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荷花姑娘
1. 莲花仙子是什么神仙
八仙中的何仙姑,也叫做莲花仙子,被观音菩萨收为弟子,最终修成正果。
资料来源六个神仙跟莲花有关
2. 布依族有哪些民间故事
布依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贵州省17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其87.48%的人口都居住在贵州省。那你知道有关布依族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有关布依族的传说故事,一起来看看布依族传说的相关资料吧。
有关布依族的传说故事
布依族射太阳的传说
很古很古的时候,天上有十二个太阳,并排在天空。它们象十二个火球不分白天黑夜地喷吐烈焰,烤得大地都冒烟了,庄稼被晒得燃起了火。连石山也被晒得差一点要溶化了。滔滔的江河也被晒干涸了。牛羊渴死了。人们只好躲在岩洞里生活,真惨极啦!
当时,布依族中有对年老的夫妇生得一男一女。俩兄妹机智勇敢,而且有一样超众武艺:开弓射驽,百发百中。在这大干旱的年月。兄妹俩着看到人们因为饥饿死去大半,于是,恨透了太阳,决心消灭毒辣的太阳,让人们平平安安地过好日子。
一天,俩兄妹召集乡亲父老乡亲来商量,如何灭掉太阳。父老们都说:“天这么高用刀也刺不着、用棒也打不到,怎么办?”大家沉默了半天,想不出一个办法来。妹妹想出了一个很妙的办法,她用一块白布剪成一个太阳的样子(今天的布依族蜡染,太阳形花纹图案都按照这样来画的)又在上面镀上一层金粉、银粉。太阳形造好后,妹妹叫乡亲们将它去放在一座高高的山顶上。
那块白布形的太阳在阳光下一照,光芒四射。此时,在天上的十二个太阳感到好象有一股强烈的光从地下射上来,刺得他们眼睛很难睁开,于是低头仔细往下一瞧,见地上果然有一个闪金光的东西,以为是天上的一个太阳掉到地上,便一个跟着一个地下来营救。这时,兄妹俩埋伏在暗处,见到时机已到。哥哥急忙取下弓,搭下箭,“嗖嗖嗖”地连发五支神箭,紧接着,妹妹也拉开弓,“嗖嗖嗖”地连发五支神箭,把十个太阳射落了下来,有两个太阳在后面看到前面的太阳纷纷落地,吓得调转身逃回天上。有一个躲进云层里,连气都不敢出。有一个由于跑得慌慌张张,不慎掉进了天河里,怎样也爬不上岸来,在天河泡了十多天,后来发不出光,就变成月亮了。
布依族铜鼓的来历
布依族的铜鼓,既神圣庄严,又很金贵。传说,从前布依族的老人死了,总是上不到十二层天去成仙,只是下到十二层海的地府里去。
天上的太白星是个慈善的老人,有一晚,他驾着一朵彩云下凡来,托梦给布依祖先布杰说:“凡间的老人死了,要想上十二层天去成仙,这并不难,只要你们到天上去向天神讨一面铜鼓下凡来,若老人死了,就敲三声铜鼓,因为只有铜鼓的声音又大又昂传得远,这样,天神听到铜鼓声,才晓得凡间死了人,就会差仙人下凡来把死者接引上十二层天去。”太白星捋了捋胡子又说:“布杰呀,你是个能人,能上天下地。你就从青龙山顶上那棵长齐天的马桑树上爬到天上去,向天神讨一面铜鼓来吧。”说完,驾着彩云回天上去了。
第二天,布杰醒来,按照太白星的指点,爬上高高的青龙山顶,又顺着长齐天的马桑树,爬呀爬呼,爬了九天九夜,周身被树桠杈戳了几多血眼,但他一心想得到铜鼓超度死了的老人上天,就咬紧牙继续往上爬,又爬了三天三夜,终于爬到了南天门。守门的天兵见了,正想上前阻拦,一见是以前捉雷公的那个能人,就急忙闪开一条路,让他进天庭去。
布杰进了天庭,向天神把来意一五一十地说了一遍。天神想试他一下,看他是有孝心,还是善于吹捧。就说道:“你要一面铜鼓下凡去超度死了的老人上天是可以,但我要问你一件事,你若答得对,就送,若答不对,就不给。” 布杰忙说:“你问吧:”
天神说:“天上地下,哪个为大?”
布杰听了,心想“这天神想要我奉承他,夸他为大吧?不,我不能为得一面铜鼓说与良心不合的话!”想罢,就一本正经地说;“天上地下,爹妈为大!”
天神听了,心里高兴,但故意马起脸说:“你答得不对!应该数我为大!”
布杰并不改口,认认真真说:“不!你再大也是你爹妈所生呀。没有爹妈,你从哪里来呢?”
天神听了,捋着白胡子哈哈大笑,笑得满脸皱纹都舒展了几多。说:“看来是个真正有孝心的人,不说假话。好,就送你一面铜鼓吧!记住:今后只要凡间老人死了,就敲三声铜鼓,我会差仙人去把他接引上天来。”布杰谢了天神,背着铜鼓,高高兴兴地走出南天门。因为过于高兴,他脚下绊着南天门门槛,一跟斗摔到地下跌死了,铜鼓、也被摔破了个洞。至今,铜鼓的那个洞还保留着哩。
从此,凡间有了铜鼓。人们就敲起铜鼓把布杰超度上天成了仙。
从那以后,布依族老人死了,就敲三声铜鼓,天神就晓得凡间死了人。在“开路”超度死者上天时,再敲九声铜鼓,天神就差仙人下凡来接引死者到十二层天上去成仙。
过了很久,每逢过大年,腊月三十除夕和新年正月初一,一些布依族就要敲三声铜鼓,在十二层天上成仙的祖宗听到了,就晓得是凡间的子孙后代请他们下凡过年,就邀邀约约地来了,还由布杰领头哩。
因为铜鼓是天神所送,又是布杰用性命换来的,所以既很金贵,又很神圣庄严,平时不轻易乱敲,都要恭恭敬敬的珍藏着,更是要严禁任何人从它上面跨过,只有死了老人超度和过大年供请祖宗时,才能启用。
又过了很久,凡间有了穷人和富人。富人心狠,又铸了最大最大的铜鼓,他们把大铜鼓一鼓,声音传去老远老远,声音传到哪里,他们就说那里的田地山川树木通通都属于他们所有,就霸占了那些地方。所以,哪家的铜鼓越大,就越显示他有钱财和权势。
又过了很久,铜鼓还成了一个寨子或一个部族中的信号物。凡是寨上有急事,或是受到外敌侵犯,寨老就猛击铜鼓,众人闻听,就聚集拢来,共同议事对敌。在和敌人打仗时,寨老又猛击铜鼓,寨人或族人听了,个个勇猛无比。
布依族六月六供土地菩萨的来历
传说古时候有个勤劳、勇敢的布依族后生、名叫阿龙,父母早已去世,留下了他孤身—人,而且是地无一块,房无半间,他从小就爱射鸟雀,百发百中。可是射的鸟填不饱肚子,没办法,只好去给寨子里的一家财主放牛,正好这财主又爱吃鸟肉,于是每天叫阿龙除看牛外,还限他射十只鸟来交。
从此,阿龙就天天早出晚归地在山上给财主放牛和射鸟了。
阿龙十九岁那一年,有一天下午,鸟雀不知都飞到哪里去了,连一只鸟影影都看不见。他焦急地想:如果射不到鸟雀,回去就要遭财主的毒打。他正想呀,哭呀,……忽然,天空出现一只斑鸠。他高兴极了,不慌不忙地搭上箭、拉开弓。 “嗖‘’的一声射中了那只斑鸠。可是斑鸠一从半空中掉下来就不见了。他找呀!找呀!一直找到天快要黑的时候,也没有找得,他伤心地哭了起来。
忽然,从一块大石头后面飞出一串清脆的笑出。接着就走过来一个年轻美丽的姑娘,她手里正拿着阿龙射死的那只斑鸩,笑吟吟地对阿龙说:”阿哥哟,你真是一个神箭手呀!“这时阿龙的脸刷地红至耳根,不好意思地对姑娘说:”阿姐,请把斑鸠给我吧!“姑娘说:”给你可以,不过你要答应我一件事。“阿龙忙问什么事呀?姑娘羞涩地说:”你带我回你家去,我俩成亲。“阿龙听了又高兴又忧伤,高兴的是能得到一个仙女般的姑娘做妻子,忧伤的是自已没有家没有田地,又是财主家的一个放牛娃,把姑娘领到哪里去呢?他想去想来,最后才对姑娘说:不行吧,阿姐,我穷得连一个吃饭的破碗都没有,怎么能与你这么漂亮的姑娘成亲呢”
姑娘经过三番五次的劝求,阿龙还是不同意,姑娘哭了,哭得很伤心。阿龙看了,痛在心上,只得答应姑娘的请求,天黑尽了,阿龙和姑娘高高兴兴地吆着牛回财主家。一路上阿龙和姑娘谈了很多很多的话,姑娘告诉阿龙,她是天上的七仙女。因为王母娘娘在天上看到阿龙不辞辛苦,天天上山给财主放牛,射鸟。很同情他,就叫她下凡来人间同他成亲。
阿龙和七仙女谈着谈着就到财主家大院了。
天黑了,财主不见阿龙回来,恨得咬牙切齿。他正从屋里出来,忽然看见阿龙和一个生得如花似玉的姑娘回来,顿时惊呆了,这时,阿龙上前对财主说:“老爷,如今我自己成家了,我要和我的妻子回去建立家业了。这些年多亏你把我养大**,谢谢你的一片心意!”财主忙说:“你走可以,但要把你身边的那个姑娘留给我,否则老子不放你起,叫你升天。”
阿龙不同意,财主就叫家丁们上前将阿龙捆绑起来,抬到山上去,又将七仙女关在一间很结买的房子里。七仙女为阿龙焦心,天天哭呀!哭呀,有个穷苦的仆人很同情她。一天夜里,趁人熟睡的时候,就将她放走了。七仙女逃出来以后,整天在山坡上寻找阿龙,都还是找不着,她哭了,哭成了泪人,天黑了,哭累了,躺在山坡上,便迷迷糊糊地进入了梦乡,梦里见到阿龙,和阿龙过着甜美幸福的活。
第二天起来,忽然看到阿龙被捆吊在离她约两丈远的一棵大树上死了,她跑过去眼巴巴地看着阿龙的尸体痛哭了起来,直哭了七天七夜,把眼泪都哭干了,由于她伤心过度,就气死在那棵大树下了。
阿龙和七仙女的死,感动了土地老人。他决心要帮助阿龙和七仙女,为他们报仇。土地老人有一条红布十分珍贵。这条红布既可以使人变物,又可以使人死而复生。但是这条红布用过两次就不显灵了。而且连自己也变成其它物。
这天,土地老人来到财主家,放火将财主家的房子烧了。接着他口对红布念着咒语,念完咒语就把红布抛到财主一家人的头上,顿时,财主一家人都变成了老鼠。财主变成哈哈哈哈哈哈老鼠后,只好钻进山涧里,连粮食也得不到吃,只靠夜里来偷粮食去过日子,白天路过大街小巷,人人喊打。
土地老人又来到山上,用他那条红布轻轻擦着阿龙和七仙女的尸体,阿龙和七仙女的身体慢慢地动了起来。他俩睁开眼睛,互相看着,觉得十分奇怪:是谁救了我们,使我们死而复生呢?他们到处看也没有看见一个人,只看见一条红布挂在一个石头人的颈上,七仙女明白是土地老人救了她和阿龙。为了报答土地老人的恩情,阿龙和七仙女就把土地老人的石像抬到坡脚,并为石像老人做了一间小小的房子,这天正好是六月六。阿龙和七仙女上山射鸟和打野猪来供土地老人,以后又在小房子的附近起了一间木楼,以便年年好为土地老人供祭食品。
从此,两口子勤勤恳恳,开荒种地,生儿育女,过着美满幸福的生活。每年到六月六这一天,阿龙和七仙女以及布依族的家家户户都要杀猪杀鸡来供土地菩萨,这一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3. 大家知不知道荷花在佛教中代表什么意思
莲花(学名Nelumbonucifera)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这种美内德与特征,佛陀喜欢拿莲容花作譬喻。
众生轮回六道,沉迷五欲(梵语panca kamah)六尘(梵语sad visayah),不知决觉悟,越陷越深。慈悲的佛陀就告诉我们说:五欲六尘之欲乐,沾不得,染不得,应该体会五欲六尘空幻不实,如幻如化,要出离五欲六尘才能解脱自在,修学佛法者,要效法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之精神。
莲花在佛门中,为佛菩萨所常拿来作譬喻,表征著清静、无染、光明、自在、解脱之义。其它之花,佛陀就较少比喻,佛陀坐莲花显的很庄严,清净自在,安详无比;假使佛陀坐在茉莉花上,不是显得怪怪的吗?不但不庄严,而且佛陀当下就显得没有气质了,逊色多了,不是吗?(如本法师著《佛学问答》)
4. 关于荷花的日记
我最喜欢的花是荷花.荷花非常美丽,一池碧绿的荷叶,托起一个个嫩白的荷花,好像回一个个小姑娘亭答亭玉立,它最美丽的时候就是夏天下过雨以后.
荷花的花瓣里有许多珍珠,露珠在微风的吹动下不停地滚动,槐花落在荷叶上,露珠就更加起劲地跳跃起来.荷叶把露珠一个一个地送进池塘妈妈的怀抱里.荷叶托着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在雨水的滋润下,荷花里嫩黄色的小莲蓬像一个个花洒,好像在帮荷叶洗澡呢.
荷花真美啊,我喜欢荷花.
5. 有关莲花的民风民俗
荷花节,每年8月举办的羊城荷花节,游客们纷纷到番禺市观赏荷花回,品尝荷花植物类食答品,以及观赏其他的综合文娱游乐活动,其乐也陶陶。 番禺是个水乡,河网纵横交错,池塘及河道多产莲藕、莲子。荷花也叫莲花、芙蕖,是一种经济类植物。荷花婀娜多姿,亭亭玉立,出污泥而不染,花香百里荷塘,历来受到人们称赞。荷花结的籽叫莲子,是一种优质食品;其茎为莲藕,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与食用价值,可作蔬菜、藕粉、蜜饯食品等。 番禺新垦所产的莲藕远近闻名。该地原来是一片新围垦的绿洲,土地肥沃,泥质松软,土层深厚,种上莲藕后产量很高。后又育出了"猫儿头"和"寿星桃"等优质藕种,质量好,含淀粉多,生食爽甜,熟食粉香。 番禺便是在当地盛产莲花基础上举办荷花节的。通过举办这一类型的民间节庆活动,以经济开路,商贸搭台,促进旅游及经济事业的发展。
6. 你还知道哪些与莲有关的传说或故事请找出你最喜欢的一个并写出其内容梗概
传说很早以前的一个村中有一个荷花塘,塘里年年长满了美丽的荷花。塘东住着一个姓洪的员外,家里很有钱,可四十多岁了却还没有儿女。这一年,员外妻子怀了孕,洪员外日夜烧香敬佛,求菩萨保佑他得个儿子。
可是生下来的却是一个女孩儿。洪员外闷闷不乐。他妻子为了安慰员外,便和员外商量,把这女孩儿当儿子来养,对外人就说生了个男孩子,给孩子取名叫赛郎。后来赛郎慢慢长大了,装束打扮就一直象个男孩子一样。十二岁时,洪员外在荷塘前面建了座书馆,请熟师教赛郎读书。外面都以为赛郎是男孩儿。
再说这塘西住着一户姓白的人家,老夫妻俩生活还过得去,就是没有儿子。他老婆曾生过三个儿子。都没活过周岁便死了。为这事老白曾经几次找人算过命,都说他俩是“命里无儿”。
这一年,他妻子又有了孕。老白心想:“生女儿还能活,若生下男儿来怕又保住。他妻子便想了个办法:“若生下儿子,只把他当女儿养,就不会再死了。”后来,真的又生了个儿子,夫妻俩便给这孩子戴上耳环,取名叫贞娘。贞娘长到十三岁,穿戴打扮起来比女孩子还标致。老夫妻疼儿子,想尽办法要供贞娘读书,听说东村洪员外家立了书馆,便求人说情,每月供先生二斗米,把贞娘送去读书。外面人都以为贞娘是女孩子。贞娘到了学堂,和十几个孩子很合得来,特别和赛郎更要好,每天上学在一个书桌上读书,下学时两个人要在荷花塘边玩一阵子才分手回家。同学们看他俩那样亲近,有一天,趁老师不在,就闹着玩,要赛郎、贞娘拜花堂,谁也不知道赛郎是女,贞娘是男。赛郎也以为贞娘真的是女孩,贞娘也以为赛郎真的是男孩。
一晃,好几年过去了。赛郎已经十五岁,贞娘也十六岁了。两个人时常想起刚入学时拜花堂的事来,赛郎心想:贞娘这个人又聪明又和气,才学又好,将来谁娶她做老婆,真是幸福。贞娘也这样想:自已若真的是女子,一定要嫁给赛郎。
眼看又过了两年,学生们都要分手了。赛郎对贞娘说:“学业期满,从今以后你我恐怕不能常见面了,”说着流下泪来。贞娘说:“赛郎弟弟,不要难过,我家离你那儿不远,可常来往。”可赛郎心里晓得:自己年纪大了,从今后就要被父母关到闺房里不能出门了;再说自己和贞娘都要嫁人,谁晓得嫁到哪里去呢?她对贞娘说:“我俩结拜做姊妹吧!”贞娘想:两个男子拜姊妹,岂不笑话?连连摇手:“不、不、不,还是结拜兄弟吧!”争半天,最后都说:“算了,就是结拜好了!”就这样,两个人糊糊涂涂地在荷花塘边结拜了。
赛郎回家后换了女装,整天呆在闺房里,时常想念贞娘。贞娘在家,也总想看赛郎。贞娘的爹老白得病死了,母亲就让贞娘摘掉耳环,换上男装,要他给老白穿孝打灵幡,送老白入土。直到这时候,全村人才晓得贞娘原来是个男的。消息传到洪员外家里,赛郎听了又惊又喜。惊的是,同富多年竟不晓得他是男子;喜得是,遇见了贞娘这样可亲的人。可是洪员外听了这个消息竟大发脾气,叫人把贞娘的母亲喊来,当面骂了她一顿:“你家养了个儿子,谁还会抢了你的,为什么男扮女装送到我家书馆来读书,整天与赛郎在一起,败坏了我家门风!”贞娘的母亲听得糊涂了:“我家贞娘与赛郎在一起,有什么败坏门风的呢?”员外老婆在旁一说,她才晓得原来赛郎是个女的,也不免吃了一惊。又一想,洪家真是不讲道理,便也气愤地说:“你家女孩子可以扮男装去读书,为什么我家男孩子就不能扮女装去读书呢?”洪员外无言可答,命人把贞娘的母亲赶出了大门。
贞娘听母亲说赛郎是女子,高兴极了,立志要娶她。母亲晓得洪家不会答应,不肯找媒人,于是,贞娘整天闷闷不乐。
过了几天,忽然洪家丫环送来一封信,打开一看,是赛郎写来的。信上说她被父母关在闺房里,如何想念贞娘;又说她知道了贞娘是男的,心里如何高兴。贞娘看了信,知道赛郎待他有心有意,高兴得不得了,忙写了封回信,叫丫环带回去。从此以后,两个人使你来我往地通起信来。
一天晚上,贞娘又要母亲托媒去提亲,母亲心疼儿子,答应试试。没想到媒人未进洪家大门就被赶了回来。媒人对贞娘说:“死了心吧!员外说了,一则嫌你家贫,养不起他女儿,二则你俩原是同学,如今嫁给你就是‘无私有弊’,玷辱了人家的好门风。”贞娘见事情不能成功,忧愁成病;他母亲急得在一旁日夜啼哭。再说赛郎听得白家托媒提亲被父母回绝一事,也急得闹起病来。烘员外为了让女儿死了这条心,偷着叫人把白家母子赶出村去。赛郎听到此消息,气得索性连饭也不吃了。病也一天重似一天。
再说贞娘母于被洪家赶出村,搬到四十里外城里去住。过了不久,贞娘的病稍好了些,谁知他母亲又病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贞娘只靠每日做些小生意维持生活。过了几个月,他母亲死了,贞娘安葬了母亲,决心回村去找赛郎。他把家里东西卖掉,办了些花线等货物,打成包袱,扮成卖货郎,回到村中,住在破庙里。
一天,他摇着手中的拨浪鼓,偷偷地绕到洪家后花园前,赛郎的丫环听到鼓声出来买花线,一见是贞娘,惊喜万分,急忙跑进去告诉赛郎。赛郎随即写了封信,让丫环交给贞娘,叫他快些离开这里。贞娘跑回庙里,打开一看,原来赛郎约他今夜三更在荷花塘相会。贞娘高兴啊,眼睁睁地盼着天黑。
三更时分,荷花塘边,赛郎和贞娘一见面就抱头哭起来。哭着,哭着,赛郎对贞娘说;“爹爹心狠,我俩生难成夫妻。望你保重身体,不要再挂记我了。”说完就往水里跳。贞娘一步上前抱着她,哭着说:“我俩生不能在一起,情愿死在一起。”说完,两人抱住,一起跳进了水中。
丫环等到鸡叫还不见赛郎回来,知道坏了事,也不敢声张。第二天,洪家上下各处寻找,找到荷花塘边,见有赛郎的一只绣鞋,知是跳了水。洪员外急忙命人打捞上来,只见贞娘、赛郎两个人紧抱在一起,,几个人用力拉也拉不开。洪员外便命人将他俩埋在荷花塘边。
当晚只听得电闪雷鸣,一阵狂风暴雨。等到天明,只见荷花塘水一直涨到贞娘、赛郎的坟前,将坟围了起来:坟上长出的荷花,花茎比人的大拇指还粗。顶上开了两朵花,一红一白,紧紧地靠在一起,人们便叫它“并贴莲”,以后又叫成了“并蒂莲”。
我也在找梗概,但是只有这种长篇大论的。
7. 莲文化的故事
荷花姑娘
荷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最美貌的侍女玉姬的化身。因为玉姬羡慕人间的双双对对,男耕女织的勤劳生活,感到身居天宫的空虚和寂寞。她在河神女儿逢莱尼的陪伴下,偷偷地打开了南天门,悄悄地飞来杭州西子湖畔,这两位天宫仙女看到这明镜的湖水倒映着天上的白云和凡间的青山,便跳入美丽的湖中恬洗。谁知天快亮了,逢莱尼要玉姬赶快回到天宫,玉姬哪里舍得这美好的人间。王母娘娘知道后,恼羞成怒,顺手拾起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还恶狠狠地骂道:"你要脱尘绝俗,我要把你打入淤泥,永世不得再登南天。"从此这洁白无瑕的仙女化身为美丽的荷花。
芙蓉花名的由来
古有一女子,丈夫死于水。她朝朝暮暮坐在水边,凝视水中,盼望丈夫魂魄归来。一天,岸上花树在水中的倒影中,现出她丈夫的笑容。她认为这花树便是她丈夫的灵魂所托,就天天与花树为伴,人们也就称此野生花树为"夫容"。后来文人为求字形美,就写成"芙蓉"。
芙蓉屏
元代末年,真州有个叫崔世英的,家富,工书画。到浙江永嘉当县尉,带着爱妻王氏赴任。经苏州,舟人谋财,夜将崔投入水中,杀死奴仆,留王氏欲为媳。王氏佯允,乘隙逃走,奔入尼庵,遂落发于佛前。一年后,有人从街头买得芙蓉画一幅赠给尼庵。王氏见之,认识是她丈夫的手笔,就在画上题了一首《临江仙》词:
今日风流张敞笔,写生不数黄筌!芙蓉画出最鲜妍,岂知妖艳色,翻抱生死冤。粉绘凄凉余幻质,只今留落有谁怜,素屏寂寞伴古禅,今生缘已断,愿结再生缘。
御使高纳麟,退居苏州,慕书画。其旧部郭庆春向尼庵买此芙蓉屏献之。
崔世英自幼善泳,投水未死,流落街头,卖画为生。高御使见其才,留他教诸孙习字。一日崔见芙蓉屏,不禁恸哭。高查悉其详,捕盗置法,使夫妇复合。后真州才士陆仲场作《芙蓉屏歌》,记其事以警世。歌曰:
画芙蓉,妾忍题屏风,屏间血泪如花红。
败叶枯梢两萧索,断缣遗墨俱零落。
去水奔流隔生死,孤身只影成漂泊。
泉下遗魂竟不归,图中艳姿复秋霜……
芙蓉良有意,芙蓉不可弃。
幸得宝月再团圆,相亲相爱莫相捐。
谁笑我芙蓉篇,人间夫妇休反目。
看引芙蓉真可怜。
莲花夫人
在很久以前,有一只鹿,因吃了仙人的小便,就怀胎生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女孩。仙人将女孩抚养长大,就更加美丽动人,凡是她走过的地方,就会长出好看的莲花来。后来仙人就把她嫁给乌提延王为妻,被称为"莲花夫人"。她受到乌提延王的宠爱,生了500个王子。但遭到大夫人的嫉妒和仇视,大夫人在乌提延王面前,百般毁谤陷害莲花夫人。 莲花夫人被贬,赶出宫廷,500个王子也被掷入河中。在奄奄一息将要淹死的时候,幸亏500个王子被萨耽菩王一一救起来,并悉心教育长大,天长日久,500个王子被训练成力大无比的大力士。萨耽菩王率领500个大力士攻打乌提延王。乌提延王吓得不敢出兵抵抗,就去求教仙人。仙人告诉他,500个大力士,乃是你和莲花夫人所亲生的儿子,只要你起用莲花夫人,请她回到宫中,帮你处理国事,500个王子自然就会停戈息怒,服从莲花夫人和你了,这是印度人民群众歌颂莲花,劝人为善,倡导和平、慈爱的神话故事。
并蒂莲的传说
古籍中载,大名府有一对年青情侣,山盟海誓,订立了白头偕老之约。因家中阻力太大,好事难成,就相抱投水徇情。后来池塘莲花盛开,红裳绿盖,一水皆香。所开的花竟全是并蒂莲,人们认为这是青年情侣的精魂所化。从此并蒂莲便成为忠贞爱情的象征,一直为人们揄扬歌颂。
范成大的咏双莲诗曰:"馆娃魂散碧云沉,化作双莲寄恨深。千载不偿连理愿,一枝空有合欢心。池光栏槛倚斜晖,把酒看花醉不归。但许鸳鸯相对浴,休惊翡翠一双飞。"
并蒂莲与并头莲有别,容易混淆。并蒂莲是一朵花中有两个花心,是千瓣莲的一种变态。并头莲是茎上两蒂两花,能结出两个莲蓬,在太糊藕荡中常有。
观赏并蒂莲,可到江苏昆山亭林公园。每年7~8月开花。一花双蒂,有花瓣一千余片,也有人称它为千瓣莲。诗人顾仲瑛原是江南富豪,出资协助朱元璋灭元有功,朱元璋把和尚从印度带回的并蒂莲,赐给了他。昆山正仪镇东有宋代的古渡,设有东西两个凉亭,顾仲瑛便把并蒂莲植于东亭的一侧。它与扬州琼花、盐城卞仓焦骨枝牡丹,并称江苏三大奇花。
8. 荷花荡的关于荷花荡的美丽故事
荷花荡的中心广场耸立着一尊汉白玉“荷花仙子”雕塑,这里有着一段哀婉动人的爱情故事。相传在隋代,高邮湖西有一位姓何的老秀才,不惑之年添了个女儿,起名“荷花”,爱如掌上明珠。一晃17年过去,荷花出落成为一位相貌出众的姑娘。求亲说媒的几乎踏破了门坎,但荷花姑娘总是不肯应允。原来荷花心中已经有了如意郎君,叫“秦廷”。两人情投意合,早已私定终身,老秀才见他俩郎才女貌倒也十分般配,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并准备筹办婚事。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此时隋炀帝到扬州看琼花,见这一带女子长得特别漂亮,于是就下令广征美女,充实后宫。这荷花恰在应征之列。临别之时荷花与秦廷抱头痛哭,难舍难分。荷花赠他丝带,秦廷赠她玉笙,以此作为信物,誓不相负。入宫之后,隋炀帝见荷花天姿国色、美貌绝伦,龙颜大悦,册封她为“芙蕖贵妃”,还特地为她修建一座宫殿,取名“莲藕宫”。可荷花姑娘天生高洁,不愿享受荣华富贵,更不肯攀龙附凤,整日里以泪洗面,郁郁寡欢,只是想念秦廷。御幸之日眼看就要到来,荷花无计可施,决心以死相拼。想到这里心情倒平静下来,朦朦胧胧的睡着了。梦中好像见到一位老婆婆对她说:“芙蕖贵妃,我送你一件衣衫,你穿上之后,那昏君就不敢靠身了。”荷花醒来一看,身边果然有一件绿色衣衫。她穿在身上正好合身。原来送衣衫给她的那位老婆婆就是观音菩萨。当晚隋炀帝御幸莲藕宫,见美人躺在床上,十分欣喜,连忙扑上去宽衣解带。谁料想荷花浑身长满针刺,扎得昏君嗷嗷直叫,龙颜震怒,立刻将荷花打入冷宫。荷花被打入冷宫后受尽折磨。再说这一年秦廷借赶考的机会,进京来探望荷花。听人说荷花身上长刺,已被打入冷宫。秦廷将信将疑,心想她就是浑身长刺,我也要娶她为妻。这一天他扮成一个送柴的杂役,偷偷混进皇宫。深宫内院房舍连片,到哪里去找荷花呢?正迟疑之间,忽听有人吹奏玉笙。声音悲伤哀婉,如泣如诉,催人泪下。秦廷循声前去,果然见到了荷花。两人紧紧拥抱在一起,互相诉说离别之苦。此时荷花身上的针刺也随之脱落了,两人真是又惊又喜。谁知正在逃走的时候,他们不幸被卫兵发现了。秦廷可怜被活活打死,荷花呼天抢地痛不欲生,也一头栽入水池中以死殉情。荷花死后。水中开出一朵朵美丽的鲜花。人们就称它叫“荷花”,也有人称“芙蕖”。玉笙落入水中变成了藕,绿色的衣衫变成了荷叶。秦廷死后变成了一只昆虫,就是现在的“蜻蜓”。每当荷花出水的时候,它总是恋恋不舍,在荷塘里飞来飞去,久久不肯离去。大家看到的,就是传说中荷花姑娘的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