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吊灯美
『壹』 吊灯风格常见的有哪些
现代简约吊灯、简约、另类、追求时尚是现代灯的最大特点。其材质一般采用具有金属质感的材料或者另类气息的玻璃等,在外观和造型上以另类的表现手法为主,色调上以白色、金属色居多,更适合与简约现代的装饰风格搭配。
古典欧式吊灯、强调以华丽的装饰、浓烈的色彩、精美的造型达到雍容华贵的装饰效果,欧式灯注重曲线造型和色泽上的富丽堂皇。有的灯还会以铁锈、黑漆等故意造出斑驳的效果,追求仿旧的感觉。从材质上看,欧式灯多以树脂和铁艺为主。其中树脂灯造型很多,可有多种花纹,贴上金箔银箔显得颜色亮丽、色泽鲜艳;铁艺等造型相对简单,但更有质感。
美式吊灯、与古典欧式灯相比,美式灯似乎没有太大区别,其用材一致,美式灯依然注重古典情怀,只是风格和造型上相对简约,外观简洁大方,更注重休闲和舒适感。其用材与欧式灯一样,多以树脂和铁艺为主
田园风吊灯、田园风的灯饰一般以浅色为主,材质上多以铁艺、布艺为主,搭配玻璃、树脂等。注重舒适温馨的氛围营造。较适合居室面积中偏小的空间。
北欧/宜家吊灯、设计上简洁、直接、功能化且贴近自然,一份宁静的北欧风情,绝非是蛊惑人心的虚华。常用的材料主要有布艺、玻璃和铁艺等,以保留这些材质的原始质感为前提。多用明快的中性色。对产品设计比较讲究简洁大方,不需要过多的细节装饰。
『贰』 描写莲蓬的好句
1.
莲蓬头碧绿碧绿的,像女孩子穿的莲蓬裙,远看莲蓬像一个铃铛,还像浴室里用的花洒,更像房间里用的吊灯。近看莲蓬的脸,好像有一只只眼睛。
2.
莲蓬有一种淡淡的清香,里面的莲子更是一颗颗宝贝。
3.
我最爱吃莲蓬了,一个莲蓬里有好多莲子呢!
4.
莲蓬有一个绿色的外衣,脱去外衣,里面有一颗颗小小的莲子。
5.
我家有一个荷花池,荷花落了,长出许多可爱的莲蓬。
6.
莲蓬里有很多莲子,我最爱吃莲蓬了!
7.
将莲蓬剥了开来。里面有很多“棉花”呢!里面还有许多淡绿色的莲子宝宝,它们多像子弹呀,有的胖,有的瘦,形态不一。
8.
莲蓬闻起来很香,那应该是荷花妈妈留下来的清香吧!
9.
莲蓬摸起来软绵绵的,好像里面有许多棉花人呢!它脸上凹凸不平,疙疙瘩瘩的,皮肤很不好,好像长满了青春痘呢!
10.
莲蓬像一块绿色的面包,软绵绵的,里面还有莲子心呢。
『叁』 水晶吊灯十分精美,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用了
水晶吊灯十分精美,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用了?相信每个正在装修的业主都会对装修有一个美好的期待,灯是扮演着全屋空间的 "美化剂",一盏好的灯所扮演的角色,既能为家添光增彩,又能体现主人的品味和行事风格。一盏好的水晶灯,价格会很贵,往往几万、几十万价格的家用水晶灯随处可见,这就大大限制了水晶灯的受众面,作为年轻一代的消费者,很不容易一套房子的首付,装修的时候精打细算,很少花几万的价格买一盏水晶灯,毕竟同样的钱,可能是整个房子的瓷砖或地板,甚至是客厅的全套家具。
水晶灯的重量太重,墙壁的承重能力有限。如果水晶灯突然坠落,很容易伤人。特别是对于一些地震风险频发的地区,水晶吊灯有很多隐患。水晶灯的光线比较强烈,特别是灯管通过水晶扮演的角色不断折射后,会产生很多耀眼的光束,对人的眼睛容易产生不适,严重的还会带来眩晕感。水晶吊灯设计复杂,清洗难度较高,而且大多是玻璃制品,不能拆卸,时间久了会影响吊灯的美观。
近一半的灯饰商场都是商家在卖水晶灯,其余一半或多或少都会展示一些水晶灯,水晶灯的销量一度占到60%以上。而现在进入灯饰市场,水晶灯依然热销,但不再是当年的风光,水晶灯在所有灯饰品类中的销售比例排名,也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今年上半年的销售订单在所有灯饰中仅占10%左右。
『肆』 人民大会堂共有多少席位
10000多个~这里单指主会场~
人民大会堂(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人民大会堂建于1958年10月至1959年8月,完全由中国人自行设计兴建,仅用10个月竣工,为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创举。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也是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活动的场所。
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1,800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要大。大会堂壮观巍峨,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高大魁伟的廊柱,以及四周层次分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天安门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图画。
人民大会堂正门面对天安门广场,正门顶上镶嵌着国徽,迎面有十二根二十五米高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进门便是典雅朴素的中央大厅。厅后是宽达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会场,大会场北翼是有五千个席位的大宴会厅;南翼是人大常务委员会办公楼。大会堂内还有以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命名、富有地方特色的厅堂。
人民大会堂门额高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金光闪烁,十分引人瞩目。整座大厦屋檐均用黄绿色琉璃制品镶嵌,尽显庄严宏伟、朴素典雅的民族风格和现代化建筑的非凡气派。
人民大会堂路线展
首先.参观一楼中央大厅。南北长76米,东西宽48米,高16米,面积3600平方米,地面全部是天然大理石铺成,周围20根柱子由汉白玉大理石镶砌,上挂5盏水晶玻璃吊灯,整个大厅建筑装修简洁大方。
湖南厅面积495平方米。1 992年2月重新装饰,顶部高9米,悬挂3盏直径为3米的荷花吊灯,取毛泽东“芙蓉国里尽朝晖”诗意。 湖南厅8根大柱子采用湖南桃源县出产的木纹自理石镶砌。厅内陈设以湘绣、瓷器为主。北面正中墙面上是一幅宽8.2,高3.5巨幅绒绣画《毛主席与各族人民在一起》。南面陈设着素瓷雕塑工艺品《毛泽东故居韶山》。东侧有双面绣屏《荷塘野鸭》,西面有湘绣《屏开花艳舞东风》。南墙上悬挂着4个直径为1米的大瓷盘,上面花卉分别代表了“春、夏、秋、冬”四季。
辽宁厅面积为495平方米,1 998年2月重新装修,大厅内8根金麻石柱子,简洁的米黄色石墙面.挺拔的门区表现了庄重、雄伟之美。大门岫玉扶手与木雕花相配合,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情。东墙壁画《昌盛图》,画的下部为海浪,中部半圆造型内集中概括了今日辽宁的繁荣景象。上部飞舞的金凤.象征辽宁这片老工业基地将通过深化改革重现辉煌。西侧屏风漆板嵌画《盛京颂》,展现了具有悠久历史的沈阳故宫大大政殿的风貌。
万人大礼堂。纵深60米,宽76米,高32米。每个席位上都设有可同时传送1 6种语言的译意风设备和集报到、即席发言、表决三种功能为一体的会议代表服务单元。礼堂顶棚灯光以五星灯为中心,周围纵横分布着500盏满天星灯,体现了“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设计思想。
迎宾厅位于人民大会堂北部二楼.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迎接贵宾的地方。这幅《江山如此多娇》为题的巨幅国画是我国著名画家傅抱石和关山月台绘。画高6米,宽9米。地毯是天津地毯厂特制的,3吨多重,是人民大会堂最大的一块。厅内两侧大型花瓶是福建省脱胎漆器。
北京厅总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会议厅天花中间设计4米直径圆型水晶吸顶灯,北京厅由直径为4公分水晶球组成。东侧主墙面镶嵌大型毛绣挂毯《长城秋色》,描绘了金秋时节,万里长城巍峨壮观。西面大门两侧装饰巨型玉石挂屏,一幅以天安门为主体历代建筑,一幅以人民大会堂为主体现代建筑。南北两侧的屏风,上面附有红色雕漆画面,内容是北京市花(菊花和月季)和市树(国槐)。
四川厅面积495平方米,东西入口处各有一座屏风,东门入口处是一副九寨沟瀑布的绒画,西边入口处是一幅双面蜀绣《芙蓉鲤鱼图》,汉白玉浮雕《古蜀神韵》,表现了著名的“乐山大佛”和四川古老的青铜文化。
广东厅面积495平方米,1999年2月重新装修。总体设计简洁、大方、明快,体现广东人民对时代的敏感性和对世界文化的兼容性。广东厅四周墙面和8根圆柱由微晶玻璃镶砌。顶部是悬浮式吊顶,3盏水晶大吊灯上部有沥粉贴金彩绘。南墙锻铜浮雕壁画《龙舟竞渡》,用龙舟的形象突出了广东的地域文化传统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是广东人民团搏、力争上游精神的象征。
宴会厅位于人民大会堂北侧二楼,东西长102米,南北宽76米,高15米.面积70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座席的宴会或10000人的酒会。周围28根沥粉贴金廊柱,柱高11米,直径为1米。主席台供宴会进行中宾主讲话,祝酒和表演文艺节目的地方。顶棚中心是水晶玻璃灯和玻璃钢,压花而成的葵花图案,灯口和风道口的周围是石膏花饰和沥粉贴金组成的棋盘式藻井。
上海厅总面积600平方米,装饰布置遵循庄重、大方、明快、典雅的总体要求,上海厅装饰符号主要突出上海市市花白玉兰造型。顶面安装35盏玉兰灯具,地面铺设330平方米玉型图案地毯。大厅的主题壁画《浦江两岸尽朝晖》,长8米、高3.05米,采用纯毛绒线手工绣制,整幅画展现了上海改革开放20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参观后,请到人民大会堂全国精品展示中心参观。它汇集了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精品。
『伍』 荷花的果实怎么描写
荷花的果实是莲蓬,莲蓬的描写如下:
1、莲蓬头碧绿碧绿的,像女孩子穿的莲蓬裙,远看莲蓬像一个铃铛,还像浴室里用的花洒。
2、莲蓬有一种淡淡的清香,里面的莲子更是一颗颗宝贝。
3、莲蓬像浴室里用的花洒,更像房间里用的吊灯。
4、莲蓬有一个绿色的外衣,脱去外衣,里面有一颗颗小小的莲子。
5、莲蓬像一块绿色的面包,软绵绵的,里面还有莲子心呢。
6、莲蓬远看莲蓬像一个铃铛,近看莲蓬的脸,好像有一只只眼睛。
莲蓬的特点:
莲蓬又叫莲房,它是埋藏在荷花雌蕊的海绵质花托,形状为倒圆锥形,花托的表面有多数散生的蜂窝状孔洞,在受精之后会逐渐膨大。它的每个孔洞里都有一个小坚果,也就是莲子,可食用,果熟期在9-10月。莲蓬里面包含了多个莲子,取其谐音有连子的意思,古人将它寓意为子孙满堂。
『陆』 中式装修选什么式样吊灯
装修中,吊灯的选择十分重要。中式吊灯以它浓郁的中国风赢得很多人的青睐。但是中式吊灯在家居装修的过程中要怎样才可以跟家居其他部分结合起来呢?中式装修选什么式样吊灯呢?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是以木构架为主要空间机构,四平八稳为空间特点,融合了优雅庄重的双重品质。近年来中式风格不再像以前那样古老死板,取而代之的是亲近自然、朴实简单却内涵丰富。用沉稳家具,古朴灯具为陪衬,以水墨画为主题的背景墙,利用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个温馨又具有艺术氛围的书香之家。

中式吊灯的规格、风格应与客厅风格相一致,另外,若想突出屏风或红木家私等中式特色家具,需额外添加射灯。中式吊灯的设计理念是古朴高雅却不庸俗bj-dyhrzs。
家装、工装如果有什么需求,可以登录东易宏润装饰网或者关注东易宏润微信号进行咨询
『柒』 荷花和莲蓬的比喻句
那盛开的荷花挺着碧绿的茎杆,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眺望着远方。
荷花百态,有的已经盛开了,露出了金黄的花蕊和嫩黄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看上去,好像一只小船上坐着一位可爱的仙女;有的还是含苞未放的花骨朵儿。
在那绿叶的映衬下,荷花有的舒展怒放,仿佛在畅怀大笑;有的花苞初绽,像在启口说话;有的含苞欲放,有如羞涩的姑娘低头不语。
那白似玉的荷花,好像无暇的白雪,又像少女白嫩的皮肤。与其说它是出于淤泥,倒不如说它是在奶里浸泡过。
微风拂过,荷花摆起了舞姿,小水珠在荷叶上不安分的跳动着,好象要比水跳的高,淡淡的清香迎风吹来,沁人心脾,似乎香气也是淡粉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世界。
在那一片荷叶的掩盖下,露出了几朵荷花。有的白如玉,有的粉似霞。白的好象少女白嫩的皮肤,又似无暇的白雪。再看粉红的,真不知它是被天边的晚霞映红了脸,还是怕羞。它们可以说是“出污泥而不染,浊清涟而不妖”。
满塘的荷花羞答答地露出那粉嘟嘟的脸儿,摆出各式各样的姿态笑迎阳光。
拓展资料:
荷花属山龙眼目莲科,是莲属二种植物的通称。又名莲花、水芙蓉等。是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地下茎长而肥厚,有长节,叶盾圆形。花期6至9月,单生于花梗顶端,花瓣多数,嵌生在花托穴内,有红、粉红、白、紫等色,或有彩纹、镶边。坚果椭圆形,种子卵形。1985年5月荷花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荷花是印度、泰国和越南的国花。
『捌』 吊灯的优缺点是什么
吊灯的优势
作为家装艺术美感的传递者,吊式灯饰的明显优势在于其强大的装饰性。造型多变,风格多样(现代简约、欧式复古、新中国风、北欧风等),材质丰富,充满个性。可以说,吊灯更侧重于扮演一种“装饰照明”的角色,可以迅速提升家居的精美度、华丽感,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偏重于装饰性的水晶吊灯
吊灯的弊端
说到弊端,以传统吊灯为例,其照明其实比较“简单粗暴”,基本没经过什么专业的配光设计,而是基本上“怎么好看怎么来”。
以常见的欧式蜡烛吊灯为例,外观华丽,但想靠它做主照,似乎并不“靠谱”。从光源来说,蜡烛吊灯上一圈的“蜡烛”式样的灯,通常是卤素灯,光照是向四周发散的。
这就造成一个问题:照度不足。倘若一个空间就只装上这样一盏吊灯来照明,那么地面就会出现多处阴影暗区。在这样的光环境下阅读、看手机、看电视,对视力都是一种伤害。
再者,从使用寿命的层面来说,传统的热辐射型光源的吊灯(卤素、白炽、金卤、荧光灯等)坏得往往比较快,一盏吊灯在一个家庭可能用上1年左右就要换了,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出现明显的光衰及频闪,常见的情况是,一盏吊灯中往往有一两个灯泡不会亮的情况。
解决方案
那么,如果既想用主灯,又想要舒适、健康、合理的照明,到底应该如何设计灯光呢?
这就涉及到“精细化照明”了,增设LED筒灯这样的配光均匀的灯具,就能既保留吊灯的美感,又获得充沛的照度,两全其美。
『玖』 四川省有哪些富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节目
川剧的变脸
四川连厢及肉莲花表演大师牟庆云、四川相书表演大师鲁国华及飞刀花鼓惟一传人刘陶
川剧 【川剧】又称川戏。四川的代表性戏曲剧种。流布于四川和贵州、云南、湖北、台湾等省。分上坝、资阳河、川北河、下川东四条"河道"(地域流派)。成都是上坝派的中心。川剧历史悠久,清代雍正、乾降年间"花部"戏曲勃兴,继有柳子腔、皮黄腔入川,逐渐与四川语音、地方民俗、本土民间小调和秧歌相融合,衍化为川剧的昆腔、高腔、胡琴、弹戏及灯戏,形成了风格统一的四川地方剧种。民国初,三庆会剧社汇集五腔剧目于一班,正式形成五腔共和的演出形式。川剧拥有上千剧目,尤以喜剧著称。传统表演程式自成体系,常为其他戏曲剧种借鉴吸收。还有变脸、藏刀、踢慧眼等多种特技表演。1949年后,川剧艺术进一步发展,多次组团到全国各地及欧、亚数国演出,受到观众赞赏,被誉为"天府之花"。著名演员竞华、杨淑英、笑非、晓艇、蓝光临、刘芸、陈巧茹等,著名鼓师王官福等,均在观众中享有盛誉。�
木偶戏
【木偶戏】成都木偶形成于唐代,此后遍及城乡。当时的木偶叫精木偶,长约0.3米,短小精干,操作方便。上演的剧目如《引凤楼》、《金山寺》、《群仙会》等皆为川剧传统剧目。班社有祥瑞班、瑞乐班、字均班、荣华班等,多在各种神会、庙会及茶馆、院坝等地演出。30年代木偶戏逐渐衰落。1949年后木偶戏得到重视,组建了专业的木偶皮影剧院。目前成都木偶有大中小杖头木偶、布袋木偶和手掌木偶。木偶制作精细,造型美观,已采用化工原料和纸型塑造。木偶的手签子在衣服之外,称为"外支棒"的杖头木偶,其代表剧目有传统戏《人间好》、《小放牛》、《沉香救母》、《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现代戏有《老公公种红苕》、《调皮的小白兔》、《刘文学》、《雷锋参军》等。成都木偶曾先后应邀到德国、荷兰、瑞典、泰国、日本等国访问演出,受到好评和欢迎。�
谐剧
【谐剧】曲艺表演艺术家王永梭首创的一种"诙谐戏剧"。一人独演,不讲究服饰场面,道具极其简单,演员是剧中唯一主角,即剧中的第一种人--看得见的人;通过舞台道具的依托和语言、表情、动作表演,以不同侧面向观众显示剧中的第二种人--看不见而似乎看得见的人。这是谐剧特有的表演手法。创始人王永梭早在1939年抗日时期就创作出了《扒手》、《赶汽车》、《黄巡官》等20多个谐剧节目,1949年后又改编了《在火车上》、《结婚》、《十二点整》、《苏二哥》、《打百分》等有影响的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在1985年出版了《王永梭谐剧选》。1989年四川省举办了谐剧比赛,各省区方言谐剧纷纷登台献艺。�
四川评书
【四川评书】又称评话,清初盛行四川,以说为主,辅以动作,以四川方言讲述见称。说书人借助一张桌子,一块醒木,一把扇子,一条手巾,一人表演,不拘时间,不择地盘,书文可长可短,书资凭听书人随意给付。四川评书分"清棚"与"擂棚"两大类。"清棚"重在文说,以清谈为主,偏在文采,妙语连篇,以文取胜,以情动人。"擂棚"重在武讲,以吼喊为主,摹拟形容,说书人用醒木在桌上用力拍讲,手比足划,眉飞色舞,力求形态逼真。当中又分"条书"与"墨书"。"条书"无底本,凭说书人编造故事;"墨书"有底本,说书人根据底本加工润色,一部书能说上三五月甚至一年不等。"条书"传统段子如《双贵图》、《十美图》等,"墨书"传统段子如《三国演义》、《水浒》等,总以野史、侠义、公案、神话、奇观为主。现代书目有《红岩》、《林海雪原》、《平原枪声》、《铁道游击队》等。�
四川竹琴
【四川竹琴】又名道琴或道情。清初流行在成都的一种曲艺演唱形式。最早始于道教劝善说道,曲调为"玄门调"与"南间调"。光绪年间,曲艺艺人利用其改唱《东周列国》、《三国演义》等历史故事。使用乐器是长约1米、直径6.6厘米的竹筒一支,在其一端蒙上猪护心油皮(现用小肠皮),再以两块竹片子,长1.7米,加上碰铃伴奏或自唱自奏。民国初年始称竹琴。演唱形式有"群唱"与"单唱"。"群唱"是由5人组合坐唱。1953年首届西南戏曲调演,由著名竹琴艺人杨庆文将坐唱的"群唱"改为站唱的一人独演。竹琴唱腔"省调"又称"坝调"、"上河调",流行于成都地区。著名竹琴老艺人贾树三又将川剧、扬琴与竹琴融为一体,创出"贾派"竹琴。"贾派"竹琴擅说各地不同方言,描摹不同人物,字正腔圆,细腻入微。击琴能奏出千军万马之声,似有波澜壮阔之势,曲目以《三战吕布》、《华容道》等为代表。�
金钱板
【金钱板】曾名"金剑板"、"三才板"、"金签板",是流行于成都以及四川各地的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形成于清初,早期多以跑乡场、扯地圈为主,后进入茶社书场演唱。由一人表演,唱词多为节字句或十字句,方言土语演唱,唱词通俗易懂。其唱腔以部分川剧曲牌与四川民歌为基础形成。金钱板板质以楠竹或斑竹制成,共3块,每块长30厘米、宽3.3厘米、厚约0.5厘米,其中两块中嵌有小铜钱或金属片,故名"金钱板"。它可击出风云雷雨九种不同节奏、音响。其流派分"花派"、"杂派"、"清派"。"花派"板式打得花,打得热闹,且打且耍,眉眼身法灵活自如;"杂派"唱词长短运用自如,不受节奏拘束,唱一段说一段,说中带唱;"清派"重视咬词吐字,字正腔圆,细腻准确,行腔中不能有"啦"、"哈"、"呀"等虚字尾音出现,表演动作不大。演出的曲目有《武松赶会》、《瞎子算命》、《货郎子》、《绕口令》、《十八扯》、《老实话》、《小菜打仗》等,著名金钱板艺人邹忠新在1949年后吸取各艺术流派之长,不断改革创作,演出了《俩相帮》、《圈套》、《激浪丹心》、《洪湖凯歌》、《双枪老太婆》、《偷鸡》等。�
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原名"唱琵琶"、"唱月琴"。成都在30年代成立"清音职业工会",后更名为"清音曲改会",即得现名"清音"。四川清音于清乾隆年间由民歌小调发展而成,属于歌唱体牌子曲类的曲艺说唱艺术形式,曲调丰富,唱腔优美。流传至今有8个大调、100余支小调,唱段200多支。大调多以故事传说为主,小调多采用四川流行的山歌、民歌等曲调演唱。伴奏乐器为琵琶、二胡、竹鼓、檀板等。其中竹鼓是四川清音特具的伴奏乐器。表演时由女演员一人独唱,右手击竹鼓,左手击檀板,自击自唱。近年来又开唱长篇曲目如《白莲女杰》,在唱演中嵌入表白,韵文、散文交错演唱。四川清音分为上河派、下河派。成都的"省调"为上河派,其唱腔轻盈,细腻圆润,在运腔中有一种风格独具、跳跃式的连续顿音唱法--"哈哈腔"。著名清音演唱艺术家李月秋的"哈哈腔"造诣较深,她音色甜美,行腔轻柔婉转,早在40年代即有"成都周璇"誉称。四川清音代表曲目有《放风筝》、《断桥》、《秋江》、《绣荷色》、《黄继光》、《赶花会》等。�
成都扬琴
【成都扬琴】源于成都,早在清乾隆年间即在成都等地流传,主要以扬琴伴唱而得其名,并有"坐地传情"之称。它吸取了川剧、清音、竹琴诸家之长,通过唱腔道白,融叙事、抒情为一体,有层次地表现戏剧情节,多为生、旦、净、末、丑5人演唱,分别操扬琴、鼓板、小胡琴、碗碗琴、三弦,边唱边奏,其唱腔优美,韵味浓郁。唱腔分大调、小调(越调),大调属"板式变化结构",应用较广;小调属"曲牌联套体结构",抒情较强。传统曲本多采取叙事与代言相结合的体裁,曲本分大本与单折两类。其流派分"南会"、"北会"两派。"南会"因盲人多,对于唱腔非常讲究;"北会"并非盲人,对词本则特别考究。1925年,扬琴科社"慈惠堂"招收盲人学唱,培养出了洪凤慈、张大章、卓琴痴等风格独特的"堂派"艺人。三四十年代,扬琴在省内日益盛行。1949后,四川扬琴发展很快,其代表人物及唱腔流派是著名扬琴演唱艺术家李德才及其自成一格的"德派"扬琴。"德派"扬琴以声、腔、情、韵结合扬琴伴奏的急、徐、强、弱的谐美,来表达其感情、刻画人物。代表传统节目有《活捉三郎》、《碧莲放子》、《祭江》、《祭塔》、《香莲闯宫》等,现代节目有《白毛女》、《李二嫂改嫁》等。�
成都灯会
【成都灯会】成都一年一度的灯会在青羊宫举办。这一中国古老的民间习俗在成都得到很好的展现。灯会盛况空前,各种灯竞相展示,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吊灯、挂灯、走马灯、鲤鱼灯、荷花灯、壁灯、鳌山灯、大花篮等等,有浓厚的民族地方特色。大多采用大众所熟悉的川剧剧目、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市政建设、工业成就等,反映了成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当代的主要建设成就。制作精美,是成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展示了成都民间彩扎技艺和书法绘画等高超的传统艺术。�
成都花会
【成都花会】成都是古代有名的"花城",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根据传统习惯,人们一般把"百花生日"(农历二月十五日)--花朝节的前后定为成都"花市"。直到今天,仍然沿用这个延续千年的传统习俗,年年在青羊宫举办"花市",从而发展成为民间喜爱的春游盛会。届时花农群集,城乡居民纷纷前来赶会,卖花、赛花、赏花、交换良种和互相学习培种技术,各种小吃和地方土产沿街摆满。成都海棠、梅花、玉兰、山茶、迎春等享有盛名。宋陆游诗:"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猩猩血。""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从诗中可想见当年成都花市的盛况。游人不断,热闹非凡,当地称之为赶花会。�
成都盆景
【成都盆景】成都盆景属于川派,是中国盆景艺术的主要流派之一。盆景是我国传统园林艺术,它运用"缩龙成寸"、"咫尺千里"的艺术手法,创作出"立体的画、无声的诗"。我国盆景艺术,有江南、岭南、剑南三大流派,剑南派以成、渝两地为代表,着重表现四川名胜山水的独特风貌。奇花异草、险峰怪石、青山绿水,无不进入成都的盆景之中,使人们从盆景中得以享受到成都的大好风光,深受人民的喜爱。�
木芙蓉
【木芙蓉】成都又名蓉城,源于五代时后蜀主孟昶爱植芙蓉花。现在成都人对蓉花仍怀有深厚的感情,公园、商店、街道的名称多冠以"芙蓉"的称谓。木芙蓉系落叶灌木,枝叶密被星状短柔毛,树冠开展,花大色艳。品种有醉芙蓉、白芙蓉、红芙蓉、五色芙蓉等,开花时间在10~11月,正是百花凋落时节。�
成都茶馆
【成都茶馆】四川人饮茶的历史,有文献可查的已有2000多年。成都茶馆大都分布在成都市区、效区的大街小巷、公园名胜,是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成都人喝茶讲究舒适、有味。茶馆的座位是靠背竹椅,平稳、贴身,或靠或坐不觉累,闭目养神不怕摔。茶具用的是"三件头",即瓷碗、瓷盖和金属托盘(又称茶船子),以江西景德镇的瓷器为上品。冲开水用的长嘴壶,冲茶亦讲技术,高明者从头至尾点滴不漏,赏心悦目。茶馆供应糕点糖果,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如下棋、说唱、相声等。就其特色来说,可分老茶馆、新茶厅、文化茶园、棋园茶座。茶品种极多,花茶、龙井、毛尖、沱茶,应各人不同喜好。�
蜀锦
【蜀锦】是成都历史悠久的传统丝织品,与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广西壮锦齐名。全系真丝织品,质地柔软,色泽艳丽,品种多样,牢固耐用,富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产品分被面、衣料、装饰锦,以被面为主。其主要锦样有方方锦、月华锦、雨丝锦、浣花锦、铺地锦。蜀锦历史悠久,秦汉末年已有大量生产,蜀丞相诸葛亮把蚕桑生产放在重要位置,蜀锦在当时不仅是对外贸易的商品,而且也是军费开支的来源。唐代蜀锦技术有很大发展,并远销到日本、波斯。北宋建立成都锦院,元明以来品种更多,应用更广。�
蜀绣
【蜀绣】同江苏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广东的粤绣并列为中国四大名绣。它以严谨细腻的针法,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水墨画的格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受到国内外的赞誉。蜀绣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晋代常璩所著的《华阳国志》中,把蜀绣称为"蜀中之宝"。蜀绣的品种丰富多彩,根据它的用途,大体可分为日用品和欣赏品两类,前者实用价值高,后者艺术效果强,其构图取材于名家的山水人物画。另外双面绣亦很有名。�
漆器
【漆器】成都漆器在西汉时期就有很高的水平,中国出土的大批漆器中刻有成都制造的字样,而且至今完整如初,令人惊叹不已。主要原料为漆和丹朱,以"雕花填彩"见长,用炼制后的生漆涂饰在各种不同的底胎上,经反复研磨、雕花、填色彩,再抛光、清光而成。用刀如笔,刚柔兼备,线条流畅,平整光亮。纹样常用梅、兰、竹、菊等进行装饰,用传统工艺,造出了大量古色古香的仿古漆器;同时发展暗花、隐花、描绘等新工艺,使漆器更加丰富多彩。主要产品有瓶、盒、盘、缸以及漆塑人物、挂屏等。由于成都漆器把实用性同装饰性有机结合,是富有使用价值的艺术品,深受国内外客人欢迎。�
银丝工艺
【银丝工艺】以白银为材料,运用花丝和点錾技法,按照设计要求,交互用填丝、累丝、炭丝、穿丝、搓丝和在银片上錾出点、线、面浮雕图案组合而成。结构严谨、造型别致、虚实相间、富丽堂皇,具有浓厚的东方色彩。传统产品有妇女用的首饰钗、环和儿童服饰品罗汉、八仙、狮子滚绣球以及生活用品银耳碗、银镶筷子等。近年来的"底纹衬托"新技艺,又增添了不少新品种。�
竹丝瓷胎
【竹丝瓷胎】又称"竹丝扣瓷",是从优秀的民间工艺中发展形成的,属于竹类编制中的一种工精艺高的特种编制工艺。它是用很细的竹丝、很软的竹篾依胎编织而成,有生活用品和工艺品的双重价值。19世纪末叶,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银质奖章,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竹丝瓷胎选料严格,编制难度大。传统色彩以古铜色为主,辅以竹丝本色和黑色竹丝。图案各异,品种繁多,花色翻新,主要产品有花瓶、咖啡具、茶具、饭碗、首饰盒、烟具、竹压盘等。�
绢扇
【绢扇】绢扇是宫扇的一种,原是贵族妇女的赏玩之物。成都绢扇继承了古绢扇的造型,以铁丝作框,楠竹片作柄,彩色线带蝴蝶结为坠,价廉物美,大方实用。绢扇以扇画面的格调高雅为主要特色。成都绢扇工笔重彩,与清丽淡雅的苏杭绢扇不同,采用木版水印、印线填彩和手画为表现手法。�
薛涛笺
【薛涛笺】即浣花笺,是唐代女诗人薛涛依照松花笺纸设计制造的一种小彩笺。因薛涛用以写诗与元稹、白居易、刘禹锡等诗人唱和,故名。以胭脂染成,花纹精巧,颜色鲜丽。唐李商隐《送崔珏往西川》诗云:"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五代词人韦庄《乞彩笺歌》云:"留得溪头瑟瑟波,泼成纸上猩猩色。手把金刀擘彩云,有时剪破秋天碧。"薛涛笺在我国制笺发展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
蜀笺
【蜀笺】古代成都的一种木刻彩印、图文兼具的诗笺。在唐与蜀纸(即麻纸)齐名。成都浣花溪是历代造纸制笺的中心。主要有松花笺、薛涛笺、十色笺等,其中尤以薛涛笺著名。文人学士写诗多爱用蜀笺,蜀笺的发明,推动了后代诗书画的发展。�
十色笺
【十色笺】又名谢公笺,俗称鸾笺或蛮笺。谢景初(1019~1084)字师厚,北宋富阳(今浙江富阳)人,博学能文,尤长于诗。他创造的笺因有深红、粉红、杏红、明黄、深黄、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等十色,故称十色笺。韩浦《寄弟蜀笺》诗云:"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花头。"即指此笺。�
诗婢家
【诗婢家】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北段。是一家字画装裱作坊,与北京的"荣宝斋"、上海的"朵云轩"、杭州的"西泠印社"齐名。建于1920年,在字库街,后迁羊市街。因主人姓郑,便借用中国汉代经文学家郑玄家的奴婢皆懂诗文,并能以诗句互相对答的故事取名。经营名人字画,文房四宝,水印诗笺,木刻水印等,所制水印笺质朴雅致。�
川菜
【川菜】中国四大菜系之一,以历史悠久著称。成都为川菜正宗。川菜可以用选料严、刀工精、调料鲜、烹制巧、造型美来概括。成都川菜又以高级筵席、聚餐宴会、大众便餐、家常风味、民间小吃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系,讲究色、香、味、形,注重味多、味广、味道变化多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赞誉,有麻辣味、红油味、椒麻味、鱼香味、豆瓣味、酱辣味、怪味等。烹调方法多样,而且每样都有自己独特的工艺要求。现川菜品种已达4000多种,其中名菜达300多种。成都著名川菜餐馆荣乐园位于人民中路137号。最早建于1911年湖广馆街,由威乐斋、蓝光鉴兄弟开办,善于以美味汤菜调剂席面而形成独具的特色,精心制作的奶汤使人回味不绝,传统名汤"开水白菜"也博得中外游客的称赞。其他如"双烤鸡"、"干烧鱼翅"、"酸辣海参"等都是荣乐园的名菜。努力餐也是成都著名的川菜馆。位于成都市祠堂街55~57号,1929年由中共四川省军委书记车耀先创立。所制作的生烧什锦、宫保鸡丁、清汤三鲜、蒸碗饭、大众面点等,以正宗川味、价廉物美而著称,有歌谣赞道:烧什锦,名满川,味道好,努力餐。被群众称为经济实惠的平民饭。�
宫保鸡丁
【宫保鸡丁】川味名菜之一。清末丁宝桢在任四川总督期间,好用青椒烹饪鸡丁,又因为他曾在京仕官宫保,故而取名宫保鸡丁。后来发展为用干辣椒过油成棕红色,将肥仔公鸡腌肉切成丁爆炒,再放佐料和花生米合炒,色香味极佳。�
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四川人喜爱吃的一种经济小菜,是将鲜菜放入盐水坛中泡制而成。开胃解腻,是筵席中调味佳品。成都餐馆中专制泡菜的厨师利用各季的鲜蔬菜,泡制出光泽鲜艳、脆香可口、具有多种复合味型的泡菜。有些菜可泡多年不变味。�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川味名菜之一。清朝同治年间,陈麻婆在成都万福桥头开了一家餐馆,因她煮豆腐色鲜味美,过往挑夫都于此歇脚就餐,生意兴旺,又因她是麻脸,故名。其主要成分是豆腐和牛肉,豆腐和牛肉的制作亦有特色,豆子系精心选用,牛肉的品位要求很高,再配上原汤、红油烧烩,加进适量的调味品制成。由于制作精细,价廉物美,颇负盛名。�
夫妻肺片
【夫妻肺片】是经过精制并加用调料的"凉拌牛肉"。据传说创始人郭朝华和他的妻子,推车叫卖,因调制得法,香味浓郁,被称作"车行半边路,肉香一条街",两人夫唱妇随,生意十分兴旺,因起初卖的原是些牛肉、牛心、牛肚等杂荟,而称作"荟牛",因"荟"、"肺"发音相近,故得名。特点是肉料精选、香料精配、厚薄匀称、搅拌入味。�
龙抄手
【龙抄手】风味食品。位于成都市春熙路南段,1941年开设于成都悦来场,后迁商业场。传说是几位茶社伙计企图用"浓花菜社"的地盘开店,谐"浓"字音,取"龙凤呈祥"、"生意兴隆"的意思,得名"龙抄手"。其特点是皮薄、馅嫩、汤鲜,主要有原汤、炖鸡、海味、酸辣、红油等抄手,用料讲究,做工精细。
『拾』 荷花小灯笼怎么做没有灯架可以发光
你可以放一个复蜡烛进去。
中国制灯笼又统称为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 传统 工艺品。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 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
从种类上有:宫灯、纱灯、吊灯等等。从造型上分,有人物、山水、花鸟、龙凤、鱼虫等等,除此之外还有专供人们赏玩的走马灯。
中国的灯笼综合了:绘画艺术、 剪纸、 纸扎、刺缝等工艺,在中国古代制作的灯彩中,以 宫灯和 纱灯最为著名。 灯笼与中国人生活息息相连,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仔细推算,中国有灯是秦汉以后的事,有 纸灯笼又是在东汉纸发明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