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花展游记
『壹』 形容兰花的成语
采兰赠药---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吹气胜兰---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兰艾同焚---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采兰赠芍---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摧兰折玉---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空谷幽兰---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0|评论
还有:淡泊朴实,高雅纯洁,坚贞不屈、蕙心兰质、吐气如兰0|评论
吹气胜兰---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春兰秋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蕙心兰质---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兰艾同焚---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采兰赠芍---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摧兰折玉---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空谷幽兰---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贰』 写一篇游记,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人文景观
我爱我的家乡——风景名胜 武汉小学四(4)班刘依雯 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举世闻名的风景名胜,有四大名楼之一—黄鹤楼,有历史悠久的红楼和归元寺,还有美丽的江滩……其中,我最喜爱的就是东湖了。 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这是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有许许多多的游客来游玩,游客们都说:“武汉美,武汉的东湖真美!”我也为家乡美丽的东湖感到骄傲。东湖还素有“春兰、夏荷、秋桂、冬梅”之美誉。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它的美丽景色和风光吧! 东湖的兰花是非常高洁、贤德的。兰花的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给人留下高洁、清雅而优美的形象,被称为“花中君子”。孔子咏兰:“芝兰生于幽谷,不为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这君子一般的兰花,是美丽的东湖上一道清雅的风景线。 荷花飘香的夏日,坐在荷塘边的长椅上,吹着带着荷叶清香的轻风,真舒心。盛开时的荷花犹如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婀娜多姿地站在那里;含苞待放的荷花又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女孩,躲在荷叶间,不想让人看见。一片片碧绿的荷叶映衬白里透粉的荷花,这一副精妙的荷塘图,给夏日的东湖又添了一些情趣。 漫步在磨山的林荫小道上,桂花那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浓香四溢,让游人们都陶醉其中。那玉米大小的桂花能散发出如此浓郁的香气,真是令人赞叹。那金玉米一般的小花朵让我们感受到:它虽小,却能给人带来芳香。 在大雪纷飞的冬天,推开梅园那朱红色的大门,便可以在雪中赏梅了。那一片片带着一点微微的暗黄色的梅花瓣和那漫天的飞雪一起舞蹈着、跳跃着、飞翔着。它们迈着轻盈的舞步与雪花舞伴们跳着欢快的舞蹈。跳累了的,它们有的趴在树梢上看自己的伙伴跳舞,有的趴在雪地上睡大觉。我不想惊动这群小精灵,于是在门边上静静地看着,心里洋溢着欢快与喜悦。我深吸了一口气,忽然发现梅花的香味虽没有桂花那么浓郁,闻起来却让人感觉十分舒服。“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这些诗句便像潮水一般涌入我的脑海里……这凌霜傲雪的梅花使冬天里的东湖更加美丽、更加绚丽! 我爱我家乡的东湖,但我更爱我的家乡!
『叁』 描写兰花的成语
1、春兰秋菊
成语拼音:chūn lán qiū jú
成语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各自在自己开花的季节显示出秀美。比喻各擅其美;各有所长。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九歌 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洪兴祖补注:“古语云:春兰秋菊,各一时之秀也。”
2、空谷幽兰
成语拼音:kōng gǔ yōu lán
成语解释: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3、蕙心兰质
成语拼音:huì xīn lán zhì
成语解释: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成语出处: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4、采兰赠芍
成语拼音:cǎi lán zèng sháo
成语解释: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成语出处:《诗经 郑风 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5、吹气胜兰
成语拼音:chuī qì shèng lán
成语解释: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成语出处:《洞冥记》:“帝所幸宫人丽娟,年十四,玉肤柔软,吹气胜兰。”
『肆』 游记,主要写景的三亚南山之旅700字
难忘的三亚之旅
今天,我们去参观珍稀植物园,那里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植物,有的长长的枝条密密麻麻的垂下来像帘子一样,有的果实像个狼牙棒,还有一碰就缩起来的含羞草,真是让我们大饱眼福呀!
在那里我们还看到一只一千八百岁的大海龟,它有一个大餐桌那么大,我学别人往它背上投硬币许愿,还顺便摸了摸它的脖子,软软的有点皱,真好玩。
最后,我们去看了兰花展,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兰花竞相开放,非常漂亮,有一种最香的兰花,离着很远就能闻到它很浓的香气,而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蝴蝶兰,它真像一只只停在绿叶上的美丽蝴蝶,好看极了。
下午,我们去了亚龙湾潜水,我和妈妈换好潜水服,跟教练练习完水下呼吸方法,就下海了,哇!海底世界好美呀!五颜六色的小鱼在我身边游来游去,海底的珊瑚毛绒绒的,还有很大的海蚌张着嘴,我用手碰它一下,它马上合住了,真好玩,黑色的海胆像个刺球伸着尖尖的长刺,紫色的海星贴在岩石上,我简直看呆了,这时候教练不知从哪儿抓来一只黑色的海参递给我,软软的在我手里扭动着,好有趣呀!从海里出来的时候,我真觉得时间太短了,下次一定还要来。
晚上,我们去吃海鲜大餐,有龙虾、鲍鱼、扇贝、带子、海参(没我在海里摸的那只大)......,好丰盛呀,我吃的可饱了,真美味!
吃过晚饭,我们去坐游轮夜游三亚湾,白色的游轮很漂亮,分上下两层,下层表演节目,上面甲板上可以欣赏三亚的夜景,我们先看节目,有魔术、歌舞和游戏,看完节目我们来到甲板上,夜晚的三亚灯火辉煌,倒映在海面上真漂亮,听着船舱里传出的音乐,喝着饮料,吹着海风,欣赏着美丽的夜景,此时此刻,我真希望时间永远停止呀!
明天,我们就要离开美丽的海南岛了,真的好舍不得这里温暖的碧海、蓝天、椰子树,好希望以后每个寒冷的冬天都能在这里度过。再见了,海南岛,我一定会再来的!
『伍』 托物言志的作文600字 要写景的 游记
虽未生活在江南水乡,却对莲花情有独钟。因为莲花生长于污泥,绽开于水面,有出污泥而不染的深层涵义。
虽对莲花知之不多,却由衷地赞美莲子。因为莲子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即使沉睡千年,只要有合适的水分和土壤,它便绽葩吐蕊,叶绿花红。
有水的地方多有莲花。盛夏时节,荷的枝枝绿茎,以其高贵挺拔的身姿,亭亭立于明镜般水面;如伞的绿叶上突兀出一片片如雪团似胭脂的莲花,那是一种奇特的粉红颜色,白中带粉,粉中透红。含苞待放的花朵,总有着一种欲说还羞的情状,叫人一见,就心生欢喜。
有莲花的地方必有莲子。就如同莲花开时尽情绽放一样,莲花凋谢时莲子便长成熟,可谓花开莲现,花落莲成。此时的莲子朴实无华,一副谦谦君子的风范,紧紧坚守在黑而坚硬的外壳里,保护着那颗浓绿待发的莲心。
在那“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的时节,也是荷花开得最繁盛的日子,擅长歌咏荷花的南宋诗人杨万里看到:“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而清人朱彝尊眼里看到的景致却相反:“几阵凉颸翻白叶,连盘骤雨跳珠绿”。
不管怎么说,荷花给予诗人的思考,远比它作为植物本身的意义要深邃;如若不然,人们怎么会将它作为清雅、纯洁的象征呢?!
池塘中,静静地水面上布满了碧翠欲滴的荷叶,象是差满了密密麻麻的翡翠伞,把水面盖的严严实实的.碧绿的荷叶上滚动着荧荧露珠,晨风送来了幽幽的荷香,风吹过,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
不久后,花蕾钻出了污泥,看那含苞待放的花蕾,有的傲然屹立在枝头,有的藏在叶子底下,他们都耐心地等待着根的喂养,叶的抚育,时刻盼望着出人头地的那一天.
花开了,翠绿的荷叶从中,一枝枝亭亭玉立,嫩鑫凝珠,清香阵阵的荷花,象娇羞的少女,满脸绯红,微微含笑,让人想起: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花谢了,你以为她留下的只有人们脑海里的记忆吗?不是的,她留下的还有莲蓬.
看啊,那莲蓬象一只盛满稀罕物的小碗,随着风儿轻轻摇动,似乎在象人们骄傲地炫耀自己.
荷花不象牡丹那样雍容华贵,不象梅花那样迎寒吐芳,也不象兰花那样小巧清秀,然而,她默默无闻地为酷暑散阵阵芬芳,送丝丝清凉.
我爱荷花,爱她那亭亭玉立的身姿......
抬头仰望天空,美丽的云在空中飘动,会使我的心情像云一样轻松。
天空中的云,千姿百态,变化万千;如果你一不留神,它就会变成另一朵云,让你找不到它,它在慢慢移动,有时会像一条龙,有时会像张着大嘴的鳄鱼,有时会像一辆你从未见过的豪华的汽车……
看!离我最近的那朵云,它好象是一位美丽的天使,她正在看我,仿佛是在邀请我去做客;再看,遥远的天边的云,更是形状不同,每一个都有着不同寻常的特点,天边的云颜色很浅,就像是所有的云都汇集到了那里,铺成一片。有一朵云,很像一座白色的宫殿,在宫殿的四周,有许多小岛围绕着,它仿佛向我铺开一张地毯,好象想让我走过去的样子。
晚上的火烧云,甚是美丽,它和白天的云彩不同。但人们都期望它出现在傍晚。因为民间有一句谚语“早烧阴,晚烧晴。”它的意思是早晨的时候有火烧云就意味着这一天是阴天,如果在晚上出现火烧云就意味着明天是晴天,所以人们很期望它出现在傍晚。
我曾经仔细观察过火烧云的形态,它是橘红色的,这深深的颜色几乎渲染了半边天,非常美丽。再仔细看它,它的颜色由浅黄色变成了橘红色,和天空的颜色合为一体,就像是美术里的水彩画一样美丽。
当天漆黑的时候,天空完全变成了黑色,看不到一朵云彩,只能看到无数个小星星在眨着眼睛。明亮的月亮挂在天空,为行人照明了前进的道路。
云,美丽的云,洁白的云,姿态万千,从天的这边飘到天的那边。
不久以前,有一位学者告诉我:“如果有人抬头全神贯注的看着天空,那这个人一定很寂寞,只有他抬头看天空中的云,那么他所有的烦恼都会消失的无影无踪。”我坚信这句话,每当我寂寞的时候,我都会抬头向天空望一下,真的如学者所说,我的所有烦恼都消失了。
抬头仰望天空,云在动,会使我的心情随着云一起飘动……
『陆』 雨山湖游记作文400字!急需!!!!!!!
雨山湖位于马鞍山的中央,犹如镶嵌在市中心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光彩夺目,美丽极了.
春天,春风吹醒了湖边的柳树,嫩嫩的、绿绿的柳芽儿悄悄地钻了出来.几场春雨过后,柳树姑娘便拥有了一头瀑布般的秀发.小草儿也不敢寂寞,一个劲儿地向上窜.湖边、大树下、房前屋后,便铺上了一层碧绿的地毯.花儿更是不甘落后.你瞧,金黄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还有许多无名的野花都争先恐后地开了,它们这儿一丛,那儿一株,争奇斗艳,在碧绿的地毯上绣出了一朵又一朵美丽的图案.夏天的雨山湖是醉人的.走进雨山湖公园,恍若走进了一个绿色的、幽静的世外桃源.公园里的树木郁郁葱葱,给游人们遮挡住了火辣辣的太阳.小草依旧绿油油的,牡丹花、兰花、百合花绽开了笑脸,清澈的湖水轻轻地拍打着堤岸.湖中,一只雕梁画栋的画舫在悠闲地飘着.
秋天的雨山湖是菊花的海洋.在大门前、在路边、在草地上,处处是一盆盆盛开的菊花.它们形态各异,有“庆祝国庆”、有展翅欲飞的“鸽子”、有俯首的“耕牛”.它们五彩缤纷,有红的、有白的、有黄的.红的似火、白的如云、黄的像霞,令人目不暇接.微风拂过,公园里到处飘荡着醉人的芳香.
冬天,大雪纷纷扬扬地飘了下来,雨山湖披上了厚厚的冬装,银装素裹,分外妖娆.衣着光鲜的游客们,争相拍摄着雪中的美景.
『柒』 形容兰花之美两字词语
采兰赠芍
兰:兰花,花味清香;芍: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出处:《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采兰赠药
兰:兰花,花味清香;药:芍药。比喻男女互赠礼物,表示相爱。
出处:《诗经·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吹气如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也用于形容文词华美。
出处:清·陈裴之《汀烟小录·闰湘居士序》:“个侬吹气如兰,奉身如玉。”
吹气胜兰
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春兰秋菊
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摧兰折玉
摧:摧残,毁掉。毁坏兰花,折断美玉。比喻摧残和伤害女子。
出处: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蕙心兰质
蕙、兰:都是香草名。蕙草样的心地,兰花似的本质。比喻女子心地纯洁,性格高雅。
出处:唐·王勃《王子安集·七夕赋》:“金声玉韵,蕙心兰质。”
空谷幽兰
山谷中优美的兰花。形容十分难得,常用来比喻人品高雅。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兰艾同焚
兰:香草名;艾:臭草;焚:烧。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出处:《晋书·孔怛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捌』 西湖游记作文600字
我曾经领略郭潘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浆声、还有青海湖的质朴,去年夏天我又去了闻名的西湖。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西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它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传说有一凤一龙,它们在一座山上捡到一颗明珠。它们精心地保护这颗明珠。一次,王母娘娘在天宫看到了这颗明珠,就派天兵天将去把明珠偷了回来。龙凤发现明珠被盗,非常伤心,它们四处寻找,但都没找到。不久,王母娘娘大寿,所有神仙都去参加了,包括龙凤。在宴会上,王母娘娘越说越高兴,便把明珠拿出来与众位神仙欣赏。龙凤看了明珠,知道了是王母娘娘把明珠偷走了,就不顾一切的去和王母娘娘争夺明珠,结果在争夺时不小心把明珠弄掉在了杭州,就成了西湖。龙凤不想离开西湖,就化作两座山,永远守护在西湖旁。 小荷作文网 www.zww.cn ,你也可以投稿 西湖的真正的由来地质学家已经给了明确答案: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形成一个普通湖泊。因为注入这个湖泊的河流的泥沙冲积,在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的过程中,必然要发展泥沙淤淀、葑草蔓生而使湖底不断变浅的现象,而最终由湖泊变成沼泽,由沼泽变成平陆,这就是湖泊的沼泽化的过程。但西湖从成湖之日起直到今日,仍然一湖碧水,这当然是由于它的沼泽化过程受到了人为遏制的结果。 西湖有十大名景,我最喜欢、至今难忘的便是杨公堤、苏堤、三潭映月。 在西湖的西面 , 有一条明朝时南北相连的长堤 , 叫杨公堤。杨公堤最精致的六桥,分别是:环碧桥、流金桥、卧龙桥、隐秀桥、景行桥和浚源桥,上面都镶嵌着绿荫玉带的秀丽古朴的花纹。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环碧桥和景行桥。 环碧桥为双桥,桥面刻有浮雕的栏板,每座都有20块,图案内容大致均为一块圆环状璧玉,环内的图案各不相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跳跃的鲤鱼,在太阳的照耀下,鳞光闪闪,活蹦乱跳,好像在欢快地迎接游客的到来,让人满心欢喜!而景行桥更与众不同。景行,景行,景致中行走。没错,景行桥的护栏板上全雕刻着西湖美景。丰富多彩的石刻图,把西湖景色中最美丽迷人的部分都刻画了出来,不仅精致,而且美观大方,多达28幅! 在西湖的东面也有一条堤,是宋代著名作家苏轼修筑的。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个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出露,月况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杨柳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魄。苏堤上还栽种着兰花、樱花、芙蓉等观赏植物,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而时序变换,晨昏晴雨,氛围不同,景色各异,如诗若画怡人风光,使苏堤成了人们常年游赏的地方。 西湖的中心有一个景点叫 “三潭映月”。远远望去,宛如三座微型的宝塔矗立在西湖中央,三座“宝塔”呈三角形状分布,与对面山上树丛中的保淑塔遥相呼应。据说中秋节时在三潭映月看月亮,能同时看见十七只月亮。听到这儿我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创造出来的奇迹感到深深地自豪和骄傲。 如果说西湖是个仙女的话,那么杨公堤和苏堤就是仙女手中的两条彩带,而三潭印月便是镶嵌在仙女身上的三个宝石。 离开西湖已经很远了,我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着西湖,她真是太美了。难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有这样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玖』 西湖游记作文450字
我曾经领略郭潘阳湖的帆影、玄武湖的浆声、还有青海湖的质朴,去年夏天我又去了闻名的西湖。 西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它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传说有一凤一龙,它们在一座山上捡到一颗明珠。它们精心地保护这颗明珠。一次,王母娘娘在天宫看到了这颗明珠,就派天兵天将去把明珠偷了回来。龙凤发现明珠被盗,非常伤心,它们四处寻找,但都没找到。不久,王母娘娘大寿,所有神仙都去参加了,包括龙凤。在宴会上,王母娘娘越说越高兴,便把明珠拿出来与众位神仙欣赏。龙凤看了明珠,知道了是王母娘娘把明珠偷走了,就不顾一切的去和王母娘娘争夺明珠,结果在争夺时不小心把明珠弄掉在了杭州,就成了西湖。龙凤不想离开西湖,就化作两座山,永远守护在西湖旁。 ,你也可以投稿 西湖的真正的由来地质学家已经给了明确答案: 西湖原是一个海湾,由海湾演化成为一个泻湖,由泻湖形成一个普通湖泊。因为注入这个湖泊的河流的泥沙冲积,在地质循环和生物循环的过程中,必然要发展泥沙淤淀、葑草蔓生而使湖底不断变浅的现象,而最终由湖泊变成沼泽,由沼泽变成平陆,这就是湖泊的沼泽化的过程。但西湖从成湖之日起直到今日,仍然一湖碧水,这当然是由于它的沼泽化过程受到了人为遏制的结果。 西湖有十大名景,我最喜欢、至今难忘的便是杨公堤、苏堤、三潭映月。 在西湖的西面 , 有一条明朝时南北相连的长堤 , 叫杨公堤。杨公堤最精致的六桥,分别是:环碧桥、流金桥、卧龙桥、隐秀桥、景行桥和浚源桥,上面都镶嵌着绿荫玉带的秀丽古朴的花纹。让我印象极为深刻的是环碧桥和景行桥。 环碧桥为双桥,桥面刻有浮雕的栏板,每座都有20块,图案内容大致均为一块圆环状璧玉,环内的图案各不相同,特别引人注意的是跳跃的鲤鱼,在太阳的照耀下,鳞光闪闪,活蹦乱跳,好像在欢快地迎接游客的到来,让人满心欢喜!而景行桥更与众不同。景行,景行,景致中行走。没错,景行桥的护栏板上全雕刻着西湖美景。丰富多彩的石刻图,把西湖景色中最美丽迷人的部分都刻画了出来,不仅精致,而且美观大方,多达28幅! 在西湖的东面也有一条堤,是宋代著名作家苏轼修筑的。 寒冬一过,苏堤犹如一个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出露,月况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杨柳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勾魂销魄。苏堤上还栽种着兰花、樱花、芙蓉等观赏植物,一年四季,姹紫嫣红,五彩缤纷。而时序变换,晨昏晴雨,氛围不同,景色各异,如诗若画怡人风光,使苏堤成了人们常年游赏的地方。 西湖的中心有一个景点叫 “三潭映月”。远远望去,宛如三座微型的宝塔矗立在西湖中央,三座“宝塔”呈三角形状分布,与对面山上树丛中的保淑塔遥相呼应。据说中秋节时在三潭映月看月亮,能同时看见十七只月亮。听到这儿我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及他们创造出来的奇迹感到深深地自豪和骄傲。 如果说西湖是个仙女的话,那么杨公堤和苏堤就是仙女手中的两条彩带,而三潭印月便是镶嵌在仙女身上的三个宝石。 离开西湖已经很远了,我还依依不舍地回头望着西湖,她真是太美了。难怪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有这样的诗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拾』 中山陵植物园的游记
中山植物园分为北园和南园两个部分,北园里多为亚热带温带的植物,所以种在室外,而南园多为热带的植物,所以种在温室里。
北园里的植物很丰富,分类园、本草园、蔷薇园都有很多观赏或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其中不乏珍稀的植物,比如南京椴,珙桐,领春木等,但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植物是白棠子树。白棠子树(Callicarpadichotoma)是马鞭草科(Verbenaceae)紫珠属的植物。紫珠顾名思义就是果实像紫色的珠子。紫珠属的植物在春季开花,紫色的小花排成一至四级的二歧聚伞花序,花序经常有一个总梗,成对地长在叶腋,看上去就像叶腋插着两把小扇子。每朵小花不仅花瓣是紫红色的,连花丝也是紫红色的,色彩清淡但艳丽,所以远观的时候,满树的层层叠叠的紫红构成了优美的画面。而到了果期,大多数紫珠属植物的叶子都掉了,只剩下一串串紫色的果实挂在枝头,给人秋实累累的感觉。可以说诠释“春华秋实”的植物,紫珠再合适不过了。
而更让人惊奇的是,白棠子树在紫珠属里是很特别的一份子。她的果实在变成紫色之后的一段时间会渐渐变成白色!这也是她名字的由来:白色的棠子。其实在果实没成熟的时候,白棠子的果实还是绿色的,也就是说她的果实颜色先从绿色变成紫色,再变成白色!如此多样的色彩变化,让人感叹植物世界真是奇妙!
南园的温室里有光鲜夺目的各种兰花,有婀娜旖旎的棕榈类植物,也有清明亮丽的睡莲等等,其中有一种很知名的植物——菩提树。菩提树(Ficusreligiosa)是桑科(Moraceae)榕属的植物,它的典型特征便是叶子先端有一段长长的尾尖。这种尾尖也叫“滴水叶尖”,它的主要作用是排出停留在叶片上的雨水,因为菩提树长在温暖多雨的热带地区。菩提树是印度的国树,也是佛教的圣树,因为释迦牟尼是在菩提树下悟道的。菩提树蕴含着很多文化,佛教小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蕴含着很深的禅的哲理,傣族人信奉小乘佛教,也视菩提树为神树,父母都要教育子女“不要抛弃父母,不要砍菩提树”。由歌德作词,舒伯特作曲的《菩提树》,表达了一个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菩提树作为一种载体,在人类文化种占据着一席之地,这对一种植物来说是很难得的。
我想每一种植物都是特别的,只是有些被我们所熟知,有些还被我们赋予了某种意义而深知,而另外一些则独自默默生长。我们没有必要感叹这种情况不公平或不合理,因为“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但任何一个热爱自然的人都会愿意去接触它们,认识它们,因为如果人生能在不断地体验中度过,那就是美好的人生。
——算盘子