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花园百科 » 战兰花姐妹

战兰花姐妹

发布时间: 2022-03-22 03:31:35

① 电影《战争中的女人-祈蒙六姐妹》观后感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当《沂蒙山小调》的旋律响起,我终于决定不再控制自己,眼泪夺眶而出。好久了,好久没有为一部电影流泪了。
往看的中国战争电影,总是大气磅礴。指挥员运筹帷幕,三军将士浴血奋战,到最后冲锋号一响,战斗取得胜利,电影进入高潮。以前电影似乎,战争总是属于男人,铁血残阳,疾风骤雨,充满雄性的较量,容不下丝毫属于女性的特质。女人在常态中多是柔弱的,女人害怕丧失安全感,女人从心底排斥战争。然而,无数身为女儿、母亲和妻子的女人们,身在后方,心系前线,走不出战争。
但是《沂蒙六姐妹》与以往的战争电影不同,它从小入手,让我们通过六个女人的眼睛来审视战争,品味战争中的亲情与爱情,体会人性的光辉与伟大。生活在沂蒙山区的六姐妹,各有各的苦难,也各有各的欢乐,是战争把她们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兰花、春英、月芬、秀秀、小鹤、黑燕,六个柔弱的女人,用她们的爱谱写了一曲沂蒙颂。
1947年孟良崮战役前夕,沂蒙山的烟庄举办了一个特殊婚礼,嫂子春英抱着公鸡替当兵的小叔子拜堂娶了月芬。妇救会长兰花带领村里仅有的妇女和老人忙着一项艰巨的支前任务,两、三天内摊五千斤煎饼,收五千斤马草和二百双军鞋。春英一家为摊煎饼熬了两个通宵;童养媳黑燕为做军鞋挨了婆婆的打;秀秀在六纵当兵的哥哥大壮请假回来探望生病的娘,结果中了爹的计被锁在地窖。黑燕召集小鹤、秀秀、月芬要点燃自家的场院屋,用“调虎离山”计救大壮……
印象最让我深刻的莫过于新媳妇月芬,她的遭遇最让人感动,最让观众揪心。从未谋面,只是听说他是全村最棒的男人,只是听说侄儿跟他长得很像,而她忙飞奔回家,点灯看臭长什么样 ,希望能从臭的身上找到一点丈夫的影子于是月芬就不断地在追寻,在一队人之中苦苦追寻。战事又紧,新的支前任务派了下来,可是公粮一时半会运不到,于是乡亲们四处筹粮。月芬赶了几十里山路回娘家借粮,恰与正在奔赴前线又素未谋面的丈夫擦肩而过,影片中南成顺路回家,而月芬却不巧回娘家取粮,他飞奔回来,她一袭红袄不要命般飞奔而回,荒凉的天地之中,一个红色的身影掠过灰色的树林,但是却仍然错失。进屋之后,她嚎啕大哭,直到发觉丈夫带走了自己刚刚绣好的荷包,正如他拿到荷包那时脸上甜蜜的笑。月芬跑到高坡之上,对着远去的队伍大喊南成的名字,仿佛难成走时那不舍的回眸。
又如大嫂知道自己丈夫牺牲了,还要装着坚强,还要操持一家老小的生活,还要积极支援前线。
随着战事的吃紧,六姐妹们纷纷奔赴前线,抬担架救伤员,运送炮弹等,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月芬看到一个个的伤员,发疯地在伤员中寻找,害怕那其中有她的南成。当医生说急需用血的时候,月芬第一个站了出来,可是医生却说要一个男人的血,月芬激怒了,大声喊道,“你瞎了吗,我们沂蒙山的男人全都在战场上!”影片中还配以《送哥参军》的旋律,“哥哥你参军去前方,我在后方生产忙,冬有棉衣夏有粮,请你把心放”。
这些真的很让我感动,这是一个伟大的女人对革命大无畏奉献精神。看完电影除了被剧情深深的感动之外,还有就是这个世界需要和平,希望不再有任何形式的战中来扰乱我们幸福的生活

② 关于兰花的传说故事

关于兰花的传说故事:

苍翠欲滴的宇龙山中,生长着珍稀奇异的兰花姐妹,她们是人间难得一见的奇花异草。姐妹俩一样妩媚,一样艳丽,所不同的是姐姐生长在高高的悬崖上,妹妹却生长在弯弯的山道旁,姐妹见面的时间也不多。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圆月为沉睡的兰花姐妹盖上一层银亮的清辉。朝霞在东方升起的时候,晨露为睡眼惺忪的兰花姐妹点缀上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大自然宽厚仁爱的怀抱里,姐妹俩孕育了一个个娇小玲珑并美丽可人的蓓蕾,溢出缕缕醉人的清香。

拓展资料:

兰花(学名:Cymbidium ssp.):附生或地生草本,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颜色有白、纯白、白绿、黄绿、淡黄、淡黄褐、黄、红、青、紫。

中国传统名花中的兰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春兰、惠兰、建兰、墨兰和寒兰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国兰”。这一类兰花与花大色艳的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标准。在中国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

形态特征:

附生或地生草本,罕有腐生,通常具假鳞茎;假鳞茎卵球形、椭圆形或梭形,较少不存在或延长成茎状,通常包藏于叶基部的鞘之内。叶数枚至多枚,通常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下部节上,二列,带状或罕有倒披针形至狭椭圆形,基部一般有宽阔的鞘并围抱假鳞茎,有关节。

花葶侧生或发自假鳞茎基部,直立、外弯或下垂;总状花序具数花或多花,较少减退为单花;花苞片长或短,在花期不落;花较大或中等大;萼片与花瓣离生,多少相似;唇瓣3裂,基部有时与蕊柱合生达3-6毫米;侧裂片直立,常多少围抱蕊柱,中裂片一般外弯;唇盘上有2条纵褶片。

通常从基部延伸到中裂片基部,有时末端膨大或中部断开,较少合而为一;蕊柱较长,常多少向前弯曲,两侧有翅,腹面凹陷或有时具短毛,花粉团2个,有深裂隙,或4个而形成不等大的2对,蜡质,以很短的、弹性的花粉团柄连接于近三角形的粘盘上。

③ 这是什么兰花,各位兄弟姐妹看下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线叶春兰。

线叶春兰 是兰科兰属地生植物。假鳞茎较小,卵球形,长1-2.5厘米,宽1-1.5厘米,包藏于叶基之内。叶4-7枚,带形 。

④ 兰花让你想到了身边的那些人

才认识罗杨时他曾经对我说:“兰花美不美,普罗大众也能给出一定的参考。像在兰展或集市上总是色彩鲜艳的花能够赚人眼球,越是百姓聚焦围观的,就会越是能够得到世俗所认可。他们之中很多人并不懂得专业的鉴别鉴赏,只知道看着能够打动他,或是让自己的心情有愉悦感就会喜欢,就会赞美!”

罗杨说出了普罗大众喜爱兰花的一个普遍因由,就是看着喜欢不用其它理由。我在15岁接触了春兰,就是她的香味吸收了我,继而让我对叶姿的美赞叹不已,故我爱兰花香之故。正是这王者之香,让我深深地喜欢上并深入内心,这就是一辈子的爱。1997年春在江苏镇江南门大街上偶遇河南信阳商贩,身边的纸箱里摆放着用报纸包裹着一扎扎绿意盎然的兰花,猛然间就把埋藏在我内心深处的爱给激发出来,从此一发不可收。光阴荏苒不知不觉距今已有22载,由当初的什么都不懂,到今天知道如何去欣赏,这其中所付出的精力自非一般。正是这份对兰花的挚爱,让我生活越来越美好,有爱人支持,有兰界前辈与兄弟姐妹们的帮助,结缘的兰花亦就越来越多。

兰花给我带来了无限的美好,为此我十年如一日地在做着一件事情,每天写些与兰花相关的话题,知无不言,说出自己的实践,谈出自己的感受。连我自己都没有想到就这样一直在坚持着,这还得要感恩兰花,正是对兰花的爱让我感到值得这样去做,去坚守。不问市场,不问未来,就是这样一如既往地喜爱着兰花。

过来人谁都知道,接触兰花之初谁都不懂,正是在喜欢之下才会孜孜不倦地去研究的。这其中有的人悟性高,有的人肯去努力,在师傅的教导下,在以古兰谱为师的学习下,成了兰花爱培者。

⑤ 兰花比喻结交姐妹的词语

结义金兰、金兰结义

⑥ 好姐妹夸我像兰花一样优雅 我要怎么回答

表示感谢啊,承蒙夸奖,我如兰花,恰如你像黄花一样,在缤纷中灿烂绽放。

⑦ 兰花劫大结局

兰花劫大结局是:菲为免雅白受冤狱,竟知法犯法帮雅密谋逃狱,湖为斩草除根对雅赶尽杀绝,版却拖累至权爱丈夫张至凯(黄智贤饰)家破人亡悔疚不已,湖三姊妹命途安危从此悬系铁窗内外。

《兰花劫》(前名《狱焰惊情》)是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2007年出品的民初恩仇电视剧。由唐基明执导,陈锦鸿、苏玉华、田蕊妮及唐宁领衔主演。以民国初年的上海法租界为故事背景,主要描述早年失散的三姊妹间的恩仇爱恨,以刻画人性阴暗和善良的一面做对比。

(7)战兰花姐妹扩展阅读:

评价:

该剧以监狱为题材,而剧中女人之间的争斗成了这部剧制胜的不二法宝。剧中三姐妹性格都极为鲜明,尤其以炎沛湖的心狠手辣来凸显了人性的丑恶和社会黑暗。这部剧的结局不是以往的那种好人一定好报的传统大结局,有很多遗憾,却也凄美的迷人。

⑧ 平凡世界孙家两姐妹感情

I孙兰花
孙兰花是孙家最大的孩子,长女。所以她所面临的命运就是在这个破烂贫穷的家中每日辛苦劳动。每个女孩心中都住着一个公主,都有对爱情的憧憬与期望,在这种好像黑白相片般地,毫无期盼与未来的日子里,兰花在生活的厮磨中渐渐淡去了这种感觉。但在王满银大胆地出现在她的生活中时,兰花心中沉睡的少女的情感被唤醒了,就像一堆干柴被火点燃,爱情的火焰在兰花心中熊熊的燃烧了起来。而兰花说到底还是一个忠厚善良又质朴的农家姑娘。这种性格就决定了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已被王满银点燃的内心绝不会再被其他任何人点燃。这也是在日后,无论王满银做出多么“混蛋”的事情,兰花都会一心一意地为他好,甚至在王满银偷情时,她都会为了保护自己的丈夫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对孙兰花来说,她的丈夫王满银就是她的天,她的一切,她活下来的意义。所以孙兰花的婚恋就是当时典型的农家妇女的婚恋,只不过她并不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结的婚,她是忠于自己的心,忠于爱情而结的婚。至少她是很满足的,这就比那些嫁给与自己都不认识的人的姑娘强多了。而且最后王满银浪子回头金不换,结局是好的。英国有句谚语——结果好,一切都好。这在这里是很适用的。所以说孙兰花历尽艰苦与折磨的婚恋总体还是圆满的。
II孙少安
对孙少安来说,他的一生中有两个重要的女人,一个是他的青梅竹马—田润叶,一个是他的勤劳媳妇—贺秀莲。多数人认为,田润叶与孙少安的爱情故事就像一场罗密欧与茱莉叶式的悲剧。但我认为上天这样安排是很合理且公平的。田润叶出身于家庭条件良好的干部家庭,她不用像孙兰花一样为家庭,为劳动而忧愁。所以她更容易被爱情冲昏了头脑,以至于太理想主义,她从没想过婚后的事情。他们一个是教师,一个是农民,他们真的还会像小时候一样有那么多共同话题吗?婚后是润叶放弃教师,回农村,还是少安放弃孙玉厚一家来城市呢?很明显两种情况都不可能。更不用提这其中还有田福堂这座大山了。所以说这段爱情是被客观事实与客观环境所中断的。而相比之下我认为贺秀莲才是真正适合少安的人,他们的婚恋是农民婚恋中最美好圆满的那种。秀莲对少安一见钟情,而少安在和秀莲共同的劳动和共同的苦难中建立起来了伟大的爱,他不仅是和她在肉体上相融在一起,而是整个生命和灵魂都相融在了一起。对于少安这种感情丰富而在本质上又十分质朴的农村青年,我认为这种一起劳动奋斗的婚恋才是最合适的。他们的爱情倒也没什么大波大折,他们是用汗水和心血一点一滴汇聚成了这深情的海洋。

III孙少平
孙少平有过两段感情,一段是和郝红梅的,另一段是和田晓霞的。我认为他和郝红梅的那段时光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其一是因为他们二人都还小,都处于青春懵懂的时期,对爱情也只有一个模糊的轮廓,一种冥冥中的意识。其二是他们所产生的感情更多一些同病相怜的成分。而少平和田晓霞的感情则完全不一样,其实这段感情和润叶与少安有些许相似,但因当时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田晓霞热情主动的态度还有少平那种有理想,有抱负也有些知识的农村新青年精神,他们的爱情是一种与前几辈人相比从未有之的,全新维度的爱情。这并不是说想少安与秀莲的爱情就低级,那种劳动的婚恋也是伟大的。但少平的爱情很明显脱离了劳动与肉体,而是在精神上的爱情碰撞,这丝毫不亚于其他类型爱情的热情,这就好像他们的思维火花像粒子般碰撞,产生绚烂的花火叫爱情。他们的爱情是新时代的爱情,尽管田晓霞不幸去世,但这个女孩会在少平的心中永存吧!
IV孙兰香
孙兰香的恋爱是在大学时期和一个干部子弟——吴仲平。他们的恋爱很显然也是新时代青年的爱情,但这更贴近现在的大学爱情,他们与少平晓霞的不同在于无论是经过还是结果都甜蜜良好。尽管是个农村姑娘,但她用自己的大方,整洁,优雅,从容,文雅,彬彬有礼“征服”了吴仲平的干部父亲和母亲。孙兰香是孙玉厚一家唯一一个真正靠知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收获了自己的爱情,成为了人生赢家。这一切,包括这份爱情是这个新时代给予的,是她的哥哥们的牺牲给予的,也是她自己的努力,争取,上进给予的。
请采纳。

⑨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是苏东坡的哪首诗顺便解释下自献和蓬艾是什么意思。

出自北宋苏轼的《题杨次公春兰》。

自献:主动展现。

蓬艾:泛指丛棘荒草。

原文为:

春兰如美人,不采羞自献。时闻风露香,蓬艾深不见。

丹青写真色,欲补离骚传。对之如灵均,冠佩不敢燕。

译文:

春兰花就像是美人,不需要采摘,那娇羞的神色就主动展现在人们面前。哪怕是蓬草和艾草再多看不到被掩盖的春兰,但是随着清风阵阵,依然时不时可以闻到那沁人的馨香。

杨次公的这春兰图用妙笔丹青把春兰如实画了下来,达到了可补《离骚》而无愧于屈原的地步。面对着这春兰花,就好像是面对着灵均,让人不敢把它戴在头上佩在身上来亵渎他。

(9)战兰花姐妹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这首诗作于同年,是作者欣赏杨次公的春兰图后的题画之作。

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传世。

⑩ 兰花的故事

兰花的传说
楚怀王年间,屈原遭到奸臣陷害,被革职罢官。他回到了家乡归州,即今湖北省秭归县,住在牛肝马肺峡
的南岸,于仙女山下的九畹溪边,办起一所学堂,亲自教授弟子。传说《离骚》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 的诗句,就是出自于此。
话说某一天,仙女山的兰花娘娘出游,打这里路过,发现清癯的屈原正在讲课,于是自空中降下云头,立在窗外一侧静听。屈原挥舞双手,慷慨激昂地陈述振兴楚国的道理,那种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令兰花娘娘也为之感动。她深知屈原平素性喜兰花,临走时,遂特意施展法术,将其栽种在窗下的三株兰花点化成精。兰花品格高尚,开着淡绿或浅黄的花朵;屈原诲人不倦,舍己忘我地传道授业。一次课间,他抱病讲到国家奸臣当道、百姓受难的情形,由于过分激动,义愤填膺,一口鲜血从嘴里喷射出来,恰巧溅落在窗外的兰花根部。弟子们见老师呕心沥血地教书育人,心疼得泪流满面!
那三株兰花,得到屈大夫的心血滋养,一夜之间竟发成了一大蓬,学生们数了数,足有几十株。屈原闻着扑鼻的清香,病情也好转了许多。大家喜出望外,一齐动手将兰花分株移栽到学堂四周的空地上。道来奇怪,那兰花第一天入土即生根,第二天便发蔸抽芽,第三天则伸枝展叶,第四天就绽蕾开花。到了第五天,每一株又发出大蓬大蓬的新蔸来。屈原率领学生们在溪边、山上忙着移栽,兰花因此得以铺展蔓延。山里老农欣喜地说:“我们这里十二亩称一畹,屈大夫栽种的兰花,怕有三畹了!我们这山乡呀,真该改名叫芝兰乡了。” 随后,兰花从三畹发展到六畹,又由六畹逐步扩展、过度到了九畹。从此,仙女山下的这条清溪就叫作了九畹溪。九畹溪边的兰花,一年盛似一年,其醉人的芳香漫溢了整条西陵峡,香飘全归州,直至香了半个楚天!
终于,乘着一叶扁舟,载了满溪花香,屈原还是出山了。可是,那一年五月,九畹溪畔、芝兰乡里葳蕤的兰花,突然全部凋零枯萎而死,只留下阵阵暗香…… 乡亲们预感到将有什么不祥的事情发生,心里惴惴不安。几天之后果然传来噩耗,就在兰花凋谢的那天,屈大夫已经含冤投身汨罗江自尽。人们悲痛不已,仙女山上的兰花娘娘也哭肿了眼睛。屈大夫的学堂遂被改建成为芝兰庙,广植兰草,后人藉此以示永久的纪念。

这里还有一个传说,是关于兰花众多的名贵品种中的一种梅花瓣型的宋梅。
清朝乾隆年间,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宋家店,有个以经营茶叶、棉布为业的商人叫宋锦旋。由于他经营得法,十几年下来,便成了当地闻名的富户。
宋锦旋由于出身寒苦,故很能体谅贫苦的乡邻,经常会接济他们,而平日自己却是粗茶淡饭,仍然过着清苦日子,但他也有一种嗜好,那就是爱兰、采兰、养兰,常常为了得到一盆好兰而不惜花费重金。他家住山区,春天里,每当经营余暇的旧子,他就上山找兰花。但尽管他每年都上山寻觅,却始终没能找到一株好兰花。
有一年初春的一个夜晚,宋锦旋独自躺在床上,想着明早要上山觅兰花去,但想到好花难得,正苦苦寻思该去何处去找,不觉头脑发蒙,睡意上来。朦朦胧胧中,他忽然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领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站在他面前,要将女孩托给宋家当奴婢。宋锦旋细细打量,见女孩长得清秀俊美。经交谈才知女孩是个无依无靠的孤儿,老婆婆是她的邻居,出于好心,想帮这女孩找条生路。听说宋锦旋心肠好,才特地带她来投奔宋家的。宋锦旋当即点头答应收养这女孩为义女。接着,老婆婆就作揖告别了。瞬间一声春雷轰隆作响,把宋锦旋惊醒,他才知道刚才只是一场春梦。
第二天,宋锦旋仍旧上山采兰。他寻遍一座山又翻过一座山,直到太阳西斜,仍未遇上一株好兰。他只好拖着两条疲惫的腿缓缓下山。不小心时他被一块石头绊倒,摔了个仰面朝天。他慢慢坐起来,忽然眼前一亮,在夕阳中,身旁有一小丛兰草在微风中轻轻抖动,再仔细一看:那半弧形的叶子刚柔相济,散发出清幽的香味,确实与众不同,中间还长着个花蕊哩。他小心挖出,回家忙栽在盆里。
不到半个月,兰蕊抽长开花了,花朵高过兰叶,花瓣圆润头带尖锋,刘海舌,十分袅娜,还发出阵阵清幽香味,确是兰中珍品。宋锦旋如获至宝,早晨看,中午看,晚上在灯下还细细看,人就像如痴如醉般地愉快。突然,他心头一闪,想起半个月前的那个梦,啊,他明白了:这兰花的花形叶形,如砒楚楚动人,不就是梦中所见的那个女孩吗?如此看来,那老婆婆就是送兰花的仙子了。宋锦旋从此更精心地培育着这兰花,并不断地让它繁衍生息,又给它取名为“宋梅”。

兰花的传说

从前,在大别山一个深幽谷里住着婆媳两个人。婆婆总是诬赖童养媳兰姑娘好吃懒做,动不动就不给她吃喝,还罚她干重活。
一天早上,兰姑娘在门外石碓上舂米,家中锅台上的一块糍粑被猫拖走了。恶婆一口咬定是兰姑娘偷吃了,逼她招认。逼供不出,就把兰姑娘毒打一顿,又罚她一天之内要舂出九斗米,兰姑娘只得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不停地踩动那沉重的石碓。
太阳落山了。一整天滴水都没沾牙的兰姑娘又饥又渴,累倒在石碓旁,顺手抓起一把生米放到嘴里嚼着。
恶婆一听石碓不响,跑出来一看,气得双脚直跳:"你这该死的贱骨头,偷吃糍粑,又偷吃白米"!拿来起木棒打得兰姑娘晕倒在地。恶婆并不解恨,还说兰姑娘是装死吓人。
她又扯下兰姑娘裹脚带,将她死死的捆在石碓的扶桩上,然后撬开兰姑娘的嘴巴,拽出舌头,拔出簪子,狠命地在兰姑娘的舌头上乱戳一气,直戳得血肉模糊......
可怜的兰姑娘,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死去了。
也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兰姑娘死去的幽谷中,长出了一棵小花,淡妆素雅,玉枝绿叶,无声无息地吐放着清香。人们都说这花是兰姑娘的化身,卷曲的花蕊象舌头,花蕊上缀满的红斑点是斑斑的血痕。这就是关于兰花的传说。
话说某一天,仙女山的兰花娘娘出游,打这里路过,发现清癯的屈原正在讲课,于是自空中降下云头,立在窗外一侧静听。屈原挥舞双手,慷慨激昂地陈述振兴楚国的道理,那种矢志不渝的爱国精神,令兰花娘娘也为之感动。她深知屈原平素性喜兰花,临走时,遂特意施展法术,将其栽种在窗下的三株兰花点化成精。
兰花品格高尚,开着淡绿或浅黄的花朵;屈原诲人不倦,舍己忘我地传道授业。一次课间,他抱病讲到国家奸臣当道、百姓受难的情形,由于过分激动,义愤填膺,一口鲜血从嘴里喷射出来,恰巧溅落在窗外的兰花根部。弟子们见老师呕心沥血地教书育人,心疼得泪流满面!那三株兰花,得到屈大夫的心血滋养,一夜之间竟发成了一大蓬,学生们数了数,足有几十株。屈原闻着扑鼻的清香,病情也好转了许多。大家喜出望外,一齐动手将兰花分株移栽到学堂四周的空地上。说来奇怪,那兰花第一天入土即生根,第二天便发蔸抽芽,第三天则伸枝展叶,第四天就绽蕾开花。到了第五天,每一株又发出大蓬大蓬的新蔸来。屈原率领学生们在溪边、山上忙着移栽,兰花因此得以铺展蔓延。山里老农欣喜地说:“我们这里十二亩称一畹,屈大夫栽种的兰花,怕有三畹了!我们这山乡呀,真该改名叫芝兰乡了。”
随后,兰花从三畹发展到六畹,又由六畹逐步扩展、过度到了九畹。从此,仙女山下的这条清溪就叫作了九畹溪。九畹溪边的兰花,一年盛似一年,其醉人的芳香漫溢了整条西陵峡,香飘全归州,直至香了半个楚天!

终于,乘着一叶扁舟,载了满溪花香,屈原还是出山了。
可是,那一年五月,九畹溪畔、芝兰乡里葳蕤的兰花,突然全部凋零枯萎而死,只留下阵阵暗香……
乡亲们预感到将有什么不祥的事情发生,心里惴惴不安。几天之后果然传来噩耗,就在兰花凋谢的那天,屈大夫已经含冤投身汨罗江自尽。人们悲痛不已,仙女山上的兰花娘娘也哭肿了眼睛。
屈大夫的学堂遂被改建成为芝兰庙,广植兰草,后人藉此以示永久的纪念。

热点内容
咏海棠名作 发布:2025-09-23 15:10:46 浏览:747
京山兰花录 发布:2025-09-23 15:10:36 浏览:237
5朵粉玫瑰 发布:2025-09-23 15:06:20 浏览:437
盆景设计画理 发布:2025-09-23 15:06:14 浏览:564
千花卉洗面奶 发布:2025-09-23 15:01:03 浏览:897
迎春插花活动 发布:2025-09-23 14:53:20 浏览:713
仙人玫瑰 发布:2025-09-23 14:51:49 浏览:825
白百合裸的图片大全 发布:2025-09-23 14:50:41 浏览:161
荷花烟哪个省 发布:2025-09-23 14:43:22 浏览:435
南海棠书屋 发布:2025-09-23 14:41:31 浏览: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