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兰花谢子长

兰花谢子长

发布时间: 2022-07-17 13:20:51

1. 陈钰铭的主要展览

主要展览:1982年版画《征途》参加全国第七届版画展、全军美展·北京;1987年《红马》、《边区日报》、《霜月》参加全军美展·北京;1976年《山菊》获中华怀大赛佳作奖·北京;1989年《垄上人家》入选全国第七届美展·北京、《荫下》参加大陆、台湾、香港当代水墨新人奖佳作奖·北京;1992年《家园》参加第八届全军美展·北京;1994年《历史的定格》等参加高研班结业作品展·北京;1995年《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参加中国美院作品台湾邀请展·台北、《历史的定格》获第四届解放军文艺大奖·北京、《历史的定格》获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国际美展金奖·长春、《向日葵》参加全国第八届美展并获奖·北京;1996年《天籁》等作品参加国际艺苑水墨延伸展·北京、《吉祥之路》参加全国首届佛教大展获一等奖·北京、《天籁》获首届全国中国人物画展银奖·北京;1997年《走过萨迦》参加1997年中国艺术展中国画展·上海、《血祭》参加1997年中国艺术展·北京、《大河上下》参加第九届全军美展并获奖·北京;1998年《古堰》等作品参加军旅画家十人展·桂林、《古堰》参加首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1999年《暖冬》等作品参加水墨延伸——中国人物画肖像展·北京、《大河上下》参加第九届全国美展获铜奖·北京;2000年《京西六月》、《月挂城东》参加第二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深圳、《暖冬》等作品参加北京,南京中国当代名家特展·南京;2001年《走出冬季》参加2001年水墨延伸——中国画展·北京、《蒋南翔》参加名字绘清华展·北京、《天籁》参加百年中国画展·北京、《贴心人》参加建党80周年全国美展获优秀·北京、《谢子长》参加建党80周年光辉人物画展·北京;2002年《艺人韩贵山》、《五哥与兰花花》参加上海面对面油画、中国画人物肖像展·上海、《谢子长》参加第十届全军美展·北京、《历史的定格》等作品参加军旅画家邀请展·广州、《记忆·碎片》参加第三届深圳国际水墨邀请展·深圳;出版:1991年《陈钰铭速写集》(长城出版社);1997年《历史的定格》、《天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2. 延安为什么是革命圣地

延安被称为革命圣地的原因是党中央和毛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生活战斗时间最长,在这里先后领导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培育了延安精神,是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2)兰花谢子长扩展阅读: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种革命精神。因在革命圣地延安诞生,故名。主要内容包括: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3. 子长唢呐的新的发展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子长唢呐队伍迅速发展,唢呐吹奏者由原来的1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唢呐的吹奏、表演艺术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在演奏形式上,原来的五人一组,发展到二三百人带动的大型集体演奏;从街头、院落的自由演奏,发展到按曲照谱的正夫舞台演奏;从单纯的两支大唢呐各吹高、低两个八度的传统吹奏,发展到唢呐、海笛、管子、笙、笛子合奏;从鼓、钹、锣(疙瘩锣)比较简单的打击乐,逐渐发展到大鼓、小鼓、水钹、小钹、手碗、京锣配合敲打的新式打法;从以往的只吹传统曲牌到民歌、流行歌曲按不同场合恰当吹奏的境界。
为了挖掘、发展陕北唢呐艺术,子长县于1984年成立了唢呐协会。从此,唢呐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起来了。子长唢呐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全县唢呐班子发展到100多个,奏打人员近千名。为了弘扬这一艺术奇葩,把子长唢呐推上市场,推向全国,县上聘请专业人员对唢呐艺人进行集中培训,使唢呐由原来的单班吹奏变为数百人的群体演奏,气势磅礴,热烈欢腾,涌现出了薛守高、薛增山、常体音、焦养亮、李树林、赵智海等吹奏高手。向外界大力推介子长唢呐,积极主动地带领唢呐艺人参加省内外的各种调演,先后在湖南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成功演出,多次为影视剧摄制节目,先后应邀参加了《羊马河战役》、《北斗》、《火种》、《三鼓催春》、《延安之声》、《刘志丹与谢子长》、《中国命运大决战》、《童年的回忆》等电影电视剧的拍摄,其中为凤凰卫视台制作的《子长唢呐迎亲》向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放。2006年6月29日,参加中俄文化交流年在延安举行的文艺晚会,与俄罗斯国防部红旗歌舞团同台献艺。2006年7月22日,在“第七届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暨全国首届民间吹歌展演第四届南戴河荷花艺术节”比赛中,子长唢呐以高超的技艺、精彩的表演和浓厚的地方风味,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在这次比赛中,焦养亮同志获得“吹歌大王”的荣誉称号,他的一曲《兰花花》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12月1日至3日晚,“华夏清音—中国民间经典音乐展演”在首都北京民族文化宫隆重上演。由焦养亮、薛守高等16名子长县农民组成的陕西省唯一代表队表演的唢呐合奏《翻身道情兰花花》,以其优美流畅、富有动感的演奏特色以及铿锵激昂的鼓乐、亮丽而富有陕北特色的羊皮马甲、红肚兜和羊肚子头巾服饰,立即吸引了全场的观众的注意力,让全场观众似乎都感觉到了这种浓浓的厚重的黄土气息。中宣部、中国文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部门领导、专家和外国驻华使馆官员、文化参赞不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4. 如何快速阅读散文示例

读情感赏文字然后享受这个过程

5. 陕北有哪些名人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县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特委代理书记、陕甘宁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中央军委西北办事处副主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务。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以后成为"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他为中国革命赴汤蹈火,奋斗终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同志称他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同志题词说:"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朱德同志称他是"红军模范"。
谢子长: (1897----1935),陕西子长县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1934年8月在粉碎敌人对陕北根据地"围剿"的清涧河口战斗中身负重伤,1935年2月21日因伤逝急剧恶化逝世,时年38岁。曾历任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兼陕北游击队总指挥、红四十二师政委和西北军委主席等职。谢子长是陕甘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他与唐澍等同志发动了清涧武装起义,从此,揭开了西北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在此后的岁月中,他与刘志丹同志一道并肩战斗,出生入死,为西北革命以至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三次为谢子长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并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朱德同志题词:"子长同志,陕北人民领袖,前仆后继"。
杨步浩:(1905----1977),陕西横山县人。劳动英雄。杨步浩同志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国中共产党,1942年冬被评为延安县劳动英雄,1943年11月出席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边区甲等农业劳动模范。从1943年起,他以自己的劳动果实,连续多年主动为毛主席、朱德总司令送交代耕粮。1946年春节,他和延安县川口区六乡秧歌队一起到中央机关驻地王家坪给毛泽东、朱德等拜年,并给毛泽东主席敬献了"人民救星"的金字匾。全国解放后,他曾先后三次进京看望毛主席,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的亲切接见。

郝树才:(1904----1986),陕西延长县人。劳动英雄。曾任八路军警备五团二连排长、警备八团团部生产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三十三团副官、第二兵团后勤供给部管理股长、甘肃军区后勤部管理副科长、甘肃军区司令部招待所所长、延长县交口镇谭石塬村党支部书记等职。荣立四次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1942年,为响应党中央"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投入边区大生产运动,创造了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的最高记录,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被授予"特等劳动英雄"称号,随之"气死牛"英名传遍全国,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1954年自愿复员回乡后,曾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第六届人大代表、陕西省第六届党代会代表、中共延安地委委员、中共延长县委候补委员,多次被选为延长县党代会、人代会代表。

韩起祥:(1915----1989)陕西省横山县人。陕北著名盲人说书艺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及陕西省分会主席、延安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延安地区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延安地区曲艺馆馆长、书记等职。先后创作并改编了四百多个新唱本和传统书目,绝大部分在报刊和刊物上发表。主要代表用有《刘巧团圆》、《翻身记》、《宜川大胜利》、《我给毛主席去说书》、《张玉兰参加选举会》、《时事传》等。他所创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语汇丰富,情节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间艺术特色,表演中唱腔质朴流畅、优美细腻,感情充沛,对比强烈。

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1949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80年,路遥发表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他的作品《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而《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更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991年,路遥完成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平凡的世界》,这一作品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曾影响了一代人。1992年,肝硬化腹水夺走了他的生命。路遥的作品被多次出版,至今销量已超过百万册。他的作品也是图书馆中借阅率最高的书之一。

郝金凯:(1927---- ),北京密云县人。针灸专家。美国荣誉医学博士,美国国际针灸医学院教授。全国劳动模范。1950年肄业于北京华北国医学院。曾任延安地区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延安地区针灸研究所所长,北京经络生物物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针灸学辞典》编审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延安地区中医学会副会长。1978年被全国科学大会授奖,1986年获全国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特别奖。编著有《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等5种著作,其中一书被译为日文版约120万字,撰有《实验经络针灸治疗肺气肿、肺心病的研究》、《实验经络针灸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的研究》等30余篇论文,约6万字,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教授主编了《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41万字。

孙联珍:(1930---- ),陕西户县人,妇产科专家。曾任延安地区医院妇产科主任、主治医师。 1979年、1983年、1989年三次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1982年被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被陕西省妇联授予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1983、1986年两次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被陕西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0年被陕西省卫生厅评为"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

魏至善:(1921---- )陕西富县人。著名摄影家。几十年来,他向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近万张新闻照片,其中《延安全景》由新华社向全国发了通稿。《新的延安》一套照片,新华社在国外发行,影响很大。同时拍摄出版了《今日延安》、《革命圣地建筑物》、《革命文物》、《革命圣地--延安》、《延安宋代石窟艺术》、《洛川民间美术》等画册。作品《成材》、《见证》、《春江水暖》等多次在省、地获奖。于1985年举办了《魏至善摄影作品展览》,受到观众好评。被列入《中国摄影大辞典》、《陕西摄影人物传》之中。

吕锋:(1937---- ),陕西富县人。国家一级导演。1949年参加延属文工团,开始了文艺生涯。曾先后在延属文工团、陕北文工团、陕西省歌舞剧院任歌剧演员、舞蹈演员,在延安歌舞剧团任导演、副团长、团长。现任中国舞协理事、陕西省文联委员、舞协陕西分会副主席、延安地区文联党组书记等职。曾创作、编排了中、小型舞蹈、舞剧80多个,主要有《红军哥哥回来了》、《元宵之夜》、《绣金匾》、《大生产》、《延安儿女迎救星》、《兰花花》等。导演的歌剧有《延安支队》、《刘三姐》。创作的歌剧有《雷锋》(与周加夫合编)、儿童歌舞剧〈〈延安儿童团〉〉(与杨明春、吴传书合编)。该剧在1982年获文化部全国儿童剧北方片调演二等奖。歌舞剧〈〈兰花花〉〉于1979年获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演出二等奖(参加陕西省献礼演出获创作、演出一等奖)。舞蹈〈〈跑红灯〉〉获陕西省1985年开拓二等奖,发表了有关舞蹈艺术的文章多篇,编写了〈〈陕北秧歌集〉〉等,对陕北民间舞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成绩显著。

贾四贵:(1958---- )陕西省吴堡县人。剪纸艺术家。为中国剪纸学会理事,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民间美术》杂纸记者,延安美术家协会会员等。收集、创作民间剪纸图样一万余幅。自创的《太阳与月亮》等10多幅剪纸作品选入《中国剪纸集成》和《中国现代百人剪纸选》。《巨龙》等30余幅剪纸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民间美术馆(筹)收藏。《人文初祖》组画16幅获"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佳作奖,另有《万事如意》等近百幅剪纸作品和10多篇文章发表于《中国美术报》等30多家报刊。论文《浅炎民间剪纸图案的装饰纹样》获1986年全国民间剪纸学术研讨会"山花奖。1988年10月,中国剪纸学会等单位在延安联合举办了《贾四贵剪纸艺术展览》并授予"优秀青年剪纸艺术家"称号。

6. 陕北有哪些名人

刘志丹:(1903----1936),陕西保安县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书记、特委代理书记、陕甘宁边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十五军团副军团长兼参谋长、中央军委西北办事处副主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红二十八军军长等职务。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以后成为"中国革命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陕甘、陕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他为中国革命赴汤蹈火,奋斗终生,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同志称他是"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周恩来同志题词说:"上下五千年,英雄万万千,人民的英雄,要数刘志丹"。朱德同志称他是"红军模范"。
谢子长: (1897----1935),陕西子长县人。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1934年8月在粉碎敌人对陕北根据地"围剿"的清涧河口战斗中身负重伤,1935年2月21日因伤逝急剧恶化逝世,时年38岁。曾历任西北抗日反帝同盟军总指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总指挥、中共中央北方局派驻西北军事特派员兼陕北游击队总指挥、红四十二师政委和西北军委主席等职。谢子长是陕甘和陕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他与唐澍等同志发动了清涧武装起义,从此,揭开了西北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在此后的岁月中,他与刘志丹同志一道并肩战斗,出生入死,为西北革命以至中国革命的伟大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三次为谢子长题词:"民族英雄"、"虽死犹生"、"谢子长同志千古,前仆后继打倒人民公敌",并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朱德同志题词:"子长同志,陕北人民领袖,前仆后继"。
杨步浩:(1905----1977),陕西横山县人。劳动英雄。杨步浩同志1935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国中共产党,1942年冬被评为延安县劳动英雄,1943年11月出席陕甘宁边区劳动模范大会,被评为边区甲等农业劳动模范。从1943年起,他以自己的劳动果实,连续多年主动为毛主席、朱德总司令送交代耕粮。1946年春节,他和延安县川口区六乡秧歌队一起到中央机关驻地王家坪给毛泽东、朱德等拜年,并给毛泽东主席敬献了"人民救星"的金字匾。全国解放后,他曾先后三次进京看望毛主席,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的亲切接见。

郝树才:(1904----1986),陕西延长县人。劳动英雄。曾任八路军警备五团二连排长、警备八团团部生产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三十三团副官、第二兵团后勤供给部管理股长、甘肃军区后勤部管理副科长、甘肃军区司令部招待所所长、延长县交口镇谭石塬村党支部书记等职。荣立四次特等功,一次大功,两次被评为特等战斗英雄。1942年,为响应党中央"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积极投入边区大生产运动,创造了一天开荒四亩二分三的最高记录,出席了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被授予"特等劳动英雄"称号,随之"气死牛"英名传遍全国,多次受到中央领导的接见。1954年自愿复员回乡后,曾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和第六届人大代表、陕西省第六届党代会代表、中共延安地委委员、中共延长县委候补委员,多次被选为延长县党代会、人代会代表。

韩起祥:(1915----1989)陕西省横山县人。陕北著名盲人说书艺人。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届委员会委员、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及陕西省分会主席、延安市第二、三届政协委员、延安地区曲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延安地区曲艺馆馆长、书记等职。先后创作并改编了四百多个新唱本和传统书目,绝大部分在报刊和刊物上发表。主要代表用有《刘巧团圆》、《翻身记》、《宜川大胜利》、《我给毛主席去说书》、《张玉兰参加选举会》、《时事传》等。他所创作品生活气息浓郁、语汇丰富,情节生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间艺术特色,表演中唱腔质朴流畅、优美细腻,感情充沛,对比强烈。

路遥,陕西省清涧县人,1949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其间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 1980年,路遥发表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此后他的作品《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也相继获奖。而《人生》被改编成电影后,更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1991年,路遥完成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平凡的世界》,这一作品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曾影响了一代人。1992年,肝硬化腹水夺走了他的生命。路遥的作品被多次出版,至今销量已超过百万册。他的作品也是图书馆中借阅率最高的书之一。

郝金凯:(1927---- ),北京密云县人。针灸专家。美国荣誉医学博士,美国国际针灸医学院教授。全国劳动模范。1950年肄业于北京华北国医学院。曾任延安地区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延安地区针灸研究所所长,北京经络生物物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针灸学辞典》编审委员,陕西省针灸学会副会长,延安地区中医学会副会长。1978年被全国科学大会授奖,1986年获全国星火杯创造发明竞赛特别奖。编著有《针灸经外奇穴图谱》等5种著作,其中一书被译为日文版约120万字,撰有《实验经络针灸治疗肺气肿、肺心病的研究》、《实验经络针灸治疗帕金森氏综合症的研究》等30余篇论文,约6万字,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祝总教授主编了《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中国第一大发明的科学验证》41万字。

孙联珍:(1930---- ),陕西户县人,妇产科专家。曾任延安地区医院妇产科主任、主治医师。 1979年、1983年、1989年三次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1982年被陕西省委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被陕西省妇联授予陕西省"三八"红旗手称号;1983、1986年两次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被陕西省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0年被陕西省卫生厅评为"卫生文明先进工作者"。

魏至善:(1921---- )陕西富县人。著名摄影家。几十年来,他向全国各大报刊发表了近万张新闻照片,其中《延安全景》由新华社向全国发了通稿。《新的延安》一套照片,新华社在国外发行,影响很大。同时拍摄出版了《今日延安》、《革命圣地建筑物》、《革命文物》、《革命圣地--延安》、《延安宋代石窟艺术》、《洛川民间美术》等画册。作品《成材》、《见证》、《春江水暖》等多次在省、地获奖。于1985年举办了《魏至善摄影作品展览》,受到观众好评。被列入《中国摄影大辞典》、《陕西摄影人物传》之中。

吕锋:(1937---- ),陕西富县人。国家一级导演。1949年参加延属文工团,开始了文艺生涯。曾先后在延属文工团、陕北文工团、陕西省歌舞剧院任歌剧演员、舞蹈演员,在延安歌舞剧团任导演、副团长、团长。现任中国舞协理事、陕西省文联委员、舞协陕西分会副主席、延安地区文联党组书记等职。曾创作、编排了中、小型舞蹈、舞剧80多个,主要有《红军哥哥回来了》、《元宵之夜》、《绣金匾》、《大生产》、《延安儿女迎救星》、《兰花花》等。导演的歌剧有《延安支队》、《刘三姐》。创作的歌剧有《雷锋》(与周加夫合编)、儿童歌舞剧〈〈延安儿童团〉〉(与杨明春、吴传书合编)。该剧在1982年获文化部全国儿童剧北方片调演二等奖。歌舞剧〈〈兰花花〉〉于1979年获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创作、演出二等奖(参加陕西省献礼演出获创作、演出一等奖)。舞蹈〈〈跑红灯〉〉获陕西省1985年开拓二等奖,发表了有关舞蹈艺术的文章多篇,编写了〈〈陕北秧歌集〉〉等,对陕北民间舞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成绩显著。

贾四贵:(1958---- )陕西省吴堡县人。剪纸艺术家。为中国剪纸学会理事,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民间美术》杂纸记者,延安美术家协会会员等。收集、创作民间剪纸图样一万余幅。自创的《太阳与月亮》等10多幅剪纸作品选入《中国剪纸集成》和《中国现代百人剪纸选》。《巨龙》等30余幅剪纸被中国美术馆、中国民间美术馆(筹)收藏。《人文初祖》组画16幅获"全国首届中国风俗画大奖赛"佳作奖,另有《万事如意》等近百幅剪纸作品和10多篇文章发表于《中国美术报》等30多家报刊。论文《浅炎民间剪纸图案的装饰纹样》获1986年全国民间剪纸学术研讨会"山花奖。1988年10月,中国剪纸学会等单位在延安联合举办了《贾四贵剪纸艺术展览》并授予"优秀青年剪纸艺术家"称号。

热点内容
最后的玫瑰歌词 发布:2025-08-27 09:52:25 浏览:647
很火的盆栽 发布:2025-08-27 09:49:24 浏览:549
红色玫瑰电影 发布:2025-08-27 09:09:42 浏览:286
大丽花樱花 发布:2025-08-27 09:09:37 浏览:261
梅花鱼资料 发布:2025-08-27 08:57:44 浏览:3
新店开业送绿植好吗 发布:2025-08-27 08:43:12 浏览:80
又是一年七夕文章 发布:2025-08-27 08:38:39 浏览:990
盆景卖给谁 发布:2025-08-27 08:25:09 浏览:289
地衣盆景图片 发布:2025-08-27 08:11:28 浏览:546
情人节辽宁鞍山情人适合去的酒店 发布:2025-08-27 08:10:45 浏览: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