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映荷花
Ⅰ 我见过雍容华丽的牡丹 原文是什么
赞梅荷by谭同政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 我见过雍容华贵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枝叶柔弱的丁香;见过朴实无华的油菜花,也见过金黄灿灿的迎春花。然而,我最喜爱的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梅花,寒风中挺立,一身钢筋铁骨,不畏严寒,不惧冰雪;顶着严寒含苞,冒着冰雪绽放。梅花之坚强,令历代伟人敬佩“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咏梅词表达了他饱经忧患,但仍保持着爱国情操;不屑跟排挤他的官僚们争夺荣华;在黑暗的环境里坚持战斗,虽粉身碎骨而志不移。毛泽东则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表达了对梅花与严寒抗争,传达春天的讯息。同时,又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达了革命的浪漫主义。 人们常用梅花比喻与黑暗社会作殊死搏斗的勇士。一曲红梅赞广为传颂,激励着几代人。人们赞美梅花,是以梅喻人,表达要象梅花那样傲霜斗雪,敢于斗争,不怕牺牲,争胜利的大无畏的革命情怀。 荷花,水中之植,水中之生,亭亭玉立,不蔓不枝,乐坏了游鱼,乐坏了蜻蜓,片片翠玉,碧波翻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天之间绿叶映荷花,使人倍感柔润清凉。荷花之美,引来众多文人墨客的赞美,其中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最为精辟,成为千古绝唱。 人们常用荷花赞誉洁身自好,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党的好干部受到人民的爱戴。人们赞美荷花,同样以荷喻人,表达了要象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在和平年代拒腐蚀永不沾,永葆革命青春的革命志向。 梅花、荷花虽然习性各异,性格不一。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这两种性格都应必须具备,尤其在和平年代后者尤为重要。毛泽东曾经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前面要打败仗。”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陈良宇……,无一不在糖弹面前败下阵来。 我爱梅花,我赞美梅花。我爱荷花,我敬佩荷花。我爱梅花在冬春之际傲寒而开,以其冰清玉结的品性博得了世人的赞誉;我爱荷花在夏秋之间冒暑绽放,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赢得人们的尊重。
Ⅱ 关于绿叶的诗句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释义: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释义: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3.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释义:三更雨点点洒上梧桐,一叶叶、一声声,都是离别的哀音。
4.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十二首·其一》)
释义: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
5.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
释义:山城的雨后,百花凋零。榕树叶落满庭院,黄莺的啼叫也显得十分嘈杂。
Ⅲ 用荷花,画画,绿叶,说一段话
荷花又名水芙蓉,来夏日开花,源有红、白、粉之分。荷叶有清香味,姿态卷舒有致,荷苞娇态艳姿,隐约于碧叶之间,荷花丰润清秀,有天然风韵。绿叶红花,迎风招展,正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要想在画画中达到这样的意境,真的需要很长很长时间。
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是什么景物
“接天莲叶无穷碧”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该作品生动描绘了杭州西湖夏季时的不胜美景,是歌咏该景致的经典作品。
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意思
到底是六月中旬的西湖,景色和别的季节不一样,荷叶多得像与天相接,无边无际,一片碧绿;荷花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红艳.
到底还是六月的西湖最美,风光与其他时候大不相同。莲叶接天一望无际的碧绿,荷花映日呈现出异样娇红。
美丽的西湖到底是在六月之中,湖光山色跟别的时节大不相同。连天的荷叶一望无际颜色碧绿,朝日映照的荷花显的特别艳红。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Ⅵ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湖六月,盛夏时节,满湖荷叶,一碧万顷,远接蓝天。一望无际的绿叶中,点缀着盛开的红色荷花,尤其在明媚的阳光下,展现一种“别样红”。“别样红”是怎样的一种景象?诗人没有具体描写,却让人感觉到了满湖荷花的鲜艳醒目和勃勃生机。它也是作者在心情欢快时对荷花产生的特殊感受。
上是蔚蓝的天空、灿烂的阳光;下是无际的绿色荷叶、红色荷花。尽头蓝天与碧荷相接,绚丽多彩,展现出西湖夏日欣欣向荣的景象。
Ⅶ 形容雨中荷花的美的诗句有哪些
1、渌水曲(李白)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苹。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2、侍从游后湖宴坐(权德舆)中流有荷花,花实相芬敷。田田绿叶映,艳艳红姿舒。繁香好风结,净质清露濡。丹霞无容辉,嫭色亦踟蹰。
3、马秀才草书歌(权德舆)伯英草圣称绝伦,后来学者无其人。白眉年少未弱冠,落纸纷纷运纤腕。初闻之子十岁馀,当时时辈皆不如。犹轻昔日墨池学,未许前贤团扇书。艳彩芳姿相点缀,水映荷花风转蕙。
三春并向指下生,万象争分笔端势。有时当暑如清秋,满堂风雨寒飕飕。乍疑崩崖瀑水落,又见古木饥鼯愁。变化纵横出新意,眼看一字千金贵。忆昔谢安问献之,时人虽见那得知。
4、秋日偶题(杜牧)荷花兼柳叶,彼此不胜秋。玉露滴初泣,金风吹更愁。绿眉甘弃坠,红脸恨飘流。叹息是游子,少年还白头。
5、南池荷花(羊士谔)蝉噪城沟水,芙蓉忽已繁。红花迷越艳,芳意过湘沅。湛露宜清暑,披香正满轩。朝朝只自赏,秾李亦何言。
6、病中知皇子陂荷花盛发寄王缋(裴夷直)十里莲塘路不赊,病来帘外是天涯。烦君四句遥相寄,应得诗中便看花。
Ⅷ 关于月亮和荷花的诗句
【咏白莲(其二)】 唐·皮日休
细嗅深看暗断肠,从今无意爱红芳。
折来只合琼为客,把种应须玉甃塘。
向日但疑酥滴水,含风浑讶雪生香。
吴王台下开多少,遥似西施上素妆。
【莲】 唐·唐彦谦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
静影摇波月,寒香映水风。
金尘飘落蕊,玉露洗残红。
看著余芳少,无人问的中。
卜算子】 荷花 宋·辛弃疾
红粉靓梳妆,翠盖低风雨。
占断人间六月凉,期月鸯浦。
根底藕丝长,花里莲心苦。
只为风流有许愁,更衬佳人涉。
【南乡子】 李绚
乘彩舫,过莲塘,
棹歌惊起睡鸳鸯。
游女带花偎伴笑,
争窈窕,竟折团荷遮晚照。
【高荷】 唐·元稹
种藕百余根,高荷才四叶。
颭闪碧云扇,团圆青玉叠。
亭亭自抬举,鼎鼎难藏 。
不学著水荃,一生长怗怗。
【荷花】 唐·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醉桃源】 芙蓉 宋·吴文英
青春花姊不同时。凄凉生较迟。
艳妆临水最相宜。风来吹绣漪。
惊旧事,问长眉。月明仙梦回。
凭栏人但觉秋肥。花愁人不知。
【五律 荷】 清·纳兰性德
鱼戏叶田田,凫飞唱采莲。
白裁肪玉瓣,红翦彩霞笺。
出浴亭亭媚,凌波步步妍。
美人怜并蒂,常绣枕函边。
【秋莲】 元·刘因
瘦影亭亭不自容,淡香杳杳欲谁通。
不堪翠减红销际,更在江清月冷中。
拟欲青房全晚节,岂知白露已秋风。
盛衰老眼依然在,莫放扁舟酒易空。
【卜算子 咏莲】 清·吴绡
谁种白莲花。秋到花开处。
陶令腾腾醉欲归。香满庐山路。
莫笑出青泥。心净还如许。
一片琉璃照相馆影空。常向波中住。
【咏同心莲】 昭明太子
江南采莲处,照灼本足观。
况等连枝树,俱耀紫茎端。
同逾并根草,双异独鸣鸾。
以兹代萱草,必使愁人欢。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唐·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
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
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题白莲】 唐·白居易
素房含露玉冠鲜,绀叶摇风钿扇圆。
本是吴州供进藕,今为伊水寄生莲。
移根到此三千里,结子经今六七年。
不独池中花故旧,兼乘旧日采花船。
【小庭水植率尔成诗】 钱微
泓然一缶水,下与坳塘接。
青菰八九枝,圆荷四五叶。
动摇香风至,顾盼野心惬。
行可采芙蓉,长江讵云涉。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宋·梅尧臣
彤云赤雾生绿房,朝霞变蕊朱粉光。
白玉入泥不满盎,羽盖裹露明目口。
浊水一石乱蛙龟,凿池五丈如斗方。
萍根科斗得自在,荷芰明年出水央。
【房莲】 宋·司马光
莲房前后熟,供噉不须齐。
肉嫩山蜂子,稜深天马蹄。
尚怜食蘂在。深映绿荷低。
脆美如新采,近根犹带泥。
Ⅸ 夏天荷花绿叶相映成趣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Ⅹ 哪篇文章的开头是我见让雍容华丽的牡丹。
赞梅荷by谭同政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花。 我见过雍容华贵的牡丹,也见过高贵清雅的菊花;见过婀娜多姿的水仙,也见过枝叶柔弱的丁香;见过朴实无华的油菜花,也见过金黄灿灿的迎春花。然而,我最喜爱的花是傲霜斗雪的梅花和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梅花,寒风中挺立,一身钢筋铁骨,不畏严寒,不惧冰雪;顶着严寒含苞,冒着冰雪绽放。梅花之坚强,令历代伟人敬佩“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咏梅词表达了他饱经忧患,但仍保持着爱国情操;不屑跟排挤他的官僚们争夺荣华;在黑暗的环境里坚持战斗,虽粉身碎骨而志不移。毛泽东则用“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表达了对梅花与严寒抗争,传达春天的讯息。同时,又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表达了革命的浪漫主义。 人们常用梅花比喻与黑暗社会作殊死搏斗的勇士。一曲红梅赞广为传颂,激励着几代人。人们赞美梅花,是以梅喻人,表达要象梅花那样傲霜斗雪,敢于斗争,不怕牺牲,争胜利的大无畏的革命情怀。 荷花,水中之植,水中之生,亭亭玉立,不蔓不枝,乐坏了游鱼,乐坏了蜻蜓,片片翠玉,碧波翻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天之间绿叶映荷花,使人倍感柔润清凉。荷花之美,引来众多文人墨客的赞美,其中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最为精辟,成为千古绝唱。 人们常用荷花赞誉洁身自好,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焦裕禄、孔繁森等一大批党的好干部受到人民的爱戴。人们赞美荷花,同样以荷喻人,表达了要象荷花那样“出淤泥而不染”在和平年代拒腐蚀永不沾,永葆革命青春的革命志向。 梅花、荷花虽然习性各异,性格不一。但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这两种性格都应必须具备,尤其在和平年代后者尤为重要。毛泽东曾经告诫全党“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为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前面要打败仗。”陈希同、成克杰、胡长清、陈良宇……,无一不在糖弹面前败下阵来。 我爱梅花,我赞美梅花。我爱荷花,我敬佩荷花。我爱梅花在冬春之际傲寒而开,以其冰清玉结的品性博得了世人的赞誉;我爱荷花在夏秋之间冒暑绽放,以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赢得人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