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和荷花
① 荷花的别称
大家好,我是陌上小桑树,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目前的集成墙面主要分为两种,第1种是铝合金集成墙面,第2种则是竹木纤维集成墙面。
第1种铝合金集成墙面的话,因为本身还有很多的金属,所以会对信号产生一定的阻隔,比如说我们使用WiFi的时候,铝合金的集成墙面就会减入我们的信号。
而竹木纤维集成墙面的话,本身的导热性能特别好,如果说我们放在厨房之中使用的话,可能用不了一段时间就会被熏黑,所以非常不适合放在厨房之中。而且竹木纤维集成墙面本身的吸水性也很好,非常不适合放在洗手间里。
② 荷花荷叶藕
莲藕主要由根、茎、叶、花、果实等几部分组成
一、根
莲藕的根有 2 种,一种是主根,另一种是不定根。主根是莲子播种后,由种子的胚根所形成的,但主根不发达。在生长过程中起作用的是不定根。不定根呈须状,成束地环生在地下茎节的四周。一般每个茎节上都有 6 束不定根,总数约有 130 ~ 180 条,每条根长约 8 ~ 14 厘米。在不定根上密生许多侧根。不定根能不断更新。
二、茎
莲藕的茎为地下茎,横生于土中,栽培时多用种藕作播种材料。种藕顶端有个顶芽、个叶芽和个较小的副芽,节上有鳞片和侧芽。栽植后,顶芽和侧芽均可萌发成细长的鞭状根茎,又称藕鞭或莲鞭。莲鞭有主鞭和侧鞭之分,主鞭由多节组成,每节长度不一,初生的短,后生的长。主鞭节部抽生分枝,即侧鞭,侧鞭节部还可以二次分生,每支种藕能生莲鞭十几条或更多,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植株。
三、叶
莲藕叶,又叫荷叶、藕叶、莲叶等。为盾形或圆形顶生单叶,全缘,中央稍凹陷。直径一般为 30~90 厘米。叶正面为绿色或蓝绿色,上有白色蜡粉,密生细毛,不沾水滴;叶背面为淡绿色或灰绿色,光滑无毛。叶背有叶脉 19~23 条,向叶缘呈放射状分布,叶片中央为叶脐,叶脉汇集于叶脐相接,叶柄内有气孔,与地下茎气孔相通,进行气体交换。不可将叶柄折断,否则雨水等从气孔灌入后容易使地下茎腐烂。
荷叶按其抽生先后种大小、形态的不同,又可分为钱叶 (水中叶) 、浮叶(漂叶)、立叶(站叶、莛叶)、后把叶(大架叶、后栋叶)和终止叶。种藕上的幼叶,在种藕形成时即已形成,其外有叶鞘保护,栽植以后,幼叶萌芽出鞘,长成小圆盘状的荷叶,叶柄短而细软,不能直立,沉入水中,称为“钱叶”。
四、花
莲藕的花,称荷花、莲花等。早熟品种一般少花。中、晚熟品种,在发育良好的主鞭上,从抽生第一花的鞭节开始至抽生后把叶的鞭节止,,或间隔数节抽生花。莲藕开花与否及多少,与品种及外界环境有关。种藕粗壮开花多,种藕小,节数少,即使为有花品种,有时也较少开花;天气高温、干旱各鞭节可连续开花开花多,水深、土温低开花少。花着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并生于同一节上,叶柄在前,花梗在后。花常单生,观赏品种有 2 朵并生的,称之为“并蒂莲”。花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花托及花梗 6 部分组成。花萼位于花被的外围;花冠由花瓣组成,花瓣的大小、形状、数量及颜色,因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花瓣的颜色有白色、红色、淡红色等;雄蕊群环生于花托基部的四周,雄蕊由花丝、花药及附属物 3 部分组成;雌蕊柱头顶生,花柱极短,子房上位,心皮多数,散生,分别嵌在大花托内。荷花于清晨开放,下午闭合,开闭 3~4 天后调谢,花瓣散落,留下倒圆锥形的大花托,即“莲蓬”。
五、果实
莲蓬的果实统称“莲蓬”或“聚合果”。莲蓬内呈蜂窝状,一般有小孔 15~30 个,多时达 40 个以上,每孔含一坚果,坚果卵圆形或近圆形,坚果成熟后壳变坚硬,水分空气不易透入,所以落入水中也很难发芽,能长期保存能力,故有“千年不烂莲子”之说。坚果去壳后是薄而软的种皮,剥去种皮即为白色的莲肉,莲肉由两片肥厚的子叶组成中间夹生有绿色的胚芽,即“莲心”,将莲肉中的莲心剔去,即为通心莲子。
莲藕的生长发育过程
一般可分为萌芽生长期、茎叶生长期和结实结藕期 3 个时期。
1、芽萌生长期
萌芽生长期,即从萌芽开始至第一片立叶长出水面为止的时期。
莲藕一般用种藕繁殖,也可用莲子等进行繁殖。清明谷雨时,当气温上升至 15℃左右时,种藕的顶芽开始萌发。随着气温的升高,抽生莲鞭并长出钱叶、浮叶。小满前后,气温达 18℃~21℃时生根并长出立叶。萌芽生长期,植株所需营养主要依靠种藕贮存的养分。立叶发生以后,主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
2、茎叶生长期
茎叶生长期,又称旺盛生长期。这一时期从小满前后立叶发生开始,到大暑、立秋前后出现后把叶为止,时间约为 2 个多月。
植株抽生1~2 片立叶后,主鞭上开始发生侧鞭,随着茎叶的旺盛生长,分枝逐渐增多。夏至以后,气温达 25℃~30℃时,植株生长最为旺盛,大约每隔 5~7 天即长出片叶。藕莲一般在小暑到大暑开花,立秋前后开花最盛。此期为植株营养生长的主要时期,既要求植株尽快生长,达到荷叶封行的地步,为结藕制造积累大量养分奠定基础,又要防止疯长延迟结藕。所以在管理上要促控结合,进行合理的肥水管理。
3、结藕、结实期
从后把叶出现到植株完全停止生长,叶片大部枯黄,藕身肥大充实为止,为结藕期。结藕期,因品种、栽培方式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是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结藕早,浅水比深水结藕早,南方比北方结藕早。
后把叶出现后,莲鞭先端由先前的水平方向伸长转向斜下方生长,节间增粗,节数增加,开始形成新藕。一般而言,主鞭和一次分枝都能形成新藕,而二次分枝有的能形成新藕,有的则不能形成新藕。早熟品种在小暑前后开始结藕,到立秋以后藕身基本定型,可以采收嫩藕,但要使其充分成熟,则需到秋分前后,地上叶枯黄时。到了寒露、霜降,地上部分完全枯死,藕鞭腐烂,可留新藕于地下越冬。在地下主茎和分枝陆续结藕的同时,地上部也相应陆续开花结果,每一朵花从开花、授粉、受精到莲子成熟,一般需要 30~40天。
附图:
③ 寒露深秋夜长天是哪首诗
寒露深秋夜长天
古温新韵
寒露深秋夜长天水结珠儿百草间
荷花虽破叶千面明日清晨采藕莲
寒露气温变,天气燥又干;白天还在流着汗,凉风吹晚间;抬头来观看,星空季节换;冬天的脚步,快要把门串;收割寒露天,农夫不停闲;花生地瓜要收完,大豆紧相连;黄瓜细心管,保湿最关键;晚秋的棉花,催熟莫怠慢;山楂红又酸,葡萄紫又甜;桃子露出了笑脸,桔子沉甸甸;石榴长的满,杨梅嫩又鲜;修枝喷药施肥,还要把地翻;感冒和发烧,此时最常见;一早一晚要保暖,千万别犯懒;登高望远,菊花来争艳;心胸开阔,万事不算难。
寒露的由来
每年的10月8日前后(10月8日~9日),太阳移至黄经195度时为二十四节气的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时期的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如果说“白露”节气标志着炎热向凉爽的过度,暑气尚不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语所说的那样,“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我们可以隐约听到冬天的脚步声了。
寒露的物候
我国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人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从气候学上知,寒露以后,北方冷空气已有一定势力,我国大部分地区在冷高压控制之下,雨季结束。天气常是昼暖夜凉,晴空万里,一派深秋景象。
寒露的养生
在这节气里最容易诱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疾病。此时的气候实际上是夏秋暑热与秋凉干燥的交替,最容易患上季节交换的感冒发热,这些季节性的常见病都要充分防范,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
饮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香蕉等;蔬菜有胡萝卜、冬瓜、藕、银耳等及豆类、菌类、海带、紫菜等。
④ 名人和莲花的故事
1.唐玄宗与莲花池 唐玄宗晚年独爱莲花,与莲花结下不解之缘,这与杨贵妃有着密切的联系。 杨贵妃,小字玉环,弘农华阴人,出身官僚世家。其肤如凝脂,貌似莲花,美艳异人,是洛阳第一美女。开元二十八年(740年)作为寿王妃的杨玉环到骊山华清宫游览,正遇唐玄宗巡幸华清行宫,两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天宝四载 (745年)八月初六,玄宗在度过60周岁诞辰的第二天,就急忙册封27岁的杨玉环为贵妃。这时的杨贵妃脸色白嫩,脸型丰满匀称,酷似莲花,被玄宗称赞为“莲脸”,正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描写李隆基(唐玄宗、又叫唐明皇)和杨贵妃(杨玉环)的故事《长恨歌》中所赞叹的“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 正因为这样,玄宗开始对莲花情钟独有。天宝六载(747年),他诏令扩建骊山华清宫,并利用骊山的温泉,专门修饰了两个沐浴大池,时称“供奉两汤”,唐玄宗专用的浴池,称御汤,引骊山温泉入池,浴池四壁多用大理石堆砌,壁上雕有九龙飞翔之状,龙头为白玉石雕。温泉似从九龙嘴中喷人池内,故时人又称九龙池或九龙汤。在御汤的正中,安放了一朵“石莲花”。这朵石莲花是“安史之乱”前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进献。其雕刻巧夺天工,酷似莲花,深得玄宗喜爱,故安置于御汤中央,又使石莲“才出水际”,一眼望去,出水芙蓉,亭亭玉立,婀娜多姿,被群臣称赞为莲花汤或莲花池。每逢冬至,唐玄宗便携带贵妃来此避寒沐浴。 而一到夏季,玄宗则携同贵妃往太液池赏荷观月。唐朝太液池在长安城北 大明宫内,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北偏东处。池分东西两部分,西部较大,中间用渠道相连。池内千叶白莲盛开,美不胜收。有一年秋8月,玄宗在太液池宴席作 乐,热闹非常。群臣看着池内亭亭玉立的千叶白莲,酷似美丽的少女,娴静多姿,一致称赞莲花的娇艳。而半醉半醒的唐玄宗则指着杨贵妃对左右大臣说:莲花虽美,但不解人意,这怎么能与既善解人意又貌似莲花的贵妃相比!此后,人们又常以“解语花”来比喻美丽的少女。唐玄宗还用莲花汁调香粉作御墨,谓其曰:龙者剂。 此外,每逢夏秋之际,玄宗还常与贵妃至曲江池与兴庆宫龙池赏荷避暑。兴庆宫的大龙池是数里大池,池内植白莲,池中央建有水殿。白天,玄宗与贵妃泛舟池上,入夜,便寝宿水殿之中观荷纳凉,直至拂晓。(摘自《中国荷文化》) 2.乾隆与荷花造景 乾隆(1711~1799年),雍正第四子,1735~1796年在位期间,遍访中国名山大川,曾六下江南,吸取了江南园林的意趣和造园手法,结合北方的具体条件加以融洽。尤其是把江南园林中的奇葩——荷花,引种到了北方皇家苑囿,使荷花得到了进一步的传播应用。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当他第三次南巡至杭州西湖时,不禁被曲院风荷亭亭的莲荷、幽静的庭院所折服,回京后便在皇家苑囿圆明园中,按照西湖曲院风荷布局的格调,筑台建亭,叠石砌池,栽柳植荷,创造了又一座莲荷风情园——曲院风荷,而成为圆明园四十景之一。 避暑山庄位于河北承德热河西岸,占地约560公顷,是一座大型的天然山水园。它始建于康熙年间。康熙三下江南,看到江南的秀丽风光,就决意在承德把江南名山大川之名胜汇集于一园,因此建造了这座避暑行宫。到了乾隆年间,又增添了许多以荷花为主景的名胜。例如,坐落在山麓的“曲水荷香亭”,下临曲沼,“藕花无数,荷植亭亭”,颇具山乡特色。另外,临湖傍水的“观莲所”,面对“芙蕖万柄,涵光照影,天葩琼蕊,诚为罕观”。其所如亭,四面开窗,近水傍堤专供赏荷,为乾隆三十六景之十四景。因山庄湖中有温泉注入,故这里的荷花花期甚 长,有时已过寒露,湖中仍见荷花盛开,乾隆有诗曰:“荷花仲秋见,惟因此热泉。” 乾隆一向敬仰荷花,尤其是荷花的君子节操。他认为荷花精神是“以屈为 神,丈夫之道;淡而无华,高节乃现”。公元1792年夏,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青莲岛烟雨楼中消夏,见眼前一片荷花,摇曳生姿,不禁诗兴盎然,作《对荷》一首:“花盛原因开以迟,楼阴一片绮纨披。屈为信理固宜是,淡拂华高乃在兹。鹿苑不妨姿游奕,鸳湖岂必较参差。设如座喻对君子,杏树依稀与论诗。” 乾隆六下江南,对江南的采莲风俗也颇为欢喜,写有《采莲曲》:“薰风拂池塘,明霞映州渚,荡漾木兰船,采莲不知暑,莲花如锦叶如盖,芳香自送摇清簌,疑有天孙为弄梭,不然洛浦飘衣带。采莲采莲夏复秋,青青苇岸忽白头。徘徊不觉露毕湿,独喜红芳载满舟。” (摘自《中国荷文化》) 3.朱自清与《荷塘月色》 朱自清(1898—1948年),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是一位散文领域里高等的风景画家,被誉为“美文”或现代散文的代表。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政变的消息传到北京,使当时正在北平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的朱自清十分震惊,惶惚不安。“四一二”的枪声,打乱了朱自清的思绪,眼睁睁看着一幕历史悲剧开场,他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滋味。7月盛夏的一个夜晚,他独自来到了西院幽静的荷塘边。后来,他把这晚在荷塘边的漫步和遐想,写成一篇散文,这就是《荷塘月色》。 (摘自《中国荷文化》)
⑤ 处暑和荷花什么关系
没有关系。荷花开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与大暑。
通常情况下,荷花多是夏季开放。每年夏季的6月份是花开正旺盛的时期,小暑大暑节气是观赏荷花最佳时节。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的荷花,它的开花时间因地理位置的不同略有差异。
小暑通常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日或8日,大署通常在每年7月22或23或24日。
农历六月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的植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古时的江南风俗,把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二十四节气的专属花:
一,立春 迎春花。
二,雨水 樱花。
三,惊蛰 月季。
四,春分 白玉兰。
五,清明 杜鹃。
六,谷雨 紫藤。
七,立夏 铃兰。
八,小满 虞美人。
九,芒种 金银花。
十,夏至 蜀葵。
十一,小暑 凌霄花。
十二,大暑 睡莲。
十三,立秋 蓝雪花。
十四,处暑 玉簪。
十五,白露 昙花。
十六,秋分 菊花。
十七,寒露 桂花。
十八,霜降 彼岸花。
十九,立冬 双莱决明。
二十,小雪 倒挂金钟。
二十一,大雪 红花羊蹄甲。
二十二,冬至 腊梅。
二十三,小寒 水仙。
二十四,大寒 香雪兰。
⑥ 寒露的古诗白居易
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关于寒露的诗句古诗词。
1、池上
白居易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
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
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
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2、送槐广落第归扬州
韦应物
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
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
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
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3、晨坐斋中偶而成咏
张九龄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
孤顶乍修耸,微云复相续。
人兹赏地偏,鸟亦爱林旭。
结念凭幽远,抚躬曷羁束。
仰霄谢逸翰,临路嗟疲足。
徂岁方暌携,归心亟踯躅。
休闲倘有素,岂负南山曲。
4、送十五舅
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5、黄雀行
李频
欲窃高仓集御河,翩翩疑渡畏秋波。
朱宫晚树侵莺语,画阁香帘夺燕窠。
疏影暗栖寒露重,空城饥噪暮烟多。
谁令不解高飞去,破宅荒庭有网罗。
6、八月十九日试院梦冲卿
王安石
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
喧喧人语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间。
永怀所好却成梦,玉色彷佛开心颜。
逆知后应不复隔,谈笑明月相与闲。
7、九月一日过孟十二仓曹、十四主簿兄弟
杜甫
藜杖侵寒露,蓬门启曙烟。
力稀经树歇,老困拨书眠。
秋觉追随尽,来因孝友偏。
清谈见滋味,尔辈可忘年。
⑦ 荷花在二十四节气中哪个时候开花
荷花开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与大暑。
通常情况下,荷花多是夏季开放。每年专夏季的属6月份是花开正旺盛的时期,小暑大暑节气是观赏荷花最佳时节。不同地区和不同种类的荷花,它的开花时间因地理位置的不同略有差异。
小暑通常在每年的7月6日至7日或8日,大署通常在每年7月22或23或24日。
农历六月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的植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古时的江南风俗,把阴历六月二十四日定为荷花生日,荷花因而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
(7)寒露和荷花扩展阅读:
二十四节气的专属花
一,立春 迎春花
二,雨水 樱花
三,惊蛰 月季
四,春分 白玉兰
五,清明 杜鹃
六,谷雨 紫藤
七,立夏 铃兰
八,小满 虞美人
九,芒种 金银花
十,夏至 蜀葵
十一,小暑 凌霄花
十二,大暑 睡莲
十三,立秋 蓝雪花
十四,处暑 玉簪
十五,白露 昙花
十六,秋分 菊花
十七,寒露 桂花
十八,霜降 彼岸花
十九,立冬 双莱决明
二十,小雪 倒挂金钟
二十一,大雪 红花羊蹄甲
二十二,冬至 腊梅
二十三,小寒 水仙
二十四,大寒 香雪兰
⑧ 关于"荷花"与"野鸭"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荷花的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关于野鸭的诗句:
《点绛唇·绿水池塘》
年代:宋作者:向子諲
绿水池塘,笑看野鸭双飞过。正当呆坐。纫鼻须还我。
尽日张弓,许久无人和。还知么。难得全个。不免须明破。
《贺新凉/贺新郎》
年代:宋作者:吴泳
碧嶂青红路。近重阳、不寒不暖,不风不雨。杜宇花残银杏过,犹有秋英未吐。但日对、南山延伫。碧落仙人骑赤鲤,渺风烟、不上瞿塘去。来伴我,宛陵住。西风画角高堂暮。炙银灯、疏帘影里,笑呼儿女。爷作嘉兴新太守,囝拜鹗书天府。况哥共、白头相聚。天分从来锺至乐,更谁思、野鸭鸳鸯语。提大斗,酌寒露。
《绝句》
年代:宋作者:陈与义
野鸭飞无数,桃花湿满枝。
竹舆鸣细雨,山客有新诗。
《题唐希雅画寒江图》
年代:宋作者:陈与义
江头云黄天酝雪,树枝惨惨冻欲折。
耐寒野鸭不知归,犹向沙边弄羽衣。
黄茅母日不自力,影乱弱藻相因依。
惟有苍石如卧虎,不受阴晴与寒暑。
舟中过客莫敢侮,闲伴长江了今古。
⑨ 关于寒露节气的诗
寒露 七律
蓼红如炬照平原,畴野新开刈稻镰。
户户盈仓童叟乐,车车满载马牛欢。
村夫贺岁佳醪饮,墨客登楼锦句联。
一季风调兼雨顺,凭诗祷祝舜尧天。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7个节气, 古代把露作为天气转凉变冷的表征。视太阳到达黄经195°时为寒露。《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且带寒意。中国大部地区天气凉爽,雨水减少,秋熟作物将先后成熟。史书记载 “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寒露不摘棉,霜打莫怨天”。趁天晴要抓紧采收棉花,遇降温早的年份,还可以趁气温不算太低时把棉花收回来。江淮及江南的单季晚稻即将成熟,双季晚稻正在灌浆,要注意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南方稻区还要注意防御“寒露风”的危害。
这时,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继续下降。华南日平均气温多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地区,水银柱也很难升到30℃以上,而最低气温却可降至10℃以下。西北高原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候(5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用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已是冬季了。千里霜铺,万里雪飘,与华南秋色迥然不同。
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季秋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谚曰“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可见到了寒露,天气转凉。谚语又说“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寒露节气一过,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就应注重足部保暖。
⑩ 求描写关于月夜下的莲花的诗词。 诗、词皆可。取其中描写的那段和出自。越多越好。
鹧鸪天·赏荷
蔡松年 〔宋代〕
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
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醉魂应逐凌波梦,分付西风此夜凉。
这首咏荷词描写的初秋时节,黄昏月下的荷塘月色。月下荷塘,清虚骚雅,暗香袭人,天光云影间,山容水态貌给人一种幽静温馨的氛围。
洞仙歌·荷花
刘光祖 〔宋代〕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
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
译文
傍晚的清风消除了白昼的热气,小池塘里荷叶静静地挺立。我从胡床上酒后醒来,独自在池塘边散步徘徊。微风不断吹来荷叶的清香,水草晃动,看得见荷叶下鱼儿游动的模样。眼前荷秆空空地举着它的叶片,而那冰清玉洁的荷花已难睹其面。我忧愁啊,荷花的模样已经如此这般,明晨怎堪化妆对镜去照容颜。夜深人静,月亮在充满凉意的空中穿行,月光惨淡、花朵低垂,犹如一个凄凉幽幻的梦境。这情景能有谁会理解,又有何人能够同情?也应记得,那临江手扶栏杆眺望的情景,江南湖面千顷,全是荷花的一片浓红。
喜迁莺·暑风凉月
辛弃疾 〔宋代〕
谢赵晋臣敷文赋芙蓉词见寿,用韵为谢。
暑风凉月。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掩冉如羞,参差似妒,拥出芙蓉花发。步衬潘娘堪恨,貌比六郎谁洁?添白鹭,晚晴时,公子佳人并列。
休说,搴木末;当日灵均,恨与君王别。心阻媒劳,交疏怨极,恩不甚兮轻绝。千古离骚文字,芳至今犹未歇。都休问,但千杯快饮,露荷翻叶。
译文
暑风吹拂,凉月洒辉。那无数荷叶亭亭玉立,似绿衣使者带着传达命令的符节。荷花如少女含羞,掩映在绿叶之间,参差错落,似怀妒意而争美赛艳。羞与潘妃为伍,远胜六郎高洁。白鹭飞来与芙蓉为侣,晚晴时刻,似公子佳人并肩而立。
不要说去采陆上长的香草,缘木去摘水中开的芙蓉会有收获。当年屈原恨与君王离别。双方心有阻隔,媒人徒劳无功,即便勉强结合,也因情浅而易决裂。《离骚》千古流芳,至今未歇。一切休问,但举杯畅饮,如露荷翻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