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观音画
1. 怎样用简笔画一幅坐在荷花观音菩萨
你可以临摹大师作品
2. 做生意,我想在北面墙上画莲花的墙绘,画完后把之前放在冰箱上的财神和观音放在莲花的那个位置。
多烧香总是没有错的。
3. 佛像摆放不靠墙在观音后面放一幅莲花荷叶画有好处吗
这是可以的,因为莲花和观音搭配是非常合理的。
4. 观音身边的莲花一般是几个花瓣有没有讲究
据传释迦牟尼和观士音菩萨颇爱莲花,用莲花为座,自此所有寺院里的佛像都是以莲花为宝座,称之为莲花座。莲瓣座分为四层,莲瓣除每瓣边缘处,绘制白、红、白三条曲线勾边。每个莲瓣的外表还绘制图案、有的莲座在仰莲处不绘制花朵,而只渲饰色彩,勾边图案。
佛教莲花座都做六角形,下部做一个须弥座,其上枋、下枋都做三重或做四重,束腰部分每面雕刻壹门,上下做仰莲与伏莲。在转角之部位还做出束腰柱,束腰柱有瓶形、有莲瓣形,在束腰部分还用力士支顶,上下枋都绘制彩云,如同梁枋式样。在这个须弥座的顶部,再做一层大莲瓣座。
莲瓣座分为四层,莲瓣除每瓣边缘处,绘制白、红、白三条曲线勾边。每个莲瓣的外表还绘制图案、有的莲座在仰莲处不绘制花朵,而只渲饰色彩,勾边图案。这是笔者在山西朔州祟福寺见到的金代佛像的具体做法。一切佛座皆莫如莲座,据《华严经》云,一切诸佛世界悉,见如来坐莲花。王勃观佛迹寺诗云:“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迹全”。《酉阳杂俎》唐长安大兴善寺和尚转《法华经》三万七干部,有僧题诗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在《华严经》里有“莲台”之句。在莲花台上一心合掌、正向如来。由这些说明寺院里对莲花、莲座的重视程度。
除此之外,在佛塔上也有莲花座,不过不是很普遍,佛塔即是佛的变体,佛塔本身即是佛,所以有的说法:塔即佛也,佛者也简化说:“佛即是塔”,佛与塔并不那样严格的分开。过去在建设塔之时,塔上出现大莲座,特别是辽代塔里制作较多,至今尚存有近数十座辽塔,几乎每一个塔在基座上都设计一个莲座,辽塔上的莲座莲瓣比较多。除仰莲之外,还有伏莲。然后再在这个莲座上建立塔身,一般来说辽塔上装饰有莲座是极其普遍的。
5. 观音菩萨莲花座有几个花辨
据传释迦牟尼和观士音菩萨颇爱莲花,用莲花为座,自此所有寺院里的佛像都是以莲花为宝座,称之为莲花座。莲瓣座分为四层,莲瓣除每瓣边缘处,绘制白、红、白三条曲线勾边。每个莲瓣的外表还绘制图案、有的莲座在仰莲处不绘制花朵,而只渲饰色彩,勾边图案。
佛教莲花座都做六角形,下部做一个须弥座,其上枋、下枋都做三重或做四重,束腰部分每面雕刻壹门,上下做仰莲与伏莲。在转角之部位还做出束腰柱,束腰柱有瓶形、有莲瓣形,在束腰部分还用力士支顶,上下枋都绘制彩云,如同梁枋式样。在这个须弥座的顶部,再做一层大莲瓣座。
莲瓣座分为四层,莲瓣除每瓣边缘处,绘制白、红、白三条曲线勾边。每个莲瓣的外表还绘制图案、有的莲座在仰莲处不绘制花朵,而只渲饰色彩,勾边图案。这是笔者在山西朔州祟福寺见到的金代佛像的具体做法。一切佛座皆莫如莲座,据《华严经》云,一切诸佛世界悉,见如来坐莲花。王勃观佛迹寺诗云:“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迹全”。《酉阳杂俎》唐长安大兴善寺和尚转《法华经》三万七干部,有僧题诗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在《华严经》里有“莲台”之句。在莲花台上一心合掌、正向如来。由这些说明寺院里对莲花、莲座的重视程度。
除此之外,在佛塔上也有莲花座,不过不是很普遍,佛塔即是佛的变体,佛塔本身即是佛,所以有的说法:塔即佛也,佛者也简化说:“佛即是塔”,佛与塔并不那样严格的分开。过去在建设塔之时,塔上出现大莲座,特别是辽代塔里制作较多,至今尚存有近数十座辽塔,几乎每一个塔在基座上都设计一个莲座,辽塔上的莲座莲瓣比较多。除仰莲之外,还有伏莲。然后再在这个莲座上建立塔身,一般来说辽塔上装饰有莲座是极其普遍的。
6. 画上荷花花和尚画!
据传,明代唐寅一日到朋友家做客,见壁上挂有一幅僧人所画的《出水芙蓉图》,脱口出句曰:
画上荷花和尚画
,
联语“画”与“花”、“上”与“尚”、“荷”与“和”皆音同而字异,首尾二“画”字,前呼后应,且一为名词、一为动词,手法高妙。联语传开,久而无对。直至清代,才有两个对句。
李伯元所对:
书临汉帖翰林书。
纪晓岚所对:
观音堂前唐寅观。
你这对联未见的更妙,我借古联姑且一对:
画上荷花花和尚画
观音堂供供唐寅观。
7. 观音像脚怎么是踩着两朵莲花啊
你有没有看过西游记观音收服红孩儿用的是什么呀?莲花座,观音本来就坐在莲花上面的。具体: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象一片莲叶,她的脸儿象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
8. 观音菩萨石膏像莲花座坏了能扔了换年画观音画行吗
阿弥陀佛
供奉佛菩萨清净庄严的画像,石膏像和铜像都可以。
但是佛菩萨像坏了需要修补,功德很大。实在修补不好,也不能乱丢和毁坏,可以用干净的纸袋装好,沉入干净的流动的水里,或者埋入干净的土里。
送去寺院也是可以的。
老法师---所以,我们家里供的佛像,特别是画的佛像,年代久了,颜色不好看,我们恭恭敬敬地把这张佛像烧掉,换一张新的佛像,这个没有罪。这张佛像火化之后,灰怎么处理?古大德教我们两个方法:一个方法是把它包好,埋在山林中一块清净的土地下面。另外一种方法是把它包好,然后和一块大石头包在一起,让它沉在水底下。这个水最好是河流,是流水,都是取洁净的意思,所以这个我们要晓得。这两种方法,居住在大都市里面都很不容易做到,我们如何处理?最好的处理法,如果这个地区有寺庙,在火化炉里面烧,那是最好的。
所以,总要有“权巧方便”,最重要的是恭敬心!绝对不能把佛像任意丢弃,这个不可以;烧化成灰,也不能够任意丢弃。现在的报纸、杂志里面,有很多印有佛像,所以有些人很头痛,来问我该怎么办,他说:“报纸上面印这么多佛像,我家里订的这些报纸,我该怎么处理?”我说这个没有关系,你跟一般报纸同样的处理就可以了。他有收旧报纸的,但是这一份有佛像的报纸或杂志,你可以用干净的塑胶袋把它封起来,用胶袋黏起来,跟一般报纸一样让他们收去,这就行了,为什么?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恭敬心到了。如果这个佛像是一整张的,我们可以把它裁下来,镶镜框供养。处理佛像的方法很多,决不能恶意对待佛菩萨形像,因为毁坏佛像,这是犯五逆罪,那个罪过太大太大了!
9. 简要介绍莲花,观音手持莲花形象的寓意。
观音手持莲花形象的寓意:持莲观音配童男、童女身。将纯真的少男少女比喻为内莲花容之花蕾,可感受到怀着纯净菩提心的持莲观音期待花儿盛开之心愿。
莲花是水生植物,性喜相对稳定的平静浅水、湖沼、泽地、池塘,是其适生地。另外,莲花出污泥而不染之品格恒为世人称颂。
中国莲花品种丰富,传统品种200多个,新品种不断涌现。莲花品种的分类是根据莲花人工栽培的历史演变,并结合栽培和应用的实践进行的。其中,以株型大小为一级分类标准,花的重瓣性为二级分类标准,花色为三级分类标准。
(9)荷花观音画扩展阅读:
持莲观音的来历:
手持一莲花,坐在莲叶上,多为容貌较好的少女形象。该法相为立于莲座之上,双手捧持一茎莲花。 持莲观音,持一茎之莲,立荷叶上,表三十三身中之童男童女身。其源于观音菩萨教化红孩儿时的应化身。
在《西游记》中有记载,《西游记》中,手持莲花的观音,东土大唐寻得高僧,指点化身,化解孙悟空,猪无能,沙僧,白龙马的疾苦。一并前往西天极乐世界求取真经。亦即是今天说的印度。观世间一路扶佐,多次相助师徒四人。
10. 番禺莲花山中的望海观音
莲花山望海观音宝像,是港澳知名人士何厚铧先生倡议,何贤社会福利基金会率先捐资、各方善者襄助建造的,于1994年10月23日建成开光。观音宝像总高度为40.88米,用120吨青铜铸成,外贴纯金180两,是目前箔金铜像的世界之最。 2000年7月宝像重塑金身,经大师洒净上供更为璀璨夺目,气势恢宏。 观音宝像正对东南18度,她庄严而又慈祥地望着浩瀚的狮子洋,望着珠三角大地,她日夜佑护着这方土地和百姓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望海观音深得人们崇敬。每逢初一、十五、观音诞以及重大节日的晚上,观音宝像和整个观音圣境都会放出万道金光,照耀方圆数十里,真一个霞披狮海、光泽南天的神圣境界。 东面远望,空阔无边,这就是狮子洋,洋面轮船穿梭、渔帆点点,好一个蟹屿螺洲,碧波万顷的壮观景象啊!中外游客无不在此留连,深深吸上几口清新的空气,饱览珠江口的美丽风光。 观 音 阁 观音阁,是望海观音的配套工程,于1997年10月20日(农历九月十九日观音诞)落成。观音阁是大型仿古单体建筑,三层,面阔七间开,有外廊,建筑面积3872平方米,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观音阁雄伟庄重,气势恢宏,古色古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观音文化场馆。 在工艺方面,整个建筑用料精良,作工精细,独具风格。阁中所有木雕,包括门窗、斗拱、神龛、供案等都是用名贵的红木制作;地砖是专门研制的仿古阶砖;所用的青砖,全部是经过水磨的真正的古砖,砖缝不大于三毫米。 更值得一提的是,阁内3362个天花井藻和数百条横梁的彩绘,都是用手工绘制的,一个井藻,就要一个画工仰卧四天才能描绘出来。可见,这个工程的确是非同凡响的仿古建筑的成功之作。 观音阁宏大的殿堂内,收藏的玉雕、木雕、铸铜、彩瓷各种造型的观音圣像共一千尊,计有主观音像两座——13米高的香樟木雕成的千手千眼观音像和2.5米高的汉白玉正观音像,一至三层楼两侧分别是木雕观音像、铸铜箔金观音像和彩瓷观音像,每层各18尊像。 50多种造型的观音小瓷像900多尊,浮雕观音像40多个。因此,观音阁是名副其实的“千佛阁”。观音阁的外廊是狮子洋畔最好的观景台,珠江口风光、观音阁花园、朝圣亭、放生池、竹林等等可以尽览无遗。飞阁流丹,水天一色,绿草如茵,的确又是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