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玉兰花画图片大全
A. 于非闇画家简介
于非闇画家简介:于非闇(àn)(1889年3月22日—1959年7月3日),出生于北京,祖籍山东蓬莱,满族,原名照,字非闇,又号闲人,中国近现代工笔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于非闇主要绘画作品有《喜鹊柳树》《玉兰黄鹂》《红杏山鹧》《牡丹鸽子》《山茶蝴蝶》《和平鸽》《丹柿图》等,主要专著文集有《都门豢鸽记》《都门艺兰记》《都门钓鱼记》《我怎样画工笔花鸟画》《中国画颜色的研究》《都门艺菊记》《于非闇工笔花鸟画选》等。
于非闇于1926年任教于北京西单第二小学;1929年,正式拜师齐白石,向其求教山水、篆刻;1930年—1931年,任私立华北大学美术系教员;1933年,作品《秋花蜻蜓图》在《艺林月刊》发表;1935年,创作作品《双雀图》,另在北平举办“张大千、方介堪、于非闇书画篆刻联展”。
1940年,创作作品《白荷蜻蜓》等;1943年,创作作品《墨叶牡丹》《绿牡丹》等;1949年,创作作品《牡丹图》《粉红牡丹》等;1952年,创作作品《白山茶》《朱砂牡丹》等;1955年,参加“第二届全国美术展览会”;1957年,任北京画院副院长。
创作特点
1、于非闇的绘画从明末的陈洪绶入手,对北宋徽宗赵佶的花鸟画最为推崇,且研究有素。加之他对写生对象的朝夕观察、深入体会,才使得自然界的生灵,在他笔下能够栩栩如生,此外,还远承五代、宋元诸家法乳。
其书法早年从晋唐楷帖入手,上溯秦汉篆隶,中年以后专攻虞、褚,晚年则以瘦金体著称,可以说绘画、书法都遥接宋徽宗一脉。除学习卷轴画外,又学宋纯丝古朴的装饰手法,使得他的花鸟作品具有一定的装饰性。
2、于非闇反对过于工巧细密而失掉笔墨高韵和整体精神,作画不墨守成规,敢于创新。白描兰竹水仙,生动传神、秀雅清逸,所画牡丹能将春之花、夏之叶、秋之干萃于一枝。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尽与自然相吻合。
3、于非闇的花鸟作品用笔刚柔相济,着色艳而不俗,形象刻画细致精微又极富生气。线条挺秀工致有力,设色强烈不失沉稳,典雅清丽不流于娇媚,生动传神又富于装饰趣味。晚年作品在技法上更加多样,或厚实丰艳而不刻不俗,或淡雅清劲却不薄不冷,灵活的思维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充满着健康饱满乐观向上的审美情趣。
B. 工笔画线描百花画谱的内容简介
工笔花卉,是以花卉为题材的工笔国画。自古以来,人们对美妙大自然的产物—花卉就产生了深厚的赏识兴趣。爱美,是人类的天性,鲜花就是美的象征。长久以来,它们那艳丽的色彩、优美的丰韵,深深的吸引着人们的视线。工笔花卉将人们喜爱的花卉形象再作品中,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环境,提高和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的性情,促进了人类精神文明的进步。工笔画在着色前,应该是一幅比较完美的白描画。白描,是画好工笔画的一项基本功,每一位工笔画爱好者,莫不把白描当作一项基本功来练习,每一位画家,也都将白描发挥到了极至。
白描花卉,所表现的对象主要是花木芳草,勾勒好每一根线条,是画好白描花卉的关键。花卉有水生和旱生两种。早生花卉一般分为草木、土木和藤本三类。
一、草本:是指基本无木质化、低矮柔嫩的草类。草本又分:一、二年籽生植物,如牵牛花、鸡冠花等;多年生宿根植物,如兰花、水仙花、柱顶红等,它们都有发达的球茎或肉质根须,其根茎也可入画。
二、木本:指茎枝木质粗大,坚实硬挺的多年生树木类。有明显主干和树冠高大直立的为乔木,如玉兰、木棉、松柏等。
三、藤本:主茎细长,柔韧曲折,不能直立类的。又分:
缠绕茎:靠茎的盘曲缠绕自身或其它物体生长的植物,如紫藤花、牵牛花等。
攀缘茎:靠茎节外的根须随着附属物攀缘生长,如葡萄、南瓜、黄瓜、凌霄花等。
常见的水生花卉多为草本。如荷花、水葫芦及萍藻等。
C. 怎样画工笔白玉兰
画工笔白玉兰步骤如下:
一、在稿子上用毛笔勾线。用淡墨采用虚入版虚出的方法勾权花瓣,用虚线勾花萼。用淡墨平涂雌蕊,勾皴结合法画出枝干。用虚入虚出的方法勾鸟,并注意墨色浓淡变化浅灰蓝色(花青加墨平涂鸟爪。
D. 用白描手法写景 50字
白描要求运用极简省的语言,描摹景物的特征,反映作者的感情。
我喜欢乡村,更喜欢乡村的四季。
在城市的生活中,你可能感觉不到四季的变化,可是乡村就感觉不同了。当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乡下田园,她用神奇的画笔把乡村画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大山穿上了绿色的衣服,好像是一条绿色的长龙,大树举起了绿色的旗帜,看守着家园。大山上,小鸟唧唧喳喳地叫着,唱着一首又一首春天的歌儿。桃花和梨花,互不相让,开得争奇斗艳。田野里,农民们播下一粒粒种子,他们播种下了自己心中的希望。
夏季的乡村最美了,到处能看到草儿和花儿,它们给大地穿上了美丽的新衣,那些花儿的芳香引来了蜜蜂来采蜜,草地上还有自由的牛儿、羊儿,在吃那新鲜嫩绿的青草。田野里,你能听见青蛙的叫声,站在田野里,听着青蛙的叫声,让我想起了一首诗:“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到了晚上,萤火虫就飞了出来,一只只萤火虫飞来飞去,像一只只小精灵一样,美丽极了。农民们在夏天是最轻松的,他们聚集在一起,打牌、打麻将、下棋,非常悠闲。
秋天,农民们分享着丰收的喜悦,田野里,高粱、水稻、玉米都成熟了,农民们忙着收割庄稼,他们把粮食收回家,装满粮仓,就像一座座金山。山上的树叶随风飘落,大山变成了“五花山”。人们都上山采蘑菇,采野果。田园里的白菜、茄子成熟了,农民们把辣椒穿成串,挂在了屋檐下,多么美好呀!
冬天的乡村是安静的。小河结了冰,山变成了长龙,农民不忙了,准备来年春天播种的事了,孩子们在堆雪人、打雪仗、在冰上滑冰车,乡村变成了一副白描画。
我喜欢乡村的每一个季节,每一个季节都是一首动人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