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坤峰画兰花视频
❶ 谁的兰花画的最好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代浙江美院教授-卢坤峰(花鸟画家,擅画兰竹)
❷ 吴健的社会评论:
言恭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书协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著名书画家):俊贤的书法线质苍茫,笔力遒劲,气格高古而节奏跌宕。善于运用浓墨、渴墨、裹锋逆转。书法虚和中实,章法大气、自然又具时代感。
廖静文(全国政协委员、徐悲鸿纪念馆馆长、著名书画家):吴健书法学习能广采博览,既勤奋刻苦,又善于思考,已然见出成效,是一匹骏马。
李前宽(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著名导演):艺术贵在一绝。吴健书画之篆隶与兰竹,尤其是努力开创新境的“写意甲骨”,笔墨已见精神!持之以恒,定成大器!
喻继高(中国工笔画会副会长、著名书画家):兰芬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求!与吴健共勉。
卢坤峰(中国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吴健的路子正,书法接受国美的正规教育,博涉广览,刻苦自励,已逐渐明确了自我的审美取向。兰竹风格与我不同,有他自己的韵趣,笔力厚,格调、气息都高,以后学习再宽泛一些,坚持下去,定能自成一家!
吴为山(中国美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传统人文画之诗、书、画、印、写意精神在吴健的咏兰书画作品中得以和谐体现。意象纵横,笔墨老道。作品注重形式感,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可在艺术的个性语言上需进一步整合,提炼出我之唯一。
司马中原(当代著名作家、美术评论家):艺术家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这是严格的要求也是自身优秀品德的显现。吴健还较年轻,书画却已显山露水,值得祝贺!
王冬龄(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书协主席、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健书法的线条浑厚、章法大气,这两年的变化很大。其画特别是兰花作品达到了很高的层次,形式上也有了很大的探索,很不容易。行书和草书深得二王笔法,又得益于篆书的厚拙,日后发展空间很大。
孙晓云(中国书协理事、省美术馆馆长、省书协副主席):吴健书法平时见到篆隶作品比较多,笔墨见性,有传统有新意,格调高古,很有潜力。
刘灿铭(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委员,南航艺术学院院长、博士、教授,省青年书协主席):澄怀观道,染翰修身;沉潜传统,大泽卧龙!俊贤弟为人谦和诚朴,求艺刻苦用心,书有金石气,室有蕙兰香!
吴宪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成教院院长):从吴健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在用笔上是颇下了一番功夫的。于厚重中见洒脱,沉着中见痛快,诸体书法各具特色,颇得书法的个中之味。他的画得益于书法,赋古意而含生机,显示了他多年的积累和才华。
金铮(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吴健的书画侵淫传统日深。他师古不泥古,不求表象的形似,而直取精神。这是一种识见,一种能力,一种艺术的直觉,而这种直觉非天资颖悟者莫属。
谢海(美术报主任编辑、美术评论家):吴健是一位与众不同的书家,他写着一手灵气很足的书法,是难得的非常勤奋的书法家。当然,我也知道他一直在坚持水墨画领域中默默耕耘,且有一定收获。中国书画博大精深,能参悟到妙境者,吴健是其中一位。传统型画家必能写一手好宇,但大书家并不一定都能画出好画,二者皆能者甚少。
公晓红(中国劳动保障报主任编辑、作家):出生于洪泽湖畔软水温山,又深造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的吴健深深眷恋兰花君子之风度,也深谙中国水墨画在经过一番宣泄后,正在渐渐地回归本源的事实,经过思考,他选择纯粹的、简约的、朴素的艺术创作目标,他认为现代人精神上正缺少这样一种淡泊明志的品格,兰花有这样一种质朴。吴健是在营造一个更富内涵的艺术境地:或诗或文、或书或画,这是一种见识,是一种不断修炼自己,推陈出新的境界。读吴健“咏兰”,少张狂,无花哨,寂寞不消沉,高洁不自傲。久违了,好字、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