处方。终于,署名王太医的方子顺利地落到了康慈的手里。
- 第16集安德新与刘福在总管值房喝酒叙旧,酒到酣处,刘福拿出秘藏的处方,表示皇上得了脏病和兰贵人双双气数已尽,立大阿哥是指日可待的事。安德新借着醉意想要烧毁处方却未能得手。兰儿翻遍了医书,最后发现安德新偷来的不过是一张普通补肾处方,与脏病毫不沾边。
- 第17集安德新带着乔装的兰儿来到养心殿,将处方呈给了皇上并告知此乃刘福与红珠串通一气所为,红珠被抓。顺亲王找到杏林高手,看出复制的处方是治疗下身脏病或男性不育的特殊方剂,正等着从康慈处拿到真处方赶去和本家王爷共同起草立大阿哥的奏折。刘福和康慈顿时傻了眼!肃顺建议从刘福身上找到突破口。
- 第18集刘福被抓,皇上下令革职查办,康慈从此不敢再提立大阿哥的事,不由得怒气中生,顺王爷献上了更妙的一招。咸丰向兰儿吐露了常年怀不上子嗣是的确有病缠身,兰儿听后发誓说要治好皇上的病。
- 第19集兰儿让安德新出园子寻访“神医张”,并记起柳志同的父亲就是当年江南一带的名医。安德新来到兰儿家,从柳志同口中证实,柳的父亲柳子谦又是张神医的入门弟子。安德新道出得病的是咸丰爷却遭到了神医张的拒绝且说此病无药可医。
- 第20集安德新回到园中对兰贵人言明医治万岁爷的病已无可能。兰儿心灰意冷,想到怀上子嗣之事几乎成泡影,等大限一到,便要按约废除册封,即使皇上也救不了她。可没想到安德新的决心似乎更坚决,他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做最后的拼搏。
分集查询收起查询- 1集
- 2集
- 3集
- 4集
- 5集
- 6集
- 7集
- 8集
- 9集
- 10集
- 11集
- 12集
- 13集
- 14集
- 15集
- 16集
- 17集
- 18集
- 19集
- 20集
- 21集
- 22集
- 23集
- 24集
- 25集
- 26集
- 27集
- 28集
- 29集
- 30集
- 31集
- 32集
- 33集
- 34集
- 35集
- 36集
- 37集
- 38集
- 第1集咸丰四年端午佳节庆典正在进行。咸丰与身边手舞足蹈的汉人花儿嬉笑,坐在一旁的太佛爷康慈看在眼里,她怒不可遏。咸丰面露怒容,但终不敢与太佛爷对峙。作为皇帝要想保住皇位就必须早有子嗣。街头闹市,咸丰偶遇戴兰花的女子,为之心动。但咸丰帝最终还是与戴兰花的女子失之交臂。兰儿的心上人被强盗绑票,兰儿陷入了焦急与不安中……
- 第2集奉咸丰之命,京城上下衙门禁军全城搜寻戴兰花女子。终于在闹市找到兰儿,岂料生性倔强的兰儿得以逃脱。兰儿一心想救心上人柳志同,一张契约改变了一个普通女子的命运。慈宁宫内,康慈因皇上依然在圆明园宠幸汉人花儿却对宫中满人嫔妃持续冷落而怀恨在心,便与顺亲王商议如何把汉人花儿撵出园子,一个歹毒的计谋被酝酿了出来。
- 第3集柳志同被释后拿着王七赠送的金银财宝赶回家中,却听到兰儿进宫的消息。福海上发现了一个死婴,康慈暗暗窃喜想以此为由,再趁朝廷对咸丰不满之情绪、无后之事实,立大阿哥为皇太子。“走影儿”之事,引发了以康慈和咸丰为首的朝廷两大权力集团的明争暗斗。
- 第4集海晏堂管事姑姑报兰儿走失,无疑给断了线索的刘福一线生机,一旁的安德新听说宫女名叫兰儿惊魂不定,一直以为皇上日思夜想的心上人远在天边,没想到却近在眼前。兰儿趁凌美不备趁机逃脱回到海晏堂,却因脖子上有伤痕被刘福怀疑带去总管值房亲自审问。刘福叫来了牙婆给两位姑娘验身,证明兰儿尚是处女,凌美也未见妊娠。
- 第5集安德新善用巧舌当场戳穿了月影想要诬陷凌美,举假证的行为。刘福气极,不顾安德新的阻挠对兰儿用刑,想从兰儿口中找到突破口。没想到任他打骂用刑,兰儿几次昏死过去口吐鲜血也死咬着不说,兰儿醒来,见安德新站在自己的床前,而自己竟躺在皇上寝宫九洲清晏偏殿的卧榻上。
- 第6集夜里,咸丰急不可耐地召兰儿伴寝。沐浴、梳头、更衣等繁琐程序后,兰儿被包裹在毯子里带到了一个陌生的男人面前。一个少女的梦就此破灭,一个少女的贞操就此被剥夺……兰儿的眼泪滴在龙凤床上。刘福无意中得知皇上根本没有生育能力,康慈和顺亲王听了大为惊喜,自认抓到了咸丰的把柄,而另立阿哥皇太子之事也就更合情合理。
- 第7集康慈一听说兰儿是叶赫那拉氏家族的后裔不由得警觉起来,现在这个兰儿已经成为了皇上的新宠,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兰儿一早从九洲清晏走失,皇上大怒,一路追赶无望后不顾安德新阻拦夜闯慈宁宫,向太佛爷寻问兰儿的去处。此时此刻,在偏远孤寒的热河遗妃宫内,无辜的兰儿无论身体还是心灵都在忍受着非人的折磨。
- 第8集瑞英奉命把两位先皇遗妃送到热河遗妃宫,走过门前一看,那个背对着自己正洗衣服的女孩正是安德新千寻万寻的兰儿。在安德新的安排下,兰儿乔装打扮逃出了遗妃宫,马车直奔圆明园,很快把她带到对她朝思暮想的咸丰帝面前。兰儿被找回居然还怀上了皇上的龙种!
- 第9集玉儿表面上是来伺候兰儿,实则居心不良,终于发现兰儿随身携带的刻着“柳记”的定情手镯,太佛爷断定兰儿怀的根本不是皇上的龙种。正大光明殿,康慈当着咸丰的面要审讯兰儿,咸丰以兰儿怀有子嗣不能惊吓为由试图阻止,却苦于拿不出证据,情急之中,安德新挺身而出,说有人可以证明兰儿怀的子嗣确实是皇上的。
- 第10集一个风雨交加之夜,康慈的计谋又一次得逞。兰儿心里渐渐明白,只有拿到册封的名分才可以不被欺负。皇上宠爱兰儿也一心想要册封她为贵人,大殿上,兰儿按照皇上的旨意身着贵人的服装等待册封,没想到竟被康慈视为先斩后奏。
- 第11集因前一晚她与咸丰暂住养心殿坏了祖宗的规矩,就连皇上在一旁也爱莫能助。大臣肃顺向皇上进言说务必保留兰贵人的称号,不能撤封。顺亲王向康慈献计,条件是兰姑娘一年之内必须怀上皇家子嗣,否则立即撤封。
- 第12集兰儿一心想让瑞英在身边当差,安德新竟然恳请皇上接受太佛爷派来的侍女红珠给兰贵人当差。安德新的弟妹从老家河北赶来,说是官府的人借机抓走了被冤枉的老爹,正关在大牢里命在旦夕。安德新略施小计,共事多年的汪公公露馅之后向他坦言是刘福想要加害安德新。
- 第13集朝廷中,长沙战事告捷,太平军也在琦善的强攻下如鸟兽散,咸丰听了大为振作,下旨犒赏三军。为安抚兰贵人,咸丰同意将红珠调离怡兰殿,兰儿听后满心欢喜。小粽子给刘总管送信,兰儿将他藏在帽子里的白条子抽出,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小字:“红珠宠幸”。
- 第14集兰儿一心想要夺回自己在皇上心中的地位,她精心打扮,想用真心感化万岁爷,没想到当晚还是红珠召幸伴寝。一年的大限眼看就要过去了,兰儿不由得为自己担忧起来。安德新的父亲从狱中释放,安德新这才明白原来一切都是兰贵人暗中所为,安德新当着兰儿的面发誓要知恩图报。
- 第15集安德新对兰贵人事事忠心,流露出对皇上“可能有病”的担忧,而唯一的方法就是拿到太医替万岁爷诊病的处方,再在宫外寻找秘方。可与此同时,红珠也在担负着同样的使命:窃取处方。终于,署名王太医的方子顺利地落到了康慈的手里。
- 第16集安德新与刘福在总管值房喝酒叙旧,酒到酣处,刘福拿出秘藏的处方,表示皇上得了脏病和兰贵人双双气数已尽,立大阿哥是指日可待的事。安德新借着醉意想要烧毁处方却未能得手。兰儿翻遍了医书,最后发现安德新偷来的不过是一张普通补肾处方,与脏病毫不沾边。
- 第17集安德新带着乔装的兰儿来到养心殿,将处方呈给了皇上并告知此乃刘福与红珠串通一气所为,红珠被抓。顺亲王找到杏林高手,看出复制的处方是治疗下身脏病或男性不育的特殊方剂,正等着从康慈处拿到真处方赶去和本家王爷共同起草立大阿哥的奏折。刘福和康慈顿时傻了眼!肃顺建议从刘福身上找到突破口。
- 第18集刘福被抓,皇上下令革职查办,康慈从此不敢再提立大阿哥的事,不由得怒气中生,顺王爷献上了更妙的一招。咸丰向兰儿吐露了常年怀不上子嗣是的确有病缠身,兰儿听后发誓说要治好皇上的病。
- 第19集兰儿让安德新出园子寻访“神医张”,并记起柳志同的父亲就是当年江南一带的名医。安德新来到兰儿家,从柳志同口中证实,柳的父亲柳子谦又是张神医的入门弟子。安德新道出得病的是咸丰爷却遭到了神医张的拒绝且说此病无药可医。
- 第20集安德新回到园中对兰贵人言明医治万岁爷的病已无可能。兰儿心灰意冷,想到怀上子嗣之事几乎成泡影,等大限一到,便要按约废除册封,即使皇上也救不了她。可没想到安德新的决心似乎更坚决,他决定孤注一掷、铤而走险,做最后的拼搏。
- 第21集外差房北房,安德新让柳志同换上了一套太监宫服,太监小姚子领着柳志同混过了门卫的检查。安德新为兰儿带来了神医张的药酒,却说柳公子对能否治好万岁爷的病并无把握,所以不如双管齐下成其好事以求万全。
- 第22集柳志同被抓后被带到码头边的差房审问,张岩山逼急了扑上去要扒柳志同的裤子,被柳志同一脚踹在脑门上恼羞成怒。张扬言要找来帮手彻底揭穿假太监与兰贵人“走影儿”之事,一阵敲门声,张欣喜若狂,可进来的却是安德新。
- 第23集夜里,咸丰喝下了神医张调制的药酒后迫不及待地要与兰儿共赴阳台。军机处半夜急呈十万火急奏报,咸丰接过插着羽毛的信封,连夜起驾。想到昔日恋人为救自己却面临生命的危险,兰儿起身找到瑞英,恳请能在今生今世再见柳志同最后一面。
- 第24集富丽堂皇的皇家寝宫东暖阁中,惊魂未定的柳志同做梦也没想到站在他面前的华丽女子竟然就是自己的兰儿。柳志同失踪了,安德新认定“走影儿”成功,问兰贵人要人,兰儿知道其实安德新是奉旨灭口,拒不说出公子藏匿之处。
- 第25集慈宁宫内几个王爷和康慈等着顺亲王前来商量对策,没想到中了咸丰的调虎离山计。安德新带柳志同划船离岛未遂,刘福赶来看到安德新独自远去的背影,认定假太监插翅难飞。兰儿的贴身丫环云儿被抓,刘福眼看着时机成熟,是揭穿兰贵人与假太监男盗女娼的时候了。
- 第26集刘福得到御膳房人线报,想到其中肯定有诈,便命手下严查船只并且开箱检查。因兰贵人吩咐安德新护送家人离岛,安德新急于知道柳志同藏身之处,以便在离岛之前将他灭口。但此时此刻,安德新更为牵挂的则是瑞英。
- 第27集安德新知道想要让柳志同顺利逃脱的可能几乎为零,而无辜的瑞英也许会为此葬送自己的性命。兰儿故做镇定状陪同家人在九洲清晏观赏闲聊,安德新急报说刘福正带着人上岛搜查,刘福来到了柳志同和瑞英藏身的密室门口。
- 第28集夜里,瑞英和柳志同再次下水,他们把一条无人的小船推向湖心,自己却上了另一条小船向相反的北宫门方向划去。安德新闻讯急报兰贵人,安德新得知柳志同从北宫墙逃脱,追到园外又不见其踪影,可皇上仍坚持决不能留下活口。
- 第29集圆明园东书房内,咸丰在兰儿面前矢口否认要把化名为神医之孙的柳志同置于死地,还说为了表彰其功特赏了他一枚刻有“至清至慧”的黄田石印。柳志同将在园中发生的一切告诉了王七,王七要了皇上赐给柳志同的黄田印章,答应救公子一命。
- 第30集柳志同被王七放了,已离开沧州。慈宁宫中,兰贵人有喜了,离太佛爷所定的期限只有一个多月了,兰儿恳请皇上万万不可传扬此事,就连身边的贴身奴婢也要隐瞒。三思之后,皇上同意了暂时明哲保身,让兰儿安心静养。
云儿供出了兰贵人怀孕的事实。康慈听了气急败坏,要想证明兰儿肚子里的孩子并非什么龙种凤胎,只有尽快找到“走影儿”的证据。
- 第32集兰儿建议在刘福身边也安插一个眼线,安德新抓到了张岩山偷着典当宫中玉器以还赌债的证据,决定在他身上下下功夫。张岩山只好同意了充当内线。
- 第33集安德新告诉张岩山说兰贵人对她的举动深表谢意,张信以为真,便答应了前去和兰贵人会面。九州清晏膳厅,安德新把一包毒药投入了兰贵人的饭菜中。
- 第34集云儿中毒身亡,而正在东小屋等候的张岩山还没等反应过来就被当作凶手拿下。下毒一事让咸丰怒火中烧,决定收回册封太佛爷为皇太后的诏书。
- 第35集宣州街道,身着和尚服的柳志同走进了“客来居”……一日,江湖头目王七来到兰儿家中,王七走后,梅儿随即离家而走。
- 第36集刘福启程南下沧州,指认走影儿的假太监。金龟寺附近的古庙里,在王七的帮助下梅儿终于见到了已经是出家人打扮的柳志同。刘福带领顺王府的随从强行搜查金龟寺,终于在祠堂门前抓到了柳志同。
- 第37集宣州路途中,刘福的队伍被太平军冲散,刘福趁机拖着被缚的柳志同躲进了一间小草棚,草棚外,安德新和刘福为了各自的主子展开了殊死搏斗。刘福被安德新的暗器所伤。宣州湖面安德新威逼柳志同投海自尽。
- 第38集终于,咸丰如愿以偿龙脉得传,兰贵人因劳苦功高顺利地坐上了兰贵妃宝座。1855年冬,44岁的康慈与世长辞。荣禄按兰贵妃的指示带着安德新来到了修葺一新的安氏冥园。
⑦ 红贵妃红贵妃是什么兰花
红贵妃属于建兰品种,色彩鲜丽,高贵大气,香味浓郁,香味持久,因为属于矮种兰花,价格亲民,非常适合居家阳台种植,是盆栽花卉之佳选。
⑧ 古代嫔妃礼仪
除皇后外,妃级以上的嫔妃及公主给皇帝、皇后及比自个儿等级大的(如果你是妃,像皇贵妃、贵妃那些就是了)嫔妃是如此行礼的:左手搭在右手的上面,放在腰的右侧,轻轻蹲一蹲,接着说给谁请安,笑一笑,等人家说平身就起来。
妃级以下的嫔位以上的有封号就要说多一些,像吉祥的话,其余相同,没封号半跪,其他相同。
嫔位以下就要跪了。
贵人以下要磕头。
皇后给皇帝请安只用说:“给皇上请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