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花根肿病
1. 对西兰花根肿病用石灰好还是用福帅得好
西兰花根肿病防治措施: 1、改良土壤,结合整地在酸性土壤中每亩施生石灰100-150公斤,中和土壤酸性、增加钙含量,并结合深耕,多施有机肥,可有效减轻病害。另据浙大土化系试验,每亩田施15-25公斤的石灰氮肥混入表层土壤,再间隔7-10天移栽(不间隔易引起药害),能有效地防治和减轻植株根肿病的发生。 2、加强栽培管理,坚持深沟高箱,及时排除田间积水。 3、化学防治措施: a、种子消毒处理:播种前用55℃的温水浸种15分钟,凉干种子后用种子量0.3%—0.4%的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或50%福美双,或75%百菌清10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每塘浇施0.2—0.3千克,即可播种。 b、每亩用70%的敌克松3千克对细土30千克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千克对细土30千克,或40%地菌粉剂2千克对细土30千克拌匀后撒施于塘中再栽苗,或每塘撒施根宝丰20-30克与土壤充分拌匀后再播种(栽苗)。 c、 农药灌根: 一般田块预防性防治在夏秋十字花科作物定植活棵后,用70%敌克松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1000倍液灌根一次,每株0.2—0.3千克,防效可达70─80%。在十字花科作物发病初期用15%石灰乳液,每株0.5克浇灌,可减轻病害 d、亩用“金雷多米尔”500倍液灌塘,移栽后2-3天灌一次,10天后再灌一次,效果好。 e、在2叶期时,用75%百菌清800—1000倍液浇施,每株0.2—0.3千克,每7天一次,共浇2—3次,防效可达70%。 4、及时拔除、销毁病株。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采取高温煮或晾干后统一烧毁,绝不能将病株留于田中或丢在其它区域,防止病菌更大面积的蔓延。
2. 西兰花的根肿病、用什么农药有特效、西兰花以发根肿病
西蓝花根肿病,抄 根肿病属鞭毛菌亚门,根肿菌目,根肿菌属,芸苔根肿菌。孢子囊能在土壤中休眠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较强。
预防为主, 最好办法是与非十字花科蔬菜实行轮作。 播种之前用五氯硝基苯加多菌灵土壤杀菌, 根肿病,发病初期用五氯硝基苯加福美双或者氟啶胺灌根。间隔5天以后再灌根一次。
3. 抗根肿病的西兰花品种
摘要 您好,先甘520,009,011,097这些品种都可以的
4. 西兰花根肿病怎么治
西兰花根肿病:一是针对西兰花根肿病菌适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可采取土壤处理方法,即通过施用草木灰、氯化钾等碱性肥料或消石灰,调节土壤pH 值,从而降低根肿病发病率;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深埋或带出田外烧毁,并在病穴周围撒上消石灰,以防病菌蔓延;三是对于换茬病田清除根肿病残体,翻耕土壤,以加速病残体分解,减少田间初侵染源。
5. 西兰花根瘤菌病怎么治
根瘤病,也称根癌病,是一种土壤杆菌属的细菌所引起的病害。该病主要发生在根颈、侧根上及嫁接口处。
西兰花发病为根肿病,并非根瘤病。
西兰花根肿病是由真菌鞭毛菌亚门芸薹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后,引起的主根或侧根薄壁组织膨大症。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3-5天后随着地下部分病情的扩展,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变缓、僵缩矮小、叶片无嫩绿光泽;7-10天基部叶片逐渐变黄萎垂,特别是在晴天中午整个植株表现为明显的萎蔫症状,但夜间可恢复正常,持续一段时间后(15-25天)严重地块的病株不能恢复,逐渐褪黄,最后可导致全株萎蔫死亡。另外由于病部容易被土壤中的各种软腐病菌等细菌侵染,造成组织腐烂,发出恶臭,甚至成片死亡,对产量影响很大。
西兰花根肿病发生于根部,病菌从植株的根毛侵入寄主细胞,经根部皮层进入形成层,刺激寄主薄壁细胞分裂、膨大,导致根系形成肿瘤。肿瘤一般成椭圆形或肾形、手指形、不规则畸形(像生姜状),大的如鸡蛋、小的如粟粒。在主根上发病时肿瘤个大而数少,在侧根上发生时肿瘤个小而数多。肿瘤初期表面光滑、圆球形或近球形,后期常发生龟裂,且粗糙。其他杂菌侵入后可造成腐烂,由于根部发生肿瘤严重影响对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所以地上部出现萎蔫。但在后期感病的植株,地上部症状不明显。
防治
田间管理:一是针对西兰花根肿病菌适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可采取土壤处理方法,即通过施用草木灰、氯化钾等碱性肥料或消石灰,调节土壤pH 值,从而降低根肿病发病率;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深埋或带出田外烧毁,并在病穴周围撒上消石灰,以防病菌蔓延;三是对于换茬病田清除根肿病残体,翻耕土壤,以加速病残体分解,减少田间初侵染源。
化学防治:在未发生或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选用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浇根处理,每隔7d一次,连灌2~3次,视土壤干燥程度每株浇灌药液200~300ml。
6. 请问是西兰花根肿病吗
花椰菜根肿病(十字花科根肿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病害,病菌可以通过雨水、灌溉水、农具及农事操作传播。防治该病一要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5年以上。二要及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三是在移栽时用枯草芽孢杆菌、甲霜灵锰锌、百菌清灌根防病。
7. 什么原因西兰花长得丑,又生出一个个包
西兰花(Brassica oleracea L. vat. italica Planch)又称青花菜、绿菜花、花菜薹等,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变种,1-2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台州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依山面海、地貌多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十分适宜西兰花的种植。据中国西兰花网、中国农业台州湾网站提供的资料显示,台州市西兰花常年种植面积达12万亩以上,主要分布在临海、三门、温岭、路桥和椒江一带的沿海地区,年产30万吨,产值2.8亿元以上,占浙江的50%、全国的25%,是浙江省重要的特色蔬菜和出口蔬菜,也是我市农业的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我市西兰花种植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种植年限的增加,西兰花茎瘤病、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发生日趋严重。据笔者在浙江省台州各市(县、区)西兰花种植区调查发现,上述病害发生普遍,重发田块发病率达30%以上,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矮化、地上部萎蔫,此类病害的发生又促进了软腐细菌的感染,导致后期根部完全腐烂,有臭味,植株可轻易拔出,给种植户造成惨重损失,与此同时也会出现农药的使用不科学规范,乱用滥用农药现象,以致西兰花品质的下降,严重制约西兰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3]。由于西兰花茎瘤病、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的田间症状相似,都表现为基部或根部肿大,地上部生长不良,严重时整株枯死,但前者属非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后两者为侵染性病害,而且发生条件不同,防治技术差异较大。因此,为了正确识别西兰花茎瘤病、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经济、有效、安全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与危害,做到对症下药,以防乱用滥用农药,现将西兰花茎瘤病、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的识别与防治综述如下,供各西兰花种植户参考。
1 症状
1.1 西兰花茎瘤病
西兰花茎瘤病主要发生在西兰花营养生长中、后期至花球采收前,田间症状表现为近土表处花茎基部出现突起,以后不断膨大,逐渐形成一个环状的小球型瘤状体或数个大小不一的球状瘤,瘤体多了相互拥挤,形似菠萝的表面(图1)。
从对西兰花茎瘤病横切面解剖结果来看,可见有无数条放射性地伸向球体内部,中间变为褐色木质化的硬心,严重时腐烂、发臭。将新鲜或剥离表皮的病组织切片并加以染色处理,在显微镜下未发现病原物及病毒所致的组织病变。
1.2 西兰花根肿病
西兰花根肿病是由真菌鞭毛菌亚门芸薹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后,引起的主根或侧根薄壁组织膨大症[7-8]。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3-5d后随着地下部分病情的扩展,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变缓、僵缩矮小、叶片无嫩绿光泽;7-10d基部叶片逐渐变黄萎垂,特别是在晴天中午整个植株表现为明显的萎蔫症状,但夜间可恢复正常,持续一段时间后(15-25d)严重地块的病株不能恢复,逐渐褪黄,最后可导致全株萎蔫死亡。另外由于病部容易被土壤中的各种软腐病菌等细菌侵染,造成组织腐烂,发出恶臭,甚至成片死亡,对产量影响很大(图2)。
西兰花根肿病发生于根部,病菌从植株的根毛侵入寄主细胞,经根部皮层进入形成层,刺激寄主薄壁细胞分裂、膨大,导致根系形成肿瘤。肿瘤一般成椭圆形或肾形、手指形、不规则畸形(像生姜状),大的如鸡蛋、小的如粟粒。在主根上发病时肿瘤个大而数少,在侧根上发生时肿瘤个小而数多。肿瘤初期表面光滑、圆球形或近球形,后期常发生龟裂,且粗糙。其他杂菌侵入后可造成腐烂,由于根部发生肿瘤严重影响对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所以地上部出现萎蔫。但在后期感病的植株,地上部症状不明显。
1.3 西兰花根结线虫病
西兰花根结线虫病是由植物寄生线虫根结线虫属侵染作物根部后,受到根结线虫释放的吲哚乙酸等生长激素的影响,细胞恶性分裂,形成根瘤或根结。主要发生在须根和侧根上,病部产生肥肿畸形瘤状结。剖开根结,病部组织中有许多细长蠕动的的乳白色线虫寄生其中。一般根结之上可生出细弱的新根,再度侵染则形成根结状肿瘤。轻病株地上部症状表现不明显,重者生长缓慢,叶片萎蔫,渐黄枯,且植株矮小、结球少而小,甚至不结球,特别是晴天中午植株地上部分出现萎蔫或逐渐枯死,易从地下拔出 [9] (图3)。
西兰花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从苗期到花球生长期均可受到根结线虫的侵害,一般主要危害苗期,成株期植株根系由于木质化后线虫侵害较少,发病程度轻,对生产影响不明显。幼苗期发病主要表现在新生嫩根受害,被侵害幼根呈粗细不均等肿大,或形成串珠状肿瘤,以后变褐腐烂。另外发病初期在病根上产生浅黄色至黄褐色、大小形状不一的瘤状根结即虫瘿。解剖镜检虫瘿,可见有细长蠕虫状雄虫和白色细小梨形雌成虫[10]。
2 发生特点
2.1 西兰花茎瘤病
西兰花茎瘤病为非侵染性病害,也叫生理性病害,田间发病比较均匀,没有由点到面的扩展过程,无发病中心。笔者在严重发病的田块连续观察,发现相邻的田块(品种均为绿雄90,但为不同农户)无一株发病。此病的发生与地势、土质、肥料、当年气象条件、栽培管理措施、排灌及喷药等诸多因子有关。一般地势低洼、雨水较多、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田块,发病较重。
2.2 西兰花根肿病
病原真菌以休眠孢子囊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存活越冬。病菌抗逆能力很强,可在土壤中存活并保持侵染力达6年以上;其萌发和侵染最适土温为20~25℃,但在9~23℃均可发育,适宜相对湿度为70%~98%,适宜土壤酸碱度为pH值5.4~6.5。病菌远距离传播主要通过感染西兰花苗或带菌的泥土,田间近距离传播则主要借助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及农事操作等。通常连作、地势低洼、偏酸性土壤及钙不足的地块,发病较重。另外天气对本病的影响力较大,如移栽时或移栽后营养生长期间下雨天偏多,往往发病率较高[11-14]。
2.3 西兰花根结线虫病
西兰花根结线虫主要以卵及幼虫随植株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一般在土壤中可存活1~3年,在土壤中生存的最适温度为20~25℃,土温10℃以下或35℃以上线虫停止侵染,最适土壤含水量为50%左右。翌年春季气候适宜时,雌虫产卵繁殖,孵化后为2龄幼虫即可侵入根尖,引起初侵染;带有含西兰花根结线虫根结的未腐熟的堆肥,也可成为此病的初侵染源。被根结线虫污染的土壤,很难将线虫清除,成为生上产防治的一大难题。侵入的线虫在根部组织中继续发育、交尾产卵,产生新一代2龄幼虫,随灌溉水、农事操作以及自身运动等方式近距离传播;另外西兰花根结线虫还可通过种子、苗木、土壤、流水和包装材料远距离传播。土壤疏松、地势高燥、通气性好、盐分低以及连作条件下的地块,适宜根结线虫活动,发病严重。
3 综合防控技术
3.1 合理轮作
轮作换茬是防治西兰花茎瘤病、根肿病和根结线虫病的主要措施,合理轮作可使病情显著减轻,一般最好与大葱、韭菜、辣椒等抗耐病蔬菜、禾本科作物或水生蔬菜实行2~3年轮作。重病地轮作年限应至少在5年以上。
3.2 无病育苗
选择未受侵染的地块作苗床,将苗床土消毒后育苗,或用草炭、塘泥、稻田土等无病土育苗,禁止移植病区的带病幼苗。
3.3 加强田间管理
①西兰花茎瘤病:一是及时开好田间沟渠,尽量降低地下水位;二是科学施肥,不施用未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土杂肥等。
②西兰花根肿病:一是针对西兰花根肿病菌适宜在偏酸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可采取土壤处理方法,即通过施用草木灰、氯化钾等碱性肥料或消石灰,调节土壤pH 值,从而降低根肿病发病率;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排出田间积水,清洁田园,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深埋或带出田外烧毁,并在病穴周围撒上消石灰,以防病菌蔓延;三是对于换茬病田清除根肿病残体,翻耕土壤,以加速病残体分解,减少田间初侵染源。
③西兰花根结线虫病:一是科学施肥,不施用未经腐熟的有机肥;二是深翻土层暴晒,以杀死土壤中的线虫;三是灌水灭虫,即在移栽西兰花前,将田块灌水到20cm以上,与此同时诱发根结线虫卵孵出2龄幼虫,使其在短期内找不到寄主植物而死亡;四是土壤消毒,即每667 m2用5%石灰氮颗粒剂80 kg撒施,3~5d后移栽;五是在西兰花生长期间,若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就地深埋或集中带出田外销毁。
3.4 化学防控
①西兰花茎瘤病:由于此病属生理性病害,因此不能乱用农药,主要是加强农业措施,做好预防工作[15]。
②西兰花根肿病:在未发生或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选用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浇根处理,每隔7d一次,连灌2~3次,视土壤干燥程度每株浇灌药液200~300ml。
③西兰花根结线虫病:于发病初期可选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药液200~300ml;也可每667 m2用15%噻唑膦颗粒剂0.2kg,或10%噻唑膦颗粒剂(福气多)1.5kg,在西兰花移栽时撒施或移栽后穴施,浇水盖土防效更佳。
8. 西兰花得了根溜怎么治
西兰花根肿病是由真菌鞭毛菌亚门芸薹属根肿菌(Plasmodiophora brassicae Woron)侵染后,引起的主根或侧根薄壁组织膨大症[7-8]。发病初期地上部分症状不明显;3-5d后随着地下部分病情的扩展,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变缓、僵缩矮小、叶片无嫩绿光泽;7-10d基部叶片逐渐变黄萎垂,特别是在晴天中午整个植株表现为明显的萎蔫症状,但夜间可恢复正常,持续一段时间后(15-25d)严重地块的病株不能恢复,逐渐褪黄,最后可导致全株萎蔫死亡。另外由于病部容易被土壤中的各种软腐病菌等细菌侵染,造成组织腐烂,发出恶臭,甚至成片死亡,对产量影响很大(图2)。
西兰花根肿病发生于根部,病菌从植株的根毛侵入寄主细胞,经根部皮层进入形成层,刺激寄主薄壁细胞分裂、膨大,导致根系形成肿瘤。肿瘤一般成椭圆形或肾形、手指形、不规则畸形(像生姜状),大的如鸡蛋、小的如粟粒。在主根上发病时肿瘤个大而数少,在侧根上发生时肿瘤个小而数多。肿瘤初期表面光滑、圆球形或近球形,后期常发生龟裂,且粗糙。其他杂菌侵入后可造成腐烂,由于根部发生肿瘤严重影响对水分和养分的正常吸收,所以地上部出现萎蔫。但在后期感病的植株,地上部症状不明显。
防治方法
在未发生或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选用15%恶霉灵水剂5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00倍液,或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等浇根处理,每隔7d一次,连灌2~3次,视土壤干燥程度每株浇灌药液200~300ml。
9. 西兰花根肿病如何防治
根肿病,选用75%百菌清800倍液和10%氰霜唑1500倍液进行苗床消毒;移栽前选用50%氟啶胺进行土壤处理;版播前选用75%百菌清权和70%甲基硫菌灵与2%的干种量进行药剂拌种;大田期选用10%氰霜唑15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等药剂灌根,一般间隔7-10天一次,共灌3-4次。
10. 西蓝花移栽后根部腐烂是什么原因
西兰花中含有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K,维生素A,C,E,和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钙元素、磷元素、钠元素、镁元素、铁元素、锌元素、硒元素、钾元素、乙酰胆碱、二硫酚硫酮、类黄酮等成分。是我们餐桌上一道营养丰富的菜品。
分析总结和解决办法
西兰花对温度和土壤肥沃湿度要求并不是太高,但是对水分和排水要求却比其他植物要高,因此在做好病虫害防治和施肥的同时,还要一定做好保湿排涝工作,另外在移栽过程中,如果损伤到根系,造成脱水都会容易出现烂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